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提升檢測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5/22/wKhkGWY0TmuAJ7fdAAHk-zDJi60845.jpg)
![物理八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提升檢測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5/22/wKhkGWY0TmuAJ7fdAAHk-zDJi608452.jpg)
![物理八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提升檢測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5/22/wKhkGWY0TmuAJ7fdAAHk-zDJi608453.jpg)
![物理八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提升檢測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5/22/wKhkGWY0TmuAJ7fdAAHk-zDJi608454.jpg)
![物理八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提升檢測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5/22/wKhkGWY0TmuAJ7fdAAHk-zDJi6084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機械運動提升檢測卷
(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12歲的李明一年內(nèi)明顯長高了,他增長的高度可能是()。
A.8cmB.8mmC.8dmD.8ym
【考點】物理量的估測。
【答案】A?
【解析】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
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學會從生活體驗中理解物理知識和
物理規(guī)律,并且能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用于對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的簡單解釋。本題考查
對長度的估測及長度數(shù)據(jù)、數(shù)量級的認識。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識并了解長度單位之
間的換算進率。
解答:A、對于12歲的學生來說,一年內(nèi)身體增長大約10cm左右,符合題意。
B、8mm等于0.8cm不到1厘米,是不明顯的,不符合題意。
C、8dm等于80cm,一年內(nèi)身高增長80cm超出人類增長的速度,不符合題意。
D、8um等于0.008nmi,還不到1mm,不符合題意。故選A。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
A.空氣的流動不屬于機械運動;
B.只有機器的運動才是機械運動;
C.任何物體如果以自身為參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
D.參照物必須是絕對不動的物體
【考點】運動的描述、參照物。
【答案】C
【解析】(1)運動有很多種,在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2)判斷運動與
靜止時,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
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3)在判斷物體的運
動還是靜止的時候,可以選擇任意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只不過這個物體一旦被選擇為參照物,
就被假定為靜止了。
解答:A、空氣的流動,空氣相對于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因此是機械運動,故A錯。
B、任何物體只要是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就屬于機械運動,故B錯。
C、任何物體如果以自身為參照物,它就是靜止的,因此它的速度就是零,故C正確。
D、參照物的選擇具有任意性,可以選擇運動的物體做參照物,也可以選擇靜止的物體作為
參照物,不過物體一旦被選作「參照物就被假定為靜止了,故D錯。故選C。
3.下列圖中,關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BCD
【考點】刻度尺的使用。
【答案】C
【解析】使用刻度尺進行長度測量時,零刻度線對準被測長度的一端,有刻度線的邊要緊
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長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因零刻度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作為零
刻度線時,切莫忘記最后讀數(shù)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A圖,被測鉛筆左側沒有和零刻度線對齊,故錯;B圖,應用有刻度線的一側與鉛筆對齊,
故錯;C圖,是正確測量長度的方法,故正確;D圖,眼睛的視線應與尺面垂直,故錯。
正確答案是C。
4.在學校“運用物理技術破案”趣味游戲活動中,小明根據(jù)“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大
約是腳長的7倍”這一常識,可知留下圖中腳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約為()o
A.1.65mB.1.75mC.1.85mD.1.95m
【考點】刻度尺的使用。
【答案】B
【解析】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記錄數(shù)據(jù)要由數(shù)字和
單位組成,并且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圖中,分度值是1mm,鞋子的右端正好與25.1的刻度線齊,故讀數(shù)應為25.10cm。25.10X
7=1.76,故嫌疑人的身高應為B。
正確答案是B?
5.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下列有關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對于地面來說,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B.選卡車為參照物,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
C.相對于聯(lián)合收割機來說,卡車在運動;D.選地面為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
【考點】運動的描述、參照物。
【答案】D
【解析】A、由于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選地面為參照物,聯(lián)合
收割機是運動的,故A錯誤。
B、由于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選地面為參照物,卡車是運動的,
故B錯誤。
C、以聯(lián)合收割機為參照物,由于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卡車相
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卡車是靜止的;故C錯誤。
])、以卡車為參照物,由于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聯(lián)合收割機相
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故D正確。故選I)。
6.2017年4月27日,我國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對接,首次完
成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實現(xiàn)了空間推進領域的一次重大技術跨越。如圖是它們成功對接時
的情形,此時若認為天宮二號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A.太陽B.月亮C.地球D.天舟一號
【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答案】D
【解析】研究機械運動時,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與參照物相比,物體位置有變化,說
明物體在運動;物體位置沒有變化,說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
解:天宮二號相對于地球、月球、太陽,均有位置的變化,故以它們?yōu)閰⒄瘴?,天宮二號是
運動的,故ABC錯誤。
“天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xiàn)成功對接后,保持相對靜止,以對方為參照物,兩者
都是靜止的,所以選擇“天舟一號”為參照物,“天宮二號”是靜止的,故D正確。故選D。
7.關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幾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用來精確描述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快慢的;
C.平均速度等于物體通過一段路程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
D.平均速度是幾個物體運動速度的平均值
【答案】C
【解析】物體路程與運動時間的比值是物體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可以粗略描述物體運動快
慢。
解答:平均速度等于物體通過一段路程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平均速度不是速度
的平均值,故AD錯誤,C正確。平均速度可以粗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不能精確描述物
體運動快慢,故B錯誤。
故選C。
8.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運動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讓小車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
動,關于小車通過前半段路程加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A.小車通過幣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車通過sz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車通過s,的平均速度大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
D.小車通過班的平均速度小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
【考點】平均速度測量。
【答案】B
【解析】小車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是一段時間的路程與這段時間的比值。
小車由靜止釋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運動,是變速運動。
小車沿斜面做加速直線運動,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
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車通過S2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車通過&的平均速度最小,
故A錯誤,B正確。
小車通過s,的平均速度小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
小車通過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
故選B。
9.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一條直線通過一段路程,運動得越來越快,在通過這段路程的最后
3m時,用了2s,則該物體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B.2m/sC.Im/sD.2.5m/s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加速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特點的理解,對于加速運動的物體,其前
半程的平均速度要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一條直線加速通過一段路程,在通過這段路程的最后3m時,用了2s,
v-.5M/S
則該物體在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2s.由于運動速度越來越快,所該物體
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應小于L5m/s,因此選項A、B、D都不正確。故選C。
10.小明在跑百米時前50m用時6s,后50m用時7s,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
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
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
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
【答案】C
50掰
【解析】(1)前50m的平均速度為匕=包?8.33mls
46s
s250m
(2)后50nl的平均速度為刈-=------?7.14冽/s
7s
lOOw
(3)百米全程用時:t=6s+7s=13s;則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為“一7一行
故正確答案是C。
11.圖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15s時,物體通過的路程為30m;
B.整個20s時間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2m/s;
C.物體在20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物體在0?5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10?20s內(nèi)的速度大
【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C
【解析】在路程-時間圖象中,水平直線表示物體靜止,而傾斜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
運動。
解:由圖象知,
A、物體運動15s對應的路程是30m,所以15s通過的路程是30m;故A正確。
BCD、前5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20m,則速度為:v二金嬰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
t5s
動;5至10s內(nèi)物體靜止;
而10至20s時物體也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廠旦=叱20m=2m/s.所以在20s的過程
中物體做的變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l誓=2m/s;故B正確。
t20s
物體在0?5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10?20s內(nèi)的速度大;故D正確。
故選Co
12.湖北省第十四屆中學生運動會于5月17至27日在秀美山水宜居名城-湖北黃石成功舉
行。在百米賽跑比賽中,黃石籍男運動員小磊同學賽出了個人最佳成績。經(jīng)過計算,他的百
米賽跑平均速度約等于()。
A.2.5m/sB.3.3m/sC.7.0m/sD.11.lm/s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物理量的估測,結合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小于10s,估
算中學生運動會中男運動員的運動成績,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
男子百米世界紀錄中百米紀錄略小于10s,即運動速度略大于10m/s;中學生百米所用時間
要超過10s,即運動速度要小于IQm/s,不可能達到ll.lm/s;而2.5m/s和3.3m/s太慢,
7m/s符合題意。
13.運動會男子100m決賽,同學們測量了運動員跑到離起點20m、80m、100m處的時間,其
中前三名的時間見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
距離s/m
時間t/s2080100
姓名
王小兵2.38.412.2
劉磊2.48.311.8
周偉2.58.411.4
A.三名運動員全程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在20?80m內(nèi),劉磊和周偉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每段距離內(nèi),周偉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機械運動中速度的計算。對選項A,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定義,選項A
三名運動員全程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選項A不正確。
對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時間越小,物體運動越快;相同的時間
比較路程,路程越長,物體運動越快。故三名運動員通過的路程相同,時間越少,運動越快,
即丫=$八得:表中可知:周偉用時最少,平均速度最大,選項B不正確。
對選項C,根據(jù)v=s/t得:在20?80m內(nèi),劉磊和周偉的平均速度:v滬s/t*i=60m/(8.3-2.4)
s=60m/5.9s-7m/s,vs=s/t?=60m/(8.4-2.5)s=60m/5.Os^lO.17m/s,選項C正確。
對選項D,根據(jù)v=s/t得:在20?80nl內(nèi),劉磊和周偉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選項D不正確。
14.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
分析,得出結論不正確的是()o
|s/m
046t/s
A.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
B.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在中間2s內(nèi)靜止;
C.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
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m/s
【答案】C
【解析】(1)根據(jù)圖象可知6s時物體運動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體在6s內(nèi)的平
均速度;(2)在2?4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其速度為0;(3)根據(jù)圖象可知物體在前
2s內(nèi)和后2s內(nèi)運動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較其大小。
A:由s-t圖象可知,當t=6s時,路程s=15m,即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故A正確。
B:由s-t圖象可知,在2?4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其速度為0,則以地球為參照物,
物體在中間2s內(nèi)靜止,故B正確。
C:物體在前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5m,后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5m=10m,即在相等時間內(nèi)物
S
體運動的路程不相等,根據(jù)V可知,則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不相等,故C
不正確。
S15m
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確。
t6s
15.某大學兩位研究生從螞蟻身上得到啟示,設計出如圖所示的“都市螞蟻”概念車。這款
概念車小巧實用,有利于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下列關于正在城市中心馬路上行駛的此車說法
正確的是()o
A.以路面為參照物,車是靜止的;
B.以路旁的樹木為參照物,車是靜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為參照物,車是運動的;
D.以車內(nèi)的駕駛員為參照物,車是運動的
【答案】C
【解析】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相對于參照物位置變化的物體是運動
的,位置不變的物體是靜止的。
在城市中心馬路上行駛的“都市螞蟻”概念車相對于路面、路旁的樹木、路旁的房屋的位置
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樹木、路旁的房屋為參照物,“都市螞蟻”概念車是運
動的,相對于車內(nèi)的駕駛員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以車內(nèi)的駕駛員為滲照物,車是靜
止的,故C正確。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計48分)
16.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會逐漸向邊緣變薄,從側面看上去的形狀如圖所示,請從正確
使用刻度尺的角度來談談這樣做的好處:。圖中物體的長度為cm。
【考點】刻度尺的使用、長度測量。
【答案】便于刻度尺貼近(或“緊靠”)被測物體;2.80。
【解析】(1)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目的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邊緊靠被測物體;(2)起始端
沒有從0開始,把1.00cm處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1.00cm即為物體長度,
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
解: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逐漸向邊緣變薄,這樣放置刻度尺時,有刻度的一邊能緊靠被測物
體,便于測量。
物體末端對應的刻度值是3.80cm,起始位置對應的刻度值是1.00cm,
物體的長度L=3.80cm-1.00cm=2.80cm。
故答案為:便于刻度尺貼近(或“緊靠”)被測物體;2.80。
17.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圖測一枚紐扣的直徑,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紐
扣的直徑是cm。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1234cm
【考點】長度測量。
【答案】1;1.10.
【解析】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紐扣左側與2.00cm對齊,右側與3.1cm對齊,估讀為3.10cm,
所以紐扣的直徑為d=3.10cm-2.00cm=l.10cm。
故答案為:1;L10。
18.①如左圖所示,秒表的讀數(shù)為一s?②如右圖所示,物體的長度為cm。
【考點】長度與時間測量。
【答案】367.5、2.50o
【解析】(1)用秒表讀取時間時,首先要讀取分針對應的分鐘:然后再讀取秒針對應的秒。
圖中,分針對應的分鐘數(shù)是5.5min;秒針對應的秒是37.5s。故時間為:5.5義
60s+37.5s=367.5s。
(2)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讀數(shù)為3.50cm;被測物體與1cm刻度線對齊,應減去1。
故被測物體長度為2.50cm。
正確答案是:367.5、2.50?
19.坐在正在行駛的汽車里的乘客說他是運動的,這是以為參照物;說他是靜止的,
這是以為參照物。
【考點】運動的描述、參照物。
【答案】地面、汽車
【解析】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變
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
是靜止的。
解答:坐在正在行駛的汽車里的乘客,以地面為參照物,乘客與地面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
因此是運動的。
以汽車為參照物,乘客和汽車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乘客就是靜止的。
故答案為:地面、汽車。
20.夜晚抬頭望星空時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這是以為參照物;“烏云遮
住了月亮”,是以為參照物。
【考點】運動的描述、參照物。
【答案】云層、月亮
【解析】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要先選取一個標準作為參照物,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的位
置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解:“月亮在云層里穿行”是以云層為參照物,月亮與云層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
“烏云遮住了月亮”是以月亮為參照物,烏云相對于月亮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
故答案是:云層、月亮。
21.??凇半p創(chuàng)”以來,綠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謙同學騎自行車上學,以自行車為參
照物,小謙是的,他以5m/s的速度,勻速直線騎行500m的時間是s。
【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答案】靜止;100
【解析】(1)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物體是靜止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
物的位置不斷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2)知道小謙同學騎自行車的速度和行駛路程,根據(jù)
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求出騎車時間。
解:小謙同學騎自行車行駛過程中,以自行車為參照物,小明同學的位置不變,是靜止的;
由v=且得,小謙同學騎自行車勻速行駛時間t=d普LlOOs。
tv5m/s
故答案為:靜止;100。
22.“五一節(jié)”期間,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慶長江索道,體驗重慶的“立體交通”。如圖6
所示,長江索道全長約1165m,某次單程運行時間為233s,則索道在該次運行的平均速度為
m/so駛離站臺后,車廂里的游客以對面的建筑為參照物,判斷自己是(選填“運動”
或“靜止”)的.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參照物及其選擇。
【答案】5;運動
【解析】(1)根據(jù)公式v=且計算平均速度;(2)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相對于參照物來說
t
物體位置發(fā)生變化則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
解:(1)長江索道全長s=l165m,單程運行時間為t=233s,
索道在該次運行的平均速度為:v二旦二磐匹5m/s。
t233s
(2)駛離站臺后,車廂里的游客以對面的建筑為參照物,游客與地面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
以游客自己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5;運動。
23.一架戰(zhàn)斗機巡航的速度為500m/s,合km/h.軍演地點距軍用機場的距離為3600km,
則戰(zhàn)斗機從機場起飛到達軍演地點至少需要ho戰(zhàn)斗機飛行過程中需要加油機適時加
油,那么,當加油機在空中給戰(zhàn)斗機加油時,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的。
【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參照物及其選擇。
【答案】1800,2、靜止。
【解析】(1)lm/s=3.6km/h,據(jù)此完成單位換算;(2)已知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計算
時間;(3)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
生變化,則運動,不發(fā)生變化,則靜止。
解:戰(zhàn)斗機巡航的速度為v=500m/s=500X3.6km/h=1800km/h;
根據(jù)“旦可得,戰(zhàn)斗機從機場起飛到達軍演地點至少需要的時間:
t
+_s_3600kmLou
71800km/h外
當加油機在空中給戰(zhàn)斗機加油時,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與加油機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
所以戰(zhàn)斗機是靜止的。
故答案為:1800、2、靜止。
24.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物體運動的s-t圖象,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同向作勻速
直線運動,以甲為參照物,乙是的(選填“靜止”或“運動”);當時間t=s
時,兩車相距8m。
【答案】運動、4。
【解析】(1)學會由圖像分析物體運動情況是一項基本要求。此題中,甲乙兩物體的S-t
圖像,也就是物體路程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從圖像可以看出,甲物體在4s內(nèi)的路程是24m,
一物體在4s內(nèi)的路程是16m,故甲比乙運動快,甲物體的速度大于乙物體的速度;這樣兩
物體之間就會發(fā)生位置變化。(2)由圖可知,在物體運動時間為4s時,它們相距8m。
25.甲、乙兩同學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進行,他們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判斷
同學運動較快,開始運動時兩同學相距m,圖中的a點表示.
【答案】甲;10;甲同學追上了乙同學。
【解析】(1)在相同時間內(nèi),比較路程的遠近可以比較運動快慢,根據(jù)圖象,運用控制變量
法,分析出甲、乙兩位同學的運動快慢情況;(2)由圖象可知相距的距離;(3)圖中的a
點表示相遇。
解:(1)由圖象可以看出,在時間為5s時,甲同學運動25m,乙車運動25m-10m=15m;相同
時間內(nèi),甲同學通過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學運動得快。
(2)由圖象可知開始運動時,甲同學從0m出發(fā),乙同學距離甲出發(fā)點前10m,故相距的距
離為10m?
(3)由圖象可知,圖中的a點表示相遇,即甲同學追上了乙同學。
故答案為:甲;10;甲同學追上了乙同學。
26.如圖是用照相機拍攝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過程中某段時間的一張頻閃照片,已知水池
壁上每塊瓷磚的高度為10cm,閃光燈每隔0.2s時間閃亮一次(即拍攝一次),由照片可知,
小球從A位置下落到B位置做(填“勻速”、“加速”或“減速”)運動,小球
通過【)點時的速度為m/so
【答案】減速;0.5,
【解析】由圖象知,AB、BC、CD的時間相同,AB的路程最長,BC、CD段距離相等,小于AB
的距離,說明從B點開始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且速度小于AB段的平均速度,所以AB段小
球做減速運動。
BD段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sBi>=2X10cm=20cm,t^O.2sX2=0.4s,
則VBD==2°”"=50cm/s=0.5m/s°
tBD0.4s
故答案為:減速;0.5o
三、計算題(7分)
27.小明家離學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學,出發(fā)5分鐘后小明父親發(fā)現(xiàn)小明的教
科書忘記帶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學的方向騎車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親經(jīng)多少分鐘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親發(fā)現(xiàn)小明忘記帶教科書的同時,小明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科書忘記帶上并立
即掉頭返回,問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多少千米(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答案】(1)小明父親經(jīng)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1.72km。
【解析】(1)小明父親追上小明所走的路程等于小明走的路程,由速度公式丫=且可得;(2)
t
出發(fā)5min,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明經(jīng)過的路程,再利用相對速度求出時間,用總路程減去
小明父親的路程就是相遇時離學校的路程。
解:(1)由丫=且可得,小明行駛的路程,s,=v,(t°+t),①
小明父親行駛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駛的路程,S2=Si=Vzt,②
由①②可得,Vi(t0+t),=v2t,5km/hX(5X」—h+t)=10km/ht,解得:t=a*h=5min;
6012
(2)由\,=且可得,出發(fā)5min小明通過的路程,s=v11o=5km/hX5Xh=-^-km;
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時的速度:v=vi+v2=5km/h+1Okm/h=15km/h;
由v=j?可得,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時相遇的時間:t'十五km
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距離:s"=s,ft-小=2km-0.28km=1.72km。
答:(1)小明父親經(jīng)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1.72km。
第二章:聲現(xiàn)象單元檢測試卷
(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8分)
1.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X10、/s;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C.戴防噪聲耳罩可以防止噪聲產(chǎn)生;D.超聲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答案】B。
【解析】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防治噪聲
的途徑有三條: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人耳;聲音的傳播需要介
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解答:A、光的傳播速度是3X107/S,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故A錯誤。
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B正確。
C、戴防噪聲耳罩可以防止噪聲進入人耳,但是不能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故C錯誤。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超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D錯誤。
【考點】聲速、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以及噪聲防止。
2.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B.聲音傳播的速度是340m/s;
C.“聞其聲,不見其人”是根據(jù)音調來分辨人的;
D.戴上耳罩可以防止噪音的產(chǎn)生
【答案】A。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辨別發(fā)聲體是靠
聲音的音色:噪聲的控制有三個方面:控制噪聲的產(chǎn)生、控制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傳入人
耳。由此可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此說法正確;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所以,只說聲音傳播速度是340m/s是錯誤的;“聞其聲,不見其人”是根據(jù)音色分辨人的,
不是音調,故C錯;帶耳罩是防止噪聲進入人耳,不是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故D錯。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聲音的特性、噪聲控制。
3.端午節(jié)龍舟賽是我市傳統(tǒng)比賽項目之一。龍舟賽中有關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A.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B.鼓聲傳播過程中,發(fā)生變化的是音色;
C.鼓聲震耳欲聾,是鼓聲的音調高;D.觀眾是依據(jù)響度來辨別鼓聲和吶喊聲的
【答案】A。
【解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能夠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2)音調
指聲音的高低,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響度指聲音的強弱,由物體振動的振幅決定,還
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音色指聲音的特色,不同的發(fā)聲體因材料和結構不同,所發(fā)出的
聲音的音色就不同。
解答:A、一切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所以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所以鼓聲傳播過程中,聲音越來越小,故其響度發(fā)生了變化,故
B錯誤。
C、鼓聲震耳欲聾,是鼓聲的響度大,故C錯誤。
D、音色指聲音的特色,不同的發(fā)聲體因材料和結構不同,所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就不同,故
觀眾是依據(jù)音色來辨別鼓聲和吶喊聲的,故D錯誤。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
4.關于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B、不振動的物體也能發(fā)聲;
C、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在空氣中,聲音的傳播與光的傳播一樣快
【答案】Ao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聲音在空氣中
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但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
聲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因此選項A說法正確。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聲音消失,因此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
真空不能傳播聲音,因此選項C說法不正確。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比光速慢的多,因此選項D說法不正確.由上可知,
選項B、C、D的說法不正確;故選A。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
5.物理課上,老師用力吹一根較長的塑料吸管的同時,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
圖所示。同學們聽到的聲音()o
A.音色不變;
B.音調變了;
C.是老師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D.后排同學聽到的與前排同學聽到的相同
【答案】Bo
【解析】聲音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物體振動的頻率和物體本身有關,當物體本身發(fā)生變化時,
物體振動的頻率也會跟著發(fā)生變化。此題中,老師在吹塑料管的時候,逐步剪短塑料管,物
體的出發(fā)生了變化,振動頻率也會跟著發(fā)生變化。故,此題答案是B。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特性。
6.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fā)聲的音調會不同;
B.“聞其聲辨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C.超聲波能排除人體內(nèi)的結石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
D.房間的窗戶安裝雙層玻璃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Bo
【解析】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fā)聲的音調會不同;此說法錯誤。敲
擊音叉力量的大小,影響到音叉振動的幅度,也就是響度,而不會影響到音叉的振動頻率,
故音叉發(fā)聲的音調不變。
B.“聞其聲辨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此說法正確。任何物體振動,響度、音
調可能相同,但音色不會相同,所以''聞其聲辨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C.超聲波能排除人體內(nèi)的結石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此說法錯誤。超聲波碎石是利用超聲
波的能量來擊碎人體內(nèi)結石的。
D.房間的窗戶安裝雙層玻璃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此說法錯誤。雙層玻璃可以有效阻止噪
聲傳入室內(nèi),故是在噪聲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
【考點】聲音的特性、噪聲控制、超聲波。
7.語音智能門禁系統(tǒng)能“辨音識人”,這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
A.音調B.響度C.音色D.頻率
【答案】C?
【解析】聲音的特性有三個方面:響度、音調和音色。響度指的是聲音的大小,音調指的是
物體振動的頻率,音色指的是物體發(fā)聲的特點。所有物體發(fā)聲,音調、響度可能相同,但音
色一定不同,所以,辨別不同發(fā)聲體靠的是音色。
所有,語音智能門禁系統(tǒng)能“辨音識人”,主要一句聲音的音色。故,正確答案是Q
【考點】聲音的特性。
8.位于我省永濟市普救寺中的鶯鶯塔如圖所示,它是我國現(xiàn)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
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兩石相擊,便可聽到“呱、呱”的回聲,類似青蛙鳴叫,并且聲音也
變得格外響亮。關于此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兩石相擊”主要是空氣振動發(fā)聲;B.“類似青蛙鳴叫”是指音色相近;
C.“變得格外響亮”是指音調變高;D.“呱、呱”的回聲一定是噪聲
【答案】Bo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把
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工
作、學習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從物理學角度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是噪聲。
解:A、“以兩石相擊”,石頭會振動,振動會產(chǎn)生聲音,故A錯誤。
B、“類似青蛙鳴叫”是指的是與青蛙的音色相近,故B正確。
C、”變得格外響亮”是指響度大,故C錯誤。
D、如果有人喜歡聽“呱、呱”的回聲,回聲不是噪聲,故D錯誤。故選B。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噪聲及來源。
9.演奏弦樂器時,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開,這是在改變聲音的
(
A.振幅B.響度C.音調D.音色
【答案】C?
【解析】演奏弦樂器時,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開,這是在改變琴弦
長度,目的是改變樂器振動的頻率,改變聲音的音調。故,此題正確答案是C。
【考點】聲音的特性。
10.重敲音叉發(fā)生的聲音與輕敲音叉相比()。
A.音調變低B.頻率變大C.響度變大D.聲速變小
【答案】C.
【解析】音又是可以產(chǎn)生固定振動頻率的實驗器材,同一音義,無論敲擊它的力量大小,音
叉所產(chǎn)生的聲音的音調不變。所以,重敲和輕敲音叉相比,音叉發(fā)聲的響度變大了。
【考點】聲音的特性。
11.醫(yī)生在診病時使用聽診器,聽診器()?
A、能使心臟振動的振幅增加,響度增大;B、能改變心跳的頻率,使音調變調;
C、能改變心跳的音色,使聲音好聽些;D、能減小聲音傳播過程中的能量損耗
【答案】Do
【解析】心跳的音調、音色和響度和心臟本身有關,與聽診器無關,都是一定的,故A、B、
C不符合題意;D、聽診器可以減小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的能量損耗,這樣可以清楚的聽到心
跳聲音,易于判斷病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考點】聲音的傳播特征、聲的利用。
12.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敲擊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顆粒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B.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音量減弱,說明空氣能夠傳聲;
C.直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撥動時發(fā)出的聲音音調越高,說明響度由頻率決定;
D.發(fā)聲的揚聲器外,燭焰晃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答案】Co
【解析】A.敲擊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顆粒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此
說法正確。鼓面上的泡沫顆粒的跳動,說明了鼓面的振動,所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B.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音量減弱,說明空氣能夠傳聲;
此說法正確。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是傳播聲音的介質,音量減弱只能說明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稀薄。
C.直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撥動時發(fā)出的聲音音調越高,說明響度由頻率決定;此說法
錯誤。物體振動的音調越高,它的振動頻率越大,音調高指的是頻率大,不是響度大;響度
是由振動幅度決定的。故,C符合題意。
D.發(fā)聲的揚聲器外,燭焰晃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此說法正確。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也可以傳遞能量;在揚聲器旁的燭焰的閃動正說明了這一論斷。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聲音的特性.
13.站在橋洞里說話時,聽不到回聲的原因是()。
A.橋J同兩端是開口的,不育濟生回聲;B.橋洞反射產(chǎn)生的回聲從洞口跑了;
C.棚同窄小,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D.標同兩側的回聲正好抵消
【答案】C?
【解析】回聲是聲波被反射回來形成的,人耳區(qū)分開原聲和回聲的最小時間差是0/s,因
此區(qū)分開原聲和回聲最短距離,據(jù)此分析回答
解答:站在橋洞里說話時,由于我們說話的地點離橋洞兩側較近,聲音傳到橋洞兩側上反射
回來的時間與我們說話的時間兒乎是同時的,時間差太短,所以我們的耳朵不能區(qū)分說話聲
和回聲,也就聽不到回聲,C選項的說法正確。
【考點】聲的利用、回聲。
14.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A.劇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窩狀的材料,是為了增強聲音的響度;
B.醫(yī)生用“B超”給病人做檢查,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C.百米賽跑時,終點計時員以看見發(fā)令槍冒煙開始計時,而不是以聽到槍聲開始計時,是
因為聲速遠小于光速;
D.學校路段“禁鳴喇叭“,是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
【答案】C?
【解析】A.劇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窩狀的材料,是為了增強聲音的響度;此說法錯
誤。這是為了減小聲音反射,增加漫反射,使整個劇場都能得到好的聲音效果。
B.醫(yī)生用“B超”給病人做檢查,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此說法錯誤。醫(yī)生利用B超是
超聲波傳遞信息,不是傳遞能量。
C.百米賽跑時,終點計時員以看見發(fā)令槍冒煙開始計時,而不是以聽到槍聲開始計時,是
因為聲速遠小于光速;此說法正確。在空氣中,聲速遠遠小于光速,在百米比賽中,光的傳
播時間可以忽略,故以看見光為開始計時點是正確的。
D.學校路段“禁鳴喇叭”,是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此說法錯誤。“禁鳴喇叭”是在聲
源處控制噪聲.
【考點】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利用、噪聲控制。
15.聲波既傳遞“信息、”也傳遞“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聲波傳遞“能量”的是
()。
A.用超聲波碎石B.用聲吶探海深C.利用B超做體驗D.利用回聲定位
【答案】A。
【解析】通過發(fā)聲體發(fā)聲是否異常來獲得物體本身狀況方面的信息或通過物體對聲音的反射
獲得物體與聲源的距離及物體表面狀況方面的信息,這是聲音傳遞信息;通過聲波作用于物
體,可以使物體產(chǎn)生一定的反應,如振動、運動等,這是聲能傳遞能量。
解答:聲波能攜帶信息,如聲波探測海深,可知道海的深度,B超能檢查出人體的病況,回
聲定位能確定聲源的位置、大小及形狀等,故BCD錯;聲波是一種波動,傳遞能量,可以擊
碎結石,故A對。
【考點】聲的利用。
16.下列四副圖片與其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甲
A.甲圖摩托車的消音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
B.乙圖蝙蝠的導航系統(tǒng)在太空中依然可以發(fā)揮作用;
C.丙圖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把小球反復彈開,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
D.丁圖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繃緊程度相同時,細的橡皮筋是低音弦
【答案】C.
【解析】A.甲圖摩托車的消音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此說法錯誤。消音器安裝在
摩托車排氣筒上,屬于在生源處控制噪聲。
B.乙圖蝙蝠的導航系統(tǒng)在太空中依然可以發(fā)揮作用;此說法錯誤。蝙蝠的導航系統(tǒng)是靠超
聲波傳遞信息實現(xiàn)的,在太空中沒有傳播的介質,故蝙蝠的導航系統(tǒng)在太空中是無法發(fā)揮作
用的。
C.丙圖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把小球反復彈開,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此說法正確。把小球彈
開是因為音叉振動產(chǎn)生的,故C的說法正確。
I).丁圖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繃緊程度相同時,細的橡皮筋是低音弦:橡皮筋繃緊程度
相同時,越細它的振動越快,音調越高,所以細的橡皮筋是高音弦。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噪聲控制、聲音的特性。
17.通常人們會從噪聲的產(chǎn)生、傳播及接收三個環(huán)節(jié)控制噪聲。下列措施中,屬于在產(chǎn)生環(huán)
節(jié)控制噪聲的是()。
A.臨街的房屋安裝隔音玻璃;B.學校附近禁止汽車鳴笛;
C.在高噪聲環(huán)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
【答案】Bo
【解析】臨街的房屋安裝隔音玻璃、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都是阻斷了噪聲的傳播,是在
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D選項不符合題意;學校附近禁止鳴笛,防止了噪聲的產(chǎn)生,
故B選項符合題意;高噪聲環(huán)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防止噪聲進入人耳,是在接收環(huán)節(jié)
減弱噪聲,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考點】噪聲控制。
18.伴隨現(xiàn)代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噪聲已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
接控制噪聲措施的是()。
【答案】D.
【解析】顯示噪聲等級的裝置只是監(jiān)測噪聲的響度,并不能減弱噪聲,所以不是直接控制噪
聲的措施,故D選項符合題意;摩托車的消聲器是在噪聲的產(chǎn)生處減弱噪聲,城市道路的
隔聲板是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工人用的防噪聲耳罩是從人耳處減弱噪聲,這些措
施都能夠有效控制噪聲。
【考點】噪聲控制、噪聲。
19.通常人們會從噪聲的產(chǎn)生、傳播及接收三個環(huán)節(jié)控制噪聲。下列措施中,屬于在產(chǎn)生環(huán)
節(jié)控制噪聲的是()。
A.臨街的房屋安裝隔音玻璃;B.學校附近禁止汽車鳴笛;
C.在高噪聲環(huán)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
【答案】B?
【解析】臨街的房屋安裝隔音玻璃、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都是阻斷了噪聲的傳播,是在
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D選項不符合題意;學校附近禁止鳴笛,防止了噪聲的產(chǎn)生,
故B選項符合題意;高噪聲環(huán)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防止噪聲進入人耳,是在接收環(huán)節(jié)
減弱噪聲,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考點】聲音控制。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58分)
20.據(jù)5月29日《揚子晚報》報道,江蘇省擬推出和諧配樂版廣場舞。廣場舞的音樂聲是
由音箱中的紙盆產(chǎn)生,經(jīng)傳播到人耳。音樂聲過大會形成噪聲,有關人士
建議,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關掉音箱,改用藍牙耳麥接受信號。關掉音箱是在處
控制噪聲。
【答案】振動、空氣、聲源。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減弱噪音的途徑有三個: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
在人耳處;關掉音箱是聲源處減弱噪聲的。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21.如圖所示,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對著試管口吹氣,使其發(fā)出聲音。聲音是由管內(nèi)
空氣柱產(chǎn)生,通過傳入人耳的,改變試管內(nèi)的水量,會使聲音的發(fā)
生改變。
【答案】振動、空氣、音調。
【解析】根據(jù)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和聲音的特性知識,此題正確的解答是:在試管中加
入少量水,用嘴對著試管口吹氣,使其發(fā)出聲音。聲音是由管內(nèi)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通過空氣
傳入人耳的,改變試管內(nèi)的水量,會使聲音的音調發(fā)生改變。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聲音的特性。
22.如圖所示,老師在課堂上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給放在真空罩內(nèi)的手機打電話,手機
隨即發(fā)出悅耳的鈴聲。鈴聲是由于手機內(nèi)的揚聲器產(chǎn)生的,手機間是利用傳
遞信息的。把抽氣機接在真空罩上向外抽氣時,同樣打電話,手機鈴聲卻越來越小,這說明
聲的傳遞需要,不能傳聲。
【答案】振動、無線電、介質、真空。
【解析】聲音的產(chǎn)生是由于物體振動的原因,手機鈴聲是由手機內(nèi)的揚聲器振動產(chǎn)生的;但
是手機之間是利用無線電信號傳遞信息的;如果把手機放入真空罩內(nèi),真空罩內(nèi)空氣越來越
少的情況下,聲音會越來越小,這也正說明力量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無法出版聲音。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
23.萍萍幫媽媽涮洗餐具,演奏出鍋,碗,筷,勺的“交響曲”,響聲是由于餐具的
產(chǎn)生的,根據(jù)聲音的可以判斷出是鍋還是碗發(fā)出的響聲。
【答案】振動、音色。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響聲是餐具的振動產(chǎn)生的: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
特色,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們能判斷出是鍋還是碗
發(fā)出的響聲,這是因為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為:振動、音色。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音色。
24.萍萍幫媽媽涮洗餐具,演奏出鍋,碗,筷,勺的“交響曲”,響聲是由于餐具的產(chǎn)
生的,根據(jù)聲音的可以判斷出是鍋還是碗發(fā)出的響聲。
【答案】振動、音色。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響聲是餐具的振動產(chǎn)生的;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
特色,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們能判斷出是鍋還是碗
發(fā)出的響聲,這是因為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為:振動;音色。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特性。
25.小夏在研究口琴的發(fā)聲原理時,拆掉了口琴外殼,發(fā)現(xiàn)在氣孔邊分布著長短、厚薄都不
同的一排銅片(如圖所示)。吹口琴時,在氣流的沖擊下,銅片振動,發(fā)出聲音。對不同氣
孔吹氣,改變了聲音的: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改變了聲音
的。
‘〃〃〃〃〃〃〃〃〃〃〃〃〃〃|
【答案】音調、響度。
【解析】吹口琴時,發(fā)出聲音是由銅片振動產(chǎn)生的。吹口琴時,對不同氣孔吹氣,銅片振動
的頻率不同,改變了聲音的音調;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銅片振動的振幅不同,
改變了聲音的響度。
【考點】音調和響度。
26.許多男生在變聲期后,說話時聲帶振動的頻率比以前低,因而聲音的會降
低。
音調
【答案】音調
【解析】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動
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解答:音調是指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高低,它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
越高;許多男生在變聲期后,說話時聲帶振動的頻率比以前低,因而聲音的音調會降低。
故答案為:音調。
【考點】音調、響度和音色。
27.由于退化,蝙蝠的視力較差,它躲避障礙物,捕捉食物靠的是它能發(fā)出超聲波。當蝙蝠
發(fā)出的超聲波遇到物體發(fā)生反射,蝙蝠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聲波時,它就能規(guī)避物體或捕捉食
物,這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背暡ㄑ浪ⅰ笔抢寐暡軌騻鬟f的特點制成的:
“超聲波牙刷”能使牙周產(chǎn)生空化效應,達到清除牙周病菌和不潔物的目的。
【答案】信息、能量。
【解析】聲波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利用聲波傳遞信息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們面對面說話;
蝙蝠可以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聲納;探礦:B超;超聲探傷(檢測)。聲波也可以傳遞能量,
利用聲波傳遞能量的例子也很多,比如:聲波清灰;超聲波清洗鏡片;超聲波霧化;醫(yī)用超
聲波碎石;聲波凝聚;超聲波空化治理廢水等。
【考點】聲波的利用、超聲波。
28.如圖1所示,醫(yī)生正在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填"具有能
量”或“傳遞信息”)道理,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這樣就可以提
高聲音的(填“音調”或“響度”);把一條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緊,并且
撥動它,如圖2所示,這時可以聽到所發(fā)出的聲音,它是由引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金融貸款居間協(xié)議書范本
- 員工離職協(xié)議書
- 用電施工協(xié)議合同年
- 礦石運輸安全監(jiān)管承包合同
- 郭絲的離婚協(xié)議書
- 橋梁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企業(yè)通信解決方案介紹與使用說明書
- 軟件與信息服務業(yè)數(shù)據(jù)安全管理解決方案
- 門窗安裝工程外包合同
- 外商投資協(xié)議書
- 2023年上海青浦區(qū)區(qū)管企業(yè)統(tǒng)一招考聘用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3版押品考試題庫必考點含答案
- 植物之歌觀后感
- 空氣能熱泵安裝示意圖
-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檢驗批填寫全套表格示范填寫與說明
- 2020年中秋國慶假日文化旅游市場安全生產(chǎn)檢查表
- 昆明天大礦業(yè)有限公司尋甸縣金源磷礦老廠箐-小凹子礦段(擬設)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
- 心有榜樣行有力量 -從冬奧冠軍徐夢桃身上感受青春奮斗初中主題班會
- GB/T 3860-1995文獻敘詞標引規(guī)則
- 七年級英語下冊閱讀理解10篇
- 設計質量、進度保證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