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 大單元教學設計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_第1頁
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 大單元教學設計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_第2頁
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 大單元教學設計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_第3頁
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 大單元教學設計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_第4頁
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 大單元教學設計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級下第一單第2課

課題1古詩三首部編版

冊元時

授課班授課教

學校

級師

L會認“稚”1個生字,會寫“曉”字。

學習目標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稚子弄冰》。

3.理解《稚子弄冰》詩意,想象畫面,體會其中的童真童趣。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稚子弄冰》。

重難點2.理解《稚子弄冰》詩意,想象畫面,體會其中的童真童趣。

五年級的學生在古詩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文本有獨

特的閱讀體驗。課文所描寫的情景又都與兒童有關,反映兒童生

學情分析活,學生也可能有著相似的親身經歷,符合學生的心理,容易引

起學生情感的的共鳴,進而在閱讀古詩中獲得感知,加以模仿,

發(fā)展想象力,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輔助教學課件、同步導學案

教學過程

任務一:解讀詩題,了解作者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想象古時候兒童生活的場景。了解

詩人,使學生養(yǎng)成搜集資料的好習慣,為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做好準備。】

1.出示兒童冰雪玩耍圖片。

引導:同學們喜歡冰雪嗎?在冰雪中玩耍是一種什么體驗呢?(學生交流)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古詩《稚子弄冰》,去看看古時候孩童的在冰雪里玩耍的情

景。

2.板書詩題,齊讀詩題。

引導:詩題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預設:“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題目的意思是幼小的孩

子玩冰。

3.了解詩人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

黃橋鎮(zhèn)漁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中興

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楊萬里登進士第,歷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寧

宗四朝,曾任國子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太子侍讀、秘書監(jiān)等職,累官至寶謨閣

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開禧二年(1206年),楊萬里病逝,年八十。獲贈光

祿大夫,謚號“文節(jié)”。

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的

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創(chuàng)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

默情趣的“誠齋體”。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fā)愛國感情的作品。

著有《誠齋集》等傳世。所作賦,以《涪溪賦》《海賦》為有名。所作詞今存僅

15首,風格清新,富于情趣,頗類其詩。

任務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設計意圖:重視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利用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意,了解學

習古詩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p>

1.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rt,,

(1)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征”應讀"Zhong",“磬”應讀qing0

(2)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發(fā)生的事?(冬季)

(3)給古詩劃分節(jié)奏,引導朗誦古詩。(課件出示詩的節(jié)奏劃分)

2.指名學生讀,相機正音,再齊讀。

稚子玉磬

3.教師范寫,學生練寫生字“曉二

口訣記憶''曉"一一用火“燒”,用水“澆”,東方日出是指“曉”。

4.運用學法,理解詩意。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運用第一首古詩的學法,自學這首古詩,理解詩

意。(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詩意。

讀古詩,想象畫面,體會其中的樂趣。

(2)全班交流匯報古詩的大意。

5.教師小結: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提在

手中,輕輕敲打,冰塊發(fā)出穿林而過的響聲,當欣賞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過的響

聲時,忽然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一冰塊落地,發(fā)出了如玻璃破碎的聲音。

任務三:想象詩境,品味詩情

【設計意圖:品讀古詩,想象畫面,把學生帶入古詩描寫的情景中,入情入

境,體會其中的樂趣,感悟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賞讀古詩,感悟詩人

表達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反復朗誦古詩,背誦古詩,達到積累記背古詩的目的?!?/p>

1.讀出感情,想象畫面。

(1)指名學生讀“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錘工

(2)結合注釋說一說“稚子”“金盆脫曉冰”“鋌”分別是什么意思。(幼小

的孩子;早晨從銅盆里把冰取出來;一種金屬打擊樂器)

(3)再讀一讀這兩句詩,說說你眼前浮現(xiàn)出了怎樣的情景,體會其中的樂

趣。(全班自由交流)

過渡語?:孩子們被敲打冰塊兒發(fā)出的美妙的聲音陶醉了,邊敲邊舞,不亦樂

乎。忽然,這聲音戛然而止,傳來了另一種聲音,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齊讀古

詩后兩句,一起來看看吧!

2.想象畫面,體會情境。

(1)指名學生讀“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二

(2)結合注釋說一說“磬”“玻璃”分別是什么意思。(一種打擊樂器,形

狀像曲尺;古代常指一種玉石)

(3)再讀一讀這兩句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現(xiàn)的

畫面)

小孩輕輕敲打冰塊,冰塊發(fā)出像玉磬一樣穿林而過的清脆的響聲。忽然冰塊

落地,發(fā)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聲音。

3.讀出詩味,體會詩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圈出這首詩中的動詞。(教師板書:脫、穿、敲、碎)

(3)從這幾個動詞中,你感受到了兒童怎樣的情緒變化?

預設:小孩子在“脫曉冰”時滿心欣喜,“彩絲穿取”時小心翼翼,敲冰塊

時十分得意,冰塊碎地時則是萬分懊惱。

(4)這首詩不僅有動作,還有色彩、聲音和器物等描寫。請同學們找一找。

(教師相機板書)

動作:脫穿敲

色彩:金彩銀有聲有色

聲音:穿林響碎地聲

(5)這首詩中的孩子與我們上節(jié)課中描繪的孩子截然不同,通過這首詩你

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孩子?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1:從不懼嚴寒,清晨脫冰,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小孩子。

預設2:從把冰塊當成銀鋅來敲擊玩耍,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調皮可愛的小孩

子。

教師相機板書:自得其樂天真活潑

(6)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預設:表達了詩人對兒童的喜愛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師小結:對孩子來說,快樂也好沮喪也好,都是心動神移的最深刻的記憶。

對作者來說,他多么羨慕這個無憂無慮、聰明可愛的孩子啊。

4.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提示:讀幾個動詞時,語速要慢,加以強調,通過語氣、語速的變化表現(xiàn)出

孩子心情的變化以及他的活潑可愛。

(1)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古詩。

(2)聽范讀,全班齊讀。

(3)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