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學習必備歡迎下載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1頁,當前為第1頁。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教案
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的情況,鑒真和尚東渡日本、隋唐與新羅的頻繁的來往、唐玄奘西游取經等史實。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講述隋唐時期我國同亞洲各國,這種友好交往對歷史發(fā)展產生的重大影響;總結出唐文化的世界意義。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為:唐朝與日本、天竺的交往。
本課的難點,在于理解封建時代的對外交往為何如此頻繁?它與當今的開放有什么區(qū)別?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fā)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唐朝對外交往相關多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上節(jié)內容。
2)導入新課:
在唐朝初期,卻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擁戴。在這
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領尊奉他為各族的領袖——“天可汗”,這位皇帝
是誰?他為什么能獲得各民族的尊重?通過上述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
趣,并引出要學習的新內容。
3)講授新課:
1、形象導入:可利用教材導入框提供的玄奘在天竺國受最高禮遇的故事,引入新課?;蛴帽菊n講述的鑒真六次東渡的感人故事,引入本課,提出“鑒真為什么第六次才東渡成功”“鑒真不避風險,跨海赴日,說明了什么”一系列小問題,引入到本課的主題上。
2、
一、各國把中國人稱為“唐人”
二、唐和新羅的外交關系:唐朝的外國留學生以新羅人最多。
三、唐朝與日本的關系:日本留學生里,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呂;唐朝赴日本最有影響的是鑒真和尚。
(使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資料)
四、唐朝和古代閱讀的關系:
1、貞觀時,玄奘西游天竺取經,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的重要典籍。
2、造紙術傳入天竺。
五、與波斯、大食的關系:唐長安城里的外國人,以波斯人為多。
本課的“玄奘西天取經”和“鑒真東渡”,學生早有耳聞,教師可讓他們先講自己知道的故事。然后教師講述時,重點讓學生注意傳說故事和歷史真相的區(qū)別之處。學生對《西游記》描述的唐僧西天取經故事印象較深,教師也可要求學生找出玄奘西游和《西游記》的描述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
4)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小結。
5)練習:找一找,根據《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你能找出唐朝時與中國有交往的國家和地區(qū)嗎?
6)作業(yè):閱讀對比:如果有興趣,可閱讀《西游記》的任何一回。想一想書中有關唐僧的描繪與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相同與不同?
附板書設計:
一、各國把中國人稱為“唐人”
二、唐和新羅的外交關系:
三、唐朝與日本的關系:唐朝赴日本最有影響的是鑒真和尚。
四、唐朝和古代閱讀的關系:
1、貞觀時,玄奘西游天竺取經
2、造紙術傳入天竺。
五、與波斯、大食的關系:
唐長安城里的外國人,以波斯人為多。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1頁,當前為第1頁。七年級歷史下冊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的情況,鑒真和尚東渡日本、隋唐與新羅的頻繁的來往、唐玄奘西游取經等史實。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討論鑒真六次東渡和玄奘歷時16年的西游和歷時19年的譯經生涯體現的奮斗精神,培養(yǎng)學生追求真知和奮斗的精神。通過講述隋唐時期我國同亞洲各國,特別是日本、新羅和天竺等國的友好往來情況,啟發(fā)學生思考唐朝與外國頻好往來的主要原因,和這種友好交往對歷史發(fā)展產生的重大影響,總結出唐文化的世界意義。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唐朝與日本、天竺的交往。教學難點:在于理解封建時代的對外交往為何如此頻繁?它與當今的開放有什么區(qū)別?課前準備:1.將本節(jié)課的學習流程表分發(fā)到每個學生手里,并引導學生抓住學習重點自主學習。2.布置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分小組查閱相關歷史資料,如《玄奘西行路線圖》,確保每個學生都有任務,培養(yǎng)他們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有條件可以自編劇本,再現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的場景。應包括東渡背景、過程和影響。體味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的艱難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一、
導入新課: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2頁,當前為第2頁。(一)、唐朝對外交流發(fā)展的原因。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2頁,當前為第2頁。
學生分小組討論,每組派代表發(fā)言,對于學生的發(fā)言,老師要及時作出反饋,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作總結概括。
1.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可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角度分析)。
2.唐朝在當時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唐朝是當時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國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3.唐朝開放的政策(體現在選官制度,民族關系和對外交流)。4.一些杰出人物在中外交流方面作出貢獻。小結本知識點:簡單回顧本課內容,說明交流的重要性,認識到今天的改革開放是一項偉大的決策。二、講授新課:首先,調動課堂氣氛——多媒體播放《西游記》1片尾曲,通過耳熟能詳的旋律和影片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然后提問:《西游記》是以唐朝哪位高僧到西天取經為原型而創(chuàng)作的小說?這位高僧為什么要去取經?到什么地方取經?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思考進入學習狀態(tài)。(過渡句:這種繁榮使唐朝擁有一種向心力,吸引世界各國前來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而其中最典型的國家就是日本。)(二)遣唐使和鑒真東渡—中日友好往來。1.遣唐使來華。
對于遣唐使這一概念教師應先講清楚。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即官方)派遣到唐朝的使節(jié)。學生在對這一概念有初步理解之后,多媒體展示遣唐使離開日本來華的相關圖片及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遣唐使來華的目的、次數、代表人物、作用。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從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解決相關問題。就代表人物來說,可簡單介紹阿倍仲麻呂,取漢名晁衡,考中進士(引導學生回顧科舉制的簡單發(fā)展歷程,指導學生活用歷史。),通過李白《哭晁衡》詩,認識其與李白等關系要好,體現中日友好交往。過渡句:唐朝時除了遣唐使在政府委派下來學習唐朝的先進經濟文化外,同時也有許多中國人不遠萬里,東渡日本“舍己為人傳道義”,而鑒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2.鑒真東渡。多媒體展示鑒真塑像及相關生平簡介,使學生對鑒真有一個初步印象。通過課前準備,按順序表演話劇鑒真東渡。其內容應包括背景:日本大化改新后,不少民眾為了躲避賦稅而出家為僧,這影響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于是日本決定效仿唐朝受戒制度,但當時日本無受戒名僧,最終找到了大明寺鑒真;鑒真欣然前往,六次東渡,歷經艱險乃至第五次雙目失明,都未曾動搖他“是為法事”的決心。指導學生分組討論:為什么鑒真受到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尊敬?在討論過程中適時灌輸“論從史出”的歷史觀,讓學生初步理解任何歷史理論的得出必須以歷史史實作為依托。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3頁,當前為第3頁。討論結束后,指導學生齊讀郭沫若詠鑒真詩,并進行講解,在此基礎上提問:舍己為人傳道義中“道義”指什么?如同學回答出是鑒真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的貢獻(傳播中國文化,講授佛學理論),則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29-30概括鑒真除佛學理論外還傳播了哪些中國文化?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3頁,當前為第3頁。鑒真在醫(yī)藥學、文學、繪畫、特別是技藝、習俗等許多方面對日本都有重大影響,成為日本‘天平文化’的重要內容。(1.主持了唐招提寺的建筑、雕塑,直接傳播了中國建筑和雕塑藝術的精華,如鑒真設計的唐招提寺,至今尤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2.他和弟子帶去的大量書籍文物和許多藥方,幫日本人辨別了許多藥物,日本藥商界奉他為始祖;3.他親自帶去的書法作品五十余帖,為日本的書法藝術提供了借鑒。)(三)、玄奘西行—中印文化交流。教師應首先糾正學生易產生的兩個誤區(qū):①關于哪位高僧前往西天取經?學生可能回答是唐僧。教師在這里就應該給學生講明泛指和特指的區(qū)別。唐僧廣義泛指唐朝時期出家的男性佛教徒,而在《西游記》中唐僧特指玄奘。②關于《西游記》和玄奘西行的關系,學生容易用文學虛構來代替歷史。教師應指導學生使其認識到:《西游記》不是史學著作,而是吳承恩以玄奘西行為題材創(chuàng)作出的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第一組同學在投影儀上展示課前繪制的《玄奘西行路線圖》。通過地圖上顯示的地名,指導學生利用地圖提取有效歷史信息。如教師可以提問:玄奘從什么地方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取經?1.路線:長安—天竺—長安關于天竺,教師可以指出這是印度的古稱,并且回憶是佛教的發(fā)源地。然后可以請同學回顧佛教是在什么時候傳入我國的?(東漢初年)由此體現新舊知識的鏈接。2.玄奘西行的時間:唐朝貞觀初年629年(學生回憶貞觀是誰的年號?)學生帶著問題思考:佛教已傳入我國,但玄奘為什么還要西行天竺呢?閱讀P31小字補充材料內容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在學生的分析下然后教師總結。
3.原因:佛經卷本太少和譯文錯漏太多(激發(fā)玄奘歷經千心萬苦前往天竺即佛教發(fā)源地求取佛經,順理成章得出西行的目的就是求取佛經。這體現了中國人學習外國文化的魄力。)教師再指導學生看著路線圖上高低不平的沙漠、高山,想象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可以想見玄奘西行的重重困難,但玄奘并沒有因此退縮,歷經16年而且學成后又回到了長安。(教師可以在此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培養(yǎng)學生在現實學習生活中不畏艱難、刻苦努力的精神。)
4.影響:(教師提問:玄奘西行為中國和哪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對玄奘的評價,應指導學生不能因個人好惡而作出失之偏頗的評價,而要適時灌輸“論從史出”,不一定提出這一概念,而應有個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4頁。玄奘是我國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經翻譯家。(他寫成歷史文獻《大唐西域記》,記載西域、印度、錫蘭等138個國家歷史、地理、宗教、神話傳說、風土人情等,親踐者110國,傳聞者28國。該書在佛教史學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亞、南亞之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都有極高價值,是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4頁。思維拓展:中國與印度在其他領域中的交往還有那些?如唐朝瓷器、造紙技術傳入印度,印度熬糖技術傳入中國等。思維提升及過渡:玄奘西行反映出中國人學習世界優(yōu)秀文化的品質,正因如此,唐朝文化才得到不斷的發(fā)展、繁榮。三、
小結。(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知識總結。)四、布置課堂鞏固練習(或作業(yè))。板書設計:
唐朝對外文化交流
天竺等(西線)—唐朝(東線)日本、(新羅)玄奘西行(求取佛經)
鑒真東渡(傳法)
陸路
海路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5頁,當前為第5頁。歷史教案
【課程標準】:
以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交流的發(fā)展。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了解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的情況,掌握日本遣唐使來華、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經等基本史實。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隋唐時期我國同日本、新羅和天竺等國的友好往來情況,思考隋唐時期出現頻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及這種友好交往對歷史發(fā)展產生的重大影響。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鑒真六次東渡、玄奘歷時18年的西游和歷時19年的譯經生涯中體現的奮斗精神,使學生更加崇敬為各國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偉人。
2、通過當時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東亞文明及其中心唐朝
的了解,使學生為自己祖先的業(yè)績
【學習重點與難點】:
重點:唐朝與日本、天竺的交往。
難點:理解封建時代的對外交往為何如此?它與當今的開放有什么區(qū)別?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自我檢測
(一)基礎識記:
1、唐與日本的往來:
(1)遣唐使:閱讀課本29頁第一段大字,了解日本遣唐使來華的概況。(次數、規(guī)模)
(2)概括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3)鑒真東渡: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最有影響的是(
),唐玄宗時,他應邀東渡日本,第(
)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做出了哪些貢獻?
2、唐與新羅的關系:
(1)貿易往來的概況:
(2)唐與新羅往來的影響。
3、玄奘西游:
(1)唐朝時,中國同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
)。
(2)了解玄奘西游的概況。
(3)玄奘回到長安,把他的親身見聞寫成(
)。這部書有什么價值?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請說出唐朝時期對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貢獻的兩個歷史人物,你認為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精神
2、結合前幾課對唐朝歷史的學習,閱讀課本28頁最后一段,概括隋唐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感悟歷史
唐朝國力強盛,海陸交通發(fā)達,政府又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這些都促進了唐朝對外交往的活躍。在對外交往活動中,唐朝先進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不斷向外傳播,對世界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唐朝也以開闊的胸襟吸收著外來文化中的先進內容,如阿拉伯的醫(yī)藥學,天主的熬糖法、西域的音樂和舞蹈等,為我所用,不斷創(chuàng)新。
對于處于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中的當今中國,我們能從唐朝的對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啟示?
【知識構建】
【學情鞏固】
1.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的唐代高僧是(
)。
A.玄奘
B.戒賢
C.鑒真
D.戒日王
2.現在各國人把中國人稱為“唐人”的原因是(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較高的威望
B.中國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時中國才開始對外交往
D.中國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術
3.唐朝時期,被譽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鑒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呂
D.崔致遠
4..“唐風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對下列哪個國家文化的影響(
)
A.新羅
B.天竺
C.波斯
D.日本
5、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時印度和西亞的歷史,最好的參考書籍是(
)
A《史記》
B《資治通鑒》
C《西游記》
D《大唐西域記》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6頁,當前為第6頁。6、“玄奘西游”和“鑒真東渡”備受后人稱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艱難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學識
C研究和弘揚佛學的執(zhí)著追求
D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7、唐朝時,我國與各國間的友好往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其原因是(
)
①中國對外交通比過去發(fā)達②中國的經濟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③唐朝統(tǒng)治者推行開明的對外政策④唐朝疆域比過去擴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閱讀郭沫若的詩作:
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義,唐風洋溢奈良城。
請回答:
(1)“鑒真盲目航東?!卑l(fā)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5頁,當前為第5頁。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6頁,當前為第6頁。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7頁。(2)郭沫若為什么說鑒真“一片精誠照太清”?
(3)“奈良城”屬于哪一國家?哪一句詩體現了鑒真“傳道義”的影響?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通過本課學習可以充分認識到隋唐時期對外開放的特點。認真思考本課的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七年級學生進一步學習歷史的興趣,認識到大唐帝國在當時領先地位,
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本課的教學工作,我從中得到了一些體會,同時也找到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確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
教學中較成功的地方
1、在教學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蓖ㄟ^提問:你看過《西游記》嗎?里面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哪一些真實的?哪一些是虛構的?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并將激發(fā)興趣貫穿于課堂教學的過程。
2、
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當“小老師”,給學生提供一個舞臺。
關于學到中日友好關系的史實時,由學生講給學生聽,同學們注意力集中,全神貫注地聽和做筆記,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師充當“導游”的角色,我在教室里巡視、指導、點拔每小組需要質疑的地方。教得也輕松,我覺得這樣才真正體現課改的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學,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學生才真正把書本上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知識變?yōu)樽约侯^腦中的知識。寓教于樂,知識性與靈活性結合,讓學生走上講臺,改變一下角色,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我想我們的歷史教學會走進一片新天地,成績也會大大提高。
3、
讀懂歷史地圖語言的含義,培養(yǎng)閱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歷史地圖是用地圖語言表現歷史現象、歷史事件空間狀態(tài)的特殊形式。本課主要講述唐與日本、新羅、天竺的友好關系,我充分利用《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的地圖,先了解三國的位置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觀念,然后看圖中通往亞洲、歐洲等國的路線,從而總結出唐朝對外交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海參產業(yè)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合同3篇
- 2025年鋼廠爐渣熱能回收利用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五星級酒店餐飲部員工勞務合作協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畜牧飼養(yǎng)技術培訓與推廣合作協議3篇
- 2025年度電子商務平臺個人勞務用工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租賃與租賃期限調整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橙子產業(yè)投資與融資合作協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廚具行業(yè)綠色供應鏈合作框架協議3篇
- 2025年度網絡安全防護解決方案采購合同范本5篇
- 2025年度個人購房稅費繳納協議書2篇
- 家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 煤礦復工復產培訓課件
- GB/T 292-2023滾動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外形尺寸
- 軍人結婚函調報告表
-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guī)定
- 北京地鐵6號線
- 航空油料計量統(tǒng)計員(初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大全-上(單選題匯總)
- 諒解書(標準樣本)
- 西班牙語構詞.前后綴
- 《工程測試技術》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