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補益劑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B/19/wKhkGWXSvN6AAwd2AAC3YslsDt0639.jpg)
![第七章 補益劑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B/19/wKhkGWXSvN6AAwd2AAC3YslsDt06392.jpg)
![第七章 補益劑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B/19/wKhkGWXSvN6AAwd2AAC3YslsDt06393.jpg)
![第七章 補益劑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B/19/wKhkGWXSvN6AAwd2AAC3YslsDt06394.jpg)
![第七章 補益劑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B/19/wKhkGWXSvN6AAwd2AAC3YslsDt063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補益劑概念凡是以補益藥為主組成,具有補養(yǎng)人體氣、血、陰、陽等作用,主治各種虛證的方劑統(tǒng)稱為補益劑。屬八法中的“補法”。適應范圍
補益劑為治療虛證而設,虛證是對人體正氣虛弱所產(chǎn)生的各種虛弱證候的概括,即人體的氣、血、陰、陽等不足而產(chǎn)生的病證,具體的說即久病體虛,臟腑虧損、津血不足、機能衰退等各種病證。病因飲食失調(diào)—營血生化不足思慮太過,過度勞倦—勞傷氣血營陰房事不節(jié)—損傷腎精元氣大吐、大汗、大瀉-陰液氣血耗損分類氣虛(肺、脾)—補氣—四君子湯陽虛(心、脾、腎)—補陽—金匱腎氣丸血虛(心、肝、脾)—補血—四物湯陰虛(肝、腎)—補陰—六味地黃丸氣血兩虛—氣血雙補—八珍湯陰陽兩虛—陰陽并補—地黃飲子使用注意
1、要掌握補益劑的使用原則,必須在外邪已解、正氣已虛的情況下才可應用。若正氣已傷而余邪未盡,則在補虛扶正的同時兼以祛邪,即“補正不忘祛邪”。2、要辨別虛實真假,勿被假象所迷惑。如“大實有羸狀”之真實假虛之證,至虛有盛候”得假實之證3、要注意觀察脾胃功能4、不可濫用補益劑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
——保持精神愉快5、補益劑的組成藥物多味厚滋膩,煎煮時間應稍長,使性味盡出,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30~60分鐘,服藥時間以空腹或飯前為佳。6、在運用補益劑的時候,可以采取兩種方法:一是直接補益法:直接補益虛損的臟器。二是間接補益法:可以依據(jù)臟腑相生的關系補益虛損的臟器。第一節(jié)補氣作用補益正氣——重點增強脾肺之氣
適應癥肺脾氣虛
脾氣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肺氣不足:少氣懶言、語聲低微、動則氣促汗出。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四君子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四君子湯四君子湯中和義,人參苓術甘草比,益氣健脾基礎劑,脾胃氣虛治相宜。組成人參、白術、茯苓、甘草水煎服
用法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證
癥見:面色晄白、語聲低微、四肢無力、氣短、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病機:脾胃氣虛,運化乏力方解人參:大補脾胃之氣—君白術:燥濕健脾
—臣茯苓:滲濕健脾
—佐甘草:益氣補中、調(diào)和諸藥
—佐使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脾胃的基本方,很多補氣或健脾的方劑都是由本方演化而來。主要用于脾胃虛弱,運化乏力而致的各種病癥,以面色晄白、食少氣短、四肢無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證治要點。2、隨證加減:嘔吐加半夏;胸膈痞瞞加枳殼、陳皮;心悸失眠加酸棗仁;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加干姜、附子。
3、臨床運用:臨床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脾胃虛弱者。補中益氣湯
《脾胃論》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芪參術,炙草升柴歸陳助,清陽下陷能升舉,氣虛發(fā)熱甘溫除。組成黃芪、甘草、人參、白術、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劑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1、脾胃氣虛。癥見:食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晄白、大便稀溏、脈大而虛軟。2、氣虛下陷。癥見: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3、氣虛發(fā)熱證。癥見: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病機:脾虛氣虛、清陽下陷。
脾胃氣虛氣虛下陷氣虛發(fā)熱
方解黃芪(重):補中益氣、升陽固表
—君
人參:大補元氣炙甘草:益氣調(diào)中白術:燥濕健脾—臣當歸:養(yǎng)血和營陳皮:理氣和胃,使補而不滯—佐升麻、柴胡:升陽舉陷、助黃芪升提陽氣
—佐使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使
配伍特點:
1、補氣與升陽并舉,重在補氣。
2、補益藥中配伍了少量行氣藥物,既
可調(diào)氣機的升降,又可使補而不滯。
甘溫除熱——用甘溫的藥味以解除因虛而致身大熱的方法、代表方為補中益氣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小建中湯。名詞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補氣升陽、甘溫除熱之代表方、以體倦乏力、少氣懶言、面色晄白、脈虛無力為證治要點。
2、隨證加減:頭痛加蔓荊子、川芎、藁本、白芷、細辛。腹痛加白芍。兼氣滯,加木香、枳殼。虛人感冒,加蘇葉少許。兼貧血,加補血藥(四物)、補腎藥(枸杞、鹿膠)。月經(jīng)過多,去柴胡、當歸,重用人參或加止血藥。小便不利,加澤瀉、車前。便秘,重用當歸或加適量火麻仁、肉蓯蓉。第二節(jié)補血四物湯
《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四物湯四物熟地歸芍芎,補血調(diào)血此方宗,營血虛滯諸多證,加減運用貴變通。組成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功用補血和血(調(diào)血)用法水煎服主治1.營血虛滯證。癥見:心悸失眠、頭暈目眩、面色無華。2.沖任虛損癥癥見:婦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量少、血色淡、痛經(jīng)。以及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chǎn)后惡露不下。病機:營血虛滯、沖任虛損、血行不暢。
方解熟地:大補肝腎、滋陰養(yǎng)血—君當歸:補血和血
—臣白芍:養(yǎng)血益陰。
川芎:活血行氣—佐
配伍特點:補中有散,補血不滯血,行血不傷血,溫而不燥,滋而不膩。補血為主,調(diào)血為輔。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補血、調(diào)經(jīng)之基本方。以心悸頭暈,面色無華,舌淡、脈細為證治要點。
2、靈活運用:
君血滯:川芎赤芍當歸熟地活血不傷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當歸偏虛:熟地白芍川芎偏瘀:川芎赤芍熟地腹痛:白芍偏虛:熟地當歸川芎偏瘀:川芎當歸熟地故云:“血家百病此方宗”3、使用注意:陰虛發(fā)熱及血崩氣脫等證,不宜使用。
4、現(xiàn)代運用:現(xiàn)用于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產(chǎn)疾病,蕁麻疹等慢性皮膚病,骨傷科疾病,及過敏性紫癜,神經(jīng)性頭疼等屬于營血虛滯者,均可應用。
1.桃仁、紅花——桃江四物湯
2.阿膠、艾葉、甘草——膠艾湯四物湯+
3.人參、黃芪——圣愈湯
4.黃芩、黃連——芩連四物湯
5.肉桂、附子——桂附四物湯歸脾湯《校注婦人良方》
歸脾湯歸脾湯用術參芪,歸草茯神遠志齊,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組成白術、茯神、黃芪、龍眼肉、酸棗仁、人參、木香、甘草、當歸、遠志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功用加姜棗水煎服用法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癥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數(shù)。
2.脾不統(tǒng)血證。
癥見: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jīng)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者。病機: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不足方解黃芪:健脾益氣龍眼肉:補脾氣、養(yǎng)心血、安心神
—君白術:健脾燥濕炙甘草:益氣健脾人參:大補元氣當歸:益肝血、生新血
—臣茯神、酸棗仁:寧心安神遠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腎木香:理氣醒脾,防止益氣補血藥滋膩滯氣,使本方補而不滯
—佐生姜、大棗:和胃健脾
—佐使
配伍特點:1、氣血雙補,以補氣為主。(補血—當歸、龍眼肉)2、心脾同治,重在補脾。3、補中有行,補氣養(yǎng)血方中佐以木香理氣醒脾,補而不滯。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心脾氣血兩虛的常用方。以心悸失眠、體倦食少、失血、舌淡脈細弱為證治要點。
2、隨證加減:崩漏下血偏寒者,加艾葉炭、炮姜炭;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櫚炭;皮下出血,加紫草、仙鶴草、花生衣。若用于再障,加阿膠、肉蓯蓉、補骨脂。用于貧血,可加熟地。
3、現(xiàn)代運用:現(xiàn)用于各種出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血
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神
經(jīng)衰弱,心臟病等屬于心脾兩虛及脾不統(tǒng)
血證。還可用于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第四節(jié)補陰六味地黃丸
《小兒藥證直訣》
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山藥萸,澤瀉苓丹“三瀉”侶,三陰并補重滋腎,腎陰不足效可居。滋陰降火知柏需,養(yǎng)肝明目加杞菊,都氣五味納腎氣,滋補肺腎麥味續(xù)。組成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滋補肝腎
功用用法丸劑或湯劑
主治肝腎陰虛證
癥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兒囟門不和、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病機:肝腎陰虛,陰虛火旺,以陰虛為主方解熟地:滋陰補腎,填精補髓
(直補先天)—君山茱萸:溫養(yǎng)肝腎而澀精
山藥:補脾固腎—臣
澤瀉:利濕泄?jié)?/p>
丹皮:清泄相火
茯苓:健脾滲濕
—佐使
熟地——腎——澤瀉三補
山萸——肝——丹皮
三瀉
山藥——脾——茯苓
配伍特點:
1、腎、肝、脾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
2、三補三瀉,以補為主。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肝腎陰虛證的基本方。以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2、加減變化:陰虛火旺者,加知母、黃柏、玄參。脾虛氣滯者,加白術、砂仁、陳皮。
3、現(xiàn)代運用:現(xiàn)代應用較為廣泛,如慢性腎炎,高血壓病,糖尿病,肺結(jié)核,腎結(jié)核,甲亢,無排卵性宮血。更年期綜合證等屬于腎陰虛者。
附方(陰虛火旺)+知母、黃柏——知柏地黃丸(陰虛視力弱)+枸杞、菊花——杞菊地黃丸(腎虛氣喘)+五味子——都氣丸(肺腎虛咳)+麥冬,五味子——麥味地黃丸。第五節(jié)補陽腎氣丸
《金匱要略》
腎氣丸腎氣丸主腎陽虛,干地山藥及山萸,少量桂附澤苓丹,水中生火在溫煦。《濟生》加入車牛膝,溫腎利水消腫需,十補丸有鹿茸味,主治腎陽精血虛。組成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桂枝、附子用法煉蜜為丸功用補腎助陽主治腎陽不足證
癥見: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
陽痿早泄,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
細。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zhuǎn)胞等。方解附子:溫腎助陽
桂枝:溫陽通脈,化氣行水
—君地黃(生地):滋陰補腎山茱萸:補腎益精山藥:健脾益腎—臣澤瀉、茯苓:利水滲濕丹皮:清泄肝火,泄陰中之火—佐
配伍特點:
1.補陽藥配補陰藥,意在“陰中求陽”。
2.大量補陰藥配少量補陽藥,意在“少火生氣”,鼓舞腎氣。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補腎助陽的常用方,以腰痛腳弱,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淡而胖,脈來尺脈沉弱。
2、加減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應鏈理論考試練習試題及答案
- 辦公室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制作買賣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模板工程承包及綠色建材應用合同
- 加工輔料采購合同范本
- 勞務合同范本辦理流程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供應承包協(xié)議
- 2025年中國魚肝油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咨詢報告
- 2025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區(qū)工裝設計施工一體化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家居安裝勞務分包合同個人版
- 中國主要蜜源植物蜜源花期和分布知識
- 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應用
- (2024年)面神經(jīng)炎課件完整版
- 數(shù)據(jù)中心基礎知識培訓-2024鮮版
- 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教學設計)-【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來源與運作機制
- 金點子活動總結(jié)匯報
- 原料驗收標準知識培訓課件
- 江蘇春節(jié)風俗 南京夫子廟、鹽水鴨與昆曲
- Unit4MyfamilyStorytime(課件)人教新起點英語三年級下冊
- 物流運作管理-需求預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