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圈與地表形完整版_第1頁
巖石圈與地表形完整版_第2頁
巖石圈與地表形完整版_第3頁
巖石圈與地表形完整版_第4頁
巖石圈與地表形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從地球(dìqiú)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一頁,共三十三頁。讀圖分析地球(dìqiú)圈層構成:地球(dìqiú)內部圈層:地球外部圈層:地核、地幔(dìmàn)和地殼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巖石圈的上層,整個水圈第二頁,共三十三頁。第一節(jié)巖石圈與地表(dìbiǎo)形態(tài)

(第一課時)第三頁,共三十三頁。課標要求:1、說出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并概括圈層的主要(zhǔyào)特點2、掌握巖石圈的范圍,了解巖石圈的組成。3、知道巖石圈的三大類巖石。4、閱讀并能繪制簡單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第四頁,共三十三頁。速度(千米/秒)3329001、劃分(huàfēn)依據:地震波的傳播速度2、主要(zhǔyào)圈層:地殼、地幔(dìmàn)和地核一、地球內部圈層和巖石圈的結構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殼地幔地核第五頁,共三十三頁。3、圈層的特點(tèdiǎn):高原高山平原淺海海平面硅鋁層巖石硅鎂層巖石地幔(密度約3.3)010203040深度(千米)(1)地殼(dìqiào)的特點:①巖石組成;②連續(xù)(liánxù)圈層;③厚度不均,大陸厚,大洋薄。第六頁,共三十三頁。地球(dìqiú)內部結構示意圖地殼(dìqiào)地幔(dìmàn)地核巖漿的發(fā)源地

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這里為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2)地幔的特點:第七頁,共三十三頁。地球(dìqiú)內部結構示意圖地殼(dìqiào)地幔(dìmàn)地核

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很大(3)地核的特點:第八頁,共三十三頁。讀圖巖石圈結構(jiégòu)示意圖1、軟流層的位置(wèizhi)2、巖石圈的范圍第九頁,共三十三頁。讀圖后回答(huídá)以下的問題提問:1、該圖包括地球內部圈層的哪兩個部分?(地殼(dìqiào)和地幔)

2、軟流層位于地球內部圈層的哪一部分?其具體位置和物質組成是怎樣的?(地幔地幔上部。由塑性物質組成)

3、巖石圈的位置有何特點?是由什么物質組成的?(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與地殼組成巖石圈,)第十頁,共三十三頁。地心軟流層巖石圈地殼(dìqiào)地幔(dìmàn)地核(dìhé)巖漿的發(fā)源地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二、巖石圈的組成1、范圍: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組成第十一頁,共三十三頁。2、組成(zǔchénɡ):按成因(chéngyīn)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

3、形成(xíngchéng)過程: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第十二頁,共三十三頁。侵入(qīnrù)型巖漿巖噴出型巖漿巖巖漿(yánjiāng)巖漿巖的形成(xíngchéng)過程冷卻、凝固第十三頁,共三十三頁。(1)巖漿巖:巖漿(yánjiāng)

高壓(gāoyā)侵入(qīnrù)地殼上部噴出地表侵入型巖漿巖:花崗巖噴出型巖漿巖:玄武巖冷卻、凝固花崗巖:我國華山、黃山、衡山都是花崗巖分布區(qū)玄武巖:我國東北的五大連池(巖漿巖漿巖)冷卻、凝固第十四頁,共三十三頁。巖漿巖——玄武巖有氣孔(qìkǒng)第十五頁,共三十三頁。巖漿巖——花崗巖第十六頁,共三十三頁。侵蝕(qīnshí)搬運(bānyùn)堆積(duījī)侵入型巖漿巖噴出型巖漿巖沉積巖巖漿沉積巖的形成過程第十七頁,共三十三頁。裸露(luǒlù)巖石沉積巖特點(tèdiǎn):一層一層的沉積(chénjī)(層理構造)巖層中常找到化石常見的沉積巖:(2)沉積巖風吹、雨打、日曬以及生物作用石灰?guī)r、砂巖、頁巖巖層和化石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固結成巖外力作用(裸露巖石沉積巖)外力作用第十八頁,共三十三頁。沉積巖——

石灰?guī)r第十九頁,共三十三頁。沉積巖——

砂巖(shāyán)第二十頁,共三十三頁。沉積巖——頁巖(yèyán)

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三頁。沉積巖-----石英巖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三頁。風化(fēnghuà)物搬運(bānyùn)堆積(duījī)侵入型巖漿巖噴出型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巖漿變質作用風化變質作用變質作用變質巖的形成過程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三頁。已成巖石(yánshí)

變質巖變質(biànzhì)作用(礦物成分和結構發(fā)生(fāshēng)改變)

高溫、高壓條件下(3)變質巖(原有巖石變質巖)變質作用大理巖板巖片麻巖石灰?guī)r頁巖花崗巖舉例: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三頁。變質巖------片麻巖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三頁。變質巖-----板巖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三頁。變質巖-----大理巖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三頁。三、巖石圈的物質(wùzhì)循環(huán)1、概念(gàiniàn)

組成巖石圈的三大類巖石之間的相互轉化被稱為巖石圈的物質(wùzhì)循環(huán),也叫地殼物質循環(huán)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三頁。侵入(qīnrù)型巖漿巖噴出型巖漿巖巖漿(yánjiāng)2、物質(wùzhì)循環(huán)過程侵入、噴出冷卻凝固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三頁。侵蝕(qīnshí)搬運(bānyùn)堆積(duījī)侵入型巖漿巖噴出型巖漿巖沉積巖巖漿第三十頁,共三十三頁。風化(fēnghuà)物搬運(bānyùn)堆積(duījī)侵入型巖漿巖噴出型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巖漿變質作用重熔再生風化風化變質作用變質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侵入、噴出冷卻凝固3.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意義(1)形成豐富的礦產資源(2)改變地表的形態(tài),塑造千姿百態(tài)的地貌景觀(3)實現(xiàn)了地區(qū)之間、圈層之間的物質交換和能量傳輸,改變地表的環(huán)境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三頁。變質巖巖漿(yánjiāng)冷卻(lěngquè)凝固巖漿巖侵蝕、搬運、堆積(duījī)等作用沉積巖變質作用變質作用侵蝕、搬運、堆積等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重熔再生第三十二頁,共三十三頁。內容(nèiróng)總結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巖石圈的上層,整個水圈。第一節(jié)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

(第一課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