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歷史模擬(四)_第1頁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歷史模擬(四)_第2頁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歷史模擬(四)_第3頁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歷史模擬(四)_第4頁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歷史模擬(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模擬(四)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

L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田、疇、禾、稽、麥、黍”等字的記載,其中,“黍”字出

現300多次,而且同一作物還有不同品種的區(qū)別,如“禾字在甲骨文中有兩種字形,

一種有聚穗且呈下垂狀;一種無聚穗,谷子的穗聚集在一起且呈下垂趨勢。材料旨

在說明()

A.原始農耕的出B.甲骨文的造字特C.農業(yè)生產的發(fā)D.社會經濟的繁

現點展榮

2.西漢在邊疆地區(qū)設置了不同機構(見下表),該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方位機構設置

河西四郡、西域都護

西北

東北漢四郡

東南南海九郡

西南設置郡縣

A.進一步開拓疆土B.開啟東西文化交流

C.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D.削弱諸侯王的勢力

3.九品中正制下大權掌握在門閥貴族手中,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

面。隋朝統(tǒng)一全國后,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度下選士的標準不再是門

閥族望,而是藉由考試通過才學水平的競爭而獲得的成績。這表明科舉制()

A.有利于公平地選拔人才B.適應了封建經濟的發(fā)展

C.擴大了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D.加強了中央集權

4.據《北宋錢幣文化初探》載:宋真宗時,經政府允許,成都16家富戶聯(lián)合發(fā)行

交子。交子上印有房屋、樹林、人物等圖樣,簽了押字,做上暗記。收到某戶交來

多少錢,就在交子上登記數目,可作現錢使用。仁宗天圣元年,政府見有利可圖,

改由官府發(fā)行,設交子務,并規(guī)定了使用時間“界”,以3年為一界,界滿制造新交

子,調換舊交子。下列表述中,符合材料觀點的是()

A.交子最早是政府控制發(fā)行的紙幣B.官府發(fā)行的新舊交子不可調換

C.政府發(fā)行的交子比民間的更規(guī)范D.宋代發(fā)行的交子缺少防偽標記

5.清代皇帝大力打造承德避暑山莊,其中溥仁寺是蒙古貴族提議為慶賀康熙壽誕而

建,有些安撫蒙古的味道;安遠廟是仿新疆建筑而建,清人也把它稱作伊犁廟。其

中蘊含的主題是()

A.君主專制B.經濟活躍C.民族團結D.閉關鎖國

6.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開放廣州、上海等五處通商口岸;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增

開漢口、南京等十一處通商口岸;甲午戰(zhàn)爭后,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

埠。這表明()

A.列強的侵略由沿海向內地深入B.清朝放棄閉關鎖國主動開放

C.外來侵略阻礙近代城市的發(fā)展D.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

7.下圖是1919年漫畫家杜宇繪制的一幅反映時事的政治諷刺畫,揭露了帝國主義

侵略中國的野心。圖中中國人民為抵制“貪食小犬”提出的口號是()

A

有田同耕,有飯同食B.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C

打倒列強,驅除軍閥D.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

8.《大公報》記者這樣寫道:“人們不少有接飛機的經驗,然而誰也能說出昨天(重

慶)九龍坡飛機場迎接毛澤東是一種新的體驗,沒有口號,沒有鮮花,沒有儀仗隊,

幾百個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卻都知道這是維系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一

個喜訊。''這則新聞報道的是()

A.中共七大的召開B.重慶談判的舉行

C.《中國土地法大綱》的頒布D.《共同綱領》的施行

9.下面是八年級(1)班同學為黑板報準備的內容。由此可知,本期黑板報的主題

是()

寧可少活20年,拼啥是丟人?好吃懶

命也要拿下大油做,貪圖享受,才

田。是真正的丟人。

—王進喜——焦裕祿

A.反抗侵略的英雄B.艱苦奮斗的楷模

C.改革開放的先鋒D.執(zhí)政為民的公仆

10.2015年10月,屠呦呦因發(fā)現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為人類生命健康事

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而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2017年1月,國務院授

予屠呦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屠呦呦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反映出我國()

A.醫(yī)學發(fā)展處于世界首位B.注重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

C.對外學術交流頻繁D.善于吸收科技革命成果

11.時空圖您是歷壁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二因上圖亞非文明解讀正硬的是()

A.①在尼羅河流域觀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埃及風采

B.②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確立了奴隸主的民主政治

C.③喬達摩?悉達多在古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屬于剎帝利

D.④古代中國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12.“點”是具體的歷史事實,“線”是歷史發(fā)展的線索,通過點與點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

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下列圖示反映的重要史實是()

A.文藝復興的興起B(yǎng).早期資產階級革命

C.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D.新航路的開辟

13.對比同類歷史事件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技能之一。1861年俄國農奴起義達1000

多年,20世紀30年代美國失業(yè)率近25%,面對危機兩國領導人都通過改革探尋出

路。兩次改革的共同影響是()

A.改革前兩國都有民族危機B.都促進本國資本主義發(fā)展

C.都導致原來社會性質的改變D.改革都實現了農奴的解放

14.二戰(zhàn)后,在國際秩序重建過程中,國際組織紛紛成立,下表對應準確的是()

選項國際組織目的、作用

實現東歐國家聯(lián)合,加快

A歐盟

東歐一體化進程

根除全球金融危機,重建

B二十國集團

國際金融新秩序

制定和規(guī)范單邊貿易協(xié)

C世貿組織議、組織貿易談判,解決

貿易爭端

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以

D聯(lián)合國

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A.AB.BC.CD.D

二、綜合題

15.泱泱華夏,在治國理疆中常常體現出獨特的政治智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治邊思想大體形成于漢漢王朝對匈奴采取了優(yōu)渥和賞賜匈奴

降眾的政策,尊重他們的政治地位,保護他們的經濟利益,使匈奴紛至沓來。尊重

西域各國制度習俗,得到諸國擁護。扶植和發(fā)展邊疆的農業(yè),縮小了經濟差距,推

進文化交流,促進了中華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摘編自《中國邊疆經略史》

材料二(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質的基

本方面。事實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質的同時,仍然長期保留著代表朝廷分馭

各地的使命,仍然長期保留著朝廷派出機構的部分性質,元朝人有時還把行省稱為

“外廷”和“政府”。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質

——摘編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材料三十三行的總商和行商們在貿易上是中外商人之間的中介;在外交上又

是中國和夷商之間的中介,他們是外國人的貿易對手,又是外國人在華期間的保人

和管制人。一身兼二任成為一種亦官亦商的東西,對于中國來說、十三行的出現維

護了天朝的規(guī)制,而對西方商人來說、十三行卻遮斷了他們同中國民間和官方的聯(lián)

系。

——摘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據材料一,簡要概括漢代的治邊思想。并結合所學以“西域”的史實為例簡要說

明。.

⑵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析元朝行省具有“二重性”的原因。

⑶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指出廣州十三行的特點。

16.【工業(yè)化與城市發(fā)展】

材料一1820~1913年主要工業(yè)國家在世界工業(yè)中的比重表(%)

年份英國法國德國美國

1820年5015-20-10

184()年45-1211

1850年39-1515

1870年32101323

18967900年2071730

1913年1461936

美國依靠讓農民廣占耕地以不斷提高農業(yè)勞動生產率來為工業(yè)化積累資

本。……由于耕地面積巨大而勞動力缺乏,促使美國的農業(yè)生產盡可能采用機器和

其他新技術,以節(jié)約勞動力。……1920年后拖拉機又逐漸取代畜力,其農業(yè)開始

走向機械化。農業(yè)的較快發(fā)展既為工業(yè)提供了市場,也促使農產品加工業(yè)一度

成為美國的第一大制造業(yè),而農業(yè)剩余勞動力大量轉移到工業(yè)部門,又為美國工業(yè)

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有益于其順利進行。

——摘編自周宇《論歐美發(fā)達國家在工業(yè)化道路上的經驗教訓及其借鑒意義》

材料二19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國家城市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集中爆發(fā),各

種新的城市規(guī)劃理論應運而生。歐文、傅立葉等社會改革者提出了以財產公有為基

礎的全新城市規(guī)劃。霍華德主張在進行系統(tǒng)的社會改革前提下,建立城鄉(xiāng)交融環(huán)境

優(yōu)美的分散的城鎮(zhèn)群。蓋迪斯則把生物學、社會學、教育學和城市規(guī)劃學融為一體,

創(chuàng)造了“城市學”的概念。

——摘編自張京祥《西方城市規(guī)劃思想史綱》

19世紀中期,英國城市的街道狹窄而擁擠,

衛(wèi)生條件極差,孩子們在垃圾堆上玩耍

⑴依據材料一,指出表中各主要工業(yè)國家在經濟方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

知識,簡析美國在推動工業(yè)化發(fā)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⑵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中期英國城市出現的問題。并概括19

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國家城市規(guī)劃理論發(fā)展的特點。

三、論述題

17.【近代中國】

材料在鴉片戰(zhàn)爭的整個過程里,中國以中世紀的武器、中世紀的政府、中世

紀的社會來對付近代化的敵人。戰(zhàn)爭以嚴酷的事實暴露了這種差距,促使一批愛國

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于是,在中國社會緩慢地發(fā)生變化的同時,出現了近代化

探索。有人據此繪制了如圖來表示中國近代歷史變遷。

凡爾客和約,中1919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