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練習試題2.1.1鈉及鈉的氧化物_第1頁
化學練習試題2.1.1鈉及鈉的氧化物_第2頁
化學練習試題2.1.1鈉及鈉的氧化物_第3頁
化學練習試題2.1.1鈉及鈉的氧化物_第4頁
化學練習試題2.1.1鈉及鈉的氧化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1鈉及其鈉的氧化物(精練)題組一題組一鈉的物理性質(zhì)1.關于金屬鈉的物理性質(zhì)描述,錯誤的是A.因為是金屬所以密度比水大B.斷面呈銀白色,有金屬光澤C.質(zhì)軟、可以用刀切D.鈉的熔點較低,與水反應時熔成小球【答案】A【解析】A.鈉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A錯誤;B.鈉是銀白色金屬,斷面呈銀白色,有金屬光澤,B正確;C.鈉的硬度很小,質(zhì)軟、可以用刀切,C正確;D.鈉的熔點較低,與水反應時放熱使其熔成小球,D正確;故選A。2.(2022·陜西漢中·高一期中)下列有關鈉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鈉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說明鈉的密度比煤油的大且鈉不與煤油發(fā)生反應B.實驗時鈉需用鑷子夾取,用后剩余的鈉不能放回試劑瓶中C.新切開的鈉放置在空氣中會迅速被氧化D.鈉能與氯化鈉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答案】B【解析】A.鈉與煤油不發(fā)生反應,且鈉的密度比煤油大,鈉沉在煤油的底部,煤油可以使鈉與空氣和水蒸氣隔絕,防止鈉與氧氣、水反應,A正確;B.鈉是活潑金屬,容易與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反應,為安全著想,切割取用后剩余的鈉必須放回原試劑瓶中,B錯誤;C.鈉很活潑,新切開的鈉,暴露在空氣中,會迅速被氧氣氧化為氧化鈉,光亮的表面很快變暗,C正確;D.Na非?;顫?,可與NaCl溶液中的水發(fā)生反應:2Na+2H2O=2NaOH+H2↑,D正確;答案選B。3.(2022·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中學高一階段練習)下列關于金屬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鈉可以保存在煤油或四氯化碳中B.鈉露置在空氣中表面生成淡黃色的Na2OC.鈉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D.鈉與水反應的實驗可以說明鈉硬度小、熔點低、密度大于水【答案】C【解析】A.鈉的密度比煤油大,可以保存在煤油中,鈉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中,A錯誤;B.鈉露置在空氣中,與空氣中氧氣反應,表面生成白色的氧化鈉,B錯誤;C.鈉的焰色為黃色,鈉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C正確;D.鈉與水反應中,可觀察到鈉浮在水面上四處游動,說明鈉的密度比水小,D錯誤;答案選C。4.(2021·浙江·高一期中)下列有關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鈉露置于空氣的過程中有氫氧化鈉生成B.取用金屬鈉要用鑷子夾取,且剩下的金屬鈉應放回原試劑瓶C.金屬鈉在空氣中的燃燒實驗,應近距離俯視坩堝以便觀察更仔細D.火災現(xiàn)場若有大量活潑金屬時,需用干燥的沙土【答案】C【解析】A.鈉露置于空氣的轉(zhuǎn)變?yōu)?,先與氧氣變?yōu)檠趸c,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吸水變?yōu)闅溲趸c溶液,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溶液,碳酸鈉溶液失水變?yōu)镹a2CO3?10H2O,Na2CO3?10H2O失水變?yōu)樘妓徕c,故A正確;B.取用金屬鈉要用鑷子夾取,鈉是危險化學藥品,因此剩下的金屬鈉應放回原試劑瓶,故B正確;C.金屬鈉在空氣中的燃燒實驗,鈉會劇烈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因此應遠距離觀察,故C錯誤;D.火災現(xiàn)場若有大量活潑金屬時,金屬一般與水、二氧化碳會反應,因此需用干燥的沙土,故D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C。題組二題組二鈉與氧氣(空氣)反應1.(2022·天津南開·高一學業(yè)考試)取一塊金屬鈉放在燃燒匙里加熱,觀察到下列實驗現(xiàn)象:①金屬鈉熔化②在空氣中燃燒,放出紫色火花③燃燒后得到白色固體④燃燒時火焰為黃色⑤燃燒后生成淡黃色的固體物質(zhì),描述正確的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答案】D【解析】鈉在加熱條件下與氧氣發(fā)生反應時,由于鈉的熔點較低,先熔化,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淡黃色過氧化鈉固體,燃燒時火焰為黃色,說法正確的是①④⑤,故合理選項是D。2.(2022·廣東·深圳外國語學校高一期末)金屬鈉是一種活潑金屬,除了具有金屬的一般性質(zhì)外,還具有自己的特性。下列關于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鈉是銀白色金屬,硬度大B.鈉放置在空氣中,會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黃色的過氧化鈉C.在氧氣中加熱時,金屬鈉劇烈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D.金屬鈉著火可以用水滅火【答案】C【解析】A.金屬鈉的硬度小,故A錯誤;B.鈉在常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白色的氧化鈉,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淡黃色的過氧化鈉,故B錯誤;C.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過氧化鈉,因含鈉元素,火焰呈黃色,故C正確;D.鈉與氧氣反應

生成過氧化鈉,過氧化鈉可與水反應生成氧氣,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氣,會使火勢更不容易控制,故D錯誤;答案選C。3.如圖所示,若錐形瓶內(nèi)是水,分液漏斗內(nèi)的液體也是水,向燒杯內(nèi)滴加水時,發(fā)現(xiàn)U形管內(nèi)液面左邊低于右邊,恢復到原溫度后液面左邊與右邊基本相平,則燒杯內(nèi)的物質(zhì)是()A.過氧化鈉 B.氧化鈉 C.鈉 D.氯化鈉【答案】B【解析】A、過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并生成氧氣,使容器內(nèi)溫度升高,壓強增大,U形管內(nèi)液體慢慢右移,但恢復到原溫度后液面左邊仍然比右邊低,故A錯誤;B、氧化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使容器內(nèi)溫度升高,壓強增大,U形管內(nèi)液體慢慢右移,反應中沒有氣體生成,恢復到原溫度后液面左邊與右邊基本相平,故B正確;C、鈉加入水中放熱并生成氫氣,使容器內(nèi)溫度升高,壓強增大,U形管內(nèi)液體慢慢右移,但恢復到原溫度后液面左邊仍然比右邊低,故C錯誤;D、氯化鈉與水不反應,溶于水熱效應不明顯,故U形管內(nèi)液體幾乎不移動,故D錯誤;故選B。題組三題組三鈉與水反應1.(2021·遼寧·高一學業(yè)考試)在燒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塊綠豆大的鈉放入水中。在該實驗中不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A.鈉浮在水面 B.溶液變成紅色C.鈉沉在水底 D.鈉熔成光亮的小球【答案】C【解析】A.鈉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在水面上,A項正確;B.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使酚酞溶液變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B項正確;C.鈉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會沉入水底,C項錯誤;D.鈉投入水中熔成光亮的小球,說明鈉和水反應放熱,鈉的熔點低,D項正確;答案選C。2.(2022·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學高一階段練習)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中,與鈉的下列性質(zhì)無關的是A.密度比水小 B.熔點低 C.硬度小 D.強還原性【答案】C【解析】A.鈉的密度小,所以鈉浮在水面上,與性質(zhì)有關,故A不選;B.鈉與水反應放熱,鈉的熔點低,所以看到鈉熔成閃亮的小球,與性質(zhì)有關,故B不選;C.硬度大小與反應現(xiàn)象無關,與性質(zhì)無關,故C選;D.鈉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表現(xiàn)強還原性,與性質(zhì)有關,故D不選;答案選C。3.(2021·北京豐臺·高一期中)鈉的下列性質(zhì)中與鈉和水反應時的現(xiàn)象無關的是A.鈉的熔點較低 B.鈉的密度小于水的C.鈉能導電 D.鈉的金屬活動性強【答案】C【解析】A.鈉和水反應時熔成小球,表明鈉的熔點較低,故不選A;

B.鈉和水反應時浮在水面上,表明鈉的密度小于水,故不選B;C.鈉能導電,與鈉和水反應時的現(xiàn)象無關,故選C;

D.鈉能與水劇烈反應,說明鈉的金屬活動性強,故不選D;選C。4.關于鈉跟水反應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從煤油中取出鈉塊,直接投入水中B.實驗剩余的鈉應放在廢液缸中C.鈉投入水后熔成閃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不斷游動D.鈉與水反應后,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答案】C【解析】A.應將鈉表面的煤油用濾紙吸干再將鈉放入水中,A項錯誤;B.若將實驗剩余的金屬鈉棄置于廢液缸中,金屬鈉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并放出大量的熱,可能會引起失火,存在安全隱患,B項錯誤;C.鈉的熔點低,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生成氫氣,故鈉投入水后熔成閃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不斷游動,C項正確;D.鈉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H2,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D項錯誤;答案選C。5.(2022·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學高一階段練習)金屬鈉與皮膚接觸會腐蝕皮膚,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金屬鈉。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金屬鈉會與皮膚汗水中的NaCl反應B.金屬鈉會與皮膚汗水中的水反應C.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放出大量熱灼傷皮膚D.金屬鈉與水反應生成的NaOH會腐蝕皮膚【答案】A【解析】A.金屬鈉會與皮膚汗水中的H2O反應產(chǎn)生NaOH而腐蝕皮膚,而不是與NaCl反應,A錯誤;B.金屬鈉性質(zhì)活潑,會與皮膚汗水中的水反應產(chǎn)生NaOH和H2,NaOH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性,B正確;C.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放出大量熱會灼傷皮膚,C正確;D.金屬鈉性質(zhì)活潑,會與皮膚汗水中的水反應產(chǎn)生NaOH和H2,NaOH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性,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A。6.甲、乙兩同學分別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點燃鈉,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鈉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廣瓶內(nèi)水面的變化情況:(1)上述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學實驗中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乙同學實驗中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下列對這兩種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是________A.甲同學可能使用的鈉的量不足,瓶內(nèi)氧氣沒有消耗完B.甲同學可能未塞緊瓶塞,鈉熄滅冷卻后外界空氣進入瓶內(nèi)C.乙同學可能沒有夾緊彈簧夾,鈉燃燒時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D.乙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逸出(3)在實驗室里,某同學取一小塊金屬鈉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將鈉投入水中后,鈉熔化成一個小球,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答案】(1)2Na+O2Na2O2(2)ABCD(3)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鈉的熔點低【解析】(1)鈉在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鈉,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a+O2Na2O2;(2)A.鈉的量不足,瓶內(nèi)氧氣沒有消耗完,導致氧氣剩余,故瓶內(nèi)水面上升高度達不到,選項A正確;B.瓶塞末塞緊,鈉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nèi),導致瓶內(nèi)壓強過大,水面上升高度達不到,選項B正確;C.沒夾緊彈簧夾,鈉燃燒時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導致瓶內(nèi)壓強減小,水面上升高度超出,選項C正確;D.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逸出,導致瓶內(nèi)壓強減小,水面上升高度超出,選項D正確;答案選ABCD;(3)將鈉投入水中后,鈉熔化成一個小球,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是①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②鈉的熔點低。題組四題組四鈉與酸堿鹽反應1.(2022·上海市實驗學校高一期中)按如圖所示進行相應實驗,下列有關它們反應現(xiàn)象的分析錯誤的是A.均有可燃性氣體生成 B.反應劇烈程度:乙>甲C.丙中鈉能置換出單質(zhì)銅 D.乙、丙中鈉在液面上反應,并四處游動【答案】C【解析】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鈉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氯化鈉和氫氣,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質(zhì)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生成的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以此來解析;A.由分析可知,甲乙丙中均有可燃性氣體氫氣生成,A正確;B.鈉與水或與酸反應的實質(zhì)是鈉與氫離子發(fā)生置換反應,反應快慢取決于氫離子濃度大小,乙中的酸的濃度最大,故反應劇烈程度:乙>甲,B正確;C.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反應中生成了藍色沉淀,并不會置換出銅單質(zhì),C錯誤;D.鈉的密度小于水,所以浮在液面上,反應產(chǎn)生氫氣,故四處游動,D正確;故選C。2.將金屬鈉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燒杯中,既有氣體,又有沉淀產(chǎn)生的個數(shù)是()①MgSO4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飽和澄清石灰水⑤Ca(HCO3)2溶液A.1 B.2 C.3 D.4【答案】C【解析】①金屬鈉放入MgSO4溶液中,生成氫氧化鎂的白色沉淀,同時放出氫氣,正確;②金屬鈉放入NaCl溶液中,只生成氫氣,錯誤;③金屬鈉放入Na2SO4溶液中,只生成氫氣,錯誤;④金屬鈉放入飽和澄清石灰水,能生成氫氣,且降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而使其析出,正確;⑤金屬鈉放入Ca(HCO3)2溶液中,能成成氫氣,同時生成碳酸鈣的白色沉淀,正確;故既有氣體,又有沉淀產(chǎn)生的是①④⑤;答案選C。3.(2021·遼寧·遼師大附中高一階段練習)回答下列問題:(1)在實驗室里,某同學取一小塊金屬鈉,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試完成下列問題:切開的金屬鈉暴露在空氣中,最先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2)將鈉投入水中后,鈉熔化成一個小球,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是①_______,②_______。(3)將一小塊鈉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燒杯中,不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A.有氣體生成B.鈉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動C.燒杯底部有紅色的金屬銅生成D.溶液中有藍色渾濁(4)鈉與CuSO4溶液反應的有關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5)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操作:_______,所得分散系與原FeCl3溶液是不同的分散系,其本質(zhì)原因是_______不同;要證明它們是不同的分散系,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_______。寫出生成氫氧化鐵膠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敬鸢浮?1)

銀白色金屬光澤變暗

4Na+O2=2Na2O(2)

鈉的熔點低

反應放熱(3)C(4)2Na+2H2O=2Na++2OH+H2↑、Cu2++2OH=Cu(OH)2↓(5)

向沸騰的蒸餾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xù)加熱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

丁達爾效應

FeCl3+3H2OFe(OH)3(膠體)+3HCl【解析】(1)鈉與氧氣常溫下反應生成氧化鈉,方程式:4Na+O2=2Na2O,現(xiàn)象鈉塊表面由銀白色變?yōu)榘祷疑?;故答案為:銀白色金屬光澤變暗;4Na+O2=2Na2O;(2)將鈉投入水中后,鈉熔化成一個小球,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是①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②鈉的熔點低;故答案為: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鈉的熔點低;(3)將一小塊鈉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燒杯中,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所以看到現(xiàn)象為:鈉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動;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中有藍色渾濁;看不到現(xiàn)象:燒杯底部有紅色的金屬銅生成;故選:C;(4)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依次為2Na+2H2O=2Na++2OH+H2↑、Cu2++2OH=Cu(OH)2↓;(5)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操作為向沸騰的蒸餾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xù)加熱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即可得到氫氧化鐵膠體,所得分散系與原FeCl3溶液是不同的分散系,其本質(zhì)原因是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大小不同;要證明它們是不同的分散系,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丁達爾效應。生成氫氧化鐵膠體的化學方程式為FeCl3+3H2OFe(OH)3(膠體)+3HCl。題組五題組五鈉的氧化物1.(2022·重慶·高一期末)下列有關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比穩(wěn)定B.只用水來確定某粉末中是否含有C.、分別與反應,產(chǎn)物相同D.將足量的比分別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終溶液均為紅色【答案】B【解析】在空氣中加熱時會轉(zhuǎn)化為,故比穩(wěn)定,故A錯誤;B.與水反應會產(chǎn)生氣泡,有明顯的現(xiàn)象,所以可用水來確定某粉末中是否含有,故B正確;C.與反應生成碳酸鈉,與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產(chǎn)物不同,故C錯誤;D.、加到酚酞溶液中,二者均先與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堿而使溶液變?yōu)榧t色,但具有漂白性,又會將紅色溶液漂白,故D錯誤;故選:2.(2021·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關于Na2O、Na2O2的說法正確的是A.二者都是堿性氧化物B.二者都是強氧化劑C.二者都能與水反應,生成強堿D.Na2O2與H2O反應中,Na2O2是氧化劑,H2O是還原劑【答案】C【解析】A.因Na2O2與酸反應生成鹽、水和氧氣,則Na2O2不屬于堿性氧化物,故A錯誤;B.Na2O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為最低價,只有還原性,鈉離子有弱氧化性,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Na2O2具有氧化性,故B錯誤;C.Na2O與Na2O2與水反應都能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是強堿,故C正確;D.過氧化鈉中的O元素為1價,在該反應中既升高又降低,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故D錯誤;故選:C。3.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是淡黃色固體,是白色固體,二者都能與水反應生成B.與反應:,該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的數(shù)目為C.、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都為D.充分燃燒后產(chǎn)物被完全吸收,固體增重2g【答案】B【解析】A.是淡黃色固體,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是白色固體,與水反應生成,故A正確;B.與反應:,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該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的數(shù)目為,故B錯誤;C.由構成、由構成,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都為,故C正確;D.根據(jù)方程式①、②,①+②得,充分燃燒后產(chǎn)物被完全吸收,固體增重2g,故D正確;選B。4.Na2O2和Na2O是金屬鈉的兩種氧化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Na2O2和Na2O均能與水反應,且產(chǎn)物相同B.Na2O2和Na2O均能使酚酞溶液先變紅后褪色C.等物質(zhì)的量的Na2O2和Na2O中,鈉離子數(shù)目之比為2:1D.將等質(zhì)量的Na2O2和Na2O均與足量水反應,產(chǎn)物NaOH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39【答案】D【解析】A.Na2O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Na2O2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它們均能和水反應,但產(chǎn)物不同,故A錯誤;B.Na2O2和Na2O的水溶液都呈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但Na2O2與水反應會生成H2O2,具有強氧化性,能使變紅的酚酞溶液褪色,而Na2O不能,故B錯誤;C.等物質(zhì)的量的Na2O2和Na2O中,鈉離子數(shù)目之比為1:1,故C錯誤;D.等質(zhì)量的Na2O2和Na2O其物質(zhì)的量比為31:39,根據(jù)鈉元素在反應前后守恒,可知它們與足量水反應生成的NaOH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也為31:39,故D正確;答案D。5.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在水存在時才能和過氧化鈉反應”,某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分別進行甲、乙兩個實驗:實驗甲:干燥的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的反應:在干燥的試管Ⅱ中裝入過氧化鈉,在通入二氧化碳之前,關閉K1和K2.在試管Ⅰ內(nèi)裝入試劑X后,打開K1和K2,通入二氧化碳,幾分鐘后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試管Ⅲ中至液面以上,觀察到木條不復燃且Ⅱ中的淡黃色固體沒有變化。實驗乙:潮濕的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的反應:在試管Ⅰ內(nèi)裝入試劑Y,其他操作同實驗甲,觀察到木條復燃且Ⅱ中的淡黃色固體變?yōu)榘咨腆w。試回答下列問題:(1)在裝入過氧化鈉后,通入二氧化碳前,關閉K1和K2的目的是_______。(2)在實驗甲中,試劑X是_______(填選項字母),其作用是_______。在實驗乙中,試劑Y是_______。A.濃H2SO4

B.NaOH溶液

C.H2O

D.KOH溶液(3)根據(jù)上述兩個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4)試管Ⅲ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5)為了確保實驗現(xiàn)象的準確性,制備二氧化碳所用的反應物最好選用_______(填字母)。A.大理石

B.小蘇打

C.燒堿

D.鹽酸

E.稀硫酸

F.稀硝酸【答案】(1)防止CO2受潮(2)

A

吸收氣體中的水蒸氣

C(3)二氧化碳只有在水存在時才能和過氧化鈉反應(4)吸收未反應完的CO2以便使木條復燃(5)BE【解析】(1)為了防止溶液中的水蒸氣混入二氧化碳,所以在裝入Na2O2后,通入CO2前,關閉K1和K2;(2)試劑X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所以X為濃硫酸;試劑Y作用是給二氧化碳提供水蒸氣,所以Y為水;(3)干燥的二氧化碳通過過氧化鈉,然后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試管Ⅲ的液面上,觀察到木條不復燃,且Ⅱ中的淡黃色沒有變化,說明沒有氧氣生成,即干燥的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不反應;在試管Ⅰ內(nèi)裝入試劑Y,其他操作同實驗甲,觀察到木條復燃,且Ⅱ中的淡黃色固體變?yōu)榘咨腆w,說明混有水蒸氣的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則二氧化碳只有在水存在時才能和過氧化鈉反應;(4)根據(jù)上面的分析可知,試管Ⅲ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未反應的二氧化碳,以便使木條復燃;(5)鹽酸和硝酸會揮發(fā),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質(zhì),故選擇小蘇打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選B、E。6.(2022·上海中學高一期中)也是一種重要的鈉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小組取用于圓底燒瓶中,并設計了如下圖裝置探究其強氧化性。(1)原定實驗計劃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稀鹽酸,則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2)而由于同學的疏忽,錯誤地取成了濃鹽酸,實驗中觀察到B中濕潤的紅色紙條褪色,說明反應中有_______(填化學式)生成,若B中改放濕潤的淀粉KI試紙,憑試紙變藍能否證明上述結論?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3)實驗中,在D的集氣瓶中收集到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無色氣體,有同學認為該氣體是被濃鹽酸還原所得,從氧化還原角度分析該推斷是否合理?_______。(4)還有同學認為D的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氣體是與濃鹽酸中的水反應得到。通過實驗證實與干燥的HCl能反應,請完成并配平該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Na2O2+_______HCl=_______Cl2+_______NaCl+_______?!敬鸢浮?1)(2)

不能

碘離子具有還原性,、都具有強氧化性,都能將碘離子氧化為(3)不合理,被還原時氧元素的化合價應該降低,不可能得到(4)Na2O2+4HCl=Cl2↑+2NaCl+2H2O【解析】實驗探究強氧化性,A中預設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氧氣,若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會發(fā)生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氯氣,B中濕潤的紅色紙條褪色,可檢驗有Cl2生成,若B中改放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不能說明一定有Cl2生成,可能是O2為所為,裝置C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HCl和Cl2,防止污染空氣,并使D中收集到較純凈的O2,據(jù)此分析解答。(1)由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可推斷出,過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氧氣,則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2)B中濕潤的紅色紙條褪色,說明A中反應有生成;若B中改放濕潤的淀粉KI試紙,且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不能說明一定有生成,因為也可把I氧化成I2,從而使試紙變藍,故答案為:;不能;碘離子具有還原性,、都具有強氧化性,都能將碘離子氧化為。(3)在D的集氣瓶中收集到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無色氣體,該氣體為,被還原時氧元素的化合價應該降低,不可能得到,可能是與稀鹽酸或鹽酸中的水反應得到的,故答案為:不合理,被還原時氧元素的化合價應該降低,不可能得到。(4)由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物中所缺物質(zhì)為H2O,再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可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O2+4HCl=Cl2↑+2NaCl+2H2O,故答案為:Na2O2+4HCl=Cl2↑+2NaCl+2H2O。7.(2022·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學高一期末)為了探究過氧化鈉的強氧化性,某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如下:①檢查裝置氣密性后,裝入藥品并連接裝置A、B、C。②緩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將裝置D連接好(導管末端未伸入集氣瓶中),再向圓底燒瓶中緩慢滴加濃鹽酸,裝置A中劇烈反應,有黃綠色氣體產(chǎn)生。③待裝置D中導管口產(chǎn)生連續(xù)氣泡后,將導管末端伸入集氣瓶中,收集到無色氣體。④反應一段時間后,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一段時間N2,直至裝置中氣體變?yōu)闊o色?;卮鹣铝袉栴}:(1)裝置A中盛裝濃鹽酸的儀器是_______。(2)步驟②中通入一定量的N2的作用是_______。(3)裝置D中收集到的無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據(jù)此推斷該氣體是_______,解釋產(chǎn)生該氣體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4)裝置B中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甲同學根據(jù)A中氣體的顏色推測試紙變藍時發(fā)生的反應可能是_______(寫離子方程式);乙同學認為使試紙變藍的原因也可能是_______。(5)資料顯示,Na2O2與干燥的HCl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Cl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敬鸢浮?1)分液漏斗(2)排凈裝置中的空氣(3)

O2

2Na2O2+4HCl=4NaCl+2H2O+O2↑(4)

Cl2+2I=I2+2Cl

生成的O2將I氧化為I2(5)Na2O2+4HCl=2NaCl+Cl2↑+2H2O【解析】(1)由儀器構造可知盛濃鹽酸的為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漏斗;(2)實驗開始前先通一段時間的氮氣,排盡裝置中的空氣,以避免空氣中的氧氣對產(chǎn)物檢驗的影響,故答案為:排凈裝置中的空氣;(3)無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據(jù)此推斷該氣體是O2,O2具有助燃性,氧氣可能是過氧化鈉和鹽酸反應得到的,化學方程式是:2Na2O2+4HCl=4NaCl+2H2O+O2↑;故答案為:O2;2Na2O2+4HCl=4NaCl+2H2O+O2↑;(4)裝置A中劇烈反應,有黃綠色氣體產(chǎn)生,該氣體能夠使裝置B中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根據(jù)氣體的顏色推測該氣體可能是Cl2,反應方程式是:Cl2+2I=I2+2Cl;Na2O2和鹽酸反應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O2,O2也具有氧化性,也可能將I氧化為I2;故答案為:Cl2+2I=I2+2Cl;生成的O2將I氧化為I2;(5)資料顯示,Na2O2與干燥的HCl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Cl2,根據(jù)元素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結合原子守恒,可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O2+4HCl=2NaCl+Cl2↑+2H2O。故答案為:Na2O2+4HCl=2NaCl+Cl2↑+2H2O。8.I.某學習小組做Na2O2與H2O反應的實驗,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①取適量Na2O2固體用脫脂棉包好放在石棉網(wǎng)上,然后向脫脂棉上滴加34滴水,結果脫脂棉劇烈燃燒。②取適量Na2O2固體置于試管中,加水使其充分反應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先變紅后褪色。II.為探究Na2O2與H2O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