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住院醫(yī)師-吉林住院醫(yī)師放射腫瘤科筆試考試歷年真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吉林住院醫(yī)師-吉林住院醫(yī)師放射腫瘤科筆試考試歷年真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吉林住院醫(yī)師-吉林住院醫(yī)師放射腫瘤科筆試考試歷年真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吉林住院醫(yī)師-吉林住院醫(yī)師放射腫瘤科筆試考試歷年真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吉林住院醫(yī)師-吉林住院醫(yī)師放射腫瘤科筆試考試歷年真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吉林住院醫(yī)師-吉林住院醫(yī)師放射腫瘤科筆試考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宮頸痛放療中出現(xiàn)嚴重的放射性直腸反應,首先應考慮的措施為()。A、減量放療B、暫停放療C、消炎、止瀉等對癥處理D、注意調節(jié)飲食E、密切觀察2.患者女,25歲,因“聲嘶1個月”來診。最可能的診斷為()。(提示查體:右側聲帶固定,甲狀腺右葉腫物1.5cm×1.0cm,質硬,可活動。)A、頸淋巴結核B、神經(jīng)鞘瘤C、頸動脈體瘤D、淋巴結轉移癌E、鰓裂囊腫F、甲狀腺癌3.患者男,58歲,因“上腹不適,偶伴疼痛6個月,進食不暢2個月”來診。近15d只能進流食,3個月內體重減輕7kg。既往史無特殊。查體:T36.3℃,P80次/min,R22次/min,BP85/130mmHg;ECOG=1;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雙肺無異常,HR80次/min,律齊;腹部未觸及腫物,無壓痛。尚須檢查()。A、腹部B型超聲B、胃鏡C、腹部、盆腔CTD、胃腸腫瘤標志物E、骨掃描F、淺表淋巴結B型超聲4.適于全腦全脊髓照射的腫瘤是()。A、腦轉移瘤B、幕下分化差的室管膜瘤C、腦膜肉瘤D、髓母細胞瘤E、Ⅳ級星形細胞瘤5.患者男性,44歲,右上腹疼痛半年,加重伴上腹部包括一月,伴腹脹、納差、惡心,無嘔吐、腹瀉,大小便正常,體重下降5kg。既往有乙肝病史多年。查體:T36.7℃,P7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全身皮膚無黃染,鞏膜輕度黃染。腹平軟,右上腹飽滿,右上腹壓痛,無肌緊張,肝臟腫大肋下5cm,邊緣鈍,質韌,有觸痛,脾未及,腹部叩診鼓音,無移動性濁音,肝上界叩診在第五肋間,肝區(qū)叩痛,聽診腸鳴音8次/分。輔助檢查:Hb89g/L,WBC5.6×109/L,ALT84U/L,AST78U/L,TBIL30μmol/L,DBIL10μmol/L,ALP188U/L,GGT64U/L,AFP880ng/ml,CEA24mg/ml。B超:肝右葉實質性占位性病變8cm,肝內外膽管不擴張。如果需要明確該患者的組織類型,必須進行的檢查項目是()。A、CTB、MRIC、肝穿刺活檢D、消化到造影E、ERCP6.前列腺癌腫瘤局限于前列腺內,侵犯范圍不超過一個葉的1/2,T分期為()。A、T2aB、T2bC、T2cD、T3aE、T3b7.男性,15歲、右膝上持續(xù)腫痛1個月,夜間疼痛明顯,無明顯令身發(fā)熱、既往無肺結核病史、查體:右膝上局部皮膚溫度增高、靜脈怒張、無明顯觸痛、攝片見股骨下端有邊界不清的骨質破壞、骨膜增生及放射狀陰影、兩端可見Codman三角。對確診意義最大的是()。A、病情發(fā)展快B、明顯的體征C、病理組織學檢查D、X線或放射性核素槍在E、有關的化驗8.扁桃體原發(fā)的惡性腫瘤多為低分化癌,其首選治療方案為()。A、手術B、化學治療C、放射治療D、手術及術后放射治療E、手術及術后化學治療9.導管原位癌(DCIS)可選擇的治療方案有()。A、局部擴大切除術+全乳放射治療B、乳腺癌改良根治±乳房重建術C、全乳切除±前哨淋巴結活檢±乳房重建術D、腫物切除+前哨淋巴結活檢術E、絕經(jīng)前口服他莫昔芬(三苯氧胺)5年,絕經(jīng)后繼續(xù)口服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降低風險10.子宮內膜癌,有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照射劑量是()A、20Gy~30Gy/2周~3周B、30Gy~40Gy/3周~4周C、40Gy~50Gy/4周~5周D、50Gy~60Gy/5周~6周E、60Gy~70Gy/6周~7周11.中心型肺癌的定義是()A、發(fā)生于段支氣管以上的肺癌B、發(fā)生于葉支氣管以上的肺癌C、發(fā)生于主支氣管的肺癌D、發(fā)生于肺門部位的肺癌E、發(fā)生于氣管支氣管部位的肺癌12.黑色素瘤肝轉移的預期生存時間約為()。A、2個月B、4個月C、8個月D、10個月E、14個月13.有關縱隔神經(jīng)源性腫瘤的外科治療的陳述錯誤的是()。A、一經(jīng)診斷,原則上應早期手術切除B、大都有完整的包膜,易于完整摘除C、多數(shù)腫瘤與肋間神經(jīng)或交感神經(jīng)有聯(lián)系D、腫瘤位于胸前者應避免損傷胸3~4、交感神經(jīng)而導致頸交感神經(jīng)麻痹綜合征E、來源于迷走神經(jīng)者要注意勿損傷喉返神經(jīng)14.下列關于軟腭癌的放療原則正確的是()。A、無上頸部淋巴結轉移的高分化鱗癌,需行中下頸淋巴結的預防性照射B、單側上頸部淋巴結轉移的高分化鱗癌,對側中下頸區(qū)需行預防性照射C、低分化或未分化癌,無論上頸有無淋巴結轉移,雙側中下頸及鎖骨上均需做預防照射D、小涎腺來源的軟腭癌,其放射敏感性較高,放療的根治劑量為DT60GyE、軟腭癌常規(guī)大野照射至DT36Gy時避開脊髓,DT40Gy時縮野至軟腭區(qū)15.患者女,38歲,因“乳腺鉬靶X線片普查發(fā)現(xiàn)右乳外上象限微小鈣化,傾向惡性2d”來診。查體:雙乳、雙側鎖骨上區(qū)和腋窩未觸及腫物。腫物X線定位細針穿刺活檢:癌。胸部、腹部CT和骨掃描未見轉移。遂收入院行左側乳腺癌區(qū)段切除術。術后病理:左乳高級別導管內癌,4.0cm×3.0cm×2.8cm,切緣陰性;ER(-),PR(-),HER-2(++)。該患者術后放射治療的主要作用有()。A、降低同側乳腺導管內癌的復發(fā)率B、降低同側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的復發(fā)率C、降低對側乳腺癌的發(fā)生率D、降低遠處轉移率E、提高無瘤生存率F、提高總生存率16.46歲,女性,白帶增多一年,偶而呈粉紅色,近三個月有性交出血,月經(jīng)尚規(guī)則,婦科檢查見宮頸中度糜爛,子宮正常大小,質軟、雙側附件無異常所見。陰道鏡下活檢有癌細胞已突破基底膜5mm,有淋巴管被侵襲及病狀融合現(xiàn)象。該患者的臨床分期應是()。A、宮頸原位癌B、宮頸癌Ⅰa期C、宮頸癌Ⅰb期D、宮頸癌Ⅱb期E、宮頸癌Ⅲb期17.患者女,36歲,因“發(fā)現(xiàn)左乳腫物1周”來診。查體:左乳外下象限2.0cm×1.5cm腫物,質硬,活動,乳房皮膚正常;雙側鎖骨上區(qū)和腋窩未觸及腫大淋巴結。雙乳B型超聲和鉬靶X線片:左乳外下象限腫物,傾向惡性。腫物細針穿刺活檢:癌。胸部X線片和腹部B型超聲未見癌轉移。遂收入院行左乳腫瘤區(qū)段切除+左側腋淋巴結清掃術。術后病理:左乳導管內癌,微灶有間質浸潤,切緣陰性;ER(+),PR(++),HER-2(-);腋淋巴結轉移0/16。關于心臟照射,敘述正確的有()。(提示全乳腺胸壁切線野定位時,發(fā)現(xiàn)有大部分心臟在照射野內。)A、左側乳腺癌心臟受照射無法避免,但劑量很小,不會對患者產(chǎn)生不良影響B(tài)、放射治療比不放射治療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相關生存率,但非乳腺癌死亡率增加C、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療后,非乳腺癌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臟病和肺癌D、隨著治療年代的推移,與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療相關的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逐漸降低E、在保證乳腺原發(fā)腫瘤瘤床不被遮擋的前提下,可采用心臟擋鉛,以減少心臟照射范圍F、采用呼吸門控技術,讓患者深吸氣后屏氣時照射,可減少心照射范圍18.關于細胞膜,敘述正確的有()。A、可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相對穩(wěn)定的內環(huán)境B、是具有選擇性的半透膜C、具有流動性和對稱性D、主要組分包括糖類E、基本骨架是脂類分子排列行成的雙分子層19.男性,20歲,發(fā)熱2周,體溫38~39℃,檢查皮膚散在紫癜。頸部及腋下可觸及0.5cm×1.5cm大小淋巴結5~6個,脾肋下3cm,血紅蛋白85g/L,白細胞10×109/L,血小板25×109/L。對診斷幫助最大的檢查()。A、血細菌培養(yǎng)B、白細胞分類C、胸部X線片D、骨髓像檢查E、血小板抗體側定20.細胞凋亡的調節(jié)分子包括()。A、p53B、ERBB1C、Bcl-2D、RbE、Caspase家族21.宮頸腺癌,臨床診斷為ⅠB2期,術中保留一側卵巢,術后病理發(fā)現(xiàn)盆腔淋巴結陽性(2/25),應補充治療()。A、術后輔以全身化療B、全盆腔體外照射C、全盆腔體外照射加含順鉑的同步化療D、盆腔動脈插管化療E、術后陰道殘端腔內照射聯(lián)合化療22.有關術前放射治療宮頸癌的優(yōu)點,不包括哪一項()A、能縮小腫瘤,提高手術切除率B、能降低癌細胞生物活性及術中播散C、可獲得切除邊緣最寬的手術邊界D、有利于腫瘤的完整切除E、能降低機體局部抵抗力,增加術后感染23.18歲少女,3小時前活動后突然發(fā)生右下腹劇烈疼痛,惡心嘔吐數(shù)次,體溫37.4℃。肛查:子宮左側觸及直徑約8cm大小,能稍活動、觸痛明顯的腫塊。本例的恰當處理是()。A、應用廣譜抗生素、止痛劑、觀察病情進展B、抗結核治療C、進行腹穿以明確診斷D、腹腔鏡檢查明確診斷E、行剖腹探查術24.患者杜某,女,33歲,1年前開始感覺雙側下肢發(fā)麻,酥酥地如同過電,仍能照常勞動。3月前開始在雙下肢發(fā)麻的基礎上出現(xiàn)四肢一陣陣劇烈疼痛,如電擊樣,每天發(fā)作多次,因而不敢活動,臥床不起。1個月前開始感覺雙下肢無力,排尿困難,但不需導尿。查體:腦神經(jīng)無異常,眼底正常,四肢力弱,感覺正常,雙側Babinski征(+)。門診擬診脊髓腫瘤收入院?;颊咝拚\斷應為()。A、脊髓腫瘤B、癲兒C、癔病D、多發(fā)性硬化E、脊前動脈綜合征25.患者男性,48歲。上腹飽脹不適、納差乏力1月余,體重明顯減輕,近1周來牙齦時有出血。2年前發(fā)現(xiàn)乙肝大三陽,肝功能異常,白球比(A/G)下降。體檢:腹水征陽性、肝肋下7cm,質硬,表面結節(jié)狀,邊緣不規(guī)則,脾肋下3cm,雙下肢凹陷性水腫。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WBC12.8×109/L,RBC3.08×1012/L,PLT35×109/L。肝腎功能:TP56.9g/L,ALB24.0g/L,球蛋白32.9g/L,A/G0.7,TBil93,9μmol/L,DBil46.7μmol/L。AFP>1000μg/L。腹水細胞學:未找到癌細胞。B超:肝右葉內見10cm×12cm強回聲光團。治療過程中因高熱、感染、嘔血、黑便、少尿、昏迷而死亡。對于該患者,可能的死因包括()。A、消化道出血B、感染C、肝功能衰竭D、休克E、肝性腦病F、腎衰竭26.50歲經(jīng)產(chǎn)婦,已絕經(jīng)。性交后陰道血性白帶3個月。查宮頸肥大,假性糜爛,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見可疑癌細胞,宮頸活檢為原位癌。能排除宮頸浸潤癌的檢查項目是()。A、染色體檢查B、宮頸碘試驗C、陰道鏡檢查,可疑處活檢D、宮頸多點活檢E、宮頸錐形切除27.下列屬于癌基因胚系突變的是()。A、Rb胚系突變B、p53胚系突變C、APC胚系突變D、BRCA1胚系突變E、RET胚系突變28.在胃癌的術后復發(fā)中正確的是()。A、早期胃癌以腹腔種植轉移為主要復發(fā)類型B、進展期胃癌以血行轉移為主要復發(fā)類型C、早期胃癌單純手術預后不良D、進展期胃癌手術效果理想,無須其他治療E、肝臟是最常見的血行轉移器官29.患者女,40歲,因“發(fā)現(xiàn)左乳腫物1年余”來診。查體:左乳外上象限可觸及腫物,約3cm×3cm,質硬、固定、邊界不清。雙側腋窩及鎖骨上、下區(qū)未觸及腫大淋巴結。為明確診斷,首選的檢查是()。A、乳腺B型超聲B、乳腺鉬靶X線片C、乳腺CT(平掃)D、乳腺MRIE、乳腺腫物穿刺活檢30.軟組織肉瘤的治療方法有()。A、手術B、化學治療C、放射治療D、生物治療E、中醫(yī)中藥31.患者男,62歲,因“持續(xù)胸痛1年,加重伴呼吸困難1個月”來診。低熱,無咳嗽,體重下降不明顯。4個月前有1次右側肺炎病史,經(jīng)抗感染治療后好轉。高血壓病史10年,血壓控制一般。大量吸煙史;30余年前有明確石棉接觸史6個月。胸部X線片(外院):右側大量胸腔積液。外院曾行胸腔穿刺,胸腔積液中未找到腫瘤細胞。在該方案應用過程中,為減輕培美曲塞藥物毒性應聯(lián)合應用()。(提示經(jīng)多項檢查確定其臨床分期為Ⅲ期,T3N0M0,擬予化學治療(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方案)。)A、維生素B1B、維生素B6C、維生素B12D、維生素CE、維生素EF、葉酸32.患者男性,47歲,因"發(fā)現(xiàn)頸部包塊伴乏力、消瘦3月余"入院?;颊哂?月前無意中發(fā)現(xiàn)右頸包塊,約2cm×2cm大小,伴四肢無力,身體消瘦,3個月來上述癥狀逐漸加重,體重下降8kg,為求進一步診治轉入院。查體:T37.6℃,一般情況差,ECOG2級,形體消瘦,體重50kg,雙頸可及多個腫大淋巴結,最大者約3cm×3cm,表面紅腫,壓之部分有疼痛,心肺未見異常,肝脾不大,雙上肢手指腫脹,雙下肢無浮腫。試驗室資料: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正常,LDH明顯升高,達1202mmol/L,胸片、肝脾B超檢查未見異常;骨髓涂片示三系增生且未見異常細胞。右頸淋巴結活檢病理:外周T細胞性淋巴瘤(非特異型)。若患者胸部CT檢查發(fā)現(xiàn)縱隔大腫塊,腹部、盆腔CT檢查均無異常,患者診斷分期應為()。A、ⅠAB、ⅠBC、ⅡAD、ⅡBE、ⅢBF、Ⅳ33.患者男,22歲,因“右側股部遠端疼痛并發(fā)現(xiàn)腫物5個月”來診。查體:右側股部遠端腫脹,皮膚不發(fā)紅,無淺表靜脈曲張,皮膚溫度較左側高;膝上內側可觸及腫物,質硬,固定,有壓痛。X線片:股骨遠側干骺端溶骨改變,骨質破壞,無膨脹,有Codman三角,股骨下端內側可見軟組織腫物影。術后需要復查的項目有()。(提示行瘤段截除+人工假體置換術。)A、局部X線片B、局部B型超聲C、肺CTD、全身骨掃描E、PET-CTF、肢體功能34.在X線片顯示發(fā)生在脊柱骨的尤文肉瘤呈現(xiàn)()。A、成骨B、放射狀C、齒形缺損D、骨破壞和不對稱楔形變E、柵欄狀35.患者女,46歲,因“發(fā)現(xiàn)右側乳房腫物3個月”來診。查體:腫物距離乳暈區(qū)約3cm,直徑3cm,質硬,表面不光滑,與皮膚及深部組織無粘連,無觸痛;右側腋窩可觸及1枚淋巴結,1.0cm×0.8cm,活動良好。如腫物核芯針穿刺活檢未能明確診斷為乳腺癌,進一步處理方法為()。A、嚴密監(jiān)測病情變化,暫時不予特殊處理B、腫物細針穿刺活檢C、再次腫物核芯針穿刺活檢D、腫物切取活檢E、腫物切除活檢36.男,36歲,5天前發(fā)熱、咽疼,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咽部充血。扁桃體Ⅱ°腫大,下肢少許瘀斑。白細胞16.6×109/L,原始細胞0.60,血紅蛋白80g/L,血小板34×109/L。最可能的診斷是()。A、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B、缺鐵性貧血C、再生障礙性貧血D、溶血性貧血E、急性白血病37.50歲婦女,接觸性出血2個月余,白帶有惡臭。婦科檢查:宮頸前唇有質脆贅生物,最大徑線2cm,觸之易出血。子宮正常大,附件未捫及。若確診為宮頸癌,其臨床期別為()。A、ⅠA期B、ⅠB期C、ⅠB期D、ⅡA期E、ⅡB期38.患者男,65歲,因“頸部腫物3個月”來診。無其他不適。查體:右上頸觸及2cm×2cm淋巴結1枚,左上頸觸及3cm×2cm淋巴結1枚,質硬,活動差。首先進行的處理有()。A、頭頸部詳細體格檢查B、上呼吸道、上消化道詳細檢查C、淋巴結切取活檢D、淋巴結切除活檢E、診斷性放射治療F、密切隨訪觀察39.女,25歲,右小陰唇1cm結節(jié)狀隆起,有色素沉著,患者自述外陰瘙癢,色素沉著范圍較前擴大,發(fā)熱4日。為確診應進行的檢查是()。A、血常規(guī)B、尿常規(guī)C、陰道分泌物檢查D、外陰活檢E、子宮頸刮片40.患者男性,60歲,胃潰瘍病史8年,近3個月腹脹、食欲減退、消瘦明顯、糞隱血持續(xù)陽性,應用抗酸劑治療胃痛無效。該患者進行術后放療的推薦劑量是()。A、45GyB、55GyC、30GyD、60GyE、56Gy41.cN0頭頸部鱗狀細胞癌調強放射治療靶區(qū)勾畫時,Ⅱ區(qū)的上界是()。A、頸靜脈出顱水平B、頸靜脈出顱水平下1cmC、C1椎體上緣D、C1橫突水平E、C1椎體下緣42.關于鼻咽癌的流行病學特點,敘述正確的有()。A、美國阿拉斯加州的愛斯基摩人鼻咽癌發(fā)病率高達20/10萬B、2004~2005年全國死因調查顯示,鼻咽癌不是男性十大惡性腫瘤之一C、鼻咽癌患者中,有鼻咽癌家族史的占35%D、2008年中國新發(fā)鼻咽癌病例數(shù)約占全球新病例數(shù)的40%E、新加坡、中國香港及臺灣地區(qū)鼻咽癌發(fā)病率逐漸下降43.TUNEL檢測主要用來檢測()。A、細胞凋亡B、細胞黏附能力C、細胞周期分布D、細胞遷移能力E、細胞增殖速率44.患者男,45歲,帆船運動員,因“面部白色瘢痕樣皮損7個月”來診。幼年曾患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吸煙指數(shù)30,有長期飲酒史。病理:硬皮病樣基底細胞癌?;颊邲]有轉移征象,其首選的治療手段是()。A、局部藥物治療B、液氮冷凍C、激光消融D、顯微外科切除E、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45.患者男性,48歲,因吞咽梗噎感半年來院就診,目前僅能進半流質食物。查體:稍消瘦,鎖骨上未捫及腫大淋巴結。食管吞鋇X線片示食管中下段4cm長之局限性管理僵硬,粘膜部分中斷,鋇劑尚能通過。確診后應選擇的治療措施是()。A、手術治療B、放射治療C、化學療法D、免疫療法E、中醫(yī)中藥治療46.根據(jù)肺癌TNM分期,N2為()。A、同側肺門區(qū)淋巴結轉移B、對側肺門區(qū)淋巴結轉移C、同側縱隔和隆嵴下淋巴結轉移D、對側縱隔淋巴結轉移E、同側斜角肌淋巴結轉移47.對放射治療不敏感的腫瘤是()。A、骨肉瘤B、橫紋肌肉瘤C、C.尤因肉瘤(EwingsarcomD、淋巴瘤E、骨髓瘤48.患者女,36歲,因“發(fā)現(xiàn)左乳腫物1周”來診。查體:左乳外下象限2.0cm×1.5cm腫物,質硬,活動,乳房皮膚正常;雙側鎖骨上區(qū)和腋窩未觸及腫大淋巴結。雙乳B型超聲和鉬靶X線片:左乳外下象限腫物,傾向惡性。腫物細針穿刺活檢:癌。胸部X線片和腹部B型超聲未見癌轉移。遂收入院行左乳腫瘤區(qū)段切除+左側腋淋巴結清掃術。術后病理:左乳導管內癌,微灶有間質浸潤,切緣陰性;ER(+),PR(++),HER-2(-);腋淋巴結轉移0/16。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該患者乳腺癌病理分期(AJCC,2002年)為()。A、0期B、Ⅰ期C、Ⅱa期D、Ⅱb期E、Ⅲa期F、Ⅲb期49.男性,15歲,因右側腰部酸脹,勞累后加重就診,無發(fā)熱和腎絞痛史。B超右腎中度積水。尿常規(guī)正常。如診斷明確,采取何種措施()。A、藥物治療B、右腎切除術C、留置雙J管D、永久性腎造瘺E、右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成形術50.下列頭頸部腫瘤中,預后較好的有()。A、甲狀腺癌B、腮腺癌C、喉癌D、惡性黑色素瘤E、下咽食管癌51.患者男,35歲,因“肛門墜脹感1個月”來診。既往史無特殊。查體:KPS=80;皮膚、黏膜無蒼白、黃染;雙肺正常,HR70次/min,無雜音;腹平軟,未觸及包塊,肝、脾未觸及,移動性濁音(-);直腸指檢:距肛門3cm處3點方向可觸及腫物,質韌,表面光滑,指套未帶血。超聲:直腸壁外生性腫物,直徑約5cm,邊界清楚。下列敘述正確的有()。(提示伊馬替尼治療3個月后,復查盆腔CT:腫瘤長徑3.2cm,瘤體內密度降低。)A、根據(jù)RECIST標準,客觀療效判斷為PRB、根據(jù)Choi標準,客觀療效判斷為PDC、可以繼續(xù)原治療3個月再考慮手術D、立即行Mile術E、給予伊馬替尼增加劑量治療F、換用舒尼替尼治療52.患者男性,60歲,因"聲音嘶啞半月余半咽痛"就診。查體發(fā)現(xiàn)頸部可及2cm×4cm大小腫大淋巴結,頸部MRI提示①右側梨狀窩新生物,侵及右側聲帶,環(huán)狀軟骨部分受侵;②雙側頸部多個腫大淋巴結,最大徑<6cm下面哪項檢查對進-步確診意義最大()。A、頸部淋巴結穿刺細胞血B、纖維喉鏡檢查+病檢C、頸部B超D、痰細胞學E、頸部CT53.關于胰腺癌描述正確的是()。A、胰體尾癌癥狀出現(xiàn)比胰頭癌早B、胰腺癌的不治療生存期一般為12~24個月C、胰腺癌的早期,常出現(xiàn)消瘦、體重下降等癥狀,較典型D、所有的胰頭癌患者均會出現(xiàn)黃疸癥狀E、胰腺癌遠處淋巴結轉移中最常見的是左鎖骨上淋巴結54.女性,45歲,發(fā)現(xiàn)左乳房腫塊10個月,近日發(fā)現(xiàn)左腋下淋巴結腫大而來就診,查體:左乳房外上象限可捫及一5cm×5cm×4cm大小的腫塊,質硬,推不動,乳房皮膚表面呈橘皮樣,左側腋窩腫大淋巴結融合成塊,固定應行哪項手術方案()。A、乳癌根治切除術B、擴大乳癌根治切除術C、單純左乳房切除術D、改良乳癌根治切除術E、姑息性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55.患者女性,57歲,因"咳嗽、胸悶半月余,加重2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葉外周帶占位性病變,縱隔淋巴結腫大、增多,右側中等量胸腔積液。胸水細胞學可見腺癌細胞。頭顱MRI、腹部B超、骨ECT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若患者PS評分為1,那么首選的治療方式應當為()。A、手術B、化療C、放療D、分子靶向治療E、最佳支持治療56.患者男性,49歲,進行性吞咽困難3月余,體重近來明顯減輕,伴嗆咳,聲嘶,查體:淺表淋巴結未及明顯腫大。 該患者術后病理診斷為食管中段鱗癌,分期為pT3N1M0,根據(jù)美國NCCN指南,應()。A、術后化療B、術后放療C、術后化、放療同時或序貫D、等待觀察E、中醫(yī)中藥治療F、生物治療57.患者女,42歲。因發(fā)現(xiàn)左乳外上象限腫物,于2年前行左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病理:左乳浸潤性導管癌Ⅲ級,2.5cm×2.0cm×2.0cm,ER(-),PR(-),HER-2(+),腋淋巴結轉移10/32。全面檢查未發(fā)現(xiàn)遠處轉移。術后接受6個周期的紫杉醇(泰素)和表阿霉素化學治療,后定期隨訪。該患者術后出現(xiàn)局部區(qū)域復發(fā)的概率為()。A、0~10%B、10%~15%C、20%~40%D、40%~50%E、50%~60%58.患者男,20歲,福建人,因“頭痛7個月,右眼復視1個月”來診。無發(fā)熱、盜汗及體重減輕。查體:鼻咽右頂后壁結節(jié)樣腫物,表面壞死,覆蓋分泌物,右頸Ⅱ區(qū)可觸及1枚淋巴結,2cm×2cm,質中,活動,無壓痛;腦神經(jīng)檢查:右側展神經(jīng)麻痹?;颊卟捎霉孟⒒瘜W治療,可選擇的方案有()。(提示治療后3年復診,PS=1;腹部B型超聲及CT:多發(fā)性肝轉移。)A、DDP+5-FUB、Paclitaxel+DDPC、Gemcitabine+DDPD、Docetaxel+DDPE、DDP+5-FU+西妥昔單抗F、西妥昔單抗59.關于睪丸的血液供應,敘述錯誤的是()。A、睪丸動脈起自腎動脈下方腹主動脈前內側,也有起自左右兩側腎動脈B、睪丸和附睪的靜脈起自實質內的管周毛細血管網(wǎng),然后逐級匯合,最后在睪丸和附睪頭的上方形成蔓狀靜脈叢C、蔓狀靜脈叢向上逐漸匯合,形成睪丸靜脈,在腹膜后與睪丸動脈伴行D、左側睪丸靜脈注入下腔靜脈,右側注入右腎靜脈E、睪丸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睪丸動脈即精索內動脈60.在死因順位中逐漸上升的癌癥是()。A、白血病B、鼻咽癌C、食管癌D、宮頸癌E、胃癌61.患者男,58歲,因“上腹不適,偶伴疼痛6個月,進食不暢2個月”來診。近15d只能進流食,3個月內體重減輕7kg。既往史無特殊。查體:T36.3℃,P80次/min,R22次/min,BP85/130mmHg;ECOG=1;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雙肺無異常,HR80次/min,律齊;腹部未觸及腫物,無壓痛。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案有()。(提示完善其他檢查及結合超聲內鏡檢查,分期為T4aN2M0。)A、新輔助化學治療+手術+術后輔助化學治療B、聯(lián)合放射化學治療C、手術治療D、手術+術后輔助化學治療E、手術+術后輔助放射治療F、腹腔鏡下手術切除聯(lián)合術中熱灌注化學治療62.在黑色素瘤中可能陽性的標志物有()。A、AE1B、CD20C、HMB-45D、S100E、Vimentin63.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是指手術后殘存腫瘤()。A、小于1cmB、小于1~2cmC、小于2~3cmD、小于3~4cmE、小于5cm64.患者女性,63歲,因右下腹及臍周隱痛3年入院,伴消瘦,近兩個月來常有地熱,體格檢查生命體征穩(wěn)定,發(fā)現(xiàn)右下腹可觸及一6cm×4cm大小的包括,較硬,尚可推動,壓痛,鎖骨上及腹股區(qū)未觸及腫大淋巴結。胸部X線片未見明顯異常。纖維結腸鏡見升結腸處新生物,活檢病理報告為腺癌。該患者的治療原則是()。A、不作任何治療B、輔助化療C、局部放療D、中草藥治療E、最佳支持治療F、熱療65.患者,男性,60歲,以間歇性無痛性全程肉眼血尿2周來院就診,經(jīng)B超及膀胱鏡檢查證實,膀胱右側壁有一個直徑2.5cm大小的占位病變,收入院診治。預防復發(fā)應采用()。A、全身化療B、放療C、口服卡介苗D、生物學治療E、膀胱灌注化療藥或卡介苗66.關于腦轉移瘤的影像學特點,敘述正確的是()。A、CT檢查多數(shù)可見,多數(shù)呈團塊狀或環(huán)狀強化B、有“大病灶、大水腫”征象C、MRI對顱骨轉移的診斷價值很高D、PET-CT檢查基本可以明確診斷E、X線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腫瘤鈣化67.以下關于NSCLC根治性放射治療的照射范圍錯誤的是()。A、Ⅰ期:照射范圍不宜過大,僅包括CT等影像學可見腫瘤,不作淋巴結引流區(qū)的預防性照射B、Ⅱ期:照射范圍應包括原發(fā)病灶、肺門轉移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引流區(qū)的亞臨床病灶C、ⅢA期:照射范圍除了包括CT等影像學所顯示的腫瘤和轉移淋巴結,必須作縱隔淋巴結引流區(qū)的預防性照射D、肺尖癌如無肺門淋巴結腫大則不必包括肺門及縱隔E、ⅢB期:照射范圍應包括原發(fā)病灶、肺門轉移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引流區(qū)的亞臨床病灶68.患者女性,63歲,因右下腹及臍周隱痛3年入院,伴消瘦,近兩個月來常有地熱,體格檢查生命體征穩(wěn)定,發(fā)現(xiàn)右下腹可觸及一6cm×4cm大小的包括,較硬,尚可推動,壓痛,鎖骨上及腹股區(qū)未觸及腫大淋巴結。胸部X線片未見明顯異常。纖維結腸鏡見升結腸處新生物,活檢病理報告為腺癌。該患者行FOLFIRI方案化療6周期后肝臟轉移灶明顯縮小且單個存在,此時治療可選擇()。A、繼續(xù)原方案化療B、立體定向放療C、介入治療D、手術治療E、中草藥治療F、不作任何治療69.患者女,55歲,10年前行乳腺癌根治術,術后內分泌治療3年。每年復查,近日查ECT:T4濃集?;颊邿o癥狀。進一步的處理方法是()。(提示腰椎CT:T4椎體溶骨性破壞。)A、穿刺活檢B、手術C、化學治療D、放射治療E、骨水泥注射F、抗感染治療70.患者女,20歲,乳腺腫物,生長慢,活動度大。應首先考慮為()。A、急性乳腺炎B、乳腺增生C、乳腺纖維腺瘤D、乳腺葉狀腫瘤E、乳腺癌71.下面不是食管癌根治放射治療適應證的是()。A、全身情況中等以上,KPS≥70分B、病變長度不超過8cmC、無明顯的胸背痛,無出血、食管穿孔前征象D、局部梗阻嚴重,僅能進流食或滴水不進者E、食管癌術后周部復發(fā)或縱隔淋巴結轉移72.男,46歲,右上腹部悶痛、消瘦3個月。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體檢:鞏膜輕度黃疸,肝臟肋下6cm,質地硬,輕壓痛,脾臟肋下2cm,移動性濁音陽性。AFP380ug/L,ALT432u/L,PT23秒(對照為13秒)。哪項治療措施不合適()。A、加強保肝治療和營養(yǎng)支持治療B、輸注白蛋白C、免疫治療D、手術治療E、腹腔內注射抗癌藥物73.患者女,45歲,因“發(fā)現(xiàn)左乳外上象限腫物1個月”來診。一般情況可,無基礎疾病。查體:左乳腫物,4cm×3cm;左側腋窩可觸及腫大淋巴結,固定融合。左乳腫物穿刺活檢:浸潤性導管癌。淋巴結穿刺活檢:可見轉移性腺癌組織。免疫組織化學:ER(-),PR(-),HER-2(+++)。正確的后續(xù)內分泌治療有()。A、不考慮內分泌治療B、單藥三苯氧胺治療C、芳香化酶抑制藥治療D、戈舍瑞林+芳香化酶抑制藥輔助內分泌治療E、雙側卵巢切除或者戈舍瑞林治療F、雙側卵巢切除術+芳香化酶抑制藥輔助內分泌治療74.女,61歲,右側大陰唇中部1.5cm潰瘍,病理為外陰鱗狀細胞癌,未見轉移征象。按FIGO的臨床分期應為()。A、0期B、Ⅰ期C、Ⅱ期D、Ⅲ期E、ⅠA期75.乳腺癌保乳術后,需要做腋窩放射治療的是()。A、腋淋巴結轉移≥4B、病理為導管內癌,未做腋窩前哨淋巴結活檢或腋淋巴結清掃C、病理為浸潤性導管癌,未做腋窩前哨淋巴結活檢或腋淋巴結清掃D、病理為浸潤性導管癌,腋窩前哨淋巴結陽性,未做腋淋巴結清掃E、病理為浸潤性導管癌,腋窩前哨淋巴結陰性,未做腋淋巴結清掃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女性,28歲,3年前雙眼視力明顯減退,2個月后恢復。2年前右側上下肢偏癱,3個月后大致恢復。2個月來四肢動作不靈活,行走不穩(wěn)。查體:雙眼視力0.3,視神經(jīng)乳頭邊界清,顏色蒼白,四肢肌力5級,腱反射亢進,雙側Babinski征陽性,雙側指鼻試驗和跟膝脛試驗不準不穩(wěn),Romberg征陽性,深淺感覺正常。此患者做CSF檢查,與下列哪一欄CSF數(shù)值最相符()。A、NMC數(shù)(×10/L):80,蛋白(g/L):0.45,糖(mmol/L):4.4B、MNC數(shù):30,蛋白:0.65,糖:0.5C、MNC數(shù):80,蛋白:0.5,糖:2.5D、MNC數(shù):20,蛋白:0.65,糖:3.6E、NMC數(shù):20,蛋白:0.15,糖:1.42.我國癌癥預防與控制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不包括()。A、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高發(fā)癌譜并存B、農(nóng)村癌癥死亡率的上升速度明顯高于城市C、癌癥防治資源大多用于中晚期癌癥患者的治療D、以傳染病控制為主,忽視了腫瘤等慢性病的防控E、缺乏行之有效的早診早治體系,有組織的防治計劃還很難實施3.舌癌手術切除的原則包括()。A、切除范圍包括腫瘤邊界以外1cm以上的組織B、半舌以上切除應一期修復C、侵犯口底者應切除下頜骨D、頸部同期行根治性或功能性或區(qū)域性清掃E、全舌切除4.女性,28歲,3年前雙眼視力明顯減退,2個月后恢復。2年前右側上下肢偏癱,3個月后大致恢復。2個月來四肢動作不靈活,行走不穩(wěn)。查體:雙眼視力0.3,視神經(jīng)乳頭邊界清,顏色蒼白,四肢肌力5級,腱反射亢進,雙側Babinski征陽性,雙側指鼻試驗和跟膝脛試驗不準不穩(wěn),Romberg征陽性,深淺感覺正常。此患者若行下列輔助檢查,除哪一項外,其余均很可能出現(xiàn)異常()。A、誘發(fā)電位B、神經(jīng)傳導和肌電圖C、顱腦CTD、顱MRIE、CSF檢查5.患者男,26歲,因“陰囊墜脹感3d,右側睪丸腫大1d”來診。查體:一般情況好;右側睪丸腫大,表面光滑,質硬;余未發(fā)現(xiàn)明顯陽性體征。B型超聲:睪丸實性占位。初步考慮睪丸惡性腫瘤。BEP方案的遠期并發(fā)癥可能有()。(提示行BEP方案3個周期。)A、惡心、嘔吐B、中性粒細胞減少C、腎功能不全D、肺纖維化E、冠狀動脈性心臟病F、白血病6.完成骨骼肌肉系統(tǒng)腫瘤活檢的醫(yī)師應該是()。A、病理科醫(yī)師B、放射科醫(yī)師C、B型超聲科醫(yī)師D、經(jīng)治的骨科醫(yī)師E、首診醫(yī)師7.患者女,68歲,因“發(fā)現(xiàn)外陰腫物4個月”來診。婦科查體:右側大陰唇中下1/3處菜花樣腫物,約3cm×2cm,活動度好;右側腹股溝可觸及1枚2.0cm×1.5cm淋巴結,未固定。其分期(FIGO,2009年)為()。(提示術后病理:外陰高分化鱗狀細胞癌,侵及真皮下脂肪組織,切緣陰性,左側腹股溝淋巴結轉移0/14,右側3/15,其中1枚淋巴結可見被膜外受侵。)A、Ⅰ期B、Ⅱ期C、Ⅲb期D、Ⅲc期E、Ⅳa期F、不能確定分期8.主要表現(xiàn)為精神癥狀如人格改變、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提示腫瘤位于()。A、頂葉B、額葉C、枕葉D、顳葉E、島葉9.患者女,66歲,因“上腹不適2個月”來診。2個月來體重減輕3kg。實驗室檢查:CA19-925000kU/L。腹部B型超聲和CT:胰頭占位,直徑約2.5cm,伴肝多發(fā)轉移瘤。超聲內鏡:肝門區(qū)一3cm×3cm腫物。肝門腫物穿刺病理:轉移性腺癌?;瘜W治療能給患者帶來的利益有()。A、延長生存期B、減輕疼痛和改善一般狀況C、在延長生存期方面,聯(lián)合化學治療顯著優(yōu)于單藥治療D、在延長生存期方面,吉西他濱+厄洛替尼顯著優(yōu)于單藥治療E、在延長生存期方面,含有西妥昔單抗的化學治療顯著優(yōu)于聯(lián)合化學治療F、在延長生存期方面,含有貝伐珠單抗的化學治療顯著優(yōu)于聯(lián)合化學治療10.男性,50歲,間歇性全程肉眼血尿1年余。血尿伴有不規(guī)則小血塊及輕度膀胱刺激癥狀,不發(fā)熱,起病以來體重減輕約5Kg。CT檢查發(fā)現(xiàn)膀胱左側壁有一直徑4cm大小廣基腫瘤,侵犯膀胱壁幾乎達全層,左輸尿管上段擴張,提示為膀胱癌。最佳治療方案是()。A、膀胱灌注B、膀胱局部放療C、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術D、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激光切除術E、經(jīng)尿道膀胱癌電切除術11.長期臥床制動治療的骨轉移瘤患者,較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是()。A、高鈣血癥B、低鈣血癥C、高鉀血癥D、低鉀血癥E、高磷血癥12.患者女,48歲,因“體檢發(fā)現(xiàn)糞隱血陽性”來診。無不適癥狀。查體無異常。正確的術后處理包括()。(提示經(jīng)檢查明確診斷為乙狀結腸癌,給予手術切除;腫瘤病理:腺癌;淋巴結:2/24(+),病理為黏液細胞癌;免疫組織化學:K-ras野生型,Her-2(-),VEGF(-)。)A、FOLFOX化學治療或FOLFERI化學治療B、雙膦酸鹽類C、腹部放射治療D、西妥昔單抗E、扶正中藥F、無須治療13.在G1/S轉換中起關鍵作用的分子是()。A、RbB、p16C、CyclinAD、CDK4E、RAS14.下列腫瘤中,最容易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是()。A、牙齦癌B、舌根癌C、頰黏膜癌D、腭舌弓癌E、腭咽弓癌15.關于乳腺小葉瘤變,敘述錯誤的是()。A、是發(fā)生于終末導管小葉單位(TDLU)的上皮異型增生的總稱B、有時與導管原位癌難以鑒別C、包括非典型性小葉增生和小葉原位癌D、發(fā)生的浸潤癌一定是小葉癌E、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有助于與導管原位癌的鑒別診斷16.子宮內膜低分化腺癌,侵及肌層達漿膜下,給予術后放療劑量應為()。A、20~30GyB、30~40GyC、40GyD、40~50GyE、>60Gy17.患者男,26歲,因“陰囊墜脹感3d,右側睪丸腫大1d”來診。查體:一般情況好;右側睪丸腫大,表面光滑,質硬;余未發(fā)現(xiàn)明顯陽性體征。B型超聲:睪丸實性占位。初步考慮睪丸惡性腫瘤。術后治療可考慮()。A、觀察B、化學治療C、放射治療D、免疫治療E、生物治療F、靶向治療18.乳腺癌保乳術后,可以不做放射治療的情況為()。A、術式為乳腺象限切除B、病理為導管內癌C、手術切緣陰性D、腋淋巴結陰性E、年齡>70歲,分期T1N0M0,ER(+)19.有關后裝治療機的分類,說法正確的是()。A、后裝機按其劑量率不同,可分為低、中、高劑量率三類B、按放射源在治療時的傳送方式,可分為手動后裝和遙控后裝C、按放射源在治療時的運動狀態(tài)可分為固定式、步進式和擺動式等D、現(xiàn)國內絕大多數(shù)醫(yī)院所用的后裝機為高劑量率步進式后裝治療機E、以上均正確20.胃癌根治術后最主要的失敗原因()。A、腹腔種植B、瘤床復發(fā)C、遠處淋巴結轉移D、肝轉移E、腹膜外血行轉移21.術后放射治療方案的制訂基于()。A、病理類型B、惡性程度C、侵犯范圍D、周圍結構E、手術切除情況22.拷貝數(shù)變異的類型包括()。A、缺失B、插入C、倒位D、復制E、E.單個堿基變異缺失F、插入G、倒位H、復制I、單個堿基變異23.關于顱內腫瘤的影像學檢查,敘述正確的有()。A、顱腦CT最小可以發(fā)現(xiàn)1cm以上的腫瘤B、功能MRI可以進行大腦皮質功能定位C、PET-CT可以鑒別腫瘤復發(fā)和放射性腦壞死D、PET-CT有時可以代替病理診斷E、腦磁圖可以進行術前功能區(qū)定位24.患者女,40歲,因“頸前生長性腫物5年,聲嘶6個月”來診。查體:左側頸前區(qū)觸及3cm×2cm結節(jié),質硬,隨吞咽稍動;左頸中段可觸及直徑2cm淋巴結,質硬、活動。為明確診斷應檢查()。A、頸部X線片B、頸部MRIC、頸淋巴結活檢D、下咽食管造影E、頸部彩色超聲25.患者女,35歲,因“發(fā)現(xiàn)左乳內上象限腫物2周”來診。查體:左乳內上象限距乳頭4cm處觸及2cm×2cm腫物,質硬,活動,乳腺皮膚正常;雙腋窩和雙側鎖骨上區(qū)未觸及腫大淋巴結。雙乳鉬靶X線片:左乳內上象限腫物,惡性傾向。左側乳腺腫物細針穿刺活檢:癌。胸部、腹部CT和骨掃描未見轉移。診斷:左側乳腺癌。關于放射治療,敘述正確的有()。(提示該患者擬行放射治療。)A、放射治療部位需要包括右側全乳腺B、可采用部分乳腺放射治療C、放射治療部位需要包括右側鎖骨上淋巴引流區(qū)D、腫瘤原發(fā)部位在內象限,內乳淋巴引流區(qū)需要放射治療E、右側內乳淋巴引流區(qū)是否放射治療尚有爭議F、腋窩僅做前哨淋巴結活檢,需要做腋窩放射治療26.患者女,35歲,16個月前行左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病理:左乳浸潤性導管癌,腋淋巴結轉移6/21。免疫組織化學:ER(+),PR(-),HER-2(+++)。術后行AC→TH輔助治療,曲妥珠單抗(赫賽汀)輔助治療52周,末次使用曲妥珠單抗時間為7個月前。近日復查:多發(fā)腦轉移,伴多發(fā)肝轉移;無顱內高壓癥狀及腦膜刺激征;肝功能無明顯異常;ECOG=1。目前首選的局部治療為()。A、肝射頻消融術B、肝介入栓塞術C、全腦放射治療D、腦轉移灶γ刀治療E、腦轉移灶及肝轉移灶的手術治療27.臨床上最常見的胃癌為()。A、鱗癌B、腺癌C、硬癌D、未分化癌E、黏液癌28.子宮內膜低分化腺癌中,MRI示:子宮深肌層受侵。常用術后治療采用()。A、腔內放療B、單純體外照射C、腔內+體外放療D、組織間插植E、放療+化療29.患者男性,15歲,左大腿疼痛半月,X線提示左股骨中段溶骨性破壞,周圍軟組織腫脹?;顧z示尤文肉瘤。尤文肉瘤通過綜合治療,總體5年生存率達()。A、30%~40%B、40%~50%C、50%~60%D、60%~70%E、70%以上30.甲狀腺癌的骨轉移治療中效果優(yōu)于外照射,可減少正常組織的放射受量的方法是()。A、放射性粒子植入B、放射性核素敷貼C、組織間插植D、131I治療E、153Sm治療31.鼻咽癌高劑量率近距離腔內后裝治療與外照射協(xié)同使用時應()A、與外照射同時進行B、外照射DT10Gy后加用后裝治療C、外照射DT30Gy后加用后裝治療D、外照射至DT50Gy~60Gy時,對殘余表淺、小病灶后裝推量治療E、外照射至根治量以上,再加用高劑量后裝治療32.患者男,20歲,福建人,因“頭痛7個月,右眼復視1個月”來診。無發(fā)熱、盜汗及體重減輕。查體:鼻咽右頂后壁結節(jié)樣腫物,表面壞死,覆蓋分泌物,右頸Ⅱ區(qū)可觸及1枚淋巴結,2cm×2cm,質中,活動,無壓痛;腦神經(jīng)檢查:右側展神經(jīng)麻痹。患者的AJCC分期(第7版)是()。(提示鼻咽腫物活檢: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MRI:腫物侵犯右側咽旁間隙,斜坡骨質破壞,侵犯右側海綿竇,右頸Ⅱ區(qū)1枚淋巴結,1.5cm×1.5cm。腹部B型超聲、骨ECT及胸部X線片未見轉移。)A、T2N1M0B、T3N1M0C、T3N2M0D、T4N1M0E、T4bN1M0F、T4N2M033.患者男性,60歲,胃潰瘍病史8年,近3個月腹脹、食欲減退、消瘦明顯、糞隱血持續(xù)陽性,應用抗酸劑治療胃痛無效。應首選的檢查方法是()。A、CT掃描B、B超C、NRI檢查D、腹部X線平片E、纖維胃鏡活檢34.患者杜某,女,33歲,1年前開始感覺雙側下肢發(fā)麻,酥酥地如同過電,仍能照常勞動。3月前開始在雙下肢發(fā)麻的基礎上出現(xiàn)四肢一陣陣劇烈疼痛,如電擊樣,每天發(fā)作多次,因而不敢活動,臥床不起。1個月前開始感覺雙下肢無力,排尿困難,但不需導尿。查體:腦神經(jīng)無異常,眼底正常,四肢力弱,感覺正常,雙側Babinski征(+)。門診擬診脊髓腫瘤收入院?;颊邤M診脊髓腫瘤時分析錯誤的有()。A、患者發(fā)作性劇烈疼痛可用神經(jīng)根痛解釋B、雙下肢無力可用脊髓壓迫解釋C、感覺正常可能因為感覺神經(jīng)纖維較運動纖維細,受累較晚D、發(fā)作性癥狀為腫瘤引起的癲兒發(fā)作E、腰穿示椎管無梗阻可用病變未發(fā)展到可使椎管梗阻的程度來解釋35.28歲初孕婦,妊娠35周,自述劇烈腹痛伴發(fā)熱、惡心、嘔吐半日就診。B型超聲見子宮如妊娠35周,子宮底偏右有一約直徑10cm的肌瘤結節(jié)。查血白細胞總數(shù)為16.2×109/L。本例適當?shù)奶幚硎牵ǎ?。A、對癥處理,觀察病情進展B、靜滴廣譜抗生素C、剖腹切除變性肌瘤D、行剖宮產(chǎn),同時切除肌瘤E、行剖宮產(chǎn),以后再考慮行肌瘤切除術36.患者男性,39歲,右上腹隱痛2月,B超及CT示肝臟多發(fā)占位病變,考慮原發(fā)性肝癌可能性大,血AFP6250U/L,肝功能ALT68U/L,AST96U/L,T-BLL及D-BLL、ALB均正常范圍。目前FDA批準的該藥物的另一適應證是()。A、晚期腎癌B、非小細胞肺癌C、胰腺癌D、膽囊癌E、大腸癌F、頭頸部鱗癌37.患者男,56歲,因“頭痛1年,右手指及右下肢活動不便2個月,噴射性嘔吐、意識模糊1d”來診。無發(fā)熱。查體:雙側瞳孔等大正圓,對光反射靈敏;右側肌力Ⅳ級,針刺覺減退,病理反射陽性。如診斷為腦膠質瘤,則治療策略是()。A、放射治療B、化學治療C、生物治療D、手術治療E、放射治療+化學治療F、手術+放射治療G、手術+化學治療H、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38.患者男,22歲,因“右側股部遠端疼痛并發(fā)現(xiàn)腫物5個月”來診。查體:右側股部遠端腫脹,皮膚不發(fā)紅,無淺表靜脈曲張,皮膚溫度較左側高;膝上內側可觸及腫物,質硬,固定,有壓痛。X線片:股骨遠側干骺端溶骨改變,骨質破壞,無膨脹,有Codman三角,股骨下端內側可見軟組織腫物影。其Enneking分期為()。(提示穿刺活檢:骨肉瘤。影像學檢查未發(fā)現(xiàn)轉移。)A、ⅠaB、ⅠbC、ⅡaD、ⅡbE、ⅢaF、Ⅲb39.患者女,77歲,因“頸部多發(fā)皮疹3個月”來診。皮疹表面粗糙,抓撓后破潰出血,經(jīng)久不愈。查體:頸部多發(fā)紅色斑丘疹,大小不一,邊緣清晰,頜下可觸及多發(fā)小淋巴結??赡艿脑\斷有()。A、慢性濕疹B、銀屑病C、黑色素瘤D、扁平苔蘚樣角化病E、皮膚癌F、老年性雀斑40.以下關于PCI說法正確的是()。A、多采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以保護腦組織B、照射劑量是20~30Gy/2~3周C、適應證是局限期,經(jīng)過放、化學治療后達到完全緩解D、小細胞癌應常規(guī)應用E、主要應用于NSCLC41.哺乳期婦女乳房出現(xiàn)局部充血、腫脹,皮溫增高,壓痛,可觸及界限不清的硬塊。()。A、急性乳腺炎B、乳腺增生C、乳腺纖維腺瘤D、乳腺葉狀腫瘤E、乳腺癌42.患者男性,39歲,右上腹隱痛2月,B超及CT示肝臟多發(fā)占位病變,考慮原發(fā)性肝癌可能性大,血AFP6250U/L,肝功能ALT68U/L,AST96U/L,T-BLL及D-BLL、ALB均正常范圍。如肝臟病變無法手術,首選的治療方法是()。A、化療B、放療C、索拉菲尼治療D、貝伐單抗治療E、免疫治療F、介入治療43.關于宮頸癌的臨床分期,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所有肉眼可見病灶甚至于僅僅是淺表浸潤也都定為ⅠB期B、判定膀胱或直腸黏膜受侵,須有組織學檢查證實C、無論有無靜脈或淋巴等脈管浸潤均不改變分期D、確定具體期別有困難時,應定為較早期別E、膀胱泡樣水腫列入Ⅳ期44.可出現(xiàn)幻覺,常以簡單的形象閃光或顏色為主,提示腫瘤位于()。A、顳葉B、島葉C、額葉D、枕葉E、頂葉45.頰黏膜高分化鱗癌cT2N0M0,如行放療,對頸部淋巴引流區(qū)的處理正確的是()。A、頸部淋巴結區(qū)域可不行預防照射,定期觀察B、頸部預防性照射C、頸部預防性照射,放療后行淋巴結清掃D、僅需預防照射同側頜下、頸深上、二腹肌及頦下淋巴結區(qū)E、需預防照射雙側頜下、頸深上、二腹肌及頦下淋巴結區(qū)46.下列關于舌根癌的常規(guī)放療設計錯誤的是()。A、照射時一般采用原發(fā)灶及上頸等中心水平對穿照射,下頸鎖骨上野采用前切線野照射技術B、原發(fā)灶上界為口含器壓舌至口底時,超過舌根表面1.5~2cm,如腫瘤侵犯鼻咽,上界相應要提高C、原發(fā)灶后界應至椎體前緣,避開頸靜脈鏈淋巴結區(qū)域D、原發(fā)灶水平照射野等中心位置常規(guī)約位于舌中后1/3與體中線交匯處E、等中心水平照射野包括的靶區(qū)范圍是原發(fā)灶、雙側咽后淋巴結、上頸深淋巴結、二腹肌下組淋巴結及頸后淋巴結47.手術切除有困難的Ⅲa-b期非小細胞肺癌,目前公認的最佳治療方法為()A、化療加放療B、單獨化療C、單獨放療D、術前放療加手術E、術前化療加手術48.患者男性,59歲,聲嘶伴咽部不適半年,痰中帶血1月。查體:甲狀軟骨膨大,右上頸部門Ⅱ區(qū))可及大小的2cm×2.5cm質韌固定包塊,無壓痛。既往否認結核病史?;颊咝蓄i部MRI提示腫瘤位于聲門上區(qū),并侵及會厭前間隙、左側咽壁、會厭及甲狀軟骨,左側聲帶固定,口咽及咽部無侵犯,上頸可見多個腫大淋巴站,直接喉鏡病檢提示門上區(qū)中分化鱗癌。其他輔助檢查未見轉移。該患者術前放療若采用適形放射治療或IMRT。關于淋巴結區(qū)域照射范圍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患者同側Ⅱ區(qū)淋巴結陽性,CTV無需包括同側下頜下淋巴結(即Ⅰ區(qū))B、咽后淋巴結不做預防照射C、照射范圍包括雙側Ⅰ~Ⅴ區(qū)淋巴結區(qū)域+咽后淋巴結D、照射范圍包括右側Ⅰ~Ⅴ區(qū)淋巴結區(qū)域+咽后淋巴結E、上縱隔區(qū)淋巴結也需做預防照射49.患者男性,48歲,因吞咽梗噎感半年來院就診,目前僅能進半流質食物。查體:稍消瘦,鎖骨上未捫及腫大淋巴結。食管吞鋇X線片示食管中下段4cm長之局限性管理僵硬,粘膜部分中斷,鋇劑尚能通過。首先考慮的診斷是()。A、食管炎B、食管癌C、食管良性腫瘤D、賁門失馳緩癥E、食管憩息50.患者杜某,女,33歲,1年前開始感覺雙側下肢發(fā)麻,酥酥地如同過電,仍能照常勞動。3月前開始在雙下肢發(fā)麻的基礎上出現(xiàn)四肢一陣陣劇烈疼痛,如電擊樣,每天發(fā)作多次,因而不敢活動,臥床不起。1個月前開始感覺雙下肢無力,排尿困難,但不需導尿。查體:腦神經(jīng)無異常,眼底正常,四肢力弱,感覺正常,雙側Babinski征(+)。門診擬診脊髓腫瘤收入院。進一步確診可行()。A、腦電圖B、CSF查腫瘤細胞C、腦和脊髓MRID、脊髓動脈造影E、經(jīng)顱多普勒51.16歲少女,無意間捫及左下腹部有一腫塊。今晨排便后突然發(fā)生左下腹劇烈疼痛伴惡心嘔吐,體溫37.6℃。檢查左下腹部有一壓痛明顯腫塊,其下極壓痛更甚。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應是()。A、子宮漿膜下肌瘤扭轉B、盆腔炎癥性包塊C、結核性腹膜炎D、卵巢腫瘤合并感染E、卵巢腫瘤蒂扭轉52.軟組織肉瘤術前放療的適應證為()。A、腫瘤較小B、腫瘤巨大有局限性淋巴結轉移的姑息治療C、分化較差,周圍浸潤嚴重D、多次手術復發(fā)E、骨關節(jié)有損傷53.患者男,70歲,因“右下腹及臍周隱痛伴消瘦3年,頻發(fā)低熱2個月”來診。查體:鎖骨上區(qū)及腹股溝區(qū)未觸及腫大淋巴結;右下腹可觸及6cm×4cm包塊,較硬,尚可推動,壓痛。結合其他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右側結腸癌。行根治性手術切除;術后病理:腫物穿透漿膜至腸壁外組織,區(qū)域淋巴結轉移4/10,脈管(+),神經(jīng)(+)。目前不推薦使用的治療方案是()。(提示術后18個月出現(xiàn)肺內多發(fā)轉移,給予FOLFOX方案化學治療后,病情進展。)A、5-FU/LV方案B、FOLFOX方案C、XELOX方案D、XELIRI方案+吉非替尼(易瑞沙)E、5-FU/LV方案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F、FOLFIRI方案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54.顱內原發(fā)腫瘤的主要轉移途徑為()。A、血行轉移B、淋巴道轉移C、種植轉移D、向周圍浸潤性生長E、通過腦脊液循環(huán)擴散55.關于Ⅲ期臨床試驗,敘述正確的是()。A、為探索性研究B、評價療效和安全性C、為Ⅳ期臨床試驗作準備D、為單臂試驗E、可不采用隨機方法56.患者女,42歲。因發(fā)現(xiàn)左乳外上象限腫物,于2年前行左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病理:左乳浸潤性導管癌Ⅲ級,2.5cm×2.0cm×2.0cm,ER(-),PR(-),HER-2(+),腋淋巴結轉移10/32。全面檢查未發(fā)現(xiàn)遠處轉移。術后接受6個周期的紫杉醇(泰素)和表阿霉素化學治療,后定期隨訪。對該患者所接受治療的評價為()。A、治療得當B、應行擴大根治手術C、術后應采用大劑量化學治療+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細胞移植D、術后化學治療應做12個周期E、應給予術后放射治療57.患者女性,51歲。2004年6月15日因"體檢時胸片發(fā)現(xiàn)右下肺占位性病變2天"如煙。如煙后胸CT示:右下肺門淋巴結轉移。纖維支氣管鏡見右肺下葉支氣管開口處新生物,活檢報告為"右下肺腺癌"。經(jīng)完善術前檢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葉切除術,術中探查發(fā)現(xiàn)腫瘤位于右肺下葉,大小約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皺縮,肺門淋巴結及縱隔淋巴結腫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葉間裂完整。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病理報告為:"右肺下葉中分化腺癌,肺門淋巴結(7/9枚)、縱隔淋巴結(1/7枚)癌轉移,支氣管旁淋巴結(5枚)及支氣管殘端未見癌組織"。患者術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輔助化療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療50Gy/25F,放療結束后患者在門診隨訪。2006年2月17日因聲嘶行胸部CT示:縱隔淋巴結增多、腫大,轉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療6周期,復查胸部CT示:縱膈未見腫大淋巴結,遂停止治療,門診隨訪?;颊?007年5月7日復查胸部CT示:雙肺多發(fā)小結節(jié)影,考慮轉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療至今,期間復查胸部CT示:雙肺病灶明顯縮小?;颊呒韧鶡o吸煙史。對本例患者而言,最佳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是()。A、索拉菲尼B、甲磺酸伊馬替尼C、吉非替尼D、范得他尼E、拉帕替尼F、厄洛替尼58.乳腺癌的好發(fā)部位為()。A、乳腺外上象限B、乳腺內上象限C、乳腺外下象限D、乳腺內下象限E、乳頭及乳暈59.患者男性,49歲,進行性吞咽困難3月余,體重近來明顯減輕,伴嗆咳,聲嘶,查體:淺表淋巴結未及明顯腫大。該患者行食管癌根治術后7月余再次逐漸出現(xiàn)進食梗阻感,伴有嘔吐黏液,考慮可能是()。A、食管癌復發(fā)B、食管靜脈曲張C、胃潰瘍D、吻合口狹窄E、幽門梗阻F、腸梗阻60.與胸腺瘤預后有關的臨床、病理指標有()。A、腫瘤有無壞死B、WHO組織學分型C、腫瘤鈣化和囊性變D、手術切除是否徹底E、臨床分期61.患者女性,67歲,大便呈扁狀,進行性加重8個月,現(xiàn)出現(xiàn)大便排出困難,無疼痛,無血便。B超提示盆腔腫瘤。術中見盆腔腹膜外、直腸與陰道壁之間10cm×8cm腫塊,包膜完整,與直腸有粘連,包膜內有滲出液。病理大體所見:碎組織,大者6cm×4cm×4cm,切面灰黃色,質地均勻,魚肉樣,質地軟,有出血。鏡下腫瘤主要由梭形細胞組成,部分腫瘤細胞呈編織狀排列,細胞核桿狀,胞質紅染,核周右空泡,部分細胞圍繞血管呈放射狀排列,圍繞血管的腫瘤細胞呈透明狀。病理性核分裂像可見,核分裂像>5/50HPF。免疫組化CD117強陽性,CD34弱陽性,S-100陰性,SM-actin陰性。目前批準用于該疾病的分子靶向藥物是()。A、吉非替尼B、厄洛替尼C、伊馬替尼D、拉帕替尼E、索拉菲尼F、Avastin62.65歲,絕經(jīng)后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半年,檢查:宮頸呈菜花樣,病變累及陰道,但未達下1/3,宮旁(-),患者肥胖。應采取的治療是()。A、全子宮切除B、擴大全子宮切除C、放療D、廣泛性子宮切除E、廣泛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63.47歲婦女,平時月經(jīng)周期規(guī)律。近2個月有接觸性出血。婦科檢查:宮頸見菜花樣贅生物,觸之易出血。最可靠的確診方法是()。A、宮頸碘試驗B、陰道B型超聲檢查C、陰道鏡檢查D、分段刮宮E、宮頸活組織檢查64.具有誘導細胞分化作用的抗腫瘤藥是()。A、HerceptinB、IressaC、C.全反式維甲酸(ATRD、GleevecE、順鉑65.患者女性,63歲,出現(xiàn)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7個月,伴白帶增多和腰痛,婦檢發(fā)現(xiàn)宮頸可見菜花狀新生物,直徑約4cm,陰道前穹隆亦受累但未達陰道下1/3,左側宮旁組織增厚但未累及盆壁,宮頸新生物活檢示鱗狀細胞癌。該患者的臨床分期為()。A、ⅡAB、ⅡBC、ⅢAD、ⅢB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