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左傳》練習(xí)題匯編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晉侯、秦伯國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沱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口:“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口:“臣
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
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繾而出,見秦伯,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
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雄也。若舍鄭以為東
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
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
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扒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
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焉用亡鄭以隋鄰陪:增加B.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濟:渡河
C.夫晉,何醫(yī)之有厭:討厭D.因人之力而熟之敝:損害
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以其無禮于晉寡人之干國也
B.是寡人多過也古書學(xué)者必有師
C.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其翼君垂天之云
D.以亂易整,不武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和寫法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交代了秦晉圍鄭的原因,但均與秦?zé)o關(guān),為后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
伏筆。
第1頁共31頁
B.鄭伯在危急中請燭之武前往秦營,燭之武拋棄個人私怨,以國家利益為重,同意
出使。
C.燭之武善于辭令,充分利用秦晉矛盾,從秦的利益出發(fā),曉之以利害,使秦退兵
助鄭。
D.子犯建議攻打鄭國,晉文公從“仁”“知”“武”的角度反對,可見晉文公是仁義之君。
4.請把上面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2)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文言文閱讀,完成下面小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佚之狐言于
鄭伯日:“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日:“臣之壯也,猶不如
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
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縫而出,見秦伯,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
執(zhí)事o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
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
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
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
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
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選自《齊桓晉文之事》)
第2頁共31頁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故民之從之也輕今臣本刀十九年矣
B.提刀加立,為之四顧夜繾w出,見秦伯
C.闕秦以利晉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D.百畝之田,勿奪甚時吾基還也
6.下列各項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以其無禮于晉
B.臣之所好者道也是寡人之過也
C.若屬皆且為所虜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夫晉,何厭之有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桓晉文之事》闡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張。文章欲擒故縱,層層深入,
反復(fù)詰難,句式不斷變化,如滔滔江河一氣呵成,表現(xiàn)出孟子散文邏輯縝密、氣勢
磅礴的論辯特色。
B.《庖丁解?!飞鷦有蜗蟮孛枥L了庖丁宰牛時動作之優(yōu)美,技術(shù)之高超,以及成功
后的志得意滿。文章用寓言的形式說明世上事物紛繁復(fù)雜,只要反復(fù)實踐,掌握了
客觀規(guī)律,就能得心應(yīng)手,迎刃而解。
C.《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臨危受命,他洞悉當(dāng)時的形勢,巧妙地利用秦、晉
兩國的矛盾,表現(xiàn)出處處為秦國利益著想的樣子,終于以一己之力,使鄭國免于滅
亡,他臨危不懼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辯的外交才能,為人贊嘆。
D.《鴻門宴》記述了鴻門宴上項羽、劉邦兩大軍事集團之間劍拔弩張、險象環(huán)生的
全過程,塑造了項羽恃勇驕橫、深謀遠(yuǎn)慮、隨機應(yīng)變的形象,也寫出了劉邦善于采
納意見、知人善任、有奸必肅的性格。
8.翻譯下列句子。
①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第3頁共31頁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四年晉饑乞汆于秦繆公問百里奚,百里奚日:“天災(zāi)流行,國家代有,救災(zāi)恤鄰,
國之道也。與之。"邳鄭子豹日:“伐之?!笨姽眨骸捌渚菒海涿窈巫?!”卒與
粟,自雍屬絳。明年秦饑,請氽于晉。晉君謀之,虢射日:“往年天以晉賜秦,秦弗知
取而貸我。今天以秦賜晉,晉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謀,不與秦粟,而
發(fā)兵且伐秦。秦大怒,亦發(fā)兵伐晉。
(節(jié)選自《史記?晉世家》)
材料二:
惠公御秦師,令韓簡視師,日:“師少于我,斗士眾。"公日:"何故?"簡日:
“以君之出也處己,入也煩己,饑食其汆,三施而無報,故來。今又擊之,秦莫不慍,
晉莫不怠,斗士是故眾?!惫眨骸叭唤裎也粨簦瑲w必犯。一夫不可犯,而況國乎!”
晉師潰,戎馬濘而止。公號慶鄭日:“載我!”亦不克救,遂止于秦??姽珰w,至于王
城,合大夫而謀日:“殺晉君與逐出之,與以歸之,與復(fù)之,孰利?”公子縈日:“殺
之利?!惫珜O枝日:“不可。恥大國之土于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子思報父之仇,臣
思報君之仇,雖微秦國,天下孰弗患?”公子紫日:“吾豈將侯殺之?吾將以公子重耳
@代之?!肮珜O枝日:“恥一國之士,又日余納有道以臨女,無乃不可乎?若不可,必
為諸侯笑。戰(zhàn)而取笑諸侯,不可謂武。殺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親,不可謂仁。
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謂智?!本眨骸叭粍t若何?”公孫枝日:“不若以歸,
以要晉國之成,復(fù)其君而堰其嫡子,使子父代處秦,國可以無害。”是故歸惠公而質(zhì)子
圉,秦始知河?xùn)|之政。
(節(jié)選自《國語?晉語三》)
材料三:
晉又饑,秦伯又館之粟,日:“吾怨其君而瞥其民。且吾聞唐叔之封也,箕子日:
'其后必大。'晉其庸可冀乎!姑樹德焉,以待能者?!庇谑乔厥颊鲿x河?xùn)|,置官可焉。
(節(jié)選自《左傳》)
【注】①重耳,晉惠公的哥哥,有賢名。
第4頁共31頁
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
四A年B晉C饑D乞E汆F于G秦H繆I公J問K百L里M奚
1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徒,白白地,與《孔雀東南飛》中的“徒留無所施”的“徒”意思相同。
B.質(zhì),使……做人質(zhì),用諸侯的兒子做人質(zhì),是源于春秋時期的外交方式。
C.矜,指憐憫,與李密的《陳情表》中的“不矜名節(jié)''的"矜’'意思不同。
D.“置官司焉”的“官司”指的是官衙,現(xiàn)在是指在人民法院進行的訴訟。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晉國發(fā)生饑荒,向秦國買糧食,秦繆公把糧食賣給了晉國;第二年秦國發(fā)生饑
荒,晉國不但不賣糧食,還乘機攻打秦國。
B.秦晉交戰(zhàn),秦國將士怨恨晉國,打敗了晉國軍隊,惠公的馬車陷入泥濘中停了
下來,惠公請求慶鄭救他,但還是被俘虜。
C.秦國大臣對如何處置惠公意見不一,公子紫認(rèn)為殺死惠公對秦國最有利,并建
議讓惠公的哥哥重耳接替惠公做晉國國君。
D.秦繆公權(quán)衡利弊后,為了不被諸侯嘲笑,決定放惠公回國,讓惠公的兒子到秦
國當(dāng)人質(zhì),秦國還得到了河?xùn)|郡的大片土地。
12.把文中面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惠公御秦師,令韓簡視師,日:“師少于我,斗士眾?!?/p>
(2)恥一國之士,又日余納有道以臨女,無乃不可乎?
13.秦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請根據(jù)文本說說他能成為霸主的原因。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秋,諸侯盟。王使周公召鄭伯日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于王命而懼
其丕朝于齊也故逃歸不盟孔叔止之日:“國君不可以輕,輕則失親。失親患必至,病而
乞盟,所喪多矣,君必悔之?!备ヂ?逃其師而歸。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琳
日:“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第5頁共31頁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惫眨骸皶x,吾宗也,豈害我哉?”
對日:“太伯、虞仲,太王之昭3也。太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②,王季③之穆也;
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于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④乎,其
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日:“吾享祀豐紫,神必?fù)?jù)我。”對日:“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
書》日:,冬無親,惟德是輔。又日:’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秩眨骸癫灰孜?,惟德
繁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
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八月甲午,晉侯圍上陽。問于卜偃日:“吾其濟
乎?”對日:“克之?!惫眨骸昂螘r?”對日:“童謠云: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
取虢之旃。鶉之賁賁,天策熔厚,火中成軍,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冬十
二月丙子為,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zhí)虞公及其大夫
井伯,以除秦穆姬。而修虞祀,且歸其職貢于王。
(節(jié)選自《左傳?僖公五年》,有刪改)
【注】①昭:宗廟在左的位次,是穆的兒子;后文中穆指宗廟在右的位次,是昭的
兒子。古時昭穆相承,區(qū)分輩次。此處是說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兒子。②虢仲、虢叔:
虢國的開國始祖,文王的弟弟,王季的兒子,與晉侯為同一宗族。③王季:太伯、虞仲
的弟弟。④桓、莊:指桓叔、莊伯的后代?;甘迨俏闹袝x侯的曾祖,莊伯是晉侯的祖父。
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王使周公召鄭伯/日/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
于齊也/故逃歸不盟/
B.王使周公召鄭伯/日/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
于齊也/故逃歸不盟/
C.王使周公召鄭伯/日/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
于齊也/故逃歸不盟/
D.王使周公召鄭伯/日/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于王命/而懼其不朝
于齊也/故逃歸不盟/
15.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宮之奇諫”中的“諫”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上書諫寡人者”的“諫”含義相同。
第6頁共31頁
B.皇天,常與“后土”連用,二者合指天地神靈,《陳情表》中“皇天后土”即為此意。
C.朔,指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農(nóng)歷每月初一日叫晦,二者常常連用。
D.媵,指古代的侍妾,也指古代諸侯女兒出嫁時隨嫁的人,文中指后者。
1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晉侯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宮之奇對此事持反對態(tài)度,他認(rèn)為如果虞國幫助晉
國,那么虢國滅亡,虞國必定跟著滅亡。
B.虞公覺得自己祭祀的祭品豐盛又潔凈,況且自己具備美德,并發(fā)揚美德來向神
明進獻(xiàn)芳香的祭品,神明必定會保佑他。
C.晉侯包圍上陽,詢問卜偃行動能否成功,卜偃肯定晉國能攻下虢國,并依據(jù)童
謠的內(nèi)容推測成功的日子在九月底十月初。
D.晉國滅掉了虢國,虢國君主逃亡在外,隨后晉軍返回,駐扎在虞國,乘機襲擊
虞國,使其滅亡,這印證了宮之奇的話。
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失親患必至,病而乞盟,所喪多矣,君必悔之。
(2)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
18.宮之奇是如何勸阻虞公給晉國借路的?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僖公二十七年)冬,楚子及帶住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先軫日:“報施、救
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日:“楚始得曹,而新昏于衛(wèi),若伐曹、衛(wèi),楚
必救之,則齊、宋史矣?!庇谑呛蹀⒂诒粡],作名竽,.謀元帥。趙衰日:“郤轂可。臣
亟聞其言矣,說禮、樂而敦《母》《書》?!对姟贰稌?,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
德、義,利之本也。《夏書》日:'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君其試之?!?/p>
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日:“民未知義,未安其居?!庇谑呛醭?/p>
定襄王,入務(wù)利民,民懷生矣,將用之。子犯日:“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
原以示之信。民易資者,不求豐焉,明征其辭。公日:“可矣乎?”子犯日:“民未知
禮,未生其共?!庇谑呛醮笊L以示之禮,作執(zhí)秩以正其官。民聽不惑,而后用之。出轂
第7頁共31頁
成,釋宋圍,一戰(zhàn)而霸,文之教也。
(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尸諸城上,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課
日稱舍于墓師遷焉曹人兇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兇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教之
以其不用僖負(fù)羈,而乘軒者三百人也。且日:“獻(xiàn)狀。''令無人僖負(fù)羈之宮而免其族,
報施也。魏軍、顛頡怒日:“勞之不圖,報于何有!”燕僖負(fù)羈氏。魏馨傷于胸。公欲
殺之,而愛其材。使問,且視之。病,將殺之。魏顰束胸見使者,日:“以君之靈,不
有寧也?!本嘬S三百,曲踴三百。乃舍之。殺顛頡以徇于師,立舟之僑以為戎右。
(節(jié)選自《左傳?晉楚城濮之戰(zhàn)》,有刪改)
1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聽輿人之謀日/稱舍于墓/師遷焉/曹人兇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兇也而攻
之/
B.聽輿人之/謀臼稱舍于墓/師遷焉/曹人兇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兇也而攻之
/
C.聽輿人之謀日/稱舍于墓/師遷焉/曹人兇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兇也而攻之
/
D.聽輿人之/謀日稱舍于墓/師遷焉/曹人兇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兇也而攻
之/
2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統(tǒng)稱。周制,諸侯名義上需服從王室的政令,
向王室朝貢、述職、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B.“作三軍”的“三軍”指騎馬打仗的前、中、后三軍,與《論語?子罕》中“三軍可奪
帥也”的“三軍”含義相同。
C.《詩》,即《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浪漫主義風(fēng)格詩歌總集,《詩經(jīng)》在內(nèi)容
上分為《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
D.城,文中是實指,指曹國的城墻;現(xiàn)在則主要是指人口密集、工商業(yè)發(fā)達(dá)的地
方,通常也是周圍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
2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第8頁共31頁
A.楚國與其他諸侯想要攻打宋國,面對宋國的求助,先軫認(rèn)為晉國應(yīng)報答宋國的
施恩,救援宋國的患難,在諸侯中取得威望,奠定霸業(yè)。
B.趙衰推薦郤轂做元帥,認(rèn)為晉國可以聽取郤轂的意見,明確考察郤轂的政績,
因為郤毅喜愛禮、樂,熟悉蘊藏道義的《詩》《書》典籍。
C.晉文公想讓百姓參與作戰(zhàn),但子犯認(rèn)為應(yīng)等到百姓聽從指揮,明辨是非,服從
命令而不疑惑,然后才能使用他們作戰(zhàn),成就霸業(yè)。
D.魏犀、顛頡不滿于晉文公對僖負(fù)羈的報答,便放火燒了僖負(fù)羈的房屋,因魏舉
受傷,晉文公最后免除了對魏顰、顛頡的懲罰。
2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楚始得曹,而新昏于衛(wèi),若伐曹、衛(wèi),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
(2)公欲殺之,而愛其材。使問,且視之。
23.根據(jù)選段內(nèi)容,簡要談一談晉文公為什么能夠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初,鄭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莊公及共名居。莊公寤生㈤,驚姜氏,故名日寤生,
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京,使居之,
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日:“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
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惫眨骸敖嫌?,焉辟害。”
對日:“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公日:“多行不義必自
斃.,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日:“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惫眨骸盁o庸,將自及?!贝?/p>
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席延。子封日:“可矣!厚將得眾?!惫眨骸安涣x不昵,厚
將崩。”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日:“可矣?!?/p>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日:”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
出奔難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頓而誓之日:“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
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日:“小人有母,皆嘗
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日:“爾有母遺,繁我獨無!”潁考叔日:
第9頁共31頁
“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日:“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
其誰日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
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日:“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
(選自《左傳?鄭伯克段于鄢》,有刪節(jié))
【注】寤生,難產(chǎn)。
2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B.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C.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D.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2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共叔段,在兄弟之中年歲小,故稱“叔段”。古時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
B.辛丑,干支之一,古代常以干支紀(jì)日,從甲子開始到癸亥,六十天為一周,循
環(huán)記錄。
C.黃泉,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古代認(rèn)為天玄地黃,而泉在地下,所以稱為黃
泉。
D.《左傳》,相傳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傳,指為人物作傳記。
2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莊公出生時難產(chǎn),驚嚇其母,因此姜氏不喜歡他,想立另一兒子共叔段為君
位繼承人。盡管她急切地向武公請求,但武公沒有答應(yīng).
B.共叔段在自己封地京城,修治城郭超過先王規(guī)制,并貪得無厭,不斷侵占他地,
竟至偷襲鄭都,結(jié)果被莊公擊敗。
C.莊公采取“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滿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
不義之地再取之,說明莊公頗有謀略。
D.莊公粉碎共叔段陰謀后,發(fā)誓有生之年不與其母相見,不久就后悔,后經(jīng)潁考
叔出謀劃策與母相見,說明孝在當(dāng)時是受推崇的美德。
第10頁共31頁
2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公日:“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3)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4)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題。
初,鄭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莊公及蘇和儀。莊公寤生⑶,驚姜氏,故名日寤
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京,使居
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日:“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惫眨骸敖嫌瑧冶俸??”
對日:“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惫眨骸岸嘈胁涣x,
必自斃,子姑待之?!奔榷笫迕鞅?、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日:“國不堪貳,君將若
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惫眨骸盁o庸,將
自及?!贝笫逵质召E以為己邑,至于康延。子封日:“可矣。厚將得眾?!惫眨骸安?/p>
義不昵,厚將崩?!贝笫逋昃郏樇妆?,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日:
“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
大叔出奔共。書日:”鄭伯克段于焉?!岸尾坏诠什谎缘苋缍嗜湛朔Q鄭伯譏失教也
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頓而誓之日:"不及苣界,無相見也。”既而悔
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日:“小人
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眨骸盃栍心高z,繁我獨無!”
潁考叔日:“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日:“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
隨而相見,其誰日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
“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彼鞛槟缸尤绯?。君子日:“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
及莊公。”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注】寤生,難產(chǎn)。
2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第11頁共31頁
A.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B.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C.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D.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2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共叔段,在兄弟之中年歲小,故稱“叔段”。古時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
B.辛丑,干支之一,古代常以干支紀(jì)日,從甲子開始到癸亥,六十天為一周,循
環(huán)記錄。
C.黃泉,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古代認(rèn)為天玄地黃,而泉在地下,所以稱為黃
泉。
D.《左傳》,相傳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傳,指為人物作傳記。
3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莊公出生時難產(chǎn),驚嚇其母,因此姜氏不喜歡他,想立另一兒子共叔段為君
位繼承人。盡管她急切地向武公請求,但武公沒有答應(yīng)。
B.共叔段在自己封地京城,修治城郭超過先王規(guī)制,并貪得無厭,不斷侵占他地,
竟至偷襲鄭都,結(jié)果被莊公擊敗.
C.莊公采取“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滿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
仁不義之地再取之,說明莊公頗有謀略.
D.莊公粉碎共叔段陰謀后,發(fā)誓有生之年不與其母相見,不久就后悔,后經(jīng)潁考
叔出謀劃策與母相見,說明孝在當(dāng)時是受推崇的美德.
3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公日:“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
(2)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日不然?
第12頁共31頁
答案及解析:
1.C2.C3.D4.(1)假如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
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
(2)使秦國土地減少,來使晉國得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
【解析】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句中的含義的能力。
C.厭,通“魘,滿足。句意:晉國,怎么會有滿足的時候呢?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介詞,對、對于。句意: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我對國家。
B.結(jié)構(gòu)助詞,的。句意:這是我的過錯/古代求學(xué)的人必定有老師。
C.假如;好像。句意: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它的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云彩。
D.介詞,用。句意:用混亂相攻取代聯(lián)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大王喜歡打仗,就讓我用
打仗來打比方吧。
故選C。
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與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子犯建議攻打鄭國”“可見晉文公是仁義之君”錯誤。子犯建議攻打秦國,晉文公只是分析
了利弊,并不能據(jù)此見其為仁義之君。
故選D。
第1頁共31頁
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1)“東道主”,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行李”,使者;"共”,供給;“乏困”,缺乏的
東西。
(2)“闕”,使減少、侵損;“利”,使……得利;“唯”,希望;“圖”,考慮。
參考譯文:
晉文公和秦穆公聯(lián)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從屬于晉的同時又從屬
于楚。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沱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假如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p>
鄭文公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
作為了?!编嵨墓f:“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xiàn)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燭之武就答應(yīng)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樓放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
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
然而越過別國把遠(yuǎn)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
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
國而把它當(dāng)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狈?/p>
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jīng)答應(yīng)給您焦、瑕二座
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這是您所知道的。晉國,怎么
會有滿足的時候呢?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
使秦國土地虧損,它到哪里去奪取土地?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一下!”秦伯非
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
我的今天。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
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lián)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
鄭國。
第2頁共31頁
5.B6.C7.D8.(1)越過別的國家而把遠(yuǎn)地當(dāng)做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
哪能用滅鄭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
(2)慎重辦理學(xué)校的教育,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
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
【解析】5.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之”:代詞,代指“保民而王的人句意:所以老百姓很容易地跟著國君走.
“之”:助詞,的。句意:現(xiàn)在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了。
B.“而”:連詞,表修飾。句意: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舉目四望。
“而”:連詞,表修飾。句意:在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樓放下去,見到秦穆公。
C.“以”:目的連詞,譯為“來”。句意:損害秦國而讓晉國得利。
“以”:連詞,相當(dāng)于“而”,表修飾。句意:樊噲側(cè)著盾牌撞去。
D.“其”:代詞,它們的。句意: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了它們的時節(jié)。
“其”:語氣副詞,表示祈使語氣,還是。句意:我們還是回去吧。
故選B。
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狀語后置句,“以?!弊鳌皹洹钡臓钫Z。句意: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
狀語后置句,‘‘于晉”作“無禮”的狀語。句意: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
B.判斷句,“……者……也”表判斷。句意:我喜好的是自然的規(guī)律。
判斷句,”……也”表判斷。句意:這是我的過錯。
C.被動句,“為所”表被動。句意:你們這些人都將被俘虜。
省略句,“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句意: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
第3頁共31頁
待過客的主人。
D.賓語前置句,“未有之也”。句意:如果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沒有過這樣的情況。
賓語前置句,“有何厭”,“之”是提賓標(biāo)志。句意:那晉國,有什么可以滿足的呢?
故選Co
7.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塑造了項羽……深謀遠(yuǎn)慮、隨機應(yīng)變的形象”錯誤,從《鴻門宴》中來看,項羽的形象是
恃勇驕橫、毫無遠(yuǎn)見、剛愎自用、拙于應(yīng)變。如他沒有聽從范增的話而放過劉邦,這是表現(xiàn)
他的剛愎自用、缺乏遠(yuǎn)見,如他面對樊噲的質(zhì)問是“無以應(yīng)”,這表現(xiàn)出他的拙于應(yīng)變。
故選D。
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鄙”,把……當(dāng)做邊邑;“……也”,判斷句式;“焉”,怎么,哪里;"陪”,增加。
(2)“謹(jǐn)”,慎重辦理;“庠序”,學(xué)校;“申”,告誡;“頒”,通“斑”。
參考譯文:
晉文公聯(lián)合秦穆公包圍鄭國,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還依附楚國。晉軍駐
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沱水之南。佚之狐向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
君,秦國軍隊一定退走?!编嵨墓犃怂囊庖姟T之武推辭說:“臣壯年時,尚且不如別
人,現(xiàn)在老了,無能為力了?!编嵨墓f:“我沒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時才來求您,這是我
的過錯。然而鄭亡國了,對您也不利??!”燭之武答應(yīng)了。
夜里,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圍攻鄭國,鄭
國已經(jīng)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冒昧地以此事來打擾您。越過別的
國家而把遠(yuǎn)地當(dāng)做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鄰國實力
增強,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經(jīng)
過,鄭國供應(yīng)他們的食宿、給養(yǎng),這對您也無壞處。再說您也曾經(jīng)有恩于晉惠公,他答應(yīng)給
您焦、瑕兩地,可是晉惠公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這是您所知道的。
那晉國,怎么會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
第4頁共31頁
不損害秦國,它到哪里去奪取土地?損害秦國而讓晉國得利,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p>
秦伯很高興,與鄭國結(jié)盟,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攻打秦軍。晉文公說:“不可,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
的今天。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用
混亂相攻取代聯(lián)合一致,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于是晉國也撤離鄭國。
(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
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
(那么)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織的衣服了;雞、小豬、狗、大豬這些家畜,不要失去家
禽家畜生長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
了適宜種植、收獲莊稼的時節(jié),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慎重辦理學(xué)校的教育,用孝
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老年
人穿絲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p>
(選自《齊桓晉文之事》)
9.BDH10.D11.D12.(1)惠公迎戰(zhàn)秦國軍隊,派韓簡去探視秦軍情況,
韓簡回來報告說:“秦軍人數(shù)比我們少,但斗士眾多?!?/p>
(2)羞辱了一國的士大夫,又說我立有道的國君來統(tǒng)治你們,恐怕不可以吧?13.①
秦繆公體恤百姓,心懷仁愛。②秦繆公廣開言路,虛心納諫。③秦繆公不計前嫌,寬容大度。
④秦繆公冷靜謹(jǐn)慎,沉著隱忍.
【解析】9.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四年(前647),晉國發(fā)生饑荒,向秦乞求買糧食??姽珕柊倮镛?。
“四年,,是句外時間狀語,其后停頓,即B處;
“晉饑”是主謂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完整,其后停頓,即D處;
“于秦”是"乞汆”的后置狀語,“于秦”后停頓,即H處。
10.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第5頁共31頁
A.正確。句意:我難道只白白地殺晉君就算完了/白白地留下來也沒有什么用處無法再驅(qū)馳。
B.正確。
C.正確。憐憫;夸耀。兩句的"矜'’意思不同。句意:我怨恨他們的君王,但憐憫他的百姓/
不夸耀名節(jié)。
D.錯誤。這里指官員管理。句意:設(shè)置官吏,負(fù)責(zé)管理。
故選D。
1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為了不被諸侯嘲笑”錯誤,由原文“殺晉君與逐出之,與以歸之,與復(fù)之,孰利?”可知,
應(yīng)是為了秦國的利益;“河?xùn)|郡”錯誤,由原文“秦始知河?xùn)|之政”可知,應(yīng)是河?xùn)|。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御”,迎戰(zhàn);“視”,探視;“師少于我”,狀語后置,秦軍人數(shù)比我們少。
(2)“恥”,羞辱;“臨女”,統(tǒng)治你們;“無乃……乎”,恐怕……吧。
13.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其君是惡,其民何罪”可知,秦繆公體恤百姓,心懷仁愛。
②由原文“合大夫而謀日:……公子繁日:……公孫枝日:……是故歸惠公而質(zhì)子圉”可知,
秦繆公廣開言路,虛心納諫。
③由原文“晉又饑,秦伯又館之粟,日:’吾怨其君而矜其民可知,秦繆公不計前嫌,寬容
大度。
④由原文“晉其庸可冀乎!姑樹德焉,以待能者“可知,秦繆公冷靜謹(jǐn)慎,沉著隱忍。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四年(前647),晉國發(fā)生饑荒,向秦乞求買糧食??姽珕柊倮镛?,百里奚說:“天災(zāi)
第6頁共31頁
流行,各國都會更替發(fā)生,救援災(zāi)難體恤鄰國,是國家的道義。應(yīng)該賣給它?!壁嵉膬?/p>
子豹說:“應(yīng)攻打晉國?!笨姽f:“憎恨它的國君,它的百姓有什么罪!”秦國終于賣給
晉國糧食,運糧車從雍地一直接連到絳地。第二年秦國發(fā)生饑荒,請求向晉國買糧食。晉君
與大臣們商量這件事,虢射說:“去年上天把晉國賜給了秦國,秦國不知道奪取晉國,反而
賣給了我們糧食?,F(xiàn)在上天把秦國賜給了晉國,晉國難道可以違背天意嗎?應(yīng)該攻打秦國?!?/p>
惠公便采納了虢射的計謀,沒有賣給秦國糧食,并派軍隊攻打秦國。秦國非常生氣,也派軍
隊攻打晉國。
材料二:
惠公迎戰(zhàn)秦國軍隊,派韓簡去探視秦軍情況,韓簡回來報告說:“秦軍人數(shù)比我們少,
但斗士眾多?!被莨珕枺骸笆裁丛??”韓簡回答說:“因為你出奔逃亡時依靠過秦國,回
國繼承君位時煬勞過秦國,饑荒時又吃過秦國賣給我們的糧食,秦國對我們有三大恩惠而我
們都沒有報答,所以他們才來入侵。如今你又出兵出擊,秦軍沒有人不憤怒,晉軍沒有人不
懈怠,所以秦軍斗士眾多?!被莨f:“但如今我不出擊,回去后晉國一定會受到輕侮。一
介匹夫尚且不可輕侮,何況一個國家呢!”晉軍潰敗,惠公駕車的馬陷入泥濘之中不能行進。
惠公呼叫慶鄭說:“快用車來載我逃命!”但也未能救出惠公,于是晉惠公祓秦軍俘獲。秦
繆公班師回朝,到達(dá)王城,召集大夫們謀劃,說:“殺死晉君,與將晉君放逐出晉國,與把
他帶回秦國,與放他回國恢復(fù)他的君位,哪個處理方法對我們秦國更有利?”公子紫說:“殺
死他對秦國有利。”公孫枝說:“不可以。我們已經(jīng)讓大國的卿土在戰(zhàn)場戰(zhàn)敗蒙恥,又殺他
們的國君來加重這種恥辱,這樣晉君的兒子就會想著為父報仇,臣子就會想著為國君報仇,
這種事即使不是秦國干的,天下人誰不憎恨呢?”公子紫說:“我難道只白白地殺晉君就算
完了?我將用公子重耳來代替他為國君?!惫珜O枝說:“羞辱了一國的士大夫,又說我立有
道的國君來統(tǒng)治你們,恐怕不可以吧?倘若行不通,必定被諸侯取笑。戰(zhàn)勝大國卻被諸侯取
笑,不可以說是威武。殺弟弟而立他的哥哥,哥哥假如感激我卻忘記了他的親人,不可以說
是仁義。如果沒有忘記,這是秦國第二次施恩而沒有成功,不可以說是明智?!笨姽珕枺骸澳?/p>
么該怎么辦呢?”公孫枝說:“不如放他回去,和晉國締結(jié)和約,恢復(fù)他的君位,但讓他的
嫡子做人質(zhì),使他們父子交替住在秦國,這樣秦國就可以不受禍害了。”因此讓惠公回晉
國,讓子圉到秦國為人質(zhì),秦國開始管理黃河以東的政務(wù)。
材料三:
第7頁共31頁
晉國又發(fā)生了饑荒,秦繆公又送給他們糧食,說:“我怨恨他們的君王,但憐憫他的百
姓。況且我聽說唐叔受封的時候,箕子曾說過:'唐叔的后代必定會強大?!瘯x國難道是可
以隨便打主意的嗎?我姑且多樹立德行,以等待有才能的人。”從這時起,秦國開始在黃河
以東征收賦稅,設(shè)置官吏,負(fù)責(zé)管理。
14.B15.C16.B17.(1)失去親近的人,禍患必然到來,國家困難轉(zhuǎn)而去乞
求結(jié)盟,所失去的東西就多了,您一定會后悔這樣做。
(2)這樣看來,如果(國君)沒有德行、百姓不和睦,神明就不來享用祭物了。神明所依
靠的,必將在于德行。18.①先是用諺語“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告訴虞公虞國和虢國
是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②然后以虢國和桓、莊后代與晉侯是同一宗族尚且都被晉國攻打為例,
說明國家之間有利益關(guān)系就有威脅,反駁虞公認(rèn)為晉國不會加害同一宗族的虞國的觀點;③
最后引用《周書》中的話,說明神明只依從有德行的人,不會保佑虞公。
【解析】14.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周王派周公召見鄭伯,說:“我安撫你去跟隨楚國,又讓晉國輔助你,(你)可以稍稍
安定了?!班嵅畬χ芡醯拿罡械礁吲d,但又對他沒有朝見齊國感到懼怕,所以(打算)逃
回國不參加會盟。
“輔之以晉'’的意思是“讓晉國輔助你“,語意完整,"以晉''是"輔之”的后置狀語,故二者不能
斷開,排除AD;
“其不朝于齊也”是“懼”的賓語,其間不能斷開,排除C。
故選Bo
15.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A.都是“勸諫”的意思。句意:宮之奇勸諫(虞公)說/上書勸諫我的人。
C.“朔,指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農(nóng)歷每月初一日叫晦“錯誤,農(nóng)歷每月初一叫朔,每月的最
后一天叫晦。
故選C。
第8頁共31頁
1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是宮之奇勸阻虞公的話,是說如果晉侯攻下虞
國后發(fā)揚他的美德來(向神明)進獻(xiàn)芳香的祭品,神明不會拒絕,這里推測的是晉侯的行為
而非虞公的行為,且文中并未說虞公覺得'‘自己具備美德
故選B?
1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病”,禍患到來;“盟”,結(jié)盟;“所喪”,失去的東西。
(2)“如是“,這樣看來;“和”,和睦;“馮”,依靠。
18.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可知,先是用諺語“輔車相依,
唇亡齒寒”,告訴虞公虞國和虢國是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
②由原文“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
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可知,然后以虢國和桓、莊后代與晉侯是同一宗族尚且都被
晉國攻打為例,說明國家之間有利益關(guān)系就有威脅,反駁虞公認(rèn)為晉國不會加害同一宗族的
虞國的觀點;
③由原文“故《周書》日: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日:’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秩眨骸?/p>
不易物,惟德槃物。’”可知,最后引用《周書》中的話,說明神明只依從有德行的人,不會
保佑虞公。
參考譯文:
秋季,諸侯會盟。周王派周公召見鄭伯,說:“我安撫你去跟隨楚國,又讓晉國輔助你,
(你)可以稍稍安定了。”鄭伯對周王的命令感到高興,但又對他沒有朝見齊國感到懼怕,
所以(打算)逃回國不參加會盟。(鄭國大夫)孔叔阻止他說:“國君不能輕率(行動),輕
率(行動)就會失去親近的人。失去親近的人,禍患必然到來,國家困難轉(zhuǎn)而去乞求結(jié)盟,
所失去的東西就多了,您一定會后悔這樣做。”鄭伯不聽,丟掉他(帶來)的軍隊逃回國。
晉侯再次向虞國借路來攻打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諫(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
屏障。虢國滅亡,虞國必定跟著滅亡。晉國的野心不能助長,對入侵者不能放松警惕。一次
第9頁共31頁
已經(jīng)可以說是過分了,難道可以來第二次嗎?俗話說'面頰和牙床骨互相依靠,失去了嘴唇,
牙齒便感到寒冷',這說的就是虞國和虢國的關(guān)系?!庇莨f:“晉國,和我是一個宗族,
難道會害我嗎?”宮之奇回答說:“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兒子。太伯不聽從父命,因此沒
有繼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兒子;(他們)做過文王的掌政大臣,在王室有功勛,受勛
的記錄還收藏在盟府。晉國將要滅掉虢國,對虞國還有什么愛惜的呢?再說晉侯愛虞國(這
件事),(對于他來說)虞國能比桓叔、莊伯的后代更加親近嗎?桓叔、莊伯的后代有什么罪
過,晉侯把他們殺了,不就是因為有威脅嗎?親人因為尊榮而有威脅,尚且被殺害,何況是
國家之間(有利益關(guān)系)呢?”虞公說:“我祭祀的祭品豐盛又潔凈,神明必定保佑我?!?/p>
宮之奇回答說:“我聽說:鬼神不親近哪一個人,只依從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說:上
天沒有偏愛,只輔助有德行的人。又說:'(祭祀的)黍稷不芳香,只有光明的美德才芳香。'
又說:'百姓并不改變祭祀的物品,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祭物。'這樣看來,如果(國
君)沒有德行、百姓不和睦,神明就不來享用祭物了。神明所依靠的,必將在于德行。如果
晉侯攻取了虞國,發(fā)揚他的美德來(向神明)進獻(xiàn)芳香的祭品,神明難道會舍棄嗎?”虞公
沒有聽,答應(yīng)了晉國使者。八月某一天,晉侯包圍上陽。問卜偃說:“我能夠成功嗎?”卜
偃回答說:“能攻下?!睍x侯說:“什么時候?”卜偃回答說:“童謠說:丙子日的清早,
龍尾星被日光奪照,軍服威武美好,奪取虢國的旗號。鶉火星像只鳥,天策星沒有光耀,鶉
火星下整理軍隊,虢公將要逃跑。(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幼兒園班務(wù)個人工作方案
- 配電線路知識培訓(xùn)課件
- 酒店服務(wù)質(zhì)量提升
- 用友管理信息化課堂薪資管理
- 2025年吉林長春市普通高中高三五月月考?xì)v史試題試卷含解析
- 上海市閔行區(qū)2025年第二學(xué)期初三英語試題期末教學(xué)質(zhì)量(一模)監(jiān)測卷含答案
- 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一中2025年高三3月聯(lián)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廣州涉外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藝術(shù)實踐(3)》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yè)學(xué)院《園藝學(xué)通論》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清遠(yuǎn)市2025屆四下數(shù)學(xué)期末教學(xué)質(zhì)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行政管理社會調(diào)查計劃+調(diào)查記錄表+調(diào)查報告5600字】
- 心肺復(fù)蘇+AED操作考核評分表
- 油漆工施工安全技術(shù)詳細(xì)措施培訓(xùn)
- 我的家鄉(xiāng)東營廣饒旅游宣傳介紹
- 英語48個國際音標(biāo)課件(單詞帶聲、附有聲國際音標(biāo)圖)
- 電商運營總監(jiān)工作的崗位職責(zé)與電商運營經(jīng)理崗位的具體職責(zé)
- 國家開放大學(xué)國開電大《電商數(shù)據(jù)分析》終考考核
- 第十五章藥物制劑的設(shè)計
- 教科版科學(xué)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電路》單元作業(yè)設(shè)計
- 中醫(yī)治療“粉刺”醫(yī)案16例
- 吊籃施工安全管理培訓(xùn)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