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美術第四冊教案
全冊教材分析
(-)主要內(nèi)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主要內(nèi)容: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nèi)容為
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lián),穿插并行。主要內(nèi)容包括:點、線、面的游戲、橡皮泥塑、繪
畫、手工制作、紙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
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diào)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nèi)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
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
的美術發(fā)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fā)學
生感受并表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
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fā)
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chuàng)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
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jīng)
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diào)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
立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
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
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合作的學習方式:
提倡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做小老師的興趣及自學水平,
也有利于優(yōu)良班風的形成、發(fā)展;學生仍然按照上學期分好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合
作與探究,合作作業(yè)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欣賞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進行研究性
學習的前期準備,如:上網(wǎng)查閱有關資料,采訪有經(jīng)驗的家長等。橡皮泥雕課以小組為單
位準備材料,進行合作練習?而造型表現(xiàn)課、游戲式活動方式的課業(yè)一定要以小組為單位
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集體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學科實踐活動(每學期2次):
1、在《紙片插接》一課學習完畢后,將設計好的自己的名字做成一個可以站立的卡片,
并嘗試著用同樣的手法將爸爸媽媽的名字也進行裝飾,可以把全家人的名字插接成一個立
體小屋,進行展覽。
2、在《故事畫》一課中,設計課后拓展作業(yè)為:以小組為單位,從語文書或課外閱讀
書中找一個簡單的故事,依據(jù)書中的人物設計出與之相配的形象,小組成員一起把這個故
事表演出來。
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用美術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設計、制作能
力。
采取巧妙的設計提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
發(fā)散性,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如:將自己通過《五
味瓶》一課學到的設計知識運用到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
具有將創(chuàng)新觀念轉(zhuǎn)化為具體的成果的能力。
轉(zhuǎn)變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fā)展、提升的
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把發(fā)現(xiàn)、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真正
成為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
決問題,進而發(fā)展綜合實踐能力。
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jīng)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
調(diào)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
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五、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內(nèi)容
第一周《紙片插接》
第二周《點、線、面》
第三周《重疊的形狀》
第四周《鮮艷的包裝紙》
第五周《五味瓶》
第六周《得獎了》《孔雀翩翩》
第七周《葉子上的小血管》《漂亮的花邊》
第八周《奇妙的腳印》
第九周《蔬果變變》
第十周《小鳥的家》
第H?"一周《故事畫》
第十二周期中測評
第十三周《我們班級的標志》《變了樣》
第十四周《我心中的老師》
第十五周《會爬的玩具》
第十六周《電腦美術》《娃娃家》
第十七周《娃娃家》
第十八周《認識圖形標志》期末測評
第1課:紙片插接
課題:紙片插接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的調(diào)查和學習,引導學生了解插接這種紙藝形式,產(chǎn)生對插接藝術的興趣;
了解插接的結(jié)構(gòu)及基本的變化手段,嘗試著設計并制作一組插接紙藝作品。
2、通過設計并制作一組插接紙藝作品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合作、探究能力、操
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及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個性。
3、追求行為目標的情感驅(qū)動力,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在與同學共同設計、共同制作
的過程中,加深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留下自己在藝術道路中成長的足跡。
教學準備:
學生:剪刀、各色卡紙、吹塑紙、美工刀、手套。
教師:為學生提供多幅供欣賞的優(yōu)秀的紙藝插接作品的圖片,實物投影儀,各種顏色
的KT板,線鋸,剪刀、美工刀、手套。
教學重、難點:
1、單元形的設計要簡單易制、方便復制。
2、啟發(fā)學生運用改變接縫切口的長度、方向及在基本形上的位置的方法使作品產(chǎn)生出
多變的空間構(gòu)成關系。
3、掌握機械線鋸的使用方法。并在制作中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活動一:
學生匯報自己通過課前研究性學習,了解到的關于紙藝插接的知識。
學生交流完畢,教師將學生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歸類和總結(jié)。
出示課題:插接
活動二:
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大師作品,請學生概括總結(jié)插接作品有哪些種類.
①普通形的插接:單元形相鄰兩片各切割一半插縫。(教師提醒學生:斷面形狀又有放
射形和平行形,后者易變形,故要求面材有一定厚度或使造型有較大支撐面。)
②靠梯眼、扣接的單元形的插接,形式更加靈活。
③由曲折的開形做插接。
④由單位內(nèi)空體做插接。
我們今天就來嘗試著制作插接中最簡單的一一普通單元形的插接。
活動三:
實物投影儀出示大家熟悉的雕塑“鐵蝴蝶”的照片,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看到這組雕
塑時所產(chǎn)生的感受,理解作品由于造型形式所產(chǎn)生的張力和所蘊含的奔放的情感。
利用實物投影儀的放大功能展示“鐵蝴蝶”雕塑的一個單元形象,請學生每人用大紅色銅
版紙來“克隆”一個3*4CM的“鐵蝴蝶”形象。(學生運用剪刀、美工刀進行簡單的形的
模仿)
做完后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研究和實踐,將本組內(nèi)每個人做的蝴蝶個體在合適的
地方切割開縫,插接成一組“鐵蝴蝶”雕塑。(活動目的:讓學生在運用易切割的銅版紙
進行對簡單形的模仿,并自己找出成組造型的插接方法的過程中,找出單元形在插接過程
中向各個方向延伸時的插接規(guī)律和方法。)
請學生談一談自己組是怎樣如何找到最適宜切割開縫的地方成功的實施插接的,也可
以幫失敗的組找一找問題出在哪兒。
教師總結(jié):實際上所有的普通單元形的插接都是先設計出一個單元形,進行復制,并裁割
出有規(guī)律的表面切縫,再進行變換平面角度的對插,向空間各個方向延伸。這樣,一個視
覺上的立體形態(tài)就顯現(xiàn)出來了。
活動四:
小組通過討論,設計一個簡單易復制的單元形的形象,由學有余力的學生用卡紙或吹
塑紙進行制作并找出合適的位置裁出接縫,做好后組里其他同學進行復制。小組進行插接
造型。
先做完的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著用電動線鋸來用KT板切割一個單元形象。
活動五:
展示作品,學生互相參觀,通過比較,進行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請本節(jié)課用線鋸進
行制作的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使用電動工具的經(jīng)驗。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出示上一節(jié)課后學有余力的學生同教師一起用電動線鋸切割KT板制作的插接作品“和
平鴿”。請參與設計的學生談談設計意圖一一愛好和平,放飛理想。說明自己設計的這件作
品要留給母校來裝飾美術展室,作為自己藝術學習道路上的足跡。倡導同學們開動腦筋,
也來設計一個有寓意的形象做成插接作品。
活動二:
想一想,說一說:你們組要做什么形象的插接作品,這個形象代表著自己對學校的一
種什么樣的感情。
各組繪制出單元形的設計稿。
活動三:
學生嘗試著用電動線鋸來將KT板切割成單元形:(教師重點強調(diào)學生要注意使用電動
機械的安全,注意自我保護)
將已經(jīng)用線鋸做過切割練習的學生分到各小組,指導其他同學正確、安全的用線鋸來
進行切割。
各小組輪流使用線鋸,本組內(nèi)根據(jù)學生情況分工,由學有余力的學生來切割曲線部分,
學困生可以幾個人合作來切割直線和較短的曲線。(每組派一個負責衛(wèi)生的學生,將切割下
來的碎屑及時回收到垃圾袋內(nèi))
活動四:
各組將切割好的單元形切割插縫,以一個單元形為中心,向各個方向進行延伸式插接。
在學生插接的過程中教師具體指導,引導學生運用改變接縫切口長度或在基本形上位置的
方法產(chǎn)生多變的空間構(gòu)成關系。
活動五:
“看,我的作品”小型展覽。由學生自己解說作品的構(gòu)思、制作中的感受,其他學生作
觀眾,并在“參觀留言本”寫下自己看了這件作品的感受。
課后拓展:
1、出示范作,啟發(fā)學生回去后試著用在同一組作品內(nèi)用改變基本形或改變面材的方
法使自己做的插接作品更具觀賞性。
2、在制作諸如“小相架”之類的實用制作時,是不是也可以用插接的形式使作品的效
果更具立體感呢?
課后反思:
由于學生使用的卡紙的硬度和厚度都不夠,剪出的單元形插接時很困難,或者最底層
站不住。還沒等我去解決這個問題,二班的王雅雯就自己解決了:她用剪下來的卡紙條卷
成一個心形的底座,再把單元形剪口、插接到這個底座上,整件作品便穩(wěn)穩(wěn)當當了。我鼓
勵她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經(jīng)驗,這下子孩子們紛紛開動腦筋,利用剪下來的邊角料作出了
一個個的支架,加固了自己的作品。最后,我告訴他們:“孩子們,我不光看到了你們每個
人的作品,還看到了你們集體的靈巧和智慧也插在了一起,組成了一個美好的畫面?!?/p>
第2課:點、線、面
課題:點、線、面
課時:1課時
[教材簡析]
本課內(nèi)容是以點、線、面這三種基本造型要素為表現(xiàn)媒介,徒手繪制自由圖案。由于
拋開具體形象的束縛,這種相對簡單的作業(yè)更易于訓練學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學生自
由發(fā)揮創(chuàng)造。
點:不可過大,否則就有面的感覺。點與面的對比關系,是相對的,同時點的形態(tài)以
單純?yōu)楹谩?/p>
線:包括直線、曲線、折線,可有粗細、方向、組合上的變化。曲線應畫的有彈性、
光滑感。
面:可分為獨立的面;有線條分割、交叉形成的塊面。
[教學目標]
訓練學生對點、線、面構(gòu)成的認知和組織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由創(chuàng)造的能力;啟發(fā)學生對形
式美感的感受力(色彩問題本節(jié)不另作要求)。
[教學重點]
對點線面的認知及其畫法。
[教學難點]
畫面組織的均衡和多樣統(tǒng)一。
[教學構(gòu)想及方法]
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和教師的講授啟發(fā)、感染,使學生能感受到點、線、面的美感和作用,
認識到它們是繪畫的語言。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課件、教材、范圖。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三個好朋友”,這三個好朋友就是我們經(jīng)常見面的“點、線、
面”。
1、板書點、線、面并用課件進行展示。
點:
線:
面:
2、欣賞書中范畫。課本中左上角“畫家的畫”,是選用西班牙超現(xiàn)實主義繪畫大師J0米
洛的一幅《倒立的人》。作者運用點、線、面的自由組合,以略帶具象的裝飾形象構(gòu)成一
幅有抽象意味的畫,造型單純、自然,色彩干凈、明亮。欣賞時,指導學生從中體會點線
面在畫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動二: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獨立創(chuàng)作一幅點、線、面構(gòu)成作業(yè)。主要應注意避免畫得瑣細、平均。
圖色可采用“一色多處分步”的方法一即每用一色,應在畫面不同部位分配,形成呼
應,所繪形面應有大小、間隔、形態(tài)差異。
課堂小結(jié):
選不同程度和特點的作業(yè)做講評,分析優(yōu)劣得失,布置學生課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在美術的星空里,點、線、面才是真正的主人,讓我們遨游其中,同它們共舞。
教師用課件出示圖片,師生共同體會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感情。有優(yōu)雅飄逸的;有
慷慨激昂的;有痛苦、沮喪的;有憤怒的;有快樂的……每一種形式的組合都有不同的含
義,它們是畫家思想情感的直接表達,反映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活動二: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用線、碎紙片或其他材料進行點、線、面的排列。
課堂小結(jié)
板書:
點、線、面
作品展示
范畫
課后反思:
課前,我布置孩子們回去搜集個重點、線、面狀的材料,由于還沒上課,孩子們的理
解有偏差:他們認為“點”只能是圓的,而“線”就是毛線、棉線……針對預習作業(yè)中出
現(xiàn)的問題,我特意將我找到的不同形狀的糖豆、珠子、鐵絲、竹竿等等展示給他們看,請
他們分析這是哪一種造型材料。這下孩子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錯出在哪兒。我布置他們
繼續(xù)回去搜集,第一課時先來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第二課時,大家?guī)砹素S富的造型材料,
作品的效果也自然是多姿多彩了。
第3課:重疊的形狀
課題:重疊的形狀
課時:2課時
[教材簡析]
一樣物體在另一樣物體的前面,就產(chǎn)生了重疊。一樣物體在另一樣物體的上面,也會產(chǎn)
生重疊。在本課的內(nèi)容里,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使學生認識到景物的前后遮擋關系的
普遍性和合理性。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繪畫實踐中有意識的注意觀察對象,發(fā)現(xiàn)它們的前
后遮擋關系,并且能輕松的在畫面中表現(xiàn)出來。
[教學目標]
讓學生對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擋現(xiàn)象有初步的認識,促進學生有意識的注
意觀察和表現(xiàn)遮擋關系,并通過自己動手制作的過程進一步增強理解。
通過繪制過程滲透三度空間概念,培養(yǎng)和鍛煉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遮擋關系
[教學難點]
繪制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疊表現(xiàn)問題。
[教學構(gòu)想及方法]
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和教師的講授和演示,使學生對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擋現(xiàn)
象有初步的認識,促進學生有意識的注意觀察和表現(xiàn)遮擋關系,并通過自己動手制作的過
程進一步增強理解。。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教材、范圖。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引導學生觀察前后景物的遮擋關系,導入新課。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這種現(xiàn)象:
1、一盤水果(端出實物)
2、教師做站立在講臺后邊的動作
3、請一個小朋友擋在教師的前邊站立
活動二:
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遮擋現(xiàn)象”,如果我把它們畫成這樣就不對了,(出示圖片)因
為沒有了遮擋現(xiàn)象,是不真實的,必須畫成下邊圖中的樣子,(出示圖片2),出現(xiàn)了遮擋
關系也就真實了。
實物投影儀演示:為了表現(xiàn)遮擋關系,就要先把前邊的東西畫好,后邊的東西露出多
少畫多少,被遮擋的部分不畫,畫面就正確了。
畫面上有前有后的東西,前邊的東西在較低位置上,后邊的東西在畫面較高位置上,才能
看出遠近關系。
活動三: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畫出或用紙剪出動物、人物,進行重疊排列。
※也可畫疊羅漢圖
活動四:作業(yè)展示,教師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活動一:
※講評優(yōu)秀作業(yè),引導學生觀察前后景物的遮擋關系。
※展示立體圖書或立體賀卡,引發(fā)學生興趣。
活動二:
1、觀察分析:它們的特點是有前有后,有的還能分出近的景物、中間的景物和遠的景
物多種層次。這些形象是如何立起來的呢?立的方法很多,今天我們就學習其中的一種。
2、教師像變戲法似的將教具底邊折一下,在折出的小邊上抹上乳膠,貼在底板紙上,
汽車就立起來了。請幾個小朋友也這樣幫忙折和粘,立體的街景很快出現(xiàn)。
3、分析立體街景的層次關系:有前后層次就會出現(xiàn)遮擋現(xiàn)象。大家看,前邊的汽車折
擋住中間汽車的頭或尾,這些汽車又遮擋住后邊樹和樓房的底部,我們既看見了前邊的汽
車,也看見了遠處樹和樓房沒被遮擋的部分,畫面效果很好。
※制作步驟:
1、用一張8開紙作基礎,從中間對折。
2、在后邊里面上用油畫棒或彩色水筆畫出背景處的山、云、太陽或星星、月亮、樓
房……
3、用小塊紙畫出前面的景物中的平房、樹、郵筒、行人,并留出一部分粘貼的紙邊。
4、按照場景,依次粘貼。
活動三: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活動四:
作業(yè)展示,教師小結(jié)
板書計劃:課題
范畫
作業(yè)展示
教學反思:
上這節(jié)課時,我鼓勵學生們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一幅至少八開大小的作業(yè),由
小組討論決定來做什么,然后組長根據(jù)個人的特長進行合理分工。開始時我有些擔心:萬
一大家意見不統(tǒng)一,或者合作的作業(yè)在大小、粘貼位置上不合適怎么辦?在合作中也確實
有的小隊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但沒等我“出面”,孩子們自己迅速的調(diào)整了合作方法和態(tài)度。
最后各組的作業(yè)構(gòu)圖都很飽滿、顏色鮮艷、形象豐富,最重要的是“重疊”這一作業(yè)難點
解決的棒極了!看來經(jīng)過一年半的訓練,孩子們不光學會了在美術作業(yè)時的合作,還學會
了在與別人的意見不和時能夠冷靜地思考、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也就是說,
他們初步體會到了“如何待人處世”。
第4課:鮮艷的包裝紙
課題:鮮艷的包裝紙
課時:2課時
[教材簡析]
在大面積的平面上進行裝飾,“四方連續(xù)”是一種常用的設計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四方連續(xù)文楊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不同應用范圍,對紋樣特別是對色
彩有著不同的要求。這次作業(yè)時設計包裝紙,在紋樣上不要過于復雜,以單純簡練為宜,
色彩可以鮮施一點,根據(jù)需要來定色調(diào)。
[教學目標]
學習用四方連續(xù)的骨式設計、繪制包裝紙,初步知道四方連續(xù)的用途和其多種排列形式的
變化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
[教學重點]
骨式排列,花紋設計。
[教學難點]
花紋拓印,色彩調(diào)配,著色。
[教學構(gòu)想及方法]
為給學生一個感性認識,并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和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使用
電腦輔助教學演示制作過程:
(粘貼一張散點式的四方連續(xù)范畫)四方連續(xù)的單位紋樣在設計時,可以使用人物、動物、
花草蟲魚等案。
以上幾種教學方法相結(jié)合,降低了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的難度,從而使本課的教學
難點問題在老師的解說和示范中得到解決。
[教具、學具準備]
教材、范圖。電腦輔助教學系統(tǒng)
教與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出示玩具熊,導出包裝紙,導入新課。
活動二:
1、教授四方連續(xù)知識(結(jié)合書本與實物花樣,師生共同分析)
◎四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就是以一個或多個單位紋樣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重復排列,并無
限擴展的大面積裝飾紋樣。
◎常用的四方連續(xù)骨式有三種:有散點式連綴式和重疊式結(jié)合投影片講解幾種常用的骨
式并板書骨式名稱和骨式圖。
※散點式:以一個或數(shù)個紋樣組成一個單位紋樣作分散排列,就叫散點式。它有平排式、
斜排式兩種。
※連綴式:單位紋樣間相互連接或穿插的四方連續(xù)紋樣,連續(xù)性很強,這種排列形式就叫
連綴式。
※重疊式:兩種以上不同組織的四方連續(xù)重疊成多層次的紋樣,就叫重疊式。
活動三:
演示制作過程:
(粘貼一張散點式的四方連續(xù)范畫)四方連續(xù)的單位紋樣在設計時,可以使用人物動物花
草蟲魚等圖案?,F(xiàn)在,老師就用一種花的圖案來設計四方連續(xù)紋樣。
(演示過大和過小的錯誤做法)每個單位紋樣的大小要一樣,不能有大有小。排列要有規(guī)律,
可事先折好骨式線。
※拓印花紋:
透拓法:
劃痕法:
活動四: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每人設計一種紋樣,選擇一種骨式設計一張包裝紙。作業(yè)要求工細整潔。
活動五:
作業(yè)展示,教師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施活動一:
重溫調(diào)色和著色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強調(diào)色調(diào)要明快,不要太濃重;先涂底色后涂花
紋;涂色要勻,做工要細。
活動二:
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1、用色不要過雜,免得使人煩躁不安。
2、著色時,為了運筆穩(wěn)當,可用執(zhí)鉛筆的方法執(zhí)毛筆。
3、對顏色調(diào)的過厚的和過稀的,及時給予協(xié)助。
4、進入著色階段時,強調(diào)做工精細,一絲不茍,善始善終。
活動三:
作業(yè)展示,教師小結(jié)。
板書計劃:
課題
范畫
作業(yè)展示
教學反思:
包裝紙的設計讓許多熟悉電腦的學生聯(lián)想到了壁紙的設計,我就鼓勵畫得快的孩子們
在完成作業(yè)后,到美術教室的電腦上運用“畫圖”、“金山畫王”等學過的軟件設計包裝
紙。這種包裝紙獨具特色,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我又運用其它設計軟件將這些包裝紙
“包”到“瓶子”、“盒子”上,直觀展示學生們的成果,將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
第5課:五味瓶
課題:五味瓶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的辨別,學會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xiàn)對五種不同
味道的感覺。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時學會如何去審美,培養(yǎng)學
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美、感受美。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優(yōu)良品質(zhì)。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
教學重點:
通過對五種味道的辨別,學會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xiàn)五種不同的味道。教學難點:不
同的感受帶給人們不同的色彩,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
的運用。學具準備:五味瓶、彩色紙、顏色、剪刀、膠水、糖、鹽、醋、辣椒、苦丁茶、
范圖、KT展示板、實物投影儀、音樂……設計思路: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它是
美術課程中覆蓋面最寬,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設計本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
方式的靈活多變上,我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采用了實驗、游戲、分組活動等方法,從導
入階段就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五味”的語言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發(fā)展階
段過程中我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常識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種
媒材,通過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所感、所見、所聞、所嘗、所想,體驗造型
活動的樂趣;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作品予以肯定并進行小組互評,真正使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而達到促進其自主的主動學習的目的。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活動一:
1、教師活動:(出示放有糖、鹽、醋、辣椒、苦丁茶的“五味瓶”)引導五名同學通
過“嘗”的方法來體驗“酸、甜、苦、辣、咸”這五種味道。由小組組員通過實物投影儀
觀察品嘗味道后的面部表情來猜出五種味道。作用:以趣味性的實驗活動這種方式引發(fā)學
生學習積極性。并引出課題:《五味瓶》。
活動二:
五個小組分別放五個杯子,分組進行品嘗,不能用語言來說,把品嘗到的感受以及聯(lián)
想到的事情用1-2種顏色來表現(xiàn)出來,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來猜一猜。
活動三:
將作品依次展示,來猜一猜五個小組分別品嘗到的是什么味道?并請學生們來談一談
自己的感受,為什么會用這種顏色來表現(xiàn)五味?讓你想到什么?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分別是
五味?在生活中有什么很甜蜜的事情嗎?讓你記憶深刻的,說出來讓大家和你一起來分享。
活動四:
一開始同學們是運用表情來表現(xiàn)的五味,剛才又運用色彩來表現(xiàn)的五味,同學們你們
說的很好,感受的也很貼切,老師要獎勵你們,要請每個同學吃糖,在你們的位洞里,品
嘗一下是什么味道的?告訴我好嗎?一塊小小糖,味道是不一樣的,帶給我們的感受也不
盡相同。請你談談自己的感受。
第二節(jié)
活動一:
上節(jié)課我們用顏色表現(xiàn)了五味,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其他小同學他是如何來體會、
感受五味的?課件展示:看他表現(xiàn)的是什么味道?辣味、甜味、苦味、酸味,還是咸味?
瓶子里面畫的是什么?觀察作品是如何表現(xiàn)小朋友的表情、色彩和實物的?
活動二:
作業(yè)要求:這節(jié)課我們就運用色彩、表情和實物來表現(xiàn)五味瓶。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
瓶子外形的紙張,你就將最想表現(xiàn)的味道表現(xiàn)在這里,想一想用什么來表現(xiàn)?動手來畫一
畫吧。
活動三:
作業(yè)展評:請你們五個小組挑選出你認為最優(yōu)秀的作品拿到臺前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你呀,不要告訴我你畫的是什么味道,讓老師來猜一猜好嗎?下面的四幅作品由同學們來
猜一猜。讓學生來談談自己繪畫的感受。教師來進行點評??蠢蠋熯@兒有一個瓶子,里面
盛著酸甜苦辣咸,人生就是五味瓶,只有都嘗過這五種味道,生活才會多姿多彩!
教學反思:
用表情來表現(xiàn)五味,學生們大多很拿手,可是讓他們用顏色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不
少的孩子感到難以把握。有的忍不住又用起了線條,有的光照著別人的畫,更多的孩子按
照教師的提示程式化的用單一的顏色來表現(xiàn)一種味道。這與學生平時的情感體驗有關,也
與學生的色彩想象力有關。無意中我看到了講桌上擺放的好利來蛋糕的小臺歷,上面一幅
幅簡潔的水彩漫畫表達著主人公在十二個月中的不同心情,我試著用實物投影儀把它展示
給學生們看,請他們與主人公一起體會喜怒哀樂。很快的,孩子們便理解了色彩帶給人的
不同感受。在回過頭來用色彩表現(xiàn)五味就容易多了。雖然因為欣賞小臺歷耽誤了一些時間,
學生們沒能當堂完成作業(yè),但是我覺得這時間耽誤地值得!
第6課:得獎了
課題:得獎了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個立體、半立體或者平面的獎杯、獎狀。培
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的組合能力.
2.通過各種材質(zhì)的觀察,聯(lián)想并組合成大獎杯。
3.讓學生知道大獎杯(狀)表示獎勵進步和榮譽,教育學生要積極進取,要求上進。
4.學習制作獎杯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課前通過提前布置和引導,鼓勵學生找到制作獎杯、獎狀所需的材料,并能靈活、
巧妙地運用到制作當中。
2.引導學生運用一些基本的形狀來概括獎杯、獎狀。
教學準備:
1.提前布置學生和教師一起收集身邊可以利用的材料。
2.教師提前運用各種方法制作出不同形態(tài)的獎杯、獎狀、獎旗。
3.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
教學活動過程:
上課前評選出上學期和這學期初美術課紀律最佳、衛(wèi)生最佳、作業(yè)最佳的學生。
活動一:
教師向選出的最佳學員頒發(fā)獎杯、獎狀和獎旗,鼓勵大家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爭
取榮譽。請獲獎的同學向大家展示教師自制的獎杯、獎狀和獎旗,通過實物投影儀引導學
生觀察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出示課題:得獎了。
活動二:
課件展示奧林匹克獎杯及各種榮譽獎杯、三好學生獎狀、衛(wèi)生、紀律流動紅旗。請學
生仔細觀察、分析并說說它們的外形特征和結(jié)構(gòu)。再次通過實物投影儀仔細觀察教師自制
的獎杯、獎狀和獎旗,小組討論一下,這些作品運用了哪些材料,怎樣對材料進行改造的,
它主要由哪兒部分組成的,是如何表現(xiàn)真正的獎杯、獎狀和獎旗的特征的。
活動三:
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下演示制作一個獎杯,并請學生參與選材與制作。
1.構(gòu)思、設計
2.選材(材質(zhì)方面相似或形狀方面相似)(1)在制作時要注意形狀、比例、重心、色彩
的協(xié)調(diào)。用收集到的各種材料做成獎杯座。(2)利用廢舊飲料瓶等制作成杯身。(3)在獎杯座、
杯身上利用粘貼、包裹等技法美化獎杯。
3.改造材料、組合
4.裝飾
活動四:
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制作一件獎杯或者是獎狀、獎旗。
指導要點:
選材、對材料的合理改造、裝飾、寫上獎勵內(nèi)容。
活動五:
展示學生作業(yè),鼓勵學生積極進取,要求上進。
教學反思:
在制作中,我發(fā)現(xiàn)有幾位平時被老師和同學們認為“不知道要好”的學生為自己制作
了獎狀。有一位同學在獎狀上寫的是“鑒于你在2005-2006學年成績突出,并獲得月考第
一名的成績,特將給你肯德基優(yōu)惠券5張?!蔽野堰@份作業(yè)帶到辦公室,給他的各位任課教
師看了,大家都感到內(nèi)疚:我們常常忽略這些學困生也有要求進步、積極向上的愿望。老
師一個不屑的眼神,一聲嘲笑或是當眾批評,都可能引起其他同學對他們的嘲笑、疏遠,
更挫敗了他們自己的進取心,讓他們更加頹廢下去。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失誤也可能會造
成孩子整個人生觀的改變。所以我們有必要反思、總結(jié)自己的失誤,并敢于在學生面前承
認錯誤,給孩子一個全面、正確的評價,給孩子一個希望。為此,我在班上展示了這幾位
同學的作品,并表揚了他們不怕挫折,積極要求進步的精神。還給他們講了山姆士上校一
生一事無成,退休后才奮發(fā)進取,最后在80歲將自己的事業(yè)一一肯德基快餐業(yè)推向了全世
界,獲得了成功的故事。鼓勵孩子們都要以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挫折,不懈的努力。這時
我看到那幾個平時挨批都笑嘻嘻的孩子竟然偷偷的在流眼淚,我深深地感到:教師對孩子
的理解,比對他的表揚更能打動他們的心。
第7課:孔雀翩翩
課題:孔雀翩翩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認識孔雀的形態(tài)特征,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材料制作一個立體或半立體的孔雀,培
養(yǎng)觀察力。
2.根據(jù)材料的不同屬性,用各種制作方法表現(xiàn)孔雀的千姿百態(tài)。
3.學習制作孔雀的方法,培養(yǎng)動手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提前布置學生回家觀察好孔雀的
2.根據(jù)材料的不同屬性,用各種制作方法表現(xiàn)孔雀的千姿百態(tài)。
3.學習制作孔雀的方法,培養(yǎng)動手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概括孔雀的特征,了解有關孔雀的知識。
2.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xiàn)、概括孔雀的造型特征。
教學準備:
學生:彩卡紙、各種可利用的材料、剪刀、雙面膠、提前一周布置學生回去了解有關
孔雀的知識。
教師: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有關孔雀的光盤、運用各種方法制作出不同形態(tài)的孔雀的范
作。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觀看有關孔雀的光盤,請學生說說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孔雀的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和互
相交流了解孔雀的品種、生活習性。
孔雀那美麗的羽毛和翩翩的舞姿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愛,民間模仿其動作編成了“孔
雀舞”,世界上不少的美術家也用它的形象來做成裝飾畫。課件出示法國約瑟夫.雅南德室
內(nèi)裝飾孔雀。
今天我們就來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孔雀翩翩》。
活動二:
再次觀看有關孔雀的光盤,引導學生觀察孔雀的外形特點、概括出身體各部分的形狀、
色彩,尤其是羽毛的特點。
欣賞范作及書上的圖片,請小組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jié)出都有哪些方法可以來制作孔雀。
每一組說一種,并說說都用了那些材料,如何將孔雀的形象巧妙地進行表現(xiàn)的。
總結(jié):
可以使用的方法有:繪畫、剪紙拼貼、折紙、紙塑等等??衫玫牟牧嫌胁始?、吹塑
紙、羽毛、金屬紙等等。
其中較為復雜的是紙塑的方法,它將紙通過卷、折、舌I」、壓、層層粘貼,塑造出立體
或半立體多變的效果。(教師簡單示范這幾種紙塑技法,并鼓勵學生將這些技法運用到其它
材料的改造上。)
活動三:
啟發(fā)學生思考還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來做孔雀。
鼓勵學生用羽毛、橡皮泥、彩紙、廢布料等材料通過拼貼、捏、折、剪、卷曲等多種
方法做一只翩翩起舞的美麗的孔雀。
作業(yè)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做,能力較弱的學生也可以選擇繪畫形式或畫出展開的尾巴
后再用剪或折的方法做的身體貼上。
學生作業(yè)時教師提醒學生注意色彩的協(xié)調(diào)以及孔雀尾上花紋的排列。
活動四:
展示作業(yè),放音樂《小孔雀》,學生互評作業(yè)。
教師根據(jù)歌詞提示學生不光要在外表、打扮方面攀比,更重要的是要比學習、紀律等
等。
教學反思:
由于二年級一班的二課特色是“折紙”,所以孩子們在用不同技法表現(xiàn)孔雀時,不約而
同的想到了用自己最拿手的折紙的方法來制作。有一個小組的同學先是每人折了一只紙鶴,
然后用不同的方法來把它“改造”成孔雀:有的把紙鶴的尾巴伸開,剪成很細的條,并用
鉛筆進行卷曲;有的在紙鶴的尾巴上粘上五顏六色的紙條甚至是羽毛;在紙鶴的頭上貼上
幾撮毛;有的在紙鶴的身上畫上美麗的羽毛……同一改造對象,竟然展現(xiàn)出了六種不同的
形象。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真是讓我吃驚。經(jīng)過近兩年的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已經(jīng)很強
了,下一步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將這種能力有效的引導,使之高效的為孩子們更好的創(chuàng)造服
務。
第8課:葉子上的小“血管”
課題:葉子上的小血管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觀察葉子的外形以及葉脈的造型,能夠說出葉脈生長的規(guī)律。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片葉子,用蠟筆、水彩結(jié)合的方法將它畫下來,著重表現(xiàn)美麗
的葉脈。
3.說說自己對葉脈的感受,并嘗試著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葉脈纖細的美麗。
2.靈活運用蠟筆、水彩結(jié)合的方法表現(xiàn)葉脈。
教學準備:
教師:各種葉子的實物、葉脈書簽、課件、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蠟筆、水彩工具、圖畫
紙。
學生:提前回家收集樹葉,觀察葉脈,了解有關葉脈的知識。蠟筆、水彩工具、圖畫
紙。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學生展示各自收集到的葉子,說說自己是在哪兒收集到的,是什么植物的葉子。引導
學生觀察葉脈:觸摸葉子的表面,并將葉子對著光線仔細觀察。
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葉子,重點突出葉脈。并出示課本上的那段話:“輕輕的,我走近你,
你那纖細的美麗,讓我震顫?!?/p>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葉脈的感受。師生一起談談自己了解到的葉脈的作用。出
示課題。
活動二:
再次問學生:你是否第一次從這樣的角度去觀察一片樹葉?說說感想。
通過課件觀察討論:葉脈的生長有什么規(guī)律?
根據(jù)葉脈的生長規(guī)律說說:可以運用那些工具、哪些學過的技法來表現(xiàn)葉脈?(根據(jù)
學生說的教師給予建議)
教師出示范畫,請學生觀察、說一說這是運用了哪些材料和技法畫的。
教師簡單演示用蠟筆描畫葉脈、用水彩涂色來表現(xiàn)葉子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感知這種
新的繪畫方法。
鼓勵學生嘗試運用這種方法繪畫葉子。教師指導。
活動三:
鼓勵學生運用新學的和以前學的方法來繪畫葉脈和葉子,啟發(fā)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新的方
法來進行表現(xiàn),鼓勵合作。
將全班畫的葉子剪貼在一起,教師添畫樹干成為一顆“成長樹”。布置在各班的展臺上。
每片葉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以后將自己得到的小紅花都貼到自己的葉子上,展示自己成
長的足跡。
教學反思:
孩子們對葉脈的理解非常有趣,如有的孩子說:“許多葉子的葉脈就像魚刺一樣?!弊?/p>
細一看,還真像。許多孩子運用了各式各樣的線條來表現(xiàn)葉脈,甚至有學生在葉脈中間細
細的勾畫了好多彎曲的小線條,還告訴我:“這是水、這是養(yǎng)料?!笨磥韺θ~脈作用的理
解促進了他們對葉脈的繪畫表現(xiàn)力。
第9課:漂亮的花邊
課題:漂亮的花邊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起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花邊,體會花邊的秩序美、
2.能描繪出或剪出有裝飾效果、色彩美麗的花邊紋樣;
3.在花邊圖案的組合、變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樹立刻苦、認
真、細心的好學風。
教學重點:
設計好單元形,能用至少一種方法表現(xiàn)出較美觀大方的花邊紋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
力。
教學難點:
在花邊紋樣描繪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學風。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圖案的圖片,螃蟹圖片6個。學生:彩紙、剪刀、水彩筆、
各種瓶子、杯子等。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欣賞實物,接觸花邊。
1、出示一塊印有各種花邊的圍巾和一個有花邊裝飾的小包,讓學生觀察;
2、說出共同特點:都有美麗的花邊裝飾。
(二)課件欣賞圖片,尋找花邊。
1、《古代帝王畫像》,讓學生尋找花邊。
(領口、袖口、長袍、鞋子、坐墊、地毯等地方)
2、《古代建筑》。
(屋檐、墻壁、門框等地方)
3、小結(jié):古時候的人們就已經(jīng)知道利用各種各樣的花邊來裝飾身邊的事物,使它們變
得非常地華麗、精美。
(三)尋找生活中的花邊,了解花邊的作用。
1、師:其實,在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就有許許多多用花邊裝飾的東西。
2、學生討論,回答。
3、小結(jié):通過同學們的仔細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有這么多美麗的花邊裝飾在我們生活中的
各個地方,那么漂亮,那么精致,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這《美麗的花邊》。(屏幕出示
課題)
活動二:
尋找花邊的規(guī)律
(-)單獨紋樣
1、(電腦演示)蝴蝶帶著蝴蝶花邊出現(xiàn)。
2、問:這條花邊是有什么組成的?(蝴蝶)
3、(電腦演示)將單獨紋樣用框表示出來。
4、定義:花邊中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圖案叫“單獨紋樣”。
(二)一定的規(guī)律
1、(電腦演示)出現(xiàn)另一條蝴蝶花邊。
2、問:有什么不同?(排列的方法不同)
4、師用箭頭表示出排列的規(guī)律。
5、問:還有沒有別的排列規(guī)律?(學生回答,師利用教具直觀演示,并用箭頭板畫規(guī)律)
6、小結(jié):方法還有很多,只要同學們善于用心,就能設計出多姿多彩的花邊。
問:是不是單獨紋樣只能是蝴蝶之類的圖案?有沒有別的圖案可以當做單獨紋樣?
1、學生討論、回答,師出示教具。
2、小結(jié):任何一個你感興趣的呢功能給人帶來美感的圖案都可以當作單獨紋樣。
3、快速欣賞多條花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活動三:
討論花邊的繪制方法。
1、學生回答,師補充。
2、播放錄象
(1)橡皮泥制作花邊;
(2)毛芋雕刻成一個單獨紋樣后排列印成花邊;
(3)毛線編織花邊;
(4)復寫紙畫花邊。
(5)剪花邊。
活動四:
學生作業(yè),師巡視指導。
讓學生選擇一種簡單可行的方法制作一條花邊。貼到瓶子或杯子上。
學生作業(yè)。
活動五:作業(yè)展評。
1、學生自評;
2、學生互評;
3、師評。
教學反思:
曾經(jīng)聽過上海的特級教師陳壽亭老先生上過這一課,當時他將一張長紙條經(jīng)過折、剪、
刻等造型手段,使其成為一段鏤空的花邊。然后他用濕抹布均勻的擦了一下黑板,把鏤空
的花邊按在上面,然后他用黑板擦在黑板槽里用力的蘸了些粉筆末,輕輕的在花邊上面和
四周拍了拍。待他小心的揭下花邊時,黑板上便出現(xiàn)了一條清晰的花邊,而且等它干了后
用黑板擦很難擦掉。當時我對這個環(huán)節(jié)印象很深,所以在上這一課時便把這項“表演”借
用了過來。學生們果然看得目瞪口呆,紛紛要求:“再來一遍”。這一次我特意把制作花邊
的要領加以強調(diào),由于孩子們都在聚精會神的看,所以聽得特別認真。等到制作的時候,
作業(yè)效果非常好。這使我反思:陳老師在多年以前就能以六十多歲的高齡在課堂上設計許
多蘊含著美術知識或技法的、讓孩子們“拔不下眼”的小游戲或小魔術來提高課堂教學的
效率。而在大張旗鼓的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卻在模仿他的做法,真是
慚愧。教師的素養(yǎng)和專業(yè)素質(zhì)決定著學生的素質(zhì),面對新課程,我們要補的課實在是太多
了……
第10課:奇妙的腳印
課題:奇妙的腳印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五種以上常見動物的腳印,并能說出它們的特征。
2.充分展開想象,將這些動物的腳印變化成另外的形象。
3.在動物腳印上用添畫的方法完成1-2幅繪畫作品。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分清常見動物的腳印,并能說出它們的特征。
2.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將腳印變化成其它形象。
教學準備:
1.教師:提前收集有關動物腳印的圖片、影像資料,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若干動物腳印模
板,印泥。
2.學生:提前回去搜集有關動物腳印的資料。圖畫紙、宣紙、水粉顏料等。彩卡紙、剪
刀、雙面膠。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背誦一年級時學過的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請幾位同學到黑板
上,將課文中提到的幾種動物的腳印用簡筆畫的形式迅速的畫出來。請大家猜猜他們分別
畫的是誰的腳印,并說明是憑什么特征辨別出來的。
出示課題:奇妙的腳印
活動二:
讓學生交流他們所知道的動物的腳印,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也可以用造型語言來表達。
教師播放有關動物腳印的影像資料,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引導學生用語言概括常見動物的
腳印的特點,引導學生分清至少五種常見動物的腳印,并能說出它們的特征。
活動三:
教師利用電腦課件出示一個大大的動物腳印,慢慢旋轉(zhuǎn),讓學生看看它轉(zhuǎn)到各個角度
時分別像什么,教師操作課件進行添畫,使形象更具體。
教師將準備好的模板發(fā)到各組,指導學生用模板和印泥敲擊一個大腳印,變換角度進行觀
察想象,并添畫使之變成另一個形象。
活動四:
展示作業(yè),小組討論并交流:還可以怎樣變?
根據(jù)自己的設想,敲印或繪畫多個腳印,然后進行添畫、變化。
布置學生下節(jié)課帶彩紙、剪刀、雙面膠。
第二課時
活動一:
欣賞上節(jié)課用繪畫的形式添畫的腳印圖案,出示用彩紙剪貼法添加而成的腳印圖案。
通過對比使學生體會另一種材料語言所描繪的想象的天空。
活動二:
課件展示用不同材料表現(xiàn)的奇妙的腳印想象畫。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他們運用了哪些材料、如何表現(xiàn)這種動物腳印的特征的?他們
是怎樣進行合理的想象與添加,使之成為另一種形象的?
活動三: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準備利用彩卡紙和什么材料制作一個什么動物的腳印,這種
腳印的外形特點是怎樣的?準備怎樣像項與添加,使之成為一個新的形象?可以利用本組
同學搜集到的哪些材料進行裝飾?(提示:如用皺紋紙繩盤貼出圖案等)
各組派代表回答,教師予以評價和引導。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要求作業(yè)大一些,體現(xiàn)出是哪一種動物的腳印演變的。
活動四:
各組展示作業(yè),帶著作品來到校園里,進行“大森林里的腳印”的游戲與表演。
課后拓展:
對自然界中出現(xiàn)的其他的一些不規(guī)律的、抽象的造型(如水漬、云彩等)進行想象與
添畫。
教學反思:
在最后展示作業(yè)進行表演時,我利用了“一年級藝術教師備課系“統(tǒng)光盤中的“動物
聲效”資料,請學生們在聽到動物的叫聲時做出判斷,如果自己做的就是這種動物的腳印,
馬上舉起作品,并學著這種動物走路的樣子走到講臺上。這一表演環(huán)節(jié)把課堂氣氛推向了
高潮,學生們盡情的表演,從中體會著創(chuàng)造的快樂,品味著大自然的神奇。
第11課:蔬菜變變
課題:蔬果變變變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能夠按照學習要求收集所需的蔬果材料。
2.充分展開想象,將收集到的蔬果想象成動物身體的某個部分。
3.用拼接的方法將蔬果制作出各種立體的動物。
教學重、難點:
1.能否按學習要求收集所需物品。
2.能否積極參與整個活動的全過程。
3.能否與同學好友合作。
4.是否有與眾不同的想象。
5.是否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制作方法。
教學準備:
提前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一下課本,看看需要收集哪些材料。讓學生和媽媽一起逛菜市
場,收集一些可用于這堂課的蔬果。布置學生帶一把比較快但能合起來或有刀鞘的刀子,
牙簽。教師制作提供多件范作的幻燈片,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示范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教師出示范作“蔬果娃娃”向?qū)W生打招呼,引起學生興趣。
請學生拆一拆,研究一下這個小娃娃是用什么做的。
學生討論、回答。
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利用“蔬果變變變”做成各種東西。(板書課題)
活動二:
教師播放幻燈片,展示多種用蔬果做的作品。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這件作品表現(xiàn)
的是什么形象?是以什么蔬果為主體制作的?這件蔬果與這個形象有什么相似之處?作者
又利用了哪些蔬果做的裝飾使作品更接近原型?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給予評價與指導。
活動三:
分小組,將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來,一起說一說,這些蔬果等物品分別像動物身上的
哪一部分,然后進行交流。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想法。
每個學生挑一件自己喜歡的蔬果作為作品的主體,(建議學生選大一點的)根據(jù)這件蔬果的
外形再一次展開想象,然后交流:你收集到的這一蔬果的外形有什么特征,你準備將它變
成什么,怎么變?(正著看不出像什么時可以倒著看、側(cè)著看或轉(zhuǎn)動著調(diào)整角度看)
活動四:
小組合作試一試,運用手頭的材料,以一個大件蔬果為主,將幾個蔬果連接起來,做
成一個小動物。
展示作品:
每組派一名代表將自己的作品拿到實物投影儀下展示,并作介紹。
學生互評,教師評價。
布置學生回去了解食品雕刻以及食品工藝的有關知識。下節(jié)課帶好相關材料。
第二課時
活動一:
觀看課件,精美的食品工藝為我們的餐桌增添了美好的情趣,增進了人們的食欲,使
飲食成為一種享受。
學生說說自己見過和了解到的食品雕刻以及食品工藝。
出示課題。
活動二:
課件展示食品工藝作品“門泊東吳萬里船”,潮潮放大,請學生觀察它是由什么蔬果做
成的,怎么改造的。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操作課件將作品進行分解并總結(jié):這是將一只較長的苦瓜剖去四分之一外皮,去
瓢,做成一只小船,再將紅色和黃色的圣女果用牙簽串成一個個小人并固定到小船上,將
一片蘿卜葉子插到船上做帆,這樣一件充滿意境的作品就誕生了。
活動三:
各小組根據(jù)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想一想:你們準備利用哪幾樣材料進行改造,將它做成
一件工藝食品。準備分幾步、利用那些技法、怎樣改造和組合。
小組討論,選一到兩組同學代表起來介紹創(chuàng)意。
教師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給予肯定和指導建議,鼓勵各組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制作出來。
學生制作,教師指導。注意協(xié)調(diào)各組合理分工,盡量利用好蔬果的原型進行改造。使用材
料注意安全。
活動四:
“滿漢全席”食品工藝大賽。各組將作品擺到教室中心的餐桌上,每組派出兩位“美食
家”當評委,評出“最上鏡作品”“最佳色彩獎”、“最佳創(chuàng)意獎”
“最佳制作獎”等獎項并進行評價。
鼓勵學生回家多幫媽媽做飯,在家長面前露一手。
收拾與整理。布置下節(jié)課工具材料。
教學反思:
備課時,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常熟市義莊中心小學三年級六班”的“蔬菜的聯(lián)想”網(wǎng)頁,
上課時通過瀏覽網(wǎng)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們可喜歡這個網(wǎng)頁了,因為照片上那些
同齡人正忙活著合作蔬果小動物的情景讓他們感到相當親切。孩子們的作品絲毫不比人家
的差,于是我舉起了數(shù)碼相機,把他們正在制作的情景和作品拍了下來,并通過電腦直接
放了出來。這下可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一一孩子們紛紛要求把他們的作品也制成網(wǎng)頁,
我借機把這個難題推向了班里參加網(wǎng)頁制作培訓小組的同學,“請他們來幫我們制做好不好?
把制作好的網(wǎng)頁發(fā)到校園網(wǎng)上,讓全校同學都來看看我們的作品!”
第12課:小鳥的家
課題:小鳥的家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地、大膽的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進行有目的的改造成使之為小鳥
的家。
2、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欣賞,理解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充滿情感的去進行表現(xiàn),培養(yǎng)想
象力、創(chuàng)造力。
3、在游戲活動中引發(fā)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材料的美感并進行大膽的、有目的的改造。
2、在游戲活動中引發(fā)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課件,用KT板制作一棵有樹洞的大樹。搜集多種可以利用來
制作小鳥的家的廢舊物品。制作工具。
學生:圖畫紙、彩色筆。課前搜集多種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剪刀、雙面膠等制作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激情引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眩阆胝J識它嗎?
教師戴上繪有小鳥形象的手套表演小鳥飛,并以小鳥的口氣說:“春天的時候我到青島來旅
游,發(fā)現(xiàn)青島是一個充滿了綠色的城市,人們也很愛護鳥類,所以我就在青島住了下來。
這幾天天氣涼了,我也有點想家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大森林里的家看看、玩
玩?和我一起飛好么?”
師生一起用手勢學小鳥飛。
活動二:創(chuàng)設情景
“飛累了,咱們先歇歇。你們想不想看看我家呀?”展示課題。放課件展示一幅小鳥們在
大樹間飛行的圖片,伴隨著的是《苗嶺的早晨》的音樂。“我的家漂亮么?你從音樂中能聽
出我們在這兒生活得怎么樣?”
引導學生說出大森林很美,體會音樂中表達出的鳥兒在快樂、自由的生活著。
“我們接著飛吧,前面就是了!”課件展示一幅大樹被伐,鳥兒圍著樹樁哭泣的圖片。
“啊呀,我的家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小鳥們,你們快告訴我,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了?”
放課件小鳥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家的故事:有一天,小鳥們伴著《我是一只小小鳥》的音樂
正在樹林中飛行,突然一位獵人用槍把一只鳥打了下來,其他的鳥兒都飛走了;第二天有
人砍伐森林,在電鋸的操作聲和樹木轟隆到底的聲音中,又有許多小鳥飛走了;下一幅畫
面整個是灰色調(diào)的:伴著悲哀的小提琴曲,小鳥圍繞著空巢飛來飛去……
請學生說說大森林里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學生根據(jù)音樂體會小鳥的痛苦。鼓勵學生
說說人們捕殺鳥類給鳥類帶來的痛苦,引導學生帶著感情來表達,引起同情,激發(fā)愛心。
下一幅畫面,一只小鳥在籠中低泣,啟發(fā)學生:它也有家,可是他為什么不開心?
教師啟發(fā)學生:“大森林里發(fā)生了這么多的事情,你想,小鳥和大樹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你又想替人類對大樹和小鳥說些什么?”鼓勵學生大膽表述,引發(fā)學生思考保護環(huán)境、愛
護小鳥的主題。
活動三:
鼓勵學生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將自己看到的“小鳥的家”的故事畫出來,由教師分配哪一
組畫什么場景,組內(nèi)同學可以自己畫,也可以合作。
學生繪畫,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學生根據(jù)事件繪畫場景、人物、刻畫表情和動作。鼓勵同
一組同學對同一場景進行不同表現(xiàn)。
活動四:
教師將各組繪畫串接起來形成一本本連環(huán)畫。
學生互相傳閱,談談感受。
布置下節(jié)課帶的工具材料。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引導學生回憶并簡述上節(jié)課小鳥向我們講的關于家的故事。
引發(fā)學生思考保護環(huán)境、愛護小鳥的主題。出示課題。
活動二:
啟發(fā)創(chuàng)造
“人類破壞了小鳥的家,讓我們一起來為小鳥再建一個家好嗎?”
教師在已出示的課題上利用廢舊抽拉紙巾的盒子經(jīng)過簡單的改造,為小鳥建一個家。在示
范過程中,請學生參與創(chuàng)意。教師反復強調(diào)為小鳥做的家既要舒適、美觀,又要牢固。
請學生起來說一說,自己通過課前準備,打算利用什么廢舊材料來為小鳥筑巢。教師
鼓勵學生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過簡單的、力所能及的改造來為小鳥建造一個家。
活動三:
學生分組制作,教師指導,鼓勵學生資源共享,發(fā)揚合作精神。對于能力稍弱的學生
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為小鳥建家。
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制作并進行表揚,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大膽
的對材料進行改造。
活動四:
展示作品
教師推出綠色KT板做的大樹,請學生拿著自己的作品到大樹旁展示,還可以從樹洞中
將鳥窩展示出來。選幾位同學扮演小鳥,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家,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
個家。教師對學生作品給予評價和鼓勵。
收拾與整理:
提醒學生,環(huán)境污染的地方小鳥也是不喜歡的,請大家將教室打掃干凈。
教學反思:
在備這一課時,我感到我們學校這一批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如果只是讓他
們畫出小鳥的家,對他們來說太簡單了,也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他們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所以我
將作業(yè)要求進行了提高:請學生利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廢舊物品來為小鳥制作一個家。為
了讓學生選擇的材料多元化,我提前布置學生回去看書預習,并且告訴了他們“我們要用
廢舊物品為小鳥做一個家”,請他們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搜集廢舊物品。這樣在課堂教學時,教
學的重點就是引導學生體會人們亂砍亂伐、捕殺鳥類造成了小鳥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痛
苦。
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我制作了一個配有音樂的
課件,當小鳥向大家介紹以前的生活多么美好、安逸時,配合的是曲調(diào)優(yōu)美的《苗嶺的早
晨》:當展現(xiàn)人類獵鳥時,配合的是《我是一只小小鳥》,歌詞中唱道:“當我飛上高高的枝
頭,卻成為獵人的目標”;小鳥圍繞著空巢飛來飛去的畫面則配著低沉壓抑的小提琴曲,使
學生體會到了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住在鳥籠里的小鳥有家,但是《我想有個家》的樂曲
卻在引領學生深思:它有家,為什么卻不開心?伴著沉重的鋼琴曲,請學生通過自己剛才
的感受,來代表人類向小鳥和大樹表達自己的歉意;最后伴著歡樂的樂曲,鼓勵孩子們來
為小鳥營建一個美好的家園。音樂代替了教師的許多提示性的話語,通過音樂引導學生感
受藝術,體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培養(yǎng)積極
樂觀的創(chuàng)造態(tài)度。
總之,我是以人文情感為主線貫穿了這節(jié)課,我希望我的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不光學會用廢
舊材料為小鳥筑巢,還能夠引起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
第13課:故事畫
課題:故事畫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⑴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插圖的形式美感。
(2)初步學習插圖的基本要點及與文學作品的關系
教學重點
學習畫插圖的基本知識(通過欣賞分析作品解決)。
教學難點
如何為一篇童話或寓言配插圖
[作業(yè)要求]
著色完成一幅為童話、寓言插圖的作業(yè),要求內(nèi)容積極向上,主題突出,色彩鮮艷,
文字概括。
教學準備:
[教師教具]
電腦素材庫資料,大屏幕實物投影等
(學具):彩筆,油畫棒,色彩(水彩、水粉顏料)。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師:古往今來,每個人都有很多故事,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也想聽聽
別人講的故事,遇到好玩、有趣的故事,有的人就會把它們記下來,留給更多的人看,這
就是故事書。同學們最喜歡看什么樣的書呢?
師小結(jié):同學們最喜歡看的是有圖畫的書,書上的這些畫就叫做故事插圖,有連續(xù)內(nèi)
容的故事插圖又叫做連環(huán)畫。
活動二:
1、欣賞插圖作品:
作用:對文學做內(nèi)容,做形象的說明,并加強作品的感染力。
插圖是用形象表現(xiàn)出作品中的典型、主要情節(jié)及形象,目的是使讀者更便于、更加深對
原作的理解。
具體作品分析:《豬八戒吃西瓜》《賣火柴的小女孩》《三個和尚》
2、分析為童話、寓言配畫的要點
師生共同分析,教師小結(jié):根據(jù)上面的欣賞,要配好畫、創(chuàng)作好插圖,首先要熟悉文學
作品的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要多作品的內(nèi)容有深刻的感受,然后再用形象表現(xiàn)出作品中典型、
主要情節(jié)及形象。
活動三: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選擇中國諺語故事,或者自編故事,然后畫出來。
拓展作業(yè):泥塑、彩紙粘貼、紙塑等。
◎作業(yè)步驟:
1、熟讀故事,選出主要人物、主要情節(jié),并擬出標題。
2、用鉛筆定位
3、定人的位置
4、定稿
活動四:
作業(yè)展示,教師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活動一:
提出上節(jié)課畫稿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簡單修改。
活動二:
1、分析作品中顏色的運用
2、分析使用顏色的規(guī)律
1)色彩與作品的內(nèi)容上的密切關系
2)用顏色襯托主體形象
活動三:
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1、先著主體顏色或不可變的顏色
2、著背景
3、刻劃面部或細部
活動四:
作業(yè)展評
讓勇敢的孩子自己到前面通過大屏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中建七局秋季校園招聘正式啟動“七”待有你共建未來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個人經(jīng)營借款合同范本
- 動車輪椅租賃合同范本
- 產(chǎn)品代銷售合同范本
- mcn商務推廣合同范本
- 借款續(xù)約合同范本
- 傳媒行業(yè)培訓合同范本
- 武侯衛(wèi)生間補漏施工方案
- 保利地產(chǎn)施工合同范本
- 專利免責合同范例
- 《駱駝祥子》通讀指導手冊
- 股東會會議系列文件(通知、議程、簽到表、表決票、決議)
- 非法占用農(nóng)田建房舉報信范文
- 伐樹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數(shù)據(jù)挖掘(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學課件
- 工程開工報告(5篇)
- 配電箱試驗項目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一章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概述
- 溫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方案空氣源熱泵
- BEC商務英語高級考試歷年真題
- 初二地理中考復習備考策略與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