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婁底市春元中學2020-2021學年高二11月考歷史試卷_第1頁
湖南省婁底市春元中學2020-2021學年高二11月考歷史試卷_第2頁
湖南省婁底市春元中學2020-2021學年高二11月考歷史試卷_第3頁
湖南省婁底市春元中學2020-2021學年高二11月考歷史試卷_第4頁
湖南省婁底市春元中學2020-2021學年高二11月考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試卷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15*4=60)1.北宋僧人契嵩說:儒教“大有為”而“治世”,佛教“大無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雖不同,而同歸于治”。這反映了()A.佛教主動適應社會現(xiàn)實 B.儒、佛開始出現(xiàn)合流C.佛教成為社會主流思想 D.儒學統(tǒng)治地位發(fā)生動搖2.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中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學派作了如下的評價()①關注文化,留下了仁愛、正義、自強的核心價值。②關注人物,留下了真實、自由、寬容的人生追求③關注國家,留下了公開、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國理念④關注社會,留下了平等、互利、博愛的社會理想下列學派與題干中評價對應正確的是:A.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3.下表是某學者對漢武帝“獨尊儒術”原因的分析。由此可見,“獨尊儒術”

()序號原因分析一原來的宗法社會并沒有被完全破壞,漢初的平民樂于使用昔日貴族的禮教制度。二漢完成統(tǒng)一之后,制定各種新制度,離不開儒家學者的幫助,在這方面,其他學派遠不能與儒家相比。三儒家六藝兼容并包,儒家獨尊后,其他學說仍可在六藝的大帽子下,改頭換面,保持存在。A.促進了社會穩(wěn)定和文化繁榮

B.適應了貴族政治需要C.使諸子百家實現(xiàn)了充分融合

D.具有深厚的社會土壤4.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占人口多數(shù)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對象。他主張設立各級學校,教授儒家經(jīng)典,將他們培養(yǎng)為“篤于禮而薄于利”“以天下為憂”的君子。董仲舒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落實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 B.使儒家思想成為各級學校教育教學的內(nèi)容C.大力踐行“重義輕利”的社會價值觀念 D.倡導“行教化、正萬民”,以維護統(tǒng)治5.下圖是宋朝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內(nèi)容最有可能是()A.因果輪回 B.天理 C.修煉養(yǎng)生 D.仁和禮6.梁啟超說:“黃宗羲……在過去二百年間,大家熟視無睹?!钡院?卻被譽為“中國的盧梭”,是“過去民主思想的偉大代表”。導致黃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A.他的思想主張脫離時代要求 B.近代興起向西方學習的潮流

C.反君主政體成為國人的共識 D.救亡圖存成為近代思想主題7.智者運動是古代西方以及整個世界思想史上第一次“怯魅”,人類開始意識到自己有權利重新規(guī)范自己的生活。這一運動()A.促進了“人”與“社會”的雙重覺醒 B.在哲學意義上發(fā)現(xiàn)“自我”

C.首次論證了“天賦人權”的核心理論 D.促進了希臘民主政治的發(fā)展8.柏拉圖認為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使雅典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那些被判了死罪的或要流放國外的,竟好像是去旅游一樣,照舊在另一個地方的人流中招搖過市”“只要有誰建議稍加約束,他們就會覺得受不了,就要大發(fā)雷霆”。柏拉圖意在()A.批判無政府主義 B.反對無限度的自由C.指責雅典的公民 D.主張放棄民主制度9.“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文人中間,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觀,相對來說是很少見的……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边@表明文藝復興時期的文人(

)

A.對現(xiàn)世生活持悲觀態(tài)度 B.仍然受宗教神學的束縛

C.以圣神主義為文藝核心 D.形成系統(tǒng)條理的世界觀10.路德認為,基督徒作為個人屬于信仰的世界,每個人都為自己的信仰負責。世俗世界里,個人必須服從世俗權威。無論信仰世界還是現(xiàn)實世界,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因而都不可違背。這種主張在當時受到德意志各封建諸侯的普遍歡迎,主要是因為它()A.推動了德國宗教信仰自由 B.宜揚了自由平等思想C.適應了民族國家發(fā)展趨勢 D.否定了羅馬教廷權威11.伏爾泰認為“宗教狂熱使科學本身也變成了它的同謀者,并扼殺理性”,但他同時也認為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沒有上帝,也要造出一個上帝來”。由此可知伏爾泰()A.偏離了理性思考的軌道 B.背叛了啟蒙運動的宗旨C.未擺脫宗教神學的束縛 D.意識到宗教的社會功能12.孟德斯鳩曾不止一次用漁網(wǎng)的比喻來解釋“政治自由”:在一個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處于法律之下,盡管像魚身處漁網(wǎng)之中,卻相信自己是自由的。這反映了他()A.提倡受法律保護的自由 B.推崇分權制衡下的民主C.主張推翻封建專制制度 D.強調(diào)政治自由的重要性13.《夢溪筆談》記載:“方家(指方術之士)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边@則材料說明了宋代()A.指南針普遍應用于航海 B.統(tǒng)治者重視科技發(fā)明C.傳統(tǒng)科技有了新的突破 D.傳統(tǒng)科技領先世界14.《世界文明史》中記載:“元代戲曲的地位提高,成為一種主要的藝術形式,部分原因是因為科舉中止,使才子們無法求取功名,轉(zhuǎn)而在以往不屑一顧的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上下功夫?!币陨险撌鼋沂境鲈d盛的原因是()A.國家政策的影響 B.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C.元朝的高壓統(tǒng)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15.明代杰出畫家徐渭的主要作品《黃甲圖》,圖中肥闊的荷葉已開始凋零,一只螃蟹緩緩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現(xiàn)秋水,荷葉墨色淋漓,畫蟹形狀雖夸張,卻饒有筆情墨趣。此畫所反映的中國文人畫的典型特點是()

A.“以形寫神”,形態(tài)逼真 B.“意在筆先”,“趣在法外”

C.工筆重彩,色彩絢麗 D.注重寫實,富有生活氣息二、材料題(16~19題,每題10分,共40分)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薄墩撜Z·顏淵》材料二仲舒復對曰:“……《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薄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犯鶕?jù)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張。(4分)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種主張在當時的社會效果及其原因。(6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伏爾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學的中國是開明專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從不規(guī)定國民的宗教信仰”?!爸袊恼误w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則結為一體的,這種政治與道德的統(tǒng)一,也為對現(xiàn)實不滿的法國人提供了一種榜樣。”——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在專制國家里,每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單獨的帝國。那里的教育主要是教人如何與別人相處,“為人只講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所以范圍是很狹窄的,它只是把恐怖置于人們的心中。三分不痛不癢的真話與七分結結實實的假話結合得天衣無縫。這種教育只是把一些極簡單的宗教原理和知識灌輸?shù)饺藗兊木袷澜缰卸?。在那?求知會招致危險,競爭足以惹禍;至于品德,亞里士多德不相信還有什么品德是屬于奴隸的。這就使這種政體的教育范圍極為狹窄。因此在像中國這種國家里,儒家教育從某些方面來說,是等于零的。它不能不先剝奪人們頭腦中應得的一切,然后再給人們一點點的東西;不能不由培養(yǎng)壞臣民開始,以便培養(yǎng)好奴隸?!幾浴墩摲ǖ木瘛?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伏爾泰關于中國形象的主要觀點。(4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該觀點的原因。(2分)(2)根據(jù)材料一、二,概述歐洲啟蒙思想家對儒學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者之間的本質(zhì)目的有何相似。(2分)18.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是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下表為《中國的世界記錄》中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tǒng)計表。類別數(shù)學天文歷法氣象地學化學農(nóng)學機械水利輕工兵器項數(shù)2225259257788材料二材料三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賢的道德、教誨,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輝煌的象征,同時也是進取的阻力。立論,言必稱三代;著文,開篇子曰詩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舊,不思變革,是我們偉大民族的另一種“色彩”?!吨形鲗Ρ?00年》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分布特點(2分)。并分析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2分)(2)據(jù)材料二,指出火藥和指南針的發(fā)明對歐洲社會進步、世界文明發(fā)展的作用。(4分)(3)據(jù)材料三分析四大發(fā)明沒有推動中國社會轉(zhuǎn)型的原因。(2分)19.“新民本思想”是明清之際形成的一種政治理念和社會思潮,是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革新形態(tài)。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舊民本是時代呼喚君主集權政治的產(chǎn)物,新民本則是在時代試圖解構君主專制制度之際應運而生的。所以舊民本中包含著濃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則包含著強烈的限君意識。如果說,“一盤散沙”式的小農(nóng)社會迫切需要強有力的君主集權來實行國家權力的整合,那么,手工商業(yè)時代到來之際那只“看不見的手”便開始排斥君主專制制度。新民本思想家在罪君和限君的同時,卻無法擺脫舊的傳統(tǒng)思想的羈絆,最終選擇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順利駛向近代民主的廣闊海域?!T天瑜、謝貴安《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材料二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約束君主權力。他們以社會分工理論為基礎確立宰相與君主的同事關系,在行政上擁有與君主“同議可否”的權力。黃宗羲認為學校不僅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國家的機構。學校參與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對君主進行監(jiān)督與制約。王夫之則提出將中央的權力一級級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縣,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謂一統(tǒng)”。——摘編自謝貴安《明清文化史探研》(1)結合所學知識,請列舉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舊民本”思想的主要主張(2分)據(jù)材料一,概括材料中舊民本思想與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差異。(4分)(2)據(jù)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約束君主權力的主要措施。(3分)(3)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新民本思想”。(1分)

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材料中“儒教‘大有為’而‘治世’,佛教‘大無為’而‘治公’”體現(xiàn)了佛教將其“治心”思想與儒學的“治世”思想相結合,從而獲得了新的發(fā)展,故A項正確;儒佛開始出現(xiàn)合流是在魏晉時期,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佛教在中國歷史上始終沒有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故C項錯誤;這一時期儒學仍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故D項錯誤。2.答案:A解析:依據(jù)題干材料,結合所學可知,①體現(xiàn)了“兼愛”的思想,是墨家的思想主張.

②體現(xiàn)了“無為”的思想,是道家的思想主張.

③體現(xiàn)了法家的治國思想.

④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的“仁”、“義”,故A項正確.

故選A.3.答案:D解析:D.依據(jù)材料“漢初的平民樂于使用昔日貴族的禮教制度”“漢完成統(tǒng)一之后,制定各種新制度,離不開儒家學者的幫助”“儒家獨尊后,其他學說仍……保持存在”來看,平民、儒家學者以及其他學派都可以接受“獨尊儒術”,表明其具有深厚的的社會土壤。故答案為D項;A.材料未體現(xiàn)出社會的穩(wěn)定和文化的繁榮,排除;B.西漢時,貴族政治已經(jīng)解體,排除;C.漢代儒學并未把諸子百家充分融合,排除。故選:D。4.答案:D解析:材料中董仲舒的主張是培養(yǎng)君子,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無關,故A項錯誤;B項不是董仲舒的主要目的,故B項錯誤;C項不是主要目的,排除;董仲舒主張通過儒家教育培養(yǎng)“篤于禮而薄于利”“以天下為憂”的君子,倡導“行教化、正萬民”,以維護君主統(tǒng)治,故D項正確。5.答案:B解析:程顥、程頤是理學的重要代表人物,楊時和游酢向他們求教的內(nèi)容最有可能是理學方面的知識,故選B項;A項是佛教主張,C項是道教主張,D項是孔子的思想,均排除。6.答案:D解析:黃宗羲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具有民主啟蒙色彩,符合時代要求,故A項錯誤;黃宗羲的思想在當時不受重視是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限制(封建專制制度阻礙),近代以后,卻被譽為“中國的盧梭”,是“過去民主思想的偉大代表”,這是國人向西方學習民主制度的需要,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目的在于救亡圖存,挽救民族危亡,近代興起向西方學習的潮流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B項錯誤;近代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主張實現(xiàn)君主立憲制,故C項錯誤;近代之所以興起向西方學習的潮流是由于救亡圖存成為近代思想主題,故D項正確。7.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智者學派是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產(chǎn)生,它的產(chǎn)生促進了希臘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故D正確;

ABC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D。8.答案:B解析:批判無政府主義不是題干的主旨,故排除A。柏拉圖認為在雅典的直接民主下,公民的權利沒有受到相應地約束,公民本身也沒有任何需要約束的覺悟,這樣的發(fā)展趨勢最終會導致民主制度的崩潰,這表明柏拉圖反對無限度的自由以及對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擔優(yōu),故B正確。材料中柏拉圖不是指責雅典的公民,而是對現(xiàn)有的雅典民主政治的批判,故排除C。材料只是體現(xiàn)柏拉圖對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擔憂,而不是主張放棄民主制度,故排除D。9.答案:B

解析:“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表明當時的文人仍然受宗教神學的束縛,故選B項;文藝復興時期的文人對現(xiàn)世生活持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排除A項;文藝復興時期的文人以人文主義為核心,排除C項;“相對來說是很少見的……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表明系統(tǒng)條理的世界觀尚未形成,排除D項。10.答案:C解析:11.答案:D

解析:依據(jù)“宗教是不可少的”可推斷D項正確。12.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孟德斯鳩認為自由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法律保護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即是在提倡受法律保護的自由,選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不涉及分權制衡以及推翻封建專制制度的信息,所以選項B、C不符合題意,排除;強調(diào)的是人身自由而非強調(diào)政治自由,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13.答案:C解析:材料沒有體現(xiàn)航海的內(nèi)容,故A錯誤。材料沒有反映統(tǒng)治者重視科技的信息,故B錯誤。材料反映宋代出現(xiàn)了使用人工磁體的指南針,這說明宋代指南針制造技術出現(xiàn)了新的突破,故C正確。材料并沒有反映宋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故D錯誤。14.答案:A解析:題干信息強調(diào)“科舉中止,使才子們無法求取功名”,才對戲曲這種文娛形式下工夫,這說明科舉制的廢除促進了元曲的興盛,故項正確。、、三項與題干信息不符,故排除。15.答案:B解析:依據(jù)題干“畫蟹形狀雖夸張,卻饒有筆情墨趣”可知,反映了注重借物抒情,寫意,故B項正確.

ACD三項均不符合文人畫的特點,應排除.

故選B.16.答案:(1)思想主張:孔子主張“以德治民”(為政以德);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大一統(tǒng)。(2)孔子主張的社會效果孔子的主張在當時不被重視,未產(chǎn)生實踐效果。原因:在當時諸侯爭霸、社會動蕩的情況下無法實施。董仲舒主張的社會效果: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加強,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使儒家思想獲得“獨尊”的地位。原因:適應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需要,被漢武帝采納。解析:第(1)問,根據(jù)材料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必偃”得出孔子主張以德治民;根據(jù)材料二“《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得出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大一統(tǒng)。第(2)問,第一小問效果,結合所學可知孔子的主張不符合諸侯爭霸的需要,在當時不被重視,未產(chǎn)生實踐效果;而董仲舒的主張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tǒng)一的需要,使儒家思想獲得“獨尊”的地位。第二小問原因,孔子的主張不被采納是因為缺乏相應的社會環(huán)境,在當時諸侯爭霸、社會動蕩的情況下無法實施;而董仲舒的主張適應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需要,被漢武帝采納。17.答案:(1)觀點:中國儒學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精神;中國政治制度融政治與道德于一體,是開明君主制的典范。原因:批判法國當時封建專制的理論需要;對中國儒學和政治缺乏全面認識。(2)態(tài)度:伏爾泰尊崇儒學;孟德斯鳩批判儒學。相似:批判專制主義和教權主義,宣傳資產(chǎn)階級政治學說,發(fā)展資本主義。解析:(1)中第一小問觀點,據(jù)材料一“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從不規(guī)定國民的宗教信仰”得出中國儒學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精神;據(jù)材料一“中國的政治體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則結為一體的”“中國是開明專制君主制的典范”得出中國政治制度融政治與道德于一體,是開明君主制的典范。第二小問原因,結合啟蒙運動的背景及材料一中“也為對現(xiàn)實不滿的法國人提供了一種榜樣”得出是批判法國當時封建專制的理論需要;據(jù)材料一可知,伏爾泰對中國文化與政治制度持肯定態(tài)度,而沒有一分為二地看待,可以得出他對中國儒學和政治缺乏全面認識。(2)中第一小問態(tài)度,據(jù)材料一“奉行儒學的中國是開明專制君主制的典范……這種政治與道德的統(tǒng)一,也為對現(xiàn)實不滿的法國人提供了一種榜樣”和材料二“在像中國這種國家里,儒家教育從某些方面來說,是等于零的”得出伏爾泰尊崇儒學,孟德斯鳩批判儒學。第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