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10大規(guī)則_第1頁
高爾夫10大規(guī)則_第2頁
高爾夫10大規(guī)則_第3頁
高爾夫10大規(guī)則_第4頁
高爾夫10大規(guī)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倡導高球服飾文化樹立高球服飾標桿壹捌柒貳高爾夫服飾高爾夫10大規(guī)則“在球的現有狀況下打球,在球場的現有狀況下打球?!边@是《高爾夫規(guī)則》的基本原則。在高爾夫球員打球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很多規(guī)則問題,下面我們列舉十個容易違反的規(guī)則問題。規(guī)則一:助言。在比賽過程中,球員是不能向除自己球童或伙伴咨詢助言,同時也不能給予除伙伴外的球員助言。“助言”是指任何能夠影響球員打球決斷、球桿選擇或擊球方法的勸告或建議。但有關規(guī)則的信息及眾所周知的事實諸如障礙區(qū)的位置或球洞區(qū)上旗桿的位置,不屬于助言。下面我列舉幾個例子說明什么是助言。打球決斷:比桿賽中,球員A的球在樹坑里,球位很差,他在猶豫要在現狀況下打球或者宣布球不可打,于是他問同組球員B:“如果這是你的球,你會打嗎?”說完這句話后,球員A因違反規(guī)則8-1而被罰兩桿。如果球員B回答了A的問題,那么他同樣要受到兩桿的罰桿,因為他提供了助言;如果球員B沒有回答,則不用處罰。球桿選擇:比桿賽中,球員A向球員B問使用的球桿,以便決定自己將要使用什么球桿,這也是屬于助言。同樣,球員B回答了就要罰桿,沒有回答就不需罰桿。打球方法:比桿賽中,球員A的球陷入沙坑表面,在很難打的一個球位,于是此時B球員來到沙坑旁邊,教A球員打這種球的方法(屬于助言),此時,雖然A球員沒有咨詢助言,但B球員提供了助言,他就要受到兩桿的處罰。但是球員可以向球童或伙伴以外的球員詢問距離、旗桿位置、障礙區(qū)的位置等,這些信息不屬于助言。規(guī)則二、對不可移動妨礙物補救的誤解。如果球在不可移動妨礙物上,關于球的補救程序的誤解主要有以下幾種:一、不知如何確定在那邊進行補救,很多球員將不可移動妨礙物分為左右兩邊,球在左邊就選擇在左邊補球,球在右邊則在右邊補球;二、不知要先找最近補救點,而是直接距離球量一桿就拋球,因此很多球員抱怨一桿量不出去;三、測量距離的球桿的選擇,以為試揮桿用的球桿與測量的球桿要一致;四、拋球后滾出了距最近補救點的一桿范圍后但是沒有超過兩桿范圍需要重拋球,以為球需要在最近補救點的一桿范圍內拋球且球要停在該區(qū)域范圍內。其實這條規(guī)則在打球過程中是經常遇到的,也是最基本的規(guī)則,上期文章“一樣的尷尬球位,不同的處理結果”就是這條規(guī)則的升級版。對于上述問題,以下是解答:一、如何確定球在哪邊補球,要看球手的實際情況。請看下圖:I.O.是不可移動妨礙物,黃點是四個球分別的最近補救點,黑色陰影部分是球員的站位,黃點離站位的距離取決于球員選擇用什么球桿選擇下次擊球的選擇。如果選擇短的球桿,距離則近,選擇長的球桿則距離較遠。二、一桿范圍不是指從球的原位開始測量,而是從最近補救點開始測量,所以一桿范圍肯定會在不可移動妨礙物外;三、這里所講的一桿范圍是可以用球員球包里任何一支球桿,因此很多球員都會選擇拿一號木來進行測量,但這個與之前我們測量最近補救點使用的球桿不一樣;四、如果球員是拿七號鐵去找最近補救點,然后用一號木量一桿范圍的話,拋球區(qū)域需要在最近補救點的一桿范圍內(圖二藍色陰影區(qū)域),球的停點可以在該區(qū)域內外都可以,如果在里面,只要球員用剛剛同樣的站位且拿七號鐵打球時不可移動妨礙物不再受到妨礙,則補救完成;但是補救完后,球員不一定要使用七號鐵進行擊球,他可以根據現有的位置重新選擇球桿進行擊球。如果此時球員選擇要用三號木打球,球員的站位又受到妨礙的話,球員還可以再獲得補救。如果球員的球落在A點停在了B點,只要AB的距離少于兩支一號木的距離,則球員不需重拋球,注意,此時測量是用之前測量一桿范圍的球桿來確定,這個是不能變的。因此,根據理論,拋球后球最遠能夠離最近補救點(黃點)的距離是三支一號木的距離。規(guī)則三:遺失球后罰兩桿到前面補球。這個現象估計在平時打球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也是很多球場的球童建議球員這樣做的,因為這樣節(jié)省時間,不需回原位重打。另外很多人會覺得如果回去打第三桿,距離也是差不多,球也是在這里附近,那到這里還不是打第四桿嗎?這和直接罰兩桿在這里打第四桿不是一樣嗎?答案肯定不是一樣,因為在比賽中,這個是絕對不允許的,按照規(guī)則27-1,球員必須(MUST)接受一桿的處罰后,回原位重打(Penaltyofstrokeanddistance)?;卦淮?,雖然可能擊球距離差不多,但你不確定球會打到什么地方,有可能你會打上球道,有可能你會打到左邊長草,有可能又會遺失,誰知道呢?所以不能圖方便,如果在這個地方拋球打球的話,處罰不是上述默許的兩桿,而是規(guī)則27-1的一桿處罰加上規(guī)則20-7的兩桿,而且錯誤必須要改正,不然的話,下洞開球之后(離開最后一洞的果嶺后)就要被取消資格。規(guī)則四:球落在球痕里怎么辦?如果球員的球落在了別人球痕里,很多球員不知怎么辦,有的球員會將球移到球痕外面擊球,有的“Notouch”球員只能在現狀況下打球。那正確規(guī)則應該怎么辦呢?球痕屬于球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球員的球在球痕里,只能按照現有狀況下打球。因此此時我們要像“Notouch”球員一樣,當然,如果球員覺得不可打,他是可以宣布球不可打,受到一桿處罰后在相應的位置里拋球。如果球員擅自將球從球痕里移走至附近進行擊球,則球員違反了規(guī)則18-2,需要受到一桿的處罰,球員必須將球放置回原位。如果沒有放回原位,則在比桿賽該球員要受到兩桿處罰。同樣的情況還有球員的球落在沙坑中沒有耙好的打痕或腳印里,結果也是一樣,球員只能在現有狀況下打球。因此,球員擊球后,為己為人,都應該將球痕仔細地修復,將沙坑里面的打痕及腳印整理平整。規(guī)則:在障礙區(qū)里注意的規(guī)則問題。障礙區(qū)包括了水障礙區(qū)與沙坑,在這個區(qū)域里,球員下場打球經常會遇到的規(guī)則問題。規(guī)則13-4規(guī)定當球員的球位于障礙區(qū)(無論是沙坑還是水障礙區(qū))內時,球員不得:a.測試該障礙區(qū)或其它類似障礙區(qū)的狀況;b.用自己的手或球桿觸及障礙區(qū)內的地面或水障礙區(qū)內的水;或c.觸及或移動位于障礙區(qū)內或觸及該障礙區(qū)的散置障礙物。違反該規(guī)則的處罰是比桿賽中加罰兩桿,比洞賽中該洞負。因此在障礙區(qū)中,球員不得隨意觸及散置障礙物,包括拿走落下的樹葉、枯草、小石頭(當地規(guī)則如有規(guī)定沙坑里的石頭是可移動妨礙物除外),另外,在打球前不得將球桿放在沙坑觸及沙、水障礙區(qū)的地面或水面,當球在障礙區(qū)里,不得進行任何測試的行為,如試揮桿觸及沙、將球桿插入沙里看看干濕度。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案例:球員的球在沙坑里,球員做好擊球準備后在上桿的時候先觸及到沙,然后在下桿的時候將球擊出。整個擊球動作都很完整,但是球員卻違反了規(guī)則而被罰桿,究竟為什么呢?我們看看規(guī)則的解釋。另外“擊球”的定義為:是指意在打球并使其移動而使球桿向前的運動,但是如果球員在球桿桿頭觸及球之前自發(fā)地停止下?lián)]桿則他沒有擊球。也就是說球員用球桿在障礙區(qū)因擊球接觸地面或地上的散置障礙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上桿不屬于擊球的一部分,因此球員此次行為違反了規(guī)則13-4c,要被處罰兩桿。在障礙區(qū)里有一個誤區(qū),使很多球員都容易混淆。就是在障礙區(qū)里面能否碰到草呢?此問題在水障礙區(qū)里面出現較多,因為水障礙區(qū)的草一般都比較長。首先,草是生長著的,它不是散置障礙物,另外,在13-4的例外注釋寫道:在任何時候,包括做擊球準備或為了擊球使球桿向后方運動時,球員可以用球桿或其它物體觸及任何妨礙物、任何被委員會宣布為球場整體一部分的建筑物或任何草、灌木、樹木或其它生長物。因此當球在障礙區(qū)里面時,球員在做擊球準備時是可以碰到草,不用罰桿。但是草不能無限度的觸及,高爾夫判例中新增了一條(13-4/8)進行解釋:在水障礙區(qū)里面,當草能夠支撐起球桿的重量時,被成為“球桿著地”,也就是說,當你在水障礙區(qū)里面將球桿放在草上,草能夠使球桿支撐,此時雖然只是碰到草沒有碰到地面,但此時已經被視為“球桿著地”,如果這樣做了,就是違反了規(guī)則13-4b,也是要被處罰兩桿。規(guī)則六:陷入地面的球。下雨天、后旋大,球員的球都容易陷入地面,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球員容易有幾個規(guī)則誤區(qū)。一、能否得到補救。規(guī)則25-2講到:在球洞區(qū)通道上的短草區(qū)域,因下落時自身的沖擊力而陷入球痕中的球可以得到補救。“短草區(qū)域”是指草的長度修剪得與球道上的草相同或更短,包括穿越長草區(qū)的通路在內的球場上的任何區(qū)域。當然,如果當地規(guī)則規(guī)定了陷入地面的球的補救區(qū)域延伸至果嶺通道的時候,此時球陷入長草里的地面也可以接受補救。下面有一幅圖,相信各位對陷入地面的球的判斷應該有更好的理解。如果不能用肉眼判斷,可以將球標定后并向記分員或對手宣布其意圖后將球拿起判斷。二、補救能否擦拭球及換球。按照25-2的這條規(guī)則,球員的球接受陷入地面的補救,能夠免罰地將球拿起來擦拭,但是不能替換球,因為英文版的規(guī)則中此處是用“TheBall”表示,而不是用“ABall”表示。三、補救是拋球還是放置球。規(guī)則25-2寫得非常清楚,補救是用拋球,但是如果拋球后球滾入了之前的球痕里,球員是可以重拋球而不罰桿,如果重拋球又滾入了球痕里,則將球放置在第二次觸及地面的位置上。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補救范圍的地面都比較軟,拋球后球直接就陷入到地面了,這種情況也可以重拋球。四、補救的區(qū)域是盡量靠近球痕的點還是距該點有一桿范圍。規(guī)則25-2寫道:在盡量接近其原來停止處且不較該處更靠近球洞的地點拋球而不受處罰,拋球后的球必須首先碰觸球洞區(qū)通道上的球場部分。這里沒有提到一桿的距離,因此接受此條規(guī)則的拋球,不需用桿測量一桿范圍,只需在球痕的附近拋球,如果怕太近球痕滾回去也沒關系,因為滾進去可以重拋球。話雖如此,球的落點離球痕有5cm左右,還是能接受的。五、補救后影響打球的球痕是否能進行修復。由于球的補救需要拋在球痕附近,因此之前的球痕離球的距離很近,按照規(guī)則13-2,球員是不得修整地面的不平整狀態(tài)以改善他的球的位置或位置狀態(tài),或他的試圖站位或揮桿區(qū)域,如果球員修復了該球痕,則球員要受到該洞負(比洞賽)或兩桿罰桿(比桿賽)的處罰。規(guī)則七:果嶺上修復鞋釘痕及其它痕跡。當球員的球上果嶺后,球員習慣將其推擊線上的不平整處都進行修復。其實在果嶺上,球痕(不管是不是你造成的,不管你的球是不是在果嶺上)、舊洞埋跡、草皮接縫等傷痕是可以進行修復的,但不是所有不平整處都能修復,比如鞋釘痕。大家知道在球洞邊的鞋釘痕特別嚴重,很多球員走到洞口附近就會習慣性地將洞邊附近的鞋釘痕用推桿將其弄平了,這個動作是違反了規(guī)則16-1需要受到兩桿的處罰或者該洞負。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本來推擊線上沒有鞋釘痕,但是同組的球員在看線的時候不小心踩到別人的推擊線并留下了鞋釘痕,此時能修復這些鞋釘痕嗎?答案是不行的。這種情況球員不得進行修復,只能在現狀況下打球,這也是為什么高爾夫禮儀中非常強調不要踩別人的推擊線。在果嶺上行走時,要注意不要踩到別人的推擊線,以免違反高爾夫禮儀。另外有一個動作也是我們在果嶺上經常會遇到的。有很多球員在標定球的時候會使用“圖書釘”狀的球標來標定球,這種球標用完后可以插在推桿握把后。在標定完了之后將球標拿起來,球的后邊會留下一個小孔,很多球員習慣性地將小孔用手指將其弄平,此舉是違反高爾夫規(guī)則的,在判例中20-1/15.5中講到,在做標記的時候有可能會影響到球的附近的位置,如用“圖書釘”狀的球標會留下小孔,用硬幣會將球后的草壓彎。球員必須接受現狀,因此該小孔是不能進行修復的,如果修復了,這不起眼的小動作就會導致兩桿或該洞負的處罰。因此很多球員選擇用對自己影響較小的硬幣做標記。規(guī)則八:拋球的人及拋球的方式,拿起球的人。在打球過程中,我們有時候需要拋球或者將球拿起。在規(guī)則中也有條款對這些行為進行規(guī)范,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會造成犯規(guī)。誰來拋球?按照規(guī)則需要拋球時,必須由球員自己拋球。也就是說,沒有其他人可以幫你拋球。如何拋球?在拋球時球員必須直立,將臂完全伸直并舉至與肩部相同的高度,然后使球自然落下。規(guī)則同時也講到,如果由任何其他人或以其它任何方式拋球而且未按照規(guī)則20-6訂正錯誤,該球員要受到加罰一桿的處罰。誰能將球拿起?按照規(guī)則需要拿起的球可以由球員、其伙伴或另外經球員認可的人拿起。大家看到球童不在里面,但是如果球員對球童進行授權后,拿起球才是符合規(guī)則。一般打球的時候,球童的服務速度超快,球員都還沒走到果嶺上,果嶺上的球已經被標定好拿起來擦干凈了。但是他們確不知道,沒有經過球員的授權,球童是無權將球拿起球的,如果球童犯規(guī),則處罰施加于其服務的球員身上。所以,大家在看職業(yè)球員打球的時候,都是球員自己去把球標定,而球童卻在一邊歇涼!規(guī)則九:練習引伸的規(guī)則問題。何時能練習?在比桿賽中,在開始一輪比賽后,球員是不得進行練習的,但他可以在以下區(qū)域或其附近進行推擊或近距離切擊:(a)在剛打完之洞的球洞區(qū)上,(b)在任何練習球洞區(qū)上,或(c)該輪要打的下一洞發(fā)球區(qū)上,但是不得在障礙區(qū)內進行練習擊球,并且不得造成不正當延誤。但是委員會可以在比賽條件(規(guī)則33-1)中禁止:(a)在剛打完之洞的球洞區(qū)上或其附近進行練習,(b)在剛剛打完之洞的球洞區(qū)上滾動球。此時很多球員就會混淆,既然規(guī)則允許練習,比賽條件又禁止,因此,這要求球員要閱讀當地規(guī)則,如果沒有當地規(guī)則,在完成后的球洞區(qū)上是可以在不造成正當延誤的前提下進行練習。練習揮桿要罰桿嗎?練習揮桿不是練習擊球,球員在不違反規(guī)則的前提下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因此練習揮桿不需罰桿。但是在障礙區(q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最好不要在障礙區(qū)內試揮桿,因為很容易會觸及到散置障礙物,這樣就違反了13-4需要罰桿了。另外要注意練習揮桿時不要改善球的狀態(tài)或其揮桿區(qū)域的狀態(tài),這樣就違反了13-2需要罰桿了。使用練習器具要注意。這里主要是講到一些異常裝備或裝備的異常使用。比較常見的球員拿揮桿練習棒在打球前進行試揮,來使揮桿速度加快;使用指示棒來調整揮桿平面或者擊球動作,使用指南針、測距儀等異常裝備。這些做法都是違反規(guī)則14-3,需要取消比賽資格。規(guī)則十:水障礙區(qū)的補救方式(紅樁)這條規(guī)則是球員下場打球經常遇到的規(guī)則問題,這條規(guī)則容易發(fā)生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如何判斷球進入水障礙區(qū)。一般在比賽過程中,組委會都會對水障礙區(qū)進行標定,一般紅樁代表側面水障礙區(qū),黃樁代表水障礙區(qū)(正面),如無當地規(guī)則的特殊說明,則按照規(guī)則中的定義來規(guī)定:“水障礙區(qū)”是指任何海、湖、池塘、河川、水溝、地表排水溝或其它無覆蓋水道(無論有水與否)及其它類似性質的水域。“側面水障礙區(qū)”是指水障礙區(qū)或其一部分,而根據地形無法按照規(guī)則26-1b在該水障礙區(qū)后方拋球或委員會認定為無法在其后方拋球的水域。另外,按照規(guī)則26-1的內容,判斷球是否進入水障礙區(qū),必須要知道或者確信(knownorvirtuallycertain)球在水障礙區(qū)內,這樣才能用該條規(guī)則進行補救,否則只能按照27-1球遺失的規(guī)則進行處理,則要受到一桿加距離的處罰。二、如何判定入水點。入水點,是指球進入水障礙區(qū)界線所交匯的點,也是規(guī)則26-1補救時一個重要的參考點。當然,球有可能在進入水障礙區(qū)不止有一個點,那么根據此條規(guī)則,我們就要判斷“最后入水點”(theoriginalballlastcrossedthemarginofthewaterhazard)。為了更好的學習最后入水點,請看以下的兩幅圖。圖一只有一個入水點(C),圖二有兩個入水點,分別是F與E,那么,“最后入水點”用E來表示。三、補救的方式。據我所知,很多業(yè)余球員平時打球用“NoTouch”的規(guī)則去打球,球打進水障礙區(qū)的補救方式只能罰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