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的政治課件-高三歷史(選必修融合)一輪復習_第1頁
兩宋的政治課件-高三歷史(選必修融合)一輪復習_第2頁
兩宋的政治課件-高三歷史(選必修融合)一輪復習_第3頁
兩宋的政治課件-高三歷史(選必修融合)一輪復習_第4頁
兩宋的政治課件-高三歷史(選必修融合)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北宋吐蕃回鶻大理西夏北宋疆域圖金蒙古西遼吐蕃西夏南宋大理南宋疆域圖二程南宋(1127—1279)

10.高宗憲帝(1127,構,佶子)建都臨安

11.孝宗成帝(1162,昚shèn,匡胤8世孫)

12.光宗慈帝(1189,敦,昚子)

13.寧宗恭帝(1194,擴,敦子)

14.理宗安帝(1224,昀,匡胤11世孫)金滅亡

15.度宗景帝(1264,禥,昀侄)

16.恭宗懿帝(1274,顯,禥子)

17.端宗愍帝(1276,昰shì,顯兄)南宋滅亡

18.末帝(1278,昺bǐng,顯弟)

12世紀朱熹和陸九淵唐宋變革論“唐宋變革論”是以對比六朝隋唐貴族政治和宋代君主獨裁政治兩種政治體制為核心而展開的,然后推廣于經(jīng)濟、學術、文學、藝術、音樂等層面的變化。政治隋唐貴族制衰廢,宋朝君主獨裁制興起;門閥貴族之沒落與科舉官僚之興起經(jīng)濟實物經(jīng)濟之終結,貨幣經(jīng)濟之開始;土地的耕作形態(tài),由部曲制到佃戶制的轉型文化由貴族文化轉向平民文化內藤湖南一、兩宋的統(tǒng)治1、宋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趙普問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shù)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zhàn)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鎮(zhèn)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闭Z未畢,上曰:“卿勿復言,吾已喻矣!”——《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稍奪其權:文官任地方行政長官,置通判?!裰破溴X谷:改變過去節(jié)度使把持地方財政,以大量財物留使、留州之現(xiàn)象,令各州財賦除留必需之經(jīng)費外一律上繳,由中央財政機構——三司統(tǒng)一管理。●收其精兵:全國精銳部隊悉集于禁軍,禁軍的布置采取“強干弱枝”、“守內虛外”策略,20余萬禁軍之中,京師附近駐扎10余萬,地方分駐10余萬。(2)行政上,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知州,取代過去藩鎮(zhèn)的爪牙,并對州縣長官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權力;(3)財政上,取消節(jié)度使收稅的權利,陸續(xù)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1)軍事上,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牢牢地控制了軍隊(杯酒釋兵權);控制軍隊調動,使禁軍將領有握兵(統(tǒng)兵:三衙)之重而無發(fā)兵(調兵:樞密院)之權(統(tǒng)調分離);經(jīng)常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使兵不識將,將不專兵,兵無常帥,帥無長師,兵將分離局面(更戍法)。一、兩宋的統(tǒng)治剝奪軍權禁軍將領地方節(jié)度使分散軍權調兵權:樞密院統(tǒng)領權指揮權:臨時委任削弱地方軍隊:強干弱枝、內外相制軍事措施■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更戍法: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分割軍權的措施樞密院(調兵權)樞密使文臣以文制武樞密副使三衙(統(tǒng)兵權)殿前都指揮使司武將侍衛(wèi)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前敵指揮權)遇有戰(zhàn)事臨時委任統(tǒng)帥武將核心思想:1.分散軍權2.以文制武樞密院的基本職權:1.對軍隊進行編制與管理;2.保證境內治安與國防安全;3.軍備軍需的措置;4.武臣的銓選與除罷。2、北宋宰相權力的削弱機構名稱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職權范圍行政軍事財政長

官同平章事樞密使三司使副

官參知政事樞密副使三司副使通稱二府計相一、兩宋的統(tǒng)治思考:唐朝相權三分和宋朝相權三分有何區(qū)別?前者為程序性分權,后者為事務性分權。一、兩宋的統(tǒng)治3、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1)罷免宿將兵權,用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2)注重發(fā)展文教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科舉制。一、兩宋的統(tǒng)治

唐代繼承并發(fā)展了隋朝選官制度,進士科主要考詞賦,經(jīng)義和策論,創(chuàng)作性內容較多;明經(jīng)科主考經(jīng)義、策論,識記性內容較多。應試者懷牒自薦,報名考試(但禁止工商雜類參加科舉)。唐朝每年一試,但每次錄取不過一二十人。進士及第之后需通過四個面試項目——身、言、書、判,審查新科進士五官是否端正、表達是否清晰、書寫是否優(yōu)美、斷案是否公允。

宋朝科舉開始的時候,進士考試開始每年一次,后來改為每三年一次。宋朝每次錄取總有二三百人之多。進士考試的內容以經(jīng)義為主,即對儒家經(jīng)典的闡釋。為了防止科場舞弊,出題人事先隔離,考試期間考場封閉,巡查監(jiān)考,考卷的彌封,集中謄錄等。宋朝考試及第即可做官,“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依據(jù)材料,概括唐、宋選官措施的不同。科目設置不同:唐代分進士科與明經(jīng)科,宋代只設進士考試。科考內容不同:唐代進士科主考詞賦、明經(jīng)科主考經(jīng)義和策論,宋代進士考試主考經(jīng)義??荚嚧螖?shù)不同:唐代每年一試,宋代三年一試。參考人員不同:唐代禁止工商雜類參加科考,宋代不問家世。考試制度不同:唐代重視面試項目,宋代考試制度嚴格。提示:兩段材料批評的焦點是宋初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在執(zhí)行中矯枉過正,并且積重難返。第一段主要批評制度束縛了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第二段主要批評過度崇文抑武(與唐朝后期相比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導致軍備廢弛,國勢積弱。應當注意,材料并沒有否認宋初措施的積極因素(“皆先有法以待之”“是法之密也”“雖能自安”)。這些措施強化了中央集權,有效地預防了內部動亂,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和安定。但“事為之防,曲為之制”,制度過于僵化,權力分割過細,也影響了行政效率,助長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風氣。4、北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的影響1)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客觀上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央集權)2)加強了皇帝專權,加強了統(tǒng)治。(君主專制)3)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造成冗官(行政效率低下、增加財政負擔)、冗兵(軍隊戰(zhàn)斗力低、增加財政負擔)、冗費(增加財政負擔)局面,為北宋埋下積貧積弱的禍根。(即三冗兩積的局面)積極消極一、兩宋的統(tǒng)治5.地方政治制度與社會治理(1)地方行政層級管理宋朝地方行政機構分為州(府、軍、監(jiān))和縣二級,后又改道為路,主要職責是監(jiān)察州縣各級管理,從而形成路、州(府)、縣三級制。宋朝在地方,包括轉運司在內,先后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合稱“四監(jiān)司”,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jiān)控。

主戶作為宋代戶口的基礎,占全國總戶數(shù)的65%左右,是宋代賦稅的主要承擔者?!獜埍蟆端未膽艨诠芾硖骄俊?/p>

鄉(xiāng)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謂之客戶——(宋)石介《徂徠石先生全集》主戶:擁有土地、繳納賦稅的稅戶客戶:沒有土地的佃戶提示:宋代“不立田制”,土地兼并嚴重,按人頭納稅易致賦稅不均,故納稅根據(jù)土地來算,相應的戶籍制度與土地融合,適應了土地私有的社會發(fā)展要求(賦稅制度的變革)。思考:宋朝戶籍制度變化的原因是什么?(2)戶籍制度一、兩宋的統(tǒng)治客戶占總數(shù)的比例(%)41.0736.0735.7234.84客戶占總數(shù)的比例為何越來越???

主戶是稅戶。因此,穩(wěn)定和擴大主戶,是宋代的一項基本國策。對于“衣食有余,稍能買田宅三五畝”的農戶,政府都允許進入主戶行列。同時,用各種辦法招誘客戶復業(yè),或使置田,以為主戶。北宋時還曾規(guī)定,縣吏能招增戶口者,加其俸緡,于是有的官吏竟把無田客戶升為主戶。這些,都使客戶轉為主戶?!尾蟆吨袊鴳艏贫仁贰发偎纬刑浦?,征收兩稅,但附加稅繁雜多變。②除了征收類似唐朝的庸一樣的代役金外,還經(jīng)常再派發(fā)各種徭役。③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a.募役法,百姓繳納免役錢、助役錢,官府募人代役;b.方田均稅法,清丈土地,按土質的好壞為五等,作為征收田賦的依據(jù)。(3)賦稅制度北宋——王安石實施保甲制:將鄉(xiāng)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為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為保丁,農閑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4)基層組織宋朝以后——宗族內部救助:宗族內部的救助活動逐漸興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內創(chuàng)設義田,賑濟族人,影響深遠。宗族通過設立義田、義學、義宅、義冢等族產(chǎn),在衣食、住行、婚娶、蒙養(yǎng)、喪葬等方面資助族中貧困者。(5)社會救濟和優(yōu)撫政策歷代社會救濟的主體是掌握大量資源的政府,民間組織處于輔助地位。政府救濟的重點在救災,核心在于保證糧食供應,或直接實施賑濟,或鼓勵各地余糧向災區(qū)流通,同時還會疏導和安置流民,鼓勵民間富戶救濟災民。社會力量的救濟活動側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賑濟。特點政府設有收容貧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的專門機構,如宋朝的福田院。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體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為藍本。編纂于963年的《宋刑統(tǒng)》,其條目與《唐律疏議》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內容略有改變。天一閣所藏宋朝《天圣令》,是以唐《開元二十五年令》為藍本。6.法律與教化(2)教化(1)法律①理學(儒學向基層滲透)宋朝以后,儒學士人投身基層教化,以鄉(xiāng)約教化鄉(xiāng)里。北宋呂大鈞兄弟是鄉(xiāng)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