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與人生 知到智慧樹網(wǎng)課答案_第1頁
美學與人生 知到智慧樹網(wǎng)課答案_第2頁
美學與人生 知到智慧樹網(wǎng)課答案_第3頁
美學與人生 知到智慧樹網(wǎng)課答案_第4頁
美學與人生 知到智慧樹網(wǎng)課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學與人生-知到答案、智慧樹答案緒論單元測試1、問題:與房地產(chǎn),電子,金融,汽車并稱五大產(chǎn)業(yè)的是()選項:A:種植B:旅游C:美容D:餐飲答案:【美容】2、問題:出門時因為長得好看引發(fā)婦人圍觀的晉代詩人是()選項:A:陶淵明B:潘安C:陸機D:王羲之答案:【潘安】3、問題:因為長得丑出門被人吐唾沫的古代詩人是()選項:A:賀知章B:陳子昂C:左沖D:王維答案:【左沖】4、問題:鐘馗曾因為丑而丟了狀元。選項:A:錯B:對答案:【對】5、問題:以下人物中最有權力的是()選項:A:左沖B:雅典娜C:赫拉D:阿瑞斯答案:【赫拉】6、問題:以下人物中最有智慧的是()選項:A:赫拉B:宙斯C:雅典娜D:西西弗斯答案:【雅典娜】7、問題:美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身心健康的完滿人生。選項:A:對B:錯答案:【對】8、問題:美育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選項:A:錯B:對答案:【錯】9、問題:美育與德育的社會作用是相互補充的。選項:A:對B:錯答案:【對】10、問題:追求美就是要不斷整容,穿著時尚。選項:A:對B:錯答案:【錯】第一章單元測試1、問題:美的誕生是從實用性向非實用性轉化的。選項:A:×B:√答案:【√】2、問題:美學作為一門學科誕生在十八世紀。選項:A:×B:√答案:【√】3、問題:殷商時代的()文里就有“美”這個字。選項:A:金B(yǎng):甲骨C:隸書D:小篆答案:【甲骨】4、問題:()的《說文解字》認為“美”是“羊大,味甘也?!边x項:A:荀子B:許慎C:毛萇D:董仲舒答案:【許慎】5、問題:意大利美學家()認為維科才是真正的“美學之父”。選項:A:柏拉圖B:維科C:克羅齊D:鮑姆嘉通答案:【克羅齊】6、問題:認為“美”字的意思是羊給中國人的綜合感覺為美的是()。選項:A:莎夫B:蘇格拉底C:笠原仲二D:畢達哥拉斯答案:【笠原仲二】7、問題: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時間是1750年。選項:A:錯B:對答案:【對】8、問題:下面哪位學者提出了“美是難的”。選項: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伊壁鳩魯D:亞里士多德答案:【蘇格拉底】9、問題:馮友蘭將人生分為哪幾重境界?選項:A:功利境界B:道德境界C:天地境界D:自然境界答案:【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10、問題: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哪一部著作中提出了“美是生活”?選項:A:《實踐理性批判》B:《生活與美學》C:《詩學》D:《哲學研究》答案:【《生活與美學》】第二章單元測試1、問題:柏拉圖提出了“美的東西”與“美本身”的分別。選項:A:×B:√答案:【√】2、問題:康德的美學代表作是《判斷力批判》。選項:A:√B:×答案:【√】3、問題:休謨認為美的判斷標準是人的主觀趣味。選項:A:×B:√答案:【√】4、問題:提出美是“數(shù)的和諧”的人是()。選項:A:蘇格拉底B:芝諾C:畢達哥拉斯D:高爾吉亞答案:【畢達哥拉斯】5、問題:馬克思論述美的重要著作是()選項:A:《共產(chǎn)黨宣言》B:《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C:《私有制的起源》D:《法哲學》答案:【《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6、問題: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美是生活選項:A:×B:√答案:【√】7、問題:亞里士多德認為美的三原則是高華、勻稱、明確選項:A:×B:√答案:【×】8、問題:一首詩和一篇散文之間的關系屬于選項:A:個別事物與整體之間的關系B:事物與人之間的情境關系C: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D:事物內部各個成分之間的關系答案:【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9、問題:布洛在對實驗美學批判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心理距離說。選項:A:對B:錯答案:【對】10、問題:柏拉圖的哪一篇著作集中討論了美的本質問題?選項:A:《小希庇阿斯篇》B:《克拉底魯篇》C:《大希庇阿斯篇》D:《曼諾篇》答案:【《大希庇阿斯篇》】第三章單元測試1、問題:儒家強調盡善盡美,注重社會人格之美選項:A:√B:╳答案:【√】2、問題: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是法家選項:A:╳B:√答案:【╳】3、問題:具有禪宗意味的詩人是()選項:A:杜甫B:屈原C:王維D:辛棄疾答案:【王維】4、問題:主張美是社會性與客觀性結合的是()。選項:A:梁啟超B:李澤厚C:王國維D:蔡元培答案:【李澤厚】5、問題:提出充實之為美的是莊子選項:A:╳B:√答案:【╳】6、問題:提出七竅成而混沌死,追求自然美的是孟子選項:A:√B:╳答案:【╳】7、問題:老子提出了“忘年忘義。振于無竟,故寓諸無竟”選項:A:錯B:對答案:【錯】8、問題:道家思想的境遇是:重尋幸福生活、立身和持存可能之途選項:A:對B:錯答案:【對】9、問題:在中國當代美學論爭中,主張美是客觀的是()選項:A:朱立元B:朱光潛C:蔡怡D:高爾泰答案:【蔡怡】10、問題:儒家的命運有“三期說”與“四期說”、“五四”與“文革”的批判。選項:A:錯B:對答案:【對】第四章單元測試1、問題: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這是審美的情感性。選項:A:×B:√答案:【√】2、問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審美形象性的典型。選項:A:√B:×答案:【√】3、問題: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yè)價值,說明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實用性。選項:A:×B:√答案:【√】4、問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說明審美的()。選項:A:主觀性B:時代性C:民族性D:個人性答案:【時代性】5、問題:東施效顰說明()選項:A:要有商業(yè)性B:要有個性C:要有地域性D:要有形象性答案:【要有個性】6、問題:提出言不盡意,立象以盡意的是周易選項:A:√B:×答案:【√】7、問題:愛斯基摩人是不會喜歡林妹妹,這說明了美的主觀性選項:A:√B:×答案:【×】8、問題:中國學者王國維認為古之成大事業(yè)者必先經(jīng)歷哪三大境界?選項:A:“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B:“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C:“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D:“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贝鸢?【“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薄?、問題:美是人以審美方式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正在進行的全面自由的人生狀態(tài)。選項:A:對B:錯答案:【對】10、問題:下列哪一項不是美的特性選項:A:時代性B:宗教性C:形象性D:情感性答案:【宗教性】第五章單元測試1、問題:中國的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相當于優(yōu)美與崇高選項:A:×B:√答案:【√】2、問題:亞里士多德認為喜劇是無害的丑。選項:A:√B:×答案:【√】3、問題:魯迅提出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選項:A:×B:√答案:【√】4、問題:提出數(shù)學的崇高與力學的崇高的是選項:A:鮑姆嘉通B:朗格C:尼采D:康德答案:【康德】5、問題:意境最早出現(xiàn)在《詩格》選項:A:×B:√答案:【√】6、問題:提出喜劇是一種預期的失望的人是()。選項:A:赫爾德B:萊辛C:歌德D:康德答案:【康德】7、問題:認為悲劇是永恒價值之間的沖突的是()選項:A:盧梭B:伏爾泰C:黑格爾D:狄德羅答案:【黑格爾】8、問題:叔本華的日常生活的悲劇是指的活著本就是一個悲劇。選項:A:錯B:對答案:【對】9、問題:詩的三個境界里面最初級的境界是:選項:A:情景B:意境C:幻境D:物鏡答案:【物鏡】10、問題:寫詩的過程是:選項:A:氣—心—物—文B:物—心—氣—文C:氣—物—心—文D:物—氣—心—文答案:【氣—物—心—文】第六章單元測試1、問題: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說明審美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選項:A:×B:√答案:【√】2、問題: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再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說明審美主體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發(fā)生審美活動。選項:A:√B:×答案:【√】3、問題: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這是對比想象選項:A:√B:×答案:【√】4、問題: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說明()選項:A:審美不是書本知識的照搬B:審美與書本無關C:審美與詩歌無關D:審美不需要材料答案:【審美不是書本知識的照搬】5、問題:《滄浪詩話》的作者是嚴羽選項:A:√B:×答案:【√】6、問題: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這是指聯(lián)想選項:A:√B:×答案:【×】7、問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出自()選項:A:蘇東坡B:王維C:曹植D:元好問答案:【元好問】8、問題:“今人之性,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表明情感具有自發(fā)性。選項:A:錯B:對答案:【對】9、問題: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總是受到人們的嘲笑,說明審美需要個性。選項:A:對B:錯答案:【對】10、問題:“心齋”、“坐忘”、“為藝術而藝術”說明審美活動具有()選項:A:功利性B:非功利性C:非自覺性D:情感性答案:【非功利性】第七章單元測試1、問題:荒誕不是一般的離奇古怪選項:A:√B:×答案:【√】2、問題:西方藝術在作者方面具有激情天才的傳統(tǒng)。選項:A:×B:√答案:【√】3、問題:中國藝術在作者方面具有言志緣情的傳統(tǒng)。選項:A:√B:×答案:【√】4、問題:認為文學是有意味的形式的是()。選項:A:別林斯基B:溫克爾曼C:克萊夫·貝爾D:貢布里希答案:【克萊夫·貝爾】5、問題:認為文學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的人是()。選項:A:皮浪B:亞里士多德C:柏拉圖D:拉爾修答案:【柏拉圖】6、問題:認為文學是存在真理的自行置入的是()選項:A:榮格B:克羅齊C:海德格爾D:弗洛伊德答案:【海德格爾】7、問題:提出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的是()選項:A:盧梭B:黑格爾C:馬克思D:亞里士多德答案:【馬克思】8、問題:以下作品中是荒誕派作品的是()選項:A:《等待戈多》B:《羅密歐與朱麗葉》C:《哈姆雷特》D:《俄狄浦斯王》答案:【《等待戈多》】9、問題:“論畫與形似,見與兒童鄰”的提出者()選項:A:李白B:杜甫C:嚴羽D:蘇東坡答案:【蘇東坡】10、問題:認為藝術是人生痛苦的慰藉的是()選項:A:喬治迪基B:黑格爾C:叔本華D:尼采答案:【叔本華】美學與人生作業(yè)(三)1、問題:最重要的審美途徑是()選項:A:自然B:社會C:人生D:藝術答案:【自然】2、問題:在中國近代美學史上,將“意境”范疇發(fā)展為“境界”的美學家是()選項:A:王國維B:呂熒C:嚴羽D:蔡元培答案:【王國維】3、問題:下列藝術觀中,不是由現(xiàn)代美學家提出的學說是()選項:A:集體無意識說B:有意味的形式說C:符號說D:娛樂說答案:【娛樂說】4、問題:中國美學史上,()在《論教育的宗旨》中認為教育應包括體育與心育兩個方面,而"心育"包括德、智、美三育,只有"德、智、體、美"四育并舉,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選項:A:蔡元培B:王國維C:梁啟超D:魯迅答案:【王國維】5、問題:把人的感覺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歷史的產(chǎn)物”的思想家是()選項:A:黑格爾B:馬克思C:亞里士多德D:盧梭答案:【馬克思】美學與人生作業(yè)(二)1、問題:法國考古學家雷納克認同的文藝起源說是()選項:A:巫術儀式說B:符號說C:表現(xiàn)說D:表現(xiàn)更高實體說答案:【巫術儀式說】2、問題:下列作家屬于浪漫主義作家的是選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