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結構-配筋砌體構件的構造_第1頁
砌體結構-配筋砌體構件的構造_第2頁
砌體結構-配筋砌體構件的構造_第3頁
砌體結構-配筋砌體構件的構造_第4頁
砌體結構-配筋砌體構件的構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配筋砌塊砌體構件

建筑結構—砌體結構配筋砌塊砌體的構件簡述一、配筋砌塊砌體的承載力計算《規(guī)范》規(guī)定,配筋砌塊砌體構件正截面承載力應按下列基本假定進行計算:(1)截面應變分布保持平面;(2)豎向鋼筋與其毗鄰的砌體、灌孔混凝土的應變相同;(3)不考慮砌體、灌孔混凝土的抗拉強度;(4)根據材料選擇砌體、灌孔混凝土的極限壓應變:當軸心受壓時不應大于0.002;偏心受壓時的極限壓應變不應大于0.003;(5)根據材料選擇鋼筋的極限拉應變,且不應大于0.01;(6)縱向受拉鋼筋屈服與受壓區(qū)砌體破壞同時發(fā)生時的相對界限受壓區(qū)的高度,應按下式計算:(7)大偏心受壓時受拉鋼筋考慮在h0-1.5x范圍內屈服并參與工作。

根據上述基本假定,《規(guī)范》還給出了軸心受壓和偏心受拉配筋砌塊砌體剪力墻、柱正截面承載力的簡化計算公式。同時,又給出偏心受壓配筋砌塊砌體剪力墻、柱斜截面載力計算公式。二、配筋砌塊砌體的主要構造要求

砌塊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U10,砌筑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b7.5,灌孔混凝土不應低于Cb20。對安全等級為一級或設計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配筋砌塊砌體房屋,所用材料的最低強度等級應至少提高一級。(1)配筋砌塊砌體柱

應錯縫砌筑并用箍筋拉結,柱截面邊長不宜小于400mm,高度與截面短邊之比不宜大于30。柱的縱向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2mm,根數不少于4根,全部縱向鋼筋ρ(配筋率不宜小于0.2%)和箍筋(當配筋率ρ

大于0.25%時應設置,當配筋率ρ

較小或軸向力小于受壓承載力25%時,可不配)。(2)配筋砌塊砌體剪力墻

配筋砌塊砌體剪力墻厚度、連梁截面寬度不應小于190mm。配筋砌塊砌體剪力墻構造配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應在墻的轉角端部和孔洞的兩側配置豎向連續(xù)的鋼筋,鋼筋直徑d不應小于12mm。②應在洞口的頂、底部應設置不小于2Φ10的水平鋼筋,其伸入墻內的錨固長度不宜小于40d和600mm。③應在樓(屋)蓋的所有縱橫墻處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寬度和高度應等于墻厚和塊高,圈梁主筋不應少于4Φ10,圈梁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同層混凝土塊體強度等級的兩倍,或該層灌孔混凝土的強度低級,也不應低于C20;④剪力墻其他部位的豎向和水平鋼筋的間距不應大于墻長、墻高的1/3,也不應大于900mm。⑤剪力墻沿豎向和水平方向的構造鋼筋配筋率均不應小于0.07%網狀配筋磚砌體

建筑結構—砌體結構橫向配筋:在砌筑時,將事先制作好的鋼筋網設置在磚砌體水平灰縫內。網狀配筋磚砌體

方格網連彎鋼筋網(交錯布置)(鋼筋直徑3~4mm)(鋼筋直徑<8mm)+鋼筋能阻止砌體在縱向受壓時橫向變形的發(fā)展;當砌體出現豎向裂縫后,鋼筋能起橫向拉結作用?!岣吡似鲶w的承載力。

工作原理:在荷載作用下,由于摩擦力和粘結力,鋼筋嵌固在灰縫內并和磚砌體共同工作。砌體縱向受壓,鋼筋橫向受拉,因為鋼筋彈性模量很大,變形小,可阻止砌體在縱向受壓時橫向變形的發(fā)展,防止砌體過早失穩(wěn)破壞,間接提高砌體承擔縱向荷載的能力,又稱“間接鋼筋”。1、網狀配筋磚砌體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公式:φon-網狀配筋砌體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網狀配筋磚砌體構件的構造要求:1.網狀配筋磚砌體中的體積配筋率,不應小于0.1%,并不應大于1%;2.采用鋼筋網時,鋼筋的直徑宜3~4mm;當采用連彎鋼筋網時,鋼筋直徑不應大于8mm;3.鋼筋網中鋼筋的間距,不應大于120mm,并不應小于30mm;4.鋼筋網的豎向間距,不應大于5皮磚,并不應大于400mm;5.網狀配筋磚砌體所用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7.5;鋼筋網應設置在水平灰縫內,灰縫厚度應保證鋼筋上下至少各有2mm的砂漿層,灰縫又不超過12mm。試驗表明:偏壓構件中隨著荷載的偏心距增大,鋼筋網的加強作用逐漸減弱;過于細長的受壓構件中也會由于縱向彎曲產生附加偏心,使構件截面處在較大偏心的受力狀態(tài),鋼筋網的作用減弱。

3、當網狀配筋磚砌體構件下端與無筋砌體交接時,尚應驗算交接處無筋砌體的局部受壓承載力。網狀配筋磚砌體受壓構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偏心距超過截面核心范圍,對于矩形截面即e/h>0.17時或偏心距雖未超過截面核心范圍,但構件的高厚比β>16時,不宜采用網狀配筋磚砌體構件;2、對矩形截面構件,當軸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邊長大于另一方向的邊長時,除按偏心受壓計算外,還應對較小邊長方向按軸心受壓進行驗算;網狀配筋磚砌體計算案例

建筑結構—砌體結構例題一網狀配筋磚柱,H0=4.0m,采用MU10燒結多孔磚及M7.5水泥混合砂漿砌筑,截面尺寸為370mmx490mm,已知沿長邊偏心距e=80mm,軸向力設計值N=195kN。試按試算法和直接設計法確定配筋。組合磚砌體

建筑結構—砌體結構當荷載偏心距較大(超過核心范圍),無筋磚砌體承載力不足而截面尺寸又受到限制時,或當偏心距超過規(guī)定的限制時。,宜采用磚砌體和鋼筋混凝土面層或鋼筋砂漿面層組成的組合磚砌體構件組合磚砌體組合磚砌體構件截面組合磚砌體構件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1)面層混凝土強度等級,宜采用C20;面層水泥砂漿強度等級不宜低于M10,砌筑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7.5。(2)砌體中鋼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相應的規(guī)定。(3)砂漿面層的厚度,一般采用30~45mm。當面層厚度大于45mm時,其面層宜采用混凝土。(4)豎向受力鋼筋宜采用HPB300級鋼筋。對于混凝土面層,亦可采用HRB335級鋼筋。受壓鋼筋一側的配筋率(鋼筋截面面積對組合磚砌體計算截面面積之比),不宜小于0.1%(砂漿面層)或0.20%(混凝土面層)。受拉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1%。豎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8mm。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于30mm。組合磚砌體構件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5)箍筋的直徑,不宜小于4mm及0.2d(d為受壓鋼筋的直徑),并不宜大于6mm。箍筋的間距,不應大于20d及500mm,并不應小于120mm(1/2磚)。(6)當組合磚砌體構件一側的受力鋼筋多于4根時,應設置附加箍筋或拉結鋼筋。

(7)對于截面長短邊相差較大的構件如墻體等,應采用穿通墻體的拉結鋼筋作為箍筋,同時設置水平分布鋼筋。水平分布鋼筋的豎向間距及拉結箍筋的水平間距均不應大于500mm(見下圖)混凝土或砂漿面層組合磚(8)組合磚砌體構件的頂部及底部,以及牛腿部位,必須設置鋼筋混凝土墊塊,豎向受力鋼筋伸人墊塊的長度必須滿足錨固要求。豎向受力鋼筋的搭接長度,搭接處的箍筋間距等,應符合現行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組合磚砌體承載力計算公式ssss對組合磚砌體,當縱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邊長大于另一方向邊長時,同樣還應對較小邊按軸心受壓驗算。組合磚砌體計算案例

建筑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