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課件-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6.2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課件-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6.2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課件-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6.2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課件-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6.2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課件-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2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學習目標1.解釋種群、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2.闡明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3.生命觀念:利用遺傳知識,認同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4.科學思維:運用數(shù)學方法討論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右圖為同一環(huán)境中的兩種蝴蝶討論:1.枯葉蝶的翅很像一片枯葉,這有什么適應意義?2.從進化的角度,怎樣解釋這種適應的形成?3.同一環(huán)境中不乏翅色鮮艷的蝴蝶,至于你剛才做的解釋有矛盾嗎?如果有,又怎樣解釋?這是擬態(tài)現(xiàn)象,使枯葉蝶不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枯葉蝶的祖先種群中出現(xiàn)翅似枯葉的變異個體后,由于這種變異是可遺傳的有利變異,這種變異的個體生存和留下后代的機會多。久而久之,使這類蝴蝶具有翅似枯葉的適應性特征。這與對枯葉蝶適應性的解釋看似矛盾。其實,翅色鮮艷的蝴蝶可能具有其他防御敵害的適應性特征,如翅上有類似猛禽眼睛的眼斑等等。1.適應的含義:一是指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適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及其功能適合于該生物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生存和繁殖。一、適應的普遍性和相對性毛細血管的管壁極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nèi)徑僅有8~10微米,只能允許紅細胞(直徑7.7微米)單行通過。毛細血管的這些特點使得血液與細胞充分進行物質(zhì)交換。一、適應的普遍性和相對性結構與功能相適應蘭花螳螂的擬態(tài)青蛙的保護色箭毒蛙的警戒色適應是普遍存在的。春夏的雷鳥冬天的雷鳥如果冬季降雪延遲,已經(jīng)換成一身白色羽毛的雷鳥反而容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梢?,適應的實現(xiàn)是有條件的,當環(huán)境條件改變時,適應可能會失去作用。適應具有相對性。

適應性特征來自遺傳,即來源于可遺傳的有利變異的逐代積累,是對之前的環(huán)境適應的結果。由于環(huán)境總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遺傳的穩(wěn)定性與環(huán)境之間不斷變化之間的矛盾是適應相對性的根本原因。2.適應相對性的原因一、適應的普遍性和相對性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由低等向高等進化的環(huán)境的變化可以引起物種的變化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拉馬克1774~18291.拉馬克的進化學說二、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食蟻獸拉馬克認為:器官用得越多就越發(fā)達,食蟻獸的舌頭之所以細長,是長期舔食螞蟻的結果。器官廢而不用,就會造成形態(tài)上的退化,比如鼴鼠長期生活在地下,就會造成眼睛退化。鼴鼠二、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拉馬克所提出的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觀點,缺少科學證據(jù)的支持,實際上,環(huán)境的變化如果未引起遺傳物質(zhì)的改變,就不會使生物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1.拉馬克的進化學說二、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理解鞏固1.下列關于拉馬克進化學說的敘述,不正確的()A.拉馬克認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進化來的B.生物適應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C.器官廢而不用,就會造成形態(tài)上的退化D.因用進廢退而獲得的性狀不可以遺傳給后代D理解鞏固2.下列表述中哪一項不是拉馬克的觀點()A.生物的種類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B.生物的種類從古到今是一樣的C.環(huán)境的變化使生物出現(xiàn)新的性狀,并且將這些性狀傳給后代D.生物的某一器官發(fā)達與否取決于用與不用B2.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二、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事實5:許多變異是可以遺傳的事實1:生物都有過度繁殖的現(xiàn)象事實2:物種內(nèi)的個體總能保持穩(wěn)定事實3:資源是有限的推論1:個體間生存斗爭存在事實4:個體間存在差異推論2: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機多會推論3:有利變異逐代積累,生物不斷進化出新類型。2.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二、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達爾文對長頸鹿進化過程的解釋長頸鹿的祖先過度繁殖后代個體間的差異生存斗爭長頸、長前肢個體遺傳積累適者生存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現(xiàn)代長頸鹿(變異)長頸鹿個體差異生存斗爭適者生存運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適應的形成知識運用抗生素與抗藥性思維拓展意義:(1)科學的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2)科學的解釋了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的產(chǎn)生,否定了神創(chuàng)論。他承認變異有的可以遺傳,有的不能遺傳,他改變了拉馬克過分強調(diào)“生物內(nèi)在的自我改進的力量”的觀點,在解釋適應性的形成是強調(diào)自然選擇的作用。2.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二、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生物進化觀點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1)對人們破除迷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具有重要作用。(2)為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礎。(3)對人類正確認識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有重要意義。2.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二、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達爾文理論的不足:由于受到當時科學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對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zhì),達爾文還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關于遺傳的變異是怎樣產(chǎn)生的,達爾文接受了拉馬克關于器官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觀點。對生物進化的解釋也局限于個體水平,而實際上,如果個體出現(xiàn)可遺傳的變異,相應基因必須在群體里取代原有的基因,這樣新的生物類型才可能形成。

隨著生物科學的發(fā)展,關于遺傳和變異的研究,已經(jīng)從性狀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們逐漸認識到遺傳和變異的本質(zhì)。獲得性遺傳的觀點被擯棄。關于自然選擇的作用等問題的研究,已經(jīng)從生物個體為單位,發(fā)展到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這樣就形成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從而極大地豐富和發(fā)展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達爾文后進化理論的發(fā)展:理解鞏固1.《物種起源》至今依然深深影響著現(xiàn)代科學研究,以下屬于達爾文進化學說的是()A.提出了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觀點B.提出了用進廢退的理論C.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D.沒有闡明遺傳變異的本質(zhì),但解釋了進化的實質(zhì)A理解鞏固2.下列關于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和拉馬克進化學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