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語文試題_第1頁
江西省部分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語文試題_第2頁
江西省部分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語文試題_第3頁
江西省部分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語文試題_第4頁
江西省部分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部分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語文試題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

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中冊、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一單元。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案形锱d情”是一種物在情先的感發(fā)方式,先有物,再有情,即作家、藝術家受外在事物的感發(fā)產生創(chuàng)作沖動,最終完成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的過程是情感自由自然呈現的過程。這種感發(fā)方式,不同于“托物寓情”的寄托方式。“托物寓情”是先有情,然后尋求外物去寄托,創(chuàng)作的過程是情感的刻意寄寓過程。“感物興情”由于其自由自然的特征,是古今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都無法繞開的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一種審美體驗范式,自然對當下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仍有重要的意義?!案形锱d情”是先感物,后興情。情感的產生是“物”感發(fā)的結果,然后再以文學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就說明“感物興情”是自然、自由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物”對情感的自然引發(fā)。在這種情形下,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完全成為一種自然、自由的行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審美的純粹性。這個“物”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社會的現實生活,包括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可以感發(fā)作家、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引發(fā)作家、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沖動,從而自然、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說:“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這是針對“登高而賦”的辭賦創(chuàng)作行為的。這里的“睹物興情”就是“感物興情”?!扒橐晕锱d”是說情感由“物”感發(fā)而產生;“物以情觀”是說“物”感發(fā)情感之后作家、藝術家再以情感的態(tài)度去重新審視“物”,“物”成為具有豐富審美意蘊的藝術意境和意象,從而完成了藝術意境和意象的創(chuàng)造?!案形锱d情”告訴作家、藝術家的是,要想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必須做到自然、自由地感物。思想情感的表達過程是一個藝術化和審美化的過程,其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然、自由,亦即思想情感的呈現是自然的,不存在任何刀斧之痕。這其中暗含著對作家、藝術家個人的很多要求,如藝術素養(yǎng)、審美修養(yǎng)、思想境界等。作家、藝術家只有在具備完善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修養(yǎng)的前提下,始終保持著無功利的心態(tài),才能“感物興情”,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品。也就是說,“感物興情”并不是無條件的。這對當下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依然有效。當今的作家、藝術家,第一要務就是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修養(yǎng),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自始至終保持一種無功利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感物興情”,創(chuàng)作出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很高的文學藝術作品,從而實現藝術與審美的自然、自由。“感物興情”之于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自然、自由充分表明,它是一種審美自律。所謂審美自律就是審美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即審美的發(fā)生完全是自覺的、主動的,且出于無功利的目的。正像劉勰所說:“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qū);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感物興情”可以引發(fā)作家、藝術家無窮無盡的聯想,那是神思?!奥擃惒桓F”說的就是無窮的神思與豐富的想象。在這種情形下,流連萬象,沉吟視聽,看到的和聽到的,都與內在的情感融為一體。因此,作家、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寫氣圖貌”“屬采附聲”)的過程中,情感會隨著所感之物的變化而變化,會隨著所感之物起起伏伏。文學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形象、聲音和色彩“隨物宛轉”“與心徘徊”,這正是審美自律。它是以創(chuàng)作的自然、自由為前提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作為一種審美活動,有主動和被動之別,主動就是“感物興情”;而被動則是“托物寓情”。當下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審美自律依然是第一義。它是作品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的保障。文學藝術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是通過作家、藝術家純正的審美心態(tài)實現的。這種純正的審美心態(tài)作為審美自律的表現,有一系列非常復雜的心理過程。要實現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審美自律,作家、藝術家除了保持虛靜的無功利的心態(tài)之外,更重要的是深入現實,體驗生活,在生活中悉心觀察,深入體悟,努力尋求與物心有靈犀的一剎那。“感物興情”作為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種方式和審美體驗范式,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真誠。這是“感物興情”背后隱含的最可貴的品質。由于作家、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情感是由“物”自然、自由激發(fā)出來的,不是人為推動的,這就鑄就了其情感的真誠。也就是說,“感物興情”在根本上阻斷了虛假情感生成的可能性路徑,回應了中國傳統(tǒng)關于文章寫作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修辭立其誠”,“疾虛妄,求實誠”。無論自然、自由還是審美的自律,都有真誠作為依托,它們本身就是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之上的。這種思想觀念對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具有普遍的意義。即便在當下,其理論價值也是無可置疑的。文學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判定,不管依據的是自然、自由標準還是審美自律標準,其隱含的最本質的東西都是真誠。只有做到真誠,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才是自然的、自由的,才能實現真正的審美自律;離開真誠,文學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就會喪失,創(chuàng)作行為就會變得毫無意義。(摘編自李健《“感物興情”:創(chuàng)作的自然、自律、真誠》)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勰認為感情因事物而引發(fā),因而文章的思想內容必然明快高雅;帶著感情色彩去審視事物,文章用詞必然奇巧優(yōu)美。B.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文學藝術作品時,其思想情感的表達過程是自然、自由的藝術化和審美化過程,不存在任何的刀斧之痕。C.審美自律指審美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它以創(chuàng)作的自然、自由為前提,是作品具有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重要保障。D.“真誠”是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中最本質的東西,也是最可貴的品質,張岱年的《修辭立其誠》中也強調了“真誠”的重要性。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勰所說的“原夫登高之旨……”雖然是針對“登高而賦”的辭賦創(chuàng)作,但也完全可以適用于其他文體的創(chuàng)作。B.文章第二段采用總一分一總式論證結構,主體部分主要論述了“感物興情”的具體創(chuàng)作過程,結構清晰明了。C.審美自律是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第一義,因此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能否取代人類創(chuàng)作,關鍵在于其是否具有審美自律能力。D.創(chuàng)作者在進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時,只要做到了真誠,就能實現審美自律,其作品也就具有了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3.下列對“感物興情”的有關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同于先有情再尋寄托物的被動的“托物寓情”,“感物興情”是創(chuàng)作者受外物感發(fā)而產生創(chuàng)作沖動的主動審美活動。B.“感物興情”是自然、自由的創(chuàng)作過程,它盡可能地保持了審美的純粹性,但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引起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沖動。C.“感物興情”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實際上等同于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借景抒情”,“托物寓情”則等同于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托物言志”。D.“感物興情”回應了中國傳統(tǒng)有關文章寫作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因而它能從根本上阻斷虛假性情感的生成。4.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文章第四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A.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行諸舞詠。(鐘嶸《詩品》)B.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梅堯臣)C.情因所習而遷移,物觸所遇而興感。(孫綽《三月三日蘭亭詩序》)D.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鄭燮《畫竹題記二則》)5.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要分析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是如何體現“感物興情”的。(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一個連長的戰(zhàn)斗遭遇(節(jié)選)——我們構筑的陣地,我們自己守著!丘東平黃昏的時候,據村子南面的瞭望哨的報告,有一隊日本兵從南面不遠的一個村子里,沿著左邊的一條公路開出了?!@個消息立刻使屋子里的人起了很大的騷動,墮失了戰(zhàn)斗意志的人們,像鼠子似的,眼睛閃耀著火,在屋子里竊竊地私語著,狼狽地作著流竄……高峰從地鋪上爬起來,面孔痛苦而灰暗,鼻梁的中段顯得過分的闊板,這過分闊板的鼻梁幾乎要把他作為一個人的表情完全毀壞。他沉默著,像一個木偶似的站立在林青史的面前?!覀兪遣皇且苊膺@個戰(zhàn)斗?——我們逃吧!……——我們還能夠作戰(zhàn)么?許多人都急急惶惶地暗暗地在這樣考慮著自己,追問著自己,仿佛各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和主張,但是都沒有響出半聲,①提心吊膽的騷亂的情緒完全為一種可怕的沉默所掩蓋,而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在林青史一人的身上。林青史站在他們八十七人的隊伍的中間,—這八十七人雖然也是殘敗的一群,卻還能夠保持他們的嚴緊的陣容,至少他們還存有堅定的信心,到了日暮途窮的絕境還能夠不辭一戰(zhàn)……

林青史堅定地,非常簡短地這樣說了,——同志們,跟著來吧!能夠走得動的都跟著來吧!不能夠走得動的我們也并不拋棄你們,……因為現在戰(zhàn)斗的地點就在這村子的圈子里,一個鐘頭之內一切都清楚了,如果我們能夠戰(zhàn)勝敵人,我們總有一個新的轉機,不然我們失敗了,我們也只好同歸于盡?、谟谑沁@里發(fā)生了神奇的事跡,少數的傷兵靜靜地躺在屋子里,大多數的戰(zhàn)斗員,不分來歷的不同,不管所屬的部隊的各異,他們默默地排列起來,默默地跟隨在林青史的背后,雖然有些人的心里還是疑惑不定,不能很快地立下戰(zhàn)斗的決心……從南面來的敵人是一個頗為強大的隊伍,黃色的,默默地閃動著的影子溶化在黃昏的黯灰色的氣體里面。黃色的行列在公路上行進,雪亮的刺刀在暮景中發(fā)射出暗白色的光焰?!诓卦谛『舆叺氖鍌€挺著槍尖,面對著近處的公路橋梁的人,——這是預定了的,他們一定是從公路上過橋的日本兵最初發(fā)現的第一批敵手,驕縱的日本兵在這里最初發(fā)現的第一批敵手便是他們。十五個戰(zhàn)斗兵依托著小河邊的潮濕而發(fā)松的泥土,沉毅地發(fā)出了猛烈的排槍,槍聲震撼了四周的原野,仿佛有一陣暴烈的狂風在這里吹過,空間里久久不歇地起著劇烈的騷動,——這里相隔約有千分之一秒鐘的靜默,這是一個痛苦的令人顫抖的時間,在這千分之一秒的時間中,十五個,這最初把身軀投入戰(zhàn)斗的勇士們,必須寫完這個慘淡的課題:他們必須把自己從膽怯與柔弱中救出,一再地使自己的惶惑的靈魂得到堅定,從而站牢著腳跟,在胸腔里燃燒起炎熱的戰(zhàn)斗的烈火,用獅子一樣的獰惡可怖的面目去注視眼前的敵人……③水門汀的灰白色的橋梁像一只發(fā)怒的野獸似的抖動那龐大的身軀,仿佛在那上面發(fā)出了一重濃霧,那抖動的橋梁在倏忽之間完全模糊了自己的影子。排列在公路上的日本兵的整齊的隊伍像一列奢侈的玩偶,他們在那神秘的千分之一秒的時間中,絲毫不能使自己的隊形有所變動,只聽見一聲聲的狂叫的粗獷的聲音從那怪異的隊伍中發(fā)出,而埋伏的中國軍也正在這里把握到非常充分的戰(zhàn)斗的余裕。有二十七個中國軍用猛烈的火力作著前導,從一個稀疏的樹林里閃出了他們藍灰色的姿影,猛烈的槍聲震蕩著耳鼓,震蕩著四周靜默的原野,沉重地緊壓著低空。地面上突然升起了一陣陣的厚厚的塵土,這塵土幾乎要把低空里的一切全都掩蔽。有三個年少的中國軍從村子的背面走上了村子與公路之間的高高的土墩,他們急激地放射了排槍,這暴烈的戰(zhàn)斗場面叫他們發(fā)出了怒吼,他們用全身的力量去凝視當前的勁敵,卻似乎還不能夠把射擊的目標把握得更準些。在狂噪的槍聲中可以清楚地聽見,高峰,那恢復了戰(zhàn)斗力的勇敢的戰(zhàn)士,用非常洪亮的聲音這樣叫:——上!—上!——還要高些,要爬上屋頂的脊梁!望得見么?敵人在哪里望得見么?放!猛烈地放!……敵人的猛烈的火力集注在這屋頂的上面,機關槍的子彈依據著縱橫交錯的線在屋頂上往來馳驟,破碎的飛舞的瓦片發(fā)出巨獸一樣的兇惡的鳴叫。于是有三個戰(zhàn)斗兵在同一個時刻從屋頂上滾下了,殘破的屋頂在敵火的攻擊之下顛簸地仿佛要從地面上升起,敵人的機關槍的子彈有時候集中傾注在屋角上,屋角崩陷了,石灰的濃烈的氣味和血腥混合,形成了一種沉重難聞的氣體。當戰(zhàn)斗結束的時候,林青史像一匹疲累的馬似的垂下頭來,高聳著肩膀,腳脛變得有點跋,上身在空間里劇烈地作著抖動,他默默地走出了村子的東邊,和他的部下相見時,④把高舉著的手輕輕地稍微擺動了一擺動,仿佛有意地要對他的部下實行躲閃,至少他這時候不高興和他的部下交談,一和他的部下碰頭的時候總是匆匆地從這邊跑到那邊去。(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端描寫屋里的人得知日本兵即將到來的消息時的不同反應,暗示了他們之前遭遇了慘敗。B.林青史堅定而簡短的話既能表現抗日軍人具有視死如歸的勇氣,也能讓人感受到他的同袍情誼。C.三個年少的中國軍對暴烈的戰(zhàn)斗場面發(fā)出了怒吼,且無法更準確地把握射擊目標,體現了敵我力量的懸殊。D.面對強大的日本兵,僅八十七人的部隊做到了分工明確、聽從安排,展現中國軍人協(xié)同抗日的形象特點。7.下列對文中畫線語句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語句①中人們心里雖然七上八下充滿焦慮,但都不敢出聲,是因為他們將決定寄托于精神領袖林青史。B.語句②中“神奇的事跡”指原本喪失戰(zhàn)斗意志的人們在林青史言語的激勵下,馬上樹立起戰(zhàn)斗的決心。C.語句③將十五個戰(zhàn)斗兵突襲過橋的日本兵時引發(fā)的動靜比作野獸抖動身軀,突出了戰(zhàn)斗場面的激烈。D.語句④描寫了林青史在戰(zhàn)斗結束后與自己部下相見時的反應,體現此時他生理與心理上的極度疲憊。8.這篇小說對戰(zhàn)斗場面的描寫很有特色,具有強烈的現場感。作者是如何達到這樣的效果的?請根據文本簡要分析。(5分)9.本文與《荷花淀》都寫了與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斗,本文表現革命現實主義,《荷花淀》體現了浪漫主義。請結合兩則文本內容,從情節(jié)、環(huán)境、語言三個角度分析二者的不同。(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柴再用,蔡州汝南人。性至孝,七歲遇龐勛亂,舉族避地,祖誗鼓不能去,唯再用獨留侍,賊見而去之,以是大為鄉(xiāng)里所異。及長,沈毅有斷,面黑州鐵,人號為“柴黑子”。會秦宗權招募驍勇,再用以騎射應選。時軍令,亡馬者斬。一日戰(zhàn)回藉韁而臥寢既寐而馬逸再用追之,遇賊于林中,環(huán)樹而射,一發(fā)人樹俱貫,賊畏走,遂奪馬而歸。歸行密①,授先鋒馬軍指揮使。天祐二年,梁祖平趙匡凝于襄漢,乘勝略淮上,遣使謂再用曰:“茍以城降,遷爾蔡州本郡為賞。”再用乘閨閩而拜曰:“此州城小眾寡,王若先下壽州回,當自送款?!绷鹤嫘胖?,攻壽州不拔而返。再用襲之,斬首二十余級,以功加檢校太保。渥襲位,遷楚州刺史。越人寇東洲,遣再用率兵御之,賜長稍五十。戰(zhàn)敗,艦破水滿,再用為長稍所泛,得不溺。家人聞敗,飯千僧為禱。再用戰(zhàn)歸,取其飯,召麾下以犒之曰:“此輩濟我,佛何力之有!”十一年,袁州劉崇景叛,令再用攻之。近城有萬勝岡,再用欲奪之。每旦出師岡下,不與戰(zhàn),袁人頗怠。一日,列大陣岡南,崇景望之氣奪,因出戰(zhàn)。再用躍馬徑入陣中,斬首數十,袁人大敗,崇景棄城而遁。武義元年,破越軍于無錫,遷鎮(zhèn)西將軍,領天平軍節(jié)度使。未幾,移鎮(zhèn)武昌,改德勝軍節(jié)度使,加中書令。卒年七十二。再用寬厚淹雅,有儒者之風。好讀《左氏春秋》,未嘗省視廚廄。寮屬白事,有不如意,但對之假寢。史官王振請述戰(zhàn)功以補方冊,再用曰:“鷹犬之效,出自偶然,何足紀也!”累歷藩鎮(zhèn),敦尚儉素,車馬導從不過十人,亦一時之良將也。(節(jié)選自《九國志·卷一》)【注】①行密:即楊行密,五代十國時南吳建立者。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一日A戰(zhàn)回B藉韁C而臥寢D既寐E而馬F逸G再用H追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遂奪馬而歸”與“崇景望之氣奪”兩句中的“奪”意思不同。B.“王若先下壽州回”與“若知我不降明”(《蘇武傳》)兩句中的“若”意思相同。C.“遷楚州刺史”與“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列傳》)兩句中的“遷”意思不同。D.“遣再用率兵御之”與“振長策而御宇內”(《過秦論》)兩句中的“御”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柴再用十分孝順,龐勛作亂時,再用全族遷往外地避禍,只有年幼的他留下來照顧祖父,賊寇看到這種情景,沒有傷害他們就離開了。B.秦宗權招募勇士時,柴再用憑借騎射本領入選;在尋馬的途中,遇到賊寇,柴再用一箭射穿了樹和人,使得其余賊人嚇得落荒而跑。C.柴再用智勇兼具,為占領萬勝岡,他先是據兵不出,不與其交戰(zhàn),之后布列大陣,迫使劉崇景出兵應戰(zhàn),又馳騁敵陣,最終大敗劉崇景。D.柴再用崇尚簡省樸素,不居功自傲;他寬宏儒雅,喜好《左氏春秋》,有儒者風范;在屬官稟陳公務時,他聽到不稱意處也只是假裝睡覺。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乘勝略淮上,遣使謂再用曰:“茍以城降,遷爾蔡州本郡為賞。”

(2)召麾下以犒之曰:“此輩濟我,佛何力之有!”

14.天祐二年,梁祖“乘勝略淮上”,柴再用是如何巧妙保全轄地的?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哭呂衡州①,時予方謫居劉禹錫一夜霜風凋玉芝,蒼生望絕士林悲??諔褲腊踩寺?,不見男婚女嫁時。遺草一函歸太史,旅墳三尺近要離②。朔方③徙歲行當滿,欲為君刊第二碑。【注】①呂衡州,即呂溫,元和五年改授衡州刺史,四十歲病逝于衡州刺史任上,故稱呂衡州。②西漢梁鴻,字伯鸞。他死后,友人將其埋在吳要離墓冢旁,眾人認為“要離烈士,而伯鸞清高,可令相近”。③朔方:漢代郡名,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這里暗用東漢蔡邕之典。據《大學明儒列傳》載:“(邕)數上疏言政闕失,宦者疾之,下洛陽獄,徒朔方五原……會大赦,宥還本郡?!?/p>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上句承接詩題,以玉芝經霜風凋零來暗寫友人離世,含蓄蘊藉。B.頷聯上句介紹了友人的抱負,一個“空”字流露出對友人的遺憾與同情。C.頸聯上句寫友人的遺稿應該交給太史收藏,贊譽了友人才學的出眾。D.尾聯上句寫友人在貶謫途中離世,下句表達想為友人篆刻墓碑的愿望。16.古人曾評價本詩“不可泛作哭友詩觀也”,請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蜀相》中借對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寫,抒發(fā)憑吊情懷的兩句是“,”。

(2)《蜀道難》中用夸張的手法寫山勢高險、枯樹倒掛的句子是“,”。

(3)李賀《李憑簽篌引》中運用通感的藝術手法直接描摹音樂的詩句是“,”。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南寧的春雨淅淅瀝瀝的,讓人有種特別的情致,空氣潤潤的,春風徐徐吹來,絲絲細雨,打在臉頰上,讓人頓感①_。一場春雨一場綠。仿佛一夜之間,河灘坡上的野草嫩綠,嫩綠。微微春風和著毛毛細雨吹來,一陣淡淡的草青味,②,那清新帶著濕潤的空氣,只有在這下著蒙蒙細雨的邕江岸邊,才能享受到。于是我陶醉了,腦中閃現出蘇軾《前赤壁賦》中③的名句:“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是啊,你看——只有江上的清風,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成為悅耳的聲音,眼睛看到了成為悅目的顏色,多么精辟的至理名句。A我靜心細聽那雨聲,望著一江向東流的春水,遠眺兩岸春色,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啊,取用它們無人禁止,享用它們也不會枯竭。然而,現時的我,B可惜啊,可惜我不是詩人,吟不出好的詩句來贊美我的家鄉(xiāng)——邕城。大橋下不遠處有人持桿垂釣,孤零零的垂釣者像尊石佛一樣,端坐在岸邊的石堆上,一動不動。春風夾著飄落的雨絲,吹得垂釣者那花白的頭發(fā)有些零亂,雨珠順著淋濕的發(fā)梢,滴落在面頰、脖子上,垂釣者也不拂去,任那風和雨淋撫,直到我走近他也沒有察覺。我想能進入到這種精神境界的人,是很少的!

18.下列選項中的“特別”,與文中加點的“特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今年的春節(jié)晚會特別吸引人。B.他特別喜歡騎自行車去郊外旅行。C.這個簪花的樣式很特別,我很喜歡。D.放學后,老師特別把他留下來談話。

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答:①③

20.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說說文中兩處畫橫線處逗號的作用。(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觳叫凶呤且环N簡單方便的鍛煉方式。根據研究表明,快速走與慢速走步數相同時,每天快走約30分鐘能降低心臟病、癌癥、死亡和癡呆癥等疾病的風險。這是否能夠說明,在行走鍛煉時,速度比步數更重要呢?專家表示,行走步數越多,并不等同于能量消耗越多,鍛煉效果越好。如果想通過走路達到鍛煉的目的,①_,行走時的運動強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比如在起身倒水、丟垃圾等日常活動中產生的步數,實際上都屬于“無效步數”,因為在進行這些活動時,人們行走的速度較慢,②。若是按照這種不達標的強度進行鍛煉,則難以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如何判斷行走時的強度是否達標呢?最直觀的判斷標準,③。一般而言,人的最大心率數值為220減去年齡。而運動時我們需要達到的心率,應當為最大心率數值的60%—75%。只要在運動時讓心率保持在這個范圍內,并且運動半小時以上,便能取得比較好的鍛煉效果。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22.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江蘇大劇院原創(chuàng)民族舞劇《紅樓夢》在致敬、傳播傳統(tǒng)文化時,被具有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追求的藝術家注入了現代意義。原著設定了一個極悲傷的結局,而舞劇的最后一幕《花葬》卻借寶玉的想象,讓十二正釵死而復生,同歸舞臺。舞者釵環(huán)盡褪,舞姿大膽凌厲,用掙扎、呼喊的身體語言表達出對埋葬自己的不公命運的抗議,告別自己的一生。作家畢飛宇表示:“《花葬》極棒,體現了團隊的創(chuàng)造力和美學勇氣,這個小說里沒有,但是,恰恰是紅樓的本質和精神?!蔽鑴 都t樓夢》的最后一幕《花葬》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借鑒意義。請結合你的思考或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1.B(“其思想情感的表達過程是自然、自由的藝術化和審美化過程,不存在任何的刀斧之痕”錯,擴大范圍。原文是說思想情感表達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自由的,不是所有的思想情感表達都是自然、自由的。)

2.A(B項,“文章第二段采用總一分一總式論證結構”錯,不是總一分一總式結構。C項,“因此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能否取代人類創(chuàng)作,關鍵在于其是否具有審美自律能力”錯,推論不當。人工智能與人類創(chuàng)作有著本質的不同,不單是審美自律一個方面的問題。D項,“只要做到了真誠,就能實現審美自律,其作品也就具有了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錯,必要條件改為充要條件。原文是說“只要做到了真誠,文學創(chuàng)作才是自然、自由的,才能實現真正的審美自律”,不是“只要……就”的關系,實現審美自律還有別的因素。)

3.A(B項,“但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引起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沖動”錯,曲解文意。原文是說任何事物都可以感發(fā)作家、藝術家的思想情感。C項,“感物興情'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實際上等同于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借景抒情’”錯,曲解文意?!案形锱d情”是由物而引發(fā)情感,“借景抒情”是借助景物抒發(fā)情感,二者有區(qū)別。D項,“因而它能從根本上阻斷虛假性情感的生成”錯,強加因果。“感物興情”能從根本上阻斷虛假性情感的生成,是因為其感發(fā)方式是自然、自由的,不是人為的推動。)

4.B(材料第四段主要圍繞“審美自律”閘述,指出“審美的發(fā)生完全是自覺的、主動的,且出于無功利的目的”。B項,說的是“意境”的創(chuàng)造。意思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寫景狀物要鮮明、生動、逼真,表情達意則要含蓄、豐富、深遠,意在言外,這樣才達到了創(chuàng)作的至高境界,此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第四段觀點。)

5.①《登高)描寫杜甫登高所見的蒼涼秋景,這種秋景引發(fā)了杜甫的哀愁,整個詩歌的創(chuàng)作過程體現了由物而發(fā)、自由自然的創(chuàng)作特征。②杜甫由“風、天、猿、沙、鳥”等物聯想到自身及國家命運,所見所聞與內心情感融為一體,這一創(chuàng)作過程體現了審美的自覺性、主動性,且這些都是出自無功利的目的。③杜甫創(chuàng)作(登高)時,寓居夔州,此時國家動蕩不安,自身患重病且生活困頓,此時悲涼秋景引發(fā)的情感也正是杜甫內心的真實寫照,體現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真誠。(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給分)6.C(“體現了敵我力量的懸殊”錯,發(fā)出怒吼是受戰(zhàn)斗環(huán)境的影響,無法更準確地把握射擊目標是源于厚厚的塵土,與敵我力量無關。)

7.B(“馬上樹立起戰(zhàn)斗的決心”錯,根據下文“雖然有些人的心里還是疑惑不定,不能很快地立下戰(zhàn)斗的決心”可知,并不是所有人都馬上堅定了戰(zhàn)斗的決心。)

8.①運用細節(jié)描寫,通過描述戰(zhàn)斗的具體情況,讓讀者仿佛置身其中。如詳細地介紹了戰(zhàn)斗的人數,細致地描繪了十五個戰(zhàn)斗兵作戰(zhàn)時的發(fā)槍等。②多感官描寫。如寫戰(zhàn)場上煙塵四起、槍聲震蕩著耳鼓、空氣里石灰的濃烈氣味和血腥混合等,突顯了戰(zhàn)爭的激烈,給人現場感。(每點2分,答出兩點給5分,意思對即可,如從“句式”作答可酌情給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給分)

9.①情節(jié):本文詳細描寫了八十七個中國軍人伏擊敵人的戰(zhàn)斗過程,場面激烈,而《荷花淀)淡化戰(zhàn)斗過程,沒有描寫殘酷的戰(zhàn)斗場景。②環(huán)境:本文戰(zhàn)斗場地發(fā)生在公路上、泥土潮濕而發(fā)松的小河邊、稀疏的樹林里,環(huán)境惡劣,而《荷花淀)戰(zhàn)斗發(fā)生在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環(huán)境優(yōu)美。③語言:本文語言悲壯粗獷,令人感到豪邁,而《荷花淀》語言樸素自然,清新洗練。(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給分)

10.BDG(原文標點為:一日戰(zhàn)回,藉韁而臥寢,既寐而馬逸,再用追之。)

11.B(A項,前者是“奪取”,后者是“喪失”。B項,前者是“如果”,后者是“你”。C項,前者是“升遷”,后者是“放逐”。D項,前者是“抵御”,后者是“駕馭、統(tǒng)治”。)

12.C(“他先是據兵不出”錯,根據原文“每旦出師岡下”,每日早上出兵到岡下。)

13.(1)趁著勝利的形勢奪取淮上,派使者對再用說:“如果你率領全城投降,就升遷你為蔡州郡守作為獎賞。”(“乘勝”“略”“茍”各1分,句意1分)

(2)召集部下犒勞他們說:“是這些人救了我,佛祖出過什么力!”(“麾下”“濟”、賓語前置各1分,句意1分)

14.①先示弱麻痹強敵。柴再用面對敵人的誘降,表示自身力量弱小,如果梁祖攻下壽州,便親自歸降。②接著趁機偷襲敵人。梁祖沒有攻下壽州而返,柴再用抓住戰(zhàn)機,偷襲敵軍,殺死二十余人,保全了轄地。(每點1分,答出兩點給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給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柴再用,是蔡州汝南人。他性格極為孝順,七歲時遇上龐勛作亂,全族遷往外地以避災禍,祖父誗鼓(年老體弱)無法行走,只有再用獨自留下服侍祖父,賊寇見后(感于他的至孝,沒有傷害他們)就離開了,自此之后柴再用名聞鄉(xiāng)間。(柴再用)長大后,沉穩(wěn)果毅有決斷,面色黑如州鐵,人稱他為“柴黑子”。適逢秦宗權招募勇士,再用憑借擅長騎馬射箭入選。當時按照軍令,丟失馬匹的人要處斬。一天打完使回來,(再用)枕著韁繩躺下休息,睡著后馬跑了,再用追馬,在林中遇到賊寇,他繞樹射箭,一箭連樹帶人都射穿了,賊寇恐懼便逸了,于是(柴再用)奪回馬匹回到了營中。(柴再用)歸順楊行密,被授予先鋒馬軍指揮使。天祐二年,梁太祖在襄漢一帶平定了趙匡凝,趁著勝利的形勢奪取淮上,派使者對再用說:“如果你率領全城投降,就升遷你為蔡州郡守作為獎賞?!痹儆玫巧袭Y城門上下拜說:“本州城小人少,大王如果先攻下壽州再班師回來,我必當親自歸降?!绷禾嫦嘈潘脑?,攻打壽州沒有攻下而返回。再用出兵襲擊,殺敵二十余人,因此功加授檢校太保。楊渥承襲吳王之位,再用升任楚州刺史。越人侵犯東洲,(吳王)派遣再用率兵抵御,賜予他五十柄長稍。交戰(zhàn)失敗,船破水滿,再用被長稍托著,才得以沒有沉溺。家人聽說他戰(zhàn)敗,施舍飯給一千個僧人為他祈福。再用回到府中,取來飯食,召集部下犒勞他們說:“是這些人救了我,佛祖出過什么力!”十一年,袁州劉崇景叛亂,吳王派再用攻打叛軍。袁州近城有個萬勝岡,再用想占據它。每日早上出兵到岡下,不與敵人交戰(zhàn),袁州軍士頗為倦息。一天,再用在岡南布列大陣,崇景一望勇氣喪失,便出兵出戰(zhàn)。再用策馬馳騁直沖敵陣,殺死數十人,袁人大敗,崇景棄城而逸。武義元年,在無錫擊破越國軍隊,升遷鎮(zhèn)西將軍,兼任天平軍節(jié)度使。不久,移任鎮(zhèn)守武昌,改任德勝軍節(jié)度使,加授中書令。去世時七十二歲。再用寬厚儒雅,有儒者風范。愛讀(左氏》春秋,未曾察看廚房畜廄。屬官票告公務,有不稱意處,再用只對他們假裝睡覺。史官王振請他陳說戰(zhàn)功以補典籍,再用說:“為國事而奔走效勞,只是碰巧才得如此,哪里值得記載!”多次擔任藩鎮(zhèn)長官,崇尚儉省樸素,車馬前導、后衛(wèi)不過十人,也可謂一代良將了。

15.D(“尾聯上句寫友人在貶謫途中離世”錯,尾聯意思是詩人此時處于貶謫境況,待自己貶謫結束,會為友人再刻一塊墓碑。不是說友人在貶謫途中離世。)

16.①為悲痛友人早逝而作。友人空有一身才華、心懷濟世安民之志,卻無處施展,甚至連兒女婚嫁都沒見到就早早去世,令詩人惋惜與悲痛。②為悲嘆自己而作。詩人借蔡邕的典故,表達自己被貶的無奈。③為天下而悲嘆。友人懷濟世安民之韜略,他的離世令蒼生絕望,文士悲痛,是社會的一大損失。(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給分)

17.(1)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2)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3)昆山玉碎鳳凰叫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