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近4年詩歌鑒賞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近4年詩歌鑒賞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近4年詩歌鑒賞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近4年詩歌鑒賞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近4年詩歌鑒賞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四年真題匯編詩歌鑒賞解析版一、2023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臨江仙晁補之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充分地表現出詞人對朋友的眷戀之情。B.詞人時常感到缺乏快樂,而即將到來的離別又會強化這種愁悶的感受。C.因不忍與朋友分別,詞人更珍惜當下,數算還剩下多少時日可以相聚。D.春天即將到來,詞人希望與朋友同歸東溪游覽,共同欣賞春日的美景。2.詞的結尾兩句被后代評論家稱贊為“絕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答案】1.A2.①用動詞“垂”“謝”賦予“柳”“梅”動態(tài)的美感,運用虛寫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約友人同去東溪岸邊,去觀賞秀麗的春景。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詞,通過想象未來再聚之景,表達了對即將再會的期盼,安慰即將遠離的友人,更表達出對友人離別的不舍之情和樂觀豁達的情愫?!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錯。詞中“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意思是眼前雖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別你了。從今夜開始細數,到明年分離時還有多少相聚的時候。據此看出詞人是明年送別朋友,屬于虛寫,并不是真實的場景。故選A。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傲菇嫌?,梅謝雪中枝”,意思是觀賞那江水中倒映的柳影和隱在雪中零落的梅花。詞句選取春日的“柳影”和“梅花”作為意象,用動詞“垂”“謝”賦予景物動態(tài)的美感,寫出楊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綻放后的零落之態(tài)。運用虛寫的手法,想象在秀麗的春季邀約友人同去東溪岸邊,去觀賞依依楊柳映在水面的倒影和枝枝梅花在白雪中紛紛零落。詞人通過想象未來再聚之景,表達了對即將再會的期盼,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詞,既安慰了即將遠離的友人,更表達出對友人離別的不舍之情,將離別的傷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傷感中又帶有樂觀豁達的情愫。二、2023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破陣子陸游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料峭余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以“空花”“昨夢”喻指過往的虛無,“看破”“放輕”宣示自己告別過去。B.詞人著屐拄杖、登山穿林,一個遠離塵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隱逸形象躍然紙上。C.細雨初晴的春日,依然會使人感覺到寒冷,但這并沒有影響詞人的輕松自得。D.詞人在最后表示,希望遠方友人能與自己同飲共醉,表達了真摯的思念之情。4.這首詞是如何表現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敬鸢浮?.D4.①看破虛幻的世界,放棄過往的無謂名利。體現出作者處世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曠達自然,超凡脫俗。②穿著蠟屐登山率真地飲酒,帶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體自由,心靈寧靜。體現出作者寧靜從容的心境,詮釋著作者退居后樂觀淡泊的精神追求。③閑暇之時在溪邊題詩,聽著遠處傳來煙靄外采菱人的歌聲。寫作者對官場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間,不問世事,抒寫閑適情趣,力求解脫之道的曠達胸懷。【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D.“表達了真摯的思念之情”錯?!芭c君同醉醒”,意思是與友人一同醉醒,表達閑適自在的心情。故選D。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翱雌瓶栈▔m世,放輕昨夢浮名”,意思是看破虛幻的世界,放棄過往的無謂名利。體現出作者處世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曠達自然,超凡脫俗?!跋炲斓巧秸媛曙?,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意思是穿著蠟屐登山真誠率真地飲酒,帶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體自由,心靈寧靜。據此看出作者寧靜從容的心境,詮釋著作者退居后樂觀淡泊的精神追求。“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意思是閑暇之時在溪邊題上一首詩,聽著遠處傳來煙靄外采菱人的歌聲。作者對官場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間,不問世事,抒寫閑適情趣力求解脫之道的曠達胸懷。三、2023年新課標1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答友人論學林希逸逐字箋來學轉難①,逢人個個說曾顏②。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賣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③?!咀ⅰ竣俟{:注釋。這里指研讀經典。②曾顏:孔子的弟子曾參和顏回。③鶴山:南宋學者魏了翁,號鶴山。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首聯描述了當時人們不畏艱難、努力學習圣人之道的學術風氣。B.詩人認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獲得,不能簡單依靠口耳相傳。C.頸聯中使用“自”“親”二字,以強調要獲得真正學識必須親自鉆研。D.詩人采用類比等方法闡明他的治學主張,使其淺近明白、通俗易懂。6.詩的尾聯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賣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結合本詩主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敬鸢浮?.A6.①賣花擔上的桃李,雖然也繽紛絢爛,但活力已經不再。②唯有回歸本原,方能獲得學問真諦,就如同在樹頭枝底欣賞桃李,方能體會到其活潑的精神?!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賞析詩歌語言、手法的能力。A.“不畏艱難、努力學習圣人之道的學術風氣”錯誤,“學轉難”表明用“逐字箋”的學習方法難以理解經典真諦,且“逢人個個說曾顏”也并非指努力學習圣人之道,而是諷刺當下人們對圣人之道的學習流于表面。故選A。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句內涵,把握詩歌主題的能力。由題干可知,首先要把握魏了翁名言的意思?!安挥谫u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是說在樹頭枝底觀賞桃李才能體會到其活潑潑的精神狀態(tài)。接著把握本詩尾聯的內容并結合詩歌的主題來談自己的理解?!百u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是說大家在肩挑的擔子上觀看鮮花,在喧鬧的酒樓上欣賞音樂,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綻放的盛況,也不可能體會到絲竹管弦的精妙。結合詩歌的標題“答友人論學”可知,此處用“看桃李”來喻指做學問,以“樹頭枝底”來喻指學問的本源,詩人以此說明要想獲得學問的真諦需要回歸本源,這就如同觀賞桃李,賣花擔上的桃李雖美,但離開“樹頭枝底”,沒有了活力,唯有到樹頭枝底才能體會到其活潑的精神狀態(tài)。四、2023年新課標2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湖上晚歸林

逋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咀ⅰ空D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描寫自己乘船歸家途中所見,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自然流暢。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多姿多彩,令人愉悅。C.詩人如處仙境的感覺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D.詩人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狀物生動,筆觸鮮活而細膩。8.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敬鸢浮?.C8.①詩歌首聯“臥枕船舷歸思清”透露出愉悅閑適之心境,全詩景物都籠罩上詩人的主觀色彩。②詩歌第二句寫小船仿佛在仙境穿行,詩人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見景色也格外美麗。③詩歌頷聯寫夕陽晚照中小橋流水、山寺云峰悠然寧靜的狀態(tài),恰是詩人內心寧靜閑適的投射。④詩歌頸聯描寫歸飛的小鳥和水中的紅蓮,“如見避、似相迎”,運用擬人手法寫鳥兒避人飛走,荷花熱情歡迎,描寫細膩,同樣傳達出詩人回家之時愉悅閑適的心情?!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錯。尾聯寫不知不覺地到達了詩人居住的小島,遠遠地就能聽到雞鳴、犬吠之聲。誅茅地,引用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作者以此表明自己甘心隱逸、不求名利的決心?!半u犬林蘿”之聲更增添了生活氣息,這聲音并未破壞詩人美好的感覺,心情也仍然是愉快的,并未發(fā)生變化。故選C。8.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觀點態(tài)度,鑒賞詩歌內容、情感的能力。“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用自己的眼光、情感來看事物,所以萬物都帶有我自己的主觀色彩。這是“有我之境”。詩歌首聯“臥枕船舷歸思清”,寫詩人頭枕船舷,歸意極濃?!芭P枕”二字寫出詩人姿態(tài)的隨意,表露內心的愉悅閑適。正因為這樣的心境,使詩人眼中所見都帶有了主觀色彩。首先是“望中渾恐是蓬瀛”,詩人舉目四望,周圍碧波蕩漾、云霧茫茫,小船好像正在蓬瀛仙界里穿行。這山這湖詩人并非首次見到,但因為要回到家中,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見景色也格外美麗。接著寫“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時值秋天、色彩斑斕,小橋流水、山寺云峰,都在夕陽晚照之中顯得非常寧靜,它們似乎都不想打攪詩人的思緒,也好像正享受著璀璨晚霞的沐浴?!皹驒M、寺倚”,表現出景物悠然的狀態(tài),也委婉地抒寫出作者并不急于回家,而是很喜歡這種幽靜和安閑的行程。其實自然景物并不帶有感情色彩,正因詩人自己內心的寧靜閑適投注其上,在詩人眼里景物才呈現出悠然、寧靜的狀態(tài)。最后是“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剛下過一陣小雨,鳥兒的翅膀濕漉漉的,正安靜地棲息在水草邊??椭鄣拇瑯@動了它,鳥兒趕緊振翅飛走。湖面上微風輕拂,粉紅色的荷花姿態(tài)婀娜,仿佛正在熱情地歡迎詩人的歸來。作者采用擬人手法,“如見避、似相迎”,細膩生動地展現了湖面上的動植物,也傳達出詩人愉悅的心情。如果詩人歸心似箭,就會心有旁騖,不可能如此細心地進行觀察和描摹。五、2022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畫眉禽文同盡日閑窗生好風,一聲初聽下高籠。公庭事簡人皆散,如在千巖萬壑中。9.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歐詩和文詩題目大體相同,都是以畫眉鳥作為直接描寫對象的詠物詩。B.歐詩所寫的畫眉鳥在花木間自由飛行,文詩中的畫眉鳥則在籠中飼養(yǎng)。C.歐詩認為鳥籠內外的畫眉鳥,其鳴叫聲有差別,而文詩對此并未涉及。D.歐詩中的“林間”與文詩中的“千巖萬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10.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A10.①歐詩托物言志,通過對比畫眉鳥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的叫聲,將畫眉鳥作為寄托情懷的對象,抒發(fā)的是詩人歸隱山林、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詩對畫眉進行側面描寫,通過對比“公庭事簡人皆散”前后對畫眉鳥鳴聲的聽覺感受,襯托出了詩人高潔出塵、閑散淡泊、襟韻灑落的人物形象。【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A.“都是以畫眉鳥作為直接描寫對象”說法錯誤。文詩中主要描寫畫眉鳥的叫聲,初聽之時,聲音來自“高籠”之中;但等到詩人了卻簡單的公事,眾人散盡之后,衙署清幽安靜,則如同置身于“千巖萬壑中”一般,從而襯托出詩人不慕名利、淡泊悠遠的人物形象,但并沒有直接對畫眉鳥進行描寫。故選A。10.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歐詩以畫眉鳥為直接描寫對象,托物言志,寫詩人聽見畫眉鳥在山林繁花之間千啼百囀,才知道籠中畫眉的叫聲,遠比不上它在山間的自由歌唱那么悅耳動聽。在本詩中,詩人對畫眉鳥進行正面描寫,通過對比畫眉鳥在“山花紅紫樹高低”和“鎖向金籠”兩種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中的叫聲,將畫眉鳥作為寄托情懷的對象,表面寫鳥,實則寫人,抒發(fā)的是詩人歸隱山林、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詩雖以畫眉為題,但并未具體地描寫畫眉鳥的形象和叫聲,而是進行側面描寫,重點渲染了“公庭事簡人皆散”之后,初聽上去仍在“高籠”中的畫眉鳴聲此時聽起來卻如同置身于“千巖萬壑中”,悠遠空曠,清幽寂靜。本詩通過對比“公庭事簡人皆散”前后對畫眉鳥鳴聲的聽覺感受,烘托出了詩人高潔出塵、閑散淡泊、襟韻灑落的人物形象,表現詩人在公務閑暇時悠然自得的狀態(tài)。六、2022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白下驛餞唐少府王勃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浦樓低晚照,鄉(xiāng)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系餞行之作,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C.頸聯中的“低”“隔”,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D.頷聯和尾聯中的問句,使語氣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12.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答案】11.A12.①《送》詩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來寬慰朋友,排遣離愁,樂觀豁達,一洗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tài);②《白》詩中,“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運用“日近長安遠”的典故,以激勵朋友去長安施展才華抱負、建功立業(yè)來排遣離愁。【解析】1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錯誤,頷聯“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的大意是互相了解哪里需要時間早?只要心意是一樣的,便不需要在乎認識的早或晚。言外之意是兩人認識時間不長,所以唐少府并非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故選A。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與比較詩歌內容的能力。古詩詞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等表明愛憎態(tài)度。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端投派俑问裰荨分蓄i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遠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此句寫出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fā)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大意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青年男女那樣悲傷得淚濕衣襟?!盁o為”既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排遣離愁的情懷吐露,表現出詩人志向高遠,樂觀豁達的特點。這兩句一洗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tài),排遣離愁,樂觀豁達,這是屬于直抒胸臆;《白下驛餞唐少府》中尾聯“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的大意是走哪條路離開呢?長安就在太陽邊上。此句是詩人想象與友人分別后的情景,寫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長安,運用“日近長安遠”的典故,以激勵朋友去長安施展才華抱負、建功立業(yè)來排遣離愁。這是通過用典來抒情。七、2022年新高考1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注]魏了翁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舊俗以農歷正月初七日為人日。1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在人日約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B.在人日這天吹打奏樂,祈盼農桑豐收,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C.這首詞以樸實的筆觸描繪當時農村的風俗景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D.詞人以議論入詞,能夠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論隨,全詞并無生硬之感。14.詞人在下闋發(fā)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答案】13.A14.(1)人應當執(zhí)著地追求幸福和美好;(2)“人”的實踐和追求對于生活幸福至關重要,勉勵人們追求不息生生不止;(3)要懂得長幼之序,懂得天理人倫等做人的道理。【解析】1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錯。此句意思是處處是春色,人們還要到南山去尋覓?!翱唷?,形容執(zhí)著地追求,表達出了人們這種尋覓春色的執(zhí)著。不是說詞人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故選A。1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詞的末三句“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發(fā)的感想,是此詞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首先,作者由“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感悟到人應當執(zhí)著地追求幸福和美好?!盁o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是說處處是春色,人們還要到南山去尋覓。詞中的“南山”,大約指的是春光優(yōu)美之處。這里可以象征為幸福、美好?!翱唷弊直磉_出了人們這種尋覓春色的執(zhí)著??梢钥醋鋈藗儗π腋I畹膱?zhí)著追求。這是作者所肯定的。其次,作者由人們在人日這一天的祈求豐收、追求幸福的實踐活動,提醒人們,“人”的實踐和追求對于生活幸福至關重要,勉勵人們追求不息生生不止。“村村”三句,以及下片“翁前”兩句,寫的是農村“人日”這一天的熱鬧景象,是作者“覓”春所見?!捌睇溒硇Q”,就是祈求農事豐收,點出“村村簫鼓家家笛”這項活動的目的。他們要用這盡情的簫鼓和笛聲表達他們心中的祈求。“商行賈坐農耕織”,這一組活動,由商、賈、農三種行當的人物組成,而作者用“行”、“坐”、“耕織”三個詞,點明了三種行當人物的特征,語言簡練。在古代,商人們分為行商和坐商兩種?!案棥眲t為“農”的本業(yè)。當然,這里不一定實寫“人日”所見,而是作者由人們的祈求而聯想到的各種自食其力的人所從事的爭取豐收、幸福的實踐活動。第三,作者由“翁前子后孫扶掖”,告訴我們要懂得長幼之序?!拔糖白雍髮O扶掖”正是“來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孫孫。從“翁”、“子”、“孫”的排列順序中我們可以看到魏了翁對長幼之序極為重視。八、2022年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別李白[唐代]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本詩內容可知,詩人的友人即將乘船出發(fā),沿水路駛往三峽方向。B.詩人表示友人將去的地方景色優(yōu)美,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C.本詩最后兩句的表達方式,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曾使用。D.詩中前后兩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將離別的友人,含義并無不同。16.本詩是如何表現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敬鸢浮?5.B16.①寓情于景:詩人送別友人,遇蘆花颯颯作響,離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詩人與友人分別的依依不舍的離情。②以景結情:詩人以消失不見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長江之景作結,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襯托出離愁別緒的濃重?!窘馕觥?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鑒賞藝術特色的能力。B.“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錯,結合“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分析,只是說即將去的那里的風景一直為世人所傳頌,友人到了一定會很喜歡,沒有選項中意思。故選B。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思想感情分析寫作技巧的能力?!帮S颯蘆花復益愁”意思是說在這蘆花被風吹動的颯颯聲中我更覺憂愁,寫秋天送別友人,本就依依不舍,兼之蕭瑟凄涼的景象,心情愈加惆悵哀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悲傷的氣氛,一派衰敗的景象中,詩人因離別而傷感的情緒濃重,可見友情之深厚,難舍難分。結尾“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寫遠眺友人的船帆已經看不見了,只有日暮下的長江獨自流淌,以景結情,委婉含蓄,詩人遠望友人離去,直至船帆消逝于視線,可見遙望時間之長久,以杳無蹤影的船帆和一去不復返的長江水作結,景象中融入了詩人萬般情結,與友人分別后的孤獨寂聊凄冷的心境讓讀者能夠以形象的畫面中身臨其境,更加襯托出離愁別緒的濃重,極具感染力。九、2022·北京卷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病柏【1】杜甫有柏生崇岡,童童狀車蓋。偃蹇龍虎姿,主當風云會。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2】。出非不得地【3】,蟠據亦高大。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丹鳳領九雛,哀鳴翔其外。鴟鸮志意滿【4】,養(yǎng)子穿穴內??蛷暮梧l(xiāng)來,佇立久吁怪。靜求元精理【5】,浩蕩難倚賴。注釋:【1】此詩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時居成都草堂?!?】中路:中途?!?】出:生長?!?】鴟鸮:貓頭鷹?!?】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17.下列對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六句寫柏樹枝繁葉茂、高大軒昂之態(tài),表現出詩人的贊美之情。B.“豈知”兩句寫柏的衰敗,“歲寒”兩句寫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C.“客從何鄉(xiāng)來”兩句,詩人由病柏而想到故鄉(xiāng),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D.這首詩在結尾兩句抒發(fā)胸臆,表達了世事無常、難以意料的感慨。1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善用比興手法,此詩中的病柏與劉禹錫“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相同的寄托。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詩運用轉筆形成了詩意的轉折,其色調也從明朗轉為黯淡。C.杜甫借物抒懷,用柏樹的“蟠據亦高大”之姿隱喻了當時藩鎮(zhèn)的龍盤虎踞之勢。D.此詩情感復雜而深沉,既有對現實的不滿,也有對未來的希望,可謂沉郁頓挫。19.詠物詩注重通過意象表達主題,這首詩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別說明這些意象有何意蘊。【答案】17.C18.B19.①這首詩主要運用了病柏、丹鳳、鴟鸮三種意象。②病柏由盛而衰的變化,象征了唐朝從強盛到衰落的滄桑巨變;丹鳳哀鳴,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擯斥在外;鴟鸮意滿,象征了奸佞小人盤踞于朝中。詩人借助這些意象表達了對國運時局的憂慮?!窘馕觥?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詩人由病柏而想到故鄉(xiāng),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錯誤,“客從何鄉(xiāng)來,佇立久吁怪”兩句是說,一個不知從哪里來的外鄉(xiāng)人從此經過,久立于樹前長吁訝然。他是感慨盛衰無常,不是思鄉(xiāng)。故選C。1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A.“有相同的寄托”錯誤,此詩以“病柏”為核心意象,通過描寫“柏”之形象、際遇抒寫人之命運、感慨,詠物抒懷,情感深沉。而劉禹錫“病樹前頭萬木春”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樂觀的襟懷。寄托不同。C.“隱喻了當時藩鎮(zhèn)的龍盤虎踞之勢”錯誤,“蟠據亦高大”是形容衰時之柏,“得地”“盤據”承“千年根”,此柏不是所出非地,也不是生長淺薄,卻變得枝枯葉燥,了無生機,隱喻家國衰落。D.“也有對未來的希望”錯誤,全詩以“病柏”為核心意象,通過描寫“柏”之形象、際遇抒寫人之命運、感慨,詠物抒懷,表達盛衰無常的感慨。沒有對未來的希望。故選B。19.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和意蘊的能力。這首詩主要運用了病柏、丹鳳、鴟鸮三種意象?!安“亍保骸坝邪厣鐚?,童童狀車蓋。偃蹙龍虎姿,主當風云會”寫柏的盛時,它“勢尊嚴”,“狀聳翠”,“干奇古”,“氣陰森”,詩人用四句即生動地刻畫出柏樹的不凡。柏樹的形象象征著強盛時的唐王朝?!柏M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來了個“突轉”,誰又能料到這植根深厚而悠遠的“古柏,卻半道變了“顏色”呢?于“王朝”而言就是衰落了?!皻q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形容衰時之柏枝枯葉燥,了無生機。柏從繁盛到干枯象征唐朝從強盛到衰落?!暗P”:“丹鳳領九雛,哀鳴翔其外”因為大樹將枯,“將九雛”的鳳凰無枝可憩,只能上下盤旋,哀哀其鳴。丹鳳哀鳴,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擯斥在外。“鴟鸮”:“鴟鸮志意滿,養(yǎng)子穿穴內”而對于惡鳥鴟鸮而言,則正中下懷,它們志得意滿地率領眾子孫穿穴打洞,立身其中。鴟鸮意滿,象征了奸佞小人盤踞于朝中。這首詠物詩采用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有著強烈的象征色彩:它把國家比作一棵原本枝繁葉茂、現已病入膏肓的柏樹,把能臣志士比作“哀翔其外”的鳳凰,又把宵小之輩比作穿穴而居的惡鳥鴟鸮。十、2022·天津卷20.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書喜【南宋】陸游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綿萬里盡春耕。陰陰阡陌桑麻暗,軋軋房櫳機杼鳴。亭鼓不聞知盜息,社錢易斂慶秋成。天公不負書生眼,留向人間看太平。【注】作此詩時陸游鄉(xiāng)居山陰,時年74歲。(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聯寫雨過天晴,土地濕潤,廣袤無垠的田野上,農人忙于春耕的情景。B.頸聯寫亭中示警的鼓聲止息,因此人們才能踴躍交納社錢來舉辦祭祀活動。C.整首詩語言平易明暢、生動自然,又不乏用詞上的精心錘煉,富有表現力。D.該詩風格不同于陸游金戈鐵馬式的愛國詩作,體現出詩人多樣的詩歌風貌。(2)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頷聯。(3)詩題為“書喜”,請結合全詩指出詩人因何而喜?!敬鸢浮?1)B(2)“暗”與“鳴”視聽結合,從多角度展現了農民勞動、豐收的情景,使詩歌層次豐富;“陰陰”“軋軋”運用疊字加以修飾,使詩歌朗朗上口;頷聯“桑麻暗”和“機杼鳴”動靜結合,生動展現了農家豐收之景與農民勞動之勤。這里所描寫的夏日景象是詩人的想象之景,所以運用了虛寫。(3)風調雨順,春耕得時;桑麻茂盛,織機繁忙;社會安定,豐收可待;暮年歲月,欣逢太平?!驹斀狻浚?)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亭中示警的鼓聲止息,因此人們才能踴躍交納社錢”說法有誤。亭中示警的鼓聲止息是說明社會安定沒有強盜,而人們踴躍交納社錢來舉辦祭祀活動的原因則是“秋成”,即秋天糧食收獲豐厚。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煉句的能力。根據詩歌首聯“地綿萬里盡春耕”可知,詩人寫作的時間正當春耕時節(jié)。而這時草木初長,顯然不可能是“陰陰阡陌桑麻暗”的。所以詩歌頷聯中,作者是通過想象虛寫了夏日的景象。在作者所描繪的景象中,前句“陰陰阡陌桑麻暗”描寫所見的田野風光,“暗”表現了因濃密而顯幽暗的視覺效果,同時也是對景物的靜態(tài)描寫;后句“軋軋房櫳機杼鳴”則描寫了路人能聽見的農婦勞作、織機繁忙的情景,“機杼鳴”也是動態(tài)描寫的體現,所以頷聯采用了視聽結合和動靜結合的手法。此外,詩句在描寫時,分別采用了“陰陰”和“軋軋”這兩個疊字來加以修飾,“陰陰”盡顯阡陌因草木濃密而變暗的旺盛生機,“軋軋”表示機器開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兩組疊字,既強化了景物的特色,也使得詩歌朗朗上口。而詩人之所以極力想象這一景象,正是為了展現農家豐收之景與農民勞動之勤,從而也為頸聯秋收豐厚做下鋪墊。(3)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理解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詩歌首聯中,“雨足郊原正得睛”以“足”修飾“雨”,以“正得”修飾“晴”,這說明春天的雨天和晴天都是如此的恰到好處,沒有因此產生天災。而正因如此,農人們才能及時展開并忙于春耕。所以,在首聯中,可以看到詩人因風調雨順,春耕得時的喜悅之情。詩歌頷聯中,詩人想象了夏日因耕種得時而“桑麻暗”的景象,并想象此時辛勤的農人們,雖農活不忙,卻還是勤勞的織布的場景。此處,詩人不僅為桑麻茂盛,織機繁忙而喜悅,也喜愛著這些辛勤淳樸的農民百姓。詩歌頸聯是對秋日豐收場景的描寫?!巴す牟宦勚I息”說明社會安定沒有強盜,以至于亭中示警的鼓聲也止息了。而“社錢易斂慶秋成”則充分說明農人秋收豐厚,家家都有余糧或余錢,因此才能很容易地繳足社錢,以舉辦祭祀活動。所以,從這里可看到詩人為社會安定,豐收可待的欣喜。詩歌尾聯中,詩人感嘆說“天公不負書生眼,留向人間看太平”。這里的“書生”指的是詩人自己,而結合詩歌注釋“作此詩時陸游鄉(xiāng)居山陰,時年74歲”可知,此時詩人已是暮年。在戰(zhàn)亂不止的南宋,詩人在暮年還能有幸看到“太平”景象,這足以感到“喜”。所以,尾聯蘊含了詩人在暮年歲月,欣逢太平的喜悅之情。十一、2022年浙江卷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樓前[中唐]王建天寶年前勤政樓,每年三日作千秋①。飛龍老馬曾教舞,聞著音聲總舉頭。過勤政樓[晚唐]杜牧千秋佳節(jié)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②。【注】①千秋節(jié):唐開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請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為千秋節(jié)。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樓慶生,賞百匹飛龍舞馬。飛龍,馬廄名。士庶間互贈承露絲囊。②金鋪:釘在門上的獸面形的門環(huán)底座。21.這兩首詩中都寫到的和,寄寓鑒戒之意。22.分析兩首詩后兩句在情感、寫法上的不同?!敬鸢浮?1.勤政樓千秋節(jié)22.情感不同:①王詩追憶飛龍舞馬,表達對昔日盛世的懷念,而感慨玄宗的驕侈佚樂,言外自見;②杜詩借眼前金鋪上的紫苔,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悲嘆之情。寫法不同:①王詩運用細節(jié)描寫,寫出老馬“總舉頭”這一習慣性動作,生動傳神;②杜詩運用擬人手法寫紫苔“偏稱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營造荒涼氛圍?!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王建的《樓前》首句點明寫的是天寶年間唐玄宗的勤政樓;前兩句寫唐玄宗每年都在勤政樓慶生,而且要熱鬧三天;三四句寫曾經在勤政樓前表演過飛龍舞的老馬還記得曾經被教過的音樂節(jié)奏,聽見音樂聲總是會抬起頭。可見此詩主要寫了勤政樓和千秋節(jié),寄寓鑒戒之意。杜牧的《過勤政樓》題目點明所寫內容——勤政樓;前兩句寫當年唐玄宗生日的千秋節(jié)而今只留空名,那賀壽的承露絲囊世上也不再存在;后兩句寫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長著,因雨水澆灌它長得很旺很盛,直長得上了那門扉上的銅座銅環(huán)??梢姶嗽娨彩峭ㄟ^寫勤政樓和千秋節(jié)寄寓鑒戒之意。2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情感和鑒賞寫作手法的能力。先看情感:王詩后兩句通過寫曾做過飛龍舞的老馬來表達對昔日盛世的懷念?!帮w龍舞馬”是唐玄宗慶生時的節(jié)目,玄宗賞百匹飛龍舞馬在勤政殿前賀壽,可以想見當年慶生場面是多么熱鬧繁華,唐玄宗生活是多么驕侈佚樂。而今“飛龍老馬曾教舞”,老馬還記得當年唐玄宗做壽時的音樂,可是唐玄宗和他曾擁有過的盛世江山早已繁華不再,昔日的大唐正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這一切可能正源于唐玄宗當年的驕奢淫逸。王建追憶飛龍舞馬,表達對昔日盛世的懷念,而感慨玄宗的驕侈佚樂,言外自見。杜詩后兩句借助紫苔表達情感,借眼前金鋪上的紫苔,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悲嘆之情。“惟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這兩句采用《詩經·王風·黍離》的筆法,用宮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長暗示王朝興衰之意。這兩句詩從表面看寫的是“勤政樓”的實景,但細細體味,就會感到這十四個字,字字都飽蘸了詩人感昔傷今的真實情感。再看寫法:王詩后兩句借助老馬“總舉頭”的細節(jié)傳情達意。寫老馬“聞著音聲總舉頭”,聽到音樂的老馬還記得當年曾經受過的訓練,“舉頭”是老馬習慣性動作,這一細節(jié)刻畫生動傳神,暗含著對昔日繁華盛世的懷念。杜詩寓情于景,通過擬人手法寫紫苔“稱意”,暗示王朝繁華不再?!捌Q意”三字寫得傳神,“偏”,說明萬物凋零,獨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寵,使得紫苔竟那樣稱心愜意。用紫苔的任情滋蔓營造荒涼的氛圍,反襯唐朝的衰落,小中見大,詞淺意深,令人回味。十二、2022年上海卷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城東閑游(唐)劉禹錫借問池臺主,多居要路津。千金買絕境,永日屬閑人。竹徑縈紆入,花林委曲巡。斜陽眾客散,空鎖一園春。【注】本詩作于詩人被貶歸來,閑居洛陽時。23.下列詩歌選集中,可能收錄本詩的一項是(

)A.《古詩源》 B.《樂府詩集》C.《唐宋近體詩集》 D.《萬首唐人絕句》24.以下對本詩風格評價貼切的一項是(

)A.深沉哀怨 B.清雅委婉C.瑰奇明麗 D.高古淡遠25.結合全詩,具體分析詩題中“閑游”所寄寓的情感。【答案】23.C24.B25.詩人被貶歸來,春日閑游城中。首頷二聯寫池臺主人身居要津,卻無暇欣賞美景,對比之間投閑置散的處境,暗含自嘲;頸聯寫詩人流連園景,透露出他的閑情和一絲寂寞;尾聯借斜陽客散,春色空鎖,暗寓詩人懷才不遇,遭受冷落的不平和無奈?!窘馕觥?3.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文學常識的能力。A.《古詩源》是清人沈德潛選編的上溯先秦下迄隋代的古詩選集,全書共十四卷,錄詩七百余首,收錄了先秦至隋代詩歌共七百余首。本作品為唐詩,排除。B.《樂府詩集》是北宋文學家郭茂倩編撰的上古至唐、五代的樂府詩歌總集,成書于北宋時期。全書共一百卷,以輯錄漢魏至唐的樂府詩為主?!稑犯娂肥抢^《詩經》之后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詩歌總集,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內容為歌謠。本詩為五言律詩,不屬于形式自由的樂府詩。排除。C.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于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押韻都有嚴格的要求,講究平仄對仗。本詩共八句,二四六八句押韻,中間兩聯對仗工整,是五言律詩,屬于近體詩。D.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本詩八句,排除。故選C。2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風格的能力。A.結合題目中的“閑游”,以及第四句中的“閑人”分析,風格并非深沉哀怨,排除。B.由“竹徑縈紆入,花林委曲巡”可見青蔥竹林幽深小徑,盤旋彎曲,屬于曲徑通幽處,景致特點為“清雅”,由“斜陽眾客散,空鎖一園春”可見詩人表面寫“閑”,暗含懷才不遇的冷落、孤寂和無奈,表意委婉含蓄以樂寫哀。C.由首聯“借問池臺主,多居要路津”和頷聯“千金買絕境,永日屬閑人”,尾聯“斜陽眾客散,空鎖一園春”等句子分析不能體現“瑰奇明麗”,應該是“清雅委婉”。D.“高古淡遠”指的是高雅古樸,意境沖淡高遠,結合頸聯“竹徑縈紆入,花林委曲巡”分析屬于清雅委婉。故選B。2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結合注釋可知“本詩作于詩人被貶歸來,閑居洛陽時”,閑游中表現詩人被貶歸來的孤寂落寞和悵然若失;首聯“池臺”指池苑樓臺,代表達官顯貴,再結合“多居要路津”分析,詩人首聯頷聯形成鮮明的對照,重在寫被貶后的處境為“絕境”,遠離都城于是幾乎隔絕之幽僻處,春日閑游城中,表層感受為“千金買”“永日屬閑人”,內里卻是自我嘲諷,被貶后遠離京城,身無職權,整日里無事可做,百無聊賴。池臺主人身居要津,卻無暇欣賞美景,而今投閑置散的處境,可算有了賞景的時間,所以頸聯“竹徑縈紆入,花林委曲巡”寫詩人流連園景,茂盛的竹林,幽深的小徑,盤桓曲折,處處是盛開的鮮花和蓊郁的林木,景物是美好的,心情應該是怡然自得的,實際卻是“斜陽眾客散,空鎖一園春”,寫夕陽西下暮色降臨,游客紛紛散去,滿園春色,靜謐空鎖,暗寓詩人壯志難酬懷才不遇,仕途坎坷遭受冷落,抑郁不平,凄苦無奈。十三、2021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①陳師道側徑籃舁兩眼明②,出山猶帶骨毛清③。白云笑我還多事,流水隨人合有情。不及鳥飛渾自在,羨他僧住便平生。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注釋】①南豐先生:即曾鞏,陳師道敬重仰慕的師長。②側徑:狹窄的路,籃舁:竹轎。③骨毛清:謂超凡脫俗,具有神仙之姿。2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出山之初的曾鞏,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明凈爽利、風骨秀異的高士形象。B.頷聯兩句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白云和流水對于曾鞏出山的態(tài)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雖然不能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羨慕。D.陳師道在詩中書寫了曾鞏的人生志趣與處世情懷,筆端飽含敬佩之情。27.在陳師道看來,曾鞏是如何處理“仕”與“隱”的關系的?請簡要分析?!敬鸢浮?6.C27.①在曾鞏那里,仕與隱并非截然對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鞏向往離世高蹈、超凡脫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蒼生,原意承擔社會責任,有深厚的濟世情懷?!痉治觥?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容及藝術手法的能力。C.“住在山中的僧人雖然不能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羨慕”錯誤,原文“不及鳥飛渾自在,羨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場,終不如山中飛鳥那般自由自在,隱居山中的僧人,這一生就可以悠然閑適地度過,這種生活真令人羨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飛鳥自在。故選C。2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處世態(tài)度的能力。頸聯和尾聯轉到曾鞏對“出”與“隱”的看法。頸聯說:身在官場,終不如山中飛鳥那般自由自在,隱居山中的僧人,這一生就可以悠然閑適地度過,這種生活真令人羨慕??梢钥闯?,曾鞏對隱居生活是充滿了向往的。尾聯“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可見,他與紅塵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斷,為了替天下蒼生發(fā)聲鳴不平,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隱居生活,決然出山。在“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之間,他選擇了后者,把個人之樂暫且放下,將蒼生之憂掛在心頭。在這一點上,他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可謂異代同心。

十四、2021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鵲橋仙·贈鷺鷥辛棄疾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8.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結尾句“要物我欣然一處”,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魚兒堪數”,故作者建議鷺鷥去蝦鰍較多的“遠浦”“別渚”。C.本詞將鷺鷥作為題贈對象,以“汝”“君”相稱,營造出輕松親切的氛圍。D.詞末從聽覺和視覺上分別書寫了鷺鷥飽食后心滿意足的狀態(tài),活靈活現。29.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答案】28.D29.①本詞語言多用口語,風格親切自然,淺近直白,通俗易懂。②語言詼諧風趣,活潑生動。【分析】28.本題考查學生對詞作的賞析能力。D.“聽覺”是錯誤的。本詞詞末中“聽”是任憑的意思,沒有聽覺描寫,只是從視覺上書寫了鷺鷥飽食后心滿意足的狀態(tài),活靈活現。故選D。29.本題考查學生對詞作語言特色的鑒賞能力。作答時抓住本詞的重點語句“來吾告汝”“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白沙遠浦,青泥別渚”“蝦跳鰍舞”,可見本詞并非辛詞一貫的沉雄豪邁,而是清新明快的詞風。明確本詞的語言特色后,結合詩中相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并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即可。本詞開篇就寫到“溪邊白鷺,來吾告汝”就像作者邊撫摸著鷺鷥邊同它談話,并且話中稱鷺鷥?yōu)椤叭辍薄熬?,告訴它要去魚蝦多的地方去捕食,要有鴻鵠之志。采用這種對話式的描寫,營造出了輕松親切的氛圍。本詞采用了很多口語化的語言,如“魚兒”“堪數”“剩有”“來”等,這些口語的運用,不加雕飾的語言,使語言更清新自然,表達更加的直白,描繪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十五、2021年新高考1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寄江州白司馬①楊巨源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咀ⅰ竣俳莅姿抉R: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講經的集會。3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內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31.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敬鸢浮?0.B31.“勸誡”是這首詩的主旨,詩人在尾聯點明該主旨,勸說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氣,要對人生充滿信心;②詩歌的第二句在問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廟,為結尾正式的勸誡做了鋪墊?!痉治觥?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思想內容、賞析藝術特色的能力。B.第三句是說詩人曾經聽說湓水縈繞像衣帶,是對此地景物的描繪,并未有表現朋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此項對用典解釋有誤。故選B。3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思想內容的能力。題干中的“含委婉勸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題的關鍵,詩人采用哪些手法勸告了什么,既要對詩句的表現手法作出判斷,又要體會出詩句中隱含的意思。詩中體現勸告之意的是“惠遠東林住得無?”和“莫謾拘牽雨花社,青云依舊是前途”兩句。前者借典故用問句,后者直接表達勸慰之意。只要結合這兩句詩,把詩人蘊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十六、2021年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示兒子陸游祿食無功我自知,汝曹何以報明時?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道在六經寧有盡,躬耕百畝可無饑。最親切處今相付,熱讀周公七月詩?!咀ⅰ科咴略姡褐浮对娊洝わL·七月》,是一首描寫農民勞作和生活的農事詩。3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的首聯以問句領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詩人對兒子的諄諄教誨。B.詩人指出,不論是侍奉父母還是服務國家,“不欺”都是至關重要的。C.詩人認為,生逢“明時”不必讀書求仕,“躬耕”才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D.詩人在最后強調,自己傳授給兒子的人生道理是最為真切、確實的。33.詩人指出“道在六經寧有盡”,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32.C33.詩人借助這兩句對子孫提出要求:詩書無涯,發(fā)奮讀書;法乎先圣,修身立事;心懷家國,永存社稷。【解析】3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C.“詩人認為,生逢‘明時’不必讀書求仕,‘躬耕’才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錯誤,由頷聯“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可知,作者認為無論是出仕朝廷,為官一方,還是成為平民百姓,躬耕隴畝,都要事國以忠,事親以孝,并沒有在兩種方式中做出比較選擇。故選C。33.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的情感和態(tài)度的能力。從題干來看,考生要理解“詩人指出‘道在六經寧有盡’”,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的用意。首先分析詩歌的標題。詩歌標題是“示兒子”,可見這是一首教導兒子的詩歌。然后理解題干中兩句詩的意思,進一步分析詩人這樣的用意?!暗涝诹泴幱斜M”意思是“天下大道,都在《六經》等書里,學貫古今,取法先圣,學習知識,哪里有盡頭”,詩人在此指出《六經》的意義,包含天下大道,這是要求兒孫能夠熟讀《六經》,發(fā)奮閱讀,“寧有盡”是說沒有盡頭,這是讓兒孫不能停止不前,這是讓兒孫不要自滿,要謙虛以待?!笆熳x周公七月詩”意思是“切記一定要熟記背誦周公的七月詩啊”,周公為國為家為民,鞠躬盡瘁,嘔心瀝血,詩人要求兒孫好好學習周公的七月詩,勤儉耕種,發(fā)奮讀書,報效家國,這是讓兒孫學習先圣,心懷國家。十七、2021年北京卷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和陶歸園田居(其一)【1】蘇軾環(huán)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東家著孔丘,西家著顏淵。市為不二價,農為不爭田。周公與管蔡【2】,恨不茅三間。我飽一飯足,薇蕨補食前。門生饋薪米,救我廚無煙。斗酒與只雞,酣歌餞華顛【3】。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悠悠未必爾,聊樂我所然。注釋:【1】此詩作于蘇軾被貶惠州時。一日蘇軾游白水山佛跡巖,夜聞其子蘇過誦陶淵明《歸園田居》,于是作此詩?!?】周公與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華顛:頭發(fā)花白。34.下列對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環(huán)州多白水”四句寫景,寫惠州被群山環(huán)繞,幽僻而蒼涼。B.“東家著孔丘”四句,寫出了當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風純樸。C.“周公與管蔡”二句,設想彼此對立的人也會向往安居于此。D.“我飽一飯足”二句,寫生活雖窮困,但詩人仍能感到滿足。3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與陶詩都反映出詩人在遠離官場之后,歸隱田園的心情。B.作者效仿陶淵明,在抒寫田園生活時,表達了對勞作的熱愛。C.陶詩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對仗,作者這首和陶詩也是如此。D.本詩語言質樸而內涵豐富,正如作者評陶詩所言“質而實綺”。36.宋詩以理見長,蘇軾這首詩也有此特點,請分析詩歌最后四句說出了怎樣的道理?!敬鸢浮?4.A35.D36.①前兩句側重寫人與自然的關系,說明心中有道,則能順應自然,與自然、外物相融相親。②后兩句側重寫詩人的超然態(tài)度,說明盡管外物未必和諧、美好,但內心的超脫也能使人自得其樂?!痉治觥?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句內容的能力。A.“寫惠州被群山環(huán)繞,幽僻而蒼涼”錯誤,根據“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可知,作者認為此地風光無限,可以寄托自己的余生,并非“幽僻蒼涼”。故選A。3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容及藝術手法的能力。A.“都反映出詩人在遠離官場之后,歸隱田園的心情”錯誤,詩人并非遠離官場,而是被貶惠州做官。B.“在抒寫田園生活時,表達了對勞作的熱愛”錯誤,本詩中作者并未表達對勞作的熱愛,主要表達了閑適之情。C.“陶詩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對仗,作者這首和陶詩也是如此”錯誤,原作中第二句“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也不對仗,第二句“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對仗,“門生饋薪米,救我廚無煙”“斗酒與只雞,酣歌餞華顛”“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等句也不對仗,結構上并不一致。故選D。3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句內容含義的能力。“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兩句意思是:魚鳥哪里知道,只要我自己內心安閑,外物也自然安閑,這體現出人只要樂天安命,順應自然,就不會為外在環(huán)境所苦,而感到閑適自在。“悠悠未必爾,聊樂我所然”兩句則是描述詩人的心境,“悠悠”指繁多的外物,“未必爾”即未必就是這樣美好,但作者姑且能夠以自己認同的事物感到快樂,即只要內心超脫,即使外物不順心意,也能夠自得其樂。十八、2021年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詞,按要求作答。念奴嬌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詞韻[宋]朱熹臨風一笑,問群芳、誰是真香純白?獨立無朋,算只有、姑射注山頭仙客。絕艷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應笑俗李粗桃,無言翻引得、狂蜂輕蝶。爭似黃昏閑弄影,清淺一溪霜月。畫角吹殘,瑤臺夢斷,直下成休歇。綠陰青子,莫教容易披折。[注]姑射:神話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處。3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和”,即和韻,是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這首詞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詞的韻而創(chuàng)作的。B.詞的開篇運用擬人手法,并以問句提起,將梅花與“群芳”比較,突出梅花的清香與潔白。C.詞中寫梅花美艷無比,與姑射山仙人相伴;“風露冰雪”的考驗賦予了梅花不同尋常的韻致。D.“畫角”“綠陰”數句,寫梅花寧愿休歇凋零,也不愿結出青青的梅子而被人折斷梅枝。38.“黃昏閑弄影,清淺一溪霜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39.請指出詞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樣的理想人格?!敬鸢浮?7.C38.黃昏時分,梅花閑展芳姿,月色清涼,倒映在澄瑩的溪水中。描繪了一幅清雅幽靜的畫面。39.天性高潔,保持本心,特立獨行,不同流俗。【分析】3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C.“‘風露冰雪’的考驗賦予了梅花不同尋常的韻致”錯?!疤烊皇鈩伲魂P風露冰雪”意思是梅花的高潔風致是天然生成,與風露冰雪無關。故選C。38.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景物形象及畫面的鑒賞能力?!包S昏閑弄影,清淺一溪霜月”,描寫黃昏時分,梅花面對清淺的溪水臨水弄影,清清溪水倒影著天上一輪明月,和梅花的倩影構成絕美的圖景。此句選擇梅花、清溪和霜月為意象,描繪梅花倒影在溪水中的芳姿,整個畫面清幽雅致,澄澈人心。39.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形象與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詩歌描寫梅花在群芳中保持“真香純白”,只有姑射山頭的仙人能與之為伍,并說梅花天性高潔,與風霜冰雪無關,寫出梅花的天性高潔;再寫梅花“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為了保持自己的高潔本心,寧可遠遠離開塵世,與那污濁的塵世保持距離,寫出梅花的保持本心,不同流俗。詩歌用俗李粗桃襯托梅花的高潔,那些俗艷的花朵爭奇斗艷,招蜂引蝶;而梅花卻在明月的陪伴下在清澈的溪水中映照芳姿,寫出梅花的保持本心,特立獨行,不同流俗。梅花的品格就是詩人的理想品格。十九、2021年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意難忘·山家[清]

吳偉業(yè)村塢云遮,有蒼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連石穩(wěn),苔徑逐籬斜。文木幾,小窗紗,是好事人家。啟北扉,移床待客,百樹梅花。衰翁健飯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話桑麻。穿池還種柳,汲水自澆瓜。霜后橘,雨前茶,這風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爛熳生涯?!咀ⅰ竣侔`尊,即癭樽用癭瘤狀木根所制的酒杯。40.詞中“衰翁”的身份是。下片中“”一詞點出山家的生活狀態(tài),可謂詞眼。41.分別賞析上片的寫景藝術和下片的敘事藝術?!敬鸢浮?0.隱士(農夫)爛漫41.寫景藝術:①由遠及近,由外到內。從村塢、山家到室內,步移景換。②意象豐密,色彩和諧?!吧n藤老干”“翠竹明沙”,構成明凈清幽之境。③以動寫靜,動靜結合。如“苔徑逐籬斜”。敘事藝術:①對比襯托。如“蓑翁”與“健飯”。②鋪陳寫實。如“高話”以下,一一敘寫山家生活。③以農家話語寫自適情態(tài)。如“汲水自澆瓜”?!痉治觥?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鑒賞詩歌詩眼的能力。上闋寫衰翁的居住環(huán)境在山野,室內陳設著文木制作的幾案,小巧的窗戶飾著紗,說明主人雖在山野也十分講究,讓人感到他是個富于生活情趣的雅士,故可推知其為隱士;下闋寫衰翁話桑麻、種柳澆地,也可理解是為農夫。下闋寫衰翁待客,寫了席間主客歡洽之情,啜茶飲酒,高話桑麻,去年自己耕種的山田收成極好,可以無憂無慮樂陶陶地過舒心日子了。生活豐富多彩,狀態(tài)極佳。故能表現這一狀態(tài)的詞應為“爛漫”。41.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詩歌上闋寫景。由步行向山家時沿途所見落筆。首句“村塢云遮”寫由下仰望山上,人家村落在白云繚繞中依約可見。漸行漸近,寫看到一幢房子,小徑沿著籬笆斜伸過去,最后再到室內的陳設。詞的上片由遠及近、由外到內,移步換景的手法寫景;房子依水傍石,穩(wěn)穩(wěn)地臨溪而立,小徑生滿青苔,接著兩句是寫稍近些看到的老樹上纏繞著青青的藤蔓,翠綠的修竹映襯著溪邊的白沙,色彩鮮明可愛。用白描之筆富有層次地描繪了山家四周的環(huán)境和景物。描繪了隱士山家的幽靜環(huán)境;“苔徑逐籬斜”,小徑沿著籬笆斜伸過去,“逐”字化靜為動;“文木幾,小窗紗”“啟北扉,移床待客”動靜結合,表現農家生活的意趣,襯托出主人瀟灑出塵的品格。下片寫席間主客歡洽之情。隱士是個蒼老體弱的衰翁,卻出人意外地飲食健勝。作者用“衰翁健飯堪夸”一句來表示自己的驚奇,“衰翁”與“健飯”形成非常有趣的對比。老人十分健談,邊啜茶飲酒,邊興致勃勃地談起了農事?!鞍寻`尊茗碗,高話桑麻。穿池還種柳,汲水自澆瓜。霜后橘,雨前茶。這風味清佳”,一一羅列敘寫田家生活及農事,為鋪陳寫實的手法?!按┏剡€種柳”是說在池邊開溝引水,并種上柳樹,與下面“汲水自澆瓜”都是老翁的農活。這兩句以農家話語寫老農的悠游輕松,讓人羨慕隱逸生活的閑適?!斑@風味清佳”!這一句贊語非??谡Z化,老翁怡然而樂的神情躍然紙上。二十、2021年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詞,完成下面小題。虞美人【北宋】晁補之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般別語重千金。明年過我小園林。話如今。42.出版社編《歷代詞選》,擬為這首詞添加一個題目,以下選項中合適的一項是(

)A.野望 B.歸隱 C.餞別 D.懷舊43.下列關于這首詞寫作特點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原?!眱删湟允挆l之景渲染悲壯情緒。B.“油燈”句借助典型畫面表現人物心理。C.“羊山”兩句以行人情狀反襯自身遭遇。D.全詞不事雕琢,用語清麗,情思宛轉。44.從虛實結合的角度賞析詞中畫線部分?!敬鸢浮?2.C43.B44.“一般”句寫臨別寄語,然后由實入虛,想象將來在自家的小園林再次相逢,借此慰藉心靈,沖淡離別的感傷?!霸捜缃瘛笔钦f此次的聚散會成為日后重逢時回憶的話題,是對所想象的虛境細化深入,突出對此次相聚的珍惜以及離別的難舍。虛實相生的寫法拓寬了詞境,將喜憂交織表現得細膩宛轉,真切感人?!窘馕觥?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詩歌內容的能力。本詩中,從“故人心”“也送行人老”“一般別語重千金”“話如今”等詞語可見此詩是描寫與故人離別時的場景,因此合適的題目為“餞別”,即送別之意。故選C。4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詩歌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A.“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兩句渲染了凄冷的夜景,借景抒情,表達作者的愁緒,但并未有悲壯情緒。B.“油燈野店怯黃昏”,從“怯”字可以看出作者此時的心理,故正確。C.“反襯自身遭遇”錯誤,并非反襯,古道行人少正與作者心境相符合。D.“全詩不事雕琢,用語清麗”錯誤,“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語句詩人注重遣詞造句,“空杳”“怯”等詞運用巧妙;“霜”等意象營造的詩歌意境空靈凄冷,故其用詞不是清麗,而是含蓄雋永。故選B。4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般別語”為送別時依依惜話別,可見是實寫;“明年”以此宕開時空,轉入對離別后第二年的想象,想象第二年將在自家的小園林再次相逢,借此慰藉心靈,沖淡離別的感傷。“話如今”是說兩人日后重逢,必然回憶起此時送別的種種,是進一步對所想象的虛境細化深入的描寫,突出對此次相聚的珍惜以及離別的難舍。句詩虛實結合,擴大了詩歌的時空,讓詩歌意境開闊,想象日后重逢是喜,此時分別是悲,以虛襯實,將喜憂交織,表達了對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詩句抒情細膩宛轉,真切感人。二十一、2020年全國1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陸龜蒙雖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詩。因吟郢岸百畝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棲野鶴籠寬使織,施山僧飯別教炊。但醫(yī)沈約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滿枝?!咀ⅰ竣僖u美,即陸龜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悍畔率覂葢覓斓尼∧?,指教書。裁詩:作詩。③《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比喻培養(yǎng)人才。④商崖:這里泛指山崖。⑤沈約,南朝詩人,史載其眼中有兩個瞳孔。這里以沈約代指皮日休。4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寫作此詩之時,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閉門謝客,與外界不通音訊。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約會被暫時擱置,作者游春的詩篇也未能寫出。C.作者雖然身在書齋從事教學,但心中盼望能走進自然,領略美好春光。D.尾聯使用了關于沈約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測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46.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答案】45.A46.①表達了不能與友人相聚,一起賦詩飲酒、飽覽春色的遺憾;②寬慰友人,表達對友人能夠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和對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解析】4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A.詩歌的題目是《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與“見寄”的意思。唐朝的時候,詩人通過寄送詩詞酬唱的情況比較多,類似現在的筆友。詩的題目給出了寫這首詩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閉門謝客,但是給作者寫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見,選項A“與外界不通音訊”是錯誤的。故選A。46.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把握詩歌的情感,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從詩歌本身抓住詩歌標題、意象意境、情感關鍵詞、表達技巧等進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結合詩人經歷、創(chuàng)作心境及創(chuàng)作背景等因素來理解。①“雖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說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經相“期”春日聚會,飲酒一醉,但是一個“失”字,讓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詩”一句是說未能作詩之憾,所以這兩句表達了作者不能與友人相聚,一起賦詩飲酒、飽覽春色的遺憾。②本詩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詩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閉門謝客,然而他卻給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當然要送上安慰,“但醫(yī)沈約重瞳健”一句則是寬慰友人,希望友人眼睛恢復健康,表達對友人能夠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滿枝”一句則用美好的景物對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军c睛】詩歌的情感分析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答案無限接近,還要注意詩歌的抒情方式,根據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題時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二十二、2020年全國2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讀

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當時黮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區(qū)區(qū)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咀ⅰ竣冱l暗:蒙昧,糊涂。②糟粕:這里用來指代典籍,也作“糟魄”,《莊子·天道》:“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4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從大處著眼,并非是針對某個具體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而作。B.歷代高人賢士一世奔忙,建功立業(yè),但無法避免身后湮沒無聞的可能。C.歷史人物在其所處的時代已經難免被誤解,在世俗的傳言中更會失真。D.頸聯的上下兩句反復陳說,表明詩人的觀點,堪稱這首詩的警策之語。48.這首詩闡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對我們有何啟示?【答案】47.B48.①史書是由人編寫的,難以做到絕對客觀,所以歷史記載與歷史真實之間存在差異。②在讀書時必須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從?!窘馕觥?7.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B項,“但無法避免身后湮沒無聞的可能”錯,“行藏終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們的行藏最終又會托付給什么人呢?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時,他們作出的努力和犧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們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擺布,任其剪裁了,對于這一點他們是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并非選項所說“無法避免身后湮沒無聞的可能”的意思。故選B。48.本題考核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此類試題答題時要多角度思考,可從時間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時段的情感;可從描述對象角度梳理,不僅要看描述主體(詩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體(人、事、物、景)蘊含的情感。給我們的啟示其實離不開詩中所闡發(fā)的道理。頷聯“當時黮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承接首聯,從史實失真的角度敘寫了高賢的悲哀。在當時,高賢們已承污納穢,受到誤解;而后來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亂真,以訛傳訛,從而使高賢們的行藏失去了原來的真相。由此可見本詩闡發(fā)的道理是:史書是由人編寫的,難以做到絕對客觀,所以歷史記載與歷史真實之間存在差異。這首詩歌作者完全是有感而發(fā)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對書本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卻無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義。書本是前人經驗、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因此,為了繼承前人寶貴的精神遺產,為了充實自己的知識,就必須廣博地讀書。但是,書本又并不都是客觀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zhèn)沃畡e,因此,在讀書時必須善于區(qū)別,批判地繼承。前人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誠如是也!所以。我們在讀書時應該始終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無保留地兼收并蓄,以假為真,以訛傳訛,以至為書而誤;我們只有以懷疑的理性目光去擇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為自己的血肉,充實自己,發(fā)展自己,這就是本詩所給予我們的哲理性的啟示。二十三、2020年全國3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喙S陸游藜藿盤中忽眼明①,駢頭脫襁白玉嬰。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jié)乃與生俱生。我見魏征殊媚嫵②,約束兒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養(yǎng)成,放使干霄戰(zhàn)風雨?!咀ⅰ竣俎嫁剑恨己娃健7褐复至拥娘埐?。②唐太宗曾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4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看到盤中擺放的一對剝去外皮的竹筍,潔白鮮嫩,不禁眼前一亮。B.詩的三、四兩句既是對苦筍的直接描寫,又有所引申,使苦筍人格化。C.詩人雖然喜愛苦筍,但畢竟吃起來口感苦澀,所以吩咐不要過多取食。D.全詩以議論收尾,指出人才養(yǎng)成既需要發(fā)展空間,也要經受風雨磨煉。50.詩人由苦筍聯想到了魏征,這二者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敬鸢浮?9.C50.①歷史上的魏征以“犯顏直諫”著稱,其言行常常令人難以接受,好比苦筍的滋味并不適口;②苦筍與生俱來的“苦節(jié)”,象征“耿介”的性格,與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應該得到認可?!窘馕觥?9.本題是綜合性考查題目,考查理解分析詩詞的內容、手法、語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逐句翻譯詩句,把握詩詞的意象,分析詩詞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詞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并得出答案。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C項,詩人雖然喜愛苦筍,但畢竟吃起來口感苦澀,“所以吩咐不要過多取食”理解有誤?!拔鸲嗳 敝傅氖枪苁鴥和獌€約正直,不貪不奢,不是指“不要過多取食”。故選C。50.本題考查結合詩歌手法,概括詩歌形象特點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目要求;然后翻譯并理解詩歌內容,根據要求找出相關詩句;再聯系手法、結合關鍵詞語,概括形象特點;最后根據要求,分點整理答案。首先,審讀題干可知,本詩采用聯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筍與魏征二者的相似之處。然后,閱讀詩歌結合內容進行分析。詩人先寫見到一對潔白鮮嫩的苦筍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進而三、四兩句直接描寫苦筍,并將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種的本性,“苦節(jié)”是與生俱來的?!肮⒔椤敝刚辈话ⅲ疂嵶猿?;“苦節(jié)”指儉約過甚,后以堅守節(jié)操,矢志不渝為“苦節(jié)”??隙ㄙ澝揽喙S品性后,詩人自然由此聯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魏征,“我見魏征殊媚嫵”一句是寫唐太宗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所以,從本身外部特征來看,苦筍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進諫,而其言行有時著實令人難以接受。從內在氣質來看,詩人贊美苦筍氣節(jié)便是唐太宗贊魏征“嫵媚”,苦筍性情“耿介”,天生“苦節(jié)”,與魏征正直不阿,廉潔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賞識之處。最后,結合以上分析,分點概括二者相似之處即可。二十四、2020年新高考1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贈別鄭煉赴襄陽

杜甫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把君詩過日①,念此別驚神。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②。為于耆舊內③,試覓姓龐人④。[注]①把:握,執(zhí)。②峴首山,在襄陽。③耆舊:年高望重的人。④姓龐人:指龐德公,漢末襄陽高士。5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首聯簡單交代了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年老多病的艱難境況。B.雖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詩篇陪伴,但面對離別,詩人還是感到心驚神傷。C.詩人請鄭煉在襄陽尋訪龐德公那樣的高士,表達了對先賢的仰慕之意。D.全詩情感表達含蓄蘊藉,格律謹嚴,比較典型地體現了杜甫詩的風格。52.詩的頸聯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答案】51.B52.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峴首山位于襄陽,二者相距遙遠;②以兩山相距之遠代指自己與朋友遠離,不舍之情見于言外?!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B項,“面對離別,詩人還是感到心驚神傷”有誤,“念此”的“此”應結合首聯中“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一起理解,詩人不是為離別“心驚神傷”,而是想到在此戰(zhàn)亂時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別將再難相見,故此“心驚神傷”。故選B。5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點以及在詩歌中有無象征寓意;其次要結合詩歌表達技巧來分析其對于抒情的作用,并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詩句運用了什么抒情技巧的,有什么表達效果,或者抒發(fā)了什么情感。“峨眉”是詩人的居住地,“峴首”是襄陽龐德公隱居的地方,也是鄭煉將要前往之地。上句“峨眉晚”,寫出離別之際因天色薄暮,而詩人不得不與友人離別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達襄陽,正是春光明媚之時,表達對友人一帆風順抵達目的地的美好祝愿;體現了詩人對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闊”“天高”刻畫出峨眉與峴首兩座山相距遙遠,借景抒情,抒發(fā)離別之后兩人分居兩地,相隔遙遠的孤獨寂寞之情二十五、2020年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贈趙伯魚(節(jié)選)韓

駒①荊州早識高與黃②,誦二子句聲瑯瑯。后生好學果可畏,仆常倦談殊未詳。學詩當如初學禪,未悟且遍參諸方③。一朝悟罷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注]①韓駒(?~1135),字子蒼,兩宋之際著名詩人。②高與黃:指前輩詩人高荷與黃庭堅。③參:領悟,琢磨。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這里借指事物的訣要或精義。5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詩的內容可以得知,趙伯魚是一位勤奮好學、轉益多師的詩壇后輩。B.詩中使用了古語“后生可畏”,表現出作者對趙伯魚的嘉許以及勸誡。C.面對后輩的請教,作者謙遜地表示,自己所談不多,也較為簡單粗略。D.詩中以禪理喻詩的內容,既可為趙伯魚提供指點,也具有普遍的意義。54.作者主張什么樣的學詩途徑?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敬鸢浮?3.B54.①先要“遍參諸方”,以前人為師,經過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