2024屆廣西賀州中考一模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屆廣西賀州中考一模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屆廣西賀州中考一模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屆廣西賀州中考一模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屆廣西賀州中考一模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廣西賀州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及答案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20分

一、積累與運用(21分)

小西同學參加了班級開展的“廣西?印象”研學活動,以下是他的研學資料,閱讀后請你完成下面小題。

【壯錦】

壯錦,以其精湛()的技藝、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表現形式,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壯錦是

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栩栩如生的秀物,華而不俗的搭配,色彩斑Idn(),顯示

了壯族人民熱情、爽朗、勇敢和樸素的性格。凝聚著廣西壯族兒女美好的向往,是廣西民族文化記憶的

“活化石”。

【銅鼓】

銅鼓是廣西瑰麗文化中的一面旗幟。其歷史源遠流長,加之美觀的造型,精細的紋飾,富有變化的形

象,而備受世人青睞?!?,",在振奮人心的鼓點和

對來年風調雨順的期盼中,壯族人民藝術生活得到了豐富。雄厚的鼓聲,既傳遞著強烈的精神訊息,又

展示著壯族兒女對于養(yǎng)育自己那片土地的無限的敬畏與深厚情感。

【三江鼓樓】

三江鼓樓,侗族村寨的標志和靈魂。樓內四根杉木,筆直挺拔,分別寫著平安、財富、姻緣等吉祥的字,

這座鼓樓建筑風格融輕重、拙巧、疏密、粗細、剛柔于一體,令人嘆為觀止。樓檐角突出翹起,給人以

玲瓏雅致,如飛似躍之感。時光悠悠,久經風雨卻仍然堅不可摧的鼓樓見證了侗族文化傳承和發(fā)展。

1、閱讀‘‘壯錦"語段,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

(1)精湛()(2)斑Ian()

2、“壯錦”“銅鼓”語段中有不少成語,請寫出其中三個。(3分)

3、結合語境,解釋語段中加點的詞語。

(1)青睞(2)巧奪天工

4、從以下句子中選出一副對聯(lián),將相應的句子填到橫線處,使語段內容連貫,上下聯(lián)順序正確。

①和風習習頌新春②鼓聲起歡天喜地③民歌音美傳四方④銅鼓聲聲歌盛世

5、下列從語段中選出來的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A.凝聚著廣西壯族兒女美好的向往,是廣西人民民族文化記憶的“活化石”。

B.在振奮人心的鼓點和對來年風調雨順的期盼中,壯族人民藝術生活得到了豐富。

C.這座鼓樓建筑風格融輕重、拙巧、疏密、粗細、剛柔于一體,令人嘆為觀止。

D.時光悠悠,久經風雨卻仍然堅不可摧的鼓樓見證了侗族文化傳承和發(fā)展。

6、下面是小西同學在“廣西?印象”景點游覽的推薦詞,請結合語境按要求填寫。(10分)

廣西印象八桂大地風光旖旎。這里有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①,落英繽紛”

描繪的百卉含英、姓紫嫣紅的邕城美麗景象;這里有歐陽修《采桑子》中“②,

不覺船移”描繪的清澈見底的桂林的水;這里有陸游《游山西村》中

“③,”所述的深邃寧靜、山環(huán)水繞的美麗村落,探訪山

川美景,心曠神怡。

廣西印象

“⑦,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時代東風吹拂,八桂大地一派

生機。我輩青年應繼承先人之“⑧,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情志,當

以鯉鵬“水擊三千里,⑨"(《北冥有魚》)的雄飛之姿,開拓進取,一起

開創(chuàng)八桂美好的未來。

二、閱讀理解(39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3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花山,千年未解“無字史書”

①左江花山巖畫分布在廣西崇左市的龍州、寧明、江州、扶綏等地,在105公里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兩

岸,形成目前亞洲東南部規(guī)模最大的巖畫群。與全世界迄今發(fā)現的巖畫相比較,左江花山巖畫無論是創(chuàng)

作規(guī)模、文化內涵,還是保存程度,都堪稱世界一流。寧明花山巖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幅巖畫。

②這些描畫有赭紅色圖案的山,歷經了千年的風雨磨洗,依然鮮活生動,接受著世人的驚嘆和注目。

③左江花山巖畫集中繪制在很高的崖壁上。即便在今天能借助現代手段的情況下,要攀爬上去也并不容

易,更何況還要在上面繪制圖像。到底是什么人,在哪個年代,出于什么目的,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在懸崖峭壁之上繪制如此震撼的巖畫群?

④考古專家通過類型學來研究左江花山巖畫的年代,結合巖畫中出現的銅鼓、環(huán)首刀、短劍等標志性器

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⑤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2世紀,駱越人在左江流域的巖壁上,利用懸吊法、攀爬法、搭架法等方式接近

崖壁進行作畫,他們繪制的駱越人的生活場景及祭祀儀式,生動展示了在中國南方曾盛極一時的銅鼓文

化及其儀式特征。

⑥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的38個巖畫點,都分布在江河拐彎處,迎著大江來的方向,巖畫點與其依存

的喀斯特山體、江河和人類生活棲息的臺地,構成一個個相對封閉、完整的景觀單元。巖畫畫面高于江

河水面20-40米。從民族地理學上考察,當時駱越人生活的左江流域,水災相當嚴重,當時無法科學理

解水災根源,更不能有效防御洪水,他們認為是神在支配這一切。有人認為,他們通過在水附近的地方

繪制畫面,以求神靈庇護,世世代代免受洪水災害。

⑦巖畫上紅色的圖像令人震撼。有人、有鼓、有鳥、有獸、有蛙等,動物與人呈和諧相處狀態(tài),表明駱

越先人尊重自然、與萬物和諧共處的理念。從作畫顏料中,不僅有含赤鐵礦的石料,還加入了動物性和

植物性膠結材料。駱越先人對于紅色的選擇并非偶然,許多文化現象都與紅色有關,尚血觀念和尚紅習

俗在壯族的發(fā)展史上備受推崇。他們認為,血是生命的象征,有血就有生命,同時血能辟邪。他們認為

凡是紅色的東西都具有和血液同樣辟邪除惡的功效。

⑧巖畫描繪了遠古盛大的祭祀典禮,不同的隊形和莊重、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神秘莫測的意境。巖畫的

人物,其動作姿勢有的雙手上舉,兩腳叉開,呈跳躍前進的姿勢,這是他們蛙圖騰崇拜的歷史畫卷,也

證實他們善于模仿自然界的動物,崇拜自然界的動物和渴望與它們和諧相處的精神。

⑨遙遠的部族早已留在歷史的塵煙之中,赭紅色巖畫承載的無字史書,卻穿越時間長河鐫刻在人類文明

的豐碑之上。

⑩山水相依,詩意盎然的天然畫卷,蘊含著人類和自然溝通的高度智慧,展現了人類尊重生命、敬畏自

然的普遍的精神追求。

——摘自《人類記憶一一中國

世界遺產》

7、下列說法與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2分)

A.左江花山巖畫,無論是創(chuàng)作規(guī)模、文化內涵,還是保存程度,都堪稱世界一流。

B.專家通過地理學研究,結合畫中出現的銅鼓、環(huán)首刀、短劍等器物,最終確定巖畫的繪制年代。

C.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的38個巖畫點,全都分布在江河的拐彎處,迎著大江來的方向。

D.巖畫上紅色的圖像,其顏料成分是含赤鐵礦的石料以及動物性和植物性膠結材料。

8、下列對材料分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材料第④到⑧段解開了花山巖畫年代之謎、繪制之謎、地點之謎、色彩之謎和圖像之謎。

B.文中的畫線句“目前”一詞,限定時間為“到現在為止”,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C.文章主要運用了作比較、下定義、摹狀貌、列數據、打比方等這些說明方法進行說明。

D.文章采用了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內容清晰,結構嚴謹,全文為總一分一總結構。

9、請結合材料內容,說說花山巖畫是如何體現駱越先民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精神追求?(3分)

(-)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深巷里的老墻梁衡

①在婺源農村小住幾天?;帐矫窬涌偸钦南镒?,高高的墻,房與房的距離又近,一出門,迎面就是

一■堵墻,一■走路,人就夾行在兩墻中間。每天出出進進,這墻就是一■幅幅讀不完的畫。

②當地傳統(tǒng)的砌墻方法是薄磚立砌、橫搭、中空、填土,再外涂白灰。這樣既節(jié)省材料又可保溫,而且

土在墻中,寓田于墻。新墻在剛落成之時潔白如紙,就是我們??吹降陌讐焱叩幕帐礁裾{。當初,一

位泥瓦匠完成一座新房或一堵新墻時,斷沒有想到他卻為大自然提供了一張作畫的溫床。

③歲月之筆是這樣作畫的。先用細雨在墻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濕霧一層一層地泅染,白墻上就顯出

縱橫交錯的線條和大大小小的斑點。論層次,這里有美術課上講的黑、白、灰的過渡;論形狀,則云海

波濤、春風楊柳、山石嶙峋,勝過一本《芥子園畫譜》。正是“眼前有景畫不得,神來之筆在上頭”。

④但大自然并不滿足于平面的藝術。白墻這里被鏟去一塊皮,那里被刻出一道溝,再借來四面八方的種

子,乘著風和雨,漫天搖落在墻頭。那些綠色的生命便悄無聲息地棲身到磚縫里、墻皮間、紅土中,甚

至就借著一絲濕氣黏附在光潔的墻面上。它們才是真正的“蜘蛛俠”緣墻而走,無處不在,無縫不生。

村里古祠堂有一面大院墻,上面就爬滿了積年生的薜荔果,果可生吃亦可做成涼粉。這是一面既能看又

能吃的墻。

⑤你隨意漫步吧,土墻、石墻、磚墻、籬笆墻,滿墻上都草解人情,花惹人愛。只要你有耐心,任選一

墻,就可以面壁一兩個小時,像是在美術館里看畫展。不。你想,無數個鮮活的生命自愿齊集到這面老

墻上,躋身磚石,扎根紅土,探身招手,與人共舞,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更可貴的是這些鮮活的花

草并不欺侮無言的老墻,在完成最后的布局后,還沒有忘記露出一方紅豉、突顯一塊青石或留下一段粉

墻,仿佛提醒著你,這不是一般的紙上圖畫。

⑥一天,我偶然與兒子說起這幾日讀墻的感覺,他說:“你不知道咱們這房子的西邊有一面老墻,我修

這房子時專門為它開了一扇西窗,為了能最佳取景,還不厭其煩地改窗框、配窗簾。但突然有一天西邊

冒出了一座新房,壁立眼前,擋了個嚴嚴實實?!?/p>

⑦第二天,我就去尋訪這堵老墻。直角往南的一面墻還比較完整,袒露著磚塊橫豎相砌的紋路和白色的

灰縫。而靠北的那段已經塌得只剩下一條棱線,犬牙交錯的磚塊間露出當年填充的紅土,唯有那個高高

的樓角還十分完整。這時晚霞燒紅了天邊,風雨樓臺,殘陽如血。如果要給眼前的這幅畫起個名字,就

叫歲月。我知道嚴田這個村子是有來頭的,歷史上曾出了二十七位進士。你看腳下的石板路與河邊的洗

衣石,路上一低頭就是一塊廢棄的古碑,村口一棵宋代的老樟樹七八個人才能合抱。岳飛曾在這一帶駐

軍,與悲壯的《滿江紅》不同,他在這里留下了一首輕松愉快的小詩《花橋》:“上下街連五里遙,青

簾酒肆接花橋。十年征戰(zhàn)風光別,滿地芋芋草色嬌?!碑斈甑妮访┎萆F在依舊,點染在尋常百姓家

的墻頭上。

⑧在走回家的路上,我有意繞來繞去多走了幾條巷子,為的是再多讀幾段老墻。有一座土墻矮房,早已

被主人遺棄,而一坡青瓦斛披而下,瓦上長滿嫩綠的厚厚的苔辭。苔辭這東西很有意思,不管是老病、

舊瓦、朽木、斷墻,直遮住了老土墻的額頭,而墻腳正綻放著一束燦爛的花。

⑨我想,自從人類走出山洞發(fā)明了壘墻蓋房,墻就與人長相廝守,從此墻上就烙下了人的體溫、音容和

身影??上Ы陙黼S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己是棄了泥土,別了磚瓦,不見了柴墻籬笆。難得這深巷里還

為我們保存了些有溫度的老墻,保存了前人的眼淚和笑臉。我眺望深深的街巷,誰解這老墻里的密碼?

誰又能讀得懂這幅風雨斑斑卻又四季變換的青綠山水畫?

(摘自《人民日報》,有刪

改)

10、文章以墻作畫,對其變化與特點作整體描述,跟隨作者漫步深巷,完成表格填寫。(3分)

一幅幅讀不完的畫

墻畫名稱(1)(2)紅磚青石圖老墻歲月圖

墻回特點線條縱橫,層次花草老墻,和諧(3)斷墻塌敗,生

分明共生機盎然

11、下面是小西就文中畫線處提出的思考問題,請你幫他答疑解惑。(4分)

你想,無數個鮮活的生命自愿齊集到這面老墻上,躋身磚石,扎根紅土,探身招手,與人共舞,這是一

種什么樣的情景?

思考:文章在人稱使用和句式上有什么特點?請分別回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2、說說本文第⑦段引用岳飛的詩歌《花橋》有什么作用。(3分)

13、閱讀思維應該是立體多層的,請結合全文,探究作者借“老墻”表達的多重情感。(3分)

(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5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關雎《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存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昔菜,左右莖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4.下面關于詩作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關雎》是《詩經》首篇,描繪了君子對淑女追求的過程,即從急切思慕到實現婚姻。

B.“求”是全篇中心,第三章寫求而不得的憂思,是全篇關鍵,最能體現全詩的精神。

C.“參差存菜,左右流之”一句運用雙聲詞寫景物狀物,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

D.文中的“君子”德行美好,“窈窕淑女”賢淑善良,他們的相遇是心靈深處美好的契合。

15、

(四)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4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活板沈括

①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己后典籍皆為板本。

②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

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

火煬之:藥稍錯,則以一平板按具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

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

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

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銘,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

【乙】

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永元九年,監(jiān)作秘劍①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自古書契②多

編以竹簡,其用綠③帛者謂之為紙。綠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④,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

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節(jié)選自

范曄《后漢書》)

注:①秘劍:皇室用的劍。②書契:書籍文契。③繳(jian):雙絲的細絹。④造意:想出一個主意。

16、下面加點字意思不同的一項是()(4分)

A.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

B.一板已自布字自是莫不從用焉

C.

D.綠貴而簡重博學而篤志

17、下面對【甲】【乙】兩文內容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甲文記述詳略得當,先簡介雕版印刷,再具體說明活字印刷,最后簡單交代“活板”下落。

B.甲文介紹活字印刷,關鍵在“活”:刻字活,排版活,印刷活,印數活,選用字印活。

C.甲文第二段寫畢昇“布衣”百姓普通身份,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

D.乙文蔡倫發(fā)明的“蔡侯紙”,在造紙原料上,少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造紙。

18、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4分)

(1)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2)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繳帛者謂之紙。

19、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從鉛字印刷再到漢字激光照排技術,請概括這兩次印刷技術革命的特點。

(3分)

【鏈接材料】

20世紀80年代,為改進不足,王選教授成功設計和研發(fā)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取代了鉛字印刷。這一新

技術節(jié)約了大量人力物力,減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鉛字的存儲空間,排版時間大為縮短,版面布局靈活,

印刷工效大大提高,被稱為“中國印刷界的革命”。

20、結合【甲】【乙】兩文具體內容,說說你對“科技創(chuàng)造或科學發(fā)明,往往源自對工具缺陷的改進?!?/p>

一句的理解。(3分)

三、綜合(10分)

21、草長鶯飛,春暖花開,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正當時”主題活動。請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2分)

(1)下面是小寧同學設計的研學活動,請你再補充一個任務。

任務一:探歷史,感受源遠流長;

任務二:看人文,欣賞萬千姿態(tài);

任務三: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你和小寧同燮二起完善有文化價值的研學卡片。(4分)

名著地點人物相關文段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延安朱德他喜歡在營地里轉,同兄弟們①

坐在一起,講故事,同他們一

起打球。在長征途中,他把馬

讓給走累了的同志騎,自己卻

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打仗時他總是在前線指揮。

《儒林外史》南京②“請你家老爺出來!我常州姓敢于反抗追求獨

沈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

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張燈結彩

擇吉過門?把我悄悄的抬了

來當做娶妾的一般光景。我且

不問他要別的,只叫他把我父

親親筆寫的婚書拿出來與我

看,我就沒的說了!”

《水滸傳》③武松他見大蟲翻身回來,就雙手掄力大無窮膽量過

起哨棒,使盡平生氣力,從人

半空劈下來。只聽見一聲響,

簌地把那樹連枝帶葉打下來。

定睛一看,一棒劈不著大蟲,

原來打急了,卻打在樹上,把

那條哨棒折做兩截,只拿著一

半在手里。

《④》紹興魯迅大清早大家就起來。昨夜預定迫切激動喜悅興

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奮

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

茶炊、點心盒子,都在陸續(xù)搬

下去了。我笑著跳著,催他們

要搬得快。

(3)同學們對研學旅行展開了討論,小寧同學覺得研學旅行沒有必要,請你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觀

點明確,有理有據,80字以內。(4分)

四、寫作(50分)

22、清雅的蘇州園林、繁復的《清明上河圖》,留下美的印記;南極極點、珠穆朗瑪之巔、太空之中,

留下探索的印記。韶光荏苒,你是否也留下成長的印記?

請以“印記”為題,敘寫生活,抒發(fā)感思。

要求:①不得套作抄襲;②要有恰當的細節(jié)描寫;③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與人名;④不少于600

字。

參考答案1、①.zhan②.斕

2、示例:風調雨順、源遠流長、振奮人心

3、(1)青睞:原意是指眼珠正面看人,意為尊重、器重、喜愛、寵愛。在文章中,它指的是銅鼓因其

歷史悠久、造型美觀、紋飾精細、形象變化多端而備受世人喜愛和尊重。

(2)巧奪天工:原意是指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在文章中,它用來形容工匠們建

造三江鼓樓時所展現出的高超技藝和創(chuàng)造力,表達了這座鼓樓建筑風格的獨特和精巧。

4、上聯(lián):④;下聯(lián):①5A成分殘缺,應在“凝聚”前面增添“壯錦”。6、①.芳草鮮美②.無

風水面琉璃滑③.山重水復疑無路④.柳暗花明又一村⑤.蘇軾⑥.會挽雕弓如滿月⑦.報君黃

金臺上意⑧.潮平兩岸闊⑨.會當凌絕頂⑩.按扶搖而上者九萬里7B“專家通過地理學研

究”的說法與文意不符。結合第④段“考古專家通過類型學來研究左江花山巖畫的年代,結合巖畫中出

現的銅鼓、環(huán)首刀、短劍等標志性器物,最終將巖畫的繪制時間大致鎖定在戰(zhàn)國至東漢時期”可知,考

古專家通過類型學來研究左江花山巖畫的年代,而不是“通過地理學研究”。8C“主要運用了作

比較、下定義、摹狀貌、列數據、打比方等這些說明方法”的分析有誤。結合文章內容可知,本文主要

運用了作比較、摹狀貌、列數據、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沒有“下定義”。

9、花山巖畫上紅色的圖像呈現了動物與人和諧相處的狀態(tài),表明駱越先人尊重自然、與萬物和諧共處

的理念;花山巖畫的作畫顏料不僅有含赤鐵礦的石料,還加入了動物性和植物性膠結材料,體現了駱越

先民的守護生命意識;花山巖畫中的人物的動作姿勢證實了駱越先民善于模仿自然界的動物,崇拜自然

界的動物和渴望與它們和諧相處的精神。10、

11、人稱方面:運用第二人稱,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增強文章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

鳴。句式方面:運用問句的形式,引發(fā)讀者思考,增加文章的表現力;連用四字短語,句式整齊,節(jié)奏

感強,富有感染力,抒發(fā)了作者對這面“生態(tài)墻”“文化墻”由衷的贊美之情。

12、引用岳飛的《花橋》一詩,將詩中的“芋芋草色”巧妙地與今日老墻上的綠色生命聯(lián)系起來,抒發(fā)

了對老墻上的綠色生命跨越千年,繁衍不息而“芋羊”依舊的感慨,同時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蘊。

13、通過對老墻的描寫,表達了對老墻的喜愛和對老墻藝術價值的欣賞;通過描寫老墻的變化,表達了

對時間的流逝和歲月滄桑的感慨;老墻承載了繁衍不息的生命,表達了對頑強的生命的贊美;通過對老

墻承載的過往歷史文明的懷想,表達了作者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傳承和對現實的思考。14B15、運用

比興的藝術手法。如本詩開頭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起興,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

由成雙成對的雎鳩鳥聯(lián)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鳩鳥的和鳴聯(lián)想到君子對淑女的思念。以存菜左右

流動,很難采摘,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薦菜既得而“采之”、“毛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

之”等。這種手法的優(yōu)點在于寄托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16BA.都是“破爛”的

意思;B.另外/從;C.都是“都”的意思;D.都是表并列關系的連詞,可不譯。17D“在

造紙原料上,少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造紙”理解分析不正確。結合【乙】文"倫乃造意,用樹

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可知,蔡倫于是想出一種方法,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造成紙;

據此可知,蔡倫造紙的原料主要是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

18、(1)想要印刷,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面。

(2)自古書籍大多是用竹簡編成的,那些用來寫字的綢緞布匹叫做紙。

19、簡易神速(快捷,效率高),貯存方便,節(jié)約成本。

20、蔡倫發(fā)明紙,源自于“綠貴而筒重,并不便于人”(綢緞太貴而竹筒太重,都對人來說很不方便)

的缺陷,而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則源自于雕版印刷的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難題。參考譯文:

【甲】用雕板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這么做。從五代馮道開始用雕版印刷五經,以后經典文

獻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慶歷年間,有個叫畢昇的平民,又發(fā)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

銅錢邊緣似的,每個字刻一個字模,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置一塊鐵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著

紙灰這一類東西覆蓋好。想要印刷,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面,于是在鐵框內密密地排上字模,排

滿了一鐵框就成為一塊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鐵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塊平板按在字模

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樣平。如果只印兩三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幾十

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速。通常是做兩塊鐵板,這一塊在印刷,那一塊已另外在排字了,這塊印

刷才完,第二塊板已經準備好了,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好幾個印模,

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同一版內有重復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給

它們作標志,(按照字的韻部分類)每個韻部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