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浙江省五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浙江省五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浙江省五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浙江省五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浙江省五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學校、班級、姓名、試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某人在體檢時,通過采集血液測定了葡萄糖、血紅蛋白、胰島素、乙肝抗體的含量。正常情況下,不存在于血漿中的物質是()A.葡萄糖 B.血紅蛋白 C.胰島素 D.乙肝抗體〖答案〗B〖祥解〗內環(huán)境又叫細胞外液,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漿、組織液或淋巴中的物質都是內環(huán)境中的物質,只存在于細胞內的物質不是組成內環(huán)境的物質?!驹斘觥垦旱慕M成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漿是半透明的淡黃色液體,其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其余的是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胰島素、乙肝抗體屬于分泌蛋白也存在于血漿中,血紅蛋白位于紅細胞內,不屬于血漿的成分,B符合題意。故選B。2.常山胡柚是浙江省常山縣特有的地方品種,果實富含維生素。下列關于組成胡柚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胡柚樹細胞的細胞核內存在兩類核酸B.胡柚植株干重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蛋白質C.胡柚果實細胞內蛋白質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D.胡柚果實細胞的無機鹽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答案〗A〖祥解〗1、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C原子上,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反應形成多肽鏈,多肽鏈中是N存在于肽鍵和游離的氨基中。2、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核苷酸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氨堿基和1分子五碳糖組成,N元素存在于堿基中?!驹斘觥緼、細胞核內存在兩類核酸,DNA和RNA,A正確;B、植株干重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糖類(纖維素),B錯誤;C、蛋白質的氮元素存在于肽鍵和氨基中,肽鍵中的N元素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shù)減去肽鏈數(shù),而氨基則主要位于肽鏈的一端和某些氨基酸的R基上,所有肽鍵中的N元素遠多于氨基中的N元素,蛋白質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鍵中,C錯誤;D、細胞的無機鹽主要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D錯誤。故選A。3.“碳中和”是指通過計算一定時間內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措施把這些排放量吸收和抵消掉,實現(xiàn)二氧化碳相對“零排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含量不會因實現(xiàn)“碳中和”而降低B.不是所有生態(tài)系統(tǒng)都可以依靠自身結構成分實現(xiàn)“碳中和”C.通過開發(fā)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潔技術,可發(fā)展綠色低碳循環(huán)經濟D.“碳中和”時,生產者吸收的CO2總量等于消費者和分解者釋放的CO2總量〖答案〗D〖祥解〗碳在無機環(huán)境和生物群落之間是以二氧化碳形式進行循環(huán)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機物形式存在。大氣中的碳主要通過植物光合作用進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過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氣中?!驹斘觥緼、“碳中和”把CO2的排放量吸收和抵消掉,實現(xiàn)二氧化碳相對“零排放”,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含量實現(xiàn)“碳中和”后將會保持相對穩(wěn)定,A正確;B、不是每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都可以依靠自身結構成分實現(xiàn)“碳中和”,例如小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尤其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CO2吸收量小于CO2排放量,依靠自身結構成分無法實現(xiàn)“碳中和”,B正確;C、通過開發(fā)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潔技術,可發(fā)展綠色低碳循環(huán)經濟,C正確;D、“碳中和”時,CO2的吸收量與排放量相等,生產者吸收的CO2總量不等于消費者和分解者釋放的CO2總量,因為還有生產者也通過呼吸作用釋放CO2,還有化石燃料的燃燒等,D錯誤。故選D。4.達爾文在環(huán)球航行時曾被加拉帕戈斯群島的一些特有的生物所吸引。他從那里采集到的地雀標本,被鑒定為13個物種,它們的主要區(qū)別在喙的大小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環(huán)境定向誘發(fā)地雀發(fā)生變異以適應環(huán)境B.地雀喙大小的變化,是自然環(huán)境定向選擇的結果C.島上不同地雀種群之間的基因庫是完全不同的D.基因組等分子水平上的差異是研究地雀進化最直接有效的證據(jù)〖答案〗B〖祥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驹斘觥緼、變異具有隨機性和普遍性,沒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也能出現(xiàn)變異,環(huán)境選擇適應環(huán)境的地雀變異保留下來,不是誘導發(fā)生變異,A錯誤;B、變異是不定向的,選擇是定向的,變化的環(huán)境選擇了適應環(huán)境的個體,地雀喙大小的變化,是自然環(huán)境定向選擇的結果,B正確;C、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有些基因是所有地雀共有的,因此島上不同地雀種群之間的基因庫是不完全相同,C錯誤;D、基因組等分子水平上的差異是研究地雀進化分子水平的證據(jù),研究地雀進化最直接有效的證據(jù)是化石,D錯誤。故選B。5.地球各地因氣候、地形和其他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而分布著不同類型的群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熱帶雨林群落——生物種類極為豐富,是地球上最豐富的“生物基因庫”B.草原群落——植物幾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組成C.荒漠群落——大多數(shù)動物晝伏夜出,多數(shù)爬行類以尿酸鹽的形式排尿D.苔原群落——植物幾乎完全依靠營養(yǎng)繁殖,從春季到秋季便會完成一個世代〖答案〗D〖祥解〗1、荒漠生物群落:(1)環(huán)境特點:①分布在極度干旱地區(qū);②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勻。(2)群落特點:物種少,群落結構非常簡單。(3)生物與環(huán)境的適應: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2、草原生物群落:(1)環(huán)境特點:①分布在半干旱地區(qū);②分布在不同年份或季節(jié)雨量不均勻的地區(qū)。(2)群落特點:動植物種類較少,群落結構相對簡單。(3)生物與環(huán)境的適應:①植物:往往葉片狹窄,表面有茸毛或蠟質層,能抗抵干旱;②動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點。3、森林生物群落:(1)環(huán)境特點:分布在濕潤或較濕潤的地區(qū)。(2)群落特點:群落結構非常復雜且相對穩(wěn)定。(3)生物與環(huán)境的適應:①動物:樹棲和攀緣生活的動物種類特別多;②植物:陽生植物多居上層,能吸收比較強的陽光。陰生植物葉綠體顆粒大、呈深綠色?!驹斘觥緼、熱帶雨林中群落結構復雜,動植物種類較多,是物種最豐富群落,因此熱帶雨林群落是地球上最豐富的“生物基因庫”,A正確;B、草原群落分布在半干旱地區(qū),草原以草本植物占優(yōu)勢,幾乎完全由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植物組成,B正確;C、荒漠群落分布在極度干旱地區(qū),大多數(shù)動物晝伏夜出,多數(shù)爬行類以尿酸鹽的形式排尿,具有耐旱的特性,C正確;D、苔原的植物幾乎完全依靠營養(yǎng)繁殖,草本長期短,從春季到秋季便會完成一個生命世代,D錯誤。故選D。6.支原體是一種能引起肺炎的病原微生物。支原體的結構模式圖如下,以下推測正確的是()支原體結構模式圖A.支原體和病毒一樣,不能獨立進行生命活動B.支原體DNA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C.支原體RNA可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核酸-蛋白質復合體D.青霉素可以破壞細菌細胞壁結構,是治療支原體肺炎的有效藥物〖答案〗C〖祥解〗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無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和唯一的細胞器-核糖體;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含有DNA和RNA,遺傳物質為DNA。【詳析】A、支原體為原核生物,能獨立進行生命活動,A錯誤;B、支原體為原核生物,無染色體,B錯誤;C、在翻譯過程中,以RNA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形成核酸-蛋白質復合體,C正確;D、支原體沒有細胞壁,故青霉素類抗生素對其不起作用,D錯誤。故選C。7.甘露醇在人體內不被代謝,臨床上給腦水腫患者靜脈注射20%甘露醇溶液,以消除水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靜脈注射20%甘露醇后,患者血漿滲透壓升高,水分由組織液向血漿轉移B.甘露醇作為信號分子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通過增加尿量達到消腫目的C.甘露醇經腎小球濾過后易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導致患者尿量增加D.糖尿病患者與靜脈注射20%甘露醇腦水腫患者,都是水重吸收增多導致多尿〖答案〗A〖祥解〗內環(huán)境主要由組織液、血漿、淋巴等細胞外液組成。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構成體液?!驹斘觥緼、由題意可知,20%的甘露醇是高滲水溶液,當靜脈注射20%的甘露醇后,患者血漿滲透壓升高,有利于水分由組織液向血漿轉移,進而消除水腫,A正確;B、甘露醇不能作為信號分子,不能起到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作用,B錯誤;C、甘露醇經腎小球濾過后,不能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使腎小管腔內液體的滲透壓升高,從而使尿量增加,C錯誤;D、由于甘露醇不易滲入組織液且不被代謝,而葡萄糖可以滲人組織液且會被代謝,故靜脈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和靜脈注射20%的甘露醇的消腫效果不同,尿量增多的機制不同,D錯誤。故選A。8.桑葚酒是以桑葚為原料釀造的一種果酒,可采用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進行家庭制作,也可采用現(xiàn)代發(fā)酵技術進行工業(yè)化生產。下列關于這兩項技術生產桑葚酒的敘述,正確的是()A.發(fā)酵環(huán)境都可以實現(xiàn)精準控制B.桑葚為桑葚酒的發(fā)酵只提供了碳源物質C.釀酒工藝、流程的控制等對出酒率高低起著關鍵性作用D.決定出酒率高低的根本原因是酵母菌數(shù)量多和優(yōu)化的發(fā)酵條件〖答案〗C〖祥解〗果酒的發(fā)酵原理均是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影響酒精發(fā)酵的主要環(huán)境條件有溫度、氧氣和PH,酒精發(fā)酵時,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8~25℃范圍內,在20℃時最適宜;酒精發(fā)酵過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環(huán)境?!驹斘觥緼、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的發(fā)酵環(huán)境不能實現(xiàn)精準控制,現(xiàn)代發(fā)酵技術進行工業(yè)化生產可以,A錯誤;B、桑葚為桑葚酒的發(fā)酵除了提供了碳源物質以外還會提供氮源等,B錯誤;C、釀酒工藝、流程的控制等都會影響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對出酒率高低起著關鍵性作用,C正確;D、酵母菌數(shù)量多和優(yōu)化的發(fā)酵條件是決定出酒率高低的直接原因,D錯誤。故選C。9.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廣泛應用于工業(yè)廠化生產,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條件是外植體細胞發(fā)生了基因突變B.外植體培養(yǎng)到植株的過程只受外源激素調控,不受內源激素調控C.獲得脫毒苗常用的外植體是成熟的根和莖,脫毒苗具有更強的抗病能力D.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獲得次生代謝產物紫杉醇的過程不需要表達細胞的全能性〖答案〗D〖祥解〗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是: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終形成植物體。植物組織培養(yǎng)依據(jù)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驹斘觥緼、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條件:①細胞離體和適宜的外界條件(如適宜溫度、適時的光照、pH和無菌環(huán)境等).②一定的營養(yǎng)(無機、有機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A錯誤;B、外植體培養(yǎng)到植株的過程既受外源激素調控,又受內源激素調控,B錯誤;C、獲得脫毒苗常用的外植體是幼嫩的根和莖,脫毒苗不一定具有抗病毒能力,C錯誤;D、獲得紫杉醇的過程只要培養(yǎng)到愈傷組織,不需要形成完整植株,沒有體現(xiàn)植物細胞的全能性,D正確。故選D。10.如圖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和計數(shù)”實驗中樣品稀釋示意圖,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A.獲取土壤樣品要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故土壤樣品要進行高壓蒸汽滅菌B.實驗的合理順序為“稱量→溶解→滅菌→調pH→倒平板→接種土壤樣本→菌落計數(shù)”C.為防止雜菌污染,需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接種D.5號試管的結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體數(shù)為1.7×108個〖答案〗C〖祥解〗無菌技術:(1)關鍵:防止外來雜菌的入侵。(2)具體操作:①對實驗操作的空間、操作者的衣著和手進行清潔和消毒。②將用于微生物培養(yǎng)的器皿、接種用具和培養(yǎng)基等進行滅菌。③為避免周圍環(huán)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④實驗操作時應避免已經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與周圍的物品接觸?!驹斘觥緼、獲取土壤樣品要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土樣中存在需要分離的微生物,高壓蒸汽滅菌會殺死微生物,因此土壤樣品不能高壓蒸汽滅菌,A錯誤;B、培養(yǎng)基配制過程中,調pH在滅菌之前完成,B錯誤;C、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時,要在酒精燈火焰附近操作,防止雜菌的污染,C正確;D、5號試管的結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體數(shù)為(168+175+167)/3÷0.1×106=1.7×109個,D錯誤。故選C。11.建立數(shù)學模型是解釋生物種群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的重要方法。某研究小組在“探究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中,通過制作裝片對酵母菌進行計數(shù)并繪制了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計數(shù)前需振蕩搖勻,目的是使酵母菌與培養(yǎng)液充分接觸B.b點時的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達到環(huán)境容納量C.a~c段時間內,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呈“S”形增長D.e~f段時間內,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答案〗C〖祥解〗1、環(huán)境容納量,又稱K值,指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shù)量。2、對一支試管中的培養(yǎng)液(可定為10mL)中的酵母菌逐個計數(shù)是非常困難的,可以采用抽樣檢測的方法:先將蓋玻片放在血細胞計數(shù)板的計數(shù)室上,用吸管吸取培養(yǎng)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多余的培養(yǎng)液用濾紙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計數(shù)室底部,將計數(shù)板放在載物臺的中央,計數(shù)一個小方格內的酵母菌數(shù)量,再以此為根據(jù),估算試管中的酵母菌總數(shù)?!驹斘觥緼、計數(shù)前需要振蕩搖勻,目的是使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小誤差,A錯誤;B、a~c段種群增長速率大于0,種群數(shù)量增加,其中a~b段種群增長速率增加,b~c段種群增長速率減小,a~c段種群增長速率先增加后減少,說明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呈“S”形增長,b點種群增長速率最大,對應K/2,c點種群增長速率為0,對應K(環(huán)境容納量),B錯誤;C、a~c段種群增長速率大于0,種群數(shù)量增加,a~b段種群增長速率增加,b~c段種群增長速率減小,說明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呈“S”形增長,C正確;D、ef段種群增長速率小于0,種群數(shù)量減少,D錯誤故選C。12.將人源蛋白質TGFβ注入實驗兔體內,一段時間后提取和純化兔血漿中的特異性抗體,可用于檢測人體組織內的TGFβ蛋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注入兔體內的人源蛋白質TGFβ屬于淋巴因子B.B淋巴細胞依賴其表面的MHC識別TGFβ蛋白C.該特異性抗體由效應細胞毒T細胞分泌產生D.該抗體能和人的TGFβ蛋白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答案〗D〖祥解〗體液免疫:病原體可以直接和B細胞接觸,樹突狀細胞作為抗原呈遞細胞,可對抗原進行加工、處理后呈遞至輔助性T淋巴細胞,隨后在抗原、激活的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雙信號刺激下,B淋巴細胞活化,再接受細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和病原體結合?!驹斘觥緼、注射的TGFβ--1可作為抗原,引起兔子產生特異性抗體,A錯誤;B、B淋巴細胞依賴其表面的相關受體識別TGFβ蛋白,B錯誤;C、該特異性抗體是由漿細胞產生的,C錯誤;D、該抗體是由TGFβ--1刺激產生的,能和人的TGFβ--1特異性結合,D正確。故選D。13.AQP1是人紅細胞膜上的一種水通道蛋白,ABC轉運蛋白是一類大量存在于細胞中的跨膜轉運蛋白,主要功能是利用ATP水解釋放的能量進行多種物質的跨膜運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當AQP1蛋白運輸水時,水分子不會與AQP1結合B.通過ABC轉運蛋白完成的物質跨膜運輸方式是主動轉運C.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其過程不需要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參與D.某細胞吸收Cl-和NO3-都是由ABC轉運蛋白完成的,若二者與ABC轉運蛋白的結合位點相同,則會相互抑制〖答案〗C〖祥解〗①根據(jù)題目信息可知,ABC轉運蛋白是一類利用ATP水解釋放的能量進行多種物質的跨膜運輸,即需要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過程;②細胞通過胞吞攝取大分子時,首先需要大分子與膜上的蛋白質結合,從而引起這部分細胞膜內陷形成小囊,包圍大分子進入細胞,胞吐時,需要細胞內的囊泡與細胞膜接觸融合才能將大分子排出細胞,胞吞、胞吐是物質跨膜運輸?shù)钠毡榉椒?,需要膜蛋白的參與,也需要消耗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驹斘觥緼、AQP1蛋白為通道蛋白,當AQP1蛋白運輸水時,水分子不需要與AQP1結合,A正確;B、根據(jù)題目信息可知,ABC轉運蛋白是一類利用ATP水解釋放的能量進行多種物質的跨膜運輸,即需要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過程,B正確;C、細胞通過胞吞攝取大分子時,首先需要大分子與膜上的蛋白質結合,從而引起這部分細胞膜內陷形成小囊,包圍大分子進入細胞,胞吐時,需要細胞內的囊泡與細胞膜接觸融合才能將大分子排出細胞,因此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其過程需要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參與,C錯誤;D、某細胞吸收Cl-和NO3-都是由ABC轉運蛋白完成的,若二者與ABC轉運蛋白的結合位點相同,而轉運蛋白上的結合位點的數(shù)目是有限的,兩者會競爭結合位點從而相互抑制,D正確。故選C。14.人體細胞有時會處于低氧環(huán)境。適度低氧下細胞可正常存活,嚴重低氧可導致細胞死亡。研究者以PC12細胞系為材料,研究了低氧影響細胞存活的機制。下圖甲表示用不同濃度的O2處理PC12細胞,24h后檢測到的線粒體自噬水平,圖乙表示用線粒體自噬抑制劑3-MA處理PC12細胞,一定時間后檢測到的細胞活性氧含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嚴重低氧可導致細胞死亡,是因為低氧時線粒體自噬水解的概率高B.低氧時線粒體可能會產生較多損傷大分子和細胞器的活性氧C.損傷的線粒體可通過線粒體自噬途徑,被細胞中的溶酶體降解D.圖甲和乙結果表明,適度低氧可激活線粒體自噬來清除活性氧〖答案〗A〖祥解〗自噬是細胞降解細胞器和入侵病原體的方式,線粒體自噬是一種特殊的自噬。在線粒體自噬過程中,受損多余的線粒體被“標記”,并被一種稱為吞噬泡的新型結構所包圍,吞噬泡伸長形成一個被稱為自噬體的雙囊泡。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釋放出組強效的溶酶體水解酶降解被包裹的線粒體。【詳析】A、圖甲結果表明,適度的低氧條件下(10%氧氣含量時),線粒體自噬水平相對值最高,A錯誤;B、根據(jù)圖乙結果可以看出,低氧時活性氧含量高,據(jù)此推測,此時線粒體可能會產生較多損傷大分子和細胞器的活性氧,B正確;C、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損傷的線粒體可通過線粒體自噬途徑被細胞中的溶酶體降解,C正確;D、圖甲表明,適度的低氧條件下(10%氧氣含量時),線粒體自噬水平相對值最高;圖2結果表明,在低氧條件下與對照組相比,使用線粒體自噬抑制劑3-MA處理后細胞活性氧含量增加。故可知適度低氧可激活線粒體自噬來清除細胞的活性氧,D正確。故選A。15.miRNA是真核細胞中一類不編碼蛋白質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功能是調控其他基因的表達。研究發(fā)現(xiàn),BCL2是一個抗凋亡基因,該基因的表達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調控,如下圖所示。A、B表示過程,①、②表示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過程表示轉錄,需要RNA聚合酶的參與B.B過程中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從左往右C.miRNA前體加工時會發(fā)生磷酸二酯鍵的斷裂D.成熟miRNA與①的結合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答案〗B〖祥解〗據(jù)圖可知,A過程表示轉錄,B過程表示翻譯,①表示轉錄形成的信使RNA,②③表示翻譯形成的多肽,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可與BC12基因轉錄生成的mRNA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形成雙鏈,阻斷翻譯過程?!驹斘觥緼、據(jù)圖可知,A過程表示轉錄,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參與,A正確;B、據(jù)圖可知,B過程表示翻譯,②③表示翻譯形成的多肽,②肽鏈比③肽鏈長,說明②先于③合成,因此核糖體的移動方向為從右向左,B錯誤;C、RNA加工修飾主要加工方式是切斷和堿基修飾,切斷過程中會發(fā)生磷酸二酯鍵的斷裂,C正確;D、據(jù)圖可知,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可與BC12基因轉錄生成的mRNA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形成雙鏈,D正確。故選B。16.除化學突觸,人體神經元間的聯(lián)結還有一種“電突觸”,如圖。其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緊密接觸,縫隙接頭是一種非選擇性的通道蛋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突觸傳遞神經沖動是單向的B.電突觸傳遞主要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C.與化學突觸相比,電突觸信息傳遞速度更慢D.電突觸傳遞可以實現(xiàn)在神經元間形成局部電流〖答案〗D〖祥解〗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需要通過突觸結構進行傳遞,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其具體的傳遞過程為: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由于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詳析】A、電突觸縫隙接頭是相通的離子通道,離子在該通道是雙向移動的,說明興奮在電突觸處可以雙向傳遞,A錯誤;B、興奮通過電突觸傳遞主要依賴于細胞膜的控制物質進出功能,B錯誤;C、“電突觸的突觸間隙很窄,突觸前末梢內無突觸小泡,前膜和后膜之間形成離子通道,帶電離子可通過通道傳遞電信號”,可見電突觸的興奮傳導速度比化學突觸快,C錯誤;D、通過局部電流的作用,可使突觸后膜產生興奮而發(fā)生電位變化,D正確。故選D。17.匍匐雞是一種矮型雞,匍匐性狀基因(A)對野生性狀基因(a)為顯性,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A基因純合時會導致胚胎死亡。某雞群中野生型個體占20%,匍匐型個體占80%,隨機交配得到F1,F(xiàn)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得到F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F1中匍匐型個體的比例為12/25B.F1中a基因頻率為3/5C.F2中匍匐型個體的比例為24/49D.F2中a基因頻率為7/9〖答案〗D〖祥解〗從題干信息可知:“匍匐性狀基因(A)對野生性狀基因(a)為顯性,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A基因純合時會導致胚胎死亡”,所以雞群中野生型個體(aa)占20%,匍匐型個體(Aa)占80%,A基因頻率為1/2×80/100=2/5,a基因頻率為1-2/5=3/5。【詳析】A、雞群中野生型個體(aa)占20%,匍匐型個體(Aa)占80%,A基因頻率為2/5,a基因頻率為3/5,隨機交配得到F1,依據(jù)遺傳平衡定律,F(xiàn)1中AA=2/5×2/5=4/25,Aa=2×2/5×3/5=12/25,aa=3/5×3/5=9/25,由于AA死亡,F(xiàn)1中匍匐型個體的比例為12/25÷(12/25+9/25)=4/7,A錯誤;BC、F1中匍匐型個體(Aa)的比例為4/7,野生型個體(aa)占3/7,則A基因頻率為1/2×4/7=2/7,a基因頻率為1-2/7=5/7,那么依據(jù)遺傳平衡定律,F(xiàn)2中野生型個體(aa)的比例為5/7×5/7=25/49,匍匐型個體(Aa)的比例為2×2/7×5/7=20/49,AA=2/7×2/7=4/49,但AA個體死亡,所以F2中野生型個體(aa)的比例為25/49÷(25/49+20/49)=5/9,匍匐型個體(Aa)的比例為20/49÷(25/49+20/49)=4/9,BC錯誤;D、F2中匍匐型個體(Aa)的比例為4/9,野生型個體(aa)占5/9,則F2中a基因頻率為5/9+1/2×4/9=7/9,D正確。故選D。18.某棄耕農田在數(shù)十年后逐漸發(fā)展成與所在地區(qū)環(huán)境相適應的頂極群落—森林。下圖甲、乙、丙分別表示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xù)階段中植物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依據(jù)起始條件該演替類型屬于初生演替B.頂極群落類型主要是由光照和年降雨量決定C.各階段的種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層現(xiàn)象D.階段2中乙對群落的結構和內部環(huán)境的形成有決定作用〖答案〗A〖祥解〗1、演替類型:(1)初生演替: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壞、有植物繁殖體)上發(fā)生的演替?!驹斘觥緼、根據(jù)圖示可知,開始使甲植物種群數(shù)量為零,因此屬于初生演替,A正確;B、頂極群落類型主要是由氣候、土壤條件決定,B錯誤;C、群落才有垂直分層結構,種群水平不研究垂直分層現(xiàn)象,C錯誤;D、階段2中乙對群落的結構和內部環(huán)境的形成不具有決定作用,D錯誤。故選A。19.科研人員以擬南芥為實驗材料研究了油菜素內酯(BL,1nmol/L)和生長素(IAA)在植物側根發(fā)育中的作用,結果如圖(“+”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實驗的可變因素是側根的形成情況B.BL對側根的形成具促進作用,且濃度越高促進效果越好C.IAA對側根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濃度越低抑制效果越強D.實驗結果表明適宜濃度的IAA和BL對側根形成具有協(xié)同作用〖答案〗D〖祥解〗由曲線圖分析可知,隨著IAA濃度的增加,含有BL的培養(yǎng)基上擬南芥幼苗的側根形成率明顯高于不含BL的培養(yǎng)基上側根的形成率,這說明適宜濃度的BL與IAA可協(xié)同促進側根的形成?!驹斘觥緼、由橫坐標和兩條曲線圖可知,實驗的自變量為IAA的濃度和是否添加BL,因變量是側根形成情況,自變量和因變量都是實驗的可變因素,A錯誤;B、從曲線斜率來看,IAA濃度為20nmol/L~50nmol/L范圍內,含有BL的曲線斜率小于不含BL的,說明BL對側根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實驗沒有研究不同濃度的BL對側根形成的影響,B錯誤;C、IAA濃度為0,且不加BL的組為對照組,由圖可知,施用1nmol/LIAA的側根的形成百分比低于對照組,說明1nmol/LIAA濃度對側根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但在0-1nmol/LIAA范圍內,是隨著IAA濃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強,C錯誤;D、由曲線圖分析可知,一定范圍內,隨著IAA濃度的增加,含有BL的培養(yǎng)基上擬南芥幼苗的側根形成率明顯高于不含BL的培養(yǎng)基上側根的形成率,這說明適宜濃度的BL與IAA可協(xié)同促進側根的形成,D正確。故選D。20.某哺乳動物精原細胞(2n=4)的核DNA雙鏈全部被32P標記,將其放在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后再減數(shù)分裂形成精細胞。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細胞中染色體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不考慮其他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示的時期為前期Ⅰ,發(fā)生了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B.圖中細胞含有兩個染色體組,4套遺傳信息C.圖中細胞有2個四分體,有6條染色單體含有32pD.分裂后形成的4個子細胞可能只有2個含有32p〖答案〗C〖祥解〗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協(xié)助,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詳析】A、圖中表示的染色體行為是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了2個四分體,并且序號為①和②的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互換,A正確;B、圖中細胞含有2個染色體組,由于每條染色體上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因此有4套遺傳信息,B正確;C、由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經一次有絲分裂后形成的染色體的DNA中有一條鏈是含有32P(用圖中的虛線表示),另一條鏈是含有的普通P(用圖中的實線表示),繼續(xù)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原料為普通的P,經染色體復制后,每個染色體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的P元素的組成不同,有一條單體含有32P,另一條單體的兩條DNA鏈均含有普通的P,發(fā)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時,交換的片段可能是帶有32P,也可能是普通的P的單體片段之間的互換,有以下兩種情況:,若為第二種情況的互換,圖示細胞內含有32P的染色單體是5條,若為第一種情況的互換,則細胞內含有32P的染色單體為4條,C錯誤;D、若按照第一種情況發(fā)生互換形成的次級精母細胞內只有兩條單體含32P,兩條單體不含32P,由于著絲粒斷裂后姐妹染色體分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因此可能含有32P的兩條染色體分到同一極,含有普通P的染色體分到另一極,這樣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形成了兩個精細胞,一個含有32P,一個不含,若另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也同樣分成兩個精細胞,一個含有32P,一個不含,則形成的4個精細胞中恰好有2個含有32P,另外2個不含有32P,D正確。故選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題,共60分。)21.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是研究高原適應的極佳動物模型。以下是有關藏羚羊種群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調查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某研究小組通過航空遙感技術監(jiān)測藏羚羊數(shù)量變化,主要操作流程是選取樣方、空中拍照、識別照片中該種動物并計數(shù)。①為保證調查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選取樣方時應注意的事項有______(答出1點)。②調查結果如圖所示,甲、乙、丙為3個藏羚羊種群。圖中Ⅰ、Ⅱ、Ⅲ、Ⅳ分別對應大(5—8齡)、中(3—5齡)、小(1—3齡)、幼(0—1齡)四個年齡等級(藏羚羊壽命8年左右,生殖期為3—5齡)。圖中甲種群年齡結構組成類型為______,預測此后一段時間,______種群藏羚羊的數(shù)量將保持增長。生物固定的能量(102KJ/m2-a)現(xiàn)存生物中的能量(102KJ/m2)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102KJ/m2·a)A15.912.3113.23B871.27312.58501.58C142.2051.6579.13(2)每年6-7月份,雌性與雄性個體分開,集群長途遷徙到人跡罕至的青藏高原產仔,推測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1點)。由此造成的雌雄個體在生活空間和食物來源上的差異現(xiàn)象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生態(tài)位分化。(3)表中的A、B、C表示藏羚羊的自然保護區(qū)中某樣地不同營養(yǎng)級(第一、第二、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能量在第一、二營養(yǎng)級間的傳遞效率約為______%(保留1位小數(shù))。蜣螂從藏羚羊糞便中獲得的能量屬于表中______KJ/m2.a(填數(shù)值)的組成部分。當群落中的狼大量繁殖,導致藏羚羊、野驢等草食動物數(shù)量減少,短時間內該群落的物種豐富度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原因是______。(4)從生物多樣性角度來看,人們保護藏羚羊的目的是______。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實現(xiàn)______的重要措施。此外政府和科研機構對藏羚羊的保護還做了許多新的嘗試,例如遷地保護、異種克隆等?!即鸢浮剑?)①.隨機取樣②.衰退型③.丙(2)①.躲避天敵;躲避傳播寄生蟲病的昆蟲;免于人類活動的滋擾;產仔地食物富含益于胎兒生長的營養(yǎng);降水頻率低于他地②.不屬于(3)①.16.3%②.871.27×102③.不變④.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shù)目的多少,生物數(shù)量減少但種類未改變(4)①.保護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②.就地保護〖祥解〗分析柱形圖可知:圖中Ⅰ、Ⅱ、Ⅲ、Ⅳ分別對應大、中、小、幼四個年齡等級,甲種群Ⅰ>Ⅱ>Ⅲ,年齡結構屬于衰退型;乙種群各年齡段的數(shù)目大致相等,屬于穩(wěn)定型種群,丙種群Ⅲ>Ⅳ>Ⅱ>Ⅰ,年齡結構屬于增長型。(1)①為保證調查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選取樣方時應注意要做到隨機取樣,不能摻入主觀因素。②圖中Ⅰ、Ⅱ、Ⅲ、Ⅳ分別對應大、中、小、幼四個年齡等級,甲種群Ⅰ>Ⅱ>Ⅲ,年齡結構屬于衰退型,丙種群Ⅲ>Ⅳ>Ⅱ>Ⅰ,年齡結構類型為增長型,預測此后一段時間丙種群藏羚羊數(shù)目將保持增長。(2)人跡罕至的地方可以免于人類活動的滋擾;躲避天敵;青藏高原溫度低,可以免于寄生蟲的傳播;除此之外,該地區(qū)食物豐富,利于獲得胎兒獲得更多的營養(yǎng)等,所以每年6-7月份,雌性與雄性個體分開,集群長途遷徙到人跡罕至的青藏高原產仔。生態(tài)位的分化,通常是由于生態(tài)位重疊,競爭激烈所導致,所以該現(xiàn)象不屬于生態(tài)位的分化。(3)能量流動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所以,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B屬于第一營養(yǎng)級,C屬于第二營養(yǎng)級,A屬于三營養(yǎng)級。能量的傳遞效率是該營養(yǎng)級同化量與上一營養(yǎng)級同化量的比值,所以能量在第一、二營養(yǎng)級間的傳遞效率約為(142.20102KJ/m2-a)(871.27102KJ/m2-a)16.3%。藏羚羊屬于植食性動物,藏羚羊糞便中的能量屬于上一營養(yǎng)級,即B同化量的一部分,也就是871.27×102KJ/m2.a的組成部分。一個群落中的物種數(shù)目,稱為物種豐富度。所以當群落中的狼大量繁殖,導致藏羚羊、野驢等草食動物數(shù)量減少時,生物數(shù)量減少但種類未改變,物種豐富度不變。(4)生物多樣性指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人們保護藏羚羊的目的是保護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實現(xiàn)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的重要舉措。22.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兩種主要終產物,馬鈴薯下側葉片合成的有機物主要運向塊莖貯藏,紅薯葉片合成的有機物主要運向塊根儲存。下圖是馬鈴薯和紅薯光合作用產物的形成及運輸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馬鈴薯葉肉細胞中光合色素位于______上,若用紙層析法分離光合色素,分離結束后,距離濾液細線最遠的色素是______。紅薯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物中能參與圖中②過程的是______。(2)為紅薯葉片提供一段時間的C18O2,塊根中的淀粉會含18O,請寫出元素18O在紅薯體內的轉移路徑______(用圖中相關物質的名稱及箭頭表示)。(3)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葉綠體內部有一些顆粒,它們被看作是葉綠體的“脂質倉庫”,其體積隨葉綠體的生長而逐漸變小,但葉綠體的光合作用會增強,可能的原因是______。Ⅰ.鉀的含量是影響我國長江流域冬油菜產量的重要因素,鉀在植物體內往往以不穩(wěn)定的化合物形式存在,容易轉移??蒲腥藛T比較田間條件下蕾苔期油菜不同葉片(短柄葉為幼葉,長柄葉為成熟葉)對缺鉀脅迫的反應,測定了相關的代謝指標,結果如下表所示。葉片處理凈光合速率/CO2μmol·m-2·s-1胞間CO2濃度/CO2μmol·mol-1氣孔導度/H2Omol·m-2·s-1葉綠素含量/mg·g-1葉片鉀含量/%短柄葉缺鉀27.32770.451.872.23鉀正常27.12760.461.942.45長柄葉缺鉀22.02690.411.29201鉀正常25.32730.431.953.84請回答下列問題:(4)葉片中保衛(wèi)細胞積累K+可提高______,有利于保衛(wèi)細胞______,從而使氣孔開放;油菜進行光合作用時,若氣孔導度增大,則短時間內葉綠體中三碳酸的含量將______。(5)與鉀正常比,缺鉀條件下,短柄葉的凈光合速率______(填“增強”、“降低”或“基本不變”),從鉀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6)請根據(jù)上表分析,缺鉀脅迫抑制長柄葉的光合功能,影響機制主要是______。〖答案〗(1)①.(葉綠體)類囊體膜②.胡蘿卜素③.ATP和NADPH(2)C18O2→C3→磷酸丙糖→(蔗糖)→淀粉(3)顆粒中的脂質參與構成葉綠體中的膜結構(4)①.細胞(細胞液)的滲透壓(濃度)②.滲透吸水③.增加(5)①.基本不變②.成熟葉中的鉀向幼葉中轉移,以維持幼葉中的鉀含量正常(6)缺鉀引起葉綠素含量明顯減少,降低了光反應速率〖祥解〗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1、光反應階段是在類囊體的薄膜上進行的。葉綠體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將水分解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釋放出去,H+與氧化型輔酶Ⅱ(NADP+)結合,形成還原型輔酶Ⅱ(NADPH)。還原型輔酶Ⅱ作為活潑的還原劑,參與暗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同時也儲存部分能量供暗反應階段利用;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與Pi反應形成ATP。2、暗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形成兩個三碳化合物。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釋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還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還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的反應轉化為糖類;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還原的三碳化合物,經過一系列變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1)馬鈴薯葉肉細胞中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位于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由于類胡蘿卜素的擴散速度最快,因此若用紙層析法分離光合色素,分離結束后,距離濾液細線最遠的色素是類胡蘿卜素。②過程是C3的還原,其中光反應過程產生的NADPH和ATP可參與該過程。(2)為紅薯葉片提供成C18O2,可進入光合作用過程暗反應中生成C3,被還原生成磷酸丙糖,磷酸丙糖可進一步形成蔗糖和淀粉,故其轉移途徑為:C18O2→C3→磷酸丙糖→蔗糖→淀粉。(3)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可看到葉綠體內部有一些顆粒,它們被看作是葉綠體的“脂質倉庫”,儲存在脂質,其體積隨葉綠體的生長而逐漸變小,可能的原因是顆粒中的脂質參與構成葉綠體中的膜結構。(4)液泡積累高濃度的K+可提高細胞液的滲透壓,從而有利于保衛(wèi)細胞吸水,從而使氣孔開放。二氧化碳是暗反應的原料,可參與二氧化碳的固定過程生成C3,氣孔導度增大使進入細胞的CO2增多,CO2固定加快,生成的C3增多。(5)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缺鉀條件下,短柄葉和無柄葉的凈光合速率基本不變,幼葉中鉀含量變化不大,原因可能是成熟葉中的鉀向幼葉中轉移,維持幼葉中的鉀含量正常。(6)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短柄葉缺鉀和鉀正常時凈光合速率分別是27.3、27.1,長柄葉缺鉀和鉀正常時凈光合速率分別是22.0、25.3,故在以上實驗油菜的三類葉片中,缺鉀脅迫主要抑制長柄葉的光合功能。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缺鉀使葉綠素含量明顯降低,降低了光反應速率,從而降低葉片的凈光合速率。23.蘿卜是雌雄同花植物,其貯藏根(蘿卜)紅色、紫色和白色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長形和圓形由另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一株表型為紫色長形蘿卜的植株自交,F(xiàn)1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表?;卮鹣铝袉栴}:F1表型紅色長形紅色圓形紫色長形紫色圓形白色長形白色圓形比例93279124(1)推測親代紫色長形蘿卜基因型為______??刂祁伾膬蓪Φ任换虻倪z傳遵循______定律。(2)F1的紫色長形蘿卜中純合體占比為______,F(xiàn)1中白色長形個體的基因型有______種。F1中的紫色蘿卜隨機傳粉,所得后代中紫色個體占比為______。(3)利用返回式航天器搭載蘿卜種子可使細胞產生基因突變。假設突變發(fā)生在某基因的內部,若編碼區(qū)缺失一個核苷酸,可能會引起編碼的肽鏈______改變;若突變是一個核苷酸的替換,但沒有引起編碼的蛋白質結構改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2點即可)。(4)為探究A/a基因的分子作用機制,研究者對A/a基因位點進行PCR擴增后電泳檢測,并對其調控的下游基因表達量進行測定,結果見圖1和圖2。由此推測A基因發(fā)生了堿基對的______而突變?yōu)閍,導致其調控的下游基因表達量______(填“升高”或“下降”),最終使有關色素無法合成?!即鸢浮剑?)①.AaBbDd②.自由組合(2)①.1/27②.6③.64/81(3)①.氨基酸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②.密碼子的簡并性、突變的位置位于內含子區(qū)(4)①.增添②.下降〖祥解〗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1)關于顏色F1的表型及其比例紫色:紅色:白色=36:12:16=9:3:4,為9:3:3:1的變式,說明控制蘿卜顏色的A/a和B/b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且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關于形狀F1中長形:圓形=3:1,親本關于形狀的基因型為Dd,綜上所述,親代紫色長形蘿卜基因型為AaBbDd。(2)F1的紫色長形蘿卜的基因型為A_B_D_,純合體基因型為AABBDD,因此F1的紫色長形蘿卜中純合體占比為1/(3×3×3)=1/27,F(xiàn)1中白色長形個體的基因型為aa__D_或__bbD_,共有3×2=6種。F1中的紫色蘿卜隨機傳粉,F(xiàn)1中的紫色蘿卜基因型及占比分別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因為兩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逐對分析,AA:Aa=1:2,A配子的概率為2/3,a配子概率為1/3,則aa=1/9,A_=8/9,同理BB:Bb=1:2,則子代B_=8/9,bb=1/9,所得后代中紫色個體A_B_占比為8/9×8/9=64/81(3)若編碼區(qū)缺失一個核苷酸,則會引起編碼的肽鏈氨基酸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突變是一個核苷酸的替換,但沒有引起編碼的蛋白質功能改變,其原因可能是密碼子的簡并性或者突變的位置位于內含子區(qū)。(4)A基因片段小,a基因片段長,因此推測A基因發(fā)生了堿基對的增添而突變?yōu)閍,而aa基因相對表達量少于AA,說明突變后導致其調控的下游基因表達量下降。24.豬藍耳病又稱豬的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由動脈炎病毒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簡稱藍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引起?;疾游镏饕憩F(xiàn)為繁殖障礙、呼吸困難、耳朵藍紫。母豬感染該病毒后會在妊娠晚期流產,為培育抗藍病毒的轉基因豬,工作人員根據(jù)哺乳動物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的發(fā)育過程提出了解決方案(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B豬體細胞在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時,要保證培養(yǎng)液無菌、無毒,常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______,另外還需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防止______對細胞自身造成的傷害。培養(yǎng)到一定程度后,還需用______處理后分裝到多個培養(yǎng)瓶中進行傳代培養(yǎng)。(2)由于目的基因不能直接導入受體細胞,因此需要構建基因表達載體,該過程需要用的酶有______。常采用雙酶切法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載體,其優(yōu)點是______。(3)通過步驟①的技術手段______得到甲,培養(yǎng)至乙______,然后移植到經______處理的C豬的______,由于C對乙不發(fā)生______,從而為胚胎在受體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利用______技術檢驗D豬是否產生相應的抗體。該抗體也可使用雜交瘤技術來制備,通常情況下,雜交瘤細胞是由經培養(yǎng)的骨髓瘤細胞和______細胞融合獲得的,與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方法不同的是______?!即鸢浮剑?)①.抗生素②.細胞代謝產物積累或培養(yǎng)液營養(yǎng)枯竭③.胰蛋白酶(2)①.限制酶、DNA連接酶②.防止目的基因自身環(huán)化或反向連接(3)①.核移植②.早期囊胚③.同期發(fā)情④.子宮⑤.免疫排斥(4)①.抗原——抗體雜交②.經藍病毒抗原(外殼蛋白)免疫的B淋巴③.滅活的(仙臺)病毒誘導〖祥解〗核移植技術:將供體細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細胞,通過電激等使細胞融合,得到重組細胞,激活得到重組胚胎(重組胚),將胚胎移植到受體雌性動物體內??乖?抗體雜交技術原理: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分子雜交技術原理:堿基互補配對原則。(1)B豬體細胞在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時,要保證動物細胞培養(yǎng)條件,如培養(yǎng)液無菌、無毒,常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抗生素,可避免雜菌污染,另外還需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防止細胞代謝產物積累或培養(yǎng)液營養(yǎng)枯竭對細胞自身造成的傷害。培養(yǎng)到一定程度后,還需用胰蛋白酶處理獲得單細胞懸液而后分裝到多個培養(yǎng)瓶中進行傳代培養(yǎng)。(2)由于目的基因不能直接導入受體細胞,因此需要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連接酶,該過程中常采用雙酶切法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載體,這樣可以防止目的基因自身環(huán)化或反向連接,保證目的基因的正向連接。(3)通過步驟①的技術手段為核移植得到甲重構胚的過程,激活重構胚并培養(yǎng)至乙囊胚期,此時的胚胎處于游離狀態(tài),然后將其移植到經同期發(fā)情處理的C豬的子宮內,該技術手段的理論基礎是受體子宮對移入的胚胎不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即子宮C對乙不發(fā)生免疫排斥,從而為胚胎在受體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判斷D豬是否產生ASFV抗體,該技術的原理是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因此,使用的抗原物質最好是ASFV外殼蛋白。該抗體若使用雜交瘤技術來制備,雜交瘤細胞應該由骨髓瘤細胞和經經藍病毒外殼蛋白兔疫后的B淋巴細胞融合獲得的,經過兩次篩選獲得的雜交瘤細胞既能產生所需要的抗體,又能大量增殖,因而可以通過對該雜交瘤細胞進行培養(yǎng)獲得大量的抗體。在構建雜交瘤細胞融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