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2 《液體的壓強與浮力結(jié)合-選擇題》分析判斷(原卷版)-決勝2021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全揭秘(上海專用)_第1頁
專題02 《液體的壓強與浮力結(jié)合-選擇題》分析判斷(原卷版)-決勝2021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全揭秘(上海專用)_第2頁
專題02 《液體的壓強與浮力結(jié)合-選擇題》分析判斷(原卷版)-決勝2021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全揭秘(上海專用)_第3頁
專題02 《液體的壓強與浮力結(jié)合-選擇題》分析判斷(原卷版)-決勝2021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全揭秘(上海專用)_第4頁
專題02 《液體的壓強與浮力結(jié)合-選擇題》分析判斷(原卷版)-決勝2021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全揭秘(上海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2液體的壓強與浮力結(jié)合題1.1.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2.物體的浮沉條件。3.力的平衡。4.分析計算液體的壓強、固體的壓強以及壓強的變化量。5.分析時用到的知識有密度、壓強、壓力、浮力、力的平衡等知識,綜合性強,難度大??键c一、物體在液體中漂?。ɑ驊腋。?.小球(或物體)浸入液體中,小球靜止時漂浮或懸浮,液體無溢出時(圖1)。圖1乙圖1乙甲2.用到的物理知識:①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②二力平衡條件:物體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重力大小,即F浮=G物。③物體的浮沉條件:當物體的密度ρ物<ρ液時,物體漂浮;當ρ物=ρ液時,物體懸浮。④物體浸入柱形容器的液體中,液體對底部增大的壓力就是物體受到的浮力(漂浮、懸浮或下沉均可)即△F=F浮。⑤物體漂浮(或懸?。r,液體對柱形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與物體的重力之和,即F=G液體+G物體。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P液+△P液=ρ液gh液+m⑦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ΔP液=ρ液g△h液=ρ液gV物體S例題1.(2021楊浦一模)圖圖1AB乙甲A.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B.液體的質(zhì)量m甲=m乙C.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D.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F乙【變式訓練1】(2020閔行一模)相同的柱形容器內(nèi)分別盛有不同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浸入液體中,當物體靜止后兩液面剛好相平,如圖3所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甲甲乙圖3A.容器對地面的壓力F甲>F乙B.液體密度ρ甲<ρ乙C.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D.物體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m甲<m乙【變式訓練2】(2019崇明二模)裝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燒杯,放入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當物體靜止后兩燒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圖2所示.液體對甲、乙兩燒杯底部的壓強分別是、,液體對兩物體的浮力分別是F甲、F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甲甲乙圖2A. ,F(xiàn)甲=F乙 B. ,F(xiàn)甲>F乙C. ,F(xiàn)甲=F乙 D. ,F(xiàn)甲<F乙二、物體在液體中沉底1.物體浸入液體中,下沉到底部,液體無溢出(圖2)。甲甲圖22.用到的物理知識:①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②物體下沉到底部的條件:物體的密度ρ物>ρ液,或G物>F浮。③三個力的平衡條件:物體下沉到底部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即浮力F浮、物體的重力G物、容器的支持力F支;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出:G物=F浮+F支。④物體浸入柱形容器的液體中,液體對底部增大的壓力就是物體受到的浮力(漂浮、懸浮或下沉均可)即△F=F浮。⑤物體下沉到底部時,液體對柱形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與物體的受到的浮力之和,即F=G液體+F浮。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P液+△P液=ρ液gh液+F⑦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ΔP液=ρ液g△h液=ρ液gV物體S例題2.(2021普陀一模)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裝滿兩種不同的液體,現(xiàn)將A、B兩個小球分別浸沒在兩杯液體中,如圖3所示,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則下列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AAB甲乙圖3B①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于乙容器 ②A、B兩球受到的浮力相同③甲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小于乙的 ④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變式訓練3】(2020閔行二模)兩薄壁圓柱形容器A、B底面積不同(SA<SB),容器內(nèi)分別盛有兩種不同液體?,F(xiàn)將質(zhì)量相同的實心鐵球和銅球分別浸沒在液體中(ρ鐵<ρ銅),兩液面相平,如圖4所示,此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將兩球從液體中取出后,關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力F、液體壓強p的大小關系,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圖4圖4AFA一定小于FB,pA可能等于pBBFA一定小于FB,pA一定小于pBCFA可能小于FB,pA可能大于pBDFA可能小于FB,pA一定小于pB【變式訓練4】(2020徐匯一模)如圖5所示,水平面上的圓柱形容器A、B中分別盛有等體積的甲、乙兩種液體,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浸沒在兩種液體中,液體對各自容器底的壓強相等。若將小球從兩液體中取出,則甲、乙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量Δp和壓力變化量ΔF的大小關系是()AAB圖5A.Δp甲>Δp乙,ΔF甲>ΔF乙;B.Δp甲>Δp乙,ΔF甲=ΔF乙;C.Δp甲=Δp乙,ΔF甲<ΔF乙; D.Δp甲=Δp乙,ΔF甲>ΔF乙三、物體浸入盛滿液體的柱形容器中物體浸入盛滿液體的柱形容器中,靜止時漂?。▓D3)或下沉到底部(圖4)。圖圖4圖31.在圖3與圖4中,物體浸入盛滿液體的柱形容器中,有液體溢出,根據(jù)壓強公式:P=ρ液gh。由于ρ液與深度h都不變,所以液體對底部的壓強、壓力都不變。2.在圖3中,物體浸入盛滿液體的柱形容器中,物體漂浮在液面,由于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重力,所以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即溢出液體的重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對于水平面來說,受到的壓力沒有發(fā)生變化,壓強也不變。3.在圖4中,物體浸入盛滿液體的柱形容器中,物體下沉到底部,由于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即溢出液體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變大,增大的壓力為△F=G物體-G排液=G物體-F浮,壓強也變大。例題3.如圖4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著<<<()甲甲乙水酒精A圖4A.>, B.>,<C.<, D.<,<【變式訓練5】如圖2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著兩個底面積不同,質(zhì)量、高度均相同的薄壁圓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現(xiàn)分別盛滿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A和B,將密度為ρ的實心物分別放入液體A和B,已知ρB>ρ>ρA。實心物靜止后,液體A和B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分別為FA和FB,甲和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甲和F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圖圖2ABAFA=FBF甲>F乙BFA>FBF甲>F乙CFA<FBF甲=F乙DFA>FBF甲<F乙1.(2019閔行一模)如圖2所示,兩個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別盛有兩種不同的液體。并置于水平桌面上,現(xiàn)將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容器中,當小球靜止時所處的位置如圖2所示,兩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甲甲乙圖2A.F甲<F乙ρ甲<ρ乙 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2.(2021徐匯一模)甲、乙兩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盛有水和鹽水,將一只雞蛋先后放入其中,當雞蛋靜止時,兩杯中液面相平,雞蛋所處的位置如圖2所示。、乙、F乙,則()甲甲乙圖2>乙,=F乙<乙,=F乙>乙,>F乙<乙,<F乙3.(2021閔行一模)將兩個相同的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別裝滿甲、乙兩種液體。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兩容器后,靜止時如圖2所示。雞蛋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和F乙,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圖圖2甲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4.(2020楊浦一模)兩個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別盛有相等體積的不同液體甲、乙。取兩塊相同的橡皮泥,將一塊橡皮泥撐開成碗狀放入甲液體中,將另一塊捏成球形狀放入乙液體中,橡皮泥靜止后如圖2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乙乙圖2甲A.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C.橡皮泥受到浮力F甲<F乙D.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地甲>p地乙5.(2019閔行二模)甲、乙兩圓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內(nèi)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不同液體。將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內(nèi),待其靜止后如圖3所示,此時甲、乙兩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大小相等。如果將小球從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靜止后(無液體溢出),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壓強的變化量分別為Δp甲和Δp乙。則關于Δp甲和Δp乙的大小關系,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圖圖3AΔp甲一定大于Δp乙BΔp甲可能小于Δp乙CΔp甲一定小于Δp乙DΔp甲一定等于Δp乙6.(2019楊浦一模)如圖4所示,兩個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別盛有兩種不同液體,在容器中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物體,當物體靜止后兩液面剛好相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甲甲乙圖4A.物體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m甲<m乙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C.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D.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F乙7.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中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甲、乙兩種不同液體。若將一個物體分別輕放入兩容器中,其靜止后狀態(tài)如圖2所示,則此時()圖圖2甲乙A.物體在兩液體中受到的浮力F浮甲<F浮乙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液甲>F液乙C.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容甲=F容乙D.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液甲<p液乙8.(2019長寧一模)如圖2所示A、B兩只柱狀容器(SA>SB),分別盛有密度為ρ甲和ρ乙的兩種不同液體,現(xiàn)將兩個相同的小球分別浸入兩種液體中,小球在如圖所示的位置處于靜止,兩液面恰好相平。若將小球從兩液體中取出,則甲、乙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量Δp和壓力變化量ΔF的大小關系是()AAB乙甲圖2A.Δp甲>Δp乙,ΔF甲>ΔF乙; B.Δp甲<Δp乙,ΔF甲=ΔF乙;C.Δp甲<Δp乙,ΔF甲<ΔF乙; D.Δp甲>Δp乙,ΔF甲=ΔF乙9.(2019普陀一模)如圖3所示,甲、乙兩個物體分別漂浮在ρA>ρB,則關于兩物體的質(zhì)量m、及排開液體體積V排的大小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圖3甲乙A.若m甲=m乙,則V甲排一定大于V乙排B.若m甲=m乙,則V甲排可能小于V乙排C.若m甲<m乙,則V甲排一定小于V乙排D.若m甲<m乙,則V甲排可能大于V乙排10.(2019閔行一模)小敏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細線系住某物塊并將其緩慢浸入水中,如圖2所示,物塊始終不與溢水杯接觸。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圖圖3A水對杯底壓力變化量等于物塊所受的浮力B杯對地面的壓力變化量等于溢出水的重力C水對杯底壓強變化量等于杯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D水對杯底壓強變化量小于杯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11.(2019奉賢一模)如圖3所示,裝有一定量水的圓柱形容器(容器足夠高)置于水平地面上,把甲、乙兩個等體積實心小球分別放入水中,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增加量依次為△p甲、△p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若△p甲>△p乙,則F浮甲>F浮乙B.若△p甲>△p乙,則m甲<m乙C.若△p甲<△p乙,則ρ甲>ρ乙D.若△p甲<△p乙,則G甲>G乙12.則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增加量⊿p液與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的關系:()圖圖18A.⊿p液>F?。疭1 B.⊿p液<F?。疭2 C.⊿p液=F?。疭1 D.⊿p液=F?。疭213.向一個輕質(zhì)塑料瓶中裝入密度為ρA的液體后密閉,把它分別放在盛有密度為ρ甲、ρ乙兩種液體的容器中,兩容器內(nèi)液面剛好相平,且瓶底和瓶口均相平。若塑料瓶在甲、乙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F乙,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如圖19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AAA甲乙圖19Ap甲<p乙,F(xiàn)甲=F乙Bp甲<p乙,ρ乙<ρACp甲>p乙,ρ乙<ρADp甲=p乙,F(xiàn)甲=F乙14.如圖2所示,水平面上的薄壁圓柱形容器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甲、乙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F(xiàn)兩容器中各放入一個物體(液體不溢出),若兩物體均漂浮在液面上,則下列說法中能成立的是()圖圖2甲乙A.兩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一定大于乙B.兩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一定小于乙C.兩物體的體積相等,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一定等于乙D.兩物體的體積相等,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一定大于乙15.如圖1所示,形狀相同的甲、乙兩個杯中,裝有相等質(zhì)量的水,再將質(zhì)量相等的兩個實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