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與測試專題強化練四文言文閱讀(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與測試專題強化練四文言文閱讀(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與測試專題強化練四文言文閱讀(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與測試專題強化練四文言文閱讀(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與測試專題強化練四文言文閱讀(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與測試專題強化練四文言文閱讀(含解析)專題強化練(四)文言文閱讀

一、(2023·廣州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材料一上問魏征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鄙显唬骸吧?!"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唐紀》)

材料二初,選人李公義陳言,請為鐵龍爪以浚河。其法用鐵數(shù)斤為龍爪形沈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宮官黃懷信以為鐵爪,只列干木下如耙狀,以石壓之,兩旁系大絙,兩端釘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革車絞之,去來撓蕩泥沙,已,又移船而浚之。事下大名安撫司,安撫司命金提司管勾官范子淵與通判、知縣共試驗之,皆言不可用。會子淵入京師,王介甫問子淵:“浚川鐵耙、龍爪法甚善,何故不可用?”子淵因變言:“此誠善法,但當(dāng)時同官議不合耳。"介甫大喜,即除子淵都水外監(jiān)丞,置浚川司,使行其法。子淵乃于河上令指使分督役卒,用二物疏浚,書其課曰:“某日以掃疏若干步,深若干尺?!逼鋵嵥顒t耙不能及底,虛曳去來,水淺則齒礙泥沙,曳之不動。會都水監(jiān)丞程昉于大名河曲開直河,子淵屬昉稱直河淺,牒浚川司使用耙浚之,昉從之。是時,天下皆言浚川耙如兒戲,適足以資談笑,王介甫亦頗聞之,更下河北安撫司,令保奏。會介甫罷相,文潞公上言:“河水浩大,非耙可浚,秋涸故其常理,雖河濱甚愚之人,皆知浚川耙無益于事。臣不敢雷同保奏,共為欺罔。"奏上,上不悅,命知制誥熊本與都水、轉(zhuǎn)運司共按視。諸掃人言:“水皆夏溢秋復(fù),不惟此一年?!蹦俗啵骸八鋵嵎前宜?。"上又命內(nèi)供奉官馮宗道試浚川耙于汴水。每料測量,有深于舊者,有不增不減者,大率三分各居其一。宗道每日據(jù)實奏聞,上意稍悟。會滎澤河堤漲急,詔判都水監(jiān)俞充往治之,河危將決,賴用浚川耙疏導(dǎo)得免,具圖以聞。上嘉之。

(節(jié)選自《涑水記聞》)

1.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筆將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其法用鐵數(shù)斤為龍爪形沈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已,又移船而浚之”的“已",意為停止,與成語“無法自已”的“已"意思不同。

B.課,原意為根據(jù)一定標準對官吏進行考核,文中指范子淵記錄下來以備考核的業(yè)績。

C.“資談笑”的“資",意為供給,與《諫逐客書》中“逐客以資敵國”的“資"意思相同。

D.“共為欺罔”的“罔",意為欺騙,與《論語》中“學(xué)而不思則罔”的“罔"意思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候補官員李公義提議用鐵龍爪疏浚黃河河道,宰相王安石認為這種浚河的方法很好,于是他設(shè)置浚川司,并派范子淵前去依法施行。

B.宮官黃懷信在鐵龍爪的基礎(chǔ)上,以鐵、木、石為材料,制作了更為大型的浚川耙,配合絞車同時使用,可以高效地疏浚黃河河道。

C.王安石推行使用浚川耙,但是百姓都認為這并不奏效,王安石又把浚川之事交由河北安撫司負責(zé),要求推薦有能力的官員去實施。

D.滎澤河的水位上漲,情勢危急,判都水監(jiān)俞充前往治理,他使用浚川耙疏通河道,成功地避免了決堤,上報朝廷后受到皇上贊常。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譯文: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子淵屬昉稱直河淺,牒浚川司使用耙浚之,昉從之

譯文: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對于新工具浚川耙效用的爭議,皇上體現(xiàn)出明君應(yīng)有的態(tài)度。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2023·廣東佛山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小題。

材料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薄椡?、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yè)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guān)中地也?!惫柿⑴婀珵闈h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而三分關(guān)中,王秦降將以距塞漢王。

材料二漢中郡,本附庸國,屬蜀。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漢有二源,東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西源出隴西西縣嶓冢山會白水經(jīng)葭萌入漢,始源曰沔,故曰“漢沔"。其地東接南郡,南接廣漢,西接隴西,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賦貢所出,略侔三蜀。六國時,楚強盛,略有其地,后為秦,恒成爭地。漢高帝既克秦,獲子嬰。項羽封高帝為漢王,王巴、蜀、漢中三十一縣。帝不悅。丞相蕭何謀曰:“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于死乎?且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則伸于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愿大王王漢中,撫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钡蹚闹?,都南鄭。及高帝東伐,蕭何居守漢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蕭何鎮(zhèn)關(guān)中,資其眾,卒平天下。高帝九年,以田叔為漢中守,屬縣十二。叔既饋以軍餉,又致名材立宮室,帝嘉之。自叔之后,世修文教,有俶儻之士、異人并挺:鄧公抗言于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張騫特以蒙險遠,為孝武帝開緣邊之地,賓沙越之國,致大宛之馬,入南海之象,振揚威靈,被于幽裔;谷口子真,秉箕潁①之操,湛然岳立,不營不求,德聲邁流。自建武以后,群儒修業(yè)。于是司徒李公,屢登七政。太傅子堅,弈世論道。其州牧、郡守,冠蓋相繼,于西州為盛。蓋濟濟焉。

(節(jié)選自《華陽國志·漢中志》)

[注]①箕潁:箕山、潁水,傳為古高士巢父、許由所居。

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可加句讀,請用筆將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西源出隴西西縣嶓冢山會白水經(jīng)葭萌入漢

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秦,是指潼關(guān)以西的關(guān)中地區(qū),因項羽滅秦后將此地封給秦軍的三位降將而得名。

B.卒,終于,與《孔雀東南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中的“卒”意思相同。

C.俶儻,卓越不凡,與《報任安書》“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中的“倜儻”意思相同。

D.濟濟,眾多的樣子,與成語“濟濟一堂"“人才濟濟”中的“濟濟"意思相同。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中郡本附庸國,后來為秦所占有,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因漢水流經(jīng)此地將其命名為漢中。

B.漢高祖忍辱負重,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安撫百姓,招納賢士,為成就帝業(yè)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

C.漢中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高祖憑借漢中郡的充足兵員和糧草,平定三秦,進而奪得了天下。

D.漢中地靈人杰,自古以來,歷代的地方官員都非常重視文治教化,涌現(xiàn)出了一批批杰出人才。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六國時,楚強盛,略有其地,后為秦,恒成爭地。

譯文:____________

_________

(2)秉箕潁之操,湛然岳立,不營不求,德聲邁流。

譯文: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項羽封高帝為漢王,高帝為何不悅?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專題強化練(四)文言文閱讀

一、(2023·廣州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材料一上問魏征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唐紀》)

材料二初,選人李公義陳言,請為鐵龍爪以浚河。其法用鐵數(shù)斤為龍爪形沈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宮官黃懷信以為鐵爪,只列干木下如耙狀,以石壓之,兩旁系大絙,兩端釘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革車絞之,去來撓蕩泥沙,已,又移船而浚之。事下大名安撫司,安撫司命金提司管勾官范子淵與通判、知縣共試驗之,皆言不可用。會子淵入京師,王介甫問子淵:“浚川鐵耙、龍爪法甚善,何故不可用?"子淵因變言:“此誠善法,但當(dāng)時同官議不合耳?!苯楦Υ笙?,即除子淵都水外監(jiān)丞,置浚川司,使行其法。子淵乃于河上令指使分督役卒,用二物疏浚,書其課曰:“某日以掃疏若干步,深若干尺。"其實水深則耙不能及底,虛曳去來,水淺則齒礙泥沙,曳之不動。會都水監(jiān)丞程昉于大名河曲開直河,子淵屬昉稱直河淺,牒浚川司使用耙浚之,昉從之。是時,天下皆言浚川耙如兒戲,適足以資談笑,王介甫亦頗聞之,更下河北安撫司,令保奏。會介甫罷相,文潞公上言:“河水浩大,非耙可浚,秋涸故其常理,雖河濱甚愚之人,皆知浚川耙無益于事。臣不敢雷同保奏,共為欺罔?!弊嗌?,上不悅,命知制誥熊本與都水、轉(zhuǎn)運司共按視。諸掃人言:“水皆夏溢秋復(fù),不惟此一年。"乃奏:“水落實非耙所致?!鄙嫌置鼉?nèi)供奉官馮宗道試浚川耙于汴水。每料測量,有深于舊者,有不增不減者,大率三分各居其一。宗道每日據(jù)實奏聞,上意稍悟。會滎澤河堤漲急,詔判都水監(jiān)俞充往治之,河危將決,賴用浚川耙疏導(dǎo)得免,具圖以聞。上嘉之。

(節(jié)選自《涑水記聞》)

1.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筆將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其法用鐵數(shù)斤為龍爪形沈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

解析:“其法"是主語,“用鐵數(shù)斤”是狀語,“為"是謂語,“龍爪形”是賓語,結(jié)構(gòu)完整,后面斷開,即J處斷開;“沈之水底"是“沈之(于)水底”的省略句,“水底"后斷開,即N處斷開;“系絙”是動賓結(jié)構(gòu),后面斷開,即P處斷開。

答案:JNP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已,又移船而浚之"的“已”,意為停止,與成語“無法自已"的“已”意思不同。

B.課,原意為根據(jù)一定標準對官吏進行考核,文中指范子淵記錄下來以備考核的業(yè)績。

C.“資談笑"的“資”,意為供給,與《諫逐客書》中“逐客以資敵國"的“資”意思相同。

D.“共為欺罔"的“罔”,意為欺騙,與《論語》中“學(xué)而不思則罔"的“罔”意思不同。

解析:A項,“意為停止"錯誤,應(yīng)為時間詞“不久”,“無法自已"的“已”是“停止"。

答案:A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候補官員李公義提議用鐵龍爪疏浚黃河河道,宰相王安石認為這種浚河的方法很好,于是他設(shè)置浚川司,并派范子淵前去依法施行。

B.宮官黃懷信在鐵龍爪的基礎(chǔ)上,以鐵、木、石為材料,制作了更為大型的浚川耙,配合絞車同時使用,可以高效地疏浚黃河河道。

C.王安石推行使用浚川耙,但是百姓都認為這并不奏效,王安石又把浚川之事交由河北安撫司負責(zé),要求推薦有能力的官員去實施。

D.滎澤河的水位上漲,情勢危急,判都水監(jiān)俞充前往治理,他使用浚川耙疏通河道,成功地避免了決堤,上報朝廷后受到皇上贊常。

解析:B項,“可以高效地疏浚黃河河道”無中生有,原文“宮官黃懷信以為鐵爪,只列干木下如耙狀,以石壓之,兩旁系大絙,兩端釘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革車絞之,去來撓蕩泥沙,已,又移船而浚之"只是介紹了制作和使用方法,沒有談到效果。

答案:B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譯文: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子淵屬昉稱直河淺,牒浚川司使用耙浚之,昉從之

譯文:_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1)“兼聽廣納”,廣泛地聽取和接納意見;“擁蔽",堵塞蒙蔽;“通”,通達。(2)“屬",通“囑”,告訴;“牒",文書;“從”,聽從。

答案:(1)君主廣泛地聽取和接納意見,那么權(quán)臣就不能堵塞蒙蔽君主的耳目,下面的情況就能夠到達君主那里。

(2)范子淵告訴程昉說直河水淺,可上報文書給浚川司,用浚川耙疏通河道,程昉聽從了他的建議。

5.對于新工具浚川耙效用的爭議,皇上體現(xiàn)出明君應(yīng)有的態(tài)度。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由“王介甫亦頗聞之,更下河北安撫司,令保奏。會介甫罷相,文潞公上言:‘河水浩大,非耙可浚,秋涸故其常理,雖河濱甚愚之人,皆知浚川耙無益于事。臣不敢雷同保奏,共為欺罔?!嗌?,上不悅,命知制誥熊本與都水、轉(zhuǎn)運司共按視"“上又命內(nèi)供奉官馮宗道試浚川耙于汴水”可知,皇上既沒有偏信王安石的保奏,也沒有偏信文潞公的上奏;他先安排了熊本去視察,又派遣馮宗道去汴水做試驗。

答案:①皇上既沒有偏信王安石的保奏,也沒有偏信文潞公的上奏;②他先安排了熊本去視察,又派遣馮宗道去汴水做試驗。

【參考譯文】

材料一唐太宗問魏征:“君主怎樣能夠明辨是非,怎樣叫昏庸糊涂?"魏征答:“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涂。君主廣泛地聽取和接納意見,那么權(quán)臣就不能堵塞蒙蔽君主的耳目,下面的情況就能夠到達君主那里?!碧铺谡f:“好啊!"

材料二當(dāng)初,有個叫李公義的選人陳述,請求以鐵龍爪疏浚黃河。這個方法是用幾斤鐵鑄成龍爪的形狀,把它沉到水底,系上大繩索,用船拖拽它前行?;鹿冱S懷信承襲鐵龍爪的做法,只在于木下做成像耙子的形狀,用石頭壓著它,兩旁系上大繩索,兩端釘在大船上,相距八十步,各自用革車絞它,來來去去抓撓蕩起泥沙,過一段時間,再移動船只疏浚其他地方。這件事交給大名安撫司去核實,安撫司命金提司管勾官范子淵與通判、知縣共同試驗這件東西,都說不能用。恰好范子淵回京,王安石問范子淵:“疏浚河道的鐵耙、龍爪法很好,是什么緣故說不可用?”范子淵于是改變了先前的話說:“這的確是很好的方法,只是當(dāng)時一起試驗的官員意見不合罷了。"王安石非常高興,立即任命范子淵為都水外監(jiān)丞,設(shè)置了浚川司,讓他推行這個方法。子淵于是在河上發(fā)令指使分管督察的役卒,用這兩件東西疏浚河道,寫上政績說:“某日用它疏通若干步,深若干尺?!睂嶋H情況是水太深那么耙不能到底,空拽著來回,水太淺那么耙齒被泥沙阻礙,根本拽不動。恰逢都水監(jiān)丞程昉要在大名河迂曲開通直河,范子淵告訴程昉說直河水淺,可上報文書給浚川司,用浚川耙疏通河道,程昉聽從了他的建議。這時,天下都說浚川耙如同兒戲,正適合供人們談笑,王安石也聽到了不少,重新下令給河北安撫司,讓他們向朝廷推薦人并予擔(dān)保。恰逢王安石罷相,文潞公上奏說:“河水水勢很大,不是耙子可以疏浚的,秋天河水干涸原本就是常理,即使是河邊很愚蠢的人,都知道浚川耙對事情沒有幫助。臣不敢像他們一樣擔(dān)保上奏,共同做欺騙君王的事。"奏章遞上,皇上不高興,命令知制誥熊本與都水、轉(zhuǎn)運司共同去巡視。各個疏浚河道的人都說:“水都是夏天漲水秋天又下降,不只這一年?!庇谑巧献啵骸八幌侣鋵嵲诓皇前业男Ч?皇上又命令內(nèi)供奉官馮宗道在汴水試浚川耙。每次料位測量,有的比原來深,有的不增不減,大概各占三分之一。馮宗道每天根據(jù)實情上奏,皇上的內(nèi)心逐漸醒悟。恰逢滎澤河堤水漲得很急,下詔判都水監(jiān)俞充前往治理,河堤很危險即將決口,依賴用浚川耙疏導(dǎo)得意幸免,全部畫圖來稟告皇上?;噬霞为劻怂?/p>

二、(2023·廣東佛山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小題。

材料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薄椡酢⒎对鲆膳婀刑煜?,業(yè)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guān)中地也?!惫柿⑴婀珵闈h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而三分關(guān)中,王秦降將以距塞漢王。

材料二漢中郡,本附庸國,屬蜀。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漢有二源,東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西源出隴西西縣嶓冢山會白水經(jīng)葭萌入漢,始源曰沔,故曰“漢沔"。其地東接南郡,南接廣漢,西接隴西,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賦貢所出,略侔三蜀。六國時,楚強盛,略有其地,后為秦,恒成爭地。漢高帝既克秦,獲子嬰。項羽封高帝為漢王,王巴、蜀、漢中三十一縣。帝不悅。丞相蕭何謀曰:“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于死乎?且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則伸于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愿大王王漢中,撫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钡蹚闹?,都南鄭。及高帝東伐,蕭何居守漢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蕭何鎮(zhèn)關(guān)中,資其眾,卒平天下。高帝九年,以田叔為漢中守,屬縣十二。叔既饋以軍餉,又致名材立宮室,帝嘉之。自叔之后,世修文教,有俶儻之士、異人并挺:鄧公抗言于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張騫特以蒙險遠,為孝武帝開緣邊之地,賓沙越之國,致大宛之馬,入南海之象,振揚威靈,被于幽裔;谷口子真,秉箕潁①之操,湛然岳立,不營不求,德聲邁流。自建武以后,群儒修業(yè)。于是司徒李公,屢登七政。太傅子堅,弈世論道。其州牧、郡守,冠蓋相繼,于西州為盛。蓋濟濟焉。

(節(jié)選自《華陽國志·漢中志》)

[注]①箕潁:箕山、潁水,傳為古高士巢父、許由所居。

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可加句讀,請用筆將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西源出隴西西縣嶓冢山會白水經(jīng)葭萌入漢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拔髟闯鲭]西西縣蟠冢山"中,“(于)隴西西縣蟠冢山”是“出"的后置狀語,應(yīng)在“山”后停頓;“會白水"“經(jīng)葭萌”“入漢"中,主語都是“西源”,謂語是“會"“經(jīng)”和“入",賓語分別是“白水”“葭萌"和“漢”,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分別單獨成句,應(yīng)在“水"和“萌”后斷開。

答案:JMP

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秦,是指潼關(guān)以西的關(guān)中地區(qū),因項羽滅秦后將此地封給秦軍的三位降將而得名。

B.卒,終于,與《孔雀東南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中的“卒”意思相同。

C.俶儻,卓越不凡,與《報任安書》“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中的“倜儻”意思相同。

D.濟濟,眾多的樣子,與成語“濟濟一堂"“人才濟濟”中的“濟濟"意思相同。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B項錯誤。《孔雀東南飛》中“卒”的意思是報答。意思不同。

答案:B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中郡本附庸國,后來為秦所占有,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因漢水流經(jīng)此地將其命名為漢中。

B.漢高祖忍辱負重,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安撫百姓,招納賢士,為成就帝業(yè)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

C.漢中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高祖憑借漢中郡的充足兵員和糧草,平定三秦,進而奪得了天下。

D.漢中地靈人杰,自古以來,歷代的地方官員都非常重視文治教化,涌現(xiàn)出了一批批杰出人才。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項,“自古以來"錯誤,由原文“自叔之后,世修文教,有俶儻之士、異人并挺”可知,應(yīng)該是從田叔治理漢中以后,這個地方歷代都注重文治教化,卓越不凡、才能出眾之人紛紛涌現(xiàn)。

答案:D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六國時,楚強盛,略有其地,后為秦,恒成爭地。

譯文:____________

_________

(2)秉箕潁之操,湛然岳立,不營不求,德聲邁流。

譯文:_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1)“略",掠奪;“為”,被;“恒",常常。(2)“湛然岳立”,像潁水一樣清澈,像山岳一樣聳立;“不營不求",不鉆營追求名利;“邁流”,像奔騰的江河。

答案:(1)六國之時,楚國強盛,掠奪了(漢沔)的土地,后來又被秦國占有,(此地)常常是兵家必爭之地。

(2)(他)保持巢父、許由那樣的操守,像潁水一樣清澈,像山岳一樣聳立,不鉆營追求名利,崇高的聲譽像奔騰的江河(廣為流傳)。

10.項羽封高帝為漢王,高帝為何不悅?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①由原文“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項羽封高帝為漢王,王巴、蜀、漢中三十一縣”可知,項羽違背約定,只讓劉邦做漢王,管轄巴、蜀、漢中三郡;②由原文“而三分關(guān)中,王秦降將以距塞漢王"可知,把關(guān)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秦朝的降將來牽制劉邦。

答案:①項羽違背約定,只讓劉邦做漢王,管轄巴、蜀、漢中三郡;②把關(guān)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秦朝的降將來牽制劉邦。

【參考譯文】

材料一楚懷王與各位將領(lǐng)約定:“先打敗秦軍攻入咸陽的人,做關(guān)中王?!薄椡?、范增懷疑沛公有奪取天下的想法。但既已和解,又擔(dān)心違背盟約,諸侯會背叛他,就在暗中謀劃說:“巴、蜀道路艱險,秦朝被貶謫的罪人都居住在蜀地。"又說:“巴、蜀也是關(guān)中地區(qū)?!?/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