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鑄銑開撥叉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合鑄銑開撥叉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說明書_第2頁
合鑄銑開撥叉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說明書_第3頁
合鑄銑開撥叉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說明書_第4頁
合鑄銑開撥叉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5"\h\z\o"CurrentDocument"零件的分析 2零件作用 2零件工藝分析 2\o"CurrentDocument"確定毛坯 3〔一〕確定毛坯種類 3〔二〕毛坯各加工面加工余量確定 3〔三〕繪制鑄件毛坯圖 4\o"CurrentDocument"合鑄銑開拔叉的機械加工工藝路線 4選擇定位基準 4制定工藝路線 4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確實定 6時間定額確實定 8\o"CurrentDocument"夾具設計 9問題的提出 9夾具設計 10夾具裝配圖及夾具體零件圖 11\o"CurrentDocument"參考文獻 11小結 12致謝 13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合鑄銑開拔叉,它位于車床變速機構中,主要起換檔,使主軸回轉(zhuǎn)運動按照設計者的要求工作,獲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①22孔與操縱機構相連,二下方的①55半孔那么是用于與所控制齒輪所在的軸接觸。通過上方的力撥動下方的齒輪變速。兩件零件鑄為一體,加工完成時從中間分開?!捕沉慵墓に嚪治隽慵牟牧蠟镠T250,灰鑄鐵生產(chǎn)工藝簡單,鑄造性能優(yōu)良,但塑性較差、脆性高,不適合磨削,為此以下是撥叉需要加工的外表以及加工外表之間的位置要求:1、小頭孔①22以及與此孔相通的①8的錐孔、M8螺紋孔2、大頭半圓孔①553、撥叉底面、小頭孔端面、大頭半圓孔端面,大頭半圓孔兩端面與小頭孔中心線的垂直度誤差為0.07mm.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以下端面作為粗基準進行基準面的加工,并且保證位置精度要求。此外,根據(jù)各加工方法的經(jīng)濟精度及機床所能到達的位置精度,又此撥叉零件沒有復雜的加工曲面,所以采用常規(guī)的加工工藝即可保證上述技術要求。二、確定毛坯〔一〕確定毛坯種類:零件材料為HT250o考慮零件在機床運行過程中所受沖擊不大,零件結構又比擬簡單,生產(chǎn)類型為大批生產(chǎn),選擇熔模鑄件毛坯。為提高生產(chǎn)效率,將多個毛坯進行組合,每組鑄十二個毛坯如圖上1所示。圖i-i毛坯排列示意圖〔二〕毛坯各加工面加工余量確定:通過查取《機械制造技術根底課程設計》與《金屬工藝學》,估算加工余量如表l-lo剖面A-A序號剖面A-A序號根本尺寸/mm加工余量/mm1孔①55單側余量3.52面中73單側余量53孔中22單側余量0.754面40單側余量3表1-1各外表加工余量〔三〕繪制鑄件毛坯圖〔長*寬*高:160X73X53〕三、合鑄銑開拔叉的機械加工工藝路線〔一〕選擇定位基準:1粗基準的選擇:以底面和兩個小頭孔外圓外表為粗精準.2精基準的選擇:考慮要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裝夾準確方便,依據(jù)“基準重合”原那么和“基準統(tǒng)一”原那么,以已加工好①55的孔為精基準?!捕持贫üに嚶肪€根據(jù)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到達的經(jīng)濟精度,在生產(chǎn)綱領已確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遵循工序分散原那么來提高生產(chǎn)率,使用多種機床進行流水生產(chǎn)。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jīng)濟效果,以便使生產(chǎn)本錢盡量下降。為此我們提出了2種方案〔設毛坯已從鑄件上別離〕:方案一:工序I以底面作為粗基準,粗鏜孔①21.7以進行后續(xù)有位置要求要求平面的加工。工序H粗鏜,半精鏜①55的孔,以兩個①21.7的內(nèi)圓為粗基準。采用CA6140車床加專用夾具進行鏜。工序田為防止別離毛坯時上端面不整導致后續(xù)加工困難,先銑上端面蟲40,采用鑲齒套式面銑刀進行加工。工序W銑①73下底面。以①21.7的內(nèi)圓為基準使用立銑刀進行粗銑+精銑。其中僅對水平面進行精銑。采用立式升降臺銑床進行加工。工序V銑①73上底面。以①21.7的內(nèi)圓為基準。工序W使用①7.8麻花鉆鉆通孔,使用立式鉆床。工序皿在立式鉆床上使用①8.0鉸刀進行①7.8孔的精鉸工序而使用立式鉆床鉆①6.8孔銑。工序IX使用內(nèi)圓磨床粗磨孔①22工序X攻M8螺紋工序XI銑斷工序XD去毛刺,抽檢入庫。方案二:工序I粗銑①73上端面和①40上端面,以底面和2個①40的外圓為粗基準.采用CA6140車床加專用夾具進行銑.工序H粗鏜,半精鏜①22孔,以①55孔和底面為基準,采用車床CA6140加專用夾具工序田,銑①73下底面.以已加工好的①40上端面和①55的孔為基準工序W粗鏜,半精鏜①55的孔,以底面和2個①40的外圓為粗基準.采用CA6140車床加專用夾具進行鏜.工序V鉆”8通孔,以①55孔和底面為基準,采用立式鉆床加專用夾具工序W銑、攻M8螺紋,以①55孔和底面為基準,采用加工中心加專用夾具;工序皿銑斷力73孔,以①40孔和底面為基準,采用臥式銑床加專用夾具;工序而去毛刺;工序IX終檢。根據(jù)“基面先行,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的加工準那么,零件是大批量生產(chǎn),第一種方法效率高。我們選擇了第一方案進行加工合鑄銑開拔叉零件。其工藝卡片如表2-1所示〔三〕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確實定1、圓柱外表工序尺寸:前面根據(jù)資料已初步確定工件各面的總加工余量,現(xiàn)在確定各表面的各個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加工外表加工內(nèi)容加工余量精度等級工序尺寸外表粗糙度工序余量最小最大422IT7(D1)鑄件1.5CT12①20.5士0.8粗鏜1.2IT11①21.7士0.36.30.11.3精鏜0.3IT7①22+0.02101.600.62“55皿12(D2)鑄件7CT12①48±2.0粗鏜2.0IT12①53±0.66.32.47.6半精鏜8.0IT10①550+0.43.21.43.02、平面工序尺寸:加工平面工序內(nèi)容加工余量根本尺寸經(jīng)濟精度工序尺寸偏差工序余量最小最大“40孔上端面粗銑+半精銑3.040120-0.25//“73粗銑+精5.07312-0.071.57.75孔上端面銑-0.21“73孔下端面粗銑+精銑5.07312-0.07-0.211.57.75〔四〕.確定切削用量及時間定額工序皿將零件從中部銑開,撥叉加工完成。加工時銑刀高度不變,僅進行水平移動。為減小主軸受力,刀具旋轉(zhuǎn)中心線與零件待銑斷平面水平中心線平齊。兩側各走刀一次。為延長刀具壽命,防止機床功率缺乏,應該適當降低轉(zhuǎn)速。銑斷:單邊余量為9加小可一次切除。由《機械制造技術根底課程設計》表5-76查得,進給量f=0.015mm/z,合0.3mm/r。由《切削手冊》表1.1查得,v=15~21m/minz取為20m/min,那么:1000v1000義20“八’.n= = =159r/min攻兀d兀*40w取為150r/min。w加工根本工時:"J=9+3=0.27mnn-f150義0.3w兩側銑削過程相同,故根本時間為0.54min準終時間估算:動作次數(shù)單次時間拿取工件并放在夾具上20.5手動夾緊工件20.5啟動機床20.02連通/斷開自動進給40.03刀具退離復位20.03清掃工件及夾具定位基面20.1手動放松夾緊20.5總時間3.42單件時間共計3.96min四、夾具設計〔一〕問題的提出夾緊裝置的設計和選用是否正確合理,對保證加工精度、提高生產(chǎn)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有很大影響。因此,對夾具夾緊有以下基本要求:夾緊力應有助于定位;夾緊力的大小應能保證加工過程工件不發(fā)生位置變動和振動,并能在一定范圍內(nèi)調(diào)節(jié);工件夾緊后的變形和受壓面的損傷不應超過允許范圍;具有足夠的夾緊行程;手動時要有自鎖性能;結構簡單緊湊、動作靈活,制造、操作、維護方便,省力、平安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本零件屬于大批量生產(chǎn),所以在選擇夾緊力方案的時候,除首先保證夾緊可靠以外,應首先考慮如何保證較高生產(chǎn)率。因為零件結構較簡單,為了提高生產(chǎn)率,使用通用機床及專用夾具可減少換刀、對刀時間,現(xiàn)選用V塊與削邊銷共同進行定位,螺紋傳動夾緊機構作為該夾具的夾緊機構。螺紋夾緊機構是一種機構簡單的快速夾緊機構,結構簡單緊湊、動作靈活,制造、操作、維護方便,夾緊時有自鎖性能,符合本夾具對工件的夾緊要求。本人負責工序140,即銑開工序,該工序在X6130A臥式升降臺銑床上完成,設計專用夾具為浮動式對心夾具?!捕硦A具設計1、定位基準選擇:以①55孔以及底面作為基準.2、夾具強度計算:由材料力學分析計算可得,強度為250MPa的HT250工件在受到銑削寬度4mm,進給量為0.015mm的鋸片銑刀銑削時,單齒切削力約為15N。由于是20齒銑刀,最多可同時有6.7齒進行加工??紤]瞬時應力集中的影響,工件受力不大于0.5kN。而螺桿采用屈強355MPa的45鋼,最細局部直徑為14mm,其可承受最大拉力為54kN??梢哉J為,在該工序中,夾具強度足夠。3、定位誤差分析定位誤差主要來自底面與削邊銷以及的垂直度,夾具分度盤的加工誤差。所以為了減小定位誤差,要盡量提高此兩項精度?!踩硦A具裝配示意圖五參考文獻:[1]呂明.機械制造技術根底〔第2版〕[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2]鄧文英,郭曉鵬.金屬工藝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3]柯建宏.機械制造技術根底課程設計[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4]艾興,肖詩剛.切削用量簡明手冊.[M].來源于網(wǎng)絡六.總結夾具課程設計即將結束?;貞浾麄€過程,經(jīng)過老師的幫助以及自己不懈的努力,我終于定時定量的完成了這次課程設計。課程設計作為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yè)的重點,使理論與實踐結合,對理論知識加深了理解,使生產(chǎn)實習中的理解和認識也到了強化。本次課程設計主要是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和專用夾具設計。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運用了基準選擇等知識,夾具設計的運用了工件定位、夾緊機構等知識。通過此次設計,使我根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過程分析、工藝文件的編制、專用夾具設計的方法和步驟等。學會了查相關手冊、選擇使用工藝裝備等等。本次設計還存在很多缺乏之處。由于對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在設計過程中不能全面地考慮問題。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實踐。這次設計,讓我對根本理論的綜合運用及正確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得到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