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詞曲鑒賞的語言與表達技巧_第1頁
高考詩詞曲鑒賞的語言與表達技巧_第2頁
高考詩詞曲鑒賞的語言與表達技巧_第3頁
高考詩詞曲鑒賞的語言與表達技巧_第4頁
高考詩詞曲鑒賞的語言與表達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詩詞曲鑒賞語言與表達技巧詩歌語言語言風格煉〔襯〕字表達技巧〔手法〕一、語言風格古代詩歌鑒賞常見風格平淡清新絢麗質(zhì)樸明快含蓄簡潔自然

〔一〕清新特點: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有近景,有遠景,有實景,有虛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二〕平淡(質(zhì)樸)特點: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表達,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表達了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歸園田居〔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三〕絢麗特點:華美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菜摹趁骺焯攸c: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如李白早期詩歌、白居易的新樂府詩。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缺乏,綠楊陰里白沙堤?!参濉澈钐攸c: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表達,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fā),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后期的詞。如夢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熬G”、“紅”分別借代綠葉和紅花;“肥”和“瘦”分別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詞人惜花,為花悲喜,為花時醒時醉,為花憎風恨雨,實際是含蓄地表達了青春韶光短暫、好花不常在的惋惜之情?!擦匙匀惶攸c: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如李白詩歌的語言,被譽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扒嗵煊性聛韼讜r?我今停杯一問之。”(《把酒問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詩人主要風格類型陶淵明的樸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頓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清峻飄逸王昌齡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隱的朦朧隱晦王維的詩畫一體溫庭筠的綺麗香艷高適的蒼涼悲壯李清照的纏綿悱惻陸游的悲壯愛國孟郊寒峻賈島瘦削韓柳詩奇崛險怪蘇辛張豪邁而放曠柳永婉約姜悲涼a、高考答題語言的詞語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簡練生動婉約纏綿含蓄委婉雄渾豪放慷慨悲涼b、高考答題語言的思路1、答題語句的句首;2、答題語句的句尾;3、句中用于修飾、過渡;4、著重給讀者的閱讀效果;5、注意不同詩人的風格或詩人的不同時期的風格。c、高考答題語言的模板1、詩歌以_________的風格,描繪了……2、詩歌描繪了……,〔風格〕______,讓讀者_____。3、詩歌_______地〔風格〕描繪了……練習:談談下面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shù)。春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①。

①遼西:古郡名,在今遼寧省遼河以西地方。此詩清新自然,“黃鶯兒”口語化。以兒化音,寫出女子的純真嬌憨?!疤鋾r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zhì)樸的語言說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這樣非常自然的表現(xiàn)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二、煉〔襯〕字詩詞曲語言精練、濃縮、雋永,一字可謂值千金,詩人煉字的語言功底之深,值得推敲,可從詞性、語境搭配和表達技巧方面綜合探究,由淺入深,由表及里。1、從詞性角度看:〔問“什么”或“什么樣”〕主干詞——名詞:表“象”;形容詞:表“意”;動詞:表“象”的狀態(tài);枝葉詞——疊詞:表摹仿“象”;副詞:表“意”程度、范圍;數(shù)量詞:襯托“意”、“象”等。2、從搭配角度看:〔多問“為什么”〕主語〔象1〕+動詞+賓語〔象2〕:找關(guān)系,聯(lián)手法。形容詞/數(shù)量詞/疊詞+象:找關(guān)系,聯(lián)特點,找情感“意”。3、從技巧或手法角度看:〔多問“怎樣”,后附?!?、關(guān)注動詞:主語〔象1〕+動詞+賓語〔象2〕a.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b.紅杏枝頭春意鬧。c.云破月來花弄影。

一個“鬧”字把詩人心頭感到蓬勃的春意表現(xiàn)來了。一個“弄”字把詩人欣賞月下花枝在輕風中舞動的美寫出來了。"綠"本是形容詞,在這里已經(jīng)形容詞動詞化了。一個"綠"字道出了新春的來臨作者醉景的心情。d、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e、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nèi)心痛苦。練習:分析下面詩句中的動詞的作用: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哀江南》孔尚任〕一個“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沒有用“留”、“見”,其妙處就在“?!彪m與“留”意思相近,但“?!弊忠话闶潜粍拥?,而且有“殘存”,“剩余”的意思;另外“?!弊钟袝r間性,給人一種“無可奈何”之感?!傲簟蹦敲礋o這么多含義?!耙姟敝痪脱矍岸?,不能給人以今昔比照的變遷感。方法與思路:〔見機行事〕釋詞義—明手法—細分析【1、外表意義〔與主象,與賓象〕+2、深層意義〔與主人公、作者的情感〕】—談效果【讀者感受】2、關(guān)注形容詞:形容詞+象a.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b.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潛、細,寫出春雨脈脈綿綿,描繪了自然造化的生機,躍然紙上。方法與思路:〔相時而動〕釋詞義—明手法—細分析【1、外表意義〔描寫具體對象的特點〕+2、深層意義〔描繪整體對象的特點,與作者的情感〕】—談效果【讀者感受】★★詩眼

★★指詩中最能表現(xiàn)情感意味、精神內(nèi)涵的字或詞。詠懷古跡杜甫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珮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清楚怨恨曲中論。詩眼是哪一個詞?請結(jié)合全詩簡析。怨恨【提問方式】A、本首詩歌的詩眼是某一字,請結(jié)合全詩加以分析。B、你認為這首詩某一聯(lián)兩句中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3、關(guān)注特殊詞:〔副詞、疊詞、數(shù)量詞、擬聲詞等〕a、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表現(xiàn)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凄苦、孤寂、百無聊賴的心境,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讓人愁腸百結(jié)。

b、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車行》形象生動地突出兵役之苦,秦國所征丁壯之多。表露出作者對朝廷急于應戰(zhàn)的無奈心理,也流露出對百姓生存境況的高度關(guān)注。c、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皟伞?,寫菊花再度開放,表達作者再次引發(fā)思鄉(xiāng)之心;“一”,寫出了身雖一地,卻是心在家鄉(xiāng),單數(shù)雙數(shù)結(jié)合,真實地表現(xiàn)了自身的孤單寂寞之情。方法與思路:〔一定要關(guān)注所修飾的對象,整體解讀〕釋詞義—明手法—細分析【1、外表意義〔描寫具體對象的特點〕+2、深層意義〔表露作者的情感〕】—談效果【讀者感受】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笆捠挕钡穆淙~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盁o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思緒萬千,表達了詩人對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頷聯(lián)寫祠堂內(nèi)的所見所聞,“自”碧草再也不見丞相容顏,“空”黃鸝婉轉(zhuǎn),丞相再也聽不見,寫出了祠堂的滿目荒涼和寂寞,抒發(fā)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深深情懷。旅夜書懷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三、四句寫遠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蒼茫、月涌江流的雄渾壯闊的夜色美景與一二句形成強烈的比照,襯托出詩人無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緒。一“垂”一“涌”,在美妙壯麗的景色中暗寓著詩人難以名狀的愁苦。

安徽高考真題:分析下面詩句中的頷聯(lián):1、答題思路:1〕總分式:概括觀點——分析描述2〕分總式:分析描述——概括觀點3〕總分總式:概括觀點——分析描述——照應觀點2、緊扣要點:1〕緊扣詩題;2〕緊扣作者;3〕緊扣注釋;4〕緊扣詩體;5〕緊扣問題;6〕緊扣總體形象和細節(jié)形象7〕緊扣主人公或作者的情感8〕緊扣語言與表現(xiàn)手法上學期回憶:1.方法與技巧2、根本理論框架:意象人事物景〔特點〕〔情感〕時空觀念五官感覺動靜狀態(tài)虛寫實寫言詩題作者詩體注釋〔語言:表達技巧〕字、詞:修辭方法詞、句:表達方式句、章:結(jié)構(gòu)章法對“象”

對“己”對“家”對“國”正反讀者作品“立象盡意,以言征文”〔特點〕3、答題語言模式:〔標準、靈活〕1〕關(guān)于“象”〔n.〕:描繪了/描寫了/描述了/刻畫了/塑造了/表達了…a.描繪了〔特點〕的“象”1,〔特點〕的“象”2,〔特點〕的“象”3…展示了一幅/位〔總體特點〕的畫面/形象。b.描繪了“象”1〔特點〕,“象”2〔特點〕,“象”3〔特點〕…展示了一幅/位〔總體特點〕的畫面/形象。2〕關(guān)于“意”(a./v./ad.):表現(xiàn)了/展示了/流露了/表露了/抒發(fā)了/表達了…a.抒發(fā)了詩人對“象”的喜愛與贊嘆,表露自己的胸懷壯志/襟懷天下/渴求建功立業(yè)/寄情山水/閑適/豁達/開闊…的內(nèi)心世界,流露出對家鄉(xiāng)的留戀/思念/牽掛的情懷,對時局/國家前途的熱愛和關(guān)心?!舱砨.抒發(fā)了詩人對“象”的感傷,表露自己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處境艱難/年老體衰…的內(nèi)心世界,流露出羈旅/戍邊之苦/客居他鄉(xiāng)/軍旅情懷,對外族入侵/邊關(guān)戰(zhàn)事/時局/朝廷用人/國家前途的厭惡/擔憂/憂慮?!卜础?〕關(guān)于“言”(n./v./a./num,/ad.):運用了/采用了…a.采用了…的修辭手法。闡釋手法,通過描寫…的“象”,抒發(fā)了詩人/主人公…的情懷,讓人/讀者…b.采用了…的表達技巧。〔同上〕c.采用了…的表現(xiàn)手法?!餐稀诚笠庋匀?、表現(xiàn)技巧〔手法〕〔表達技巧:語言〕修辭方法:字、詞表達方式:詞、句結(jié)構(gòu)章法:句、章〔一〕修辭方法【兼用/連用/套用】1、比喻類型:明喻、暗喻、借喻。內(nèi)涵:用乙象比作甲象。作用:形象、生動、曉暢、通俗地描繪甲象的特點;深刻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的表現(xiàn)出來;效果:讀者就會如睹其物,如見其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怖畎住秾⑦M酒》〕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矂⒂礤a《望洞庭》〕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蔡諟Y明《歸園田居》其一〕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2、比較類型:擬人、擬物內(nèi)涵:用乙象具有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描寫甲象的特點。作用:形象、生動地描繪甲象的特點;色彩鮮明地描繪甲象背景的特點;效果:表意豐富,令人讀后余味無窮。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餐跤韨牎洞逍小贰尘G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菜纹睢队駱谴骸贰吵写腙懹闻赂璩钗钁蟹暧?。妝晚托春酲。總是向人深處,當時枉道無情。關(guān)心近日,啼紅密訴,剪綠深盟。杏館花陰恨淺,畫堂銀燭嫌明。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3、借代內(nèi)涵:用另一種與之相關(guān)的象的局部來代替象。作用:更加鮮明、生動地描繪象的特點;富于變化,豐富多彩,防止詞語重復;效果:給人以新奇感,令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何以解憂?惟有杜康?!膊懿佟抖谈栊小贰尺^華清宮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千門萬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4、夸張內(nèi)涵:作者為了突出藝術(shù)效果,對象成心作夸大或縮小描寫。用乙象比作甲象。作用:形象、生動突出地揭示象的本質(zhì)特點;襯托象的背景的氣氛;效果:增強感染力,給人以啟示,發(fā)揮聯(lián)想。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怖畎住妒竦离y》〕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怖畎住秾⑦M酒》〕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卜吨傺汀队中小贰乘拗荽雾崉芴K軾我欲歸休瑟漸希,舞雩何日著春衣。多情白發(fā)三千丈,無用蒼皮四十圍。晚覺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貴有危機。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華亭鶴自飛。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5、摹仿〔模仿/摹寫〕類型:摹聲、摹狀內(nèi)涵:摹仿象的聲音和形狀,突出象的特點。作用:生動地描寫象的特點;形象地襯托描繪象的背景的特點;抒發(fā)詩人對象及其背景、自身不同情感。效果:生動、形象,令人遐想連篇。江南漢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田家王建啾啾雀滿樹,靄靄東坡雨。田家夜無食,水中摘禾黍。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6、通感〔移覺、移就〕內(nèi)涵:作者將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心覺相通。作用:形象、生動突出地揭示象的特點;襯托詩人對象的情感;效果:生動、形象,令人讀后余味無窮。最愛東山晴后雪楊萬里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7、比照〔對照〕內(nèi)涵:內(nèi)容相反或相關(guān)的甲、乙兩組象相互比較,相互對照。作用:甲句突出描繪甲象的特點,乙句突出描繪乙象的特點;甲象反襯乙象,乙象反襯甲象;反映某種自然或社會現(xiàn)象。效果:比照鮮明,讓人產(chǎn)生對甲、乙不同的情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將進酒》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8、設問內(nèi)涵:設置問題,引起讀者積極思考。作用:設置問題,產(chǎn)生懸念;效果:引起讀者注意,啟發(fā)思考。9、反問〔反詰〕內(nèi)涵:使用疑問語氣表達相反的意義。作用:表達強烈感情,強調(diào)情感或語氣。效果:發(fā)人深省。不飲王冕不飲非無量,忘眠豈有謀?赤心思報國,白首愿封侯。界紙題封事,挑燈看蒯緱。何時勛業(yè)就?蕭散五湖游。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10、對偶〔對仗〕類型:正對、反對、串對內(nèi)涵:詞性相同,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guān)的詞出現(xiàn)在詩句。作用:具有音樂的節(jié)奏美和對稱美;對仗工整,表意凝煉;效果:讓人產(chǎn)生勻稱感、節(jié)奏感,富于音樂效應。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11、引用〔用典〕內(nèi)涵:引用歷史上的典故或別的詩文作品中語句。作用:寓意深刻;借歷史抒發(fā)情志。效果:語言精煉,含蓄典雅,文化底蘊,歷史感,豐富詩歌內(nèi)涵。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步纭稉P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12、雙關(guān)類型:諧音雙關(guān)和語意雙關(guān)內(nèi)涵:用詞造句外表上是一種情感,而暗中隱藏著另一種情感。作用:外表上描寫象的特點;實那么抒發(fā)詩人自身的不同情志。效果:語言精煉,寓意豐富,令人遐思無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怖钌屉[《無題》〕感遇陳子昂蘭假設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13、頂真〔頂針、蟬聯(lián)、連環(huán)、連珠〕內(nèi)涵:用前面結(jié)尾的詞語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頭。作用:描寫象的特點;抒發(fā)詩人自身的不同情志。效果:抒情寫意,風格清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怖畎住缎葜x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矡o名氏《西洲曲》〕答題思路:明手法—描對象—抒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二〕表達方式1、描寫:人、物、景2、表達:事件3、抒情:主人公、作者4、議論:作者★★兼用/連用/套用★★練習: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問:作者是采用何種表達方式來贊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敘事寫詩人到泗水邊尋春,第二句描寫春天萬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贊美春光無處不在和作者的熱愛之情。1、動靜結(jié)合

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離不開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前者屬于襯托手法。特別是在一些山水詩中,往往有靜景,如山、月等;動景,如水流、風搖等等。據(jù)側(cè)重點的不同,作者有時只寫動景或靜景,有時動靜景兼寫,有時為寫靜景而以寫動景來襯托,有時為寫動景而以寫靜景來襯托。

蘭溪棹歌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分析:前兩句山水的明麗動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潔,是靜景;后兩句寫了魚搶新水、涌上溪頭淺灘的淘氣,是動景。全詩動靜結(jié)合,寫出了蘭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機。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闡詩境〔動、靜象的特點+境的特點〕—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1、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維《入假設耶溪》2、眾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王禹偁《村行》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以動襯靜以動襯靜由靜到動2、虛實結(jié)合〔虛實相生〕虛與實是相輔相成的,又是一對相對的概念。

〔1〕眼前為實,想象虛構(gòu)為虛;〔2〕景物為實,情感為虛;〔3〕形象為實,抽象為虛;〔4〕有限為實,無限為虛;〔5〕正面為實,側(cè)面為虛……瑯玡溪①歐陽修空山雪消溪水漲,游客渡溪橫古槎②。不知溪源來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咀ⅰ竣俅嗽妼懹谧髡弑毁H滁州〔今安徽省境內(nèi)〕期間?,槴e溪在滁州瑯玡山。②槎〔chá〕:這里指拼扎而成的簡易木橋。9.請從虛實結(jié)合的角度對詩中三、四兩句進行賞析。參考答案:

實寫山花隨溪水流出的景象;虛寫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遠、溪流的曲折。虛實結(jié)合,激發(fā)了讀者的想象,豐富了畫面的內(nèi)涵。烏衣巷①

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①烏衣巷:南京,晉朝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烏衣,因此得名。問:哪些是實景,哪些是虛景?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慨?答:詩中的“野草”、“夕陽”、“燕”等是實景,而六朝古都的繁華是虛景。我們從中不難想像出當年宮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寶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涼無比,表達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眼前為實,想象虛構(gòu)為虛蛙聲十里出山泉。踏花歸去馬蹄香。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化虛為實,以實寫虛

總之,實境乃是一種真境、事境、物境;虛境乃是在此根底上給讀者創(chuàng)造的一種想象的空間、詩意的空間。從前文所舉的例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虛可生實,實可生虛,想象那么是其橋梁,正是讀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詩歌更為飽滿,充滿靈氣,充滿詩情畫意。塞上聽吹笛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①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天山。①《梅花落》曲子。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nèi)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jié)到了。黃昏,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diào)啊!三、四句以實寫虛,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土的梅花〔因為胡地沒有梅花〕,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贈花卿杜甫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問:前兩句實寫的根底上,后兩句又采用了怎樣的寫法?答:后兩句以天上的仙樂相夸,是遐想,因虛而實,虛實相生,將樂曲美妙贊美到了極致。

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闡詩境〔實、虛象的特點+境的特點〕—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3、細描〔細節(jié)描寫/濃墨重彩〕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钡募毠?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詩中作者描寫了細節(jié):家書將要發(fā)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翻開信封補寫。讓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寫中深味到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思。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試對第四句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分析?

描寫了“閑敲棋子”這一細節(jié),寫詩人悠閑地等待客人時,手執(zhí)棋子,觀注著燈花墜落的雅境,生動地表現(xiàn)出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情。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敘細節(jié)〔事件的過程/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等〕—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4、白描〔粗線勾勒/淡筆輕描〕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純用線條勾畫,不用渲染襯托的寫法。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全詩運用白描手法,寥寥數(shù)語勾勒了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筑糧倉的畫面,表現(xiàn)封建統(tǒng)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nóng)民的深刻主題。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析畫面〔事件的過程/景物特點〕—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所謂“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tài)特征的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表達或概括性描寫。點面結(jié)合就是“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表達或概括性描寫的有機結(jié)合,其實也就是局部與整體的關(guān)系。

5、點面結(jié)合:《蜀道難》作者先寫蜀道的高險,又抓住蜀中富于個性特征的“劍閣”精雕細刻,從面到點,從全景到特寫。既突出了蜀道高險的共性,又表現(xiàn)了劍閣特有的地形、戰(zhàn)爭頻繁等特性?!杜眯小访骶€寫琵琶女的演奏過程,暗線那么寫聽眾欣賞琵琶聲的感受。《孔雀東南飛》明線寫劉蘭芝被遣,逼婚,投水自盡;暗線寫焦仲卿與母親的爭辯,辭行,自縊庭樹。6、明暗結(jié)合:一般表達為小說的雙線結(jié)構(gòu),在古代詩詞中也有這種手法。點絳唇元好問醉里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009湖南〕問:散曲的起句和結(jié)句有何深意?起句“醉里春歸”深婉有致,“醉里”可見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歸”卻明確點出“春去也”之無奈,奠定了全詞的基調(diào)。結(jié)句“夢里尋春去”語淡情濃,說明作者不忍春逝,著意到夢中尋覓春天的蹤跡,正可見〔現(xiàn)實世界中〕春逝之無可挽回。起結(jié)回環(huán),結(jié)句更凸顯此詞蘊藉之特點。

以聽覺寫動景,以視覺寫靜景,動靜結(jié)合,寫出了晚山可愛,好景無限。7、多角度:詩人從五官感受寫動與靜,遠與近,實與虛等多角度進行描寫。

賈島《暮過山村》:“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

從聽覺上,數(shù)里外聽到水聲,以響襯靜;從視覺上,直接寫人煙稀少。王禹偁《村行》:“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對寫〔換位〕江城子〔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詩人不是借自自身所見所聞,而是通過想象或聯(lián)想,寫所思念的人的經(jīng)歷和情感,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或情感。簡析:詩中下片記述夢境,從亡妻角度描寫為了見丈夫而打扮,表達了對丈夫的思念,更能深刻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zhí)著不舍的深情。情意纏綿,字字血淚這首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diào)凄涼哀婉,膾炙人口。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闡情感1〔詞中主人公〕—析情感〔作者〕—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全詩別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將詩人自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通過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現(xiàn)出來,也寄托了對戰(zhàn)亂平息后幸福團聚的渴望。9、側(cè)面襯托昭君出塞圖王思廉

黃沙堆雪暗龍庭,馬上琵琶掩淚聽。

漢室御戎無上策,錯叫紅粉怨丹青。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明確:襯托。用“黃沙”“堆雪”營造氣氛,襯托王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的“掩淚聽”、琵琶的悲傷的音調(diào)襯托彈琵琶的昭君的悲苦和哀怨。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赌吧仙!贩治觯阂r托。從過路的行人、少年、耕者、鋤者觀看羅敷的動作和心理表現(xiàn)側(cè)面襯托出羅敷的貌美驚人。讓讀者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闡詩境〔人物的細節(jié)/景物的特點〕—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10、情景交融飲酒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分析:前四句,外表上是寫景,而實際上那么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在這里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已分不開哪是“景”,那是“情”。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析詩境〔景物的特點〕—闡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①喜景襯喜情,哀景襯哀情。情樂那么景樂,情哀那么景哀。11、以景襯情〔借景抒情/寫景抒情/情寓于景〕詩的前四句描繪了一幅蒼涼的秋景——哀景:急風震撼高天發(fā)出怒號的聲音,猿猴哀鳴,渚清沙白,飛鳥之影映入寒渚,木葉紛紛凋落,江水奔騰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為下文四句渲染了濃濃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鋪墊。下文四句敘事抒情——哀情:交織著對國運艱難的關(guān)注和對淪落他鄉(xiāng)的凄苦。

絕句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詩的前兩句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融。詩人以樂景寫哀情,反襯出自己濃厚的思鄉(xiāng)之情。②以樂景襯哀情。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

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闡詩境〔樂、哀象的特點+境的特點〕—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讀下面這首唐詩,答復后面的問題。謝亭送別許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有人認為“紅葉青山”的描寫展示了一幅色彩艷麗的畫面,這似乎與送別的氣氛不大協(xié)調(diào)。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試加鑒賞。答:不同意。詩歌以樂景寫哀情,明麗的景物是對別離傷感之情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顯出離別后的愁悶。蟬虞世南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中三四句托蟬聲流露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12、托物言志〔象征/借物抒情〕詩人借自然界中的事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闡詩境〔象+境的特點〕—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楊柳枝詞白居易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黃金軟于絲。永豐西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托物言志,寫柳樹獨出荒園無人欣賞,抒發(fā)人才被埋沒的感概。13、借古抒懷詠懷古跡杜甫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清楚怨恨曲中論。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闡史實—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臺城臺城六代竟奢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前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分析: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比照,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14、借古諷今〔借古喻今/吊古傷今/借古傷今〕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借用典故抒情

用事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

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個人愿望等,屬于借古傷今或借古諷今。

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闡史實—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詩句開門見山,直敘登上高臺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愴涼意境,這意境引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15、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答題思路:明手法〔觀點〕—連詞句—析情感—談效果〔一定要結(jié)合詩本身〕十二月帶堯民歌?別情王實甫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秋,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試對這首民歌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進行分析?

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別從“怕黃昏”、“不銷魂”、“新啼痕”、“斷腸人”等四個角度將少婦別后的相思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三〕結(jié)構(gòu)章法〔構(gòu)思立意〕詩體: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絕句——一二句、三四句律詩——首、頷、頸、尾

詞——上片、下片詩人構(gòu)思立意詩詞曲起承轉(zhuǎn)合1、想象和聯(lián)想想象:詩人在已有形象A的根底上,經(jīng)過對對象的深層推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B的思維過程。望洞庭〔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聯(lián)想:詩人由眼前的形象A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guān)的形象B,或把多個形象B中類似形象A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形象C的思維活動。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全詩別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采用浪漫主義手法,將詩人自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通過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現(xiàn)出來。2、渲染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shù)效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lián)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xiàn)六個特寫鏡頭,渲染肅殺與蕭條的秋江景物。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物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詩中的“微雨”、“暮鐘”、“漠漠”、“冥冥”、“浦樹含滋”等,都在渲染一種迷蒙暗淡的景色,以營造離別時傷感的氣氛。暮過山村賈島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宿業(yè)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用“怪禽”在曠野中的啼叫、落日斜照渲染山村外清冷甚至讓人生畏的氣氛。詩人借西下的夕陽、昏暝的群壑、松際的月亮、風中的清泉等意象表現(xiàn)時間的暗中流動,渲染了越來越清幽的氣氛,襯托出作者孤獨的心境。3、起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薄祆洹百x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标P(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兹笘|南飛,五里一徘徊。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長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全詞巧襲《詩經(jīng)》的比興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婦懷遠之情的深長與凝重。下片直述念遠懷恨的情懷,并點明思婦懷遠的時間〔月明〕、情狀和地點〔倚樓〕。4、鋪墊/埋伏筆為主要人物出場或主要事件發(fā)生創(chuàng)造條件而著重描述渲染的技法。是重要情節(jié)的基石,能增加情節(jié)張力,制造懸念,使情節(jié)具有合理性。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的開篇描繪出十五月夜明朗素潔的景象,為下文寫秋思作鋪墊。5、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答復。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jié)構(gòu)顯得緊湊、嚴謹。訴衷情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詞中共兩闕,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山”與“當年”相應;“身老滄洲”與“關(guān)河夢”目的在于構(gòu)成緊湊而嚴謹?shù)膶φ?,抒發(fā)了詩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境。青玉案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注釋:蛾兒、雪柳,都是婦女的頭飾。

全詞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以繁華熱鬧的元夜反襯“那人”的孤寂,從中表達了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趨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