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9實驗探究題(力學)考情分析 2考點一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 4【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4【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5【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5考點二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8【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8【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10【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13考點三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9【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19【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21【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22考點四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7【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27【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28【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29考點五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2【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32【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33【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33考點六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35【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35【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38【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39考點七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46【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46【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50【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51考點八探究浮力大小跟它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56【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56【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59【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59考點九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65【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65【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67【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68考點十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72【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72【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75【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75考點十一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81【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81【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84【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84
考點要求課標要求命題預測力學4.1.1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4.1.2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4.1.5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4.1.6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4.2.2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4.2.3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4.2.4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4.2.5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主要命題點有:天平的調節(jié)與使用、量筒的使用、實驗器材、實驗步驟、特殊方法測密度、數(shù)據(jù)處理和誤差分析等。(2)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主要命題點有:實驗裝置、小車運動時間的測量、數(shù)據(jù)處理、誤差分析等。(3)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主要命題點有:實驗裝置、影響因素、實驗改進、力的平衡、有關應用等。(4)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主要命題點有:液體壓強計的使用與調節(jié)、探究方法、實驗步驟、實驗結論歸納等。(5)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主要命題點有:探究方法、浮力的測量、結論的歸納、相關密度計算、與壓強結合等。(6)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主要命題點有:杠桿的調節(jié)、實驗裝置、相關計算、歸納結論、力臂變化問題、有關應用等。
考點一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1.(2023·四川廣元·中考真題)某物理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他們將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A點靜止釋放,并同時按下電子停表開始計時,圖中圓圈內顯示了小車位于A、B、C三點的時刻(數(shù)字分別表示“時:分:秒”)。
(1)由圖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下滑過程中做運動(選填“減速”“勻速”或“加速”);(2)根據(jù)圖中信息,小車在下滑過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cm/s;(3)如果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停表開始計時,B、C兩點都準確計時,則會使所測AB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敬鸢浮浚?)加速;(2)50.0;(3)偏大【詳解】(1)由圖可知AB段的路程為sAB=10.00dm-6.00dm=4.00dm=40.0cmAB段的時間為tAB=2s,AB段的平均速度為BC段的路程為sBC=6.00dm-1.00dm=5.00dm=50.0cmBC段的時間為tBC=1s,則BC段的平均速度為因為vBC>vAB,所以小車下滑過程中做加速運動。(2)由(1)可知小車在下滑過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50.0cm/s。(3)如果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停表開始計時,則計時晚了,時間變短,會使所測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大。考點核心知識提煉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實驗裝置實驗原理v=s/t實驗器材斜面:坡度要適中,不至于讓小車下滑太快,以便于測量時間;刻度尺:根據(jù)“頭對頭”或“尾對尾”測量小車運動的路程;金屬片:便于確定小車的終點位置;便于測量時間。操作要點(1)每次測量時必須讓小車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2)測量下半程所需時間,應用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的總時間減去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中間的時間。評估(1)小車過了終點才停止計時或小車未開始運動時計時,測量時間偏大,平均速度偏??;(2)小車未達終點停止計時或小車運動后才開始計時,測量時間偏小,平均速度偏大。1.如圖所示,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段路程的平均速度。(1)該實驗原理是;(2)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和;(3)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tAB=1.6,則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4)在測量AB段的平均速度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vAB會(選填“偏大”或“偏小”);(5)若將斜面的傾角增大,小車仍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的路程,小車的平均速度將(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6)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華讓小車從中點B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底端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這種做法正確嗎?理由。【答案】v=s/t停表0.25偏小變大不正確,所測時間不是下半程的時間【詳解】(1)實驗時需要測量路程和時間,用v=s/t計算速度,該實驗的原理是v=s/t。(2)該實驗需要用秒表測量時間,用刻度尺測量路程,故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秒表和刻度尺。(3)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v(4)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由公式v=s/t知,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小。(5)實驗時,斜面的傾角增大,小車仍由靜止釋放,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時間會變短,由公式v=s/t知,小車的平均速度將變大。(6)做法不正確;讓小車從中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時間,測出的時間比下半程的時間長;由于所測的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所以不能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2.坡(1)通過小明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小明想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選填“A”或“B”)(3)物體運動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另一種辦法即時測定、顯現(xiàn)出來.位置傳感器利用超聲波測出不同時刻小車與它的距離,計算機就可以算出小車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中圖)。屏幕圖象如右圖所示,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速度,通過圖象可以看出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是(選填“勻速”或“加速”)運動的;小車到達坡底時的速度為m/s?!敬鸢浮啃∮贏加速0.8【詳解】(1)設全程路程為L,則小車運動的距離sAC=L,sAB=L/2,又因為所用的時間是:tAC=2.6s,tAB=t2=1.8s,所以,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小車運動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即vAB<vAC,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2)在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3)由于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向上傾斜的直線,所以,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是加速運動的;小車到達坡底時的時間是25s,對應的速度為0.8m/s.3.如下圖所示,用照相機所拍攝的氣泡從充滿油的玻璃管底端向上運動的一張頻閃照片,氣泡從點A開始運動,頻閃點B、C、D是每隔2s拍攝氣泡位置,分析照片可知。(1)CD間的距離為cm,氣泡在AD段做(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2)氣泡在BD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m/s。(3)該氣泡在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4)如圖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系圖像,能反映出該氣泡運動情況的是。(填字母)【答案】30.0變速0.125CDC【詳解】(1)由圖知,氣泡從A到D點共三段路程AB=10.0cm,BC=20.0cm,CD=30.0cm時間間隔均為2s,可知氣泡做加速運動,且速度均勻增加。(2)相同時間CD段路程最長,所以CD段速度最大,BD段平均速度(3)氣泡做加速運動,且速度均勻增加。相同時間CD段路程最長,所以CD段速度最大。(4)由照片中氣泡的運動軌跡可知,氣泡運動的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大,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键c二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1.(2023·江蘇淮安·中考真題)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金屬塊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應將平衡螺母向調節(jié),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2)將金屬塊放在左盤,向右盤中加、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平衡時,所加砝碼的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該金屬塊的質量為g;(3)將金屬塊放入裝有4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則金屬塊的密度為g/cm3。【答案】左158.07.9【詳解】(1)此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由“右偏左調,左偏右調”的規(guī)則可知,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2)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3.0g,物體的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則金屬塊質量m=100g+50g+5g+3.0g=158.0g(3)由題意和圖丙可知,金屬塊的體積V=60mL-40mL=20mL=20cm3則金屬塊的密度ρ2.(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題)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某種飲料的密度。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歸零,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天平平衡;(2)如圖乙所示,測得燒杯和飲料的總質量為g;向量筒中倒入部分飲料,如圖丙所示,量筒中飲料的體積為mL;用天平測得燒杯和剩余飲料的總質量為40g,則飲料的密度為kg/m3;(3)只利用天平、兩個完全相同的空燒杯和適量的水也能測量出飲料的密度,步驟如下:①調好天平,測出一個燒杯的質量m0:②將一個燒杯裝入適量的水,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1;③另一個燒杯裝同樣高度的飲料,測出燒杯和飲料的總質量m2;則燒杯內飲料的體積V=,密度ρ=(兩空均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ρ水已知)?!敬鸢浮孔?1.2301.04×103【詳解】(1)此時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天平右側沉,所以平衡螺母需要向左調節(jié)。(2)根據(jù)天平的讀數(shù)為砝碼加游碼,可知燒杯和飲料的總質量為50g+20g+1.2g=71.2g據(jù)圖可知量筒中飲料的體積為30mL=30c則飲料的密度為(3)同一個燒杯裝滿水或飲料,飲料的體積等于水的體積為則飲料的質量為飲料的密度為一、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考點核心知識提煉測量固體的密度圖示過程實驗原理ρ=m/V實驗器材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量筒:利用“排水法”測量小石塊的體積(適量的水既要能浸沒小石塊,又不能超過量筒的量程)。操作要點(1)天平的兩次平衡調節(jié):①稱量前,通過平衡螺母調節(jié);②測量時,通過加減砝碼及移動游碼位置調節(jié);(2)測量時應先測質量再測體積。評估(1)質量測量誤差:①砝碼磨損或缺角,所測質量偏大;②砝碼生銹或粘有雜物,所測質量偏??;(2)體積測量誤差:①俯視讀數(shù)時,所測體積偏大;②仰視讀數(shù)時,所測體積偏??;(3)操作不當誤差:①先測體積再測質量,小石塊會沾水而使所測質量偏大,密度偏大;②測體積時,若有水溢出,會使所測體積偏小,密度偏大。測量鹽水的密度圖示過程實驗原理ρ=m/V實驗器材天平:利用“間接法”測量鹽水的質量;量筒:測量鹽水的體積。操作要點測量時先測量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再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其體積;最后再用天平利用“間接法”測出所倒出鹽水的質量。二、特殊方法測密度考點核心知識提煉一、‘標記法’測固體密度圖示過程操作步驟(1)將小石塊浸沒在燒杯水中,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作標記,用天平測出水、石塊和燒杯總質量m1;(2)將小石塊從水中取出,用天平測出剩余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③向燒杯中加水到標記處,再用天平測出此時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3。數(shù)據(jù)處理(1)小石塊的質量m石=m1-m2(2)小石子的體積V石=V加水=(m3-m2)/ρ水(3)小石子的密度
ρ二、“等體積法”測液體密度圖示過程實驗步驟①用已調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記為m0;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1;③在另一個相同的燒杯中倒入等體積的醬油,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為m2。數(shù)據(jù)處理(1)水的體積V=(2)醬油的密度三、“漂浮法”測密度圖示實驗步驟①如圖甲,將小石塊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筆在碗外壁上標記水面的位置;②如圖乙,往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1;③如圖丙,取出碗中的小石塊并放入量筒中,記下小石塊和水的總體積V2;④如圖丁,將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內,直到標記處與碗外水面相平,記下量筒中小石塊和剩余水的總體積V3。數(shù)據(jù)處理(1)小石塊的體積為V=V2-V1(2)小石塊的質量等于量筒中減小的水的質量小石塊密度為1.菜籽油是人們的主要食用油,不溶于水。請幫助小綿同學測定菜籽油密度。(1)初步判斷菜籽油密度與水密度的大小關系。向水中滴入幾滴菜籽油,菜籽油最終漂浮在水面上,小綿據(jù)此判斷菜籽油的密度(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的密度;(2)測定菜籽油密度。進行如下操作:①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將游碼放到零刻度線處,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②用托盤天平測得裝有菜籽油的燒杯總質量m0=63g;③將燒杯中的部分菜籽油倒入量筒中,油面位置如圖甲所示;④再將裝有剩余菜籽油的燒杯置于托盤天平左盤,橫梁平衡后,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倒入量筒中的菜籽油質量m=g;⑤測得菜籽油密度ρ=×103kg/m3?!敬鸢浮啃∮?60.9【詳解】(1)由物體浮沉條件可知,菜籽油漂浮在水面上,說明菜籽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④燒杯和剩余菜籽油的總質量為20g+5g+2g=27g量筒中菜籽油的體積V=40mL=40cm3量筒中菜籽油的質量m=63g-27g=36g⑤菜籽油的密度2.小明使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石塊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如圖甲所示,是小明剛調節(jié)完天平平衡的情形。請你指出他調節(jié)過程中遺漏的操作步驟:。補上遺漏步驟后,為使天平重新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調節(jié);(2)用調好的天平稱石塊的質量,測量結果如圖乙所示,則石塊的質量為g,接著他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再將石塊浸沒在水中,水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石塊的密度為g/cm3;(3)以下操作會導致石塊密度的測量值偏大的有:(多選,填字母序號)A.讀取量筒示數(shù)時視線俯視液面
B.先測石塊的體積后測石塊的質量C.石塊放入量筒時有部分水濺起附在筒壁上
【答案】將游碼移至零刻度線處右28.42.84BC【詳解】(1)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應先將游碼歸零。他遺漏的步驟是:將游碼歸零。甲圖中沒有將游碼歸零,橫梁就平衡了,如果將游碼歸零,則指針就將偏向分度盤左側,此時要使天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jié)。(2)用調好的天平稱石塊的質量,測量結果如圖乙所示,天平標尺分度值為0.2g,標尺上游碼在3.4g處,砝碼質量和是25g,則石塊的質量為m=25g+3.4g=28.4g接著他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再將石塊浸沒在水中,水面位置上升至如圖丙所示40mL處,則石塊的體積V則石塊的密度(3)A.讀取量筒示數(shù)時視線俯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偏大,計算出的體積偏大,質量不變,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測得質量將偏小,故A不符合題意;
B.先測石塊的體積后測石塊的質量,從水中取出石塊時,上面附有水珠,接著測量質量,會導致測得的質量偏大,體積不變,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測得質量將偏大,故B符合題意;C.石塊放入量筒時有部分水濺起附在筒壁上,則小明測得的石塊和水的總體積偏小,計算出的石塊體積偏小,質量不變,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測得質量將偏大,故C符合題意。故選BC。3.物理興趣小組測量物質的密度。第一小組測量豆?jié){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針靜止時如圖1甲所示。要使天平橫梁平衡,首先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處,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測量實驗步驟如下:①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為20g;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被測豆?jié){,測出它們的總質量為g(如圖1乙所示);③將燒杯中的豆?jié){倒入量筒中,讀出豆?jié){的體積如圖1丙所示;④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豆?jié){的密度為kg/m3;⑤上述實驗中計算出的豆?jié){密度值偏大,為減小誤差,可將測量步驟的序號排列順序調整為。第二組同學測一小石塊的密度(如圖2),器材有:托盤天平(含砝碼)、燒杯、細線、水和小石塊。(1)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水,用細線拴住小石塊,將小石塊浸沒水中,用天平測出水、石塊和燒杯總質量m1;(2)將小石塊從水中取出,用天平測出剩余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3)向燒杯中加水到標記處,再用天平測出此時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3;(4)上述實驗過程可簡化為如圖2所示,設水的密度為ρ水;則小石塊密度的表達式:ρ石=(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答案】零刻度線右41.41.07×103②③①④【詳解】(1)調節(jié)天平的主要步驟是: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最后調節(jié)平衡螺母。如圖甲所示,分度盤中指針向左偏轉,則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天平水平平衡。(2)②由圖1乙知,燒杯及豆?jié){的質量m總=20g+20g+1.4g=41.4g④由步驟①②可知豆?jié){的質量m=m總-m杯=41.4g-20g=21.4g由圖1丙知,量筒的分度值為1mL,豆?jié){的體積為20mL=20cm3,豆?jié){的密度⑤將燒杯中的豆?jié){倒入量筒中時,不可能把燒杯內的豆?jié){全部倒入量筒內,由公式ρ=mV,根據(jù)測量液體密度的步驟可知,應該先用天平稱出盛有豆?jié){的燒杯的總質量,記下量筒中豆?jié){的體積;所以合理的實驗順序是小石塊的質量為m石=m1-m2加入的水的質量m水=m3-m2根據(jù)等效替代法,加入水的體積即為石塊的體積石塊的密度為4.小非在野外找到大小不同的兩塊礦石,為了測量它們的密度,展開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天平指針指在如圖所示位置,接下來應將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調使橫梁平衡;(2)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小礦石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砝碼質量及游碼在標尺上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用量簡測得小礦石的體積如圖丙所示,該小礦石的密度為g/cm3;(3)小非實驗過程中,將小石放入量筒中時有部分水被濺出,則測得小礦石的密度將(填“偏大”或“偏小”);(4)實驗結束后,小非還想測量大礦石密度,可是發(fā)現(xiàn)因為石塊太大,無法將其放入量衡中測量體積。小非改進了方法按照圖乙中步驟測量大礦石的體積,礦石的體積是cm3,這種測量方法使用了下列研究方法中的。A.控制變量法B.等景替代法C.類比法【答案】水平右2.9偏大70B【詳解】(1)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天平左端下沉,應該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jié),使橫梁平衡。(2)據(jù)圖可知,此時小礦石的質量是m=5g+4g+20g=29g根據(jù)丙圖可知,小礦石的體積V小礦石的密度(3)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時有部分水被濺出,導致測量小礦石的體積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測得小礦石的密度偏大。(4)由圖丙得取出大礦石后,向燒杯中添加水的體積即為大礦石的體積,故大礦石的體積V此方法是等量替代法,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選B。5.小明同學想測醬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托盤天平、一個小空瓶,而沒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進行了如下測量,測量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請你幫助小明完成下列問題:(1)小明第三次測量物體的質量m3時,右盤中的砝碼和稱量標尺上游碼如圖乙所示,則其結果m3=g;(2)小明按照圖甲的順序進行如下的實驗操作,第一步:調節(jié)好托盤天平,測出小空瓶的質量m1記為14g;第二步:在小空瓶中裝滿水,并測出水和小空瓶的總質量m2記為44g;第三步:倒出瓶中水,在瓶中裝滿醬油,并測出醬油和小空瓶的總質量m3;(3)老師說小明的方法并不是十分精確的,經(jīng)老師提示后,小明一想的確如此,請你寫出造成實驗不夠精確的主要原因是;(4)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所測醬油的密度為kg/m3(保留兩位小數(shù));已知水的密度小于醬油的密度,則小明所測得醬油的密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實際的密度?!敬鸢浮?7.4瓶中水有殘留1.11×103小于【詳解】(1)由圖乙可知m(3)當把瓶中的水倒出來時,小瓶中會有殘留的水分,對后面醬油的測量就會有誤差。(4)瓶中水的體積為銅一個小瓶,水的體積和醬油的體積相等,則醬油的密度為醬油瓶中混有少量水,水的密度小于醬油的密度,故測出醬油的密度偏小。6.小明在學習了“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后,想測量家里醬油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實驗:(1)測量前,小明將天平放到上,并將游碼歸零后,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如圖甲指向分度盤的左邊,此時他應將天平的平衡螺母向調節(jié);(2)小明先測量燒杯質量為10g,在測量醬油和燒杯總質量時,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醬油質量為g;(3)將燒杯中的醬油全部倒入圖丙量筒中,讀出醬油的體積mL;(4)計算醬油的密度為g/cm3,其物理意義是;(5)若采用上述方法,醬油密度的測量結果將(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6)小王告訴小明,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如圖丁,也可以完成該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用已調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記為m0;②在一個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1;③在另一個相同的燒杯中倒入等體積的醬油,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為m2;④求醬油的密度ρ醬油=(用m0、m1、m2、ρ水表示)?!敬鸢浮克阶烂嬗?5.6201.281cm3醬油的質量是1.28g偏大EQ\F(m2﹣m0,m1﹣m0)ρ水【詳解】(1)測量前,將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碼調到零刻線處,指針偏向左邊,說明右盤偏輕,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jié)。(2)醬油汁和燒杯的總質量為20g+10g+5g+0.6g=35.6g醬油的質量m=35.6g﹣10g=25.6g(3)醬油的體積V=20mL=20cm3(4)醬油的密度1.28g/cm3的意義是1cm3醬油的質量是1.28g(5)由于醬油倒入量筒后,燒杯中仍有殘留醬油,使醬油的體積測量值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測得醬油的密度偏大。(6)由題意可知,燒杯中水的質量m水=m1﹣m0水的體積V=EQ\F(m1﹣m0,ρ水)用另一個燒杯盛等體積的醬油,則醬油質量m醬油=m2﹣m0由于水的體積等于醬油的體積,則醬油的密度考點三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2023·江蘇泰州·中考真題)小明用不同的力將手掌壓在各種不同物體表面上向前推,發(fā)現(xiàn)感受不同,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壓力的大小;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觸面的材料種類。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他進行了以下探究:
(1)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此時滑動摩擦力大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有關;(3)如圖甲、丙所示,小明將同一木塊分別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木板二上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此過程控制不變的影響因素是:壓力的大小和;(4)實驗中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易穩(wěn)定,改用如圖丁所示的裝置水平拉動長木板,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仍不穩(wěn)定,可能的原因是:?!敬鸢浮浚?)勻速直線運動,等于/=;(2)壓力的大小;(3)接觸面的材料種類;(4)長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同.【詳解】(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直接測量,為測量其大小,可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木塊受到測力計的拉力與滑動摩擦力平衡,此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發(fā)現(xiàn),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不同,測力計示數(shù)不同,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3)實驗在探究過程中,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壓力的大小、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觸面的材料種類,故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時,控制不變的影響因素是: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材料種類。(4)改用圖丁所示的裝置水平拉動長木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仍不穩(wěn)定,即滑動摩擦力大小發(fā)生了變化,因為壓力不變,可能原因是長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同。2.(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題)小雨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時,結合生活中的現(xiàn)象,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猜想一: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小猜想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1)如圖甲所示,將一個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根據(jù)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2)如圖乙所示,在木塊上放一個重物,重復上面的操作。比較甲、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的關系;
(3)如圖丙所示,將木塊放在毛巾上,重復上面的操作。比較甲、丙兩圖可得出:壓力大小相同時,,滑動摩擦力越大;(4)小雨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還與速度大小有關。她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傳送帶速度可以自由調節(jié),物塊始終相對地面靜止,拉力傳感器可以顯示拉力大小。改變傳送帶速度,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繪制出傳送帶的速度與時間(v-t)和拉力與時間(F-t)的關系圖象。分析圖b、c兩圖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相對傳送帶運動速度的大小(選填“有關”或“無關”),理由是:。
【答案】(1)勻速直線,二力平衡;(2)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小;(3)接觸面粗糙程度越大;(4)無關,見解析?!驹斀狻浚?)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測力計對它的拉力在水平方向是一對平衡力,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條直線上,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等于摩擦力。(2)比較甲乙兩幅圖可知,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可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所受壓力大小的關系。(3)比較甲、丙兩圖可知,接觸面所受壓力大小相同時,丙圖中接觸面比較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較大,滑動摩擦力較大,可以得到壓力大小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根據(jù)圖像可知,在速度不同時,木塊所受的拉力不變的,木塊相對于地面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不變的,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無關,當速度發(fā)生變化時,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變。考點核心知識提煉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圖示過程實驗方法(1)轉換法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來反映滑動摩擦力的大?。ㄆ湓硎莿蛩僦本€運動狀態(tài)下的二力平衡)。(2)控制變量法甲乙兩圖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大??;乙丙兩圖控制壓力大小不變,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實驗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評估實驗方案的改進:把木塊位于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住木塊的一端,彈簧測力計的另一端固定。改進后,水平向左拉動長木板,當木塊保持靜止時,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無論長木板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都可以保證拉力的大小始終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1.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1)甲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N,根據(jù)原理可得,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木塊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2)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通過比較兩圖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敬鸢浮?.6二力平衡壓力乙、丙【詳解】(1)如圖甲所示,測力計分度值為0.2N,測力計示數(shù)為2.6N,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比較甲、乙兩圖,兩次實驗的接觸面相同,乙圖中木塊對木板的壓力較大,測力計的示數(shù)也較大;這說明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比較乙、丙兩圖,兩次實驗的壓力相同,乙圖木塊在光滑的木板上滑動,丙圖木塊在粗糙的毛巾上滑動,丙圖中測力計示數(shù)較大。這說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2.小寧和同學們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水平桌面上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長方體木塊、砝碼、長木板和毛巾,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長方體木塊,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第一次測量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F(xiàn)1=N;(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的關系;(4)比較兩次實驗所得的結論,可以解釋鞋底做得凹凸不平的原因;(5)從本實驗的器材中,選取長方體木塊和,再添加還可以做“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敬鸢浮慷ζ胶庀嗟?.2壓力大小乙、丙砝碼海綿【詳解】(1)實驗中,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二力平衡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等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1.2N。(3)甲、乙實驗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故兩次實驗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4)由乙、丙兩次實驗可知,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越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所以鞋底做得凹凸不平。(5)選取本次實驗中的長方體木塊和砝碼,再添加海綿可以做“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3.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甲、乙、丙三次實驗中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ㄟx填“相等”或“不相等”);(2)通過對比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在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鞋底上有花紋,可根據(jù)兩次實驗的結論進行解釋;(3)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圖甲實驗裝置繼續(xù)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的關系,改變拉動木塊的速度,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同,分析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選填“有關”或“無關”);(4)如圖丁為改進的實驗裝置,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B,也能測出A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當拉動木板B向右運動時,A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向(選填“左”或“右”)?!敬鸢浮縿蛩傧嗟冉佑|面的粗糙程度乙、丙無關右【詳解】(1)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時,要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這樣間接的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圖中甲乙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而壓力大小不同,測得的摩擦力大小也不同,通過對比甲、乙兩次實驗可得: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鞋底上有花紋,說明鞋底與地面間的接觸面粗糙程度較大,是通過增大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的,圖中乙丙兩次實驗壓力大小相同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丙的粗糙程度更大,摩擦力更大,所以可用圖中乙、丙兩次實驗的結論進行解釋。(3)改變物體運動的速度,但測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無關。(4)當拉動木板B向右運動時,A給木板B一個向左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木板給A一個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即A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向右。4.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利用完全相同的兩塊木塊A、B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測量前,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指針不在零刻度線上,實驗前應該先在(選填“豎直”或“水平”)方向對彈簧測力計的指針調零;(2)比較圖中兩次實驗說明: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比較圖中丙、丁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ㄟx填“有關”或“無關”),圖丙中木塊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則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N;(4)小明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如圖所示。兩個傳感器可分別顯示拉力和壓力的大小。往沙桶中加減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的關系;實驗過程中,(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答案】水平甲、乙無關0壓力不需要【詳解】(1)實驗中木塊沿物板在水平方向上前進,則拉力方向必須與物塊前進的方向一致:即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物塊。(2)甲、乙兩次實驗中,物體對水平壓力的相同,木板比玻璃粗糙,木板對物塊的摩擦力大,這說明: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丙、丁兩次實驗,物體對木板的壓力相等,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是兩次實驗中物塊與木板的接觸面積不等,兩次實驗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同。這說明:在其他情況相同時,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B與A疊放在一起,共同做勻速直線運動,二者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或者相對運動的趨勢,故它們之間的摩擦力為0。(4)通過改變小桶中沙子的多少,改變銅塊受到向上的拉力,從而改變了銅塊對木板的壓力,這可以用來探究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實驗中,無論木板如何運動,銅塊均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它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平衡。所以不需讓木板勻速運動。5.小華想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并設計了如下實驗。(1)如圖甲,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鐵塊,依據(jù)原理可知:鐵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N;(2)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在接觸面的相同時,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下列選項中改變摩擦力的方法可由乙、丙兩次實驗證明的是【答案】二力平衡0.8粗糙程度壓力A【詳解】(1)如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0.8N,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鐵塊,鐵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鐵塊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相等,所以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0.8N。(2)甲、乙兩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乙比甲的壓力大,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滑動摩擦力大,故可以得到結論: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比較乙、丙兩圖實驗可知: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A.在手上涂鎂粉增大接觸面粗髓程度,壓力不變,滑動摩擦力變大。故A符合題意;B.滾動軸承是變滑動為滾動,減小摩擦,與壓力大小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C.氣墊船,使接觸面分離來減小摩擦,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A。6.冰壺運動被稱為“冰上圍棋”,比賽充滿了智慧。冰壺比賽時,運動員有時要不斷地擦冰,這是為了改變冰壺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此,小蘭和小海一起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進行探究。
(1)小蘭和小海分別采用如圖甲、乙所示方式,使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Ff1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相等的是圖的方式,依據(jù)的是知識;(2)按圖甲的做法,在木塊上加放砝碼,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Ff2,發(fā)現(xiàn)Ff2>Ff1。這說明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換用材料相同但表面更粗糙的長木板,保持木塊上的砝碼不變,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Ff3,發(fā)現(xiàn)Ff3>Ff2,這說明接觸面越,滑動摩擦力越大;(3)冰壺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不斷地擦冰,這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摩擦的,目的是使冰壺在冰面上運動的距離更一些。【答案】甲二力平衡大粗糙減小遠【詳解】(1)圖甲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圖乙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作用不在同一直線上,不是平衡力,大小不相等。(2)按圖甲的做法,在木塊上加放砝碼,使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變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Ff2,發(fā)現(xiàn)Ff2>Ff1說明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換用材料相同但表面更粗糙的長木板,保持木塊上的砝碼不變,控制壓力大小不變,測出此種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Ff3,發(fā)現(xiàn)Ff3>Ff2這說明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冰壺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不斷地擦冰,使冰熔化成水,使接觸面粗糙程度減小,這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的,目的是使冰壺在冰面上運動的距離更遠一些??键c四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2022·遼寧大連·中考真題)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和科學家的研究歷程來判斷這個觀點是否正確。(1)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毛巾表面上移動的距離。再分別換用棉布和木板表面進行兩次實驗,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①每次都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相同;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2)十六世紀末,伽利略已通過類似實驗和推理得出結論:如果運動的物體沒有阻力的影響,它將在水平面上一直運動下去。因此,物體運動(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如圖是伽利略的實驗和推理示意圖,屬于推理的是(選填“甲”或“乙);(3)后來,笛卡爾進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觀點: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它將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十七世紀初,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4)上述實驗及科學家研究成果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將正確說法前的字母寫在橫線上)A.科學定律都可以通過實驗直接得出B.科學推理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C.大多數(shù)人認同的觀點就是正確的觀點D.普通人觀點可以質疑,科學家觀點不可以質疑【答案】速度越遠不需要甲見解析B【詳解】(1)①每次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小車不變、斜面的狀況不變,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相同。②由三次實驗可看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長,速度減小的越慢。(2)伽利略已通過類似實驗和推理得出結論:如果運動的物體沒有阻力的影響,它將在水平面上一直運動下去;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屬于推理的是甲圖,讓小球從斜面的左端自由滾下,如果小球不受阻力,每次它都能滾上與起始時同樣的高度,如果斜面變成水平面,小球將在水平面上一直運動下去。(3)笛卡爾的觀點只總結出了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怎樣運動,沒有說明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時,處于哪種狀態(tài)。牛頓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4)A.科學定律不一定都可以通過實驗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來驗證,故A不符合題意;B.科學推理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牛頓第一定律就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推理得出的,故B符合題意;C.大多數(shù)人認同的觀點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觀點,真理有時在少數(shù)人手里,故C不符合題意;D.普通人觀點可以質疑,科學家觀點也可以質疑,質疑求證才能促進事物的發(fā)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键c核心知識提煉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圖示過程實驗方法(1)轉換法通過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大小,阻力越小,速度減小越慢,運動越遠。(2)控制變量法控制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的初速度。(3)科學推理法若小車不受阻力時,小車的速度將不會減小,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結論運動物體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運動得越遠。若運動的物體不受阻力,物體的運動速度將不會減小,將保持做勻速直線運動。1.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兩次實驗中讓同一輛小車從同一斜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進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2)由實驗可以看出,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向前滑行的距離變大。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速度就不會減小,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3)兩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最終都會靜止下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答案】頂端由靜止越小為零運動狀態(tài)【詳解】(1)兩次實驗中讓同一輛小車從同一斜面頂端(或同一高度)靜止滑下,控制小車開始時的重力勢能相同,目的是使小車進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2)分析實驗現(xiàn)象可知,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慢,滑行的距離越大。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不再變化,運動狀態(tài)就不會改變,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3)兩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最終都會因為受摩擦力的作用而停下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同學們分組進行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中每次都使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2)按照圖甲、乙、丙的順序實驗時記錄的內容見下表:接觸面材料小車受阻力情況小車在水平面運動的距離s/cm毛巾大23.2棉布較大45.3木板小97.5同學們分析表中內容,得到的實驗結論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進一步推理得出的結論是:不受阻力作用時,運動的小車將;(3)上述實驗除了用到實驗推理的方法外,還用到了控制變量法和法。【答案】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轉換【詳解】(1)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時,應控制速度相同,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所以使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相同。(2)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所以可以進一步推理,小車在不受阻力作用時,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做勻速直線運動。(3)實驗中通過改變接觸面的材料來改變小車受到的阻力大小,所以還運用了轉換法。3.為探究物體不受力時怎樣運動,我們做了如圖所示的斜面小車實驗。(1)三次實驗時必需使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這是為了使小車在三種平面上開始運動時的相同;實驗發(fā)現(xiàn)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進的距離就(選填“越長”或“越短”),速度減?。ㄟx填“越快”或“越慢”)。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運動;(2)通過此實驗我們得出牛頓第一定律,所涉及的物理方法是;A.控制變量法B.轉換法C.理想模型法D.科學推理法(3)在實驗中,我們通過改變,來改變阻力的大小。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從能量角度來看,是能轉化為動能,三次實驗中小車到達平面時動能(選填“相同”或“不同”)?!敬鸢浮克俣仍介L越慢勻速直線D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重力勢相同【詳解】(1)實驗中,每次使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這是為了使小車在三種平面上開始運動時的速度相同;實驗發(fā)現(xiàn)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進的距離就越長,速度減小越慢;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2)牛頓第一定律無法通過實驗直接驗證,通過此實驗我們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用到的物理方法是科學推理法,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3)在實驗中,我們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改變阻力的大小;小車從斜面上滑下,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速度增大,因此,從能量角度來看,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三次實驗中小車到達平面時的速度相同,因此動能相同。4.小舟騎自行車時發(fā)現(xiàn),猛踩腳踏板提升車速后,車子能滑行的距離比不踩時遠,車子在較光滑路面上滑行的距離比粗糙的路面上滑行要遠。基于上述生活經(jīng)驗,小舟想影響物體運動的因素有哪些呢?他進行如下研究,裝置如圖。【建立猜想】①……;②物體運動可能與阻力大小有關?!驹O計方案】方案一:在水平木板上不鋪材料,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方案二:在水平木板上分別鋪上毛巾、棉布和不鋪材料,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交流反思】(1)方案一的設計,小舟基于的猜想是;(2)方案二中觀察到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距離最近,木板表面最遠,由此現(xiàn)象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進一步推理可得,不受阻力的小車將;(3)很多運動項目都需要助跑,如跳遠、跳高、標槍等,目的是提高成績,其原因是?!敬鸢浮课矬w運動可能與速度大小有關做勻速直線運動見解析【詳解】(1)方案一中,在水平木板上不鋪材料,接觸面不變,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則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可能不同,所以方案一的設計小舟基于的猜想是物體運動可能與速度大小有關。(2)方案二中,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滑行的距離越遠。據(jù)此推理,當不受阻力的時候,小車不再減小速度,小車將一直勻速直線運動下去。(3)助跑可以獲得較大的初始速度,由于慣性,運動員或標槍等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可以運動到更遠的位置。考點五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2023·寧夏·中考真題)某同學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實驗器材,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探究過程如圖所示:
(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2)對比兩圖,可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3)對比甲、乙兩圖可以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請列舉一個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該結論的事例:。【答案】凹陷程度乙、丙壓力越大壓路機的碾子很重【詳解】(1)本實驗是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采用了轉換法。(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應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通過比較圖乙、丙,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比較圖甲、乙所示的實驗可知,受力面積相同,乙的壓力較大,乙的壓力作用效果較明顯,則可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的例子:壓路機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增大壓強。2.(2022·四川涼山·中考真題)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同學利用了多個完全相同的鐵塊和海綿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2)由兩圖可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3)對比乙、丙兩圖可以得出:當壓力一定時,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4)對比甲、丙兩圖,該同學認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他的觀點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答案】凹陷程度甲、乙受力面積錯誤比較時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詳解】(1)凹陷程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故可以根據(jù)海綿的凹陷程度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關系,故需要改變壓力的大小,控制受力面積相同,故選擇甲、乙兩次實驗。(3)對比乙、丙兩圖可以看出,乙的受力面積比丙小,海綿的凹陷程度深,乙的壓力作用效果明顯,故結論為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4)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關系,需要控制受力面積相同,而甲、丙兩組實驗,壓力不同,受力面積也不同,故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考點核心知識提煉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圖示過程實驗方法(1)轉換法:壓力的作用效果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體現(xiàn)。(2)控制變量法:甲乙兩圖,控制受力面積不變,改變壓力,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的關系;乙丙兩圖,控制壓力不變,改變受力面積,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實驗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壓力越大,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1.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利用小桌、砝碼、海綿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進行探究。(1)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可以得出;比較丙圖和圖,可以得出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系為pp′(選填“>”、“=”或“<”);(3)實驗時,小明將小桌換成磚塊,并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戊所示,發(fā)現(xiàn)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4)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做了進一步的交流討論,分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體,它對桌面的壓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這是因為它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力?!敬鸢浮吭谑芰γ娣e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乙=沒有控制壓力相同相互作用【詳解】(1)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可以看出受力面積相同,壓力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得出結論: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比較丙圖和乙圖,壓力相同,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可以得出結論: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力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力相同,受力面積相同,所以壓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壓強相同,p=p′。(3)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應控制壓力相同,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它們對桌面的壓力不同,因為沒有控制壓力相同,所以無法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
(4)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體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支持力和重力又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壓力和它的重力相等。2.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利用木板、橡皮泥、包扎帶和鉤碼進行探究活動。(1)將橡皮泥做成長方體平放于木板上方,把包扎帶剪出兩段,并將兩段包扎帶分別繞過橡皮泥,且在包扎帶下方掛上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如圖所示,通過觀察對比橡皮泥的變化可以得出實驗結論;小明同學可得出的結論是:在相同時,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小明同學想繼續(xù)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將橡皮泥恢復原狀,把包扎帶撕成寬度的兩條,兩包扎帶下方掛數(shù)量的鉤碼;(均選填“相同”或“不同”);(3)實驗過程中,小明同學在包扎帶下方掛了2個50g的鉤碼,并測得包扎帶與橡皮泥的接觸面積為250cm2,包扎帶的質量忽略不計,則包扎帶對橡皮泥的壓力是N,壓強是Pa。(取g=10N/kg)【答案】受力面積壓力不同相同140【詳解】(1)由圖可知,此時受力面積相同,鉤碼的個數(shù)不同,即壓力的大小不同,且壓力越大,橡皮泥凹陷的程度越大,因此得出的結論為: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之間的關系,需要控制壓力相同,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所以需要把包扎帶撕成不同寬度,且包扎帶下方掛相同數(shù)量的鉤碼。(3)包扎帶對橡皮泥的壓力為壓強為考點六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1.(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題)下圖是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因素”的實驗過程。
(1)圖中所示壓強計中的U形管(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使用前需檢查裝置是否漏氣,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的液體能靈活升降,則說明(選填“漏氣”或“不漏氣”);(2)接著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如圖甲、乙丙所示,可以初步得出結論:當液體密度相同時,越大,液體壓強越大;(3)除了上述探究(2)以外,你認為還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呢?請在下述選項中選擇合適的猜想和與之對應的實驗方案:(填寫猜想和實驗方案對應的字母,只需選擇一組);猜想:A.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B.可能與液體的體積有關實驗方案:C.分別裝入體積相同的不同液體,將探頭放入相同深度,觀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D.分別裝入體積相同的同種液體,將探頭放入不同深度,觀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E.分別裝入體積不同的同種液體,將探頭放入相同深度,觀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F.分別裝入體積不同的不同液體,將探頭放入相同深度,觀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4)為了更好的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利用如圖丁所示的裝置進行改進實驗,當注入水和鹽水的深度相同時,若橡皮膜向左凸起,則隔板左側的液體是。整個實驗過程用到的實驗方法有法和法?!敬鸢浮坎皇遣宦馍疃華C水控制變量轉換【詳解】(1)圖中所示壓強計左邊有橡皮密封,而連通器兩端開口,故U形管不是連通器。使用前需檢查裝置是否漏氣,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沒有明顯變化則表明漏氣,如果觀察到U形管中的液體能靈活升降,則說明不漏氣。(2)如圖甲、乙丙所示,液體密度相同,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結論:當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3)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如果探究A.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則要求密度不同,深度和體積相同,實驗方案C符合;如果探究B.可能與液體的體積有關,則要求體積不同,深度和密度相同,實驗方案E符合。所以AC或BE均可。(4)當注入水和鹽水的深度相同時,若橡皮膜向左凸起,表明右邊的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大,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則隔板左側的液體密度較小,左側是水。由于液體內部壓強不易直接觀察,是通過U形管高度差來間接觀察的,此處應用了轉換法,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液體密度、深度等因素有關,每次只能探究一個因素,此處應用了控制變量法。2.(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小彬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1)圖1裝置是測量液體內部壓強的儀器。它的探頭是由空金屬盒蒙上橡皮膜構成的。如果液體內部存在壓強,放在液體里的薄膜就會,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就會產(chǎn)生;(2)根據(jù)圖2、圖3所示現(xiàn)象可以研究: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的關系。根據(jù)研究得出的結論,攔河壩應設計成(選填“下寬上窄”或“下窄上寬”)的形狀;(3)如圖3、圖4所示,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觀察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變化,得出結論:;(4)為研究液體內部壓強大小是否與液體密度有關,小彬接著將濃鹽水緩慢倒入圖3所示容器的水中(液體未溢出、探頭位置不變),靜置待均勻混合后,觀察到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發(fā)生了變化,得出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的結論。小彬得出結論的實驗過程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判斷的依據(jù)是:;(5)通過學習,小彬利用掌握的液體壓強知識測量實驗所用鹽水的密度,過程如下:①向如圖5所示容器中的左側倒入適量的水,橡皮膜向右凸起;②再向容器中的右側緩慢倒入鹽水,直至橡皮膜;③測得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為h1;測得鹽水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為h2;④可推導出該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ρ鹽水=(用h1、h2、ρ水表示)?!敬鸢浮堪l(fā)生形變高度差液體深度下寬上窄同種液體、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錯誤沒有控制探頭所在深度一定恢復原狀h【詳解】(1)當探頭放進液體里時,由于液體內部存在壓強,故探頭上的橡皮膜會受到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即受到壓力的作用,在壓力的作用下,橡皮膜發(fā)生形變,導管以及U形管左側的玻璃管內的空氣被壓塑,因此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會產(chǎn)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所受的壓強大小,液面高度差越大,液體的內部壓強就越大。(2)根據(jù)圖2、圖3所示現(xiàn)象可知,橡皮膜所處的液體都是水,即液體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圖3橡皮膜所處的深度大于圖2橡皮膜所處的深度,圖3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大于圖2的液面高度差,即圖3探頭受到的液體的壓強大于圖2探頭受到的液體壓強,由此可得:在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內部的壓強就越大。因此攔河大壩因為液體內部的壓強的大小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做成上窄下寬的。(3)如圖3、圖4所示,探頭所處的液體都是水,液體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朝向不同,U形管液面高度差相同,即探頭所受的液體的壓強相同,故得出結論是:同種液體、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小彬保持圖3中金屬盒的位置不變,并將一杯濃鹽水倒入燒杯中攪勻后,液體的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增大,由于沒有控制深度不變,所以不能探究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的關系,故結論是錯誤的。(5)②圖5中容器左側是水,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因此橡皮膜會向右凸;當向容器中的右側緩慢倒入鹽水,當鹽水浸過橡皮膜后,橡皮膜也會受到鹽水的壓強,且鹽水深度越大,橡皮膜受到的壓強就越大,橡皮膜會向左凸,如果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剛好等于其受到鹽水的壓強,即左右兩邊的壓強相等,那么橡皮膜受到的壓力相等,橡皮膜會變平,即恢復原狀。因此②步驟為再向容器中的右側緩慢倒入鹽水,直至橡皮膜恢復原狀。④若橡皮膜左右兩側壓強不相等,橡皮膜將左凸或右凸,只有橡皮膜左側和右側的壓強相等時,橡皮膜相平,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得,由p左=p右,得ρ水gh1=ρgh2解得,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h考點核心知識提煉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圖示過程實驗方法(1)轉換法:通過觀察U形管兩液柱的高度差來比較壓強的大小。(2)控制變量法: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方向的關系;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實驗結論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處,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評估用其它器材也可以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優(yōu)點是器材簡單、現(xiàn)象明顯,便于操作。甲圖可以比較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乙圖可以比較液體密度大小。甲乙1.(2023·遼寧朝陽·中考真題)小明在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從結構上看,壓強計(選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2)他通過比較乙、丙兩圖可以得出:同種液體,,壓強越大;(3)若丙圖中,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為5cm時,請你計算該處水的壓強為pa;(4)小明還想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于是他向丙圖燒杯中多次加鹽水,發(fā)現(xiàn)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不斷的增大,于是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他的結論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答案】不屬于深度越深500錯誤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詳解】(1)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液體壓強計的左端是密閉的,所以不屬于連通器。(2)比較乙、丙兩圖可知,液體密度相同,丙中探頭深度大,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大,液體壓強也大,故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深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3)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為5cm時的壓強為(4)向丙圖燒杯中多次加鹽水,改變了液體密度的同時也改變了液體深度,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故結論錯誤。2.(2023·湖北襄陽·中考真題)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圖甲中壓強計氣密性良好,則U形管(選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2)小馮同學由乙圖到丙圖的操作是為了探究在同一液體中液體壓強與液體的關系;(3)在圖丙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鹽水,其他條件不變,則可以觀察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小馮同學對比乙、丙兩圖,得出一個猜想:在同一液體中,探頭距離燒杯底部距離越小,液體壓強越大。小俊同學只利用圖丙中現(xiàn)有器材,保持探頭位置不動,進行了簡單操作后跟圖乙對比(若圖乙中探頭的深度為h,就驗證了小馮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小俊同學的操作是:?!敬鸢浮坎粚儆谏疃茸兇蟪槌霰麍D中的水,使得探頭深度小于圖乙中探頭的深度為h即可【詳解】(1)U形管與壓強計的探頭連接后,一端被封閉,不符合“上端開口,底部連通”這一特點,因此,U形管不屬于連通器。(2)比較乙圖、丙圖,在相同液體的不同深度處,而U形管兩側的液面高度差不等,可以得探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八年級《短文兩篇》課件
- 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扶貧-洞察分析
- 虛擬現(xiàn)實康復訓練-第2篇-洞察分析
- 微整形手術風險與倫理探討-洞察分析
- 勤儉節(jié)約好少年事跡(6篇)
- 冬季雨雪的應急預案(5篇)
- 《差異量數(shù)》課件
- 企業(yè)實驗室內訓師的安全管理職責
- 幼兒教育行業(yè)親子活動分享
- 船舶行業(yè)會計工作總結
- 2022年江蘇省南京市聯(lián)合體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含答案)
- 光伏發(fā)電項目工程施工進度計劃與進度控制措施
- DB45∕T 2228.1-2020 公路養(yǎng)護預算編制辦法及定額 第1部分:公路養(yǎng)護工程預算編制辦法及定額
- 登高作業(yè)錯題解析
- 《國際經(jīng)濟法》案例思考題
- 省部聯(lián)合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培訓教材
- 【作文素材】他被故宮開除,卻成為“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剖析
- 開發(fā)商退房通知書
- 模特的基礎訓練
- 藥品招商流程
- 100道遞等式計算(能巧算得要巧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