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文中的音樂描寫手法_第1頁
古代詩文中的音樂描寫手法_第2頁
古代詩文中的音樂描寫手法_第3頁
古代詩文中的音樂描寫手法_第4頁
古代詩文中的音樂描寫手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詩文中的音樂描寫手法音樂屬于聽覺形象,用語言比較難以捕捉,因此,古代詩文對于音樂的描寫更講究技法。下面我們列舉幾種常見的描寫音樂的手法。一、使用比喻修辭,以聲寫聲。一般是用大自然中常見的聲音來比喻各種樂器的演奏或人物演唱。白居易《琵琶行》寫琵琶女第一次演奏,典型使用了比喻,以我們常見的容易領(lǐng)會的聲音表現(xiàn)琵琶演奏之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色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附:2015年北京高考試題醉翁操【1】蘇軾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2】。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3】,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4】。注釋:【1】據(jù)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zhí)K軾填詞?!?】蕢:草筐。《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3】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17.詞作開篇幾句運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題。(5分)①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3分)A.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B.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聲留別鄭協(xié)律》)C.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韋莊《聽趙秀才彈琴》)D.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王仁?!肚G南席上詠胡琴妓》)答案:B商聲和羽聲不是大自然的聲音,不過是古代五音之二。古代五音指的是:宮商角徵羽。二、使用通感,把抽象的難以捕捉的聽覺形象化為可見的視覺形象。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會系統(tǒng)地學習。文中有兩處比較典型的通感:(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使用通感描寫音樂的典型古代詩文是劉鶚《老殘游記》中的《明湖居聽書》:王小玉便啟朱唇,發(fā)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shù)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于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huán)轉(zhuǎn)折。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jié)節(jié)高起?;腥缬砂羴矸逦髅媾实翘┥降木跋螅撼蹩窗羴矸逑鞅谇ж穑詾樯吓c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后,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shù)遍。從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fā)出。這一出之后,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并發(fā)。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三、用景物來烘托音樂的效果。這些景物渲染寧靜氣氛,恰好從側(cè)面烘托音樂的感染力。蘇軾兩首描寫音樂的詩詞鑒賞:采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蘇軾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潤州甘露寺彈箏蘇軾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與君合奏芳春調(diào),啄木飛來霜樹杪。注釋:【1】浮玉:喻指金山。①下列對這兩首詩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采桑子》開篇從“多景樓”的“多”字獲取靈感,連用三個“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贅敘,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寫出“一笑”之后,“回頭”來眼前的“樂事”便會消失而“空”無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C.《采桑子》上闋前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寫心中之情,言事與言情結(jié)合,意蘊盎然。D.這兩首詩詞皆出自蘇軾之手,均寫多景樓中與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樂抒情,但抒發(fā)的情感卻一喜一憂,迥然不同。②箏是一種撥弦樂器,相傳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箏”。它發(fā)音凄苦,常令人“感悲音而增嘆,愴憔悴而懷愁”。下面有關(guān)箏的詩所表達的情感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3分)A.彈箏北窗下,夜響清音愁。張高弦易斷,心傷曲不道。(南朝梁·蕭綱《彈箏》)B.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唐·李端《聽箏》)C.花臉云鬟坐玉樓,十三弦里一時愁。憑君向道休彈去,白盡江州司馬頭。(唐·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D.銀甲彈冰五十弦,海門風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揚子江頭月滿船。(元·薩都剌《贈彈箏者》)③有人評論說蘇軾《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紅”一句與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見江心秋月白”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請試作簡要分析。兩句都運用了側(cè)面烘托的手法表現(xiàn)音樂的感染力。“斜照江天一抹紅”寫演奏結(jié)束,四下安靜下來,只看見夕陽斜照在江面,水天映著殘陽的一道紅光?!拔ㄒ娊那镌掳住睂懷葑嘟Y(jié)束后,四周靜悄悄的,只看見江心倒映著一輪皎潔的秋月。這些景物渲染出剎那的寧靜氣氛,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琵琶聲的妙絕入神,曲有盡而韻無窮,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了涵詠回味的廣闊空間。四,用聽眾的反應(yīng)來側(cè)面表現(xiàn)音樂的魅力。或?qū)懧犝叩木窕顒?,或?qū)懧牨姷暮炔寿澷p,都是從側(cè)面寫音樂感染力。例如,《琵琶行》寫琵琶女演奏結(jié)束后“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就是典型以聽眾反應(yīng)來側(cè)寫音樂的例子。再如:李白《聽蜀僧濬jùn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托南戳魉囗懭胨?。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詩中“客心洗流水”意思是說,聽了蜀僧濬彈的琴聲,客中郁結(jié)的情懷,像經(jīng)過流水洗了一樣感到輕快。這就是以聽著的感受側(cè)寫琴聲的美妙。這首詩除了以聽者感受側(cè)寫音樂之外,還使用了用典、以聲寫聲、景物烘托的手法。又如,《明湖居聽書》寫王小玉唱完之后觀眾的反應(yīng),恰恰表現(xiàn)了王小玉說書的精彩震撼: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停了一會,鬧聲稍定,只聽那臺下正座上,有一個少年人,不到三十歲光景,是湖南口音,說道:“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罩性O(shè)想,余音怎樣會得繞梁呢?又怎會三日不絕呢?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每次聽他說書之后,總有好幾天耳朵里無非都是他的書,無論做什么事,總不入神,反覺得‘三日不絕’,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還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徹些!”旁邊人都說道:“夢湘先生論得透辟極了!‘于我心有戚戚焉’!”五、使用典故,引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李憑《箜篌引》,運用一連串出人意表的比喻,傳神地再現(xiàn)了樂工李憑創(chuàng)造的詩意濃郁的音樂境界,生動地記錄下李憑彈奏箜篌的高超技藝,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樂曲有深刻理解,具備豐富的藝術(shù)想象力。全詩語言峭麗,構(gòu)思新奇,獨辟蹊徑,對樂曲本身,僅用兩句略加描摹,而將大量筆墨用來渲染樂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動人效果,大量的聯(lián)想、想象和神話傳說,使作品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1)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譜詳錄》卷六:“淚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異記》云:‘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幻驽?。”素女:傳說中的神女。《漢書·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边@句說樂聲使江娥、素女都感動了。(2)昆山玉碎鳳凰叫:昆侖玉碎,形容樂音清脆。昆山,即昆侖山。鳳凰叫,形容樂音和緩。(3)芙蓉泣露、香蘭笑:形容樂聲時而低回,時而輕快。(4)十二門:長安城東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門,共十二門,故言。這句是說清冷的樂聲使人覺得長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5)二十三絲:《通典》卷一百四十四:“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弦。豎抱于懷中,用兩手齊奏,俗謂之擘箜篌?!薄白匣省保旱澜谭Q天上最尊的神為“紫皇”。這里用來指皇帝。(6)女媧:中華上古之神,人首蛇身,為伏羲之妹,風姓?!痘茨献印び[冥訓》和《列子·湯問》載有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故事。(7)石破天驚逗秋雨:補天的五色石(被樂音)震破,引來了一場秋雨。逗,引。(8)坤山:一作“神山”。神嫗(yù):《搜神記》卷四:“永嘉中,有神現(xiàn)兗州,自稱樊道基。有嫗號成夫人。夫人好音樂,能彈箜篌,聞人弦歌,輒便起舞?!彼^“神嫗”,疑用此典。從這句以下寫李憑在夢中將他的絕藝教給神仙,驚動了仙界。(9)老魚跳波:魚隨著樂聲跳躍。源自《列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