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里藏著你的健康密碼_第1頁
二十四節(jié)氣里藏著你的健康密碼_第2頁
二十四節(jié)氣里藏著你的健康密碼_第3頁
二十四節(jié)氣里藏著你的健康密碼_第4頁
二十四節(jié)氣里藏著你的健康密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十四節(jié)氣里藏著你的健康密碼二十四節(jié)氣這一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的智慧結晶,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和實踐,在黃河流域形成后,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時間指南逐步推廣。由此產生的大量季節(jié)文化和養(yǎng)生文化,也逐漸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很多傳統(tǒng)養(yǎng)生智慧在現代社會依然對人體健康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一.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寓意春天的開始。春捂有度少酸宜甘動靜適宜心態(tài)樂觀。民間有啃蘿卜的“咬春”習俗。在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養(yǎng)生學學科帶頭人陳滌平教授看來,春季是人體陽氣升發(fā)的季節(jié),應多吃一些辛甘發(fā)散性質的食物,蘿卜正好滿足這一需求。同時蘿卜具有消食寬中化積,健脾潤肺化痰等功效,對預防春節(jié)期間食用油葷過多、運動不足導致的消化問題具有積極作用。二.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為雨水節(jié)氣,是全年寒潮出現最多的節(jié)氣之一,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現象,民間素有“春捂秋凍”之說?!皩O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注意下半身保暖。當然是否‘春捂’也要根據天氣而定,‘捂’的程度應以自身感覺溫暖,又不出汗為宜?!比?驚蟄前后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jié)氣之一,民間部分地區(qū)有吃梨的習俗?!斑@其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驚蟄節(jié)氣大部分地區(qū)雨量增多卻很有限,氣候比較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性寒味甘,有清熱養(yǎng)陰、利咽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陳滌平說,“同時梨子富含果酸、鐵質、維生素等,特別適合這一季節(jié)食用。但對于素體脾胃虛寒、便溏的人,不宜食用梨。食用梨時建議冰糖煮制,不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于和胃潤肺。”四.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春分時節(jié)人體的陽氣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fā)的特點,孔子言:“不時,不食”,此時食用鮮薺菜、春韭、柳芽、香椿芽、馬蘭頭、春筍、蘆筍、胡蘿卜等春芽食物最是應時。但要注意過猶不及,在飲食上還需講究平衡和適量。五.清明,有天清地明之意,時至清明,陽氣升發(fā)又開始呈現加速挺進的狀態(tài),為萬物帶來了更多“生”的能量。清明也是中國傳統(tǒng)掃墓祭祖的節(jié)日,祭祖掃墓,懷念故人,難免悲傷、思慮過度,陳滌平建議,此時白茶、綠茶(少量)、菊花茶、茉莉花茶是養(yǎng)生佳飲,有助于調和情緒,疏肝和胃。當然清明節(jié)也是踏青節(jié),祭掃的同時郊游踏青,徜徉于青山綠水之間也是一種放松。清明節(jié)部分地區(qū)有吃生冷食物,吃年糕、青團等風俗,這些寒涼、油膩黏滯之品易傷胃陽氣,應盡量少食。六.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期間空氣中的花粉和其他顆粒物高于平常,最容易引發(fā)過敏癥狀。,過敏體質的人戶外運動應盡可能選在花粉指數最低的時候,如清晨或是一場陣雨之后。而隨著夏季的臨近,南方等地多春雨綿綿,春季要保持室內清潔,避免微生物滋生,還要注意防風除濕。七.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立夏。合理降溫,飲食均衡早晚運動,健康補水。人們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至、雷雨增多的重要節(jié)氣。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教授李其忠表示,夏天可以適當補充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綠茶等,苦味食物可以降火祛濕,養(yǎng)心清熱。現代研究也表明,苦味食物所含的生物堿具有消炎退熱、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舒張血管的作用。八.小滿,意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已經結果,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小滿也預示著悶熱、潮濕的夏季即將來臨。經常有人認為天氣轉熱后飲食宜清淡,一味地走清淡路線,少吃甚至不吃多營養(yǎng)食物,但葷素搭配,營養(yǎng)合理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小滿時節(jié),萬物繁茂,生長最旺盛,人體生理活動消耗的營養(yǎng)物質也最多,所以及時適當補充營養(yǎng),才能使五臟六腑不受損傷。九.芒種,取義于“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之語。“芒種”也稱“忙種”,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此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開始進入梅雨季節(jié),空氣非常潮濕,天氣十分悶熱,各種物品容易發(fā)霉,蚊蟲開始滋生。據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沙醫(yī)院主任中醫(yī)師鄧聰介紹,芒種時節(jié)濕氣彌漫,一些人會選擇緊閉門窗防潮,這反而會加快真菌、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繁殖,影響室內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正確做法是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有條件者可用空調抽濕。十.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地表熱量還在積累,并未達到最強,然而防暑降溫已經提上日程,其中,喝綠豆湯是夏季解暑最常見的方法之一。中醫(yī)學認為,綠豆味甘性涼,無毒,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退腫等功效?!暗⑽柑摵蚝泽w質的人群不宜使用。此外,患有缺鐵性貧血而服用鐵劑的人群也忌食綠豆。因為綠豆中含有豐富的磷元素,不利于人體對鐵劑的吸收。”李其忠提醒。十一.小暑節(jié)氣,溫度持續(xù)升高,三伏天隨之而來。民間素有“夏練三伏”的說法,就個體而言,無論是傳統(tǒng)養(yǎng)生功法,還是現代體育運動,量力而行、有氧運動是基本原則,切不可執(zhí)迷于“夏練三伏”而強行為之,以免體力不支,傷氣耗津,甚至發(fā)生中暑昏厥。此外,高溫環(huán)境作業(yè)過久、夏日陽光暴曬太長、人群擁擠導致散熱困難等容易引發(fā)中暑,預防中暑,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外出做好防暑措施,多喝涼鹽開水、綠豆湯等,必要時可服用藿香正氣水等進行預防。十二.大暑節(jié)氣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而降溫也成了頭等大事。如今,防暑降溫離不開空調,但李其忠提醒,長時間使用空調容易使房間內空氣流動性變差,導致微生物滋生,而室內外溫差過大容易引發(fā)感冒。因此要注意降低室內外溫差,進入空調房及時換掉濕衣服、擦干汗水,避免站在空調出風口前。當然,夏季居室降溫,自然通風是最理想的。秋進補適當防燥防寒早睡早起走出秋郁十三.立秋,意味著秋天的開始,雖然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體趨勢是逐漸涼爽。民間素有“貼秋膘”“立秋進補”的說法。立秋進補要看個人體質,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進補。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數人的身體狀況處于營養(yǎng)過剩狀態(tài),這個時候如果再食用熱量比較高的食物,身體反而會吃不消。十四.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為處暑,“處”含有終止之意,表明暑天即將過去。處暑時節(jié)正值過敏期,俗話說:“秋天到,鼻炎鬧”,每年一到夏秋交替,氣溫下降,部分人就會出現鼻癢、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過敏性鼻炎癥狀。應在醫(yī)師指導下規(guī)范、系統(tǒng)使用抗過敏藥物控制癥狀,并配合中藥方劑等中醫(yī)藥療法對癥治療。同時必須注意加強鍛煉,防寒保暖,增強免疫力。十五.白露后,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有俗語稱“白露勿露身”,民間又有“春捂秋凍”之說。對于這兩個矛盾的說法,秋凍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少穿衣服,應該科學地“秋凍”。初秋時節(jié),凍一凍有益健康。晚秋時節(jié),氣溫下降,一味強求“秋凍”,會適得其反。且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胃病、呼吸道疾病、關節(jié)炎、糖尿病患者以及身體調節(jié)功能較差的老年人和正在生長發(fā)育的嬰幼兒嚴禁“秋凍”。十六.秋分,又稱為降分,這一天日夜等長,又平分秋季。秋分后,天干物燥越發(fā)明顯,防燥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吳義春介紹,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會出現唇干、鼻干、咽干、皮膚干甚至皸裂等癥狀。預防秋燥,可以適當多食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以選用一些滋陰益氣的中藥。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十七.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冷,萬物隨寒氣逐漸消落,再加上“一場秋雨一場寒”,成了感冒高發(fā)時期。吳義春提醒,中醫(yī)對感冒有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qū)分,不區(qū)分感冒的類型盲目吃藥,不僅不能治療感冒,可能還會加重病情。針對風寒感冒,感冒前期可以用香菜、蔥白或生姜煮水喝,達到解表散寒的作用。針對風熱感冒,可選用板藍根或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十八.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晚秋時節(jié),凄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到季節(jié)的變化容易起憂思。據吳義春介紹,入秋之后,人腦內的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所以,適當調節(jié)心情,到戶外走走,感受大自然季節(jié)變換的美妙,趕走秋郁。冬進補得當注意保暖適度鍛煉心態(tài)平和十九.立冬,不僅代表著冬季的開始,更有萬物收藏,規(guī)避寒冷之意。民間素有“冬令進補,來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中醫(yī)認為冬季是進補的最好季節(jié),但不是人人都可以補,需要根據體質進行個體化滋補。根據中醫(y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以溫補陽氣的食物進行調理,提高機體耐寒能力。而西瓜、黃瓜、苦瓜等因偏涼性,應少吃。二十.小雪,是進入冬天后的第二個節(jié)氣。北方地區(qū)由于室外寒冷,衣著偏厚重,室內有暖氣,體內熱氣蒸發(fā),加上喝水少,容易滋生內火,表現為口鼻干燥、口腔潰瘍等,可以喝一些湯水來緩解體內熱氣,如大白菜豆腐豬肉湯、菠菜肉片湯、羊肉紅白蘿卜湯等。而且白菜、蘿卜都是冬季的應季食物,富含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非常適合食用,也可以喝一些淡茶,如龍井茶、毛尖、茉莉花茶等。二十一.大雪節(jié)氣,天氣開始變得更為寒冷,大風、大雪、氣溫驟降會經常出現,此時是感冒、呼吸、消化、心血管等疾病高發(fā)期,需要積極預防。除了忌食生冷,多吃些牛羊肉等溫性食物外,還要注意保暖,尤其保護好頭、胸(背)、足三個部位,防止風邪和寒邪入侵。此外適當早睡晚起和適當鍛煉身體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此時的湯譜應用滋補類,如當歸生姜羊肉湯、蘑菇雞湯等,也可以喝些溫中暖胃茶,如陳年普洱、紅茶、陳皮生姜茶等。二十二.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后,三九天拉開序幕。吳偉介紹,民諺講:“冬練三九”,參加冬季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御寒能力、緩解大腦疲勞。不過運動項目的選擇要因人而異,冬泳等極端鍛煉適合體質健壯、無心肺疾病、無高血壓病的人群,一般人群可選擇慢跑、跳健身操、打太極拳、八段錦、室內器械練習等方式。二十三.小寒,一般是一年中氣溫最低的節(jié)氣,北方民間俗語有“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之說。吳偉提醒,人體血管“寒則收縮”。冬天為御寒會進食更多高熱量食物,這些都容易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