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家口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_第1頁
河北省張家口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_第2頁
河北省張家口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_第3頁
河北省張家口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_第4頁
河北省張家口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家口市20232024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語文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10頁,23小題,滿分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相應位置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儒家文學思想與社會政治聯(lián)系的一面不應過分夸大,否則,就必然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儒家思想一直作為正統(tǒng)思想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文學思想自然也是以儒家為主,許多大作家大詩人的思想也以儒家為主,那么他們怎么還能創(chuàng)造出無比燦爛輝煌的中國的文學藝術呢?換言之,在封建的僵化的文學思想的鉗制下,如何會產生出優(yōu)秀而美麗的動人的文學作品呢?實際上在儒家文學思想中還有另外的一面。這里只提出先秦時期儒家的“文質彬彬”“鋅達而已”和“盡善盡美”“美善相樂”簡略討論一下?!拔馁|彬彬”的說法見于《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很顯然,“文質彬彬”不是論文的,是孔子對“君子”的要求,既要質樸,又要文雅,兩者應兼?zhèn)洹?鬃拥乃枷牒诵氖恰叭省迸c“禮”。所謂“克己復禮為仁”。對一個“君子”來說,“仁”是他的“質”,“禮”是他的“文”,“文質彬彬”就是內在的“仁”與外在的“禮”要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由此可見,在這里“文質彬彬”還是一個倫理學的問題,還沒有延伸到文學理論層次,但是潛藏著轉化為文學理論的可能性。果然后來被漢代后期的揚雄轉化為文學理論問題。他在《玄文》中就肯定了“天文地質,不易其位”這種萬物皆文質相符的說法,為“文質”延伸來論文章和文學準備了條件。揚雄在《玄瑩》篇明確地把文質關系問題當成一個文論問題,第一次把“文質”問題轉化為文章寫作問題。他的論,點是“文以見乎質,辭以睹乎情”?!拔摹迸c“辭”相對應,“質”與“情”相對應。文質相兼,就是文辭兼?zhèn)?。就是說,文學作品既要情質素樸,但又要文采斐然。楊雄的觀點當然還是從孔子的“文質彬彬”那里借鑒而來的,但這種借鑒與發(fā)明對儒家文論是重要發(fā)展。南朝梁的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篇就更進一步發(fā)揮:“圣賢書鋅,總稱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⒈獰o文,則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質待文也。”劉勰的意思是,圣賢的著作,都可以叫作“文章”,那不是文采斐然嗎?水性動才會有漣漪,樹木實花朵才鮮艷,可見文采依靠情質?;⒈菦]有美麗的皮毛,它們的皮不就和犬羊一樣嗎?就是用犀牛兕牛的皮革制披甲,還要靠朱紅的漆來上色呢,可見情質又有待于文采的配合?。③脑凇段男牡颀垺で椴伞菲€有一些“文質”問題的論述,其貢獻在于充分肯定了文學作品有兩個元素,那就是情與采,情要“質”,采要“文”,情采結合,文質相符,文學創(chuàng)作才能達到極致。與“文質”問題相關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來理解孔子的“辭達而已”。有的論者對孔子寫文章只要“辭達而已”有誤解,認為孔子要求的“辭達”只是文字通順而已。這種理解是不對的??鬃右蟮牟粌H僅是文字通順而已,是很高的要求。對“辭達”解釋得最好的是蘇軾。他說:“夫言止于達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這可以說深得孔子“辭達”論之精髓?!稗o達”從內容上看,不能“不及”又不能“過”,要求內容和形式都“到位”,要求恰到好處;從形式上說,則不能言辭粗鄙,但又不必華麗過分,也要表達得恰到好處。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表達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看,都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儒家為了自己的言論流傳和留傳的需要,他們是講究文采的。另外,在美與善的關系上,儒家在宣揚儒家的“善”,即社會道德倫理的同時,也宣揚“美”。在評價藝術的時候,還是要有二元素——善與美。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敝^《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薄渡亍泛汀段洹范际菢非???鬃影褬非殖伞懊馈迸c“善”兩個元素,認為“韶”盡善盡美,而“武”則雖“盡美”而未盡善。孔子區(qū)別善與美的說法,讓后來的作家、詩人知道了對于文學藝術來說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區(qū)別。寫什么是關系到善的問題,怎么寫是關系到美的問題。盡管這個說法略嫌簡單,但還是能夠給大家以啟示:文學藝術是應該追求美的。后來,荀子進一步提出“美善相樂”的論點,就是說,儒家當然是要“詩教”“樂教”的,當然是要以文學藝術來為社會政治服務的,當然是要“文以載道”的,但文學藝術中,不應直接宣講“教”,明示“道”,而是要寓含于“樂”之中。由上可見,儒家的文學觀念以社會功利性為主,但也強調藝術性和娛樂性的“亞觀念”。這些“亞觀念”與道家的審美論相結合,成就了中國古典文學的輝煌。因此,盡管中國歷代都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但作家、詩人仍然能發(fā)揮自己的藝術才能,創(chuàng)造出偉大燦爛的文學篇章來。(摘編自童慶炳《儒家的人格理想與詩性的追求》)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儒家文學思想中的“另外的一面”是指儒家思想促進文學藝術進步的積極一面。B.“文質彬彬”的說法來自《論語》,是孔子從道德修養(yǎng)的角度對君子提出的要求。C.揚雄和劉勰對“文質”的看法有相通之處,但揚雄對文學理論的貢獻明顯大于劉勰。D.孔子要求的“辭達"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得恰到好處,蘇軾對此解釋得最為深刻恰切。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由文章第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對儒家思想一直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隱含不滿,認為其對文學思想有鉗制作用。B.作者將“文質彬彬”“辭達而已”和“盡善盡美”“美善相樂”拿出來討論,是因為它們簡單明了容易說清。C.儒家既宣揚“善”這一社會道德倫理,也宣揚“美”,說明儒家對文學藝術寫什么和怎么寫是有清醒認識的。D.儒家文學觀念中的藝術性和娛樂性相對于社會功利性來說是次要的,但對于中國古典文學來說其重要性不可或缺。3.下列各項與原文中的觀點不符的一項是()(3分)A.朱熹詮釋“盡善盡美”:“美者,聲容之盛。善者,美之實也?!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皆理深辭達。C.韓非子認為:“禮為情貌者也,文為質飾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盌.古羅馬賀拉斯提出“寓教于樂”的觀點:既勸諭讀者,又使他喜愛,才能符合眾望。4.有人認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刪去,請你列出不可刪去的理由予以反駁。(4分)5.請結合文本觀點分析下面這段文字怎樣體現(xiàn)了儒家的人格理想與詩性的追求。(6分)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戰(zhàn)袍(節(jié)選)【注】何騎鰲烏云一早便沉沉地壓在山頂,午時終于大雨傾盆。①山中五月干旱,難得來了這么一場暴雨。父親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提了鋤頭沖出家門。母親說你們哥兒幾個好好在家待著,一會兒雨停了我跟你爸要去搶施背包肥。雨還未停,母親就打著傘背著碳酸氫銨往山腰芭谷地去了。何小成貓了身,躲過哥哥們的目光躥出后門,從一家又一家的屋檐下溜出村子,去稻田缺口處逮魚。何小成出了村,才知雨實在太大,風又有些猛刮,躲在竹林邊的巖石下不敢動彈,癡想那些缺口處沖下來的魚兒,②要乖乖地待水凼里,別跟著漫開的水去了稻田里哦!透過雨幕,山溝景色朦朧。禾苗與樹木在風雨中吹淋的動態(tài),越發(fā)顯得對岸人家的房屋木訥,一動不動地靜穆而呆傻,像二公公坐在保管室的門檻上閑得沒事就打瞌睡。往菜園下面的干田看,父親正忙著刨土捅溝,截住那些高處的水流去往田里,仿佛做著連環(huán)畫上“三國歸晉”一樣的事情。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父親做完收歸流水的工作,雙手撐著鋤頭,望望水流,望望一田中似乎立馬便郁郁蔥蔥起來的稻苗,又望望天。斗笠扇動,蓑衣做出鷹翅羽翼的狀態(tài),像戰(zhàn)袍。何小成看得發(fā)呆,似乎連環(huán)畫又被打開了、父親手中的鋤頭,可是那方天畫戟?丈八長矛?青龍偃月刀?父親就缺一匹怒馬。如果這時候有一匹馬在狂風暴雨中噠噠而來,一騙腿,大喝一聲“呀呔”,定能鏖戰(zhàn)個天昏地暗。第二天早晨醒來,何小成爬到屋后的山坡上,仔細打量起自己的村莊:田壟里禾苗青蔥,瓦房上炊煙裊裊,雞犬的啼唱伴著輕風蟬鳴,晨嵐在山麓飄蕩,朝霞在枝頭的露珠里色彩斑斕,樹重影,霧重光……四面青山把一幅柔美的田園包裹在盆地里,像嬰兒酣睡在母愛充盈的搖籃。東山大鵬巍峨矗立,猶如父親壯實的身板;南山關龍呈攬抱之勢,像母親的臂彎;西山貓兒清奇峻茂,婆婆說日落的方位是貓兒在日夜守護村莊。最讓人激動的是北山馬龍,因為它神似一匹戰(zhàn)馬,又顯見兩峰如鞍,哪個少年不想跨上戰(zhàn)馬出發(fā)?何小成時常都在關注父親的那件蓑衣。蓑衣太像連環(huán)畫上的戰(zhàn)袍了。但“戰(zhàn)袍”在秋收過后漏水了,何小成比父母還暗暗著急。秋氣已至,半夜,突然狂風驟雨,自留地下面的干田里碼著二哥與三哥利用星期天放假制成的土磚,大約已經(jīng)有兩三千坯了。制土磚的木匣子是父親閑在家時做的。做好磚匣子后父親再沒有空,天天早出晚歸去給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家修建新房打造家具。那些人家一俟田地到戶都硬起腰桿來了,爭先恐后上馬建筑工程,氣勢仿佛要修一座地主莊園似的。他們又都說父親的手藝精湛得很,候著輪子都要等到何家戶的掌墨師去,自家要造新房的計劃便在實施的遲滯中一再擱置。大哥上高中,二哥上初三,三哥上初一,一個個筍子探了頭一樣,一躥就長成了竹竿。一家八口人擠在不足30平方米的老屋,樓上還劈了半間給婆婆住。二哥三哥不知怎么商量起來的,硬要母親答應他們負責制土磚,秋后就能用麥草燒一窯青磚出來。于是周末一放了假,兩人就扛了鋤頭挑著水桶,劈整一番干田挖泥泡水,又牽了水牛來踩泥,何小成一伙還在上村小的小伙伴也踴躍得很,跟在水牛屁股后兜兜轉轉地赤著小腳板踩泥。磚泥發(fā)酵好了,歸攏后蓋上薄膜密封保存,下一個周日,磚匣子便被正式擺上了戰(zhàn)場。牛犢兒有的是蠻力,把一團泥舉過頭頂“嘿”一聲摔,“叭!”拉三兩下鋼絲切割線,“嘣!”磚匣的木楔子一打開,兩塊土磚坯便成型了。③聽二哥三哥數(shù)數(shù),頭一個周日兩人就制出了八百坯亮油油的土磚??耧L驟雨好像是在第四個周日的夜半三更下的,二哥三哥累了一天像兩頭長了膘的肥豬酣睡不醒。父親嚷要下大雨了趕快去蓋磚。天空電閃雷鳴,屋內鼾聲如雷。跟著父親跑出屋來的只有母親和何小成。母親邊跑邊把一件剪成雨衣的尿素口袋往身上套,又忙著拿麻繩拴在腰上。何小成翻起身滾下床就忙抓了一頂草帽在手跟著跑,知道風大戴不住,懶得扣到頭上,只是望著一身蓑衣飛揚大步流星的父親,莽起勁追攆。磚坯才蓋了一半,雨便像誰站在高空往下倒水似的來了。都說“風是雨的腳,風住雨就落”,這次它倆卻不守信用了,齊上陣,各忙各。一道道薄膜鋪展,一捆捆稻草搭成屋檐,一塊塊石頭土塊壓頂壓腳……慶幸只有少數(shù)磚坯“傷亡”,通力合作似乎是戰(zhàn)勝一切來犯之敵的法寶。但是“敵軍”又一次反撲,偷襲來臨的時候蓑衣扇起翅膀,父親一邊去按住那些想飛上天的薄膜,一邊果斷發(fā)令為那些遭雨打的磚塊加固陣腳。又是好一番鏖戰(zhàn),陣線似乎固若金湯了?!翱?,快去竹林里躲雨!”父親大手一揮,不由分說把母親與何小成趕進竹林里。父親站在田坎上還要盯防一番。風吹起蓑衣的翅膀,像一只碩大的夜鳥在并不太暗的夜色田園上低回飛翔?;氐郊依飼r風雨都已經(jīng)停了,但雷聲沒停,在老屋的床上山響。父親對母親說,蓑衣漏水厲害了,空了想辦法補一下。蓑衣是棕樹皮串扎麻線做成的,整個村莊就只有明娃子家地邊長有一棵棕樹,還長得特別慢,邊長邊蛻皮。母親從明娃子家回來,說等兩天去圈地山巖上割點兒蓑草來代替。蓑草也是可以做蓑衣的,但不耐用,與棕樹皮比較起來那是天壤之別。④蓑草怎么可以補在棕樹皮做的蓑衣上呢?那不行!(有刪改)【注】小說的故事背景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農村啟動了第三次土地改革一分田到戶,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頭寫暴雨降臨,何父迫不及待沖出家門,何母前去施肥,何小成溜去稻田缺口處逮魚,三個人物一出場就顯現(xiàn)了各自的特點。B.小說寫何小成逮魚貪玩、雨中漫想,和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中寫“小兒”“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在用意上異曲同工。C.村莊環(huán)境自然和諧、恬淡優(yōu)美,地勢上位于盆地,四面環(huán)山,其中東山巍峨,南山慈祥,西山清峻,北山最讓何小成激動傾心。D.小說插敘何小成兩個哥哥決定自己制土磚的緣由,展現(xiàn)了在田地到戶這一特殊時代背景下村民們積極生產,追求幸福生活的時代風貌。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山中干旱時節(jié)雨水稀缺,句子①中“難得”一詞蘊含著暴雨到來之后人們的喜悅之情,與前文副詞“終于”所表達的情感一致。B.句子②是對何小成的心理描寫,是何小成對魚兒的癡想,疊詞“乖乖地”和句末語氣“哦”的使用符合兒童天真可愛的口吻。C.句子③用哥哥們的視角進行敘述,兩位哥哥制磚干勁兒十足,一天便制成八百坯磚,與前文“大約已經(jīng)有兩三千坯了”相照應。D.句子④自問自答反映人物心理,反問句本無需回答,作者卻用感嘆句來回答,表現(xiàn)出何小成對棕樹皮做的蓑衣的珍視。8.第四段中,對雨中對岸房屋及父親的描寫富于童趣,請結合文本簡要賞析。(4分)9.同為描繪團結緊張、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文中冒雨救磚的場面與《插秧歌》所使用的手法高度類似,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插秧歌宋·楊萬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把砀蠢紊P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萬章曰:“不識舜不知象①之將殺己與?”曰:“奚而不知也?象憂亦憂,象喜亦喜。”曰:“然則舜偽喜者與?”曰:“否。昔者有饋生魚于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②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圓圄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赢a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產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示涌善垡云浞剑y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節(jié)選自《孟子·萬章上》)材料二: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對曰:“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進諫,則是正人,順情阿旨,則是佞人?!碧谥^封德彝曰:“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如此,豈可堪為教令?”謂上書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貞觀十年,魏征上疏曰:臣聞為國之基必資于德禮君之所保惟在于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德禮行則遠人斯格。晉中行穆伯攻鼓,經(jīng)年而弗能下,饋間倫曰:“鼓之嗇夫③,間倫知之。請無疲士大夫,而鼓可得?!蹦虏粦?、左右曰:“不折一戟,不傷一卒,而鼓可得,君奚為不?。俊蹦虏唬骸伴g倫之為人也,佞而不仁,若使間倫下之,吾可以不賞之乎?若賞之,是賞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晉國之士舍仁而為佞。雖得鼓,將何用之?”夫穆伯,列國之大夫,猶能慎于信任、遠避佞人也如此,況乎為四海之大君,應千齡之上圣,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將有所間乎?(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誠信》)【注】①象:舜同父異母弟。舜的父親偏愛象,曾聯(lián)合象騙舜去修繕谷倉,想借此殺掉舜,舜僥幸逃脫,象看到舜就欺騙他,說自己很想念哥哥,舜很高興地稱贊弟弟象。孟子的弟子萬章以此事請教孟子。②校人:古代主管池沼畜魚的小吏。③嗇夫:古代官吏名。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臣聞為國A之基B必資C于德禮D君E之所保F惟在G于誠信。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識,知道,與成語“博聞強識”中“識”含義不同,與《石鐘山記》中“汝識之乎”的“識”詞義相同。B.罔,指欺騙、蒙蔽,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的“罔”詞義和用法相同。C.草澤,本義為“野草叢生、低洼積水的地方”,后引申為“窮僻之地”,亦指“鄉(xiāng)野民間”,文中即為此義。D.“弗”作為否定副詞,在文中表示對某種情形的否定,可以譯為“不”,與成語“自愧弗如”中“弗”詞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對于舜是否提前知道弟弟象將要殺害自己,孟子的弟子萬章持有疑問,便來請教孟子,孟子用子產的事例作類比來回答。B.鄭國的子產收到別人送的活魚,命令主管池沼的小吏把它畜養(yǎng)在池塘中,那人卻煮著吃了,反而編謊話來答復子產。C.上書之人并不是很明確地知道誰是佞臣,便提議太宗用假裝發(fā)怒的計策來區(qū)分群臣,以識別誰正直不阿,誰曲意逢迎。D.魏征在疏奏中著重強調誠信的作用,認為如果君主誠信,那么臣下就不會產生二心,并以晉中行穆伯之例規(guī)勸太宗慎于信任。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始舍之,圄圄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2)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14.兩則材料都談到“信”,但側重點各有不同,請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題韋承總吳王故城下幽居孟郊才飽身自貴,巷荒門豈貧。韋生堪繼相,孟子愿依鄰。夜思琴語切,晝情茶味新。霜枝留過鵲,風竹掃蒙塵。郢唱【注】一聲發(fā),吳花千片春。對君何所得,歸去覺情真?!咀ⅰ扣褐父哐诺脑娢?。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前四句寫朋友才高學飽自然氣度高貴,其才德能承續(xù)祖上為相的余風,連孟子都想和他做鄰居。B.五六句寫朋友夜晚深思寄于琴音,白天品茶怡情,一個情趣不俗的文人雅士形象宛然可見。C.九十句寫朋友高雅的詩文寫就,正值吳地花開千片,春光無限,愈發(fā)襯托出朋友的美好形象。D.結尾兩句直抒胸臆,總寫詩人對朋友的感情,相對之時所感受到的,歸去之后愈發(fā)覺得真摯。16.題目中的“幽”字有哪些豐富的意蘊?請結合詩人對朋友的贊譽之情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孔子非常善于鼓勵學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當曾點說自己和別人想法不同時,孔子循循善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上下兩句均使用了疊詞來表現(xiàn)鄉(xiāng)居生活中祥和安寧的煙火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歲寒雪至,老師帶著同學們賞雪,大家紛紛念誦起古人詠雪的詩詞,老師問小光能否記起古人取雪之潔白來做比喻的詩詞句,小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懊刻?杯水”,這個說法一度被當成了一個喝水的(甲)。但近年來也有人認為,“每天8杯水”是害人不淺的偽科學。那么,“每天8杯水”背后是否有科學依據(jù)?每天喝多少水才健康?①?首先這個說法要溯源“西方”,這里的8杯水是指標準玻璃杯8盎司的水,②?源于美國食品和營養(yǎng)委員會發(fā)布的水攝入量的推薦標準,即每消耗1千卡能量需要1ml水,按照標準人2000千卡能量攝入,那么對應的水攝入是2000ml,2000/240≈8!這就是這個說法的來源。①在我國,也有8杯水的說法,這其實也是有一定依據(jù)的。②北京大學、中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我國4座城市的成年人舉行了飲水狀況調查。③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成人的飲水量占總水攝入量的56%;飲水量中位數(shù)約為1488毫升。④由此,研究團隊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輕體力活動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升。⑤如果按1杯水200250毫升計算,⑥那么上述的大致推薦量就是每天8杯水。之所以要用“每天8杯水”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簡便地記憶每天需要的飲水量。所以,在說“每天8杯水”的時候,還要注意杯子的容積是多少?!?杯水”的說法不可能匹配每個人的需求,所以具體飲水多少還需(乙)。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4個字。(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