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中脘穴的具體方法_第1頁
刺激中脘穴的具體方法_第2頁
刺激中脘穴的具體方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刺激中脘穴的具體方法按摩

按摩手法

按揉法:將右手中、食兩指指腹放在中脘上,稍微用力,然后在穴位上做有一定滲透力的圓形運動,如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皆可,以被按摩處有明顯酸脹感為度(圖①)。

指推法:用右手拇指指腹著力,手肘發(fā)力,在中脘上施加一定的力量,然后使拇指由上而下地做平行運動。拇指滑動的速度要慢,滑動過程中用力要均勻,力度以受力者能耐受為度(圖②)。

具體操作

先用按揉法在中脘上放松1-2分鐘,之后用指推法在中脘由上而下地推60次左右,最后再用按揉法在穴位上放松半分鐘即可。

適用病癥

胃腑運動無力所造成的消化不良、胃口不佳、胃脹等,胃氣上逆引起的呃逆、惡心、嘔吐、泛酸等。

常用配伍

消化不良:常配合使用足三里。

胃脹:常配合使用膻中。

惡心、嘔吐:常配合使用內(nèi)關(guān)。

呃逆:常配合使用攢竹。

日常宜忌:

1.消化不良、胃脹者可以適當配合多吃一點兒山楂、麥芽等食物,飲食以溫熱、易消化的食物為主,規(guī)律飲食時間,少食多餐。

2.胃氣上逆者平時注意調(diào)整心情,多做運動。

艾灸

艾灸種類

艾條溫和灸:點燃艾條,左手的食、中兩指分開,放在中脘的兩邊,艾條對準中脘,灸到胃脘部發(fā)熱為度(圖③)。

具體操作

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在穴位上熏灸,時間20-30分鐘,或者以整個胃部微微發(fā)熱或有明顯蠕動感為度。注意,在艾灸過程中要及時將灰撣落,并且不要用嘴吹艾條。

適用病癥

胃陽不足導致的胃寒、泛吐酸水。

常用配伍

泛吐清水、不消化食物:常酉2臺使用足三里。

日常宜忌

消化不良者盡量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多吃面條、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貼敷

貼敷藥物

白芥子10克,麥冬15克,石斛15克,知母15克,牛膝20克。

具體操作

將上述藥物研成細粉,每次取10克,加少許面粉,用生姜汁調(diào)成糊狀,涂在醫(yī)用膠布的中心,將膠布固定即可(圖④)。每次貼敷8-24小時。

適用病癥

胃陰不足所引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