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探究(定量論文)11000字】_第1頁
【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探究(定量論文)11000字】_第2頁
【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探究(定量論文)11000字】_第3頁
【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探究(定量論文)11000字】_第4頁
【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探究(定量論文)110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8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摘要本研究運用文獻法對學困生進行了概念界定,并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觀察法,從學校對學困生的重視程度、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對學困生的課堂管理、學困生的自主學習情況等方面,對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提升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水平的合理化策略及建議。關鍵詞: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策略目錄TOC\o"1-2"\h\u2795前言 1115731核心概念及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277121.1學困生 2145391.2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2300042研究過程 2237292.1研究對象 2190082.2研究方法 3263532.3研究工具 4113783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調查結果分析 4261513.1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4172953.2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觀察結果分析 8205324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討論與分析 13118694.1S市小學對學困生教育的重視度和關注度不夠 13285504.2對學困生的評價過于單一 1385264.3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能力有待提升 14214044.4對學困生課堂紀律管理不到位 14121444.5教師對學困生教育方法不當 1499035提升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水平的對策和建議 15143195.1學校方面 1565705.2教師方面 1512046小結 1624790參考文獻 17前言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啟蒙的重要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習生涯甚至是人生的重要階段。但是在學校教育的對象中存在著學困生這一特殊群體,他們雖然可以正常參與教學活動,但是由于自身或是家庭環(huán)境等其他因素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與其他人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地消化知識,不能及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許多學校對學困生的重視度不夠,教師因時間長、成效低或方法不正確等缺乏對學困生的教育或是對學困生教育的程度不夠。因此學困生的成因及教育問題一直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問題。當前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業(yè),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本研究正是在此基礎上對S市小學學困生的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并進一步提出提升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水平的策略。提高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水平,幫助學困生脫困,無論對于學生本身的發(fā)展、學校教育的發(fā)展還是國家素質教育的推進,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核心概念及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學困生學困生也稱后進生,本研究采取中國學者郝歡歡的觀點,所謂學困生,“指智力處于正常水平,但是學習成績與同齡層次的學生有明顯差距的學生。盡管其學習成績相當落后,但從其智力水平可以預測其學習成績完全可以提高,也就是身體健康、智力正常,由于家庭、學校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而造成學生學習效果不佳,達不到預期的學習要求,在學習上有困難、思想上有待進步的學生,這種學習困難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或教育管理對策進行補救轉化的?!毖芯康囊饬x和價值研究的意義當前我國提倡的追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與潛能的健康、充分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素質教育,要求中小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全面性、差異性和主動性。其中,學生的差異性是指必須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個體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我們的教育不僅是關心優(yōu)秀學生和活潑好動的學生,也應關心那些學困生。小學階段的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石,是各級各類人才培養(yǎng)的前提,對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的研究有利于教師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小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本研究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對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并對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利用調查問卷所得數據和觀察結果進行分析和處理,可以了解學校對學困生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當前學困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學校提高真實數據,促使學校和教師重視學困生教育工作,為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研究過程研究對象本研究隨機選取S市綠化路小學、美的小學、前進小學等小學的部分學困生作為研究對象,發(fā)放調查問卷。由于4--6年級的學生思想基本已獨立,學習習慣已養(yǎng)成,所以選取4--6年級的30名學困生和12名教師作為觀察對象。由于處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本研究采用網上發(fā)放問卷的方式,最終有效問卷回收121份。根據表1可知,本研究調查對象的性別比例比較均衡,對三所小學的六個年級均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六年級人數最多,調查對象中75%以上與父母一起生活。由此可見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具有科學性和廣泛性,符合調查研究的基本原則。表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n=121)變量類別頻數百分比(%)性別男5142.15女7057.85年級一年級119.09二年級1613.22三年級1613.22四年級2319.01五年級2621.49六年級2923.97家庭結構和父母一起生活9376.86和父親一起生活10.83和母親一起生活129.92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1411.57寄宿或托管10.83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中國知網是進三十年來探討學困生教育的文獻,在進行閱讀與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深入調查研究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問卷調查法以網絡問卷的形式了解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和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觀察法通過課堂觀察采集數據來分析教師對學困生的課堂管理和學困生的課堂自我管理能力,選取客觀的量表,在征得教師的同意后進入課堂,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收取資料,并依據收集的資料做出相應分析。研究工具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問卷本研究采用西安外國語大學郝歡歡編制的問卷,共計15個項目,主要從學校的脫困實踐、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課堂紀律管理、教師的教育方法和學困生自主學習情況等方面展開。教師觀察量表觀察量表采用華東師大大學崔允漷教師2006年編制的《課堂觀察-走向專業(yè)的聽評課》一書中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堂性質和課堂文化四個維度,選取其中的準備、傾聽、互動、達成、環(huán)節(jié)、對話、指導、機智、實施、評價、民主、關愛、特質的視角。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調查結果分析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學校的脫困實踐表2學校的脫困實踐情況(n=121)變量類別頻數百分比(%)學校對學困生教育的重視程度非常重視1310.74比較重視3730.58一般重視4839.67不重視1915.7非常不重視43.31學困生對脫困實踐是否感興趣非常感興趣1714.05比較感興趣1814.88一般感興趣4234.71不感興趣3125.52非常不感興趣1310.74根據表2學校的脫困實踐調查可以看出,在學校對學困生教育的重視程度項目中,認為一般重視的學生占比為39.67%,認為不重視的學生占比為15.7%,認為學校對學困生教育非常不重視的百分比為3.31%,這三種程度合計百分比為58.68%,接近6成,這就表明接近6成的學困生認為學校對學困生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在學困生對脫困實踐是否感興趣的項目中,14.05%的學困生非常有興趣,14.88%的學困生比較感興趣,34.71%的學困生一般有興趣,三個合計占比63.64%,這表明學生對脫困實踐充滿期待,為本研究提供了動力。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表3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n=121)變量類別頻數百分比(%)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非常強1814.88比較強6049.59一般2319.01比較差129.92非常差86.61根據表3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調查可以看出,學困生認為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非常強的百分比為14.88%,認為比較強的百分比為49.59%,二者合計百分比為64.47%,認為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一般的百分比為19.01%,認為比較差的百分比為9.92%,認為非常差的百分比為6.61%,三者合計百分比為35.54%,表明超6成的學困生認為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可以適應學困生教育的時間需要,但仍有近4成的學困生認為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亟待加強,反映了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中,近4成的教師需要提高對學困生的教育能力。學困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表4學困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n=121)變量類別頻數百分比(%)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非常積極和主動1411.57比較積極和主動2218.18一般積極和主動3327.27不積極和主動4234.71非常不積極和主動108.26從表4學困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查中可以看出,非常不積極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學生所占百分比為8.26%,不積極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學生百分比為34.71%,一般積極和主動的學生占比為27.27%,三者共計百分比為70.24%,超過了7成,遠高于比較積極及主動和非常積極和主動參與學習二者相加的百分比,反映了學困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教師需要加強對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上的教育。課堂紀律管理能力表5課堂紀律管理能力(n=121)變量類別頻數百分比(%)學困生對課堂紀律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好129.92比較好2823.14一般4033.06不好3226.45非常不好97.44教師對學困生的課堂紀律管理非常好129.92比較好3629.75一般5242.98不好1714.05非常不好43.31根據表5課堂紀律管理能力調查可以看出,學困生對課堂紀律的自我管理中,認為自我管理一般的百分比為33.06%,自我管理不好的百分比為26.45%,認為自我課堂紀律管理非常不好的百分比為7.44%,三者總計百分比為66.95%。;在教師對學困生的課堂紀律管理中,42.98%的學困生認為一般,認為不好和非常不好的百分比分別為14.05%和3.31%,三者共計百分比為60.34%。表明S市小學教師對學困生的課堂紀律管理能力亟待提高,超6成的小學學困生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強對課堂紀律的自我管理能力。學困生自主學習情況表6學困生學習預習情況(n=121)變量類別頻數百分比(%)學困生學習預習情況總是75.79經常75.79有時3629.75很少5242.98從不1915.7學困生學習預習時間50分鐘75.7930分鐘1714.0520分鐘4537.1910分鐘5242.98從表6學困生學習預習情況調查中可以看出,只有極少數學困生認為預習很重要并且堅持預習。表7學困生學習復習情況(n=121)變量類別頻數百分比(%)學困生學習復習情況總是64.96經常2117.36有時5646.28很少3125.62從不75.79學困生學習復習時間50分鐘1613.2230分鐘5142.1520分鐘4234.7110分鐘129.92從表7學困生學習復習情況調查中可以得出,少數學困生認為復習很重要并且堅持復習。由表6和表7可見,學困生的預習和復習情況總體上不夠理想。眾所周知,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不僅是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引導作用的體現,還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體現,學困生不理想的預習和復習情況,表明S市小學教師對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教育還有待提高。學困生課外學習情況表8學困生每周課外學習情況(n=121)變量類別頻數百分比(%)學困生每周課外學習情況0次1814.881次5646.282次3831.43次及以上86.61每天1次10.83根據表8學困生每周課外學習情況調查可以看出,學困生每周課外學習的次數,0次和1次的百分比分別為14.88%和46.28%。二者合計百分比為61.16%,遠高于3次及以上和每天1次所占百分比之和7.44%。學困生課外學習情況,一方面反映了學困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和熱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師教學對學困生的吸引力。由此可見,S市小學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困生學習態(tài)度方面的教育。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表9教師常用教學手段情況(n=121)變量類別頻數百分比(%)教師常用教學手段和方法傳統完全講授法2923.97班班通(投影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2520.66傳統教授多+班班通少4537.19傳統教學和班班通完全融合2218.18從表9中可以看出,多數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是傳統講授多+班班通少相結合的模式。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觀察結果分析課堂作為師生活動的主營地,反應出的問題更客觀,本研究是通過課堂觀察采集數據來分析教師對學困生的課堂管理和學困生的自我課堂管理能力。學生學習表10學困生學習的課堂準備(n=30)視角頻數百分比(%)準備非常充分13.34比較充分310一般充分413.33不充分2273.33根據表10學困生學習的課堂準備觀察表可以看出,73.33%的學困生課前準備不充分,僅有13.34%的學困生在課前做了準備,把上課需要的書本和文具按要求擺放好,并完成了相應的預習工作。據觀察和與教師的談話中了解到,準備充分的學困生是因為害怕被教師批評,所以總是被動學習。表11學困生學習的課堂傾聽(n=30)視角頻數百分比(%)傾聽認真傾聽310比較認真傾聽310一般620不傾聽1860根據表11學困生的課堂傾聽觀察表可以看出,60%的學困生在課上注意力不集中,左顧右盼,偶爾搞小動作,整堂課基本沒有聽老師講課,20%的學困生能認真傾聽教師講課,但不能堅持一整堂課。表12學困生學習的課堂互動(n=30)視角頻數百分比(%)互動積極參與課堂互動310比較積極參與課堂互動516.67一般1033.33不參與課堂互動1240由表12學困生學習的課堂互動觀察表可知,40%的學困生不參與課堂互動,并且即使被提問也回答不上來,50%的學困生比較積極或能夠參與課堂互動,但其中包括被教師提問以及主動回答教師提問但回答錯誤的情況。表13學困生學習的達成(n=30)視角頻數百分比(%)達成非常清楚目標并達成310比較清楚目標并完成516.67一般1033.33不清楚目標1240由表13學困生學習的達成觀察表可知,40%的學困生不知道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33.33%的學困生通過參與課堂互動而清楚本節(jié)課的目標,但并未達成。由以上觀察表可知,S市小學學困生在課前準備、課上傾聽、課堂互動和自主學習等學習方面不夠理想,所以對小學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主學習等方面的教育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強。教師教學表14教師教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n=12)視角頻數百分比(%)環(huán)節(jié)面向全體學生758.33面向大部分學生216.67面向一半學生18.33面向少數學生216.67根據表14教師教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觀察可以看出,有超6成的教師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圍繞全體學生展開的,只有25%的教師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注到一半學生和少數學生,表明有極少數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會考慮到學困生。表15教師教學的對話(n=12)視角頻數百分比(%)對話話題新穎,對話次數多216.67話題比較新穎,對話次數多18.33一般216.67不對話758.33根據表15教師教學的對話觀察表以及前文分析過的教師常用教學手段可知,大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對學困生偶爾會提問,表明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學困生的主體地位。表16教師教學指導(n=12)視角頻數百分比(%)指導有效指導學困生學習216.67比較有效指導學困生學習18.33一般541.67不指導433.33根據表16教師教學的指導觀察表可以看出,能有效指導學困生學習的教師僅占25%,遠低于不能有效指導學困生的百分比,表明教師雖能進行教學任務,但是對學困生課堂管理的能力還有欠缺。表17教師教學機智(n=12)視角頻數百分比(%)機智能有效處理突發(fā)事件18.33比較有效地處理突發(fā)事件433.34一般650不能有效處理突發(fā)事件18.33由表17教師教學機智觀察表可知,大部分教師能夠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仍有極少數教師不能有效處理學困生在課堂上的突發(fā)事件,并且在處理學困生課堂突發(fā)事件時,部分教師不能用合理的手段處理突發(fā)事件,甚至用懲罰手段教育學困生,如有學困生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說話,教師采取的方法是讓兩名學生罰站。S市小學教師基本都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環(huán)節(jié)面向全體學生,課堂上主要采用講授法。但是與學困生的對話環(huán)節(jié)較少,大部分教師都是以自己講課為主,與學生的互動很少,并且提問時很少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忽視了學困生作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有效地指導學困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課程性質本研究主要從課程性質的實施和評價兩個視角來進行觀察。表17課程性質實施(n=12)視角頻數百分比(%)實施有效設計教法和學法并完成教學目標758.33比較有效地設計教法和學法并完成教學目標541.67一般00不設計教法與學法00表18課程性質評價(n=12)視角頻數百分比(%)評價能有效評價學困生216.67比較有效地評價學困生758.33一般216.67不評價學困生18.33由表17和表18可知,小學教師能夠有效地設計教法和學法并有序的進行教學,但對于學困生并沒有具體分層教學,沒有做到循序漸進的引導學困生。在對學困生的評價中,75%的教師可以依據課程性質對學困生進行評價,但大多數教師評價的標準僅限于知識,而忽視了學生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課堂文化對課堂文化的觀察主要從民主、關愛、特質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展開。表19課堂文化民主與關愛(n=12)視角頻數百分比(%)民主對學困生的課堂管理很民主18.33對學困生的課堂管理比較民主216.67一般650對學困生的課堂管理不民主325關愛有效關愛學困生18.33比較有效關愛學困生216.67一般866.67不關愛學困生18.33根據表19課堂文化民主和關愛觀察表可以得出,僅有少數教師在課堂中對學困生的管理民主,鼓勵和關愛學困生,與學困生的關系融洽,大多數教師對學困生的課堂管理不民主,對學困生的態(tài)度比較嚴肅,言語嚴厲,提問時讓學優(yōu)生回答的次數多,對學困生的鼓勵和關愛比較少,與學困生的關系不是很融洽。表20課堂文化特質(n=12)視角頻數百分比(%)特質課堂設計非常有特色216.67課堂設計比較有特色216.66一般866.67沒有特色00課程的特質,是吸引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根據表20課堂文化特質觀察表可以看出,超6成的教師課堂設計特色一般,表明課程的節(jié)奏不緊密,對學困生的吸引力比較多,不利于學困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討論與分析S市小學對學困生教育的重視度和關注度不夠S市小學教學質量總體比較高,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比較高。但是學校及教師對學困生群體的教育并沒有系統完整的教育模式,對學困生教育的關注度和重視度還有待加強。在S市小學對學困生教育的重視程度調查和課堂對教師和學生的觀察可以發(fā)現,可以發(fā)現,有近6成的學困生認為學校對自己的重視程度不夠,需要學校及教師提高對自己的關注度,教師的教學目標和環(huán)節(jié)設計基本是面向全體學生,忽略學困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40%的學困生不參與課堂互動,58.33%的學困生不參與課堂對話,75%的學困生在課堂上不能被教師有效指導,表明對學困生教育缺少完備的教育方法系統。對學困生的評價過于單一學校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目的是鼓勵、幫助學生,而不是篩選、淘汰學生。目前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是指不僅強調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以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能力為目標,使其全面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模式。在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現狀的研究中發(fā)現,教師在教育管理學困生中過分強調成績,而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眾所周知,教學目標應該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來制定,但通過課堂中對教師的觀察發(fā)現,教師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大多數是圍繞全體學生的知識而制定的,而忽視了學困生群體的認知水平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能力有待提升S市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總體比較高,并且都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大多數教師的教育理念仍然遵守著傳統的方式,缺少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和方式過于單一,對于學困生來說,缺少課堂互動,學困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很少。首先,教師對學困生的教育理念陳舊,經常采用嚴厲甚至是懲罰等不合理的手段來教育學生,不尊重學生,忽視了學困生作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對課堂的觀察發(fā)現,有學困生在課堂上違反紀律,教師通常會叫他站起來聽課或是站在班級后面聽課,然后繼續(xù)進行教學,再有學困生出現這種情況,教師依然會這樣做,而不是去詢問學困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表明教師不能有效地處理學困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并且教師這樣做反而會降低學困生學習的效率,如果教師不能清楚的發(fā)現學困生出現課堂問題的原因并正確解決,可能會有更多的課堂問題行為出現。其次,教師雖有著豐富的學科知識,但是不了解學困生課堂教育管理理論,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有效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困生學習效率低下。在小學教師常用教學手段調查以及學困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調查和課堂觀察的結果分析中顯示,學生的學習準備、課上傾聽和互動,自主學習情況不夠理想,教師的教學方式以講授法為主,課堂互動和學生自主活動安排較少,課堂特色設計比較一般,并且很少有教師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會根據學困生水平進行調整,由此可以看出,教師的課堂教學對學困生的吸引力不足,不能矯正學困生對學習的消極態(tài)度,不能讓學困生主動投入學習。對學困生課堂紀律管理不到位S市小學班級容量大多為45人左右,面對比較多的學生數量以及每節(jié)課有限的40分鐘,教師管理起來很有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比較強的課堂紀律管理能力,更要具備管理學困生課堂紀律的能力。根據教師對學困生的課堂紀律管理調查可以發(fā)現,超6成的學困生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強課堂紀律自我管理能力,并且有60.34%的學困生認為教師的課堂紀律管理能力不足。教師對學困生教育方法不當通過對學困生教育現狀的調查和課堂觀察可以看出,教師往往采用批評等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學困生,但對學困生的批評,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甚至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使情況惡化。教師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安排緊湊,沒有根據學困生的學習進度采用分層教學,并沒有因材施教的教育學困生。大多數教師對待學困生和其他學生的態(tài)度不公平公正,在課堂文化的關愛和民主視角的觀察中可以發(fā)現,僅有3成的教師在課堂中對學困生的管理民主,鼓勵和關愛學困生,與學困生的關系融洽。提升S市小學學困生教育水平的對策和建議學校方面重視學困生的教育工作,評價多元化多角度分析學困生現狀,多方面開展對學困生的教育活動,提高對學困生的關注和重視。公平對待學困生,教育機會和資源平等對待。評價內容多元化,即要體現學生的共性,更要關心學困生的個性;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心學習的過程。不能僅依靠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應從多角度進行評價,具體可以從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等方面來進行評價。評價方法多元化,即不僅僅依靠紙筆考試作為評判學生發(fā)展的手段,改變傳統的以選拔為目的的評價方式,樹立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理念,豐富考試和評價的方式,如成長記錄袋、學習日記、情景測驗、行為觀察和開放性考試等。評價主體多元化,傳統評價方法的主體是教師,而學生是被評價者,在評價中處于被動地位。評價主體多元化,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價和家長評價,即把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和家長評價結合起來。為教師提供加強學困生教育能力的研修機會學困生的學習與教師本身的素質和能力有著重要的關系,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能夠幫助學困生掌握知識,激發(fā)思維。但仍有很多教師遵循著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在觀念上沒有創(chuàng)新,需要從多個方面來提高教師的學困生教育能力。但對于教師本人來說,研究并提高學困生的教育能力有著很大的限制,所以學校應該以教師為中心,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可以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引進”教育層面的專業(yè)人士針對本校學困生教育情況進行指導,鼓勵教師“走出”校門,積極參與其他學?;蛏鐣系南嚓P研修活動,來幫助教師提高教育能力。家校合作,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對孩子的教育不僅需要學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則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決定著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因此,在學困生的教育過程中,不能忽視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學校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密切配合,共同為學困生營造一個適合的學習環(huán)境。一方面,家長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主動與教師溝通,提高自身素質。“把孩子放到學校,孩子的一切就全都由教師負責,孩子學習好不好是教師的責任?!边@是典型的家長傳統心理。家長要轉變態(tài)度,以積極正向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學習,重視孩子的學習。家長不僅要主動與教師和班主任溝通和交流,協助教師找出孩子成為學困生的原因,并對癥下藥。還要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多給予他們一些愛,給他們精神上的最大支持,即使在家里也要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另一方面,學校要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學??梢酝ㄟ^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家長會,教育宣傳大會等,向家長傳播正確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和信息溝通等方式,了解學生在家里的表現,同時也向家長傳達孩子的在校表現,從而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取得家長的的配合,為后期開展分析與轉化學困生的工作做好準備。教師方面糾正對待學困生的態(tài)度,與學困生樹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困生的良好師生關系可以提高學困生學習的效率,教師要糾正錯誤的態(tài)度,主動與學困生拉近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樹立公平公正的思想。每名教師都要以同等的態(tài)度去對待班級里所有的學生,每一名學生都存在發(fā)展的可能性,可能他們擅長的領域有所不同,但教師不能因為學困生學習成績的高低而差別對待。其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把學生以獨立的個體看待,每一名學生包括學困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學困生的特點來因材施教。最后,真誠對待學困生。教師要以真誠的態(tài)度來對待每一名學困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要主動關心和幫助學困生。激發(fā)學困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不能真正理解學習的目的,只為滿足教師和家長的期待是學困生的主要問題,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積極的學習動機。首先,采用新穎豐富的課堂導入。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課堂導入,不僅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還可以增強學習內容的趣味性,激發(fā)學困生的探究興趣。其次,為學生點燃成功的希望。教師要時常鼓勵學困生,及時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通過適當的作業(yè)安排,讓學困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讓學困生在點滴進步中重拾信心。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能力教師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提高,不僅對提升學困生的教育水平有重要作用,還對提升學校學困生教育相關的科研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優(yōu)化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分析學困生特點并進行分類,根據學困生特點選用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對學困生的課堂紀律管理,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對學困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等多進行指導;對學困生違反紀律等行為深入分析,不盲目采取罰站等懲罰方式;教學反思多元化,從多方面出發(fā)進行反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