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錦澤技工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是眾多科學家不斷努力的結果。1937年,英國科學家希爾首次獲得了離體葉綠體懸浮液,將此懸浮液(含水,不含CO2)與黃色的高鐵(Fe3+)鹽混合,照光后發(fā)現(xiàn)葉綠體有氣泡放出、溶液由黃色變?yōu)闇\綠色(Fe2+)。在遮光下,則沒有氣泡產生,也沒有顏色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過程中可以檢測到糖的生成B.實驗表明氧氣是葉綠體在光照的條件下產生的C.溶液顏色變化的原因是葉綠體在光照條件下生成的還原劑將Fe3+還原為Fe2+D.與恩格爾曼的水綿實驗相比,希爾的實驗排除了細胞內其他結構的影響2.下列有關使用高壓蒸汽滅菌鍋的操作,錯誤的是()A.加水時,水面應與三角擱架平齊B.加蓋時,將排氣軟管插入內層滅菌桶的排氣槽內C.加熱時,待冷空氣完全排盡后關上排氣閥D.切斷電源后,打開排氣閥使壓力表降到零后開蓋3.下列關于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和RNA屬于核酸,都是細胞內的遺傳物質B.脂質存在于所有細胞中,是組成細胞的重要化合物C.Mg是植物細胞中的微量元素,缺Mg可使葉片發(fā)黃D.強酸、強堿、低溫或高溫都會使蛋白質變性失活4.下列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相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含有磷脂、蛋白質和核酸等物質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B.葉綠體和液泡中的各種色素即可以吸收光能,又可以轉換光能C.不同細胞的細胞膜功能存在差異主要與膜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有關D.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但并非所有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有關5.如圖是某實驗小組用A酶和B酶進行實驗后繪制的曲線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因變量是酶活性B.酶活性可用底物的剩余量或產物的生成量來表示C.使酶活性最大時的溫度下,酶促反應的速率也剛達到最大D.酶的形成都要經過核糖體的合成、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等幾個階段6.科學家在1958年對蠑螈卵細胞的染色體分析時發(fā)現(xiàn),用DNA酶能破壞染色體的長度,即破壞染色體的完整性,使它斷成碎片。若改用蛋白酶,則不能破壞染色體的長度。以上事實可以說明A.染色體的基本結構由蛋白質組成B.染色體的基本結構由DNA組成C.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染色體中的DNA和蛋白質鑲嵌排列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赤腹松鼠是植食為主的樹棲嚙齒動物,常破壞林木的樹皮,是主要的森林害鼠。為了防治赤腹松鼠對人工林的危害,四川洪雅林場的技術人員用PVC軟管制作毒餌站,并對毒餌站防治赤腹松鼠的效果進行研究。(3)洪雅林場的赤腹松鼠構成了生態(tài)學上的一個__________。為了研究對赤腹松鼠的防治,技術人員需要調查赤腹松鼠________________,來評估防治的效果。(4)利用投放毒餌來防治赤腹松鼠對林木的危害,其生態(tài)學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3)在進行毒餌站防治赤腹松鼠危害效果的研究中,為了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從毒餌站和餌料兩個方面分別需要考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樣地總使用毒餌袋數(shù)/袋無毒餌料取食數(shù)(率)投放毒餌前投放毒餌后3月4月5月6月7月9月34月A334438(38%)3(3%)4(4%)4(4%)4(4%)4(4%)3(3%)A434443(43%)4(4%)4(4%)3(3%)4(4%)4(4%)4(4%)B344473(3.5%)4(3%)3(4.5%)3(4.5%)4(4%)4(3%)4(4%)B444458(49%)3(3.5%)3(3.5%)4(3%)3(4.5%)3(4.5%)5(4.5%)C44443(43.5%)54(47%)58(49%)34(35%)38(9%)38(39%)44(43%)表:毒餌投放前后各月各樣地無毒餌料取食數(shù)(率)(4)技術人員在林場內選取5塊樣地,其中4塊防治樣地,編號為A3、A4、B3、B4(A樣地每公頃安裝4個毒餌站,B樣地每公頃安裝8個毒餌站),以及3塊對照樣地,編號為C。樣地在投放毒餌前后需要投放無毒餌料并記錄取食數(shù),這樣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無毒餌料取食情況的結果如上表,由此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基于此項研究,請為該林場未來的赤腹松鼠防治工作提出一項具體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自然界里有多種微生物,將其進行合理的篩選、培養(yǎng)和應用,能給醫(yī)藥和化工等生產領域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卮鹣铝袉栴}。(1)對培養(yǎng)基進行滅菌時,多采取____________法,而對接種環(huán)或涂布器滅菌時則用____________法,若要將微生物采用平板劃線法進行分離操作,在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連續(xù)進行了5次劃線,則需要對接種環(huán)灼燒____________次。平板劃線在做第二次及其后的劃線操作時,要從上次劃線的____________開始劃線,最后一次劃的線不能與第一次劃的線____________。(2)將接種后的固體培養(yǎng)基和一個未接種的固體培養(yǎng)基放入恒溫箱中____________培養(yǎng),以減少培養(yǎng)基中的水分揮發(fā)。其中,培養(yǎng)未接種的固體培養(yǎng)基是為了____________。長期保存菌種時,應將培養(yǎng)的菌液與____________充分混勻后,放在-20℃的冷凍箱中保存。(3)甲、乙兩組同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測定某種微生物的數(shù)量,在同一稀釋倍數(shù)下每隔一段時間記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時間內微生物總數(shù)小于環(huán)境容納量),得到以下結果:培養(yǎng)時間(小時)24487296甲組菌落均值(個)18253632乙組菌落均值(個)20283832計數(shù)時最好取培養(yǎng)____________小時記錄的菌落數(shù)作為實驗結果,一方面是由于培養(yǎng)時間較短,會遺漏菌落數(shù)目,另一方面是由于____________。9.(10分)稻蟹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河蟹為雜食性動物,可捕食小動物和雜草,稻田養(yǎng)蟹能提高經濟效益。請回答下列問題:(1)河蟹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河蟹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其余_______________。(2)錯綜復雜的食物網是稻蟹生態(tài)系統(tǒng)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重要條件,食物網是指____________。與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該稻蟹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遭受害蟲侵襲后更易崩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但是該稻蟹生態(tài)系統(tǒng)申,物質要持續(xù)依賴于系統(tǒng)外的供應,請結合生態(tài)學知識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目前已發(fā)現(xiàn)多個單基因雄性不育突變植株,均表現(xiàn)為花藥干癟,不含花粉粒。引起雄性不育的隱性突變基因有a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b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d基因(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未知)等,具有一對或一對以上上述隱性基因的植株均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請回答:(1)玉米的單基因雄性不育突變植株是指受一___________(填“個”或“對”)隱性突變基因控制的植株。(2)若只考慮A/a和B/b兩對基因,則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種。(3)同學甲為研究A/a與D/d基因的位置關系,利用基因型為aadd的植株作_____(填“父本”或“母本”)與基因型為AADd的正常植株進行交配獲得F1,F(xiàn)1正常植株與雄性不育突變植株比例為1∶1,該比例無法確定這兩對基因的位置關系,從親本正常植株(AADd)產生的配子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4)同學乙利用同學甲實驗的F1植株進一步探究這兩對基因的位置關系,思路是_______,觀察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若后代正常植株∶雄性不育突變植株=______,則說明這兩對基因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11.(15分)某淡水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因為N、P元素等無機污染引起了藻類的大量繁殖,研究人員擬采用生物控制技術進行防治,對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有機碳生產率及能量流動過程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在湖泊中,不同水層分布著不同類群的植物,這種空間結構的意義是_________。(2)圖甲中,在5、7月份,水深1.2m處有機碳的生產量很高,但1.6m以下有機碳生產率仍然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研究及實驗應用結果表明,在不投放餌料或少投放餌料的情況下,大量養(yǎng)殖能夠吞食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的魚類,對減輕水體富營養(yǎng)化及淡水湖的污染有明顯效果。這些放養(yǎng)魚類的生態(tài)作用是_________。(4)圖乙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經某幾個營養(yǎng)級的示意圖(a~i表示能量值,①~③表示生理過程)。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從第二營養(yǎng)級傳遞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效率可表示為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A【解析】
光合作用的階段包括在類囊體膜上發(fā)生的光反應階段和在葉綠體基質中發(fā)生的暗反應階段。光反應的發(fā)生條件需要光照,過程中消耗水并產生氧氣與還原氫;暗反應的發(fā)生不需要光照,過程中CO2進入卡爾文循環(huán)最后產生三碳糖?!驹斀狻緼、懸浮液中不含CO2,暗反應無法正常進行,糖類無法生成,A錯誤;B、實驗現(xiàn)象是在照光后發(fā)現(xiàn)葉綠體有氣泡放出、在遮光下沒有氣泡產生,說明氧氣的產生一定要有光照,B正確;C、實驗在光照條件下,溶液由黃色變?yōu)闇\綠色(Fe2+),說明光反應階段的產物[H]可以將Fe3+還原為Fe2+,C正確;D、希爾的實驗將葉綠體離體,與細胞內其他結構分開,排除了其他結構在光合作用中可能造成的影響,D正確;故選A。2、D【解析】
高壓滅菌的原理是在密閉的蒸鍋內,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壓力不斷上升,使水的沸點不斷提高,從而鍋內溫度也隨之增加;在0.1MPa的壓力下,鍋內溫度達121℃,在此蒸汽溫度下,可以很快殺死各種細菌及其高度耐熱的芽孢。注意:完全排除鍋內空氣,使鍋內全部是水蒸氣,滅菌才能徹底.高壓滅菌放氣有幾種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凈空氣,使鍋內均勻升溫,保證滅菌徹底?!驹斀狻吭谑褂酶邏赫羝麥缇仠缇鷷r,加水時的水面應與三角擱架平齊,A正確;加蓋時,應該將排氣軟管插入內層滅菌桶的排氣槽內,B正確;加熱時,應該等冷空氣完全排盡后再關上排氣閥,C正確;切斷電源后,應該等壓力表降到零后再打開排氣閥并開蓋,D錯誤。3、B【解析】
大量元素,是指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需要量或含量較大的必需營養(yǎng)元素。一般指碳、氫、氧、氮、磷和鉀6種元素。在正常生長條件下,這些元素的含量占植物干物質質量的1%以上。微量元素約有70種,指的是在人體中含量低于人體質0.01%~0.005%的元素包括鐵、碘、鋅、硒、氟、銅、鈷、鎘、汞、鉛、鋁、鎢、鋇、鈦、鈮、鋯、銣、鍺和稀土元素等。一般植物含鎂量為干物質的0.05~0.7%。鎂在植物體內屬于移動性較強的元素,進入根系中柱的鎂,通過木質部空間到達植物地上各器官。鎂是葉綠素的主要成分,是植物體內的大量元素。【詳解】A、DNA和RNA屬于核酸,DNA是細胞內的遺傳物質,A錯誤;B、脂質包含脂肪、磷脂、固醇等,如磷脂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因此脂質存在于所有細胞中,是組成細胞的重要化合物,B正確;C、Mg是植物細胞中的大量元素,缺Mg可使葉片發(fā)黃,C錯誤;D、強酸、強堿、或高溫都會使蛋白質變性失活,低溫不會,D錯誤。故選B。4、B【解析】
A、含有磷脂、蛋白質和核酸等物質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A正確;
B、只有葉綠體中的色素可以吸收光能,又可以轉換光能,液泡中的色素不能,B錯誤;
C、不同細胞的細胞膜功能存在差異主要與膜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有關,C正確;
D、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但并非所有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有關,因為原核生物也有核糖體,但是原核生物沒有核仁,D正確。
故選B
5、B【解析】
由圖可知,自變量為不同的溫度和不同的酶,因變量是酶活性。兩種酶的最適溫度大概為50度左右。高溫、強酸、強堿、重金屬鹽均會導致酶不可逆的變性失活,低溫只抑制酶的活性,不破壞其空間結構?!驹斀狻緼、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和酶的種類,因變量是酶活性,A錯誤;B、酶活性可用底物的剩余量或產物的生成量來表示,B正確;C、使酶活性最大時的溫度下,酶的活性最高,但酶促反應的速率除了與酶活性有關外,還與底物濃度、酶濃度等條件有關,即使酶活性最大時的溫度下,酶促反應的速率不一定達到最大,C錯誤;D、分泌到細胞外的酶的形成都要經過核糖體的合成、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等幾個階段,且有些酶為RNA,合成在細胞核,D錯誤。故選B。6、B【解析】
考點是染色體的組成,考查從題干提取有效信息進行加工分析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驹斀狻坑肈NA酶能破壞染色體的完整性,蛋白酶則不能破壞染色體的長度,說明DNA在染色體的結構中的重要作用,DNA是染色體的基本結構,但實驗不能說明蛋白質和DNA的空間位置關系,選B。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種群防治前后的種群密度(數(shù)量)提高死亡率毒餌站位置、構造;餌料顏色、氣味、味道通過無毒餌料的取食來反映赤腹松鼠的種群密度毒餌站可以顯著降低赤腹松鼠的種群密度,每公頃投放4個與8個毒餌站無顯著性差別可以每公頃安裝4個毒餌站來防治赤腹松鼠危害【解析】
種群密度:直接反映種群的數(shù)量,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能夠直接決定種群大小和密度變化。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時,種群密度增大;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時,種群密度不變;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時,種群密度減小?!驹斀狻浚?)洪雅林場的所有赤腹松鼠構成一個種群;要評估防治赤腹松鼠的效果,可調查防治前后該種群的密度(數(shù)量),進行比較。(4)防治赤腹松鼠對林木的危害,需降低赤腹松鼠種群的密度,利用投放毒餌可增大該種群的死亡率,從而降低種群的密度。(3)進行毒餌站防治赤腹松鼠危害效果的研究中,毒餌站位置、構造,餌料顏色、氣味、味道等因素都會影響實驗結果,需排除這些無關變量的影響。(4)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樣地每公頃安裝的毒餌站數(shù)量,因變量是無毒餌料取食情況。投放毒餌前后在樣地投放無毒餌料,目的是通過無毒餌料的取食來反映赤腹松鼠的種群密度;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A、B樣地與C樣地比較,可以看出毒餌站可以顯著降低赤腹松鼠的種群密度,A樣地與B樣地比較,可看出每公頃投放4個與8個毒餌站無顯著性差別。(5)研究結果表明,每公頃投放4個與8個毒餌站無顯著性差別,為了降低成本和避免環(huán)境污染,可以每公頃安裝4個毒餌站來防治赤腹松鼠危害。【點睛】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獲取題干信息,并結合實驗思路及所學相關知識,靈活運用解題。8、高壓蒸汽滅菌灼燒滅菌6末端相連(或相接、相交等意思正確)倒置作為對照組,排除培養(yǎng)基被雜菌污染甘油72培養(yǎng)時間過長,兩個或多個菌落連成一個菌落【解析】
1、微生物培養(yǎng)的關鍵是無菌操作技術,無菌操作過程中的滅菌方法主要有灼燒滅菌、干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高壓蒸汽滅菌適用于對一般培養(yǎng)基和玻璃器皿的滅菌。干熱滅菌適用于空玻璃器皿的滅菌,凡帶有橡膠的物品和培養(yǎng)基,都不能進行干熱滅菌。無菌室緩沖間和接種箱常用紫外線燈作空氣滅菌。微生物接種時的金屬接種工具和試管口可以用灼燒滅菌。2、平板劃線操作的基本步驟是:(一)右手持接種環(huán),經火焰滅菌,待涼后,在火焰旁打開盛有菌液的試管棉塞,并將試管口通過火焰,將已冷卻的接種環(huán)伸入菌液,沾取一環(huán)菌液,將試管口通過火焰并塞上棉塞。(二)左手斜持瓊脂平板,皿蓋打開一條縫,右手于火焰近處將接種環(huán)迅速伸入平板內,劃三至五條平行線,蓋上皿蓋,接種環(huán)不應劃破培養(yǎng)基表面。(三)燒灼接種環(huán),殺滅環(huán)上殘留菌液,待冷卻(是否冷卻,可先在培養(yǎng)基邊緣處試觸,若瓊脂溶化,表示未涼,稍等再試),從第一區(qū)域劃線的末端開始往第二區(qū)內劃線,重復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區(qū)內劃線,注意不要將最后一區(qū)的劃線與第一區(qū)相連。(四)將平板倒置,放入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詳解】(1)對培養(yǎng)基進行滅菌時,多采取高壓蒸汽滅菌法,而對接種環(huán)或涂布器滅菌時則用灼燒滅菌法。接種環(huán)在每次接種前都要灼燒滅菌,最后一次接種完也要滅菌,所以在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連續(xù)進行了5次劃線,則需要對接種環(huán)灼燒6次。平板劃線在做第二次及其后的劃線操作時,要從上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線,使菌體的數(shù)目隨著劃線次數(shù)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最終獲得由單個菌體形成的單個菌落。最后一次劃的線不能與第一次劃的線相連。(2)將接種后的固體培養(yǎng)基和一個未接種的固體培養(yǎng)基放入恒溫箱中倒置培養(yǎng),以減少培養(yǎng)基中的水分揮發(fā)。培養(yǎng)未接種的固體培養(yǎng)基是為了作為對照組,排除培養(yǎng)基被雜菌污染。長期保存菌種時,應將培養(yǎng)的菌液與甘油充分混勻后,放在-20℃的冷凍箱保存。(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甲組和乙組中的菌落數(shù)都在72時達到最大,由此推知最好取72小時記錄的菌落數(shù)作為實驗結果,原因是①培養(yǎng)時間不足會導致遺落菌落的數(shù)目;②培養(yǎng)時間過長會導致兩個或多個菌落連成一個菌落,使計數(shù)不準確?!军c睛】本題考查無菌技術和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yǎng),要求考生識記接種微生物常用的兩種方法;識記菌種保藏技術,能正確分析表格,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9、消費者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的復雜營養(yǎng)結構該稻蟹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結構簡單,抵抗力穩(wěn)定性低稻蟹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以產品形式不斷輸出【解析】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其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詳解】(1)河蟹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消費者,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維持生命活動;流經某一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一部分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其余用于自身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2)食物網是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的復雜營養(yǎng)結構;與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稻蟹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遭受害蟲侵襲后更易崩潰的原因是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結構簡單,抵抗力穩(wěn)定性低。(3)由于稻蟹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以產品形式不斷輸出,因此,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物質要持續(xù)依賴于系統(tǒng)外的供應。【點睛】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10、對5母本管Aa和Dd基因在不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當其和aadd雜交子代AaDd(正常植株)和Aadd(雄性不育突變)的比例都是1∶1選擇F1野生型植株(AaDd)自交,觀察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9∶7【解析】
根據(jù)題干中“引起雄性不育的隱性突變基因有a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b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d基因(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未知)等,具有一對或一對以上上述隱性基因的植株均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只有A_B_D_才表現(xiàn)為雄性可育,且其中Aa、Bb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驹斀狻浚?)根據(jù)題干中“有一對或一對以上上述隱性基因的植株均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所以玉米的單基因雄性不育突變植株是指受一對隱性突變基因控制的植株。(2)根據(jù)題干中“有一對或一對以上上述隱性基因的植株均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所以A/a和B/b組成的基因型中A_bb、aaB_和aabb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基因型有5種。(3)aadd的個體雄性不育,所以只能作母本;當其與AADd雜交,aadd只能產生ad的配子,不管Aa和Dd基因在不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只能產生AD和Ad的配子,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收納師考試實例分享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秘書證考試備考技巧分享試題及答案
- 關于珠寶鑒定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詳解
- 2024年檔案管理員工作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多媒體設計師考試信息來源試題及答案
- 多媒體制作中的團隊溝通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稅務師考試技能提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建造師考試預測試題及答案
- 檔案信息準確性的保障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建筑行業(yè)新規(guī)試題及答案
- SL-T+712-2021河湖生態(tài)環(huán)境需水計算規(guī)范
- 2024屆合肥高三二?;瘜W試卷含答案
- 2024屆湖北省武漢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縮短創(chuàng)傷患者急診滯留時間醫(yī)院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
- 大型文藝匯演活動物料明細表(模板)
- 肺癌的診斷課件
- 海洋科學導論試題庫
-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大單元教案教學設計
- 施工升降機安全管理十條
- 2.7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課件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人本集團招聘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