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畢業(yè)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_第1頁
武漢紡織大學畢業(yè)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_第2頁
武漢紡織大學畢業(yè)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_第3頁
武漢紡織大學畢業(yè)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_第4頁
武漢紡織大學畢業(yè)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漢紡織大學畢業(yè)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PAGEPAGE2武漢紡織大學畢業(yè)論文任務書課題名稱:論引渡與國際人權保護完成期限: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5月20日學院名稱:經(jīng)濟學院學生姓名:湯景輝專業(yè)班級:11101學號:1120591026指導教師:燕妮指導教師職稱:副教授學院領導小組組長簽字:一、畢業(yè)實習與畢業(yè)論文寫作階段的任務(一)在調(diào)研或查閱文獻的基礎上撰寫開題報告(二)制定實習計劃,完成實習日記、實習報告并附實習鑒定(三)按照學校和導師的要求完成畢業(yè)論文(四)完成英文參考文獻的翻譯二、畢業(yè)論文的基本要求嚴格按照學校論文格式的要求排版、裝訂。字數(shù)不少于12000字。(一)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撰寫主要包含以下內(nèi)容:1.闡明課題的意義2.所屬領域研究現(xiàn)狀與趨勢的述評3.課題的研究框架或思路4.本課題的研究方法或手段5.主要參考文獻要求:1.開題報告不少于2000字,并嚴格按照學校規(guī)定的格式撰寫。2.論文指導教師必須給出是否準予開題的明確意見。(二)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主要包含以下內(nèi)容及要求:1.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①說明及要求:中文摘要主要說明論文的寫作背景、研究方法(或理論)、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研究的主要結論、創(chuàng)新之處等。②中文摘要字數(shù)不少于500字。③關鍵詞為5—8個,關鍵詞為“實詞”,如“政策”、“原因”、“趨勢”這類詞一般不能做關鍵詞。④中英文摘要分兩頁單面打印。)2.問題的提出(說明及要求:根據(jù)數(shù)據(jù)、圖表、現(xiàn)象等提出問題。字數(shù)不超過500字)3.研究意義(說明及要求:一般需要闡述本項研究的理論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對于調(diào)查類的分析論文,可只撰寫實踐意義。字數(shù)可控制在500字左右)4.文獻述評(或研究方法與手段述評)(說明及要求:文獻既要“述”,又要“評”。字數(shù)不超過1000字)5.本項研究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說明及要求:對于理論基礎要求不高一類的論文可以不寫這一部分。字數(shù)不一、研究背景引渡是國際法中的重要制度,它在本質(zhì)上是兩個國家司法主權的協(xié)調(diào)。由于涉及國家主權,又與打擊刑事犯罪密切相關,所以一直是國際法研究領域中的重點問題。尤其是當代中國,如何應對腐敗分子潛逃海外的問題,已經(jīng)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熱點,而引渡又是解決該問題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有關引渡的各種問題都值得高度關注。二、研究意義引渡中的人權問題,則更加精深,首先它涉及人權與主權的關系,這是研究國際法時無法回避的問題,即使無法給出明確的通用性的結論,也有必要妥善解決在某一具體問題域中對二者協(xié)調(diào)應采取的方式;另外,人權問題,是解決引渡問題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死刑不引渡原則已經(jīng)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認和遵守,而人權問題往往是引渡無法順利進行的癥結之一,如何更加有效地在保護司法主權的同時,保護被引渡人員的基本人權,已經(jīng)成為理論和實踐中都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嘗試以藤森案為視角和切入點,結合國際人權法和引渡法的主要內(nèi)容和重點理論,系統(tǒng)就引渡中的人權問題展開闡述,希望對法律實踐做出微末的貢獻。三、文獻綜述將兩個看似聯(lián)系并不緊密的問題結合加以分析,并非易事。雖然將引渡中的人權問題作為重點研究的學術成果還不多見,但是不少學者的學術成果都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論支撐。首先是很多學者對人權與主權的關系作出了深入的研究,例如李振廣的文章《人權與主權關系的歷史考察與思考》就從歷史的角度全面理順了二者的關系,他指出人權和主權并非同時出現(xiàn)的歷史范疇,人權不能脫離主權而存在,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的人權沒有意義,缺乏主權保障,人權不可能實現(xiàn);董云虎的文章《論國際關系中的人權與主權關系——兼駁“人權高于主權”謬論》全面批駁了人權高于主權的理論,強調(diào)因為國情不同,絕對不能以統(tǒng)一的標準對各國國家的人權做出要求,人權體系中最重要的是生存權和發(fā)展權,而只要主權的完整與統(tǒng)一,才能最為有效地保護生存權和發(fā)展權。也有一些學術成果,例如王叔良的《略論國家主權與人權的關系》、余敏友的《以新主權觀迎接新世紀的國際法學》回避了人權與主權孰高孰低的問題,而側重強調(diào)二者必須有機結合,才能創(chuàng)造和諧的社會。這些文章都對人權與主權的關系作出了自己的判斷,雖然在不同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下,對于這種問題很容易產(chǎn)生分歧,但是不容否認的是,對于人權保護的呼聲已經(jīng)成為國際潮流,是一股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尊重生命,保護生命,實現(xiàn)發(fā)展,是每一個主權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宏觀把握二者的關系固然重要,但是這種爭論很難對實際的問題進行指導,比如引渡中的人權問題,并非簡單利用人權和主權的關系就能加以解決,必須進行更深入的分析。有關人權的研究更加豐富,在此不再過多加以羅列。這些著作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人權理論進行分析,二是對現(xiàn)在世界范圍內(nèi)人權的危機及其應對措施加以探討。總體上都偏向于宏觀,而對于引渡中的人權問題,雖然也偶有涉及,但是似乎并沒有引起學者們過多的關注,并沒有非常深入的論及。但是人權領域內(nèi)的任何問題都是大問題,因為他直接關系著生命與尊嚴,引渡中的人權問題同樣如此,因此仍然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有很多學術成果已經(jīng)涉及到了引渡中的人權問題,即死刑不引渡原則。黃風著的《中國引渡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是這方面的代表著作之一,該書全面論述了中國引渡制度中的諸多環(huán)節(jié),對死刑不引渡在中國的適用問題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但是該書出版較早,無法兼顧后來國際人權理的發(fā)展,尤其是當時中國實際引渡的數(shù)量并不太多,也沒有賴昌星這樣的重大案件,因此對理論難以進行有效地支撐。如果以“引渡原則為例”在知網(wǎng)上進行搜索,大致可以找到十多篇與此相關的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從這個角度看,死刑不引渡原則并不是一個學術問題,但是這些論文也都只停留在了對死刑不引渡原則的分析,對更大視角的問題,即引渡與人權的關系并沒有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死刑問題固然涉及到人權,但絕非人權的全部內(nèi)容,引渡中的人權問題,引渡中所體現(xiàn)的人權與主權的關系,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四、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引渡是指一國根據(jù)別國的請求,將在本國境內(nèi)的被別國指控犯罪、通緝、判刑的人移交給請求國審判處罰,是一項重要的國際司法協(xié)助制度。在實踐中,常常有被請求引渡國家以“政治犯不引渡”、“死刑不引渡”等理由拒絕引渡。因此,引渡制度中的主權與人權問題、引渡過程中請求國與被請求國的主權問題、被引渡人的人權保護問題都是值得深入分析研究的國際法律問題。筆者在本文中試圖用國際法中相關主權人權理論來幫助對引渡中所產(chǎn)生的主權與人權關系進行分析探索,弄清兩者在引渡中的含義關系及人權問題對引渡制度的影響。目錄1.國際人權保護概述…………………1.1國際法中的主權 ……21.2國際法關于人權的規(guī)定………91.3國際法領域中的人權與主權關系2.引渡中的主權與人權的關系…………………252.1引渡制度中人權與主權問題的權衡……2.1.1引渡中保護人權的必要性……342.1.2保護人權應服從國家主權與遏制犯罪的需要……372.2從藤森案看引渡中人權的含義………2.2.1藤森案簡介……342.2.2引渡過程中的人權保護及含義……2.3對審查程序的影響………273.我國引渡制度中人權保護存在的問題…………………3.1死行不引渡………273.1.1我國對死刑不引渡原則的立法……343.1.2我國死刑不引渡原則在人權保護方面存在的不足……373.2政治犯不引渡問題………273.2.1我國政治犯罪不引渡的法律規(guī)定……3.2.2我國政治犯引渡原則在人權保護方面的不足……4.我國引渡制度中人權保護的完善…………………254.1人權問題對中國引渡工作產(chǎn)生的影響………274.2解決問題的方式………27五、研究方法本文以上述學術成果為理論根基,閱讀了一定數(shù)量的相關文獻,力求從新的角度,對引渡中的人權問題進行分析,嘗試得出更具有針對性的結論。為系統(tǒng)而深入地研究引渡中的人權問題,本文將主要使用如下方法對主題進行探討:首先是規(guī)范分析法:規(guī)范分析法是法學研究里最為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以邏輯為基礎,對法條進行解釋,闡發(fā)法條的真實含義,適用方式等,通過規(guī)范分析,我們可以比較準確的建構起引渡中的人權問題框架,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加以解決。第二是法哲學分析方法,主要用來解決人權與主權之間的關系,二者的沖突不僅僅是規(guī)范層面的沖突,更是一種價值觀念上的沖突,直接關系到人類怎樣理解法律、人權和正義等一系列最基本的問題。第三是案例分析法,法律是一種實踐性科學,在研究具體問題時,不能缺少相關案例的支撐,本文也將運用一些案例,尤其以賴昌星的案例為重點,有針對性的闡述問題。第四是比較研究的方法。比較研究是法學研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方法,引渡和人權都是各國國家要面臨和做出抉擇的問題,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可以實現(xiàn)求同存異,尋求最優(yōu)的目標。六、研究思路或研究步驟序號截止日期計劃完成內(nèi)容12014年12月31日檢索一些關于引渡與國際人權保護的文獻,了解關于該論題的研究情況,形成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22015年01月31日進一步搜索一些關于引渡與國際人權保護的資料和相關國內(nèi)立法以及這些立法存在的問題的相關資料,做好相關記錄,形成論題的提綱。32015年03月01日根據(jù)所撰寫的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以及相關資料和記錄,形成開題報告。42015年05月01日進一步研究,形成初稿,發(fā)送給指導老師。52015年05月20日根據(jù)指導老師的建議,反復修改,完成定稿。七、參考文獻[1]王列,楊雪冬.全球化與世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14-15[2]王繩祖.國際關系史(上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35[3]富學哲.從國際法看人權[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4]冼歐:《突破傳統(tǒng)觀念打擊外逃貪官》,載《新京報》2004年4月18日。[5]王孔祥藤森引渡案中的國際法問題》載《國際關系學院報》2008第4期[6[英]詹寧斯瓦茨奧本海國際法(第一卷第二分冊)[M].王鐵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7]交部條法司.引渡資料選編[C].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8.[8]羅杰《論我國引渡程序的完善與發(fā)展》載《法制與社會》2010年6月(下)[9]黃書麗《美國引渡司法審查制度簡況》載《中國司法111[10] 李龍,萬鄂湘著.人權理論與國際人權[M].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11] 湯杰.死刑不引渡原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12] 楊建平?試論死刑不引渡原則[D].四川大學,2007.[13] 程征征.論引渡的若干原則及新發(fā)展[D].華東政法大學,2008.[14] 吳軍娥.論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則[D].華東政法學院,2006.[15] 黃曉菁.政治犯與死刑犯不引渡原則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16] 吉敏麗.論死刑不引渡原則[D].華東政法學院,2007.[17] 韓超.論我國引渡制度的完善[D].河北大學,2010.[18] 蔡曉明.《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與我國引渡法律制度完善[D].湖南大學,2007.[19] 李賢達.論死刑不引渡原則[D].華東政法大學,2008.[20] 祝紅娟.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則研究[D].蘇州大學,2006.[21] 張妮.論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則[D].西南政法大學,2005.[22]Alfredsson,Gudmunder.TheRighttoDevelopment.PerspectivesfromHumanRightsLaw,Dordrecht.MartinusNijhoffPublishers,1989.2.Greenwood,Christopher.InternationalHumanitarianLawandtheTadicCase,EJIL,1996[23] 毛凱良.引渡制度的若干新發(fā)展[D].外交學院,2006.[24] 安學習.論政治犯不引渡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6.[25] 楊建平?試論死刑不引渡原則[D]?四川大學,2007.[26] 譚睿.反壟斷法之經(jīng)營者集中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27] 方煒.淺析國際法在核軍控進程的地位和作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1.[28][美]托馬斯博根索爾.國際人權法概論.潘維煌,顧世榮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21[29][法]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