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課件下載(統(tǒng)編版)1_第1頁
古詩詞誦讀課件下載(統(tǒng)編版)1_第2頁
古詩詞誦讀課件下載(統(tǒng)編版)1_第3頁
古詩詞誦讀課件下載(統(tǒng)編版)1_第4頁
古詩詞誦讀課件下載(統(tǒng)編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下冊

課外古詩詞誦讀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下冊

課外古詩詞誦讀1學(xué)習(xí)內(nèi)容《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送友人》李白《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卜算子·詠梅》陸游學(xué)習(xí)內(nèi)容《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21.走進(jìn)作者,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詩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詩句描繪的景象,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詩中蘊(yùn)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和默寫。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走進(jìn)作者,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詩中描述的情景。

3詩詞朗讀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詩詞朗讀題破山寺后禪院4作者常建籍貫可能是長安(今陜西安)朝代唐代作品風(fēng)格長于五言詩,以山水田園詩著稱,意境清遠(yuǎn),風(fēng)格淡然。其邊塞詩也很有成就。代表作品《題破山寺后禪院》《宿王昌齡隱居》《吊王將軍墓》等作者簡介作者常建籍貫可能是長安(今陜西安)朝代唐代作品風(fēng)格長于五言詩5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一百四十四(中華書局1960年版)。破山寺,即今江蘇常熟虞山北麓興福寺。禪院,寺院。江蘇常熟虞山是蘇南風(fēng)景名勝,現(xiàn)已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詩人由于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尋幽探勝,從而寫下了這首詩。背景鏈接本詩選自《全唐詩》卷一百四十四(中華書局1960年版6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詩詞解讀幽靜的處所。彎曲的小路。僧人住的房舍。譯文:清晨我走進(jìn)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樹林。蜿蜒的小路通向幽僻處,禪房花木繁茂。題破山寺后禪院詩詞解讀幽靜的處所。彎曲的小路。僧人住的房舍。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詩詞解讀使……怡然自得。人的世俗之心。指各種聲響。寺院誦經(jīng),敲鐘開始,敲磬停歇。譯文:山中景色使鳥兒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一切聲響此刻全都沉寂,只有鐘磬聲在空中回蕩。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詩詞解讀使……怡然自得。人的世俗之心8首聯(lián)交代了詩人來到破山寺的時間及所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詩詞解讀首句勾勒出清晨時分后禪房四周的環(huán)境。一個“入”字,寫出了古寺美景之幽遠(yuǎn),一個“照”字又將旭日東升時的勃勃生機(jī)寫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詩人欣喜昂揚(yáng)的情緒。首聯(lián)交代了詩人來到破山寺的時間及所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9詩詞解讀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首聯(lián)詩人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以靜襯靜,形象地描繪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詩詞解讀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首聯(lián)詩人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10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頸聯(lián)緊承頷聯(lián),進(jìn)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吧焦狻鄙街械木吧!皭偂?,用作動詞,使……怡然自得。?!翱杖诵摹保谷诵闹械碾s念消除?!翱铡?,消除。形容詞用作動詞,“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寫山光使飛鳥也怡然自樂,實際上,鳥的怡然自樂是詩人心情愉悅的反映。下句寫人心對潭影而空,既是詩人表達(dá)了寧靜的內(nèi)心感受,也隱約流露了對現(xiàn)實的憤慨和反感。這兩句詩以動顯靜,因景生情,含蓄雋永。詩詞解讀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頸聯(lián)緊承頷聯(lián),進(jìn)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11

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寫寺中清幽的環(huán)境。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肅穆的禪房,構(gòu)成一種靜謐祥和的氣氛,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飛靈魂。那山光水色、鳥語花香、清潭倒影,都會引起無限遐思,詩人仿佛在其中參悟到了禪意,擺脫了塵世的一切煩惱。詩詞解讀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寫寺中清幽的環(huán)境。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12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是上一聯(lián)的補(bǔ)充,進(jìn)一步以鐘磬音響輕輕回蕩,以動襯靜,映襯山寺萬籟俱寂的寧靜氣氛?!叭f籟”,指自然界萬物發(fā)出的各種聲響?!熬恪保?,全部。“寂”,寂靜,沒有聲音。成語“萬籟俱寂”出于此句。詩詞解讀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是上一聯(lián)的補(bǔ)充,進(jìn)一步以鐘磬音響輕輕13

尾聯(lián)寫詩人沉浸在這幽靜的山光水色中,仿佛大自然和人世間的其他所有聲響都消逝了,只有“鐘磬音”回蕩在這幽靜的世界里。而詩人淡泊的情懷、內(nèi)心的感悟也隨著這鐘磬音起伏飄揚(yáng),裊裊不絕。詩詞解讀尾聯(lián)寫詩人沉浸在這幽靜的山光水色中,仿佛大自然和人世14

這首詩緊緊圍繞破山寺后禪院來寫,描繪了寺院的清幽與潔凈,抒發(fā)了詩人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懷。詩詞主題這首詩緊緊圍繞破山寺后禪院來寫,描繪了寺院的清幽與潔15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詩詞朗讀送/友人詩詞朗讀16作者李白生卒年701-762字太白作品風(fēng)格他的詩詞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夸張。他最擅長樂府詞行,近體則以七絕和五律著稱。代表作品有《李太白集》傳世,代表詩作有《望廬山瀑布》《蜀道難》《行路難》《將進(jìn)酒》等號青蓮居士朝代唐代評價浪漫主義詩人,被譽(yù)為“詩仙”作者簡介作者李白生卒年701-762字太白作品風(fēng)格他的詩詞豪邁奔放,17

這首詩是《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的續(xù)作,正篇詩題中已有“送杜二甫”,續(xù)作便直接寫為“送友人”,魯郡即今兗州。唐時的兗州,送客地點多在城東堯祠一帶?!端陀讶恕芬鄬懺趫蜢羟般羲氖T路上,北望九仙山嶂列,合“青山橫北郭”。泗水從曲阜向西流來,入兗州境即轉(zhuǎn)向南,又朝西南流,是謂“白水繞東城”。背景鏈接這首詩是《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的續(xù)作,正篇詩題中已有18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詩詞解讀外城。在城的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分別。蓬草,枯后根斷,常隨風(fēng)飛旋。這里比喻即將孤身遠(yuǎn)行的友人。譯文: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著城東流過。在此地一別,你就要像孤獨的蓬草那樣隨風(fēng)飛旋,到萬里之外去了。送友人詩詞解讀外城。在城的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分別。蓬草,枯1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詩詞解讀比喻難舍之情。此。離群的馬。馬嘶叫聲。

譯文:游子行蹤不定,就像天上的浮云,落日緩緩而下,似乎有所留戀。揮揮手從此分離,離群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詩詞解讀比喻難舍之情。此。離群的馬。20詩詞的首聯(lián)交代了送別的地點和環(huán)境,描摹出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扒唷薄鞍住毕嚅g,色彩明麗;“橫”字勾勒出青山的靜姿,“繞”字描畫出白水的動態(tài),用詞準(zhǔn)確而傳神。詩詞解讀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頷聯(lián)寫出了離別的深情。借“孤蓬”來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達(dá)了對朋友深切的關(guān)心。此地一別,離人就要象蓬草那樣隨風(fēng)飛轉(zhuǎn),到萬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落筆如行云流水,舒暢自然,不拘泥于對仗,別具一格。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詩詞的首聯(lián)交代了送別的地點和環(huán)境,描摹出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21頸聯(lián)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隨風(fēng)飄浮,象征著友人行蹤不定;夕陽徐徐而下,似不忍離開大地,隱喻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詩詞解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尾聯(lián)兩句情意更切?!皳]手”是寫分離時的動作,詩人沒有直說內(nèi)心的感受,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詩人和友人在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那載著友人的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作者借班馬嘶叫襯托離愁別緒,突出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頸聯(lián)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隨風(fēng)飄浮,象征著友人行221.首聯(lián)“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描繪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何作用?【1】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描繪了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點出送別地點,烘托了作者的送別之情。

探討研究1.首聯(lián)“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描繪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32.這首詩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馬”這些物象來表現(xiàn)“游子意”的?請作簡要分析?!肮屡睢彪x根后隨風(fēng)而去,不知何處落腳,寫出了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漂浮不定,寫出了游子行蹤不定;“班馬”為離群之馬,分手之際,蕭蕭長鳴,寫出游子離別友人的孤獨和惆悵。探討研究2.這首詩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馬”這些物象來表現(xiàn)“243.這首詩寄寓了怎樣的“故人情”?【1】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2】對友人的漫長孤獨旅程和未來命運的深切關(guān)懷之情。

探討研究3.這首詩寄寓了怎樣的“故人情”?【1】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25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云,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jié)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dá)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diào)。這正是評家深為贊賞的李白送別詩的特色。詩詞小結(jié)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26

詩詞解讀首聯(lián):告別地點,景致優(yōu)美頷聯(lián):與友話別,深情關(guān)切頸聯(lián):對仗工整,情意綿綿尾聯(lián):班馬長鳴,難舍難分詩詞解讀首聯(lián):告別地點,景致優(yōu)美27

這是一首情意深厚的送別詩,詩人描寫了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云及嘶鳴的班馬等,刻畫了動人的送別場景,渲染了離別時的悲傷氣氛,表達(dá)了依依惜別之意。詩詞主題這是一首情意深厚的送別詩,詩人描寫了青翠的山嶺、清澈28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詩詞朗讀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29作者蘇軾生卒年1037-1101字子瞻評價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與辛棄疾并稱“蘇辛”代表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diào)詞頭》《題西林壁》《赤壁賦》等號東坡居士朝代北宋籍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作者簡介作者蘇軾生卒年1037-1101字子瞻評價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30

本詞選自《東城樂府箋》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卜算子,詞牌名。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黃州東南。蘇軾初到黃州,一家人寓居定慧院中。蘇軾因?qū)懺姭@罪,幸免一死,被貶到黃州后,仍驚魂未定,夢寐惶恐。此詞是作者剛從“烏臺詩案”里解脫出來,只身到黃州時所寫,描寫了作者深夜獨自漫步時的所見所感,抒發(fā)了從政失意而寂寞孤獨的情愫。背景鏈接本詞選自《東城樂府箋》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1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詩詞解讀幽居之人。指深夜。漏,指漏壺,古代計時的器具。深夜壺水漸少,很難聽到滴漏聲音了,所以說“漏斷”。枝葉稀疏的桐樹。譯文: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樹上,滴漏聲斷,人們開始安靜。誰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仿佛那孤雁的縹緲身影。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詩詞解讀幽居之人。指深夜。漏,指漏壺32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詩詞解讀知曉。江河中泥沙淤積而成的小塊陸地。譯文:孤雁驚飛卻又回過頭來,心里有幽恨卻無人知道。它挑遍了寒枝不肯棲息,寧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涼。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詩詞解讀知曉。江河中33

這首詞運用了借物抒懷的手法。詞的上闋寫深夜院中所見景色。前兩句營造了一種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做鋪墊。后兩句先是描寫出一位獨來獨往、心事重重的“幽人”形象,隨即又引出“孤鴻”這一形象。這兩句中的人、鳥形象極富象征意味,“孤鴻”的掠影更強(qiáng)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使其孤獨的形象更具體感人。詩詞解讀這首詞運用了借物抒懷的手法。詞的上闋寫深夜院中所見景34詞的下闋著力描寫“孤鴻”。前兩句寫“孤鴻”驚飛又回頭尋覓的姿態(tài)和有“恨”卻無人知曉的心理,突出表現(xiàn)了它沒有知音、孤苦難耐的心境。后兩句寫“孤鴻”挑遍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表現(xiàn)了詞人心境的孤獨和志趣的高潔。這首詞托物寫懷,是詞人對人生的反省,也是對理想的堅守。詩詞解讀詞的下闋著力描寫“孤鴻”。前兩句寫“孤鴻”驚飛又回頭尋覓的姿35探討研究

月——缺,桐——疏,漏——斷,人——幽,鴻——孤,枝——寒,沙洲——冷。1、全文分為上下兩片,共有哪些意象?

缺月、疏桐、漏斷、幽人、孤鴻、寒枝、沙洲。2、這些意象分別有哪些特點?詩人分別用哪些詞語來描繪它們?探討研究月——缺,桐——疏,漏——斷,人——幽,鴻——36探討研究

【1】疏桐暗示良禽擇木而棲的環(huán)境的荒涼,也暗示在封建社會里正直的人才難以得到重用。

【2】漏斷說明到了深夜,作者的心情才得以安靜下來。

【3】幽人是蘇軾自稱為幽囚之人,聯(lián)系背景,可知當(dāng)時蘇軾處境艱難,心情低落?!?】孤鴻指孤單的鴻雁,鴻雁是候鳥,春秋遷徙。在古詩詞里,文人常常取鴻雁春秋遷徙,一生漂泊無定,沒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涼悲苦?!?】寒枝暗示蘇軾當(dāng)時的凄涼處境。【6】沙洲是江湖河流里和海濱、湖濱帶出露水面的沙灘,在當(dāng)時是人煙稀少,荒涼清冷的環(huán)境。3、這些意象特點分別涉及哪些藝術(shù)手法?蘊(yùn)含哪些思想感情?探討研究【1】疏桐暗示良禽擇木而棲的環(huán)境的荒涼,也暗示在37

詩詞小結(jié)這首詞運用了比興、象征等藝術(shù)手法,以孤鴻為喻,托物言志。把孤鴻失群與幽人失志聯(lián)系起來,巧妙地表達(dá)了作者“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這正是蘇軾貶居黃州時無所依托而又無可哀告的寂寞與傷感的心情與處境的真實寫照。詩詞小結(jié)這首詞運用了比興、象征等藝術(shù)手法,以孤鴻為喻38

本詞作者描寫了深夜所見景象,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dá)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詩詞主題本詞作者描寫了深夜所見景象,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39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詩詞朗讀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40作者陸游生卒年1125-1210字務(wù)觀評價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jǐn)嚴(yán),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代表作品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代表詩作有《示兒》《書憤》《游山西村》等號放翁朝代南宋籍貫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作者簡介作者陸游生卒年1125-1210字務(wù)觀評價其詩語言平易曉暢,41

陸游生活在日益衰敗的南宋,他的一生充滿坎坷:早年參加考試被薦送第一,被秦檜所嫉;孝宗時又為一群小人所排擠;在王炎幕府時籌劃平定中原,又受到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壓制,不得遂其志。讀這首詞,聯(lián)系陸游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梅花是他的縮影。這首詠梅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背景鏈接陸游生活在日益衰敗的南宋,他的一生充滿坎坷:早年參加42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詩詞解讀無人過問。遭受。譯文:驛站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寂地綻放著,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獨自愁苦,卻又遭到了風(fēng)雨的摧殘。卜算子·詠梅詩詞解讀無人過問。遭受。譯文:驛站外的斷橋邊,梅43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詩詞解讀苦苦,極力。任憑。凋謝。香氣依舊存在。譯文:梅花不想和百花爭春斗艷,任憑百花妒忌。即使凋零了,化作泥,又碾作塵,也一如既往散發(fā)出縷縷清香。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詩詞解讀苦苦,極力44

詞的上闋狀物寫景寫梅花的生存境況。從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到無人欣賞的孤寂,再到暮雨黃昏的愁苦,寫出了梅花處境的悲涼。上闋,描繪了風(fēng)雨中獨自綻放的梅花。梅花長在偏僻的“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種的,它寂寞地開放著?!耙咽屈S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在這樣的暮色黃昏中,獨自挺立開放的梅花難免會有著孤苦無依的愁苦,更何況環(huán)境如此惡劣,風(fēng)雨交加,倍受摧殘。這實在令人深深嘆息。詩詞解讀詞的上闋狀物寫景寫梅花的生存境況。從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到無人45詩詞解讀下闋抒情寫梅花的品格精神。梅花無意與百花爭搶春光,只是孤獨地在野郊之外開放?!盁o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表現(xiàn)出作者性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最后幾句,把梅花的“獨標(biāo)高格”再推進(jìn)一層: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但它那“別有韻致”的香味,卻永遠(yuǎn)“如故”。

下闋主要抒寫梅花的兩種美德?!盁o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樸實無華,不慕虛榮,不與百花爭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開放,它的與世無爭使它胸懷坦蕩,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節(jié)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淪落到化泥作塵的地步,還香氣依舊。詩詞解讀下闋抒情寫梅花的品格精神。梅花無意與百花爭搶春光,只46探討研究1、“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表現(xiàn)了什么?

表現(xiàn)了梅花生長的環(huán)境孤苦無依、異常惡劣。2、“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北憩F(xiàn)了梅花的什么遭遇?表現(xiàn)了梅花風(fēng)雨交加,倍受摧殘的遭遇。

表現(xiàn)了梅花樸實無華,不慕虛榮,胸懷坦蕩的品質(zhì)。3、“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北憩F(xiàn)了梅花的什么品質(zhì)?探討研究1、“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表現(xiàn)了什么?表現(xiàn)了47探討研究4、“零落成泥輾作塵”表現(xiàn)了梅花的什么遭遇?

表現(xiàn)了梅花倍受摧殘、排擠、虐待的遭遇。5、“只有香如故”表現(xiàn)了梅花的什么品質(zhì)?表現(xiàn)了梅花堅守節(jié)操、頑強(qiáng)不屈、剛正不阿的品質(zhì)。6、想一想,梅花在詞中象征著什么?此詞詠梅,實際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跡,自抒懷抱。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課件(共50張PPT)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課件(共50張PPT)探討研究4、“零落成泥輾作塵”表現(xiàn)了梅花的什么遭遇?表現(xiàn)了48

全詞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高潔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質(zhì),暗喻了自己雖終生坎坷卻堅貞不屈,表現(xiàn)了作者孤傲高潔、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風(fēng)骨。詩詞主題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課件(共50張PPT)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課件(共50張PPT)全詞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高49寫出與梅有關(guān)的古詩句。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拓展延伸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課件(共50張PPT)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課件(共50張PPT)寫出與梅有關(guā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