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初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1頁
四川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初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2頁
四川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初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3頁
四川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初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4頁
四川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初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四川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初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解析)文言文閱讀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測試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王翱,字九皋,鹽山人,永樂進士。宣德元年,以楊士奇薦,擢御史。時官吏有罪,不問重輕,許贖罪還職。翱請犯贓吏但許贖罪不得復官以懲貪黷帝從之。

公為吏部尚書,忠清,為英皇所信任。仲孫以蔭入監(jiān),將應秋試,以有司印卷白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豈忍蔽之哉!若汝因之中選,則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階得仕,何必強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卷火之。

公一女,嫁為畿輔某官某妻。公夫人甚愛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語女曰:“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且遷我如振落葉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擊傷夫人,出,駕而宿于朝房,旬乃還第。婿竟不調(diào)。

公為都御史,與太監(jiān)某守遼東。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也。后公改兩廣,太監(jiān)泣別,贈大珠四枚。公固辭。太監(jiān)泣曰:“是非賄得之。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別公,公固知某不貪也?!惫苤椋瑑?nèi)所著披襖中,紉之。后還朝,求太監(jiān)后,得二從子。公勞之曰:“若翁廉,若輩得無苦貧乎?”皆曰:“然。”公曰:“如有營,予佐爾賈?!倍有挠嫞珶o從辦,特示故人意耳。皆陽應曰:“諾?!惫珜掖僦?,必如約。乃偽為屋券,列賈五百金,告公。公拆襖,出珠授之,封識宛然。

帝眷翱厚,時召對便殿,稱“先生”不名。而翱年幾八十,多忘,嘗令郎談倫隨入。帝問故,翱頓首曰:“臣老矣,所聆圣諭,恐遺誤,令此郎代識之,其人誠謹可信也。”成化元年進太子太保,雨雪免朝參。屢疏乞歸,輒慰留,數(shù)遣醫(yī)視疾。三年,疾甚,乃許致仕。未出都卒,年八十有四。贈太保,謚忠肅。

(節(jié)選自《明史·王翱傳》)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3分)

翱請A犯贓吏B但許贖罪C不得復官D以懲貪E黷F帝從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司”指官吏,與《出師表》中“宜付有司論其刑賞”的“有司”含義相同。

B.“列卷火之”的“火”與《鴻門宴》中“范增數(shù)目項王”的“目”用法不同。

C.“公固辭”的“固”與《庖丁解?!分小皩Т蟾U,因其固然”的“固”含義不同。

D.“頓首”,指磕頭,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古代的跪拜禮,屬九拜禮的一種。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翱曾針對官場積弊,提出犯貪贓罪者不得復職的意見,得到了皇上的贊同。

B.王翱的孫子走后門拿到秋試試卷,王翱認為科場舞弊對寒士不公,撕毀燒掉了試卷。

C.王翱的女婿想要通過王翱的關(guān)系調(diào)往京城做官,王翱不答應,女婿最終沒能入京任職。

D.王翱從遼東回朝時,收了宦官贈予的數(shù)顆明珠,后來他尋其后人,送還了明珠。

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公勞之曰:“若翁廉,若輩得無苦貧乎?”(4分)

(2)屢疏乞歸,輒慰留,數(shù)遣醫(yī)視疾。(4分)

14.王翱為什么能深得皇帝信任?請簡要概括。(3分)

四川省綿陽市南山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測試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昔者晉公子重耳出亡,過于曹,曹君袒裼而觀之,釐負羈與叔瞻侍于前。叔瞻謂曹君曰:

“臣觀晉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無禮彼若有時反國而起兵即恐為曹傷君不如殺之?!辈芫?/p>

弗聽。釐負羈歸而不樂,其妻問之曰:“公從外來而有不樂之色,何也?”負羈曰:“吾聞

之,有福不及,禍來連我。今日吾君召晉公子,其遇之無禮,我與在前,吾是以不樂。”其

妻曰:“吾觀晉公子,萬乘之主也;其左右從者,萬乘之相也。今窮而出亡過于曹,曹遇之無禮,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貳焉?!必摿b曰:“諾。”盛黃金于壺,充之以餐,加壁其上,夜令人遺公子,公子見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辭其壁,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謀曰:“昔者晉獻公與寡人交,諸侯莫弗聞。獻公不幸離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將令其宗廟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則非與人交之道,吾欲輔重耳而入之晉,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車五百乘,疇騎二千,步卒五萬,輔重耳入之于晉,立為晉君。重耳即位三年,舉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懸叔瞻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又令人告釐負羈曰:“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其表子之間,寡人將以為令,令軍勿敢犯,”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閭者七百余家,此禮之所用也。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猶累卵也,而以無禮蒞之,此所以絕世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十過》)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君遇之A無禮B彼若有時C反D國E而起兵F即恐為曹傷G君H不如殺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窮,指困窘、困厄,與《送東陽馬生序》中“窮冬烈風”的“窮”意思不相同。

B.遺,指給予、饋贈,與韓愈《師說》中“小學而大遺”的“遺”意思相同。

C.出入,表示“大約”,與《鴻門宴》中“備他盜之出入”的“出入”意思不同。

D.絕世,指斷絕了諸侯的世系傳承,與成語“絕世無雙”的“絕世”意思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曹君無禮于重耳,叔瞻預見到這件事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后果,主張殺掉重耳以杜絕后患,

曹君沒有聽從叔瞻的建議。

B.釐負羈參與了接見重耳的活動,為曹君對重耳無禮感到憂心仲仲,他妻子問明原委后,積極幫他出主意。

C.離開曹國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國、秦國,秦穆公念在過去幫獻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護送重耳返回晉國,立重耳為晉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討伐曹國,派人威脅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體,不然就大開殺戒,但對釐負羈則給予了特別的關(guān)照。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4分)

(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之道》)(4分)

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1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

材料二: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成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節(jié)選自《阿房宮賦》)

材料三:

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廣譽,厚功大業(yè),顯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嘗聞。暴王之所以失國家,危社稷,覆宗廟,滅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嘗聞。今有土之君,皆處欲安,動欲威,戰(zhàn)欲勝,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諸侯,而不務(wù)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曰:人不可不務(wù)也,此天下之極也。

曰:然則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為政者,田疇墾而國邑實,朝廷閑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倉廩實而囹圄空,賢人進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諂諛,其士民貴武勇而賤得利,其庶人好耕農(nóng)而惡飲食,于是財用足而飲食薪菜饒。是故上必寬裕而有解舍,下必聽從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禮義故處安而動威戰(zhàn)勝而守固是以一戰(zhàn)而正諸侯。不能為政者,田疇荒而國邑虛,朝廷兇而官府亂,公法廢而私曲行,倉廩虛而囹圄實,賢人退而奸民進。其君子上諂諛而下中正,其士民貴得利而賤武勇,其庶人好飲食而惡耕農(nóng),于是財用匱而食飲薪菜乏。上彌殘茍而無解舍,下愈覆鷙而不聽從,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處不安而動不威,戰(zhàn)不勝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以此觀之,則政不可不慎也。

(節(jié)選自《管子·五輔》)

10.材料三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3分)

上下和A同B而有禮義C故D處安而動威E戰(zhàn)勝而守固F是以G一戰(zhàn)H而正諸侯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舉,指被攻占,《六國論》“洎牧以讒誅”的“誅”指被殺害,兩者用法相同。

B.宗廟,天子、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處所,后語義引申成為王室、國家的代稱。

C.治,與下文“亂”相對,文中指治理得好,君主向往的“治世”指太平盛世。

D.疾,指憎恨,成語“疾惡如仇”“疾言厲色”等中的“疾”還保留了該義項。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指出當時百姓上不足以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生活困苦,荒年免不了餓死,這是由君王“制民之產(chǎn)”不當造成的。

B.材料二指斥秦統(tǒng)治者只圖個人享樂不顧百姓,橫征暴斂,揮霍無度,從對比中體現(xiàn)人心事理,揭示出秦王朝無道而咎由自取的歷史結(jié)局。

C.材料三認為從歷史經(jīng)驗看,能建功立業(yè)、聲譽昌隆、名播天下、流芳后世的君主,都是因得到了民心;而國破家亡的,無不是因失去了民心。

D.材料一與材料三都認識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不同在于,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國中的首要地位,而后者認為須兼重“德治”與“法治”。

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2)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3)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以此觀之,則政不可不慎也。

14.三則材料都強調(diào)執(zhí)政為民,但側(cè)重點不同,請簡要概括。(3分)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材料一:

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弊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若此,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節(jié)選自蘇轍《六國論》)

材料二:

夫后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山東諸侯之六國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習于虞詐,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jié),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嗟夫!自春秋以來,兵禍日熾;迄乎戰(zhàn)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驅(qū)無辜之民,以終戮于虐乎?其必不爾矣!是故秦不極強,不能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惡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與六國之自為之也。后之論者,何厚于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

(節(jié)選自李楨《六國論》)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秦兵未出A而天下諸侯B已自困矣C至于秦D人得伺E其隙以取F其國G可不悲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疾,在古代,“疾”指小病,“病”則比較嚴重;現(xiàn)在常把“疾病”并作一個詞用。

B.道,文中意為規(guī)律,與《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中“道”意思相同。

C.山東,文中指崤山以東地區(qū),與《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中“山東”意思相同。

D.迄,文中意為至、到,與成語“迄今為止”中的“迄”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兩則語段及課文《六國論》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蘇洵總結(jié)齊、燕、趙失敗的原因在于他們沒有賄賂秦國,假設(shè)這三國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就不能被輕易判定了。

B.蘇轍認為韓、魏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其他諸侯必須靠著他們?nèi)ジ糸_西邊的秦國,所以其他諸侯國應該親近韓、魏來抵御秦國。

C.蘇轍認為六國的君主目光短淺,為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互相殘殺,從而加速了六國的滅亡。

D.李楨認為山東各國在實力上比不上秦國,但是他們沉溺于武力攻打,習慣于爾虞我詐,弱肉強食,與秦國的做法相比沒有什么不同。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

(2)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14.李楨說:“后之論者,何厚于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蘇洵是不是偏愛六國?請結(jié)合蘇洵《六國論》簡要分析。(3分)

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樂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測試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二歲而孤,少有志操。既長,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遷大理寺丞,母喪去官。晏殊知應天府,聞仲淹名,召置府學。服除,以殊薦,為秘閣校理。仲淹泛通《六經(jīng)》,長于《易》,學者多從質(zhì)問,為執(zhí)經(jīng)講解,亡所倦。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jié),自仲淹倡之。歲大蝗旱,江、淮、京東滋甚。仲淹請遣使循行,未報。乃請問曰:“宮掖中半日不食,當何如?”帝側(cè)然,乃命仲淹安撫江、淮,所至開倉振之,且條上救敝十事。元昊①反,改陜西都轉(zhuǎn)運使。延州諸寨多失守,仲淹自請行,遷戶部郎中兼知延州。仲淹為將,號令明白,愛撫士卒,諸羌來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賊亦不敢輒犯其境。元昊請和,召拜樞密副使,除參知政事。仲淹以天下為己任,裁削幸濫,考覆官吏,日夜謀慮興致太平。以疾請鄧州,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待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贈兵部尚書,謚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賜藥存問,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問其家,既葬,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仲淹內(nèi)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瞻族人。死之日,四方聞?wù)?,皆為嘆息。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思,邪、慶二州之民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數(shù)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

(選自《宋史·范仲淹傳》,有刪改)

①元昊:西夏開國君主。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B.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C.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D.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待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堪”在文中解釋為“忍受”,與成語“苦不堪言”中的“堪”含義相同。

B.“召置府學”和“沛公則置車騎”(《鴻門宴》),兩句中的“置”不同。

C.“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和“老者衣帛食肉”(《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食”字含義不同。

D.樞密,指樞密院,是宋代掌軍事機要和邊防等的最高國務(wù)機關(guān)之一。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范仲淹刻苦求學,不懼艱難困苦。他夜以繼日不停學習,冬天將水澆在臉上使自己清醒。有時僅以喝粥度日,卻不以為苦。后來終于考中進士。

B.范仲淹愛護百姓,關(guān)注民生疾苦。江淮等地蝗災、旱災嚴重,地方上卻不報告,范仲淹深感擔憂,奏明朝廷,皇帝也為之感動,命他前往賑災。

C.范仲淹才兼文武,捍衛(wèi)國家疆土。他雖為文人,卻有武略,身為將領(lǐng),號令清楚,愛撫士兵,對歸附的羌人也誠心相待,敵人不敢輕易進攻其轄境。

D.范仲淹抱負遠大,期待天下太平。擔任副相后,他裁減了那些依靠權(quán)幸得授官職的冗員,對官員進行考核審查,日夜謀劃國事,希望天下大治。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

(2)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

14.范仲淹去世后,為什么數(shù)百名羌人酋長深感傷心?請結(jié)合原文簡要說明。(3分)

文言文閱讀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測試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王翱,字九皋,鹽山人,永樂進士。宣德元年,以楊士奇薦,擢御史。時官吏有罪,不問重輕,許贖罪還職。翱請犯贓吏但許贖罪不得復官以懲貪黷帝從之。

公為吏部尚書,忠清,為英皇所信任。仲孫以蔭入監(jiān),將應秋試,以有司印卷白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豈忍蔽之哉!若汝因之中選,則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階得仕,何必強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卷火之。

公一女,嫁為畿輔某官某妻。公夫人甚愛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語女曰:“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且遷我如振落葉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擊傷夫人,出,駕而宿于朝房,旬乃還第。婿竟不調(diào)。

公為都御史,與太監(jiān)某守遼東。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也。后公改兩廣,太監(jiān)泣別,贈大珠四枚。公固辭。太監(jiān)泣曰:“是非賄得之。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別公,公固知某不貪也?!惫苤椋瑑?nèi)所著披襖中,紉之。后還朝,求太監(jiān)后,得二從子。公勞之曰:“若翁廉,若輩得無苦貧乎?”皆曰:“然?!惫唬骸叭缬袪I,予佐爾賈?!倍有挠?,公無從辦,特示故人意耳。皆陽應曰:“諾?!惫珜掖僦?,必如約。乃偽為屋券,列賈五百金,告公。公拆襖,出珠授之,封識宛然。

帝眷翱厚,時召對便殿,稱“先生”不名。而翱年幾八十,多忘,嘗令郎談倫隨入。帝問故,翱頓首曰:“臣老矣,所聆圣諭,恐遺誤,令此郎代識之,其人誠謹可信也?!背苫赀M太子太保,雨雪免朝參。屢疏乞歸,輒慰留,數(shù)遣醫(yī)視疾。三年,疾甚,乃許致仕。未出都卒,年八十有四。贈太保,謚忠肅。

(節(jié)選自《明史·王翱傳》)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3分)

翱請A犯贓吏B但許贖罪C不得復官D以懲貪E黷F帝從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司”指官吏,與《出師表》中“宜付有司論其刑賞”的“有司”含義相同。

B.“列卷火之”的“火”與《鴻門宴》中“范增數(shù)目項王”的“目”用法不同。

C.“公固辭”的“固”與《庖丁解?!分小皩Т蟾U,因其固然”的“固”含義不同。

D.“頓首”,指磕頭,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古代的跪拜禮,屬九拜禮的一種。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翱曾針對官場積弊,提出犯貪贓罪者不得復職的意見,得到了皇上的贊同。

B.王翱的孫子走后門拿到秋試試卷,王翱認為科場舞弊對寒士不公,撕毀燒掉了試卷。

C.王翱的女婿想要通過王翱的關(guān)系調(diào)往京城做官,王翱不答應,女婿最終沒能入京任職。

D.王翱從遼東回朝時,收了宦官贈予的數(shù)顆明珠,后來他尋其后人,送還了明珠。

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公勞之曰:“若翁廉,若輩得無苦貧乎?”(4分)

(2)屢疏乞歸,輒慰留,數(shù)遣醫(yī)視疾。(4分)

14.王翱為什么能深得皇帝信任?請簡要概括。(3分)

10.CDF(每處1分)

11.B

12.D

13.(8分)

(1)(4分)王公安慰他們說:“你們的老人很廉潔,你們恐怕為貧窮所困吧?”(“勞”“若”“得無……乎”各1分,大意1分)

(2)(4分)(王翱)多次上疏請求解職歸家,皇帝總是寬慰挽留他,多次派遣太醫(yī)探視他的病。(“乞歸”“輒”“數(shù)”各1分,大意1分)

14.(3分)

①勇于治貪;②正直無私;③為官清廉;④忠于皇帝。

(每點1分,任答其中三點即可得滿分,意對即可)

10.“翱”主語,“請”謂語,“犯贓吏但許贖罪”屬于“請”的內(nèi)容;“但許贖罪”與“不得復官”語意相反;“以懲貪黷”表目的。

11.B“火”與“目”用法相同,都是名詞用作動詞。

12.D“王翱從遼東回朝時”說法錯誤。從文中“后公改兩廣”可知,不是王翱從遼東回朝,而是從遼東到兩廣去任職時。

13.考查文言翻譯能力。第一句中“勞”意思是安慰;“若”是你們;“得無……乎”特殊句式。第二句中“乞歸”意思是請求解職歸家;“輒”意思是總是;“數(shù)”意思是多次。

14.考查對文言內(nèi)容的概括能力。文本記述了與王翱有關(guān)的四件主要事情,分別對應了他四個方面的主要品質(zhì):勇于治貪,為官正直,不謀私利,忠于皇帝。

參考譯文:

王翱字九皋,河北鹽山人,是明朝永樂年間的進士。明宣宗宣德元年,通過楊士奇舉薦,被提拔為御史。當時官吏們犯罪,不論罪行輕重,都允許贖罪官復原職。王翱奏請朝廷,犯貪贓罪的官吏,只許贖罪,不能再復職,以此來懲戒腐敗?;实勐爮牧怂慕ㄗh。

王翱擔任吏部尚書,忠誠清廉,被皇帝(明英宗朱祁鎮(zhèn))所深信。第二個孫子憑著上代的余蔭而取得監(jiān)生資格,即將參加秋試,拿有秋試主管官加印的卷子稟告王翱,王翱說:“你憑才學可以考上(的話),我怎么能忍心埋沒你?如果你因為事前拿到考題而考中,則妨礙了一名苦讀學子的前程,況且你有以監(jiān)生資格做官的機會,何必強求自己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來妄求達到非分的奢望呢?”就撕裂考卷燒了。

王公有一個女兒,嫁給京城附近一位官吏為妻。王公的夫人十分疼愛女兒,每當接女兒回娘家,女婿堅決不讓妻子回娘家,他怨怒地對妻子說:“你父親做吏部的長官,把我調(diào)任京城做官,那么你就可以時時侍奉你的母親;況且調(diào)動我就如同搖下正在凋落的樹葉罷了,可是為什么你父親如此固執(zhí)吝惜力氣呢?”女兒托人帶話給母親。夫人在一天晚上擺上酒宴,跪著稟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氣,拿起桌上的器物打傷了夫人,出門,坐車到朝房里住下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最終沒有調(diào)進京城。

王公擔任都御史時,同太監(jiān)某人鎮(zhèn)守遼東。這個太監(jiān)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處得很好。后來王公改調(diào)兩廣任職,太監(jiān)哭著送別,贈給大寶珠四枚。王公堅決推辭不受。太監(jiān)哭著說:“這些大寶珠不是受賄得到的東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買來的西洋珠賞賜給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伴給您贈別,您本來就知道我不是貪財?shù)娜税??!蓖豕恿藢氈?,放進自己所穿的披襖里,把它縫在里面。后來回到朝廷,尋找太監(jiān)的后輩,找到了他的兩個侄子。王公安慰他們說:“你們的老人很廉潔,你們恐怕為貧窮所困吧?”二人都說:“是的?!蓖豕f:“如果你們要有所經(jīng)營,我?guī)湍銈兂鲥X?!碧O(jiān)的兩個侄子心里盤算,王公無法辦到,只不過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罷了,都假裝答應說:“是?!蓖豕珟状未叽偎麄?,一定要按照說定的辦。于是他們就假造了一張買房子的契約,開列的價錢是五百兩銀子,告訴王公。公拆開披祆,取出寶珠交給他們,那包裹的記號仍然是原來的樣子。

英宗對待王翱很寬厚,時常在別殿召見王翱,稱王翱為“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王翱年近八十,時常忘記事情,曾讓侍郎談倫跟隨自己入見。英宗問他原因,王翱叩頭說:“我老了,最擔心的是遺漏耽誤了圣諭,讓侍郎代我記憶,他是誠實謹慎值得信任的人?!背苫晟翁犹?,雨雪天氣可以不上朝參拜。(王翱)多次上疏請求解職歸家,皇帝總是寬慰挽留他,多次派遣太醫(yī)探視他的病。成化三年,病重,憲宗才答應他退休。沒出京城就病逝,享年八十四歲。追贈太保,謚號忠肅。

四川省綿陽市南山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測試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昔者晉公子重耳出亡,過于曹,曹君袒裼而觀之,釐負羈與叔瞻侍于前。叔瞻謂曹君曰:

“臣觀晉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無禮彼若有時反國而起兵即恐為曹傷君不如殺之。”曹君

弗聽。釐負羈歸而不樂,其妻問之曰:“公從外來而有不樂之色,何也?”負羈曰:“吾聞

之,有福不及,禍來連我。今日吾君召晉公子,其遇之無禮,我與在前,吾是以不樂?!逼?/p>

妻曰:“吾觀晉公子,萬乘之主也;其左右從者,萬乘之相也。今窮而出亡過于曹,曹遇之無禮,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貳焉?!必摿b曰:“諾?!笔ⅫS金于壺,充之以餐,加壁其上,夜令人遺公子,公子見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辭其壁,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謀曰:“昔者晉獻公與寡人交,諸侯莫弗聞。獻公不幸離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將令其宗廟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則非與人交之道,吾欲輔重耳而入之晉,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車五百乘,疇騎二千,步卒五萬,輔重耳入之于晉,立為晉君。重耳即位三年,舉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懸叔瞻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庇至钊烁驷嵷摿b曰:“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其表子之間,寡人將以為令,令軍勿敢犯,”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閭者七百余家,此禮之所用也。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猶累卵也,而以無禮蒞之,此所以絕世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十過》)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君遇之A無禮B彼若有時C反D國E而起兵F即恐為曹傷G君H不如殺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窮,指困窘、困厄,與《送東陽馬生序》中“窮冬烈風”的“窮”意思不相同。

B.遺,指給予、饋贈,與韓愈《師說》中“小學而大遺”的“遺”意思相同。

C.出入,表示“大約”,與《鴻門宴》中“備他盜之出入”的“出入”意思不同。

D.絕世,指斷絕了諸侯的世系傳承,與成語“絕世無雙”的“絕世”意思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曹君無禮于重耳,叔瞻預見到這件事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后果,主張殺掉重耳以杜絕后患,

曹君沒有聽從叔瞻的建議。

B.釐負羈參與了接見重耳的活動,為曹君對重耳無禮感到憂心仲仲,他妻子問明原委后,積極幫他出主意。

C.離開曹國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國、秦國,秦穆公念在過去幫獻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護送重耳返回晉國,立重耳為晉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討伐曹國,派人威脅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體,不然就大開殺戒,但對釐負羈則給予了特別的關(guān)照。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4分)

(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之道》)(4分)

10.BFG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您對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有機會

回國成為君主而發(fā)兵,那就怕會成為曹國的禍害。您不如殺了他?!坝鲋疅o禮”的主語是

“君”,“禮”是“無”的賓語,賓語后斷開,且“彼”代指“晉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

主語,“彼”前斷開,所以B處斷;“彼”是主語,“有時”是狀語,修飾謂語“反國而

起兵”,這中間不可斷開,且“若”和下一句“即”構(gòu)成“如果……就會……”的假設(shè)句,

“即”前斷開,所以F處斷;“傷”是名詞,意為“禍害”,做“為”的賓語,后面斷開,

且“君”是下一句的主語,所以G處斷。故斷句處為:BFG。

11.B.A.“窮冬烈風”的“窮”意思是“深”,“窮冬”即“深冬”“隆冬”。句

意:現(xiàn)在困窘逃亡,路過曹國。/隆冬時節(jié),刮著猛烈的寒風。兩個“窮”意思不相同,A正

確?!耙馑疾煌卞e誤?!洞鹚抉R諫議書》中“重念蒙君實視遇厚”的“遇”也是相待、對

待的意思。B.“小學而大遺”的“遺”意思是“丟棄”“拋棄”“放棄”。句義:晚上派人送

給晉公子。/小的方面要學習,大的方面卻丟棄了。兩個“遺”的意思不同。故B項錯誤。

C.《鴻門宴》中“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的“出入”是偏義復詞,偏指“入”,進入。句

意:大約十年。/防備其他諸侯的進入和意外變故的發(fā)生。C.正確。D.“絕世無雙”的“絕

世”,冠絕當代。句意:這就是斷絕后代的原因。/姿才超眾,天下無與倫比。D.正確。故

選B。

12.D.“派人威脅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體,不然就大開殺戒”錯誤,文中“懸叔瞻

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意思是“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我將殺掉他陳尸示眾”,是

讓曹君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由重耳自己殺掉示眾,且并沒有說要“大開殺戒”。故選D。

13(1)(他)如果得勢返回晉國,必然會聲討(對他)無禮的人,那么曹國就是第一個了。

(“若”,如果;“返”通“返”,返回;“無禮”,無禮之人;“首”,第一,各1分,共4分)

(2)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親近愛護民眾,在于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道”

“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各1分,共4分)

過去晉公子重耳出逃在外,路過曹國,曹君趁他脫去上衣時偷看他的駢肋。

釐負羈和叔瞻在前侍奉。叔瞻對曹君說;“我看晉公子不是平常的人。您對待他沒有禮貌,

他如有機會回國成為君主而發(fā)兵,那就怕會成為曹國的禍害。您不如殺了他?!辈芫宦牎?/p>

釐負羈回家,臉上不高興,他的妻子問他說:“您從外面回來,帶著不高興的神色,為什

么”負羈說:“我聽說,有福輪不到,禍來牽連我。今天國君召見晉公子,待他沒有禮貌。

我夾在里面,因此不高興?!彼钠拮诱f:“我看晉公子像大國的君主,他的隨從人員像

大國的相國。現(xiàn)在困窘逃亡,路過曹國,曹國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果返回祖國,必會聲討

對他無禮的人,那曹就是第一個了。您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曹君區(qū)別開呢”負羈說:“好

吧?!本驮趬乩锸⑸宵S金,用飯把它裝滿,用璧蓋上,晚上派人送給晉公子。公子見了使者,

拜了兩拜,留飯而謝絕收璧。晉公子從曹到楚,從楚到秦。到了秦國三年,秦穆公召集群

臣商量說:“過去晉獻公和我結(jié)交,諸侯沒有不聽說的。獻公不幸死去,已十年上下了。

繼位的兒子不好,我怕他會讓晉國的宗廟得不到打掃而社稷得不到祭祀了。長此下去不變

樣,就不符合與人交往的原則了。我想幫助重耳讓他回國,怎么樣”群臣都說:“好?!?/p>

穆公因而發(fā)兵,革車五百輛,同一規(guī)格的馬二千匹,步兵五萬,幫助重耳回到晉國,立為

晉君。重耳登基三年,就發(fā)兵攻打曹國了。于是派人告訴曹君說:“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

我將殺掉他陳尸示眾?!庇峙扇烁嬖V釐負羈說:“大軍迫城,我知道您不會反抗我。請在您

住的巷門上做好,我將據(jù)此下達命令,使軍隊不敢去侵犯?!辈車寺牭胶?,率領(lǐng)他們

的親戚去依附釐負羈住地的有七百多家。這就是禮的作用。所以,曹是小國,夾在晉、楚

之間,君主的危險就像疊起來的蛋,卻用無禮來待人,這就是斷絕后代的原因。

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1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

材料二: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成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節(jié)選自《阿房宮賦》)

材料三:

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廣譽,厚功大業(yè),顯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嘗聞。暴王之所以失國家,危社稷,覆宗廟,滅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嘗聞。今有土之君,皆處欲安,動欲威,戰(zhàn)欲勝,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諸侯,而不務(wù)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曰:人不可不務(wù)也,此天下之極也。

曰:然則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為政者,田疇墾而國邑實,朝廷閑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倉廩實而囹圄空,賢人進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諂諛,其士民貴武勇而賤得利,其庶人好耕農(nóng)而惡飲食,于是財用足而飲食薪菜饒。是故上必寬裕而有解舍,下必聽從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禮義故處安而動威戰(zhàn)勝而守固是以一戰(zhàn)而正諸侯。不能為政者,田疇荒而國邑虛,朝廷兇而官府亂,公法廢而私曲行,倉廩虛而囹圄實,賢人退而奸民進。其君子上諂諛而下中正,其士民貴得利而賤武勇,其庶人好飲食而惡耕農(nóng),于是財用匱而食飲薪菜乏。上彌殘茍而無解舍,下愈覆鷙而不聽從,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處不安而動不威,戰(zhàn)不勝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以此觀之,則政不可不慎也。

(節(jié)選自《管子·五輔》)

10.材料三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3分)

上下和A同B而有禮義C故D處安而動威E戰(zhàn)勝而守固F是以G一戰(zhàn)H而正諸侯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舉,指被攻占,《六國論》“洎牧以讒誅”的“誅”指被殺害,兩者用法相同。

B.宗廟,天子、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處所,后語義引申成為王室、國家的代稱。

C.治,與下文“亂”相對,文中指治理得好,君主向往的“治世”指太平盛世。

D.疾,指憎恨,成語“疾惡如仇”“疾言厲色”等中的“疾”還保留了該義項。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指出當時百姓上不足以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生活困苦,荒年免不了餓死,這是由君王“制民之產(chǎn)”不當造成的。

B.材料二指斥秦統(tǒng)治者只圖個人享樂不顧百姓,橫征暴斂,揮霍無度,從對比中體現(xiàn)人心事理,揭示出秦王朝無道而咎由自取的歷史結(jié)局。

C.材料三認為從歷史經(jīng)驗看,能建功立業(yè)、聲譽昌隆、名播天下、流芳后世的君主,都是因得到了民心;而國破家亡的,無不是因失去了民心。

D.材料一與材料三都認識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不同在于,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國中的首要地位,而后者認為須兼重“德治”與“法治”。

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2)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3)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以此觀之,則政不可不慎也。

14.三則材料都強調(diào)執(zhí)政為民,但側(cè)重點不同,請簡要概括。(3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1分)

10.CEF句意:上下協(xié)調(diào)而有禮儀,這才生活安定而辦事有威信,戰(zhàn)爭勝利而防務(wù)鞏固,因而一戰(zhàn)而征服諸侯。

“和同”,指春秋時代兩個互為對應的常用詞語,和睦同心。因而“和同”中間不能斷開,故A處不斷開;

“上下和同”是主謂結(jié)構(gòu),其后可斷開,此處與“有禮儀”構(gòu)成條件關(guān)系,其后可不斷開,故B處不斷開;

“故”,表示因果關(guān)系,放在下一句句首,其前應斷開,故C處應斷開,D處不斷開;

“處安而動威”與“戰(zhàn)勝而守固”是并列結(jié)構(gòu),中間應斷開,故E處應斷開;

“是以”,一般是因此、所以等意思,其后接結(jié)果,其前應斷開,其后不斷開,故F處應斷開,G處不斷開;

“一戰(zhàn)”是“正諸侯”的條件,中間不能斷開,故H處不斷開。

所以,材料三畫波浪線部分需要斷句的三處對應的解析標號是:CEF。

11.D。A.正確。二者從語意上都解釋為被動的含義。被攻占;被殺害。句意:函谷關(guān)被攻占。/等到李牧因讒言被殺害。

B.正確。

C.正確?!俺㈤e而官府治”句意:朝廷安閑而官府清治。

D.“成語‘疾言厲色’中的‘疾’還保留了該義項”錯誤。疾言厲色: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fā)怒說話時的神情。所以,“疾”,應是“急速”的意思。故選D。

12.D.“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國中的首要地位”錯誤,材料一“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講先富民,再教民,人民有一定的產(chǎn)業(yè),能養(yǎng)家活口,安居樂業(yè),然后再“禮義”來引導民眾,加強倫理道德教育。

故選D。

13.(1)重視學校的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叮嚀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

(2)為什么掠取珍寶時連一錙一銖都搜刮干凈,耗費起珍寶來竟像對待泥沙一樣?

(3)所以小禍是兵敗土地被削,大禍是身死國家被滅亡。由此看來,為政就不可不謹慎對待這些問題了。

解答:(1)“謹”,形作動,認真地從事;“孝悌”,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申之以孝悌之義”,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以孝悌之義申之”。(每個要點1分)

(2)“盡”,達到頂點;“錙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shù)量。(每個要點1分,語句通順1分)

(3)“是以”,因此;“兵挫而地削”,“身死而國亡”是被動句;“慎”,謹慎對待。(每個要點1分)

14.材料一側(cè)重講君主制民之產(chǎn),先使百姓富足,再用禮義引導,即先富民再治民的執(zhí)政為民方式。

材料二側(cè)重講不貪財,不施暴的執(zhí)政為民方式。

材料三側(cè)重講用實際政績來證明,既要寬厚又有威信的執(zhí)政為民方式。

(每個要點1分)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孟子)說:“沒有長久可以維持生活的產(chǎn)業(yè)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就會)不服從約束、犯上作亂,沒有不做的了。等到(他們)犯了罪,隨后用刑法去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愛的君主掌權(quán),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老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一定使他們上能贍養(yǎng)父母,下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年成好時能豐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餓死。這樣之后督促他們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隨國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規(guī)定人民的產(chǎn)業(yè),上不能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好年景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壞年景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恐怕還不夠,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那么)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織的衣服了;雞、小豬、狗、大豬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了農(nóng)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重視學校的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叮嚀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絲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

(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

材料二

可嘆呀!一個人的意愿,也就是千萬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為什么掠取珍寶時連一錙一銖都搜刮干凈,耗費起珍寶來竟像對待泥沙一樣?秦皇如此奢侈浪費,致使承擔棟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農(nóng)夫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女工還多;梁柱上的釘頭光彩耀目,比糧倉里的粟粒還多;瓦楞長短不一,比全身的絲縷還多;或直或橫的欄桿,比九州的城郭還多;管弦的聲音嘈雜,比市民的言語還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說,心里卻敢憤怒;(可是)失盡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驕傲頑固。(結(jié)果)戍邊的陳涉、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guān)被攻下,楚項羽放一把火,可惜(華麗的阿房宮)化為了一片焦土。

(節(jié)選自《阿房宮賦》)

材料三

古代的圣王,所以能取得盛名廣譽,豐功偉業(yè),顯赫于天下,為后世所不忘,不是得到人們擁護的,從來沒有聽說過。暴君之所以喪失國家,危及社稷,宗廟顛覆,湮沒無聞,不是由于失掉人們擁護的,也從來沒有聽說過。現(xiàn)今擁有國土的君主,都希望生活安定,辦事有威信,戰(zhàn)爭勝利,防務(wù)鞏固,大的想統(tǒng)一天下,小的要稱霸諸侯,卻不重視爭取人,所以,弄得小則兵敗而地削,大則身死而國滅。所以說:“人”是不可不非常注重的,這是天下頂重要的問題。

我們說:得人的方法,莫如給人以利益;而給人以利益的方法,莫如用實際政績來證明。所以,善于為政的,總是田地開墾而城邑殷實,朝廷安閑而官府清治,公法通行而邪道廢止,倉庫充實而監(jiān)獄空虛,賢人得用而奸臣罷退。上層人士,總是祟尚公正而鄙視阿諛之風;士民,總是重視勇武而鄙視財利;平民,總是愛農(nóng)而厭惡大吃大喝,從而財用充足而日常生活富裕。所以,君主要寬厚而有所減免,人民要從而無所怨恨,上下協(xié)調(diào)而有禮儀,這才生活安定而辦事有威信,戰(zhàn)爭勝利而防務(wù)鞏固,因而一戰(zhàn)而征服諸侯。不善于為政的,總是田荒蕪而城邑空虛,朝廷驚擾而官府混亂,公廢棄而邪道風行,倉庫空虛而監(jiān)獄人滿,賢罷退而奸臣得用。上層人士,總是阿諛成風鄙視公正;士民,總是重視財利而輕視勇武;民,總是喜好吃喝而厭惡耕作,于是財用缺而日常生活困難。君主非常殘暴苛刻而無減免,人民特別固執(zhí)兇頑而不肯服從,上下互相爭利而不協(xié)調(diào),所以生活不安定而辦事無威信,戰(zhàn)爭不勝而防守不固,所以小禍是兵敗土地被削,大禍是身死國家被滅亡。由此看來,為政就不可不謹慎對待這些問題了。

(節(jié)選自《管子·五輔》)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材料一:

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弊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若此,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節(jié)選自蘇轍《六國論》)

材料二:

夫后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山東諸侯之六國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習于虞詐,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jié),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嗟夫!自春秋以來,兵禍日熾;迄乎戰(zhàn)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驅(qū)無辜之民,以終戮于虐乎?其必不爾矣!是故秦不極強,不能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惡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與六國之自為之也。后之論者,何厚于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

(節(jié)選自李楨《六國論》)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秦兵未出A而天下諸侯B已自困矣C至于秦D人得伺E其隙以取F其國G可不悲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疾,在古代,“疾”指小病,“病”則比較嚴重;現(xiàn)在常把“疾病”并作一個詞用。

B.道,文中意為規(guī)律,與《庖丁解?!贰俺贾谜叩酪病敝小暗馈币馑枷嗤?/p>

C.山東,文中指崤山以東地區(qū),與《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中“山東”意思相同。

D.迄,文中意為至、到,與成語“迄今為止”中的“迄”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兩則語段及課文《六國論》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蘇洵總結(jié)齊、燕、趙失敗的原因在于他們沒有賄賂秦國,假設(shè)這三國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就不能被輕易判定了。

B.蘇轍認為韓、魏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其他諸侯必須靠著他們?nèi)ジ糸_西邊的秦國,所以其他諸侯國應該親近韓、魏來抵御秦國。

C.蘇轍認為六國的君主目光短淺,為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互相殘殺,從而加速了六國的滅亡。

D.李楨認為山東各國在實力上比不上秦國,但是他們沉溺于武力攻打,習慣于爾虞我詐,弱肉強食,與秦國的做法相比沒有什么不同。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

(2)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14.李楨說:“后之論者,何厚于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蘇洵是不是偏愛六國?請結(jié)合蘇洵《六國論》簡要分析。(3分)

10.ACG11.B12.A13.(1)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

(2)只是他們最終沒有能夠做秦國所做的事,因此(六國)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導致滅亡的。14.蘇洵不是偏愛六國。蘇洵分析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以史為鑒,針砭當時的統(tǒng)治者,希望他們汲取六國滅亡的教訓,改變賄賂敵國的政策,以免國家敗亡。

參考譯文:

材料一:

秦國要和諸侯爭奪天下的目標,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卻掩護著崤山東邊的所有國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qū),再也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人家的國都,燕、趙在前面抵擋它,韓、魏就從后面偷襲他,這是危險的途徑啊??墒钱斍貒スゴ蜓唷②w時,卻不曾有韓、魏的顧慮,就是因為韓、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nèi)進出自如,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韓、魏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他們?nèi)ジ糸_西邊的秦國,所以不如親近韓、魏來抵御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跨域韓、魏,來圖謀齊、楚、燕、趙四國,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lǐng)域內(nèi)安定自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像這樣,那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們不知道要采行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jīng)困住自己了,直到讓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吞并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p>

材料二:

后人痛恨秦國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秦國統(tǒng)治者的殘暴嗎?據(jù)我看來,那六國都想做秦國所做的事,不能只把歷史罪過歸于秦國。在那個時候,山東諸侯六國中,沒有一個(諸侯國的實力)能超過秦國的啊,他們沉溺于武力攻打,習慣于爾虞我詐,弱肉強食,(這)與秦國相比沒有什么不同,戰(zhàn)爭連續(xù)不斷,戰(zhàn)禍連年不絕。假使以前擁有的地理形勢有利如秦國(那樣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幫助,那么六國當中的一國也可以像秦國一樣統(tǒng)一中國。只是他們最終沒有能夠做秦國所做的事,因此(六國)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導致滅亡的。

這樣說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為錯在想做秦國所做的事.六國都想做秦國所做的事,而秦國獨做了,而且成功了,這就是所說的得到了上天的幫助啊。唉!從春秋以來,戰(zhàn)禍一天天地嚴重;到戰(zhàn)國,老百姓被殘害的情況,有的(已經(jīng))到了不忍說的地步了。上天很愛人民?。‰y道它能使六七個君王,凌駕于人民之上,天天驅(qū)趕無辜的人民,最終被虐殺嗎?它一定不這樣?。∫虼饲貒惶珡娛?,秦王就不能滅六國而稱帝,不稱帝,那么他的罪惡(就)不能達到極點,秦王沒有惡貫滿盈,秦國也就不會迅速滅亡,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國和六國自己造成的結(jié)果啊,后人的評論,為什么偏愛六國,而一定要他們存在呢!

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樂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測試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二歲而孤,少有志操。既長,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遷大理寺丞,母喪去官。晏殊知應天府,聞仲淹名,召置府學。服除,以殊薦,為秘閣校理。仲淹泛通《六經(jīng)》,長于《易》,學者多從質(zhì)問,為執(zhí)經(jīng)講解,亡所倦。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jié),自仲淹倡之。歲大蝗旱,江、淮、京東滋甚。仲淹請遣使循行,未報。乃請問曰:“宮掖中半日不食,當何如?”帝側(cè)然,乃命仲淹安撫江、淮,所至開倉振之,且條上救敝十事。元昊①反,改陜西都轉(zhuǎn)運使。延州諸寨多失守,仲淹自請行,遷戶部郎中兼知延州。仲淹為將,號令明白,愛撫士卒,諸羌來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賊亦不敢輒犯其境。元昊請和,召拜樞密副使,除參知政事。仲淹以天下為己任,裁削幸濫,考覆官吏,日夜謀慮興致太平。以疾請鄧州,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待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贈兵部尚書,謚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賜藥存問,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問其家,既葬,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仲淹內(nèi)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瞻族人。死之日,四方聞?wù)?,皆為嘆息。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思,邪、慶二州之民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數(shù)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

(選自《宋史·范仲淹傳》,有刪改)

①元昊:西夏開國君主。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B.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C.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D.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待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堪”在文中解釋為“忍受”,與成語“苦不堪言”中的“堪”含義相同。

B.“召置府學”和“沛公則置車騎”(《鴻門宴》),兩句中的“置”不同。

C.“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和“老者衣帛食肉”(《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食”字含義不同。

D.樞密,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