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演練及解析:機械運動、長度溫度測量 (一)_第1頁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演練及解析:機械運動、長度溫度測量 (一)_第2頁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演練及解析:機械運動、長度溫度測量 (一)_第3頁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演練及解析:機械運動、長度溫度測量 (一)_第4頁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演練及解析:機械運動、長度溫度測量 (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演練及解析:機械運動、長度溫度測量

第I卷客觀題

第I卷的注釋

閱卷人一、單選題(共10題;共20分)

得分

1.(2分)(2021?邯鄲中考?)如圖所示的是比賽時的場景,說她們同步,是指()

A.她們相對于跳臺始終是靜止的

B.一個相對于另一個始終是靜止的

C.另一個相對于這個始終是運動的

D.她們相對于水面始終是靜止的

【答案】B

【解析】由圖可以看出,她們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她們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

化,所以說吳敏霞相對于施廷懋始終是靜止的,她們相對于跳臺、水面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著變

化,因此她們相對于跳臺或水面是運動的.所以ACD都錯.

故答案為:B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關(guān)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biāo)準(zhǔn)即參照物之間

的相對位置知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次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沒發(fā)生改變,則此物

體是靜止的。

2.(2分)(2021?崇左中考)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A.病毒的直徑約為10mm

B.蔬菜保鮮的溫度約為-10C

C.洗澡時淋浴水溫約為80℃

D.學(xué)生課桌高度約為80cm

【答案】D

【解析】A.病毒的直徑約100nm=10'mm,A不符合題意;

B.蔬菜保鮮的溫度約為4C,B不符合題意;

C.人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洗澡水的溫度應(yīng)該略高于體溫,在40℃左右,不可能

達到70℃,C不符合題意;

D.中學(xué)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xué)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D符

合題意。故答案為:I)。

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jié)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rèn)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

即可。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

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

3.(2分)(2021?上海中考)甲同學(xué)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xué),得知消息后,乙同學(xué)步行

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據(jù)圖可知()

0$1015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B.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1.5倍

C.整個過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D,整個過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的0.4倍

【答案】C

【解析】A.由圖象可知,甲同學(xué)lOmin經(jīng)過的路程為4kmTkm=3km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vE產(chǎn)—=杷=18km/h

1茄h

乙同學(xué)lOmin經(jīng)過的路程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v乙=)=掙=6km/h

'茄h

v甲二3v乙

A不符合題意;

B.由圖象可知,相遇后乙15min-10min=5min

經(jīng)過的路程為1km,速度v/=區(qū)一=爭=12km/h

t乙副

V乙'=2v乙

B不符合題意;

CD.由圖象可知,整個過程,甲經(jīng)過的總路程為4km,總時間為15min,甲的平均速度為v

甲平=:^邑=如=i6km/h

。甲總茄h

S7點2i

乙經(jīng)過的總路程為2km,總時間為15min,甲的平均速度為v乙平=1==離1=8km/h

°乙總百h

v甲平=2v乙平

整個過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整個過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的0.5倍,C符合題意,D

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o

在路程和時間圖像中,利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

4.(2分)(2021?萊蕪中考)探測器著路在月球上的情景。下列關(guān)于“嫦娥五號”的說

法中正確的是()

A.著陸器和返回器分離時,以著陸器為參照物,返回器是靜止的

B.探測器著路在月球上時,以月球為參照物,“探測器”是運動的

C.探測器的機械臂“挖土”時,以月球為參照物,機械臂是運動的

D.探測器的機械臂“挖土”時,以探測器為參照物,機械臂是靜止的

【答案】C

【解析】A.著陸器和返回器分離時,以著陸器為參照物,返回器與著陸器之間有位置變化,

所以返回器是運動的,A不符合題意;

B.探測器著路在月球上時,以月球為參照物,“探測器”與月球之間沒有位置變化,所以

“探測器”是靜止的,B不符合題意;

C.探測器的機械臂“挖土”時,以月球為參照物,機械臂與月球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機

械臂是運動的,C符合題意;

D.探測器的機械臂“挖土”時,以探測器為參照物,機械臂與月球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

機械臂是運動的,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關(guān)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biāo)準(zhǔn)即參照物之間

的相對位置知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次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沒發(fā)生改變,則此物

體是靜止的。

5.(2分)(2021?馬鞍山中考)小明用一刻度尺對某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多次測量,測

量值分別是36.3cm、36.4cm、39.4cm、36.4cm,此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作()

A.37.1cmB.36.3cm

C.36.37cmD.36.4cm

【答案】D

【解析】分析四次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39.4cm這個數(shù)據(jù)與其它三個相差太大,應(yīng)該是一個

錯誤數(shù)據(jù)。其它三次測量的平均值為36-3crn+36,^m+36-4crn?36.4cm

此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作36.4cm。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o

去掉差距較大的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即可。

6.(2分)(2021?翼城中考)如圖所示是軌道器和上升器成功“牽手”的模型圖,并順

利將月球采集的月壤進行轉(zhuǎn)移。下列關(guān)于此次交會對接說法正確的是()

圖甲圖乙

A.圖甲是在對接過程中,軌道器相對于上升器是靜止的

B.圖乙是在對接完成后,軌道器相對于上升器是運動的

C.圖乙是在對接完成后,軌道器相對于上升器是靜止的

D.對接前后,軌道器和上升器都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

【答案】C

【解析】ABC.在對接前,軌道器和上升器做相對運動,但在對接后,可以把軌道器和上升

器合并為一個整體,兩者之間保持相對靜止,A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D.相對于地面來說,對接前后,軌道器和上升器都是在運動的,I)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靜止的。

7.(2分)(2021?新余中考)要減小測量誤差,可采用()

A.可選用量程大的刻度尺B.應(yīng)選用量程小的刻度

C.認(rèn)真估計毫米下一位數(shù)字D,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答案】D

【解析】A、B、量程只能代表刻度尺的測量范圍大小,對測量誤差沒有直接的影響,AB不

合題意;C、估讀值是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不一定就是毫米的下一位,故說法不合題

意D、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有效減小誤差,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盡量減少,而不能

消除,常用減少誤差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8.(2分)(2021?廊坊中考)一名法國飛行員在2000米高空飛行時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臉邊

有一只小昆蟲在游動著,飛行員把它一把抓了過來,令他吃驚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顆德國

子彈.這件事發(fā)生的條件是:()

A.子彈靜止在空中

B.子彈飛行的方向與飛機航向相反,但子彈運動得很慢

C.子彈飛行的方向與飛機航向相同,并且子彈運動的快慢與飛機差不多

D.不能判定

【答案】C

【解析】子彈在飛行員臉旁,飛行員能夠順手抓住,說明子彈和飛行員之間保持相對靜止,

即二者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

滿足這種情況的條件是子彈和飛機運動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度差不多.

故答案為:C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關(guān)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biāo)準(zhǔn)即參照物之間

的相對位置知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次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沒發(fā)生改變,則此物

體是靜止的。

9.(2分)(2021?丹徒期末)有位詩人坐船遠眺,寫下著名詩詞:“滿眼風(fēng)光多閃爍,

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痹娙嗽谠娫~中前后出現(xiàn)兩次對山的運動的描

述,所選的參照物是()

A.山和水B.風(fēng)和地面

C.山和船D.船和地面

【答案】D

【解析】以船為參照物,山與船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山是運動的,所以會感覺到

“看山恰似走來迎”;

以地面為參照物,山與地面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山是靜止的,所以會有“仔細看山,

山不動,是船行”感覺。故答案為:I)。

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需要事先選取參照物,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那么

物體就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那么物體就是靜止的。

10.(2分)(2021?武勝模擬)下列問題符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的是()

A.正常成年人步行速度為60km/h

B.正常人心跳次數(shù)約70次/min

C.教室課桌寬約2m

D.世界跳高冠軍的跳高高度可達4nl

【答案】B

【解析】A.正常成年人步行速度為lm/s,合3.6km/h,A不符合題意

B.正常人心跳次數(shù)約70次/min,B符合題意

C.教室課桌寬約0.6m,C不符合題意;

D.世界跳高冠軍的跳高高度可達2.4m,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該題目考查的是長度、時間和速度的估計,平時注意積累記憶即可

閱卷人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

11.(2分)(20211?新余中考)已知入耳區(qū)分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0.1s以上,現(xiàn)有

一根長為6.8m的鐵管,如果你將耳朵貼在鐵管的一端,讓另一個人去敲擊一下鐵管的另一

端,則敲擊聲由空氣傳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能聽到次敲打的聲

音。(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在鐵中傳播速度為5200m/s)

【答案】0.02;-

【解析】因為管長s=8.5m,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則由"=;得: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

s6.8m八cc

時間:匕=雙=而訴=0,02s由于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在

固體中傳播最快,在氣體中最慢,所以聲音在鐵管中的傳播時間一定小于0.02s,則兩次聲

音的間隔一定小于0.1s,此時人耳無法分辨兩次聲音,故只能聽到一次敲打聲

由。=:得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

一般來說,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氣體中最慢。

12.(2分)(2021?社旗期末)智能運動手環(huán),以測量記錄人的運動情況.以佩戴者手

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huán)是的,以地面為參照物,運動手環(huán)是..的.(選填

“運動”或“靜止”)

【答案】靜止:運動

【解析】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huán)相當(dāng)于手腕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智能運動

手環(huán)是靜止的。

以地面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huán)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運動手環(huán)是運動的。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關(guān)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biāo)準(zhǔn)即參照物之間

的相對位置知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次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沒發(fā)生改變,則此物

體是靜止的。

13.(2分)(2021?大安中考)如果汽車以36km/h的速度勻速行駛,若駕駛員開車時看

一眼手機需要2s,在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相當(dāng)于在無人駕駛狀態(tài)下行駛了m,容易

發(fā)生交通事故;在這段時間內(nèi),放在汽車后備相中的行李箱相對于地面是.(選填

“運動”或“靜止”)的。

【答案】20;運動

【解析】36km/h=10m/s,根據(jù)路程計算公式得s=vt=10m/sX2s=20m,行李箱在隨著汽車行

駛,所以行李箱相對于地面在運動故答案為:20;運動

根據(jù)路程公式s=vt,進行路程的計算,選取參照物,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位置相對于參

照物發(fā)生變化,則運動;反之,則靜止。

14.(2分)(2021?南昌中考)足球比賽中,運動員起腳射門時,足球距離球門12m,踢

出的是球飛行的平均速度為108km/h,合.m/s,則足球飛到球門需s,這對守門員

是嚴(yán)峻的挑戰(zhàn)。

【答案】30;0.4

108km1.08xl057n

【解析】單位換算:lO80n"==30m/s;

3600s

由時間公式得:t=?=^=0.4s,

所以足球飛到球門需要0.4s。

將km/h換算為m/s,除以3.6;將m/s換算為km/h,乘以3.6即可。已知物體的路程和運

動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解運動時間即可。

15.(2分)(2021?津南中考)

三-

叫1111|1111加1|加出11|1111|1111|1111|1111|1111|加|川1|1三==-40

==-30

Ocm1234567-

一=■

甲乙

(1)圖甲中鉛筆長度的測量值是cm。

(2)圖乙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

【答案】(1)5.85(2)32

【解析】圖甲中的刻度尺的每一小格表示的長度為1mm(或0.1cm),即他的分度值為1mm

(或0.1cm),讀數(shù)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讀作5.85cm。

圖乙溫度計的液面在以上,溫度計上的每一小格代表1℃,即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rc,

故讀作32℃。結(jié)合分度值讀數(shù)即可,注意刻度尺讀數(shù)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6.(2分)(2021?東營中考)小明騎自行車2min行駛600m,他的平均速度

為m/s馬拉松運動員跑步的平均速度為10km/h,若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

同時向西運動,以自行車為參照物,馬拉松運動員向(選填“東”或“西”)運動

【答案】5;東

【解析】小明騎自行車的速度為v〃聞=/=^=^=5m/s

Jzniinizuo

小明的速度為甘小明=5m/s=18km">10km/A

所以小明運動比馬拉松運動員快,因為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時向西運動,所以

以自行車為參照物,馬拉松運動員向東運動。

己知自行車的路程和運動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解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需要事先

選取參照物,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那么物體就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

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那么物體就是靜止的。

17.(2分)(2021?江津模擬)給下列數(shù)字填上適當(dāng)?shù)膯挝唬海ㄓ米帜副硎荆?/p>

(1)你的手指甲的寬度約9

(2)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

【答案】(1)mm/毫米

(2)m/s/米/秒

【解析】你的手指甲的寬度約1cm,故約9mm。

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m/s。

結(jié)合生活實際及數(shù)據(jù)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即可。

18.(2分)(2021?佳木斯中考)下圖所示中,甲、乙輛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一車,此

車Imin行駛的距離是m=

【答案】甲;1800

【解析】由圖可知,甲、乙兩車同時在平直公路上向前行駛,甲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

等,則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則乙做變速直線運動。

由圖可知,0~10s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是300m,此車的速度v=:=嘿=30m/s

此車Imin行駛的距離s=vt=30m/sx60s=1800m

根據(jù)相同時間的路程相同,判斷物體是勻速直線運動;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

19.(2分)(2021?涿州中考)如圖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物體的長度是cm。

(6789cm

【答案】1mm;3.79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到,該刻度尺1cm里有10個刻度,那么該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1mm該物體的左端對準(zhǔn)6.00cm,右端對準(zhǔn)9.79cm,那么物體的長度是

L=9.79cm—6.00cm=3.79cm

物體的長度是3.79cm

結(jié)合刻度尺的分度值讀數(shù)即可,注意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第II卷主觀題

第II卷的注釋

閱卷人三、實驗探究題(共2題;共9分)

得分

20.(5分)(2021?深圳中考)學(xué)習(xí)物理知識后,善于思考的小昊想借助于刻度尺和秒

表來測量圓柱形魔方丙滾上斜面的平均速度,于是小昊找來了兩個大小和形狀均相同的正方

體魔方甲和乙,借助于兩塊相同的長木板搭建了兩個斜面如圖丁所示放置,并做了如下探究

實驗。

T

測量的物理量AB段AC段

路程/cm3570

時間/s2.0

(1)開始實驗后,他將魔方丙從左側(cè)斜面的最高位置由靜止開始釋放使其滾下,可是發(fā)現(xiàn)

魔方每次從右側(cè)斜面底端滾上去的時間都比較短,不容易測量。為了更準(zhǔn)確的測量時間,小

昊應(yīng)該適當(dāng)?shù)氖埂ㄌ睢白髠?cè)”或“右側(cè)”)斜面變緩

(2)改進裝置后小昊重新實驗,上表是小昊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測量AC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秒表顯

示的示數(shù)為8秒,突然想起了測量前忘記將秒表調(diào)零,若測量前秒表的示數(shù)如圖戊所示,則

魔方在AC段滾動的真實時間為s

(3)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cm/s;通過計算可知魔方在AB段

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魔方丙從斜

面底端滾動到斜面頂端的運動是(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

【答案】(1)左側(cè)(2)5

(3)17.5;大于;減速

【解析】(1)為了更準(zhǔn)確的測量時間,小昊應(yīng)該適當(dāng)?shù)氖棺髠?cè)的斜面減緩些,魔方滑行的

速度慢一些,就會延長滾上右側(cè)斜面的時間,便于測量時間。

(2)若測量前秒表的示數(shù)如圖戊所示,分針沒有轉(zhuǎn)動,秒盤中,分度值為0.5s,則秒針

一共轉(zhuǎn)了6格,故讀數(shù)為3s,則魔方在AC段滾動的真實時間為t=8s-3s=5s

故魔方在AC段滾動的真實時間為5s。

(3)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以B=泮=哭=17.5CTH/S

^AB2.0S

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17.5c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警=啜*=

,^BC5S-N.US

11.67cm/s

故方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魔方丙從斜面底端滾動到斜面頂端時,速度

慢慢減小,故是減速運動。

分析(1)為了更準(zhǔn)確的測量時間,小昊應(yīng)該適當(dāng)?shù)氖棺髠?cè)斜面變緩,這樣小車運動到斜面

底端的速度較小,從右側(cè)斜面底端滾上去的時間會變長

(2)從圖戊可知測量前秒表的時間,進而得出則魔方在AC段滾動的真實時間

(3)根據(jù)速度公式v=;得出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先得出小車在BC段的路程和時間,

根據(jù)速度公式v=;得出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進而比較兩速度的大小和魔方丙從斜面底

端滾動到斜面頂端的運動情況

21.(4分)(2021?河池模擬)光電門是物理實驗中用來測量時間的一種常用設(shè)備,如

圖甲所示,S是光源,K是光接收器,當(dāng)有不透明物體通過光電門時,物體會遮住光源,接

收器K接收不到光信號,計時器便開始計時,當(dāng)物體通過后,接收器K重新接收光信號,計

時結(jié)束,即可記錄物體通過光電門所用的時間。如圖乙所示,某同學(xué)用光電門測量小車沿斜

面向下運動的速度,小車上安裝有遮光板,A、B是安裝在斜面上不同位置的兩個光電門

(1)若小車上的遮光板寬度為d,小車通過光電門時,計時器記錄的時間為t,則小車通過

光電門的速度v=;(2)若已知遮光板寬度d=lcm。讓小車從斜面頂端以一定的初

速度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兩光電門計時器記錄的時間分別為t,、=0.01s,tB=0.005s,則小

車通過A、B兩位置的速度分別為v,、=m/s,vB=m/s;

(3)由實驗可知:小車沿斜面向下做(選“勻速”、“加速”或“減速”)運動

【答案】(1)\(2)1;2(3)加速

【解析】(1)小車上的遮光板寬度為d,小車通過光電門時,計時器記錄的時間為t

由。=:可知小車通過光電門的速度Y

(2)小車通過A、B兩光電門的速度分別為v=^=^=lm/s

A匕0.01s

?_A0.01m

B一片嬴^=2m/s

(3)因為小車通過B光電門的速度大于通過A光電門的速度,說明小車下滑時速度越來越

快,即小車沿斜面向下做加速運動。

分析(1)由可知小車通過光電門的速度,分別計算即可

(2)結(jié)合速度大小關(guān)系可知小車下滑時速度越來越快。

閱卷人四、計算題(共3題;共40分)

得分

22.(15分)(2021?東臺中考)高鐵開通運營,線路全長158km,設(shè)計最高時速為350km/h,

鹽通高鐵運營后,東臺到上海實現(xiàn)了高鐵直達。如表是鹽通高鐵開通運營初期G8313次高鐵

列車從連云港至上海虹橋的簡化時刻表。試求:(解本題時時間單位用h,速度單位用km/h,

結(jié)果均保留一位小數(shù))

站名到達時間發(fā)車時間

連云港----13:45

鹽城15:3315:35

東臺16:0016:02

南通16:2816:47

上海虹橋17:45

(1)若該高鐵列車從鹽城出發(fā)途中不停車,以設(shè)計最高時速運行到南通需要的時間;

(2)該趟高鐵列車實際在鹽通區(qū)間段的平均速度:

(3)連云港至上海虹橋高鐵列車的大致行車?yán)锍獭?/p>

【答案】(1)解:根據(jù)可得,該高鐵列車從鹽城出發(fā)途中不停車,以設(shè)計最高時速

運行到南通需要的時間t=4黑焉廣

答:若該高鐵列車從鹽城出發(fā)途中不停車,以設(shè)計最高時速運行到南通需要的時間

為0.5h

(2)解:由時刻表可知,該趟高鐵列車實際在鹽通區(qū)間段所用時間

t'=16:28-15:35=53min=—

則該趟高鐵列車實際在鹽通區(qū)間段的平均速度v?178.9km"

答:該趟高鐵列車實際在鹽通區(qū)間段的平均速度為178.9km/h

(3)解:連云港至上海虹橋高鐵列車行駛的時間t',=17:45-13:45=4/

則大致行車?yán)锍蘳''=v't''=178.9/cm/^x4〃=715.6/czn

答:連云港至上海虹橋高鐵列車的大致行車?yán)锍虨?15.6km。

【解析】(1)根據(jù)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計算時間;

(2)根據(jù)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

(3)利用速度和時間的乘積計算路程。

23.(10分)(2021?廣陵期末)已知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人耳

可以分辨出兩個不同聲音的最小時間間隔為0.1s。在15℃的空氣中,求:

(1)100米賽跑時,槍聲從起點傳到終點所用的時間?(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人對著山崖喊話,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