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江蘇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學類文本閱讀含答案_第1頁
2024屆江蘇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學類文本閱讀含答案_第2頁
2024屆江蘇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學類文本閱讀含答案_第3頁
2024屆江蘇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學類文本閱讀含答案_第4頁
2024屆江蘇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學類文本閱讀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4屆江蘇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師版)江蘇省南通市海安高級中學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二)現(xiàn)代文閱該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捉不住的鼬鼠——時間片論周濤我一出世就沉沒在時間里了,時間如水我如魚。那是煙、霧、空氣的包圍,渾然不覺,如影相隨。我?guī)缀醪荒苊鞔_,是我擁有了它還是我正被它裹挾。它是那樣直接、迫近、強大地面臨著所有生命,但是為什么卻最容易被忽略?風無形,可是柳枝拂動、樹兒彎腰,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氣無狀,可是在陽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塵埃浮動、地氣上升,目擊它模糊的形態(tài)。但是時間呢?誰感受過它的力量、目擊過它的形狀?有位詩人曾經(jīng)妄圖正視它,結(jié)果那位詩人哭了。他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種強大力量的隔離,感到面對一圈無形的墻壁無法穿越的痛苦。還有一位詩人,曾經(jīng)試圖接近它,結(jié)果他反而給推得更遠了。他在江邊癡想,人是什么時候開始見到月亮的?月亮是什么時候開始見到人的?這個問題是世界柔軟的腹部,誰的拳頭打向這里,誰就會因撲空而迷惘。時間是空的。它大到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靈惟一裁判,如神;它小到無影無蹤、無孔不入,它甚至規(guī)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鐘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間,如奴隸。處處有它而無它,處處無它而有它。誰能畫出它的肖像呢?在我們的想象力的鐵路修不到的年代里,一個東方農(nóng)耕民族,因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認識了它,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季”。“季”是以四種容顏出現(xiàn)的,循環(huán)往復,互相銜接,從未有過一次失誤。當然還是東方,一些狩獵民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因而他們看到的也主要是黑白兩色,白天是白的,黑夜是黑的,他們把它叫“日子”。另外是游牧者,他們很容易把它叫做“紀元”,漫長的動輒千里的遷徙和轉(zhuǎn)移,使他們隨著或逆著它移動,也使他們看到了它更真實的茫茫無聲的面容。漏,晷,鐘,表……這些都是人類妄圖捕捉住它而設(shè)的夾子和陷阱。人們以為捉住了它,緊密地把它關(guān)在里面,非常珍惜,仿佛里面關(guān)了一只規(guī)矩而又準確的小鼬鼠。在這種兒童游戲面前,它是寬容的。它不愿意拆穿這種幼稚的錯覺。人們經(jīng)常愛問的一句話就是:“你有沒有時間?”我們怎么能夠有或者沒有時間呢?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它賜予的,都為它擁有,就像我們不能說自己有沒有天空一樣。它給了我們那么多時日,讓我們飲食、勞動、思考,讓我們創(chuàng)造,它多么偉大仁慈!我們每每看到太陽飽滿金紅地升起,就把太陽想象為它的臉,心里流露出一個生命對它的崇拜和感激。然而也許人們總的來說是讓它失望的,人們不珍惜生命,人們不僅揮霍而且極其藐視時間,把它給予的一生隨便地混過去……時間啊,我們最對不起的就是您了。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們究竟做了些什么?我們無所事事,沒有目標;因為空虛,我們勾心斗角;因為無聊,我們把對同類的踐踏當作平生樂事。我們不珍惜生命,但我們卻貪生怕死。這些,當然您都看見了。極度的靈活,超自然的伸縮性,不可思議的變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細長柔韌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頭,雙眼凝注而有神采。無處不可穿越,無處不可逃遁。閃電的一擊,比一切猛獸兇猛。它象征著“短暫”的殘酷力量,而這正是時間的另一屬性。在這寒冷的、毫無商量余地的時光匕首面前,誰也沒有能力躲閃。這位快捷的劍客,它的暗殺從來沒有落空過。

時間從來就沒有公正過。對“找時間”的人,它躲閃著;對“趕時間”的人,它飛跑著;對美妙幸福的事,它吝嗇著;對心酸痛苦屈辱的事,它揮霍放縱著。它就這樣荒誕無稽,常常捉弄人。其實,它根本就沒有理睬過我們,就像魚在水中爭吵并不與水有關(guān),也像鳥在天上廝斗并不于天有礙。它在一切之上,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同時它又有細致靈巧的手指,貓的無聲腳步……悄然移行。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經(jīng)消失了的事物再現(xiàn)!這一切都是可能的嗎?在時間的盡頭,在幽暗的內(nèi)臟,在呈現(xiàn)著虛無假象的背面,在意識的深不可測的井底,那種神秘的、那玄妙的、那不可洞察的創(chuàng)造萬物之手——是什么?文本二:周濤散文的特點,可一言以蔽之曰:把散文當詩寫。換句話說,其語言如詩一般節(jié)奏鮮明、簡潔精練,具有音樂的美感;其情感無論含蓄還是直率,都較之于一般散文更強烈而直接。這種長時間以來歸屬于詩歌的藝術(shù)特征被周濤巧妙地調(diào)用于散文創(chuàng)作中,構(gòu)成了他的寫作風格。在一次訪談中,周濤說:“我不擅長纖細的描寫,更不擅長敘事,我對一部重大作品的構(gòu)架才能也很差,我缺乏小說才干。我的思想方法較為接近于詩……我的‘這一套’是經(jīng)過寫詩的多年練習逐步形成的,我十分感謝詩對我的養(yǎng)育?!边@明顯是周濤對散文寫作的一番誠實的自審與判別。他的散文的氣質(zhì),首先在于他那博大雄渾的氣度。他的一些散文,讓人讀罷頗為感動,沉緬于所營造的情境之中?;叵胍幌拢瑓s記不住什么事情,那大抵是文章的氣韻在起作用。而他的另一些散文,卻重在對事物、對生命的深入理解和發(fā)現(xiàn),這該是更高層次的詩質(zhì)對散文的介入。(摘編自邵寅虎《周濤散文有哪些特點》)下列對文本一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持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結(jié)構(gòu)乍看松散,實則層次分明,它圍繞“時間是什么”“我們怎么對待時間”“時間怎么對待我們”展開,井然有序。

B.作者以“柳枝拂動、樹兒彎腰”寫風之可見,以“塵埃浮動、地氣上升”寫空氣之可睹,在與時間的對比中反襯出時間的無影無形。

C.“時間啊,我們最對不起的就是您了”,用“您”來稱代時間,就把時間當成了人看待,強化了因浪費時間而產(chǎn)生的愧疚之情。

D.文中“時間從來就沒有公正過”一句,強調(diào)的是時間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人們無論用怎樣的方式對待時間都無濟于事。

7.下列與文本有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化用了唐代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詩句,表達對時問的追問與思考。

B.文章把“漏、晷、鐘、表”等古今計時工具比作捕獸的夾子和陷阱,形象地表現(xiàn)了人類捕捉時間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

C.“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出自毛澤東的詩《七律·送瘟神》,作者引用這兩句詩表現(xiàn)了時間推移之悄然無聲。

D.周濤構(gòu)思、寫作散文,就是把詩歌的藝術(shù)特征賦予散文。力爭把散文寫成詩歌,所以他的散文雖然不是詩,卻頗有詩的特性。

8.文本一以“捉不住的鼬鼠”為主標題,以“時間片論”為副標題,兩者相得益彰。請對此作簡要分析。(4分)9.請依據(jù)材料二,簡要分析《捉不住的鼬鼠》的詩性特色。(6分)江蘇省南通市如皋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上學路沈從文①從我家中到那個新的學塾里去時,路上我可看到針鋪門前永遠必有一個老人戴了極大的眼鏡,低下頭來在那里磨針。又可看到一個傘鋪,大門敞開,作傘時十幾個學徒一起工作,盡人欣賞。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熱時總腆出一個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夾板上鞋。又有剃頭鋪,任何時節(jié)總有人手托一個小小木盤,呆呆的在那里盡剃頭師傅刮臉。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強壯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著墻上橫木,偏左偏右的搖蕩。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齒頭包花帕的苗婦人,時時刻刻口上都輕聲唱歌,一面引逗縛在身背后包單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紅銅勺舀取豆?jié){。我還得經(jīng)過一些屠戶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鮮豬肉砍碎時尚在跳動不止。我還得經(jīng)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從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親,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換了些什么式樣。③并且還常常停頓下來,看他們貼金敷粉,涂色,一站許久。我就歡喜看那些東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許多事情。每天上學時,我照例手肘上掛了那個竹書籃,里面放十多本破書。在家中雖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門,即刻就把鞋脫下拿到手上,赤腳向?qū)W校走去。不管如何,時間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總得繞一節(jié)路玩玩。若從西城走去,在那邊就可看到牢獄,大清早若干犯人帶了腳鐐從牢中出來,派過衙門去挖土。到了溪邊,有時候溪中漲了小小的水,就把褲管高卷,書籃頂在頭上,一只手扶著,一只手照料褲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齊膝處為止。學校在北門,我出的是西門,又進南門,再繞從城里大街一直走去。在南門河灘方面我還可以看一陣殺牛,機會好時恰好正看到那老實可憐畜牲放倒的情形。因為每天可以看一點點,殺牛的手續(xù)同牛內(nèi)臟的位置,不久也就被我完全弄清楚了。再過去一點就是邊街,有織簟子的鋪子,每天任何時節(jié)皆有幾個老人坐在門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鋼刀破篾,有兩個小孩子蹲在地上織簟子。又有鐵匠鋪,制鐵爐同風箱皆占據(jù)屋中,大門永遠敞開著,時間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個小孩子兩只手拉著風箱橫柄,把整個身子的分量前傾后倒,風箱于是就連續(xù)發(fā)出一種吼聲,火爐上便放出一股臭煙同紅光。待到把赤紅的熱鐵拉出擱放到鐵砧上時,這個小東西,趕忙舞動細柄鐵錘,把鐵錘從身背后揚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濺的一下一下打著。有時打的是一把刀,有時打的是一件農(nóng)具。有時看到的又是這個小學徒跨在一條大板凳上,用一把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鐵皮,有時又是把一條薄薄的鋼片嵌進熟鐵里去。日子一多,關(guān)于任何一件鐵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會弄錯了。邊街又有小飯鋪,門前有個大竹筒,插滿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魚同酸菜,用缽頭裝滿放在門前柜臺上。④引誘主顧上門,意思好像是說,“吃我,隨便吃我,好吃!”每次我總仔細看看,真所謂“過屠門而大嚼”,也過了癮。但最使人開心事,還是落過大雨以后,街上許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沒,許多地方陰溝中涌出水來,在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過身,我卻赤著兩腳故意向深水中走去。若河中漲了大水,照例上游會漂流得有木頭、家具、南瓜同其他東西,就趕快到橫跨大河的橋上去看熱鬧。橋上必已經(jīng)有人用長繩系定了自己的腰身,在橋頭上呆著,注目水中,有所等待。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東西浮來時,就踴身一躍,騎到那樹上,或傍近物邊,把繩子縛定,自己便快快的向下游岸邊泅去。另外幾個在岸邊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后,就把繩子拉著,或纏繞到大石上大樹上去,于是第二次又有第二人來在橋頭上等候。我歡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鯽魚在網(wǎng)中蹦跳。一漲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這種有趣味的事情。照家中規(guī)矩,一落雨就得穿上釘鞋,我可真不愿意穿那種笨重釘鞋。雖然在半夜時有人從街巷里過身,釘鞋聲音實在好聽,大白天對于釘鞋,我依然毫無興味。材料二:我寫出的又不是他們預定的形式,真無辦法。你們多知道要作品有“思想”,有“血”,有“淚”;且要求一個作品具體表現(xiàn)這些東西到故事發(fā)展上,人物言語上。你們要的事多容易辦!可是我不能給你們這個。(摘自沈從文《習作選集代序》)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上學路上所見到的都是跟自己日常生活直接相關(guān)的吃、用、喝方面的場景。B.皮靴店里大胖子皮匠總腆出“上面有一撮毛”的大而黑的肚皮,這讓人忍俊不禁。C.雖然作者覺得因漲水而漂來上游的東西很熱鬧,但隱約讓人感受到大水的無情。D.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沈從文在有意識地實踐自己的創(chuàng)作主張。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照應(yīng)了文章的標題,也點明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上學路上的景物。B.句子②從外貌、動作等方面生動地寫出了兩代苗人的生活,畫面溫馨甜美。C.句子③中“常常停頓下來”“看”“一站許久”一連串動作,體現(xiàn)兒童的好奇心。D.句子④作者運用了比喻修辭,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干魚同酸菜”的誘人可口。8.作者通過觀看“殺牛”“打鐵”“雨后撈東西”的場景明白了哪些“事情”?請梳理概括。材料二說“我寫出的又不是他們預定的形式”,材料一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創(chuàng)作特點的?請簡要分析。江蘇省蘇州市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二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走三邊賈平凹往陜北遠行,三千里路,云升云降,月圓月缺,旅途是辛苦的,過了金鎖關(guān),山便顯得愈小,羊便見得更多,風頭一日比似一日強硬,一日比似一日的思親情緒全然涌上心頭了。當黃昏里,一個人獨獨地走在溝壑梁上,東來西往的風扯鋸般地吹,當月在中天,只身臥在小店的床上,聽柴扉外蛐蛐忽鳴忽噤,便要翻那本塞外古詩,以為知音,是體會得最深最深的了。但我仍繼續(xù)北上;三邊,這是個多么逗人神思的神秘的地方啊。穿過延安,進入榆林地區(qū),車子在溝底里鉆,七拐八拐的,光看見那黃天冷漠,黃山發(fā)呆。到了縣城,天已擦黑,城外三里便進了綠的世界,要不是趕驢人提醒,誰能想到這不是樹林子而是一座縣城呢?于是得知,在這三邊,有一叢樹,便有一戶人家,有一座樹林,就該是鎮(zhèn)子或是縣城了;原來天和地平行,樹和人同長,這便是三邊的特點了。待了幾日,新結(jié)識了幾位伙伴,他們主動提出做我的向?qū)?,要往北邊的沙漠里去走走?!耙欢ㄒタ纯矗怯质橇硪粋€世界呢?!迸d趣撩撥,就三人越過了長城,徒步往北行。沙地上,行走委實艱難,渾身汗水淋淋。沙丘起起伏伏,望之如海中浪濤。沙丘過去,又是成片的鹽堿地,樹木是不長的,只可憐巴巴生些鹽蒿。一把蒿守著一抔土,漸漸便成了一個小包。再往后卻又是沙丘,但已經(jīng)植了樹:沙柳、紅柳、小葉楊、沙棗。沙蓋了鹽堿,樹又守住了流沙。三天過后,我們走到一個鎮(zhèn)落里,這個鎮(zhèn)落顯得很大,有回民,有漢民,分兩片屋舍:一處漢民,建筑分散中但有聯(lián)絡(luò);一處回民,建筑對仗里卻見變化?;锇橹v,再往北去不遠,還有蒙民哩。夜宿鎮(zhèn)里,當?shù)乩先私o我一個手抄本,有這么一段:三邊地區(qū)蒙民,晝意干糧,晚就道旁,有水草處卸鞍馱,撐帳支鍋,取野薪自炊,其??v食原野,人披裘輪臥起,以犬護之,不花一錢。漢民亦有效之。讀此書,方知三邊地域民族竟是這么親善!更不曾想,這個鎮(zhèn)子在兩日之后,便是漢、回、蒙一年一度的盛大交易會。交易會,其場面可謂熱鬧,有北京王府井的擁擠,卻比王府井更氣勢;有上海南京路的嘈雜,卻比南京路更瘋野。那一排一擺小吃,蕎面拉條、豆面揪片、黃米干飯、羊肉粉湯,酸、辣、煎,五味俱全;那菜市上一筐一車,二尺長的白菜、淡黃的蘿卜、烏紫的土豆、半人高的青蔥,六色盡有;那農(nóng)具市上的銅的掛鈴、鐵的镢、鋼的锨,叮、咣、鏗、鏘,七音齊響。還有那騾馬市上,千頭萬頭高腳牲口,黃乎乎、黑壓壓偌大一片,蒙民在這里最為榮耀,騾馬全頭戴紅纓,脖系鈴鐺,背披紅氈,人聲喧囂,騾馬鳴叫,氣浪浮動得幾里外便可聽見。在羊肉市上,近乎一里長的木架上,羊肉整條掛著。更有買賣活羊的,賣主用兩只腿夾住羊頭,大聲與買主議價。漢、回、蒙民似乎都極富有,買肉就買整條,買果就買整筐。末了就涌進那菜館酒館,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直要鬧到月上中天方散。在酒館里,幾句攀談,我們便成了極熟的人,興致高漲,開懷大飲。半個月匆匆過去了,臨走前兩天,正好是陰歷八月十五,夜里在長城根下一個村子吃了月餅、香梨,喝了花茶、葡萄酒,看了一陣房東大娘的剪窗花,興致還未盡,便同房東小兒登長城望高。月光下,沙海泛亮,草原迷離,高高低低的長城,從腳下一頭伸向天的東頭,一頭伸向天的西頭,這偉大的建筑,從遠古時候,一坐落在這里,沙再沒有埋住,風再沒有刮走,它給了沙漠之骨,沙漠也給了它雄壯。如今烽火臺沒有了狼煙傳遞,但每一座臺下,都住了人家,牛羊互往,親戚走動。生著,在這大漠上添著活氣;死了,隆起沙堆,又生起一堆綠色。一道長城,是連接千家萬戶的一條線,流動著不屈不撓的生命和人與人的情感。玩到天明,晨曦里看見天地相接的地方,柳樹林子長得好茂,那樹都是樁干粗壯,一人多高,就截了頂,聚出密密的嫩枝,枝形呈圓,葉子全紅了,像無數(shù)偌大的燈籠高高舉著,似乎這天之光明,完全是這些燈籠照耀的。樹林子前面,端端一柱白煙長上來了,走近去,是放蜂人燃的。這里還能放蜂,猶如春天里的一個童話!相坐攀談,放蜂人來自江南,年年都來,來數(shù)月方去。他說外人以為三邊無色無香,其實那是錯了?!澳闱?,綠的沙柳、紅的鹽蒿、粉的牛兒草、白的鹽、黃的沙,這三邊的土地是最有五顏六色,是最有香有甜的?!眹L嘗那蜜,果然上品,荔枝蜜沒有它香醇,槐花蜜沒有它味長。告辭了放蜂人,突然之間,幾天來混混沌沌的思想,沉淀的沉淀了,清亮的清亮了,一時覺得有角度來做我的文章了。往回邊走邊構(gòu)思,眼光偏又盯住了一片一片不知名的荊棘,開著丸子一般大的白絨花團,順枝而上的,如掛紙錢串,就地而生的,又如圍起的花環(huán)。哦,我明白了,這類花的開放是對三邊荒涼的送葬嗎?是對三邊的富有和美麗的禮贊嗎?天黑回到村子,房東已為我準備好了送別酒菜,菜飽酒足,席上拉起了二胡。二胡的清韻又勾起了我思親的幽情,仰望天上明月,不知今夜親人們?nèi)绾嗡寄钪?,可他們哪會知道今夕我在這里是多么歡樂??!一時情起,書下一信,告訴說:明日我又要繼續(xù)往北而去,只盼望什么時候了,我要和我的親人、更多的朋友能一塊再走走三邊,那該又是何等美事呢。(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天和地平行,樹和人同長”來概括“三邊的特點”,承接初見縣城時的感受,凸顯了三邊地區(qū)人民的生存境況。B.新結(jié)識的當?shù)厝恕爸鲃犹岢觥弊鱿驅(qū)?,酒館里幾句攀談“便成了極熟的人”,這些描寫都展現(xiàn)了三邊地區(qū)的淳樸民風。C.引用手抄本的記載,將今日的漢、回、蒙的交易會與蒙民千年習俗關(guān)聯(lián)起來,寫的是三邊地區(qū)民族團結(jié)的歷史傳承。D.寫柳樹林“葉子全紅了,像無數(shù)偌大的燈籠高高舉著”,與“端端一柱白煙”相映襯,表現(xiàn)三邊地區(qū)的蒼涼風景。7.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三千里路”開篇,以“繼續(xù)往北而去”作結(jié),以“我”的思親與孤獨貫穿全文,呼應(yīng)了標題“走三邊”。B.文章先寫沙地中行走的艱苦與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再寫沙漠深處鎮(zhèn)落民居的錯落有致,先抑后揚,形成鮮明的反差。C.文章寫長城,將其放在深邃的歷史背景下和平凡的世俗生活中,進而引發(fā)對文明賡續(xù)的思考,有深刻的哲理性。D.文章語言質(zhì)樸剛健,具有顯著的地域色彩,與文中所寫的西部自然人文相得益彰,是這篇游記散文的典型特征。8.本文寫交易會時大量堆疊同類詞語,請簡要分析其效果。(5分)為什么“我”告別放蜂人之后覺得“有角度來做文章了”?請談?wù)勀愕睦斫狻#?分)江蘇省揚州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調(diào)研測試(二模)語文試題(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白頭灘楊秋明汀江,日夜不息地流淌著,由北往南,亙古不變。發(fā)富、發(fā)貴是同胞兄弟,汀江上航船的好把式。他們剛接到任務(wù),負責把一批緊缺的食鹽和藥材從白石角送到紅石渡,再由紅石渡經(jīng)挑工秘密送往江西。白頭灘在白石角到紅石渡的中部,地處小桃河匯入汀江的交叉口,整個灘頭連綿一里有余,河道寬闊。民團團長鐘發(fā)奎借口剿匪,在白頭灘的中部設(shè)一個檢查卡,扼住了幾百里水路的咽喉。這時候,發(fā)富、發(fā)貴正和秘密交通隊長湯武一起??粗鴿M目猙獰的連綿灘頭,看著沙灘上綁著的三個曾經(jīng)一起運送物資的同志,①他們一臉凝重。目光越過白頭灘,望著對面蔥郁的大山,他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兒時在小桃河玩耍時的情景——河水清澈涼爽,河道縱橫交錯,兩岸有許許多多的溶洞?!靶√液尤芏吹哪且活^會不會有出口?”看著發(fā)呆的哥仨,發(fā)富的老婆茶花隨意一說?!鞍?,真有可能。”哥仨幾乎同時跳起來。他們連忙備好砍刀、鳥銃和油松枝,躍上觸板船,向小桃河口劃去。兩岸溶洞密布,神秘莫測。發(fā)富、發(fā)貴兒時跟隨爺爺在汀江沿線風里來雨里去,沒少到過這些溝溝壑壑。他們記得每次發(fā)大水,爺爺總能從里面捕撈出大量雪花花的鰱魚。但爺爺警告說,誰家的叔叔、誰家的爺爺,進去了就沒再出來,你們將來不能亂闖!爺爺去世后,他們的確沒有進來過。他們循著爺爺當年的路線,把舢板船劃進溶洞里的暗河。溶洞里陰森濕冷,嘀喃嗒嗒的水簾很有幾分神秘,偶爾也會有一兩只石燕飛過。河水閃閃發(fā)亮,最深處也不過一丈,一竹籬就能撐到底。發(fā)富負責撐船,發(fā)貴打著火把,湯武舉目張望,尋找任何可能的出口。但七轉(zhuǎn)八拐,繞了大半天,最終又回到入口處,只好原路返回家。湯武臨時有事,回紅石渡去了。發(fā)富像泄了氣的皮球,有氣無力地躺在竹床上,任憑茶花怎么問他,只是不吭一聲。發(fā)貴在另一頭的廂房里,坐在床頭抽著旱煙,老婆桂花給熟睡的孩子擦腳,嘴里卻絮絮叨叨地說:“發(fā)大水時魚從哪里來的?不可以循著魚的來路找找嗎?”“可是老天爺能送來一陣大雨嗎?”②發(fā)貴的臉色無比凝重?!皷|閃晴,西閃雨。剛剛我看到西邊一閃一閃的,估摸著要下大雨了。到時你帶上我,我來幫你找。”桂花走過去,心疼地抱住自己的男人。一夜無眠,發(fā)貴眼前老是晃動著爺爺?shù)纳碛?。天還沒亮,他就偷偷地帶上香燭,來到對面山頭,跪在爺爺?shù)膲炃埃﹃贡系淖?,希望爺爺保佑他找到新通道。不知跪了多久,天空慢慢烏云密布,繼而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碑前的香火瞬間被澆滅了,發(fā)貴哈哈大笑起來:“爺爺啊,我的親爺爺,您是在幫我尋找鰱魚的來路嗎?”他飛奔著往家里跑去。桂花站在門前,雙手接著從屋檐口流下來的雨水,看見發(fā)貴回來,大聲喊道:“我們可以去撈魚了!”發(fā)貴看著老婆高興的樣子,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又傻傻地笑了。換好衣服,和發(fā)富商量,哥倆覺得家里人值得信任,于是帶上桂花,跳上舢板船,再次往小桃河口劃去。果然,從岔道口開始有鰱魚漂出來。他們循著鰱魚漂出來的河道,一個岔道挨著一個岔道往里面劃,一連三個岔道都是斷頭路。來到第四個岔道口,這是一個又矮又窄的洞口,周圍長滿了水草,很容易被忽視。在火把的映照下,只見大量雪白的鰱魚從低矮的洞口涌出,接著是帶著樹葉枯枝的洪水。就這里了,三個人高興極了,舉起竹籬、船槳一陣亂舞。舢板船劇烈搖晃著,濺起陣陣水花。進得洞口,巖洞變得寬闊起來,洞頂不住地有水珠滴落。忽然,一陣涼透骨髓的冷風從四周包圍過來,桂花一聲尖叫,手指前方,瑟瑟發(fā)抖。發(fā)富、發(fā)貴抬起頭,看見一條巨蟒盤旋在一丈開外的巖石上。舢板船還在向前移動,眼看離巖石越來越近了,蟒蛇或許受到了驚嚇,長長的尾巴用力一掃,桂花被掃了個正著,一個跟斗栽進了水里。發(fā)富抓起鳥銃,朝蟒蛇的頭部就是一槍,蟒蛇從巖石上栽了下來,消失在湍急的洪水中。也就在槍響的同時,發(fā)貴一躍跳進水中去救桂花。水流很急,而且暗流涌動,發(fā)貴一入水,就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往深處拽。他趕緊屏住呼吸,用手緊緊抓住一塊突出的巖石,穩(wěn)住身子,一寸一寸往上移。好不容易浮出水面,發(fā)富連忙伸出竹篙,把發(fā)貴拉上船。兄弟倆把小船往外撐,來到主河道,回望內(nèi)河,那里仿佛有無數(shù)妖魅在水中起舞。但是不假思索,他們同時跳進河里四處搜索,希望內(nèi)河的水能把桂花沖出來,可直到筋疲力盡,仍一無所獲。爬到船上,兩個男人抱頭痛哭,天空好像瞬間崩塌了。湯武從紅石渡返回,聽茶花說哥倆已經(jīng)去尋找出口了,急忙趕到小桃河。河水漸漸下降,洞中也不再有鰱魚涌出,河道里翻滾著白色的浪花,周圍漆黑一片。哥仨會合,強壓著內(nèi)心的悲痛,③神色凝重地慢慢向前劃。河道時寬時窄,時深時淺。不知過了多久,前面透出了大片光亮。在白頭灘上游三里多路的地方,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個隱秘的出口,剛好可容納舢板船出入。桂花在哪兒呢?當天夜里,哥仨又偷偷地去尋找,終于在下游的羊牯灘發(fā)現(xiàn)了桂花的尸體。發(fā)貴悄悄地把桂花埋在爺爺墳墓的下首,他沒再流淚,④臉上寫滿了凝重。一條新的交通線繞開了那段灘頭,可貴的物資源源不斷地安全運出。白頭灘的巖石不再猙獰。(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交代運送食鹽和藥材的路線,意在強調(diào)雖然路途遙遠艱難、任務(wù)艱巨,但使命光榮、革命形勢光明。B.發(fā)富他們在開辟新的交通線時,經(jīng)歷多次失敗,這說明自然環(huán)境惡劣、敵人封鎖嚴密以及他們斗爭經(jīng)驗不足。C.小說中的桂花智慧、賢惠、勇敢,她支持丈夫革命,在幫助丈夫等人尋找新交通線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白頭灘的巖石不再猙獰”,既是客觀的環(huán)境描寫,也是主人公的主觀感受,蘊含著完成任務(wù)以后的豪情。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運用插敘的手法,敘寫發(fā)富、發(fā)貴兒時隨爺爺在小桃河捕鰱魚,并以爺爺?shù)木鏋橄挛膶懹鲭U埋下了伏筆。B.小說描寫發(fā)貴祭拜爺爺求大雨的場景,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爺爺在發(fā)貴心中的地位無比崇高,也表現(xiàn)爺孫倆感情深厚。C.“那里仿佛有無數(shù)妖魅在水中起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河道的兇險,表現(xiàn)了兄弟倆經(jīng)歷劫難后的緊張恐懼心理。D.小說通過設(shè)懸念、作鋪墊等藝術(shù)手法,在“疑無路”與“又一村”之間反復迂回,既引人入勝,又拓深主題。8.文中四處畫橫線的部分都寫到“凝重”,請簡要分析人物在不同場景下的心理。小說沒有寫戰(zhàn)爭的硝煙,卻充滿緊張感,請結(jié)合你的閱讀體驗,談?wù)勛髡呤侨绾螤I造這種緊張氛圍的?江蘇省南通市名校聯(lián)盟2024屆新高考第二次聯(lián)合調(diào)研語文試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辗块g里的光1988年4月26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了位于莫斯科的一間房間。與往常不同的是,屋主人沒有走進這間空房間享受柔和的陽光。突然,隨著“砰”一聲巨響,數(shù)十個蘇聯(lián)警察撞破了公寓的大門,沖進了會客廳。在這里,他們看到了早已停止呼吸的屋主人一臉安詳?shù)氐踉谔旎ò迳?。漸漸地,那間空房間里的晨光緩緩照向了他。若隱若現(xiàn)中,他的臉頰分明呈現(xiàn)出了一抹幽深的藍光。氣勢磅礴、直沖云霄。兩年前,一道火光照亮了普里皮亞季城的夜空,驚醒了普里皮亞季熟睡的人們,宣告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核災難的發(fā)生。4月26日清晨,瓦列里·列加索夫被一陣悅耳的鈴聲喚醒。他拿起話筒走進了早已充滿陽光的空房間。在陽光下把聽筒送到耳邊。很快,他的臉色變得嚴峻。他立刻放下話筒向大門走去。打開大門后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意味深長地回頭看了一眼空房間里依然柔美的陽光。良久,他輕輕地嘆了口氣?!拔疫€有機會再見到這空房間里的光嗎?”他暗暗思忖。他關(guān)上門,頭也不回地走了。他相信無論他走到哪里,那間空房間里的陽光都會照亮他的心房。被鈴聲驚醒的貓此刻輕盈地跳下沙發(fā),慢慢踱到空房間里蜷縮著臥在陽光下,靜靜地等待主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列加索夫都沒有出現(xiàn)在空房間里。日復一日,只有一只貓寧靜地臥在里面,享受著每天清晨本應(yīng)由它的主人享受的陽光。偶爾它會抬起頭看看窗外,但除了一個耀眼的太陽外再無收獲。此時的列加索夫教授正為了核泄漏事故不分晝夜地努力著。在多少個寂寥的深夜,總會有一道光照進他的心房。只不過這道光不是和睦的太陽光,而是四號反應(yīng)堆上空令人膽寒的藍光。在數(shù)個月的工作中,死亡藍光幾乎占據(jù)了他的全部生活??辗块g里的光似乎已經(jīng)黯然離開了他的內(nèi)心世界。望著遠處滿目瘡痍的核電站和一片死寂的普里皮亞季空城,列加索夫感受到一陣前所未有的孤寂與凄涼。一年后,列加索夫教授在諸多同事的協(xié)助下查清了核事故發(fā)生的真相。在維也納面向世界作報告時,受到克格勃威脅的他丟掉了心底最后一絲殘存的光。面向各國人民,列加索夫昧著良知作出了一場虛假的報告,完全洗掉了蘇聯(lián)在核事故中的責任。報告后,只要再經(jīng)過一次庭審程序,該事故的真相就將永遠深埋在地下,不再被世人所知。但是列加索夫沒有繼續(xù)做出虛假的證詞。被他認為已經(jīng)散失的那一道光在開庭前一晚重新照進了他的心底。一想到那些被輻射折磨到體無完膚的消防員和30萬被迫遷走的居民們,他充滿了勇氣。在法庭上,他不顧克格勃的監(jiān)聽,勇敢地說出了一切真相。自此,核爆炸的原因大白于天下。庭審后,列加索夫因公開反對官方的說法被克格勃官員帶走。他被剝奪了一切職務(wù)和榮譽。克格勃封禁了他在庭審上的證詞并將他趕回家軟禁起來。幾天后,經(jīng)歷了大起大落的列加索夫推開了家門,重新見到了空房間,重新見到了空房間里的光。一瞬間,列加索夫心中的孤寂與凄涼全部煙消云散。從那往后,鄰居們每天都能看見一輛停在列加索夫家樓下的黑色轎車,以及一個在窗前曬太陽的人。他們不知道在這位德高望重的核物理學家的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他們唯一給予列加索夫的,僅僅是一絲友好卻又充滿疑惑的微笑。1988年4月26日凌晨,列加索夫打開了錄音機,一口氣抒發(fā)出積攢了兩年的苦悶與憤慨。把所有的回憶錄音帶藏在公寓附近后,1時24分,他緩緩地踏上凳子,將繩子套在自己的脖子上。24分40秒時,他最后一次回頭凝視著那間陪伴他走過日日夜夜、風風雨雨的空房間。他清楚明天早上,陽光會一如既往地照進這間房間,可惜他再也無法見到。他輕輕地笑了。3秒后,這位為切爾諾貝利事故瀝盡心血的偉大核物理學家、庫爾恰托夫核能研究所第一副主任瓦列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列加索夫跳下凳子,上吊自殺了。此時正是切爾諾貝利事故發(fā)生兩周年整。3小時后,陽光照進了空房間里。貓又踱了進來,蜷縮在陽光下。但是它的主人卻再也沒有出現(xiàn)。(有刪改)13.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列加索夫在聽完電話后臉色變得嚴峻,說明了電話帶來的信息十分嚴峻。B.列加索夫出門時沒有享受空房間里的光,說明他對這間空房間里的光不感興趣。C.文章中克格勃對列加索夫的態(tài)度,突出了蘇聯(lián)政府為了國家形象而對功臣隨意泯滅的黑暗現(xiàn)實。D.“他輕輕地笑了”這一句描寫,體現(xiàn)出了列加索夫已經(jīng)放下了心結(jié)。他的一生已經(jīng)沒有了遺憾。14.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直沖云霄的“幽深的藍光”和“1988年”暗示了下文的故事是有關(guān)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B.第二段看似多余,實則承上啟下,不僅承接了上文的“藍光”,也引出了下文對核事故的主要處理人列加索夫的敘述。C.文中對貓的描寫,有助于讀者更加清楚地認識空房間里的光的特點是柔美、舒適的,更襯托出列加索夫舍小家為大家的偉大。D.文章對列加索夫在維也納和庭審上的行為對比,體現(xiàn)了他圓滑世故、前后不一。15.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瓦列里·列加索夫的人物形象。文章以“空房間里的光”為題,請分析“光”這一意象的作用。2024屆江蘇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師版)江蘇省南通市海安高級中學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二)現(xiàn)代文閱該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捉不住的鼬鼠——時間片論周濤我一出世就沉沒在時間里了,時間如水我如魚。那是煙、霧、空氣的包圍,渾然不覺,如影相隨。我?guī)缀醪荒苊鞔_,是我擁有了它還是我正被它裹挾。它是那樣直接、迫近、強大地面臨著所有生命,但是為什么卻最容易被忽略?風無形,可是柳枝拂動、樹兒彎腰,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氣無狀,可是在陽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塵埃浮動、地氣上升,目擊它模糊的形態(tài)。但是時間呢?誰感受過它的力量、目擊過它的形狀?有位詩人曾經(jīng)妄圖正視它,結(jié)果那位詩人哭了。他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種強大力量的隔離,感到面對一圈無形的墻壁無法穿越的痛苦。還有一位詩人,曾經(jīng)試圖接近它,結(jié)果他反而給推得更遠了。他在江邊癡想,人是什么時候開始見到月亮的?月亮是什么時候開始見到人的?這個問題是世界柔軟的腹部,誰的拳頭打向這里,誰就會因撲空而迷惘。時間是空的。它大到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靈惟一裁判,如神;它小到無影無蹤、無孔不入,它甚至規(guī)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鐘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間,如奴隸。處處有它而無它,處處無它而有它。誰能畫出它的肖像呢?在我們的想象力的鐵路修不到的年代里,一個東方農(nóng)耕民族,因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認識了它,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季”?!凹尽笔且运姆N容顏出現(xiàn)的,循環(huán)往復,互相銜接,從未有過一次失誤。當然還是東方,一些狩獵民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因而他們看到的也主要是黑白兩色,白天是白的,黑夜是黑的,他們把它叫“日子”。另外是游牧者,他們很容易把它叫做“紀元”,漫長的動輒千里的遷徙和轉(zhuǎn)移,使他們隨著或逆著它移動,也使他們看到了它更真實的茫茫無聲的面容。漏,晷,鐘,表……這些都是人類妄圖捕捉住它而設(shè)的夾子和陷阱。人們以為捉住了它,緊密地把它關(guān)在里面,非常珍惜,仿佛里面關(guān)了一只規(guī)矩而又準確的小鼬鼠。在這種兒童游戲面前,它是寬容的。它不愿意拆穿這種幼稚的錯覺。人們經(jīng)常愛問的一句話就是:“你有沒有時間?”我們怎么能夠有或者沒有時間呢?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它賜予的,都為它擁有,就像我們不能說自己有沒有天空一樣。它給了我們那么多時日,讓我們飲食、勞動、思考,讓我們創(chuàng)造,它多么偉大仁慈!我們每每看到太陽飽滿金紅地升起,就把太陽想象為它的臉,心里流露出一個生命對它的崇拜和感激。然而也許人們總的來說是讓它失望的,人們不珍惜生命,人們不僅揮霍而且極其藐視時間,把它給予的一生隨便地混過去……時間啊,我們最對不起的就是您了。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們究竟做了些什么?我們無所事事,沒有目標;因為空虛,我們勾心斗角;因為無聊,我們把對同類的踐踏當作平生樂事。我們不珍惜生命,但我們卻貪生怕死。這些,當然您都看見了。極度的靈活,超自然的伸縮性,不可思議的變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細長柔韌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頭,雙眼凝注而有神采。無處不可穿越,無處不可逃遁。閃電的一擊,比一切猛獸兇猛。它象征著“短暫”的殘酷力量,而這正是時間的另一屬性。在這寒冷的、毫無商量余地的時光匕首面前,誰也沒有能力躲閃。這位快捷的劍客,它的暗殺從來沒有落空過。

時間從來就沒有公正過。對“找時間”的人,它躲閃著;對“趕時間”的人,它飛跑著;對美妙幸福的事,它吝嗇著;對心酸痛苦屈辱的事,它揮霍放縱著。它就這樣荒誕無稽,常常捉弄人。其實,它根本就沒有理睬過我們,就像魚在水中爭吵并不與水有關(guān),也像鳥在天上廝斗并不于天有礙。它在一切之上,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同時它又有細致靈巧的手指,貓的無聲腳步……悄然移行。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經(jīng)消失了的事物再現(xiàn)!這一切都是可能的嗎?在時間的盡頭,在幽暗的內(nèi)臟,在呈現(xiàn)著虛無假象的背面,在意識的深不可測的井底,那種神秘的、那玄妙的、那不可洞察的創(chuàng)造萬物之手——是什么?文本二:周濤散文的特點,可一言以蔽之曰:把散文當詩寫。換句話說,其語言如詩一般節(jié)奏鮮明、簡潔精練,具有音樂的美感;其情感無論含蓄還是直率,都較之于一般散文更強烈而直接。這種長時間以來歸屬于詩歌的藝術(shù)特征被周濤巧妙地調(diào)用于散文創(chuàng)作中,構(gòu)成了他的寫作風格。在一次訪談中,周濤說:“我不擅長纖細的描寫,更不擅長敘事,我對一部重大作品的構(gòu)架才能也很差,我缺乏小說才干。我的思想方法較為接近于詩……我的‘這一套’是經(jīng)過寫詩的多年練習逐步形成的,我十分感謝詩對我的養(yǎng)育?!边@明顯是周濤對散文寫作的一番誠實的自審與判別。他的散文的氣質(zhì),首先在于他那博大雄渾的氣度。他的一些散文,讓人讀罷頗為感動,沉緬于所營造的情境之中。回想一下,卻記不住什么事情,那大抵是文章的氣韻在起作用。而他的另一些散文,卻重在對事物、對生命的深入理解和發(fā)現(xiàn),這該是更高層次的詩質(zhì)對散文的介入。(摘編自邵寅虎《周濤散文有哪些特點》)下列對文本一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持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結(jié)構(gòu)乍看松散,實則層次分明,它圍繞“時間是什么”“我們怎么對待時間”“時間怎么對待我們”展開,井然有序。

B.作者以“柳枝拂動、樹兒彎腰”寫風之可見,以“塵埃浮動、地氣上升”寫空氣之可睹,在與時間的對比中反襯出時間的無影無形。

C.“時間啊,我們最對不起的就是您了”,用“您”來稱代時間,就把時間當成了人看待,強化了因浪費時間而產(chǎn)生的愧疚之情。

D.文中“時間從來就沒有公正過”一句,強調(diào)的是時間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人們無論用怎樣的方式對待時間都無濟于事。

7.下列與文本有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化用了唐代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詩句,表達對時問的追問與思考。

B.文章把“漏、晷、鐘、表”等古今計時工具比作捕獸的夾子和陷阱,形象地表現(xiàn)了人類捕捉時間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

C.“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出自毛澤東的詩《七律·送瘟神》,作者引用這兩句詩表現(xiàn)了時間推移之悄然無聲。

D.周濤構(gòu)思、寫作散文,就是把詩歌的藝術(shù)特征賦予散文。力爭把散文寫成詩歌,所以他的散文雖然不是詩,卻頗有詩的特性。

8.文本一以“捉不住的鼬鼠”為主標題,以“時間片論”為副標題,兩者相得益彰。請對此作簡要分析。(4分)9.請依據(jù)材料二,簡要分析《捉不住的鼬鼠》的詩性特色。(6分)6.D【詳解】D.“人們無論用怎樣的方式對待時間都無濟于事”錯誤,原文“對‘找時間’的人,它躲閃著;對‘趕時間’的人,它飛跑著;對美妙幸福的事,它吝嗇著;對心酸痛苦屈辱的事,它揮霍放縱著”,可見,并非“無論用怎樣的方式對待時間都無濟于事”。故選D。

7.C【詳解】A.“表達對時間的追問與思考”錯誤,根據(jù)后文“這個問題是世界柔軟的腹部,誰的拳頭打向這里,誰就會因撲空而迷惘。時間是空的”可見,化用該詩句主要是為了表達出“時間是空的”這個觀點。B.“表現(xiàn)了人類捕捉時間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錯誤,根據(jù)“人們以為捉住了它,緊密地把它關(guān)在里面,非常珍惜,仿佛里面關(guān)了一只規(guī)矩而又準確的小鼬鼠。在這種兒童游戲面前,它是寬容的。它不愿意拆穿這種幼稚的錯覺”可見,這只是人們自以為捕捉了它,實際上只是“幼稚的錯覺”,并不是真的“捕捉”了時間,更不能體現(xiàn)“方法之巧、效能之高”。D.“就是把詩歌的藝術(shù)特征賦予散文。力爭把散文寫成詩歌”錯誤,原文是“周濤散文的特點,可一言以蔽之曰:把散文當詩寫”,并不是“把散文寫成詩歌”。故選C。

8.①正標題是喻體,副標題是本體,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作者對時間的印象:“捉不住”。②“鼬鼠”的比喻,深刻地揭示出時間的特點:靈活、具有伸縮性、速度快、無處不在、冷酷兇猛等。③正標題與副標題結(jié)合,揭示了文章的寫作對象,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奇妙的比喻能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詳解】“捉不住的鼬鼠”是一個比喻,副標題“時間片論”揭示了本體,主標題“捉不住的鼬鼠”則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對時間的印象,“捉不住”,難以捕捉。該標題結(jié)合文中“極度的靈活,超自然的伸縮性,不可思議的變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細長柔韌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頭,雙眼凝注而有神采。無處不可穿越,無處不可逃遁。閃電的一擊,比一切猛獸兇猛”來理解,可以解讀出更多“時間”的特點,“靈活”“伸縮性”“速度快”“無處不在”“兇猛冷酷”等。由此可見,該比喻生動形象,極好地展現(xiàn)出作者對于時間的感受,也能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9.①多處句式整齊對稱,節(jié)奏鮮明,讀來朗朗上口,有音樂美感。②描寫時間時句式簡短,語言精練,富含哲理。③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詩意。④抒情方式含蓄與直接兼顧,表達情感強烈,令人深受感染。⑤思想深邃,對時間的本質(zhì)和生命的可悲本性有著深入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富含哲理。

【詳解】結(jié)合文本二的句子,“其語言如詩一般節(jié)奏鮮明、簡潔精練,具有音樂的美感”,再看文本一的句子,如“風無形,可是柳枝拂動、樹兒彎腰,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氣無狀,可是在陽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塵埃浮動、地氣上升,目擊它模糊的形態(tài)”“我們無所事事,沒有目標;因為空虛,我們勾心斗角;因為無聊,我們把對同類的踐踏當作平生樂事”等節(jié)奏鮮明,句式整齊,富有音樂性?!皶r間是空的”“極度的靈活,超自然的伸縮性,不可思議的變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細長柔韌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頭,雙眼凝注而有神采”等句子,簡潔精練,寫出時間迅疾變幻的特點。

“這些都是人類妄圖捕捉住它而設(shè)的夾子和陷阱”“它甚至規(guī)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鐘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間,如奴隸”“這些都是人類妄圖捕捉住它而設(shè)的夾子和陷阱”“它又有細致靈巧的手指,貓的無聲腳步”等句子,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等,讓語言表達富有詩意。

“其情感無論含蓄還是直率,都較之于一般散文更強烈而直接”,文中抒情如“它給了我們那么多時日,讓我們飲食、勞動、思考,讓我們創(chuàng)造,它多么偉大仁慈”“把太陽想象為它的臉,心里流露出一個生命對它的崇拜和感激”“時間啊,我們最對不起的就是您了”“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經(jīng)消失了的事物再現(xiàn)”,感情強烈而直接,既有含蓄的以“您”字尊稱時間,表達對它的崇敬之情,又有直接的抒情。

“重在對事物、對生命的深入理解和發(fā)現(xiàn),這該是更高層次的詩質(zhì)對散文的介入”,結(jié)合“我們怎么能夠有或者沒有時間呢?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它賜子的,都為它擁有,就像我們不能說自己有沒有天空一樣”“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們究竟做了些什么?我們無所事事,沒有目標;因為空虛,我們勾心斗角;因為無聊,我們把對同類的踐踏當作平生樂事”“我們不珍惜生命,但我們卻貪生怕死”“時間從來就沒有公正過”等,可見,作者對于時間和生命作了非常深層次的理解發(fā)現(xiàn),指出人類無可奈何的悲哀本性,顯得十分深沉。江蘇省南通市如皋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上學路沈從文①從我家中到那個新的學塾里去時,路上我可看到針鋪門前永遠必有一個老人戴了極大的眼鏡,低下頭來在那里磨針。又可看到一個傘鋪,大門敞開,作傘時十幾個學徒一起工作,盡人欣賞。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熱時總腆出一個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夾板上鞋。又有剃頭鋪,任何時節(jié)總有人手托一個小小木盤,呆呆的在那里盡剃頭師傅刮臉。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強壯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著墻上橫木,偏左偏右的搖蕩。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齒頭包花帕的苗婦人,時時刻刻口上都輕聲唱歌,一面引逗縛在身背后包單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紅銅勺舀取豆?jié){。我還得經(jīng)過一些屠戶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鮮豬肉砍碎時尚在跳動不止。我還得經(jīng)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從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親,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換了些什么式樣。③并且還常常停頓下來,看他們貼金敷粉,涂色,一站許久。我就歡喜看那些東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許多事情。每天上學時,我照例手肘上掛了那個竹書籃,里面放十多本破書。在家中雖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門,即刻就把鞋脫下拿到手上,赤腳向?qū)W校走去。不管如何,時間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總得繞一節(jié)路玩玩。若從西城走去,在那邊就可看到牢獄,大清早若干犯人帶了腳鐐從牢中出來,派過衙門去挖土。到了溪邊,有時候溪中漲了小小的水,就把褲管高卷,書籃頂在頭上,一只手扶著,一只手照料褲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齊膝處為止。學校在北門,我出的是西門,又進南門,再繞從城里大街一直走去。在南門河灘方面我還可以看一陣殺牛,機會好時恰好正看到那老實可憐畜牲放倒的情形。因為每天可以看一點點,殺牛的手續(xù)同牛內(nèi)臟的位置,不久也就被我完全弄清楚了。再過去一點就是邊街,有織簟子的鋪子,每天任何時節(jié)皆有幾個老人坐在門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鋼刀破篾,有兩個小孩子蹲在地上織簟子。又有鐵匠鋪,制鐵爐同風箱皆占據(jù)屋中,大門永遠敞開著,時間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個小孩子兩只手拉著風箱橫柄,把整個身子的分量前傾后倒,風箱于是就連續(xù)發(fā)出一種吼聲,火爐上便放出一股臭煙同紅光。待到把赤紅的熱鐵拉出擱放到鐵砧上時,這個小東西,趕忙舞動細柄鐵錘,把鐵錘從身背后揚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濺的一下一下打著。有時打的是一把刀,有時打的是一件農(nóng)具。有時看到的又是這個小學徒跨在一條大板凳上,用一把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鐵皮,有時又是把一條薄薄的鋼片嵌進熟鐵里去。日子一多,關(guān)于任何一件鐵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會弄錯了。邊街又有小飯鋪,門前有個大竹筒,插滿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魚同酸菜,用缽頭裝滿放在門前柜臺上。④引誘主顧上門,意思好像是說,“吃我,隨便吃我,好吃!”每次我總仔細看看,真所謂“過屠門而大嚼”,也過了癮。但最使人開心事,還是落過大雨以后,街上許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沒,許多地方陰溝中涌出水來,在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過身,我卻赤著兩腳故意向深水中走去。若河中漲了大水,照例上游會漂流得有木頭、家具、南瓜同其他東西,就趕快到橫跨大河的橋上去看熱鬧。橋上必已經(jīng)有人用長繩系定了自己的腰身,在橋頭上呆著,注目水中,有所等待。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東西浮來時,就踴身一躍,騎到那樹上,或傍近物邊,把繩子縛定,自己便快快的向下游岸邊泅去。另外幾個在岸邊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后,就把繩子拉著,或纏繞到大石上大樹上去,于是第二次又有第二人來在橋頭上等候。我歡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鯽魚在網(wǎng)中蹦跳。一漲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這種有趣味的事情。照家中規(guī)矩,一落雨就得穿上釘鞋,我可真不愿意穿那種笨重釘鞋。雖然在半夜時有人從街巷里過身,釘鞋聲音實在好聽,大白天對于釘鞋,我依然毫無興味。材料二:我寫出的又不是他們預定的形式,真無辦法。你們多知道要作品有“思想”,有“血”,有“淚”;且要求一個作品具體表現(xiàn)這些東西到故事發(fā)展上,人物言語上。你們要的事多容易辦!可是我不能給你們這個。(摘自沈從文《習作選集代序》)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上學路上所見到的都是跟自己日常生活直接相關(guān)的吃、用、喝方面的場景。B.皮靴店里大胖子皮匠總腆出“上面有一撮毛”的大而黑的肚皮,這讓人忍俊不禁。C.雖然作者覺得因漲水而漂來上游的東西很熱鬧,但隱約讓人感受到大水的無情。D.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沈從文在有意識地實踐自己的創(chuàng)作主張。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照應(yīng)了文章的標題,也點明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上學路上的景物。B.句子②從外貌、動作等方面生動地寫出了兩代苗人的生活,畫面溫馨甜美。C.句子③中“常常停頓下來”“看”“一站許久”一連串動作,體現(xiàn)兒童的好奇心。D.句子④作者運用了比喻修辭,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干魚同酸菜”的誘人可口。8.作者通過觀看“殺?!薄按蜩F”“雨后撈東西”的場景明白了哪些“事情”?請梳理概括。9.材料二說“我寫出的又不是他們預定的形式”,材料一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創(chuàng)作特點的?請簡要分析?!敬鸢浮?.A7.D8.①有生命的動物值得憐惜;②凡事多看多做就會熟悉;③生活中充滿趣味。9.①結(jié)構(gòu)松散:本文不像一般的散文有特定的線索,而是行文散漫率性;②語言樸實:本文語言不像一般散文一樣典雅莊重,而是洋溢著地方特色和兒童的活潑浪漫;③主旨淺近:本文主題不像一般散文一樣深刻,而是從兒童的視角觀察社會,體悟日常?!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都是跟自己日常生活直接相關(guān)的吃、用、喝方面的場景”錯,有的不是跟自己“直接”相關(guān)的,如“扎冥器”“租花轎”等。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能力。D.“比喻修辭”錯,句子④運用的是比擬修辭。故選D。【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梳理概括情節(jié)內(nèi)容的能力。依據(jù)“在南門河灘方面我還可以看一陣殺牛,機會好時恰好正看到那老實可憐畜牲放倒的情形”,作者想到牛是“老實可憐畜牲”,“放倒的情形”,是可憐的,所以可以概括出作者明白了:有生命的動物值得憐惜。依據(jù)“不久也就被我完全弄清楚了”“關(guān)于任何一件鐵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會弄錯了”,可知作者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明白了:凡事多看多做就會熟悉。依據(jù)“一漲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這種有趣味的事情”,可知作者明白了:生活中充滿了趣味?!?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結(jié)構(gòu)、語言特點、概括主題的能力。依據(jù)“我寫出的又不是他們預定的形式”,可知作者在組織寫作內(nèi)容,并具體行文時,不像一般的散文有特定的、明確線索,并且緊緊圍繞著這一線索展開,本文主要回憶童年上學路上看到的一系列“新鮮事”,較為散漫率性地將這些新鮮事組織起來。依據(jù)“且要求一個作品具體表現(xiàn)這些東西到故事發(fā)展上,人物言語上”,可知一般散文在通過“故事發(fā)展”“人物言語”,來表達“預定”的主題時,語言較為莊重,甚至嚴肅,而本文則洋溢著湘西鄉(xiāng)村的地方特色,充滿兒童的活潑浪漫。依據(jù)“作品有‘思想’,有‘血’,有‘淚’”,可知本文的寫作主題和一般散文不同,一般散文要“有‘思想’,有‘血’,有‘淚’”,本文的主題主要是從兒童的視角觀察、記錄社會生活,直接表達對這些日常生活的體會和感悟。江蘇省蘇州市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二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走三邊賈平凹往陜北遠行,三千里路,云升云降,月圓月缺,旅途是辛苦的,過了金鎖關(guān),山便顯得愈小,羊便見得更多,風頭一日比似一日強硬,一日比似一日的思親情緒全然涌上心頭了。當黃昏里,一個人獨獨地走在溝壑梁上,東來西往的風扯鋸般地吹,當月在中天,只身臥在小店的床上,聽柴扉外蛐蛐忽鳴忽噤,便要翻那本塞外古詩,以為知音,是體會得最深最深的了。但我仍繼續(xù)北上;三邊,這是個多么逗人神思的神秘的地方啊。穿過延安,進入榆林地區(qū),車子在溝底里鉆,七拐八拐的,光看見那黃天冷漠,黃山發(fā)呆。到了縣城,天已擦黑,城外三里便進了綠的世界,要不是趕驢人提醒,誰能想到這不是樹林子而是一座縣城呢?于是得知,在這三邊,有一叢樹,便有一戶人家,有一座樹林,就該是鎮(zhèn)子或是縣城了;原來天和地平行,樹和人同長,這便是三邊的特點了。待了幾日,新結(jié)識了幾位伙伴,他們主動提出做我的向?qū)В边叺纳衬锶プ咦??!耙欢ㄒタ纯?,那又是另一個世界呢?!迸d趣撩撥,就三人越過了長城,徒步往北行。沙地上,行走委實艱難,渾身汗水淋淋。沙丘起起伏伏,望之如海中浪濤。沙丘過去,又是成片的鹽堿地,樹木是不長的,只可憐巴巴生些鹽蒿。一把蒿守著一抔土,漸漸便成了一個小包。再往后卻又是沙丘,但已經(jīng)植了樹:沙柳、紅柳、小葉楊、沙棗。沙蓋了鹽堿,樹又守住了流沙。三天過后,我們走到一個鎮(zhèn)落里,這個鎮(zhèn)落顯得很大,有回民,有漢民,分兩片屋舍:一處漢民,建筑分散中但有聯(lián)絡(luò);一處回民,建筑對仗里卻見變化。伙伴講,再往北去不遠,還有蒙民哩。夜宿鎮(zhèn)里,當?shù)乩先私o我一個手抄本,有這么一段:三邊地區(qū)蒙民,晝意干糧,晚就道旁,有水草處卸鞍馱,撐帳支鍋,取野薪自炊,其??v食原野,人披裘輪臥起,以犬護之,不花一錢。漢民亦有效之。讀此書,方知三邊地域民族竟是這么親善!更不曾想,這個鎮(zhèn)子在兩日之后,便是漢、回、蒙一年一度的盛大交易會。交易會,其場面可謂熱鬧,有北京王府井的擁擠,卻比王府井更氣勢;有上海南京路的嘈雜,卻比南京路更瘋野。那一排一擺小吃,蕎面拉條、豆面揪片、黃米干飯、羊肉粉湯,酸、辣、煎,五味俱全;那菜市上一筐一車,二尺長的白菜、淡黃的蘿卜、烏紫的土豆、半人高的青蔥,六色盡有;那農(nóng)具市上的銅的掛鈴、鐵的镢、鋼的锨,叮、咣、鏗、鏘,七音齊響。還有那騾馬市上,千頭萬頭高腳牲口,黃乎乎、黑壓壓偌大一片,蒙民在這里最為榮耀,騾馬全頭戴紅纓,脖系鈴鐺,背披紅氈,人聲喧囂,騾馬鳴叫,氣浪浮動得幾里外便可聽見。在羊肉市上,近乎一里長的木架上,羊肉整條掛著。更有買賣活羊的,賣主用兩只腿夾住羊頭,大聲與買主議價。漢、回、蒙民似乎都極富有,買肉就買整條,買果就買整筐。末了就涌進那菜館酒館,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直要鬧到月上中天方散。在酒館里,幾句攀談,我們便成了極熟的人,興致高漲,開懷大飲。半個月匆匆過去了,臨走前兩天,正好是陰歷八月十五,夜里在長城根下一個村子吃了月餅、香梨,喝了花茶、葡萄酒,看了一陣房東大娘的剪窗花,興致還未盡,便同房東小兒登長城望高。月光下,沙海泛亮,草原迷離,高高低低的長城,從腳下一頭伸向天的東頭,一頭伸向天的西頭,這偉大的建筑,從遠古時候,一坐落在這里,沙再沒有埋住,風再沒有刮走,它給了沙漠之骨,沙漠也給了它雄壯。如今烽火臺沒有了狼煙傳遞,但每一座臺下,都住了人家,牛羊互往,親戚走動。生著,在這大漠上添著活氣;死了,隆起沙堆,又生起一堆綠色。一道長城,是連接千家萬戶的一條線,流動著不屈不撓的生命和人與人的情感。玩到天明,晨曦里看見天地相接的地方,柳樹林子長得好茂,那樹都是樁干粗壯,一人多高,就截了頂,聚出密密的嫩枝,枝形呈圓,葉子全紅了,像無數(shù)偌大的燈籠高高舉著,似乎這天之光明,完全是這些燈籠照耀的。樹林子前面,端端一柱白煙長上來了,走近去,是放蜂人燃的。這里還能放蜂,猶如春天里的一個童話!相坐攀談,放蜂人來自江南,年年都來,來數(shù)月方去。他說外人以為三邊無色無香,其實那是錯了?!澳闱?,綠的沙柳、紅的鹽蒿、粉的牛兒草、白的鹽、黃的沙,這三邊的土地是最有五顏六色,是最有香有甜的?!眹L嘗那蜜,果然上品,荔枝蜜沒有它香醇,槐花蜜沒有它味長。告辭了放蜂人,突然之間,幾天來混混沌沌的思想,沉淀的沉淀了,清亮的清亮了,一時覺得有角度來做我的文章了。往回邊走邊構(gòu)思,眼光偏又盯住了一片一片不知名的荊棘,開著丸子一般大的白絨花團,順枝而上的,如掛紙錢串,就地而生的,又如圍起的花環(huán)。哦,我明白了,這類花的開放是對三邊荒涼的送葬嗎?是對三邊的富有和美麗的禮贊嗎?天黑回到村子,房東已為我準備好了送別酒菜,菜飽酒足,席上拉起了二胡。二胡的清韻又勾起了我思親的幽情,仰望天上明月,不知今夜親人們?nèi)绾嗡寄钪?,可他們哪會知道今夕我在這里是多么歡樂??!一時情起,書下一信,告訴說:明日我又要繼續(xù)往北而去,只盼望什么時候了,我要和我的親人、更多的朋友能一塊再走走三邊,那該又是何等美事呢。(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天和地平行,樹和人同長”來概括“三邊的特點”,承接初見縣城時的感受,凸顯了三邊地區(qū)人民的生存境況。B.新結(jié)識的當?shù)厝恕爸鲃犹岢觥弊鱿驅(qū)?,酒館里幾句攀談“便成了極熟的人”,這些描寫都展現(xiàn)了三邊地區(qū)的淳樸民風。C.引用手抄本的記載,將今日的漢、回、蒙的交易會與蒙民千年習俗關(guān)聯(lián)起來,寫的是三邊地區(qū)民族團結(jié)的歷史傳承。D.寫柳樹林“葉子全紅了,像無數(shù)偌大的燈籠高高舉著”,與“端端一柱白煙”相映襯,表現(xiàn)三邊地區(qū)的蒼涼風景。7.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三千里路”開篇,以“繼續(xù)往北而去”作結(jié),以“我”的思親與孤獨貫穿全文,呼應(yīng)了標題“走三邊”。B.文章先寫沙地中行走的艱苦與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再寫沙漠深處鎮(zhèn)落民居的錯落有致,先抑后揚,形成鮮明的反差。C.文章寫長城,將其放在深邃的歷史背景下和平凡的世俗生活中,進而引發(fā)對文明賡續(xù)的思考,有深刻的哲理性。D.文章語言質(zhì)樸剛健,具有顯著的地域色彩,與文中所寫的西部自然人文相得益彰,是這篇游記散文的典型特征。8.本文寫交易會時大量堆疊同類詞語,請簡要分析其效果。(5分)9.為什么“我”告別放蜂人之后覺得“有角度來做文章了”?請談?wù)勀愕睦斫?。?分)6.D7.C8.①描寫了蒙、漢、回各民族熱鬧、和諧的市場景象;②形成了繁復恣肆的修辭效果;③表現(xiàn)了當?shù)孛褡迦诤?、物阜民豐的世俗生活氣象。9.放蜂人讓“我”找到了書寫三邊的角度:①放蜂人的身份,轉(zhuǎn)變了“我”外來者的觀察視角;②放蜂人的講述,啟發(fā)了“我”描寫三邊的情感立場;③嘗了三邊的蜜之后,“我”確定了選材角度和寫作內(nèi)容。江蘇省揚州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調(diào)研測試(二模)語文試題(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白頭灘楊秋明汀江,日夜不息地流淌著,由北往南,亙古不變。發(fā)富、發(fā)貴是同胞兄弟,汀江上航船的好把式。他們剛接到任務(wù),負責把一批緊缺的食鹽和藥材從白石角送到紅石渡,再由紅石渡經(jīng)挑工秘密送往江西。白頭灘在白石角到紅石渡的中部,地處小桃河匯入汀江的交叉口,整個灘頭連綿一里有余,河道寬闊。民團團長鐘發(fā)奎借口剿匪,在白頭灘的中部設(shè)一個檢查卡,扼住了幾百里水路的咽喉。這時候,發(fā)富、發(fā)貴正和秘密交通隊長湯武一起??粗鴿M目猙獰的連綿灘頭,看著沙灘上綁著的三個曾經(jīng)一起運送物資的同志,①他們一臉凝重。目光越過白頭灘,望著對面蔥郁的大山,他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兒時在小桃河玩耍時的情景——河水清澈涼爽,河道縱橫交錯,兩岸有許許多多的溶洞。“小桃河溶洞的那一頭會不會有出口?”看著發(fā)呆的哥仨,發(fā)富的老婆茶花隨意一說?!鞍?,真有可能?!备缲韼缀跬瑫r跳起來。他們連忙備好砍刀、鳥銃和油松枝,躍上觸板船,向小桃河口劃去。兩岸溶洞密布,神秘莫測。發(fā)富、發(fā)貴兒時跟隨爺爺在汀江沿線風里來雨里去,沒少到過這些溝溝壑壑。他們記得每次發(fā)大水,爺爺總能從里面捕撈出大量雪花花的鰱魚。但爺爺警告說,誰家的叔叔、誰家的爺爺,進去了就沒再出來,你們將來不能亂闖!爺爺去世后,他們的確沒有進來過。他們循著爺爺當年的路線,把舢板船劃進溶洞里的暗河。溶洞里陰森濕冷,嘀喃嗒嗒的水簾很有幾分神秘,偶爾也會有一兩只石燕飛過。河水閃閃發(fā)亮,最深處也不過一丈,一竹籬就能撐到底。發(fā)富負責撐船,發(fā)貴打著火把,湯武舉目張望,尋找任何可能的出口。但七轉(zhuǎn)八拐,繞了大半天,最終又回到入口處,只好原路返回家。湯武臨時有事,回紅石渡去了。發(fā)富像泄了氣的皮球,有氣無力地躺在竹床上,任憑茶花怎么問他,只是不吭一聲。發(fā)貴在另一頭的廂房里,坐在床頭抽著旱煙,老婆桂花給熟睡的孩子擦腳,嘴里卻絮絮叨叨地說:“發(fā)大水時魚從哪里來的?不可以循著魚的來路找找嗎?”“可是老天爺能送來一陣大雨嗎?”②發(fā)貴的臉色無比凝重?!皷|閃晴,西閃雨。剛剛我看到西邊一閃一閃的,估摸著要下大雨了。到時你帶上我,我來幫你找。”桂花走過去,心疼地抱住自己的男人。一夜無眠,發(fā)貴眼前老是晃動著爺爺?shù)纳碛?。天還沒亮,他就偷偷地帶上香燭,來到對面山頭,跪在爺爺?shù)膲炃?,摩挲著墓碑上的字,希望爺爺保佑他找到新通道。不知跪了多久,天空慢慢烏云密布,繼而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碑前的香火瞬間被澆滅了,發(fā)貴哈哈大笑起來:“爺爺啊,我的親爺爺,您是在幫我尋找鰱魚的來路嗎?”他飛奔著往家里跑去。桂花站在門前,雙手接著從屋檐口流下來的雨水,看見發(fā)貴回來,大聲喊道:“我們可以去撈魚了!”發(fā)貴看著老婆高興的樣子,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又傻傻地笑了。換好衣服,和發(fā)富商量,哥倆覺得家里人值得信任,于是帶上桂花,跳上舢板船,再次往小桃河口劃去。果然,從岔道口開始有鰱魚漂出來。他們循著鰱魚漂出來的河道,一個岔道挨著一個岔道往里面劃,一連三個岔道都是斷頭路。來到第四個岔道口,這是一個又矮又窄的洞口,周圍長滿了水草,很容易被忽視。在火把的映照下,只見大量雪白的鰱魚從低矮的洞口涌出,接著是帶著樹葉枯枝的洪水。就這里了,三個人高興極了,舉起竹籬、船槳一陣亂舞。舢板船劇烈搖晃著,濺起陣陣水花。進得洞口,巖洞變得寬闊起來,洞頂不住地有水珠滴落。忽然,一陣涼透骨髓的冷風從四周包圍過來,桂花一聲尖叫,手指前方,瑟瑟發(fā)抖。發(fā)富、發(fā)貴抬起頭,看見一條巨蟒盤旋在一丈開外的巖石上。舢板船還在向前移動,眼看離巖石越來越近了,蟒蛇或許受到了驚嚇,長長的尾巴用力一掃,桂花被掃了個正著,一個跟斗栽進了水里。發(fā)富抓起鳥銃,朝蟒蛇的頭部就是一槍,蟒蛇從巖石上栽了下來,消失在湍急的洪水中。也就在槍響的同時,發(fā)貴一躍跳進水中去救桂花。水流很急,而且暗流涌動,發(fā)貴一入水,就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往深處拽。他趕緊屏住呼吸,用手緊緊抓住一塊突出的巖石,穩(wěn)住身子,一寸一寸往上移。好不容易浮出水面,發(fā)富連忙伸出竹篙,把發(fā)貴拉上船。兄弟倆把小船往外撐,來到主河道,回望內(nèi)河,那里仿佛有無數(shù)妖魅在水中起舞。但是不假思索,他們同時跳進河里四處搜索,希望內(nèi)河的水能把桂花沖出來,可直到筋疲力盡,仍一無所獲。爬到船上,兩個男人抱頭痛哭,天空好像瞬間崩塌了。湯武從紅石渡返回,聽茶花說哥倆已經(jīng)去尋找出口了,急忙趕到小桃河。河水漸漸下降,洞中也不再有鰱魚涌出,河道里翻滾著白色的浪花,周圍漆黑一片。哥仨會合,強壓著內(nèi)心的悲痛,③神色凝重地慢慢向前劃。河道時寬時窄,時深時淺。不知過了多久,前面透出了大片光亮。在白頭灘上游三里多路的地方,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個隱秘的出口,剛好可容納舢板船出入。桂花在哪兒呢?當天夜里,哥仨又偷偷地去尋找,終于在下游的羊牯灘發(fā)現(xiàn)了桂花的尸體。發(fā)貴悄悄地把桂花埋在爺爺墳墓的下首,他沒再流淚,④臉上寫滿了凝重。一條新的交通線繞開了那段灘頭,可貴的物資源源不斷地安全運出。白頭灘的巖石不再猙獰。(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交代運送食鹽和藥材的路線,意在強調(diào)雖然路途遙遠艱難、任務(wù)艱巨,但使命光榮、革命形勢光明。B.發(fā)富他們在開辟新的交通線時,經(jīng)歷多次失敗,這說明自然環(huán)境惡劣、敵人封鎖嚴密以及他們斗爭經(jīng)驗不足。C.小說中的桂花智慧、賢惠、勇敢,她支持丈夫革命,在幫助丈夫等人尋找新交通線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白頭灘的巖石不再猙獰”,既是客觀的環(huán)境描寫,也是主人公的主觀感受,蘊含著完成任務(wù)以后的豪情。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運用插敘的手法,敘寫發(fā)富、發(fā)貴兒時隨爺爺在小桃河捕鰱魚,并以爺爺?shù)木鏋橄挛膶懹鲭U埋下了伏筆。B.小說描寫發(fā)貴祭拜爺爺求大雨的場景,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爺爺在發(fā)貴心中的地位無比崇高,也表現(xiàn)爺孫倆感情深厚。C.“那里仿佛有無數(shù)妖魅在水中起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河道的兇險,表現(xiàn)了兄弟倆經(jīng)歷劫難后的緊張恐懼心理。D.小說通過設(shè)懸念、作鋪墊等藝術(shù)手法,在“疑無路”與“又一村”之間反復迂回,既引人入勝,又拓深主題。8.文中四處畫橫線的部分都寫到“凝重”,請簡要分析人物在不同場景下的心理。9.小說沒有寫戰(zhàn)爭的硝煙,卻充滿緊張感,請結(jié)合你的閱讀體驗,談?wù)勛髡呤侨绾螤I造這種緊張氛圍的?【答案】6.C7.B8.①表現(xiàn)哥仨面對嚴峻形勢緊張和擔憂;②表現(xiàn)發(fā)貴對能否及時下雨的憂慮;③表現(xiàn)哥仨尋找桂花未果的悲痛;④表現(xiàn)發(fā)貴葬妻時心情的沉重復雜。9.①通過溶洞陰冷、巨蟒盤旋、暗流涌動等自然環(huán)境描寫,渲染緊張的氛圍;②通過看到同志被綁、尋找出口、桂花落水等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情節(jié),營造緊張的氛圍;③通過“凝重”“偷偷”“一聲尖叫”“瑟瑟發(fā)抖”等人物神態(tài)、動作、心理的描寫,讓讀者產(chǎn)生緊張的心理?!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意在強調(diào)雖然路途遙遠艱難”錯誤,小說“整個灘頭連綿一里有余,河道寬闊”可知,路途并不算遠,但是“民團團長鐘發(fā)奎借口剿匪,在白頭灘的中部設(shè)一個檢查卡,扼住了幾百里水路的咽喉”。“革命形勢光明”屬于過度解讀,開始的線路交代表明了小說發(fā)生的背景,無法得出“革命形勢光明”的結(jié)論。B.“以及他們斗爭經(jīng)驗不足”錯誤,面對復雜的地形和被封鎖的主干道,尋找新通道的任務(wù)艱巨,但是他們勇敢機智,不畏犧牲,最終憑借經(jīng)驗找到了新通道。D.“既是客觀的環(huán)境描寫”錯誤,白頭灘的自然環(huán)境沒有變化,它是否“猙獰”完全是主人公的主觀感受,蘊含著完成任務(wù)以后的豪情。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B.“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爺爺在發(fā)貴心中的地位無比崇高,也表現(xiàn)爺孫倆感情深厚”錯誤,發(fā)貴祭拜爺爺求大雨是因為桂花提醒說下雨時可以循著魚的來路找新通道,故而發(fā)貴是為了求雨,最終是為了運輸物資,表達了發(fā)貴對革命事業(yè)無比的熱情和想盡辦法完成任務(wù)的忠心。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由“民團團長鐘發(fā)奎借口剿匪,在白頭灘的中部設(shè)一個檢查卡,扼住了幾百里水路的咽喉”“看著滿目猙獰的連綿灘頭,看著沙灘上綁著的三個曾經(jīng)一起運送物資的同志”可知,第一句的凝重是因為通道被封鎖,革命同志被捕,完成任務(wù)艱難,故凝重表現(xiàn)哥仨面對嚴峻形勢的緊張和擔憂;由“發(fā)大水時魚從哪里來的?不可以循著魚的來路找找嗎?”“可是老天爺能送來一陣大雨嗎?”可知,桂花說大雨時可以順著魚的來路找新的通道,但是大雨什么時候會來卻是未知數(shù),故凝重表現(xiàn)發(fā)貴對能否及時下雨的憂慮;由“蟒蛇或許受到了驚嚇,長長的尾巴用力一掃,桂花被掃了個正著,一個跟斗栽進了水里”“發(fā)貴一躍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