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名校2024年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8/37/wKhkGGY5GHaAQPYqAAJrJKqOQOw015.jpg)
![廣東省深圳市名校2024年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8/37/wKhkGGY5GHaAQPYqAAJrJKqOQOw0152.jpg)
![廣東省深圳市名校2024年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8/37/wKhkGGY5GHaAQPYqAAJrJKqOQOw0153.jpg)
![廣東省深圳市名校2024年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8/37/wKhkGGY5GHaAQPYqAAJrJKqOQOw0154.jpg)
![廣東省深圳市名校2024年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8/37/wKhkGGY5GHaAQPYqAAJrJKqOQOw01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名校2024年中考一模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以運輸漕糧為主,不攬客貨……吸納大量民間資本,使得企業(yè)業(yè)務興隆,盈利上升?!薄皟冉夂V?,不致為洋人盡占?!辈牧现械钠髽I(yè)是A.輪船招商局B.湖北織布局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總局2.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就西安事變結束時的局勢發(fā)表評論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的勝利。一個統(tǒng)一的中國,雖然緩慢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她所說的“統(tǒng)一”指的是A.國民政府實現(xiàn)了形式上的全國統(tǒng)一B.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C.蔣介石獲釋并重新執(zhí)掌軍政大權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3.“全球化源于何時?這實際上是個復雜的歷史問題,如果從地理與歷史的角度來看,15世紀應該可以看作是近現(xiàn)代全方位交流意義的全球化的開始?!薄皬牡乩砼c歷史的角度”指的是A.鄭和下西洋B.文藝復興C.新航路開辟D.三角貿易4.一位同學要編制《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專題圖冊,已經選取了“漢代造紙過程示意圖”“宋朝指南針”“元朝銅火銃”等圖片,以下圖片可以選入此圖冊的是()A.B.C.D.5.盛世是指興盛的時代,一般公認的盛世有西漢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包括①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②經濟繁榮③統(tǒng)治者采取安民政策④加強思想控制,嚴禁外來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6.1971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在一次演講中說:“同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的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我們甚至連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那種挑戰(zhàn)?!边@句話中的這種“挑戰(zhàn)”來自于()A.中國 B.蘇聯(lián) C.西歐和日本 D.東歐7.下圖所示是兩次工業(yè)革命的主要成果。它們的核心動力分別是①蒸汽②煤炭③石油④電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有史學家指出:“如果說鴉片戰(zhàn)爭的震撼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qū)的話,那么持續(xù)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的社會中樞?!蹦軌蛘撟C該觀點的是A.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 B.日本割占遼東半島C.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 D.北洋軍閥割據混戰(zhàn)9.人物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請你選擇一個恰當的主題(
)A.蘇維埃政權的建立者 B.資產階級民主倡導者C.社會主義國家領導者 D.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立與繼承者10.下列關于“好國君應該怎樣作為”的表述,主要體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哪家思想()A.法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墨家 D.儒家、道家11.下表是某同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其中,關于這些重大事件的影響,不正確的表述是事件德國突襲波蘭日本偷襲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日本投降時間1939年9月1941年12月1942年7月~1943年2月1945年9月影響二戰(zhàn)全面爆發(fā)開辟歐洲第二戰(zhàn)場二戰(zhàn)轉折點二戰(zhàn)結束選項ABCDA.A B.B C.C D.D12.“就是因為這場革命沒有讓暴力主導,而是讓妥協(xié)精神引領,達成了建國共識,從而讓英國當時的各方政治力量都在國家政治機制中得到安頓?!边@一國家政治機制的特點是A.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B.君主制被廢除C.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D.采取聯(lián)邦制13.“這場持續(xù)了約三十五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方面……卻完全被忽視了?!辈牧纤龅摹斑\動”指的是A.洋務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C.維新變法運動 D.新文化運動14.某部小說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國民黨同中國共產黨正式簽署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也就是著名的《雙十協(xié)定》。下列適合做這部小說書名的是A.開啟思想解放的大門——新文化運動B.我眼中的延安——中國革命的中流砥柱C.中國社會轉型的開端——鴉片戰(zhàn)爭D.艱難的較量——重慶談判15.武昌有“首義之城”的美譽,是因為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黃花崗起義16.我國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指的是①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②手工業(yè)社會主義改造③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④交通運輸業(yè)社會主義改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7.科技史專家丹皮爾認為:“為了追求純粹的知識”而進行的研究“開始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fā)明的前面,并且啟發(fā)了實際的應用和發(fā)明”。下面屬于此類發(fā)明的是A.珍妮紡紗機 B.蒸汽機C.電燈 D.火車18.“在重慶戰(zhàn)斗的八年里,始終是人民的向導,是中國共產黨的喉舌,像一把尖刀插進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心臟。”這描述的是A.《新華日報》B.《國民公報》C.《新蜀報》D.《巴聲》19.當代美國著名學者、歷史學家費正清寫道:“它使傳統(tǒng)中國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盡管它的結局是悲劇性的?!辈牧现械摹八笔侵窤.戊戌變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20.他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是A.秦始皇 B.張騫 C.漢武帝 D.班超21.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方針是A.一國兩制B.求同存異C.科教興國D.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22.20世紀90年代,它在全球迅速普及,成為現(xiàn)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標志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它是A.人工智能B.物聯(lián)網C.互聯(lián)網D.計算機23.下表反映的是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棉紡廠增長情況。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A.珍妮機的發(fā)明B.鐵路交通的發(fā)展C.蒸汽動力的推廣D.工人運動的興起24.在歐洲封建統(tǒng)治者眼里,拿破侖始終是一個“擴散1789年瘟疫的暴發(fā)戶”。這里的“1789年瘟疫”指的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美國獨立戰(zhàn)爭C.法國大革命D.拿破侖遠征俄羅斯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年召開的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________底完成的三大改造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26.代東西方文明各有特色。大約公元前1894年,西亞地區(qū)的一個古代民族一阿摩利人建立了________王國。阻礙了社會不同等級間的自由流動,嚴重束縛了印度社會發(fā)展的活力的制度是________通過一系列對外戰(zhàn)爭,在公元前2世紀稱霸地中海的是________27.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___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時間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1世紀公元前1世紀—400年401年—1000年1001年—1500年明清時期19世紀中國占比50%62%71%58%30%以下0.4%——根據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學大事年表》端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的數據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列舉中國古代促進世界文化傳播的兩項重大科技發(fā)明。材料二下面是某本書中的部分目錄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第19課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zhàn)算20課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第22課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材料二中目錄不完整,請根據所學知識,將目錄補充完整,并說明理由。材料三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82.7萬億元,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30%,位居世界第一。世紀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國占7席。得益于云計算,移動通信和衛(wèi)星精準定位系統(tǒng),中國移動支付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將近40%網上交易發(fā)生在中國?!吨型鈿v史綱要》根據材料三,簡析中國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29.(6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見證了國家百年巨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81年6月9日,唐胥鐵路終于完工。1883年,李鴻章寫給醇親王的一井信中指出:興修鐵路利益甚大,東西洋均已盛行,中國阻于淳議,至今未能試辦。將來欲求富強制敵之策,舍此莫由?!需F路則運兵神逑,畛域(地域界限)無分,糧餉煤槭,不慮缺乏。﹣﹣摘編自吳汝綸《李文忠公全集》等材料二新中國鐵路發(fā)展大事年表一五時期西部地區(qū)首次開通成都至重慶、寶雞至成都等鐵路。1994年中國第一條準高速鐵路﹣﹣廣深鐵路建成,成為第一家境外上市鐵路。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里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建成通車。2008年京津堿際鐵路開通,最高時速達每小時35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整理自《中國鐵路發(fā)辰史》材料三中國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們的出行品質。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高速鐵路創(chuàng)造著巨大的社會效益。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zhàn)略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開放的新格局,使絲綢之路復活在世界經濟版圖中。中國高鐵已經走向世界,他們不但采用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也采用中國標準。中國高鐵,帶給民族的是自信,帶給民眾的是福祉。﹣﹣據紀錄片《中國高鐵》解說詞整理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唐胥鐵路的修建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并概括李鴻章認為“興修鐵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根據材料二概括新中國鐵路建設取得的成就,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結合材料三,談談你對“中國高鐵,帶給民族的是自信,帶給民眾的是福祉”的理解。綜合上述材料,從我國鐵路的發(fā)展歷程看,哪些因素推動了鐵路的發(fā)展?30.(7分)世界原來是“孤立”的;曾經是“歐洲”的;也曾是“美國”的;如今是“大家”的。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材料一閱讀下圖材料一與哪一事件相關?它的開辟對世界、對歐洲分別產生了哪些影響?材料二在美國,哥倫布被譽為全美州移民之父,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xiāng)鎮(zhèn)、歷史景點達幾十處。同樣是美國,有人認為哥倫布是殖民主義強盜,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對印第安人來說是一場災難。材料二認為哥倫布是美洲的發(fā)現(xiàn)者,又是殖民主義強盜。你認為呢?并說明理由。材料三1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yè)革命使西方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英國在成為大國的過程中,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提升了英國的人文精神,科學家牛頓的力學定律開啟了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大門?!咛?,他們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寫在英國走過的大國之路上。材料三所指的“工業(yè)革命”使人類進入到了什么時代?你認為在英國成為大國的過程中,誰的貢獻最大?并說明理由。材料四歐洲不是靠自身的經濟力量而興起的,當然也不能歸因于歐洲的理性、制度、創(chuàng)新精神、技術、地理——簡言之,種族的特殊性。我們將會看到,歐洲興起的工業(yè)革命……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簡言之,從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支配地位中謀取好處。歐洲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ヌm克《白銀資本》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材料四中歐洲怎樣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的。材料五下圖反映了“二戰(zhàn)”以來美國經濟的幾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二戰(zhàn)后美國為加強對歐洲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在經濟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五中美國經濟發(fā)展在第三階段呈現(xiàn)出怎樣的特征?材料六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劇烈廝殺后,昔日稱雄于世界的歐洲列強均已降為二等國、三等國,它們面對的是一個虛弱不堪、支離破碎的歐洲。在東方,來自蘇聯(lián)和東歐盟國的威脅日益嚴重;西方,來自美國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不斷加強。歐洲政治家清醒地認識到,要重振歐洲,必須實現(xiàn)歐洲的統(tǒng)一。為了緩和民族仇恨,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為了更好的利用歐洲的資源,振興經濟,必須重新組織歐洲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生活。1993年,歐洲聯(lián)盟成立。材料七發(fā)展中的中國,提出了“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的戰(zhàn)略思想。根據材料六概括,促使歐洲重組的因素有哪些?歐洲的統(tǒng)一、中國的發(fā)展,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輪船招商局由李鴻章主辦,招商局開辦不到七年時間,就將中國航運業(yè)的利權收回了約五分之三,打破了外國航運公司的壟斷局面;湖北織布局是1888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籌設官辦織布局;福州船政局由左宗棠創(chuàng)辦于1866年,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軍艦生產基地;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派興辦的規(guī)模最大、設備最齊全、分工最細的軍事企業(yè)。四個選項中與題干材料“以運輸漕糧為主”、“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為洋人盡占?!币馑挤系氖茿,選項B、C、D可予以排除。故選A。2、D【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的勝利。一個統(tǒng)一的中國,雖然緩慢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結合所學可知,西安事變爆發(fā)后,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提出和平解決的主張,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十年內戰(zhàn)基本結束,促進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現(xiàn),故D符合題意;張學良“東北易幟”標志國民政府實現(xiàn)了形式上的全國統(tǒng)一,故A不合題意;1937年9月國共合作宣言的發(fā)表標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故B不合題意;蔣介石獲釋并重新執(zhí)掌軍政大權與題干無關,故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3、C【解析】
題干中把15世紀看作全球化的開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到達古巴、海地等地,發(fā)現(xiàn)了美洲,新航路的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全球化的開始”的事件是新航路的開辟,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D【解析】
據所學可知,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四大發(fā)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重大貢獻。已經選取了“漢代造紙過程示意圖”“宋朝指南針”“元朝銅火銃”等圖片,即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另外的一大發(fā)明是印刷術,即D項泥活字版。ABC項與史實不符。故選D。5、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安定。這一時期的統(tǒng)治局面,歷史上稱為“文景之治”。唐太宗統(tǒng)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國力強盛,文教昌盛,由于唐太宗的年號為“貞觀”歷史上稱這段時期為“貞觀之治”。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稱為“開元盛世”。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間,經濟迅速恢復,國力空前強盛,史稱“康乾盛世”。由此可知,這些盛世局面共同的特點包括①項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②項經濟繁榮、③項統(tǒng)治者采取安民政策,故選B。6、C【解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1971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1年,中國的國力雖然有了增強,但中國還沒有改革開放,還沒對美國形成“挑戰(zhàn)”,排除A;蘇聯(lián)在二戰(zhàn)結束時已經引起了美國的“重視”,美國對蘇聯(lián)實行冷戰(zhàn)政策,排除B;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法國和聯(lián)邦德國等西歐國家成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對成員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到20世紀70年代,日本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因此1971年資本主義世界已經形成了美國、歐共體、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故C符合題意;東歐是個發(fā)展中國家,還無力與美國競爭,排除D。故選C。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要熟悉二戰(zhàn)后美國、日本、西歐的發(fā)展。20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經濟發(fā)展弊端顯露。1973~1975年經濟危機嚴重打擊下,美國出現(xiàn)通貨膨脹,債務沉重,經濟地位下降;日本到20世紀70年代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20世紀七十年代歐共體成立后,西歐各國經濟發(fā)展迅速,因此1971年尼克松說的這種“挑戰(zhàn)”來自于西歐和日本。7、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火車機車使用的動力是蒸汽力;無軌電車使用的動力是電力。煤炭和石油是能源,不屬于動力。因此①④符合題意,②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理解題干中“動力”一詞的含義。四個選項中,煤炭和石油是能源,采用排除法便可選出答案。8、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進攻北京圓明園,并搶劫財物燒毀圓明園全園,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的社會中樞,故A符合題意;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日本割占遼東半島,故B不合題意;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北洋軍閥割據混戰(zhàn)與題干無關,故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9、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指導思想。列寧和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故D正確。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建立蘇維埃政權,故排除A項。他們都是無產階級民族的倡導者,故排除B項。列寧和毛澤東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者,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故排除C項。故選D?!军c睛】本題的限定詞語是“主題”。找主題實際就是找出所給人物的共性。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他們四個人物都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前兩者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后兩者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正確答案由此即可得出。10、A【解析】根據題干中小女孩的說法“國君要用刑罰、權術和威勢來統(tǒng)治臣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主張君主治國要靠法令、權術和威勢,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因此,小女孩的說法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法家的思想。根據題干中小男孩的說法“國君要順應情勢,讓人民自由發(fā)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zhàn)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莊子,他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強調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莊子認為人生應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獨立的人格。因此,小男孩的說法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道家的思想。故本題正確的選項是A。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要熟悉百家爭鳴時期的思想家及主張。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fā)表意見,并相互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因此,關于“好國君應該怎樣作為”的表述也有不同的觀點。11、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日軍在幾個小時內以微小的代價重創(chuàng)美國太平洋艦隊,珍珠港事件標志著太平洋戰(zhàn)爭的爆發(fā)。第二天,美英對日宣戰(zhàn),其他國家也對日宣戰(zhàn),二戰(zhàn)達到最大規(guī)模。而歐洲第二戰(zhàn)場開辟的標志是諾曼底登陸,所以不正確的表述是B,B項符合題意;而ACD三項均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12、A【解析】
根據題目材料“這場革命沒有讓暴力主導......各方政治力量都在國家的政治機制中得到安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宮廷政變由于沒有發(fā)生流血沖突,而且滿足了各方面政治力量的需求,所以題目材料描述的是英國的宮廷政變。宮廷政變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因此A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均不符合英國的的君主立憲制特點,故排除。故本題答案選A。13、A【解析】
依據題干中“三十五年”是關鍵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朝內外交困。統(tǒng)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tǒng)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19世紀60至90年代,他們掀起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只是簡單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而忽視了制度、文化層面。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志著持續(xù)了約35年的洋務運動的破產。A項符合題意;太平天國運動從1851——1864年,只持續(xù)了十幾年,B項不合題意;維新變法又稱百日維新,從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共持續(xù)了103天,C項不合題意;新文化運動是從1915年開始的,到1919年五四運動,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14、D【解析】根據材料內容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抗戰(zhàn)結束后,蔣介石內戰(zhàn)準備工作還沒有就緒,于是玩弄起真內戰(zhàn),假和平的手法,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經過斗爭最終簽署了《雙十協(xié)定》,但很快蔣介石就撕毀了《雙十協(xié)定》,發(fā)動了內戰(zhàn)。A項的時間是1915年;B項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C項是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D。
15、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fā)動起義。第二天清晨,起義軍完全占領武昌城。12日,起義軍完全控制武漢三鎮(zhèn)。史稱“武昌起義”。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在武昌起義影響下清朝統(tǒng)治土崩瓦解。武昌起義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武昌起義是推翻清王朝并導致民國建立的“辛亥首義”。故選C。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與武昌起義無關,故排除AB項。黃花崗起義發(fā)生在廣州地區(qū),故排除D項?!军c睛】解決本題的關鍵在于對武昌起義意義的掌握。16、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三大改造指國家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仔細審查A①②③符合題意;交通運輸業(yè)社會主義改造與題干無關,故④不合題意,故含有④的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17、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開始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fā)明的前面,并且啟發(fā)了實際的應用和發(fā)明”可知,此內容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即機器的發(fā)明是建立在科技技術基礎之上的。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興起于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由于發(fā)電機和電動機的發(fā)明和使用,電力的應用日益廣泛,電力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愛迪生發(fā)明照明電燈,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使人類世界大放光明,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極大地便利了人類的生活,故C符合題意;珍妮紡紗機、蒸汽機、火車的發(fā)明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明,是建立在生產經驗基礎之上的發(fā)明,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8、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重慶戰(zhàn)斗的八年里,始終是人民的向導,是中國共產黨的喉舌,像一把尖刀插進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心臟。”描述的是《新華日報》的作用,《新華日報》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初期,中國共產黨的大型機關報。BCD項與題意不符,A項符合題意,故選A。19、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B符合題意。戊戌變法主張君主立憲,新文化運動是場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是反帝愛國運動,故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20、B【解析】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聯(lián)系,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貫穿東西方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與中亞和歐洲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B符合題意;秦始皇建立秦朝,A排除;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C排除;班超在東漢時期出使西域,D排除。故選擇B。21、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在1955年的亞非會議上,中國、亞洲、非洲共同努力,維護世界和平,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故B符合題意;一國兩制、科教興國、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22、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的發(fā)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1946年,美國研制成功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人類開始向網絡信息時代邁進。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在全球迅速普及,成為現(xiàn)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lián)結成一個整體,創(chuàng)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網絡不僅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還對人類經濟活動產生了直接影響,推進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綜上所述,D符合題意,故選D。23、C【解析】
依據題干“1802年-1830年、棉紡織廠”結合所學知識可判斷這是蒸汽機的推廣,1785年,改良蒸汽機開始用作紡織的動力機。其他工業(yè)部門隨后也廣泛使用蒸汽動力。蒸汽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機器制造、冶金、采礦等一系列工業(yè)部門的技術革命。19世紀上半葉,英國的工場手工業(yè)基本上被大機器生產所取代。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4、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由此可知“1789年瘟疫”指的是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故C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fā)生在1640年,故排除A項。美國獨立戰(zhàn)爭是1775年,故排除B項。1812年,拿破侖遠征俄羅斯,故排除D項。故選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211956【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參加會議的代表有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代表全國五十多個黨員,共產國際的代表也出席了大會。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1953年,國家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基本建立社會主義制度。26、古巴比倫種姓制度羅馬共和國【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大約公元前1894年,西亞地區(qū)的一個古代民族一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王國的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期間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2)依據所學可知,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種姓制度阻礙了社會不同等級間的自由流動,嚴重束縛了印度社會發(fā)展的活力。(3)依據所學可知,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共和國時期取得布匿戰(zhàn)爭的勝利;公元前27年屋大維任羅馬皇帝后,發(fā)動多次對外侵略擴張戰(zhàn)爭,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guī)模,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國家,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27、人文主義【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前后,意大利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fā)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幸福,這種叫做人文主義的思潮成為這時期興起的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因此,題干空處填寫:人文主義。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長期領先于世界;造紙術、印刷術。(2)目錄:第21課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理由: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戰(zhàn)場分為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zhàn)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zhàn)場,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戰(zhàn)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中堅力量。(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持續(xù)推進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國家推行科教興國戰(zhàn)略推動教育改革和科技創(chuàng)新;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謀求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窘馕觥?/p>
(1)依據材料信息:中國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長期領先于世界;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中國古代促進世界文化傳播的兩項重大科技發(fā)明是造紙術、印刷術。(2)依據材料二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缺少的目錄是第21課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理由: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戰(zhàn)場分為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zhàn)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zhàn)場,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戰(zhàn)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中堅力量。(3)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取得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原因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持續(xù)推進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國家推行科教興國戰(zhàn)略推動教育改革和科技創(chuàng)新;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謀求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9、(1)事件:洋務運動。理由:修筑鐵路可以,富強制敵。(2)成就:鐵路從無到有,快速發(fā)展。中國鐵路營業(yè)總里程達12,1萬公里,規(guī)模居世界第二;開啟“高鐵時代”,高速鐵路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京津堿際鐵路開通,最高時速達每小時35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鐵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3)中國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們的出行品質。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高速鐵路創(chuàng)造著巨大的社會效益。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zhàn)略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開放的新格局,使絲綢之路復活在世界經濟版圖中。中國高鐵已經走向世界。(4)因素: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推進了高鐵發(fā)展;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或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致力于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促進了高鐵技術提高;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引逬來”和”走出去”,促使高鐵走向世界。【解析】
(1)依據材料“將來欲求富強制敵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鐵艦,陸有鐵道,此乃真實聲威,外人斷不敢輕于稱兵恫嚇?!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唐胥鐵路的修建與洋務運動有關。李鴻章認為“興修鐵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是修筑鐵路可以,富強制敵。其意圖是由于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清朝統(tǒng)治。(2)根據材料“新中國鐵路發(fā)展大事年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鐵路建設取得的成就,鐵路從無到有,快速發(fā)展。中國鐵路營業(yè)總里程達12,1萬公里,規(guī)模居世界第二;開啟“高鐵時代”,高速鐵路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京津堿際鐵路開通,最高時速達每小時35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鐵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3)根據材料三“中國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們的出行品質。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高速鐵路創(chuàng)造著巨大的社會效益。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zhàn)略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開放的新格局,使絲綢之路復活在世界經濟版圖中。中國高鐵已經走向世界,他們不但采用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也采用中國標準。中國高鐵,帶給民族的是自信,帶給民眾的是福祉?!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們的出行品質。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高速鐵路創(chuàng)造著巨大的社會效益。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zhàn)略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開放的新格局,使絲綢之路復活在世界經濟版圖中。中國高鐵已經走向世界。(4)依據課本內容結合題意可從我國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光學透明粘合帶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合同范本勞務派遣合同模板書人力資源和企業(yè)新
- 2025用戶服務合同
- 2025委托律師代理合同范本范文
- 土地轉讓居間合同
- 2025【合同范本】運輸道路交通貨物合同
- 美容師勞動合同書
- 消殺服務合同范文
- 2025公司用工合同范本
- 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書合同
- 第1課+古代亞非(教學設計)【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
- 物業(yè)客服管家的培訓課件
- 2024年房地產行業(yè)的樓市調控政策解讀培訓
- 《統(tǒng)計學-基于Python》 課件全套 第1-11章 數據與Python語言-時間序列分析和預測
- 《GMP實務教程》 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項目1-14 GMP基礎知識-藥品生產行政檢查
- 裝飾定額子目(河南省)
- 【高速鐵路乘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9800字】
- 北師大版英語課文同步字帖三年級下冊課文對話原文及翻譯衡水體英語字帖三年級起點
- GB/T 2550-2016氣體焊接設備焊接、切割和類似作業(yè)用橡膠軟管
- GB/T 21295-2014服裝理化性能的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