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丹東市、本溪市等協(xié)作校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1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丹東市、本溪市等協(xié)作校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2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丹東市、本溪市等協(xié)作校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3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丹東市、本溪市等協(xié)作校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4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丹東市、本溪市等協(xié)作校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丹東市、本溪市等協(xié)作

校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1.化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作漂白棉、麻的漂白劑,也可用作游泳池等場所消毒劑

B.在清洗衛(wèi)生間時,混合使用“潔廁靈”和“84消毒液”可增強消毒效果

C.氧化還原反應廣泛存在于生產和生活中,如金屬的冶煉、食物的腐敗、綠色植物的光合作

用等

D.小蘇打受熱分解或與面團發(fā)酵產生的酸反應產生CO2氣體,因此可用作面點膨松劑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只由一種元素構成的物質一定屬于純凈物

C.含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D.同溫同壓且具有相同分子數的不同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體積

3.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膠體與溶液和濁液的本質區(qū)別是能夠發(fā)生丁達爾效應

B.利用過濾的方法能將Fe(OH)3膠體從Fe?溶液中分離出來

C.牛奶、云、霧、有色玻璃都屬于膠體

D.向濃氨水中緩慢滴加足量的氯化鐵飽和溶液可制得氫氧化鐵膠體

4.中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煉丹家和醫(yī)藥大師陶弘景在他的《本草經集注》中記載“以火

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真硝石(硝酸鉀)也”,說明人們很早就知道用焰色試驗鑒別硝酸鉀。

下列關于焰色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做焰色試驗時,可以用鐵絲或玻璃棒代替鉗絲

B.焰色試驗可用于鑒別所有的金屬元素

C.非金屬元素單質燃燒時也可能有相應的火焰顏色

D.做焰色試驗時,透過藍色鉆玻璃觀察到火焰顏色為紫色,證明被檢驗物一定為鉀鹽

5.分類法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有重要意義,下列關于物質分類組合正確的是()

純凈物酸堿電解質非電解質

冰水

AHNO3NH3?H2OBaSO4SO2

漂白粉苛性鈉稀硫酸乙醇

BNaHSO4

C豆?jié){CH3COOH熟石灰液氯NH3

D膽磯純堿

H3PO4H2O

Na2O

A.AB.BC.CD.D

6.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強堿性溶液中:K+、NH£NO]、MnOZ

B.使紫色石蕊變紅的溶液中:Na+、ClO-.SO歹、N0,

C.在澄清透明溶液中:CM+、SOt、Fe2+?Cl-

D.在已通入足量CO2的NaoH溶液中:Ba2+?OHlN0]、CΓ

7.下列關于物質轉化過程的分析,錯誤的是()

A.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變紅,隨后立即褪色,該過程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

B.向FeB^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可能只氧化Fe?+

C.漂白粉久置于空氣中會失去漂白性,其變質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既有氧化還原反應也有非氧

化還原反應

D.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CO2與Na2CO3先發(fā)生反應

8.下列關于金屬鈉的敘述,正確的是()

A.鈉的活潑性強于銅,因此鈉可從CUCl2溶液中置換出銅

B.實驗室保存少量鈉可用煤油浸泡保存,大量金屬鈉保存通常需密封于液體石蠟中

C.將一小塊鈉迅速投入到熱用期中并持續(xù)加熱組煙,可觀察到鈉先融化,之后發(fā)出黃色火焰,

生成淡黃色固體

D.將4.6g金屬鈉投入95.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

9.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將氯氣通入冷的石灰乳中:Cl2+20H-=Cl+CIO+H2O

2++

B.Ba(0H)2與稀硫酸的反應:Ba+OH-+H+S0^=BaSO4X+H2O

2+

C.澄清石灰水與過量的小蘇打溶液反應:Ca+OH-+HCol=CaCO3I+H2O

+

D.將碳酸氫鈉溶液和硫酸氫鈉溶液混合:HCOl+H=CO2T+H2O

10.下列實驗裝置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圖①圖②圖③圖④

A.實驗室用圖①裝置制備少量氧氣

B.實驗室用圖②裝置測定氯水的PH值

C.實驗室用圖③裝置制備氯氣

D.實驗室用圖④裝置比較Na2CO3和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

11.氯氣用途廣泛,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關于氯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液氯可以儲存在鋼瓶中

B.將氯氣通入碳酸鈉溶液中,制取較高濃度的次氯酸溶液

C.通入氯氣使品紅溶液褪色,取褪色后溶液加熱可恢復紅色

D.若氯氣發(fā)生泄漏,逃離現(xiàn)場時,可以用浸有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12.將過氧化鈉粉末加入酸性高鎬酸鉀溶液中,發(fā)現(xiàn)高鎬酸鉀溶液褪色,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

+2++

程式為:5Na2O2+2MnO;+16H=5O2T+2Mn+IONa+8H20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

是()

A.該反應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5:2

B.該反應說明過氧化鈉既有氧化性又有漂白性

C.該反應中。2為還原產物

D.標準狀況下,產生22.4L02時反應轉移2mole-

1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46gNθ2和電。4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2NA

B.10g60%的乙酸(CH3COOH)溶液中所含有的氫原子數為0.4NA

C.取2.3g金屬Na在一定條件下與。2反應,若Na完全反應生成3.6g產物,失去電子數為(UNA

D.標準狀況下,22.4LC12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目不一定是2NA

14.下列關于離子檢驗的過程及結論敘述正確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若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該溶液中的陰離子一

定含有C0至

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的陰離子一定是Q-

C.向某溶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BaCk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

液中的陰離子一定是SOb

D.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的陽離子一定含有Mg2+

15.同溫同壓下,a克甲氣體和3a克乙氣體所占體積之比為1:2,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

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與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2:1

B.同溫同壓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為3:2

C.同溫同體積下等質量的甲和乙的壓強之比為3:2

D.等質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數之比一定為3:2

16.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向Ba(OH)2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呈中性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2)在一定溫度下,向不同電解質溶液中加入新物質時溶液電導率(σ)隨新物質加入量(V)的變

化曲線如圖所示(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分別與A、B、C曲線變化趨勢一致的是(按

字母順序填序號)。

①向氨水中通入HcI氣體至過量

②向飽和石灰水中不斷通入CO2

③向硝酸中加入KoH固體至過量

⑶為了測定某含有NaHCO3雜質的Na2CO3樣品的純度(質量分數),設計實驗方案如下:將Wlg

樣品加熱至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其質量為W2g。

①分析樣品加熱后質量減小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說明)。

②該實驗方案(填“能”或“不能”)測定出叫雙樣品的純度。

(4)某密閉容器,中間有一可自由滑動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將容器分成兩部分,當左側A中充

入ImolN2,右側B中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氣體共8g時,隔板處于如圖位置(左、右兩側溫度,

相同)。

AB

II1

①右側B中Co與CO2分子數之比為o

②右側氣體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倍。

17.I.根據如圖轉化關系及現(xiàn)象回答問題:

金屬單質,燃燒

(1)物質A是(填寫化學式)。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IL將少量金屬鈉投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燒杯中,

(3)既有氣體,又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o(填序號)

①NaCl溶液,②MgSo4溶液,③Na2SO4溶液,④FeCb溶液,⑤Ca(HCO3)2溶液,⑥CUSo4溶

液,⑦Ba(?溶液,⑧NaHSo4溶液

HL我國科學家侯德榜發(fā)明的聯(lián)合制堿法,對世界制堿工業(yè)以及我國化工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

大貢獻。聯(lián)合制堿法的主要過程如圖所示(部分物質已省略)。

(4)步驟①②③中涉及“過濾”操作的是(填序號)。

(5)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NE和CO?后,生成NaHCo3的化學方程式是。

(6)從步驟①中分離出的NaHCO3晶體表面含有的雜質可能是(寫出雜質的化學式),

欲得到純凈的NaHCo3,需將其洗滌、干燥。判斷NaHCo3固體已經純凈的操作方法是:取少

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

18.“84消毒液”是以NaClO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劑,由于其消毒效果理想、使用方便等

特點被一直沿用至今。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含一定游離堿(NaoH)的“84消

毒液”。

已知:①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有一定熱量放出

②Cl?+2Na0H=NaCl+NaClO+電0(溫度低于35℃);3C12+6NaOH=5NaCl+NaClO3+

3也0(溫度70?80℃)。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為,裝置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0

(2)裝置乙中盛裝試劑為,若省去裝置乙,產生的后果是。

(3)制備NaeIO的反應裝置丙需要采用冰水浴且要用溫度計控制反應溫度,其原因為。

(4)裝置戊的作用為。

(5)某游泳館工作人員將“84消毒液”與雙氧水兩種消毒劑混用,導致游泳池藻類快速生長,

池水變綠。一種原因可能是NaCl。與反應產生。2促進藻類快速生長。該反應說明氧化性:

NaClO也。2(填“>"或“<”);當有0.1molθ2生成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______molo

19.回答下列問題

(1)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新型凈水劑。制取高鐵酸鈉所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Fe(NO3)3+NaOH+Cl2=Na2FeO4+NaNO3+

NaCl+H2O,

①配平上述反應方程式。

②該反應中Na2FeO4是(填“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或“還原產物”)。

(2)黃色氣體Q02可用于污水殺菌和飲用水凈化。

①KelO3與S02在強酸性溶液中反應可制得Q0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ClOz可將廢水中的Mn2+轉化為Mn()2而除去,本身還原為ClL該反應過程中氧化劑與還原

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⑶能將KI氧化為左的氧化劑有電。2、Cl2、Klo3、HNo3、KCIo3、KMnO4等。已知下列四種

氧化劑氧化Kl后對應的還原產物如下:

氧化劑

KMnO4KIO3H2O2HNO3

2+

還原產物Mn12H2ONO

①請判斷等物質的量的四種氧化劑分別與足量Kl作用,得到I?最多的是。

②根據信息“氧化性Cl2>Br2>HNo3>%”,對于含廣、Br-的某混合溶液,若控制氧化廠

而不氧化Brl請?zhí)岢鲆环N合理的氧化方案:向該混合溶液中加入o

(4)水合腫(“山?也0)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醫(yī)藥、農業(yè)及燃料上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目前,我國生產水合腫均采用尿素法,即利用NaCIe)溶液、NaoH溶液與尿素[CO(NH2)2]反應

制得粗月井(“電)。生成粗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O+CO(NH2)2+2NaOH=N2H4+

NaCl+Na2CO3+H2O,請用雙線橋法表示該反應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漂白粉和漂粉精都具有強氧化性,所以既可作漂白棉、麻的漂白劑,也可用作游

泳池等場所消毒劑,故A正確;

B.“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HCl,“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0,混合使用會發(fā)生反應:2HC1+

NaClO=NaCl+Cl2↑+H2O,氯氣有毒,不但不能增強消毒效果,還可能發(fā)生中毒事件,故B錯

誤;

C.金屬冶煉、電鍍、食物的腐敗、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都存在元素化合價的變化,都是氧化還

原反應,故C正確;

D.小蘇打為NaHCo3,受熱分解生成CO2氣體:2?aH(V,=.?,√,O,?C()iHQ所以可

以做面點膨松劑,故D正確;

故選:Bo

A.漂白粉和漂粉精都具有強氧化性;

B.“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HQ,“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0,混合使用會發(fā)生反應:2HC1+

NaClO=NaCl+Cl2T+H2O;

C.反應存在元素化合價變化的為氧化還原反應;

D.小蘇打為NaHCO3,受熱分解生成CO?氣體。

本題考查物質的性質與用途,把握物質的性質、發(fā)生的反應、性質與用途的對應關系為解答的關

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題目難度不大。

2.【答案】D

【解析】解:A.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只含氫離子的化合物才是酸,如硫酸氫鈉也可以電

離出H+,但硫酸氫鈉屬于鹽,故A錯誤;

B.只含一種元素,也可以構成混合物。例如氧氣和臭氧,故B錯誤;

C.如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處于最高價態(tài),但氧化性較弱,故C錯誤;

D.同溫同壓下,氣體摩爾體積相同,分子數相同,由公式n=白得物質的量相同,則體積相同,

NA

故D正確;

故選:Do

A.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只含氫離子的化合物才是酸;

B.只含一種元素,也可能是同素異形體的混合物;

C.含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D.同溫同壓下,氣體摩爾體積相同,分子數相同,由公式n=性得物質的量相同。

NA

本題考查酸、純凈物的概念及物質的量的簡單計算,題目難度不大,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積累。

3.【答案】C

【解析】解:A.膠體與溶液和濁液的本質區(qū)別是分散質粒子的大小,故A錯誤:

B.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溶液能透過半透膜,所以利用滲析的方法能將Fe(OH)3膠體從Fe?溶液

中分離出來,故B錯誤;

C.膠體是指分散質粒子介于1?IOonm之間的分散系,牛奶、云、霧、有色玻璃都屬于膠體,故C

正確;

D.向濃氨水中緩慢滴加足量的氯化鐵飽和溶液可制得氫氧化鐵沉淀,不是氫氧化鐵膠體,故D錯

誤;

故選:Co

A.膠體與溶液和濁液的本質區(qū)別是分散質粒子的大?。?/p>

B.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溶液能透過半透膜;

C.膠體是指分散質粒子介于1?IoOnm之間的分散系:

D.向濃氨水中緩慢滴加足量的氯化鐵飽和溶液可制得氫氧化鐵沉淀。

本題主要考查膠體的性質及利用膠體性質對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進行解釋,比較基礎,側重對基

礎知識的鞏固,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

4.【答案】C

【解析】解:A.玻璃中含有鈉元素,所以做焰色試驗時不能用玻璃棒代替鉗絲,故A錯誤;

B.通過焰色試驗,可以鑒別部分金屬元素,不能鑒別沒有焰色的金屬,故B錯誤;

C.燃燒時也可能有相應的火焰顏色,如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在氯氣中燃燒發(fā)出蒼

白色火焰,故C正確;

D.焰色反應只能說明物質中含有該元素,并不能判定該物質的分類,K元素的焰色反應呈紫色,證

明該物質中含有鉀元素,可能為鉀鹽或鉀的氧化物等,故D錯誤;

故選:Co

A.玻璃中含有鈉元素,會干擾實驗;

B.通過焰色試驗,只能鑒別燃燒有顏色的金屬;

C.非金屬元素單質燃燒時也可能有相應的火焰顏色;

D.焰色反應只能說明物質中含有該元素,并不能判定該物質的分類。

本題主要考查了焰色反應,焰色反應是某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使火焰呈現(xiàn)

特征的顏色的反應,平時須熟記常見的元素的焰色,題目難度不大。

5.【答案】A

【解析】解:A.冰水是純凈物,HNO3屬于酸,NH3?H2O是弱堿,BaSo4是電解質,SO2是非電解

質,各物質分類均正確,故A正確;

B.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Io)2,其中還含有CaCk等,屬于混合物;NaHSo,屬于鹽;稀硫酸是混合

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故B錯誤;

C.豆?jié){是混合物;液氯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故C錯誤;

D.純堿是Na2CO3,屬于鹽;Na?。屬于電解質,故D錯誤;

故選:Ao

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為純凈物;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為酸;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

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為堿;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在水溶液和

熔融狀態(tài)下均不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非電解質,據此進行解答。

本題考查了電解質、非電解質、酸、堿等的概念,難度不大,應注意基礎概念的要點。

6.【答案】C

【解析】解:A.強堿溶液中OH-、NH1反應生成氨氣和水,不能共存,故A錯誤;

B.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溶液呈酸性,CIo-或NOJ與H+具有強氧化性,能與SO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Cu2+>S0∣-,Fe2+、Cl-之間互不反應,能大量共存,故C正確;

D.已通入足量CO2的NaOH溶液中存在NaHCO3,HCOI與OH-反應生成Co歹和水,在溶液中不能大

量共存,故D錯誤;

故選:Co

A.強堿溶液中OH-、NHt反應生成氨氣和水;

B.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溶液呈酸性,C1CΓ或NO.與H+具有強氧化性,能與SOr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CCU2+、SO;-、Fe2+?Cl-之間互不反應;

D.已通入足量CO2的NaOH溶液中存在NaHCO3,HCOl與OH-反應生成COg和水。

本題考查離子共存的判斷,為高頻考點,明確題干暗含信息、常見離子的性質及離子反應發(fā)生條

件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常見離子不能共存的情況,試題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與應用能力,題目

難度不大。

7.【答案】D

【解析】解:A.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溶液變紅與鹽酸有關,后褪色與HQO的

漂白性有關,CI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A正確;

B.還原性:Fe2+>Br-,向FeB*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氣先與Fe?+反應,反應的離子反應為2Fe?++

3+

Cl2=2Fe+2CΓ,故B正確;

C漂白粉久置于空氣中變質時生成碳酸鈣和HQ0,為非氧化還原反應,且HelO光照分解生成HQ和

氧氣,為氧化還原反應,故C正確;

D.向濃度均為0.1mol?L的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氣體,NaOH先發(fā)生反應,假若

碳酸鈉先反應,則生成碳酸氫鈉,還是要和氫氧化鈉反應,故D錯誤;

故選:Do

A.存在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

B.還原性:Fe2+>Br-,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氣先與Fe?+反應;

C.存在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否則為非氧化還原反應;

D.向濃度均為0.1mol?ITI的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氣體,Nae)H先發(fā)生反應。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于氧化還原反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題目

難度不大。

8.【答案】BC

【解析】解:A.鈉先與水反應生成NaoH,NaoH再與氯化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不會置

換出銅,故A錯誤;

B.鈉是活潑的金屬,極易被氧化,能和水反應,所以保存在石蠟油或煤油中,故B正確;

C.加熱時鈉燃燒生成過氧化鈉,鈉的熔點較低,則鈉受熱后先熔化,然后劇烈燃燒,產生黃色火

焰,產物為淡黃色固體,故C正確;

D.將4.6g金屬鈉投入95.4g水中,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的質量為著X4Og=

8g,氫氣的質量為^x:x2g=0.2g,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100%>8%,故D

z?zzt.o+y□.z?-U.Z

錯誤;

故選:BCo

A.鈉先與水反應生成NaOH,NaOH再與氯化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

B.鈉是活潑的金屬,極易被氧化,能和水反應;

C.加熱時鈉燃燒生成過氧化鈉,鈉的熔點較低,則鈉受熱后先熔化,然后劇烈燃燒;

D.將4.6g金屬鈉投入95.4g水中,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的質量為翳X4Og=

8g,氫氣的質量為瞥XgX2g=0.2g。

本題考查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側重考查學生含鈉物質性質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9.【答案】D

【解析】解:A.石灰乳是懸濁液,不可拆成離子形式,所以將氯氣通入冷的石灰乳中:Cl2+

2+

Ca(OH)2=Ca+Cl-+ClO-+H2O,故A錯誤;

2++

B.該反應不符合物質的組成比,離子方程式為:Ba+20H-+2H+S0∣^=BaSO4I+2H2O,

故B錯誤;

C.澄清石灰水與過量的小蘇打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鈉和水,離子方程式為:Ca2++20H-+

2HCO3=CaCO3I+H2O+C0∣^,故C錯誤;

D.將碳酸氫鈉溶液和硫酸氫鈉溶液混合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離子方程式為:HCO3+

+

H=CO2T+H2O,故D正確;

故選;Do

A.石灰乳是懸濁液,不可拆成離子形式;

B.該反應不符合物質的組成比;

C.澄清石灰水與過量的小蘇打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鈉和水;

D.將碳酸氫鈉溶液和硫酸氫鈉溶液混合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

本題考查離子反應,側重考查學生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0.【答案】D

【解析】解:A.Na2O2是固體粉末狀,不適宜用有隔板的裝置,故A錯誤;

B.氯水中含次氯酸,氧化性較強,具有漂白性,PH試紙先變紅后褪色,不能測定,故B錯誤;

C.Mnθ2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得到氯氣,圖③沒有加熱裝置,故C錯誤;

D.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置于內部小試管,才能比較Na2CO3和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故D正確;

故選:Do

A?Na2O2是固體粉末狀,不適宜用有隔板的裝置;

B.氯水中含次氯酸,氧化性較強,具有漂白性;

CMno2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得到氯氣;

D.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置于內部小試管。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物質的制備及檢驗、混合物的分

離提純、實驗技能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實驗的評價性分析,題目難

度不大。

11.【答案】A

【解析】解:A.常溫下Cl?不與鐵反應,則液氯可以儲存在鋼瓶中,故A正確:

BO2與水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HCI與HClO,Na2CO3與HeI反應生成NaCl,HClOtilH?-?Na2CO3lκ

應生成NaCl0,無法較高濃度的次氯酸溶液,故B錯誤;

CHCIO使品紅溶液褪色,此漂白褪色屬于氧化型,是不可逆的,加熱后不能復原,品紅溶液通入

口2后,有HClO生成,故C錯誤;

D.氯氣能夠與堿反應,應選擇堿性溶液吸收氯氣,但是不能用強堿,因為強堿具有腐蝕性,NaOH

是強堿,具有強腐蝕性,故D錯誤;

故選:Ao

A.常溫下Ck不與鐵反應;

B?2與水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HCl與HaO,Na2CO3與HCI反應生成NaCl,HeIO也能與Na2CO3反

應生成Nael0;

C.HC10使品紅溶液褪色,此漂白褪色屬于氧化型,是不可逆的;

D.強堿具有腐蝕性,NaOH是強堿,具有強腐蝕性。

本題考查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側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2.【答案】D

【解析】解:A.由分析知,MnOZ作氧化劑,Na2O2作還原劑,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2:

5,故A錯誤;

B.由分析知過氧化鈉作還原劑,體現(xiàn)還原性,故B錯誤;

C.由分析知該反應中O2為氧化產物,故C錯誤;

D.由方程式知每生成5mol氧氣轉移IomOI電子,所以標準狀況下,產生22.4L即ImoIO2時反應轉

移2mole^^,故D正確;

故選:D0

+2+2+

在2MnO[+12H+5Na2O2=2Mn+5O2T+8H20+IoNa+中,2MnOJ→2Mn,Mn元素的

化合價由+7價τ+2價,得到2x5e1Mn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其所在的物質高鐳酸鉀是氧化劑,

5Na2O2→5O2,O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TO價,失去IOXe1過氧化鈉是還原劑,以此來解答。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解答的關鍵,側重氧化還

原反應基本概念及轉移電子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13.【答案】B

【解析】解:A4.6gN02與電。4的混合氣體的最簡式為NO2,其中的NO2的物質的量n=/=

46g=imol,ImOl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都是2NA,故A正確;

46g?mol

B.乙酸(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原子包括乙酸和水中的H原子,且乙酸(CH3COOH)的質量m=

IOg×60%=6g,即0.1mol乙酸含有H原子數目是0.4NA,另外水的質量m=IOgX40%=4g,即

?molH2O,含有氫原子數目是∣NA,故B錯誤;

C.金屬Na在一定條件下與O2反應,無論得到Na2。還是Na2O2,鈉元素化合價均從0價升高到+1價,

故2.3g金屬Na,即(UmOINa完全反應轉移電子數目是O.INA,故C正確;

D.標準狀況下,22.4LCk即ImOlCI2,Cl2參與反應時可能僅作為氧化劑,如:

2,V.1-C/.,八](7,也可能發(fā)生歧化反應,如CI2+H2。=HC1+HC1。,化合價既有升高又

有降低,所以轉移電子數目不能確定,故D正確;

故選:Bo

A.NOz與電。4的混合氣體的最簡式為NO2,其中的NO2的物質的量依據n=?計算,再進一步計算

0原子數;

B.乙酸(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原子包括乙酸和水中的H原子,故先計算乙酸(CH3COOH)的質量,

再計算水的質量,進而計算出所有的H原子數;

C.金屬Na在一定條件下與。2反應,無論得到Na?。還是Na2O2,鈉元素化合價均從O價升高到+1價;

DO2參與反應時可能僅作為氧化劑,也可能發(fā)生歧化反應,化合價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所以轉移

電子數目不能確定。

本題考查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判斷,涉及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計算、有關電子轉移的計算、氣體摩爾

體積的適用范圍等,題目中等難度。

14.【答案】C

【解析】解:A.若溶液中存在HC0,HSO,SOr等,加入過量稀鹽酸,則產生的氣體也能使澄

清石灰水變渾濁,故A錯誤;

B.硫酸銀,碳酸銀也是白色沉淀,不能排除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的干擾,故B錯誤;

C.鹽酸可以排除碳酸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的干擾,再利用硫酸銀為白色沉淀檢驗硫酸

根離子,故硫酸根離子檢驗的方法正確,故C正確;

D.和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離子有鎂離子,鋁離子等,不能確定一定含有鎂離子,故

D錯誤;

故選:Co

A.H∞3,HS0]、So歹等與過量稀鹽酸都能產生的氣體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硫酸銀,碳酸銀也是白色沉淀;

C.鹽酸可以排除碳酸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的干擾;

D.和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離子有鎂離子,鋁離子等。

本題考查離子的檢驗,側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5.【答案】C

【解析】解:A.同溫同壓下,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即兩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L2,而

由摩爾質量M=g可知,兩者的摩爾質量之比為::1=2:3,則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2:3,故

A錯誤;

B.同溫同壓下,氣體摩爾體積相同,ag甲氣體和3ag乙氣體所占的體積之比為1:2,根據營知,

其密度之比為:?:1=2:3,故B錯誤;

C.根據pV=nRT=^RT^口,同溫同體積下等質量的甲和乙的壓強之比等于其摩爾質量的反比,因

為二者摩爾質量之比為2:3,所以壓強之比為3:2,故C正確;

D.等質量的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但分子的構成未知,所以無法判斷原子個數的關系,故D

錯誤。

故選:Co

同溫同壓下,ag甲氣體和3ag乙氣體所占的體積之比為L2,由n=在可知甲乙兩種氣體的物質

Vm

的量之比為1:2,結合n=卷=白進行判斷。

MNA

本題考查阿伏伽德羅定律及其推論的應用,側重于氣體的質量、密度等物理量的考查,題目難度

不大,注意把握相關計算公式的運用。

2++

16.【答案】Ba+20H-+2H+SOT=BaSO4J

+2出。②③①?J.?l>∕∕(?(λ..?l∣√,(>CO能3:116

【解析】解:(I)ImOIBa(OH良會電離出2molOHl若向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呈中性應

+

該加入過量的NaHSo4,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Ba?++20H-+2H+Sor=BaSO4I+2H2O,

2++

故答案為:Ba+20H-+2H+SOj-=BaSO4I+2H2O;

(2)①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導電能力比較弱,通入HCl氣體會生成強電解質氯化鐐,導

電能力增強,加入HQ至過量導電性會逐漸增強,故對應曲線為B;②向飽和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

是強電解質,導電能力較強,不斷通入CO?會生成難溶的碳酸鈣,導電能力減弱,繼續(xù)通入二氧

化碳會生成強電解質碳酸氫鈣,導電能力會增強,故對應曲線為A;③硝酸中的HNO3是強電解質,

導電能力較強,加入KoH固體會生成強電解質硝酸鉀,導電能力幾乎不變,當強電解質KoH固體

過量時,導電能力就會增強,故對應曲線為C;與A、B、C曲線變化趨勢一致的是②③①,

故答案為:②③①;

(3)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加熱質量減小是因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用方程式表示為

八“/〃C."根據樣品質量減少結合方程式用質量差的方法可以求

算出碳酸氫鈉的質量,進一步求算碳酸鈉的質量和其純度,

故答案為:2?(iil('()Na;('(),>H;()'(,()>;能;

(4)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設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nmol,則由圖可知:=

器,解得n=0.25mol;設Co和CC>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n>n2,又Co和CO2的混合氣體共8g,則

n1+n2=0.25mol,28n1+44n2=8,解得%=看n2=?,所以B中CO與雙分子數之比為3:

1;由CO和CO2的混合氣體共8g,物質的量之和為0.25mol,可得混合氣體的摩爾質量為不瞿「=

32g∕mol,右側氣體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氨氣密度的鬻浮=16倍,

故答案為:3:1;16。

(I)ImolBa(OH上會電離出2molOH-,若向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呈中性應該加入過量的

NaHSO4;

(2)①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導電能力比較弱,通入HCl氣體會生成強電解質氯化鍍,導

電能力增強,加入HQ至過量導電性會逐漸增強,故對應曲線為B;②向飽和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

是強電解質,導電能力較強,不斷通入CO?會生成難溶的碳酸鈣,導電能力減弱,繼續(xù)通入二氧

化碳會生成強電解質碳酸氫鈣,導電能力會增強,故對應曲線為A:③硝酸中的HNo3是強電解質,

導電能力較強,加入KoH固體會生成強電解質硝酸鉀,導電能力幾乎不變,當強電解質KoH固體

過量時,導電能力就會增強,故對應曲線為C;

(3)碳酸鈉和碳酸紜I鈉的混合物加熱質量減小是因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用方程式表示為

,:

1S<MCOΛ=Na>C()iHiOCO.

(4)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設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nmol,則由圖可知:=

鬻解得n=0.25mol;設Co和CO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叼,n2,又Co和CO?的混合氣體共8g,則

n1+n2=0.25mol,28n1+44n2=8,解得%=9n2=?o

本題考查離子反應,側重考查學生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7.【答案】NaOH2Na2O2+2CO2=2Na2CO3+O2②⑤①③NaCl+H2O+NH3+CO2=

NaHCO3I+NH4ClNH4CKNaCl向試管中滴入適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無白色

沉淀生成,說明NaHCo3固體已經洗凈

【解析】解:(1)根據框圖推斷,物質A是NaoH,

故答案為:NaOH;

(2)NazC>2與氣體CO?發(fā)生反應①生成氧氣和固體Y碳酸鈉,故化學方程式是2Na2O2+2CO2=

2N∏2^θ3+θ2,

故答案為:2Na2O2+2CO2=2Na2CO3+O2;

(3)鈉先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鹽發(fā)生反應;

①NaCl溶液:鈉只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無白色沉淀,故錯誤;

②MgSO4溶液:鈉先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MgS(‰發(fā)生反應得到氫氧化鎂

白色沉淀和硫酸鈉,故正確;

③Na2SO4溶液:鈉只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無白色沉淀,故錯誤;

④Fe?溶液:鈉先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Fe?發(fā)生反應得紅褐色氫氧化

鐵沉淀和氯化鈉,故錯誤;

⑤Ca(HCO3)2溶液:鈉先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Ca(HCO3)2反應得到碳酸鈣

沉淀,故正確;

⑥CUSO4溶液:鈉先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CUSo4反應得到藍色氫氧化銅

沉淀和硫酸鈉,故錯誤;

⑦Bad2溶液:鈉只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無白色沉淀,故錯誤;

⑧NaHSO4溶液:鈉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NaHSo4反應得到硫酸鈉和水,

無白色沉淀,故錯誤:

故答案為:②⑤;

(4)過濾是固液分離的操作,步驟①②③中涉及“過濾”操作的是①③,

故答案為:①③;

(5)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N&和CO2后,生成NaHCo3的化學方程式是CO?+NH3+NaCl+H2O=

NaHCO31+NH4Cl,

故答案為:CO2+NH3+NaCl+H2O=NaHCO3I+NH4Cl;

(6)從后續(xù)流程分析,從步驟①中分離出的NaHCO3晶體表面含有的雜質可能是NHRkNaCl;欲

得到純凈的NaHCo3,需將其洗滌、干燥。判斷NaHCO3固體已經純凈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最后

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入適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

說明NaHCO3固體已經洗凈,

故答案為:NH4CKNaCl;向試管中滴入適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

說明NaHCe)3固體已經洗凈。

I.考查常見物質間的相互轉化,需找出突破口。金屬單質與氣體B發(fā)生反應③,燃燒得到淡黃色

固體X,則X是Na2。2,金屬單質是鈉,氣體B是氧氣;Na2。?與氣體COz發(fā)生反應①生成氧氣和固

體Y碳酸鈉,碳酸鈉與石灰水發(fā)生反應②得到A氫氧化鈉和白色沉淀碳酸鈣。碳酸鈣與稀鹽酸發(fā)生

反應④得到二氧化碳;

∏.考查鈉與鹽溶液反應的現(xiàn)象,鈉先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鹽發(fā)生復分解

反應;

∏L考查侯德榜制堿流程。先通NG,再通CO2到氨化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中,發(fā)生反應:CO2+NH3+

NaCl+H2O=NaHCO3I+NH4Cl:得到懸濁液經過步驟①過濾得到NaHCO3晶體和溶液A,溶液A

是混合物,含NHg和過量的NaCl;NaHCO3晶體經步驟②受熱易分解得到Na2CO3和CO?和H2。。

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熟練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題目比較基礎,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

熟練掌握情況。

18.【答案】分液漏斗Mno2+4HCl(濃?lll(?l.f7,IH飽和NaCl溶液(或飽和食鹽

水)C%中混有的HCI與NaOH反應降低NaClO的產率與純度防止溫度過高生成NaClO3,使原料利

用率(NaCIO的產率)降低吸收未反應的氯氣,防止污染環(huán)境>0.2

【解析】解:(1)由儀器結構可知儀器A的名稱為分液漏斗,裝置甲中是用二氧化錦和濃鹽酸制備

氯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Q(濃M.,,(■[.(■;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MnO2+4HCl(濃?∣llC∣.√/.lHι)

(2)由分析知裝置乙中盛裝試劑為飽和NaCl溶液(或飽和食鹽水),若省去裝置乙,產生的后果是Cl?

中混有的HCI與NaoH反應降低Naao的產率與純度,

故答案為:飽和NaCI溶液(或飽和食鹽水);C∣2中混有的HCl與NaoH反應降低NaClO的產率與純度;

(3)氯氣和冷的NaOH溶液會生成NaCI0,而加熱條件下會生成NaCIO3,會影響NaClo的產率,所以

制備NaCIo的反應裝置丙需要采用冰水浴且要用溫度計控制反應溫度,其原因為防止溫度過高生

成NaCIO3,使原料利用率(NaCIO的產率)降低,

故答案為:防止溫度過高生成NaeIO3,使原料利用率(NaelO的產率)降低;

(4)氯氣有毒,要進行尾氣吸收,防止污染環(huán)境,所以裝置戊的作用為吸收未反應的氯氣,防止污

染環(huán)境,

故答案為:吸收未反應的氯氣,防止污染環(huán)境;

(5)NaCIO與小。2反應產生。2,說明小。2被氧化為氧氣,從而說明氧化性:NaClO>H2O2,出。2中

的。由-1價升高為氧氣中的0價,每生成ImOl氧氣轉移2mol電子,所以當有0.1mol0?生成時,轉

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2mol,

故答案為:>;0.2?

裝置甲中是用二氧化鐳和濃鹽酸制備氯氣,乙中是飽和Nael溶液(或飽和食鹽水),是為了除去氯

氣中的HC1,避免Ck中混有的HCI與NaoH反應,降低NaeIo的產率與純度,丙中是氯氣和NaOH溶

液在冰水浴中制備NaCl0,避免高溫時發(fā)生副反應生成NaClo3,丁是安全瓶,防止戊中用來吸收

多余氯氣的NaoH溶液倒吸入前面的裝置。

本題考查氯氣的制備和性質,側重考查學生含氯化合物性質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9.【答案】21632668氧化產物2C10]+SO2=2C1C>2+SOf2:5KIO3Br2^cHNO3

Wl×2e*

I?

或適量NaCIO+CO(NH.)^2NaOH=N,H「N;iCl+N;i,CoLHQ

I____________f

失2χu

【解析】解:(I)①方程式Fe(No3)3+NaOH+Cl2→Na2FeO4+NaNO3+NaCl+電0中Fe從硝酸

鐵中+3價升高到高鐵酸鈉中+6價,硝酸鐵作還原劑,高鐵酸鈉是氧化產物,Q的化合價氯氣中的

。價降低到NaCI中的-1價,氯氣作還原劑,NaCl是還原產物,根據電荷守恒可得[+6-(+3)]×2=

[0-(-1)]×2×3,所以方程式中硝酸鐵和高鐵酸鈉的系數是2,氯氣的系數是3,NaCl的系數是

3,再由觀察法配平其他物質,可得方程式為2Fe(NO3)3+16Na0H+3C12=2Na2FeO4+

6NaNO3+6NaCl+8H2O,

故答案為:2;16;3;2;6;6;8;

②由分析知高鐵酸鈉是氧化產物,

故答案為:氧化產物;

(2)①KCIO3與SO?在強酸性溶液中反應可制得CIO2,說明氯酸鉀是氧化劑,被還原為Cl()2,SO2是

還原劑會被氧化為硫酸根離子,由電子守恒得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10]+SO2=2C1O2+S0r,

故答案為:2C10]+SO2=2C1C>2+SO%'

②CIO2可將廢水中的MM+轉化為Mno2而除去,本身還原為Cl1氯的化合價從+4價降低到-1價,

鐳的化合價從+2價升高到+4價,根據電子守恒可得,[+4-(-1)]×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