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一作: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落月一作:落花)譯文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蕩漾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和天空變成了一種顏色沒有一點微小的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懸掛。江邊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見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們?人生一代一代地無窮無盡,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總是相似。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誰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舟在漂蕩?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在離人的梳妝臺。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已過了一半自己卻還不能回家。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不知道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注釋滟(yàn)滟:波光蕩漾的樣子。芳甸(diàn):芳草豐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īng):沙灘。纖塵:微細的灰塵。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像車輪,所以稱為月輪。窮已:窮盡。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種版本為“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見:只見、僅見。悠悠:渺茫、深遠。青楓浦上: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縣境內(nèi)有青楓浦。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浦上:水邊。扁舟子:飄蕩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里指閨中思婦。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閨樓,徘徊不去,令人不勝其相思之苦。離人:此處指思婦。妝鏡臺:梳妝臺。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搗衣砧(zhēn):搗衣石、捶布石。相聞:互通音信。逐:追隨。月華:月光。文:同“紋”。閑潭:幽靜的水潭。復西斜:此中“斜”應為押韻讀作“xiá”(洛陽方言是當時的標準國語,斜在洛陽方言中就讀作xiá)。瀟湘:湘江與瀟水。碣(jié)石、瀟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遙遠,相聚無望。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乘月:趁著月光。搖情:激蕩情思,猶言牽情。
春江花月夜教學目標:
1.賞析本詩的景、情、理,品味意境,把握情感。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2.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
3.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患。
教學難點:景、情、理是怎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步驟:一、導入:
在我國古今文學長廊里,無數(shù)文人墨客對月興嘆,月亮一直是他們吟詠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其中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寄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歷程,從而寫下了無數(shù)吟誦月亮的美麗詩句。
同學們在平時的閱讀中讀到了很多關于月的詩句,如:
“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寂靜凄涼,“明月照松間”的寧靜恬淡;“雁子回時,月滿西樓”的相思,“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清苦;“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惆悵無奈,還有“一夜飛渡鏡湖月”的夢幻神奇。等等。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二、作家作品介紹及題解。
1.張若虛(約660-約720),揚州人,初唐詩人。曾以“文詞俊秀”而名顯長安,與賀知章、包融、張旭并稱為“吳中四士”。但《全唐詩》僅錄存《代答閨夢還》、《春江花月夜》兩首。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艷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遠意境。
2.古今評價:《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為世人所傾倒,詩人因此名垂后世。
《春江花月夜》一詩“孤篇壓全唐”、“盛唐第一詩”、“春風第一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孤篇橫絕,竟成大家”。
3.解題: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詩。(清商曲辭、吳聲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內(nèi)容形式,以和諧的歌調(diào),點染出祖國錦繡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奧妙。描述了動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寫了游子思婦離恨閨怨之情。格調(diào)宛轉(zhuǎn)優(yōu)美,抒情幽怨纏綿。打破了六朝以來宮體詩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開拓了詩歌的高遠意境和格律。使詩歌的內(nèi)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tǒng)一。為寫景、敘事、抒情融合一體的詩歌,鋪墊了基礎。對詩歌的繼承和發(fā)展,影響極為深遠。三、誦讀全詩,以讀傳情,邊讀邊悟。
播放配樂朗讀錄音(播放flash),學生整體感知。
四、賞析詩歌。
㈠賞析詩歌的景物美。
提示: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手的。
開頭八句為第一部分,學生齊讀前八句: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1.問:在前幾句詩中,詩人寫到了哪些意象?請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幅畫面。
春江潮水涌動,江海相連,更有那一輪明月伴隨著海潮一同升起。月漸升高,皎潔的清輝隨春潮奔涌,光耀千萬里,波光粼粼。江水曲曲折折地繞過春天花草遍地的原野,月華灑在花葉上閃著銀光,似天降流霜,與江畔白沙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2.學生回答、教師分析總結(jié)。
寫江水繞著長滿芳草野花的江邊小洲流過,月亮的清輝灑滿散發(fā)著幽香的花林,仿佛給花林撒上了一層雪珠兒。月色潔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飛不易被人覺察,因而也使江邊的沙灘象鋪上了一層銀霜,以致只看得見月色而“看不見”白沙了。
3.小結(jié):第一部分: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側(cè)重描繪皓月當空、光照整個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㈡領悟詩的哲理美
1.接下來的八句是第二部分,指名一學生朗誦。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提示:重點讀出“江天一色”的遼闊與蒼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曠。
“何人”“何年”應重讀,以讀出詩人對月的苦苦追問與思索。
“人生代代無窮已”應讀出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見長江送流水”應讀出詩人對人生短暫、宇宙無窮的惆悵。
2.問:本段引發(fā)出怎樣的人生哲理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jié):
江月總是以她“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江水還是年年川流不息,蒼天不老,然生命短暫,作者似乎頗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觸,感嘆人生易老、感嘆人生苦短。當然作者也有“人生代代無窮已”的自慰。
3.小結(jié):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從描寫景色轉(zhuǎn)向思考人生,感嘆人生易老、人生苦短。
4.拓展:提問:同學們之前學過不少感嘆人生苦短的詩句,大家能否取出幾個例子呢?(并做簡要評述)
曹
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蘇
軾:羨長江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
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
張若虛: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㈢鑒賞詩的情感美。
1.余下二十句為第三部分,全體學生朗誦。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2.問:這節(jié)可分幾層?
具體而言,這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寫思婦懷人。
這里寫思婦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別致,月光無處不在,玉戶簾上是月,搗衣砧上是月。那一輪可愛的明月總是照在她的妝鏡臺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婦見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搗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簾子卷起來,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這惱人的月光“卷不去”,“拂還來”。那無邊的月光,籠罩著一切,鴻雁不停地長飛,仍然飛不出無邊的月光去,水底魚龍泛起陣陣波紋,思婦只好托月華來遙寄相思了。
第二層(從“昨夜閑潭夢落花”到“落月?lián)u情滿江樹”),寫游子思婦。
最后這幾句寫落月,落花閑潭,春光將老,隱含思婦青春將逝。在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幾許游人能乘月而歸。此時明月西下,游子思婦的一腔離情伴隨月影灑在江邊的樹上。
詩人把游子思婦的離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襯托離別之苦;又以江月與人生對比,顯示人生的短暫,而在短暫的人生里,那離愁就越發(fā)顯得濃郁。這首詩固然帶著些許傷感和凄涼,但總的看來并不頹廢。它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青春年華的珍惜,以及對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當開闊的。
小結(jié):第三部分,由感嘆人生多愁進而抒寫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情別緒,謳歌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和對幸福的憧憬。五、總結(jié)本詩主旨意境。
詩歌描繪了朗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絢麗景觀,由景及人,感嘆人生苦短,抒發(fā)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謳歌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和對幸福的憧憬。六、總結(jié)本詩藝術技巧。
1.融情景理于一體,虛實結(jié)合,迷離恍惚。
這首詩從月升寫到月落,把現(xiàn)實的情景和詩中人物的夢境結(jié)合在一起,先寫明月照耀
下的江水花林的絢麗景觀。為下面對景抒情打下基礎(景物美)
再由寫景轉(zhuǎn)向觀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明月長照對照人生短暫,抒寫心中的感嘆。(哲理美)
最后由感嘆人生進而抒寫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謳歌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和對幸福的憧憬.(情感美)
2.有主有從,多角度描寫景物,節(jié)節(jié)相生、綿綿不斷。
清人徐增在《而庵說唐詩》中說:“此詩如連環(huán)鎖子骨,節(jié)節(jié)相生、綿綿不斷,使讀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無處尋其端緒?!航ㄔ乱埂鍌€字,各各照顧有情,詩真艷詩,才真絕才也?!痹婎}中的五個字:春、江、花、月、夜,以月為重點,顧及其余。詩人從月升開始,繼而寫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婦反復抒寫,最后以月落收結(jié)。有主有從,主從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成完整的詩歌意境。
3.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展現(xiàn)春江美景,表達游子思婦相思之情。
①比喻:
如“月照花林皆似霰”,它不僅生動地再現(xiàn)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綺麗景象,而且與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構(gòu)成了有機的聯(lián)系。
“空里流霜不覺飛”,寫空中,是抬頭仰望所見。這里由花林似霰,進而聯(lián)想到月光如霜。不過,在比喻的方法上又有了變化;上句是明喻,這句是暗喻。而且需要指出的是,雖則如霜,卻只覺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覺得它像霜那樣“飛”,這就寫出了月光的柔和細膩。
②擬人: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兩句中的“送”、“待”兩字,則是運用了擬人化手法。把月亮寫得很有感情,為了見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長明不衰。詩人由仰望月輪,又低頭見長江“送”走的一江春水。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這滔滔流水“送”走的嗎?
③雙關:
“落月?lián)u晴滿江樹”,則是運用了雙關修辭?!皳u晴”雙
關“搖情”,如同劉禹錫《竹枝詞》中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個雙關的“晴”字,正寫出了游子思婦相思不得相見的苦情。
④暗示:
“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遠去,
“月徘徊”,暗示思婦徘徊樓臺、望月思人;
月照“妝鏡臺”,暗示思婦對鏡傷懷;
月光“卷不去”、“拂還來”,暗示相思之情纏綿悱惻、難以排遣;“光不度”,暗示情不變;
“夢落花”,暗示春將盡;
“落月復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歸等等,都使人與物、情與景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七、再次欣賞教師誦讀這首的配樂范讀錄音
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吟誦,細細體會詩歌美好而幽遠的意境。
八、作業(yè)
小作文:用現(xiàn)代文的形式將這首詩的美好意境描繪出來(兼作翻譯)。附小作文或翻譯參考答案:
月亮出來了!從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隨著千萬里春潮蕩漾,千萬里春江漲滿月光。江水彎過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灑著月色如霜,灘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長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圓月一輪。江畔什幺人最初見到江上月?江月又從哪年起默默照著人?人生一代代沒有窮盡,江月一年年始終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見長江送走東流水。一片白云飛去不回頭,留給青楓浦一片離愁。誰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兒在哪座明月樓頭?惹人的月影在樓上徘徊,該照見她那梳妝的鏡臺;透進窗簾,卷也卷不去,瀉滿搗衣砧,撣了還來??嗫嗵魍?,卻聽不著你的聲息,愿化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傳你的音訊,魚躍江心,空皺出滿江的波紋。昨夜夢中,花落進悠悠江水,春要歸去了,你卻還不回家。花已經(jīng)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霧,碣石,瀟湘,望不盡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幾個人能踏著月色歸來?落月?lián)u蕩著——愁人的情思滿江的樹?!洞航ㄔ乱埂穼W案學習目標:1.知人論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風格特點2.走進詩歌塑造的意境,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3.賞析本詩的情、景、理,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4.培養(yǎng)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諦二、方法指導1知人論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和時代背景)2誦讀涵詠(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和作者抒發(fā)的情感)3置身詩境,緣景明情(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再造詩境,找出景語推測作者抒發(fā)的感情,把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4鑒賞評價(賞析詩歌的語言和藝術手法,評價詩歌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凈化心靈,啟迪智慧)三、預習導引1了解作者及相關的寫作背景作者簡介張若虛(生卒年不詳)人,詩人。曾任兗州兵曹,唐中宗神龍年間與賀知章等以吳越文士揚名京都。開元初與、、號稱。僅《全唐詩》錄存《代答閨夢還》、《春江花月夜》兩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情樂府舊題來抒寫真摯感人的離別情緒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yōu)美,韻律宛轉(zhuǎn)悠揚,完全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覺,后人評價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一詩用《西洲》格調(diào)“孤篇壓全唐”、“盛唐第一詩”、“春風第一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聞一多先生譽之為。背景再現(xiàn)《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最早收載,是樂府舊題,屬“清商曲吳聲歌”。其曲調(diào),相傳為陳后主所創(chuàng),內(nèi)容是寫艷情的“宮體”詩,隋及唐初才逐漸改變?yōu)閷懢霸姡詾槲逖远唐?,張若虛首次將這一舊題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內(nèi)容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注入新的含義。在春江花月夜的奇麗景色中融入了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婦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匯成一種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2字音辨識滟滟()芳甸()似霰()汀上()纖塵()纖夫()皎皎()浦上()扁舟()扁擔()徘徊()()砧上()碣石()瀟湘()()3詞語釋義滟滟芳甸
霰
窮已但見扁舟離人青楓浦上不勝愁可憐徘徊無限路4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意5根據(jù)詩意,劃分本詩的層次(提示:本詩可以分為三層)四、預習疑難:五、課堂學習1誦讀指導初讀課文,疏通字詞句,整體感知詩歌再讀課文,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和作者的情感美讀課文,置身詩境,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和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2你認為本詩的層次結(jié)構(gòu)該如何劃分?請寫出層意3詩篇題目令人心馳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xiàn)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gòu)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5.在你學過的古詩中,哪些詩是寫有關月的,你能寫出一首來嗎?6欣賞詩的景物美:讀詩歌前八句,詩歌寫到了哪些意象,請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的畫面7
領悟詩的哲理美:讀“江天一色無纖塵……但見長江送流水?!痹娙嗽诳吹綗o限美景的同時,睹月思情,引發(fā)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思考?8鑒賞本詩的情感美:讀“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lián)u情滿江樹?!彪S著時間的流逝,夜色漸濃,心里的感傷之情也越來越濃,這種美景和人生思考觸動了詩人怎樣的情感?9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和主旨,人們也有不同的看法。你認為是一首抒情詩還是一首寫景詩?其感情基調(diào)是積極還是消極?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10前人認為這首詩的基調(diào)是“哀而不傷”,談談你的看法。11你喜歡哪一句,結(jié)合自己理解,與同學們交流。12探討這首詩中“明月”、“江水”落花”三個意象的寓意。明月江水落花13作者是如何將景、理、情融為一體的,結(jié)合具體詩句鑒賞本詩的藝術特色14你對本詩的內(nèi)容有何評價?學完本詩你有哪些人生感悟?請寫下你的心得體會。六、課外閱讀代答閨夢還張若虛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情催桃李艷,心寄管弦飛。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找出詩歌所寫的意象,談談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南方落雨北方落雪①南方落雨,北方落雪。②雨總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蘇寒山寺、徽州西遞村,落在秦淮河的燈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濕了魚鱗瓦風火墻草頂屋吊腳樓,打濕了衡山廬山峨眉山雁蕩山,打濕了太湖洪湖洞庭湖鄱陽湖,打濕了白娘子的斷橋、李煜的雕欄、唐伯虎的桃花、白居易的青衫。梅子黃時雨,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寒雨連江夜入?yún)?,巴山夜雨漲秋池——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紛飛的細雨中,我們看見嚴鳳英赤腳在青草池塘畔“打豬草”,那清甜婉轉(zhuǎn)的黃梅調(diào)讓人想起南方故鄉(xiāng)的炊煙牧歌與青梅竹馬。③雪總是落在赭黃色的北方,落在長安馬嵬坡、黃河風陵渡,落在乾陵黃土塬下、邊關燧火臺上。覆蓋著平遙老宅草原敖包黃土窯洞四合大院,覆蓋著天山陰山昆侖山祁連山,覆蓋著渭河黃河塔里木河綏芬河,覆蓋著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戰(zhàn)袍、蘇武的額發(fā)、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滿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黃河靜無聲,飛雪連天射白鹿——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飛雪的天空下,秦腔總是如狼煙般沖天而起,那是苦難生命的吶喊,如暴風雪般抽打得我的臉與心像刀割一般痛。④溫暖濕潤風調(diào)雨順的氣候讓南方人民種稻植桑,釀酒水紡絲綢,富足的生活又讓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鴛鴦蝴蝶。寒冷干旱讓北方多風沙,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風不調(diào)雨不順的氣候給人類的生存雪上加霜,惡劣的生存條件造就了強硬的民魂。只有狂風才吹得起獵獵大纛,只有苦難才塑得出堅毅筋骨。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一部中華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與南方農(nóng)耕民族紛爭與融合的歷史。⑤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是地理不同的結(jié)果,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南北溫差。當西伯利亞冷空氣橫掃中國大陸便使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南方落紅殆盡黃葉蕭蕭,這便是冬天。立春以后南方沿海的濕潤季風以持久的恒心一點一滴地向北方反攻,進入盛夏。但緊接著北方寒流開始頻繁活動,一陣陣清涼秋風是它們打入南方的“先遣部隊”,緊跟著的是一股又一股無情冷漠的“百萬大兵”,不久又將占領南方。⑥北方的風雪中,大豆高梁小麥棉花早已收獲;南方的煙雨里,水稻茶葉甘蔗桑葉正在成熟。北方的雪融進黃河里,黃河岸邊走著駱駝與牦牛;南方的雨流進長江里,長江岸邊騰飛起孔雀與鳳凰。北方的黃河像男人,是龍的子孫;南方的長江像女兒,是鳳的傳人。黃河長江最終在茫茫的大海上熱烈擁抱,那一片無垠的蔚藍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向往的——因為,南方北方都在同一片國土之上。1.第②、③段分別描述了落雨的南方和落雪的北方,請簡要歸納這兩段從哪幾個方面對南北方進行比較,并請據(jù)此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南方和北方的特點。2.②、③段羅列了不少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景和物,如“斷橋”“桃花”“斗篷”“墓草”等等,卻不直接寫人物。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第⑤段寫南北氣候,寒風暖氣來來回回“反攻”“打入”“占領”。聯(lián)系全文,你認為作者這樣寫的真實意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文章末尾,作者以“黃河長江最終在茫茫的大海上熱烈擁抱”作譬,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春江花月夜》說課稿開場白: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春江花月夜》.一、說教材:
1、《春江花月夜》這篇文章選自《大學語文》詩歌單元,而大學語文是集工具性、基礎性、審美性、人文性于一體而尤其注重審美性與人文性的課程。詩詞的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文化品味來說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tài)度,小到言談舉止,對學生都有影響。
2、唐詩作為中國文學的奇葩,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鑒賞唐詩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和積淀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意義非凡。這首詩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張若虛的詩僅存兩首于《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受到明清以來詩論家的高度贊揚.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張若虛也因為這首詩,而成為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以\'孤篇蓋全唐\'的“大家”。
3、基于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知識目標:挖掘和把握詩歌的主要意象;能力目標:⑴、賞析本詩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⑵、提高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⑶、培養(yǎng)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能力。德育目標:反復朗讀中啟發(fā)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重點和難點解析:詩歌鑒賞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如何在反復吟誦中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把握隱藏在文本背后的詩人的內(nèi)在情思。這是欣賞詩歌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我把提高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大學語文的教育對象是非中文專業(yè)的學生,而又以理工科學生為主。理工科學生和其它專業(yè)的學生對中文學科方面的知識不需要那么精、深、專,但他們卻需要從總體上提高自己的文學水平、文化修養(yǎng)和人格素質(zhì),因此我把賞析詩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作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二、說教法適當?shù)慕虒W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根據(jù)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1、誦讀教學法\'誦讀\',顧名思義,就是反復朗讀,直至背誦。詩歌中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有著和諧的韻律,最適合出聲朗讀。通過教師和多媒體音像資料反復的聲情并茂的吟誦,能使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格律美、音韻美。同時通過反復吟誦,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激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的情境。2、討論法。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針對文本這個平臺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每一個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詩人。但是要讓他們心靈的琴弦響起來。\'語文課應該成為他們發(fā)表個人見解的舞臺。只有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參與討論,平等對話,才能有助于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靈感,才有利于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3、講析法和點撥法。具體到詩歌《春江花月夜》的鑒賞中,由于學生接觸文本的時間有限,知識積淀和人生經(jīng)歷有限,很難理解詩歌中作者所發(fā)出的深沉的宇宙人生的思索,因此在教學中運用我做的課件補充一些其他人所發(fā)的感慨以及進行簡要的點撥就很必要了。4、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CAI)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去想象春江花月夜的美、理解春江花月夜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才能。三、說學法教學的過程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向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勾通,據(jù)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1、聯(lián)想、想象教學法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用語言塑造的文學形象是間接的形象,但它卻能比其它藝術給人更多的審美感受,這是因為它給人提供的想像空間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這些形象,欣賞它們,就要通過想像把語言還原成可視可聽的畫面,進而走進這畫面中去。2、粗讀和精讀相結(jié)合的方法。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逼鋵嵕褪遣扇〈肿x的方法,整體感知。但《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意蘊極深,還應通過仔細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讀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四、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zhèn)€人車輛抵押債權(quán)債務處理執(zhí)行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個人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場地承包協(xié)議2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車電池委托加工合同范本3篇
- 2025-2030全球眼科手術剪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公共交流充電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碳納米管微球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汽車燃油回流管路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二樓商業(yè)租賃專項協(xié)議(2024版)版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牌照租賃市場拓展與合作開發(f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牌租賃與廣告合作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無人駕駛車輛測試合同免責協(xié)議書
- 2025年湖北華中科技大學招聘實驗技術人員52名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4屆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助詞「と」的用法課件
- 毛渣采購合同范例
- 無子女離婚協(xié)議書范文百度網(wǎng)盤
- 2023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
- 一年級數(shù)學個位數(shù)加減法口算練習題大全(連加法-連減法-連加減法直接打印版)
- 五年級上冊小數(shù)遞等式計算200道及答案
- 2024年廣東高考政治真題考點分布匯 總-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
- 冀教版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