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資料-29-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_第1頁
高考復習資料-29-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_第2頁
高考復習資料-29-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_第3頁
高考復習資料-29-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_第4頁
高考復習資料-29-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第十三單元第29講考綱要求考情分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從考查力度看,本單元是高考命題中等偏上區(qū)域,其中啟蒙運動屬于高考命題高頻區(qū)域。2010年新課標高考涉及本單元的有4道選擇題,2道非選擇題;2011年有6道選擇題,2道非選擇題;2012年有8道選擇題,2道非選擇題。從考查內容看,高考試題重在考查學生對人文主義的理解,啟蒙運動中的重要學說以及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三者之間的關系。從題型看,以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的考查力度也在逐漸加大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第十三單元第29講

通史線索歷史特征古希臘時期(公元前

5世紀中葉至公元前

3世紀)(1)公元前5世紀的智者運動,開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的有益嘗試;(2)公元前3世紀,蘇格拉底等哲學家,重視人的倫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諦,體現(xiàn)出人文主義的精神古代雅典的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強調

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主張用教育來塑造人的個性,構成了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臘的學者將關注的重點由自然

轉向人和人類社會,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第十三單元第29講早期資本主義階段

(公元14世紀至16世

紀末)(1)文藝復興傳播了

人文主義,解放了人

們的思想;(2)馬丁·路德等人發(fā)

起宗教改革,沖破羅

馬教廷的束縛,人文

主義進一步發(fā)展文藝復興是近代西

方人文主義興起的

標志;宗教改革借助

改革教會的形式反

對天主教神學的精

神桎梏,標志著人文

主義的發(fā)展第十三單元第29講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

(公元17世紀至18世

紀末)(1)啟蒙思想家將人

文主義發(fā)展到理性

主義,并對未來社會

提出了理想的構建;(2)法治取代人治、

公民取代臣民,為工

業(yè)文明的到來開啟

了大門啟蒙運動以理性主

義為核心,標志著人

文精神的成型;從理

性出發(fā),提出了天賦

人權,自由、平等、

博愛,三權分立等新

思想,為資本主義設

計了制度框架第十三單元第29講第29講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知識詮釋思維發(fā)散第十三單元第29講

一、西方人文主義的起源1.時代背景:古希臘城邦①商品經(jīng)濟開展,奴隸制②民主政治

繁榮。2.智者學派(1)代表人物:③普羅泰格拉。(2)主張:強調人的價值,提出“④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

反對迷信,強調自由。(3)影響:是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表達,有利于思想解放

。第十三單元第29講3.蘇格拉底(1)主張:提出“⑤美德即知識”的思想,強調教育對人道德

的作用。(2)意義: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⑥人”的學問,對后世西方哲學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4.人文精神的內涵:重視人和人性,強調人的價值和作用。【易錯掃描】

(1)智者學派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其中的

“人”是具體的人,因此其尺度也是隨時變化的。第十三單元第29講(2)智者學派重視人的作用,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

標準,但無視道德;蘇格拉底關注人的倫理道德,希望重建人

們的道德價值觀。(3)蘇格拉底對智者學派的觀點既有繼承,又有開展,而不是

完全否認。因為兩者都弘揚人的主體性?!舅季S拓展】

古希臘人文精神的根本內涵:(1)把探討重點

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2)提倡疑心精神,反對迷信和

絕對權威;(3)強調人的價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

重視知識的作用,強調好學深思,發(fā)揮人的主體作用。對西方

人文精神的形象認識。如以下圖:第十三單元第29講第十三單元第29講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1.文藝復興(1)背景:14~15世紀,佛羅倫薩等城市出現(xiàn)了⑦資本主義萌芽,

形成了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他們希望創(chuàng)造財富,追求現(xiàn)世享樂;

教會的腐敗。(2)實質:是一場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⑧思想解放運動。因打著復

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因而被稱為文藝復興運動。(3)核心:⑨人文主義。主要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第十三單元第29講(4)成果:A.文學領域:薄伽丘《⑩十日談》、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同薄伽丘、但丁一起被譽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名作《哈姆雷特》等。B.藝

術領域:達·芬奇等藝術大師創(chuàng)作了許多杰出作品,一掃中世

紀的呆板拘謹?shù)淖诮虤庀ⅰ@碃?、米開朗琪羅和達·芬奇

被譽為文藝復興“美術三杰”。2.宗教改革(1)背景: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天主教會在歐洲特別是在四

分五裂的德意志勢力很大,德意志被稱為“教皇的奶牛”;羅

馬教皇出售“

贖罪券”。第十三單元第29講(2)過程:1517年,馬丁·路德的“

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逐漸形成了以路德派、加爾文派和英國國

教為代表的新教。(3)內容:只需虔誠的信仰而無需購置“贖罪券”,每個基督

徒都可以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jīng)》,?國家權力高于教會。(4)作用:打破了對羅馬教會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義得

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和開展。【易錯掃描】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反對的是封建的教會

與宗教思想,并不是要放棄基督教。文藝復興是對基督教禁

欲主義的反叛,宗教改革是反對天主教會的宗教特權。第十三單元第29講【概念闡釋】

人文主義精神與人文精神:(1)人文主義精神

是文藝復興時期產(chǎn)生的文學藝術以及政治哲學著作中所表

現(xiàn)出來的時代精神。人文主義精神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推動

了人類社會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2)人文精

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心,表現(xiàn)為對人的尊嚴、價值、

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

現(xiàn)象的高度重視,對一種全面開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xiàn)人文精神的知識體系,它關注的是人

類價值和精神表現(xiàn)。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

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第十三單元第29講【辨析提高】

宗教神學與人文主義的區(qū)別【知能拓展】

文藝復興打著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

旗號的原因:(1)當時封建神學占統(tǒng)治地位,教會勢力龐大,不

容其他思想和學說傳播。(2)封建神學的理論體系大多是依

據(jù)古希臘、羅馬的科技思想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正在形成中

的資產(chǎn)階級力量較小,還無力與神學正面沖突,所以借古希臘

、羅馬文化的復興之名而行反對封建神學、宣傳資產(chǎn)階級

思想文化之實。宗教神學以神為中心禁欲和來世等級觀念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現(xiàn)世的享受自由平等第十三單元第29講

1.“蘇格拉底時常就一些關于人類的問題作一些辯論……

他認為凡精通這些問題的人就是有價值配受尊重的人,至于

那些不懂這些問題的人,可以正當?shù)匕阉麄兛礊椴⒉槐扰`

強多少?!边@說明蘇格拉底?(

)A.宣傳唯物主義思想B.反對天主教會的權威C.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D.主張有思想力的人值得被尊重第十三單元第29講[解析]

材料顯示蘇格拉底特別關注人類本身的問題,并且認為人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識,才值得被尊重。[答案]

D第十三單元第29講2.人文主義在西歐經(jīng)歷了萌發(fā)、復興和開展的歷程。以下

各項符合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特征的是?(

)A.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準繩B.挑戰(zhàn)以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D.提出了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設想第十三單元第29講蒙思想家在批判專制主義和教權主義的根底上提出了資本

主義社會的政治設想。由此可知,此題選C項。[答案]

C[解析]

古希臘智者學派認為人的感覺是判斷一切事物的

標準;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鼓吹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在

宗教改革中,資產(chǎn)階級提出挑戰(zhàn)以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而啟第十三單元第29講3.馬丁·路德改革和加爾文改革的相似點是

(

)①都主張“因信稱義”②都否認天主教的等級制度③

都創(chuàng)立了不受羅馬教皇控制的新教④改革都在德意志進

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馬丁·路德改革發(fā)生在德意志,加爾文改革發(fā)生在瑞

士。排除含④的選項,選A項。[答案]

A第十三單元第29講核心突圍技能聚合第十三單元第29講一、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思想有何異同?

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同都體現(xiàn)人文主義精神,強調人的價值,把研究的領域由神和自然

轉向了人類第十三單元第29講異對道德認識

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人是萬物的尺度,而各種知識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礎強調知識的作用,道德和知識合二為一,道德

行為必須以知識為基礎民主政治主張民主政治,有些激進學者還提出城邦公民應該人人平等主張有知識、有德識的少數(shù)人治國,對民主政體特別是雅典后期的激進民主政治表示強烈反對第十三單元第29講

材料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薄耙?/p>

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就應當應用自然的稟賦和實踐;此外還宜于

從少年時就開始學習?!薄樟_泰格拉材料二蘇格拉底說過:正義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

為正義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為都是美好的……所以,智慧的

人總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那么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

使他們試著去做,也是要失敗的?!Z芬《回憶蘇格拉底》第十三單元第29講?

材料一反映了智者學派以人性作為評價萬物的唯一標準。材料二反映了蘇格拉底強調正義和道德,而美

德來自知識。兩那么材料共同印證了古希臘人文精神的根本

內涵,同時也表達了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在倫理道德方面的

不同觀點?!颈嫖霰容^】

中西方倫理道德教育的差異:(1)中方的倫理

道德與政治統(tǒng)治密切聯(lián)系,注重利用政治手段來改變人的思

想意識;而西方倫理道德那么提倡人應從自身覺悟出發(fā),進而改

變整個社會,屬于平民化的思想。兩者不同之處最終也成為

社會開展選擇的分歧。(2)在道德教育方面,中國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fā)的,而西方那么側重于人本身。第十三單元第29講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的人文主義的含義分別是什

么?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有哪些?文藝復興對今天的和諧社

會主義社會建設有何借鑒意義?1.含義:(1)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認

為人是現(xiàn)實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們雖然信仰宗教,但他們反對教會宣

揚的禁欲苦行,抨擊教會的腐敗,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

享受,鼓勵發(fā)財致富和冒險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學,追求知識;

其本質是以人文主義沖擊宗教神權的束縛,解放人們的思想

。(2)宗教改革時期的人文主義主要是指反對天主教會的宗

教特權,提倡人的個性解放,使人從羅馬天主教會的宗教枷鎖

中解脫出來,獲得更多的個人自由,帶有資產(chǎn)階級傾向。第十三單元第29講2.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沉重打擊了封建思想,促進了人的思想解放和覺醒,推動了資本主義的開展;為新航路的開辟和殖

民擴張注入了精神活力;促進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chǎn)生,為科學

的進步和生產(chǎn)力的提高奠定了根底;具有一定的階級和時代

的局限性,導致個人私欲膨脹。3.借鑒意義:科學開展觀第一要義是開展,突出核心是以人為

本;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用作品闡釋人性的善惡,表達

了人文主義精神,他們的作品和精神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

會有極大的借鑒意義。第十三單元第29講?

材料一

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那么希望有人贊賞他的杰作……因此,他創(chuàng)造了人,并對人說:“我將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夠更好地觀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創(chuàng)造了

你,使你成為非上天的、非人間的、非可滅的、非永恒的,以

便你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將你塑造成你喜歡的形體。你也

許會蛻化,變成無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華,

變得神圣?!钡谑龁卧?9講材料二我的命運就是生活在變動的亂世風暴之中,而你

(指他的詩)也許會如同我們希望的那樣,在我身后活得長久,

將會遇上一個更美好的時代。遺忘的沉睡不會永遠延續(xù),當

黑暗被驅散時,我們的后人會再次在先世純粹的光輝照引下

向前邁進?!颂乩恕栋⒎抢印返谑龁卧?9講

?材料一在成認上帝的同時,也認為人是最偉大的被造物,應該居于宇宙的中心。他成認上帝創(chuàng)造人,但同時材料三圣母像第十三單元第29講又強調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自己的形象,因為人是有

理性的,人可以經(jīng)過努力變得與上帝一樣神圣。材料二中彼

特拉克批判了封建教會的腐敗、專制,表達了對人性解放的

追求和對未來理想社會的向往。材料三左邊的圣母像頭上

帶著光環(huán),神情呆滯,不可親近,說明中世紀宗教神學對人性

的摧殘;右邊的圣母像眉宇間洋溢著母性的慈祥和幸福,表達

了人性的自然流露。綜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具有

以下特點:以人為中心,主張個性解放,肯定人的價值和權利;

批判封建教會的禁欲主義,提倡人類對現(xiàn)世生活的追求;否認第十三單元第29講對教皇的絕對服從;提倡新的文學藝術及其表現(xiàn)形式;主張發(fā)

揮人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潛力,反對消極無所作為的人生態(tài)度?!局芡卣埂?/p>

人文主義的進步性與局限性:(1)進步性:是

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反中世紀神學世界觀的思想武器。(2)局

限性:過分推崇人文主義,造成文藝復興運動中個人私欲膨脹

、泛濫和社會混亂。第十三單元第29講基礎·角度·思路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60分)1.(根底再現(xiàn))普羅泰格拉認為,“事物對于你就是它向你呈

現(xiàn)的樣子,對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現(xiàn)的樣子”,“同樣的風在刮

著,然而我們中間一個人會覺得冷,另一個人會覺得不冷”。

這表達了?(

)第十三單元第29講A.萬物都是由水形成的B.人是萬物的尺度C.所有人都是平等的D.智慧意味著自知無知[解析]

材料顯示了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而產(chǎn)

生不同看法的原因在于他們依據(jù)的是自己對事物的感覺。[答案]

B第十三單元第29講2.(根底再現(xiàn))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精神家園。關于智者學派

與蘇格拉底,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他們關注的中心問題都是人和人類社會B.智者學派關注自然,蘇格拉底強調人的理性C.智者學派提出知識就是美德D.蘇格拉底認為世間一切好壞優(yōu)劣都取決于人的感覺第十三單元第29講[答案]

A[解析]

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可知,智者學派與

蘇格拉底屬于同一時代,他們思想的共同點是關注人和人類

社會。第十三單元第29講3.(根底再現(xiàn))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宋明理

學家提出“‘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他們共同強調的

是?(

)A.人的主觀感受的重要性B.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C.知行合一的認識論D.人的客觀存在的重要性第十三單元第29講也強調人的主觀感受,應選A項。[答案]

A[解析]

智者學派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所講的“人是萬物

的尺度”,這里的人指的是人的感覺;而宋明時期的陸王心學第十三單元第29講4.(根底再現(xiàn)、視角拓展)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

詩:“有個故事說,德行/住在難攀登的高山/由純潔女神們掩

護/凡人眼睛看不見/除非從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

才能登上這人性之巔?!币韵氯宋锏乃枷肱c詩句最為契合

的是?(

)A.普羅泰格拉B.蘇格拉底C.梭倫D.彼特拉克第十三單元第29講思想,故蘇格拉底的思想與詩句最為契合。[答案]

B[解析]

據(jù)材料可知,作者論述了“德行”“知識”對每個

人的重要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的先哲蘇格拉底強

調知識、道德之間的關系及其作用,提出“美德即知識”的第十三單元第29講5.(根底再現(xiàn))“未經(jīng)檢討反省的生命是沒有生存價值的生命

。”這說明蘇格拉底?(

)A.探討人類社會,開創(chuàng)希臘哲學的新方向B.強調生命的偉大意義和決定作用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類的靈魂D.主張不斷認識自我,追求生命真諦第十三單元第29講[答案]

D[解析]

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可知,蘇格拉底主

張認識自己,通過對知識的學習,逐漸認識自身,由感性認識

上升到理性認識。第十三單元第29講6.(根底再現(xiàn)、視角拓展)蘇格拉底批評雅典人只是專注于

“積聚錢財、獵取榮譽”,“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

的最高修養(yǎng)”。這反映了蘇格拉底的人生目標是?(

)A.與雅典社會的本質沖突的B.與雅典民主政治格格不入的C.不斷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D.科學與民主的鋒利對立第十三單元第29講[答案]

C[解析]

注意材料的后半局部“智慧、真理的最高修養(yǎng)”

的含義。蘇格拉底注重向自己內心深處的探求。第十三單元第29講7.(根底再現(xiàn))文藝復興時代的創(chuàng)造家們,“看大家所看到的,

卻想別人所想不到的”,“標新立異”成了他們的執(zhí)著追求,

技術活動的模式也從模仿吸收轉變?yōu)橐詣?chuàng)造為主。這說明

文藝復興?(

)A.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B.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C.打破了天主教會的束縛D.使科學擺脫了宗教的限制第十三單元第29講文藝復興對科學技術研究的影響。B項在材料中沒有表達,

C、D兩項表述與史實不符。[答案]

A[解析]

文藝復興在很多方面產(chǎn)生了影響,材料所述表達了第十三單元第29講8.(根底再現(xiàn)、視角拓展)15世紀西歐一些地區(qū)成立了新式寄

宿學校,課程設計圍繞著教育學生快樂而健康地生活,使學生

成為一名負責任的公民。這一課程設計理念表達了?(

)A.功利主義思潮B.人文主義思潮C.理性主義思潮D.現(xiàn)實主義思潮[解析]

結合題干中的“15世紀”“教育學生快樂而健康

地生活”等信息可判斷B項正確。[答案]

B第十三單元第29講9.(視角拓展)1303年教皇博尼法斯八世就已死去,而他所發(fā)

布的“十字軍十一稅”在四十多年后還在收。十字軍圣戰(zhàn)

已告結束,當收稅官被問及為何還要征收“十字軍十一稅”

時,答復是:為了圣戰(zhàn)。后任教皇還要代為催索。由此可見,

教會的稅收?(

)A.是為十字軍進行圣戰(zhàn)而征收的B.征收對象是所有天主教徒C.反映了教皇及教會貪婪的本性D.促進了天主教會的蓬勃開展第十三單元第29講[解析]

從題干材料來看,天主教會征收的“十字軍十一稅

”是廣闊教徒的一項沉重的負擔,尤其到后來,其剝削性就越

創(chuàng)造顯了,暴露了教會貪婪的本性。[答案]

C第十三單元第29講10.(根底再現(xiàn)、視角拓展)馬丁·路德說:“這里誓言被看做無

效,僧侶可獲準離開他的修道院,教士能夠用錢換來他的婚姻

生活,這里的私生子能成為合法……”馬丁·路德這樣說的

目的在于?(

)A.否認天主教會存在的合理性B.批判天主教會并宣傳宗教改革C.煽動天主教徒退出天主教會D.號召人們放棄天主教信仰第十三單元第29講分認識到教會本身的諸多腐敗現(xiàn)象,從而對天主教會進行改

革。[答案]

B[解析]

通過這些表達,馬丁·路德使人們尤其是天主教徒充第十三單元第29講11.(視角拓展)英國哲學家指出:“16世紀的宗教改革,是一次

心靈追求自由的運動?!币韵虏牧夏軌蜃C明這一觀點的是

?(

)A.“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牧師”B.“當錢幣在錢柜中叮當作響時,增加的只是貪婪和利己之

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無分別地把得救的指望賜給所有

的人”D.“教皇沒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權力”第十三單元第29講[解析]

宗教改革時期強調因信稱義,即只要內心信仰即可

以得到上帝的拯救,故A項符合題意。[答案]

A第十三單元第29講12.(視角拓展)一位法國思想家說:“《圣經(jīng)》上聲稱,婦女觸

犯上帝遭到懲罰,所以分娩時必遭痛苦。但是,母豬生崽的時

候也無一個不痛,不知道它們?yōu)楹问乱驳米锪松系勰?”由

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

(

)A.虔誠信仰上帝B.反對盲目信仰C.實行三權分立D.要求婦女解放[解析]

材料中“母豬生崽的時候也無一個不痛,不知道它

們?yōu)楹问乱驳米锪松系勰亍北磉_出這位思想家用典型的事

例反駁了《圣經(jīng)》,從中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反對盲目信仰

。[答案]

B第十三單元第29講二、非選擇題(第13題20分,第14題20分,共40分)13.(根底再現(xiàn)、能力綜合)閱讀以下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蘇格拉底認為,從自己出發(fā)的各種“意見”只是偏

見,不是對事物本質公共的和客觀的認識。是知識讓我們擺

脫了私見,成為真正能行獨立判斷的主體。知識不但具有認

知的功能,還具有道德的和社會的意義。公民只有學有所成

了,才能盡其本分而奉獻與社會。因為知識最可信賴,所以管

理政府應該由知識分子來做。第十三單元第29講材料二人之發(fā)見云者,即人類自覺之謂。中世教權時代,那么

人與世界之間,間之以神;而人與神之間,又間之以教會;此即

教皇所以藏身之固也!有文藝復興,而人與世界,乃直接交涉。有宗教改革,而人與神,乃直接交涉。人也者,非神之罪人,

尤非教會之奴隸,我有耳目,不能絕聰明;我有頭腦,不能絕思

想;我有良心,不能絕判斷;此當時復古派所以名為人文派

(Humanism)也。——蔣百里《歐洲文藝復興史》第十三單元第29講材料三宗教改革使中世紀“永恒而大一統(tǒng)”的社會結構

的理想變革為“變化中的秩序”的認知。中世紀普遍相信

現(xiàn)存的權力結構是上帝所設立的,而這種觀念被宗教改革思

想顛覆?;酵綉擁樂y(tǒng)治者的權柄,但條件是統(tǒng)治者順

服上帝的權柄。當統(tǒng)治者擅越或者濫用其權力時,他們與上帝相背離,基督徒公民也就應該“順服上帝,不順服人”。(1)材料一中蘇格拉底這段話闡述了什么思想?他的這一思

想與古希臘民主政治有何關系?(6分)(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這一思想的形成有何意義?(6分)(3)材料三說明宗教改革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這對西歐民主

制度的開展有何作用?(8分)第十三單元第29講[答案]

(1)思想:強調知識對人的重要性。(2分)關系:蘇格拉底認為政府應由有知識的人來主導,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開展。(4分)(2)核心思想:人文主義。(2分)意義: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尊嚴,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人及人類

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