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古代中國政治文明的特點隨堂演練1.(2015·唐山二模)據《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于寢?!敝袊缙诘恼涯轮?)A.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內容B.是在分封諸侯之后逐漸形成的C.有利于形成禮制化的封建新秩序D.體現了神權與王權結合的特點【解析】選A。昭穆制度是宗廟制度之一,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qū)分貴族內部親疏貴賤,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內容,故A正確;昭穆之制是與分封制同時形成的,故B錯誤;昭穆制度屬于古代宗法制度,與禮樂制度無直接關系,沒有體現“禮制化”的特點,故C錯誤;昭穆制度與神權無關,故D錯誤。2.(2015·全國卷II高考·T25)漢宣帝曾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來的帝王反復重申上述觀念。這主要體現了()A.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C.漢代地方行政制度為后代所沿用D.歷代帝王將漢宣帝作為治國榜樣【解析】選A。材料表明,漢宣帝認識到要與掌管地方大權的郡太守共治天下,而且強調其優(yōu)劣,即“良二千石”,而后來的帝王又反復重申這種觀念,說明地方吏治的好壞關乎國家安危。故A正確。材料中并未涉及地方分裂割據的問題,也沒有強調地方服從中央,故B不正確。材料中提及的是漢代的治國觀念而不是地方行政制度為后代沿用,故C不正確。歷代帝王面臨著與漢宣帝同樣的治國難題,在觀念上是一脈相承的,但在政治實踐上未必如此,故D不正確?!就卣寡由臁繉Ψ址庵婆c郡縣制的認識(1)相同點:①性質:都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王權的統治。(2)不同點:制度分封制郡縣制時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劃分標準與宗法制相聯系,血緣關系為基礎在國家大一統條件下實行的,按地域劃分與中央政府的關系分封的諸侯國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諸侯封位世襲,有封地中央政府下屬的地方行政機構,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襲,官員只有俸祿,沒有封地影響容易形成割據勢力,后被郡縣制所取代形成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成為封建王朝基本的地方行政制度(3)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意義:一是在國家制度中由地域關系取代了血緣關系,使早期的部族國家轉化為疆域國家;二是國家管理人員由職業(yè)官僚取代了世襲領主,使貴族政治轉化為官僚政治。3.(2015·福建高考·T15)元初,中書省“省規(guī)”:三日一奏事,軍國急務不拘于此限;定時由首領官排定需議事項,逐項討論,事關重大且意見不同時將實情稟奏皇帝。這表明中書省()A.專為處理軍國急事而設B.強調集體議決防止大臣專權C.通過分割權力強化相權D.任何決策之事實時稟報皇帝【解析】選B。由唐宋以來分散相權、加強君權的政治演變趨勢,再根據題干材料對元代中書省眾大臣處理國家事務的相關規(guī)定,可判斷只有B正確。具體解析如下:選項與正確答案的對應度判斷理由A干擾選項普通事務三日一奏,軍國急事可隨時上報,A與此不符B正確選項首領官統籌和組織若干大臣討論國事,屬集體議政,B符合C干擾選項雖有大臣集體議政,但未區(qū)分職權以互相牽制,C不符合題意D干擾選項只有當大事未能統一意見時,才奏請皇帝裁決,D不符合題意【加固訓練】(2015·洛陽二模)元代行省長官在忽必烈時期主要執(zhí)掌錢糧、戶口、屯種、漕運等事務;成宗時,可統率本省軍隊。同時規(guī)定,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fā)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能調動軍隊。據此可知元代()A.地方長官有較大獨立性 B.重視對地方官員的監(jiān)察C.行省權力受到中央節(jié)制 D.專制主義皇權空前加強【解析】選C。材料中“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能調動軍隊”說明地方長官沒有較大獨立性,故A錯誤;材料中沒有提及中央對地方官監(jiān)察的信息,故B錯誤;材料中“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fā)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也不能……”的信息說明行省權力受到中央節(jié)制,故C正確;材料中體現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是皇權加強,故D錯誤。【拓展延伸】對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認識(1)一個集中:所有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2)兩對矛盾: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3)三個趨勢:分割相權集中皇權,加強君主專制;分散地方權力,集中中央權力,加強中央集權;思想控制日趨嚴重。(4)四個發(fā)展階段:秦漢確立發(fā)展→隋唐完善→宋元進一步加強→明清空前強化。4.(2015·濰坊二模)“唐代科舉從形式上看和過去的孝廉、秀才有繼承關系,只是當門閥盛行時被舉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無此限制?!辈牧现荚谡f明唐代科舉制()A.繼承了選官方式 B.促進了經學發(fā)展C.擴大了舉薦范圍 D.淡化了門第出身【解析】選D。唐代科舉制是考試選官制度,以往選官方式是察舉制,故A錯誤;唐代科舉制考試以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促進了經學發(fā)展,但材料沒有體現科舉考試內容,故B錯誤;唐代科舉制是考試選官制度,不是舉薦,故C錯誤;從材料“只是當門閥盛行時被舉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無此限制”說明淡化了門第出身,故D正確。5.(2015·北京高考·T13)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实弁饬送蹂姷恼埱?并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書。由此推斷,給事中隸屬于()A.唐朝的門下省 B.宋朝的樞密院C.明朝的內閣 D.清朝的軍機處【解析】選A。由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時任給事中的李藩駁回了“鍔可兼宰相”的詔書,說明給事中有審議、封駁詔書的權力,據所學知識,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門下省負責政令的審議,所以A符合題意。宋朝的樞密院掌管軍權,沒有審議之權,而明清時期,中央官制中已經沒有了宰相,所以時期不符,故C、D不正確。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之所以革之(注:廢分封制)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谠斗饨ㄕ摗凡牧隙笾疄槿司卟蝗弧R詾樘煜吕χ畽嘟猿鲇谖?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始而慚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為莫大之產業(yè),傳之子孫,受享無窮。——黃宗羲《明夷待訪錄》(1)概括材料一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朝政制的意義。(2)比較材料一、二,分析柳宗元和黃宗羲對于中央集權制度的不同態(tài)度并說明原因。【解析】第(1)題第一問,從材料一概括觀點為郡縣制,目的還是維護皇帝私利,但有利于“公天下”形成;第二問,結合所學知識從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意義回答即可。第(2)題第一問,從材料一“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可知柳宗元肯定郡縣制,從材料二中可知黃宗羲認為君主為一己之私,危害天下,體現出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第二問,結合唐朝和明末的時代背景和柳、黃觀察問題的視角說明原因。答案:(1)觀點:秦始皇以郡縣取代分封,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卻成就了“天下之公”。(或局部引用原文)意義:奠定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后世沿用。(或其他合理的兩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材料研發(fā)與產業(yè)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
- 2024年植保員的行業(yè)動態(tài)分析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考試修習試題及答案
- 老舊供熱管網及設施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
- 建筑廢棄物處理與回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僅供參考)
- 參加體育經紀人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2024農業(yè)植保員職業(yè)標準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考試常見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員考試重要法律條款試題及答案
- 2024籃球裁判員考試報告分析試題及答案
- 公路過道管更換施工方案
- 創(chuàng)傷急救培訓課件
- 王貴啟-玉米田雜草發(fā)生發(fā)展及除草劑優(yōu)解-合肥0728
- 彤輝羅布麻茶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
- 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講解
- 除塵系統和相關安全設施設備運行、維護及檢修、維修管理制度
- 電影音樂欣賞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華南農業(yè)大學
- 傳感器原理與應用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山東大學(威海)
- 工程熱力學 09氣體動力循環(huán)-wyz-2013
- 情緒管理課:認識情緒-心理健康教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