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齊桓晉文之事》同步訓練++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_第1頁
【高中語文】《齊桓晉文之事》同步訓練++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_第2頁
【高中語文】《齊桓晉文之事》同步訓練++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_第3頁
【高中語文】《齊桓晉文之事》同步訓練++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_第4頁
【高中語文】《齊桓晉文之事》同步訓練++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高中語文必修下冊《齊桓晉文之事》同步訓練文言基礎(chǔ)小題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B.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C.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2.下列各項中,兩句的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A.輿薪之不見/莫之能御也B.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C.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D.大王來何操/未之有也3.對下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若無罪而就死地就:走向B.欲辟土地,朝秦楚朝:朝見C.度,然后知長短度:丈量D.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恒:守道不變4.對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河東兇亦然兇:荒年 B.雞豚狗彘之畜畜:畜養(yǎng)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檢:約束 D.王無罪歲罪:罪惡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牛何之②雞、豚、狗、彘之畜③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④然后驅(qū)而之善A.①②兩個“之”字相同③④兩個“而”字也相同B.①②兩個“之”字相同③④兩個“而”字不同C.①②兩個“之”字不同③④兩個“而”字也不同D.①②兩個“之”字不同③④兩個“而”字相同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①為不用力焉②為長者折枝B.①一羽之不舉②以及人之老C.①不足以舉一羽②推恩足以保四海D.①天下可運于掌②功不至于百姓7.對下列各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狈蜃又^也——《詩經(jīng)》上說:“別人有什么心思,我能猜得到”,原來是夫子說的話呀B.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百姓認為我喜歡羊(不喜歡牛)是理所當然的呀C.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老百姓看不到保障,因為是(您)不布施恩澤呀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慎重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fù)講給百姓聽,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A.貌恭而心不服B.刑于寡妻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9.“之”字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②牛何之③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④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⑤未之有也⑥以羊易之⑦王之不王A.①⑦/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⑦C.①③/②/④⑥/⑤/⑦ D.①③/②⑥/④/⑤/⑦課內(nèi)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蓖踉唬骸叭羰瞧渖跖c?”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痹唬骸翱傻寐勁c?”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痹唬骸叭粍t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痹唬骸盁o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ü?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B.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C.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D.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2.下列對文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固:本來B.蓋亦反其本矣蓋:同“盍”,何不C.然后從而刑之刑:處罰D.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罔:欺騙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名軻,戰(zhàn)國中期魯國鄒人,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其弟子著有《孟子》。B.從節(jié)選文段中可以看出,孟子循循善誘,從“王之所大欲”入手,指出齊宣王的做法不僅不能達到目的,反而會招致禍端,引起了齊宣王進一步探究的欲望,一步步達到了自己的談話目的。C.孟子在談話中善于運用論證方法:比如舉了鄒與楚作戰(zhàn)的例子,通過舉例論證指出小不敵大、寡不敵眾的事實,引導(dǎo)齊宣王思考使用武力、以一敵八的霸道之路行不通;比如運用類比論證,指出齊宣王施行霸道的做法如同緣木求魚,無法達到稱王天下的目的。D.文段最后,齊宣王主動要求夫子“明以教我”,孟子順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王道主張,由此可見,孟子在這次談話中達到了預(yù)期目標。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5.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明孟子王道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ā睹献印R桓晉文之事》)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俯足以畜妻子蓄:供養(yǎng) B.明君制民之產(chǎn)制:限制C.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奪:耽誤 D.樂歲終身苦樂歲:豐年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故民之從之也輕;②雞、豚、狗、彘之畜;③然后從而刑之;④然后驅(qū)而之善A.①②兩個“之”字相同③④兩個“而”字也相同B.①②兩個“之”字相同③④兩個“而”字不同C.①②兩個“之”字不同③④兩個“而”字也不同D.①②兩個“之”字不同③④兩個“而”字相同8.下列對文意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在文章的這個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張,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B.孟子在談話中首先從“養(yǎng)”“教”兩個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內(nèi)容,這二者的關(guān)系是在施“教”的基礎(chǔ)上有“養(yǎng)”。C.為了進一步說服齊宣王,孟子在談話中提出了從田宅桑畜直到禮義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圖。D.孟子的這一番話,充分體現(xiàn)了善于論辯、富有氣勢的特點。9.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2)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課外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齊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過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問管仲曰:“諸侯相逆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被腹唬骸叭粍t燕君畏而失禮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禮,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與燕君?!敝T侯聞之,皆朝于齊。景公游于壽宮,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公悲之,喟然嘆曰:“令吏養(yǎng)之?!标套釉唬骸俺悸勚?,樂賢而哀不肖,守國之本也;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見賢以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不養(yǎng),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本肮唬骸爸Z?!庇谑抢先跤叙B(yǎng),鰥寡有室。孔子之楚,有漁者獻魚甚強,孔子不受,獻魚者曰:“天暑遠市賣之不售,思欲棄之,不若獻之君子?!笨鬃釉侔菔?,使弟子掃除將祭之,弟子曰:“夫人將棄之,今吾子將祭之,何也?”孔子曰:“吾聞之,務(wù)施而不腐余財者,圣人也,今受圣人之賜,可無祭乎?”(節(jié)選自《說苑·貴德》)材料二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饑者A則食B之C寒者D則衣E之F將之養(yǎng)之G育之H長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寡人不道”與“道芷陽間行”(《鴻門宴》)兩句中的“道”含義不同。B.“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與“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兩句中的“而”用法相同。C.鰥寡,在中國古代,男子老而無妻叫鰥,女子老而無夫叫寡,常有鰥夫、寡婦之稱。D.孝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善事父母稱為“孝”,敬愛兄長稱為“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齊桓公經(jīng)過燕國,燕國國君畏而失禮,齊桓公認為是自己的原因,于是決定把燕國國君所到之地割讓給燕國。B.晏子勸諫齊景公按照等級,供養(yǎng)老弱鰥寡之人;孟子勸諫齊宣王要做明君,以民為本;二人都有君子之德。C.孔子拜了兩拜,接受打漁人的獻魚并準備祭拜,這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D.孟子認為,普通百姓沒有可以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chǎn),就很難有不變的善心,而有禮義道德的讀書人卻能做到。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2)夫人將棄之,今吾子將祭之,何也?14.“貴德”就是以德為貴,主要包括德政和德行兩個方面。請根據(jù)材料二概括孟子勸諫齊宣王“保民而王”的德政舉措。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痹唬骸叭粍t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痹唬骸盁o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兔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ü?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上》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B.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C.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D.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1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能進于是矣”中的“進”和《庖丁解牛》“進乎技矣”的“進”意義不同。B.明君,文中是對有名位者的尊稱,和“明公”“圣上”“陛下”等意思相近。C.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學校,“設(shè)庠序以化于邑”,有別于后世的太學、國子監(jiān)。D.善事父母為“孝”,敬愛兄長為“悌”,儒家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1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主張重視農(nóng)耕,認為沒有一定的物質(zhì)基礎(chǔ),就不可能要求人民保持一定道德水準:“民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B.孟子提出實行王道的良策是“制民之產(chǎn)”。合理地發(fā)展生產(chǎn),使百姓吃得好穿得暖,老者有人照拂,這樣就可以“王天下”。C.“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迸c原文開頭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相呼應(yīng),形成完整的結(jié)構(gòu)。D.以“明君制民之產(chǎn)”和“今也制民之產(chǎn)”兩種不同措施下的不同情況的對比,反映了人民生活困苦的社會現(xiàn)實。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19.從選文內(nèi)容看,孟子的理想社會是什么樣的?請加以概括。參考答案:文言基礎(chǔ)小題答案1.D【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通假字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刑”同“型”,做榜樣。句意:(做國君的)給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B.“涂”同“途”,道路。句意: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C.“罔”同“網(wǎng)”,陷害。句意: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處置他們,這是欺騙陷害百姓。D.無通假。句意:讓七十歲的人穿上好衣服,吃得上肉,使老百姓不挨凍受餓。故選D。2.C【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前一句:賓語前置句,將名詞“輿薪”,放在動詞“不見”之前了。句意:看不見整車的柴草。后一句:賓語前置句,將賓語“之”,放在了動詞“御”的前面。句意:沒有人可以抵擋。B.前一句:狀語后置句,即“于諸侯構(gòu)怨”。句意:與各諸侯國結(jié)怨。后一句:狀語后置句,即“于王道相合”。句意:這種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C.前一句:狀語后置句,即“王于百姓之以王為愛無異也”。句意:您不要對百姓認為你是吝嗇的感到奇怪。后一句:主謂倒裝句,正常語序是:百姓之謂我愛也宜乎。“宜”是吝嗇的意思。句意:百姓認為我很吝嗇是應(yīng)該的啊。D.前一句:賓語前置句,“何由”,賓語前置,“憑什么”。句意:大王來的時候拿的什么?后一句:賓語前置句,“之有”,即“有之”之前了。句意:從來沒有這種事。故選C。3.B【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意義的能力。B.動詞使動用法,使……來朝拜。句意:想擴張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拜。故選B。4.D【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D.“罪”,名詞活用作動詞,歸咎、怪罪。句意:大王不要歸罪于年成。故選D。5.C【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①動詞,到。句意:牛要到哪里去?②助詞,提賓標志。句意:畜養(yǎng)一些雞、豬、狗。③連詞,表轉(zhuǎn)折,卻。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收入?yún)s有固定的道德觀念。④連詞,表順承。句意:這樣之后督促他們一心向善。①②兩個“之”字不同③④兩個“而”字也不同。故選C。6.C【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為”,動詞,是/介詞,給,替。句意: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為年長者按摩肢體。B.“之”,助詞,提賓/結(jié)構(gòu)助詞,的。句意:舉不起一根羽毛。/從而推廣到(敬愛)別人家的老人。C.“以”,都是連詞,來。句意:不能夠來舉起一根羽毛。/推廣恩德足以安撫四海百姓。D.“于”,介詞,在/介詞,及,到。句意:要統(tǒng)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轉(zhuǎn)動東西(那么容易)。/而功德卻不能施加到老百姓身上。故選C。7.D【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A.“夫子之謂也”,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謂夫子也”,翻譯為:這句話說得就是夫子(指孟子)您吧。B.“愛”,吝嗇。正確翻譯應(yīng)為:百姓認為我很吝嗇是應(yīng)該的啊。C.“見”,表被動?!鞍傩罩灰姳!睉?yīng)譯為“百姓不受保護”。故選D。8.D【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例句:“活”:使動用法,使……活下來。句意:秦朝當政的時候,項伯和我一起出游,項伯殺了人,我使他活了下來。A.“貌”:名詞作狀語,表面上。句意:表面上恭順而不是內(nèi)心里悅服。B.“刑”:通“型”,名詞活用為動詞,做榜樣。句意:給自己的妻子作榜樣。C.“老”: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贍養(yǎng)、孝敬。句意:在贍養(yǎng)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yīng)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guān)系的老人。D.“危”:使動用法,使……危險。句意:難道說大王要興師動眾,使將士們身陷危險,同別的國家結(jié)下怨仇。故選D。9.B【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能力。①句“之”:助詞,的,句意: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②句“之”:動詞,到,句意:牛到哪里去了;③句“之”:助詞,的,句意:不去做和不能做的情況;④句“之”:助詞,的,句意: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可以讓我聽聽嗎;⑤句“之”:代詞,指這種情況,句意:沒有這種情況;⑥句“之”:代詞,指牛,句意:用羊去換它;⑦句“之”:助詞,主謂間不譯,句意:大王不能統(tǒng)一天下。①③④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②動詞“到”/⑤⑥代詞/⑦主謂之間取獨。故選B。課內(nèi)閱讀答案1.B2.D3.C4.(1)至于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就會)不遵守禮義法度,無所不為。(2)慎重辦理學校教育,反復(fù)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5.①保證老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使老百姓能夠侍奉父母、養(yǎng)活妻子;②慎重辦理學校教育,讓老百姓能夠知禮義,懂孝悌。【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如今,規(guī)定人民的產(chǎn)業(yè),上不能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怕不足,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而”字表示轉(zhuǎn)折,“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句意為“使自己擺脫死亡還怕不足”,句意完整而連貫,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D;“奚暇”,意為“何暇,哪里顧得上”,“奚”用于句首表示疑問,不能在它后面斷開,排除C。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D.“罔”,同“網(wǎng)”,張網(wǎng)捕捉,比喻陷害。句意:哪有仁愛的君主掌權(quán),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掌握文學常識,鑒賞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C.“類比論證”說法錯誤,孟子運用的是比喻論證,而非類比論證。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若”,至于;“恒”,固定的;“茍”,如果;“放辟邪侈”,不遵守禮義法度。(2)“謹”,慎重辦理;“申”,反復(fù)地告誡;“孝悌”,孝順父母,尊重兄長;“不負戴于道路”,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①由原文“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可知,保證老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使老百姓能夠侍奉父母、養(yǎng)活妻子;②由原文“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可知,慎重辦理學校教育,讓老百姓能夠知禮義,懂孝悌。參考譯文:(孟子)說:“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是想開拓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見,統(tǒng)治中原地區(qū),安撫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但是)以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就像爬上樹去找魚?!饼R宣王說:“像(你說的)這么嚴重嗎?”(孟子)說:“恐怕比這還嚴重。爬上樹去找魚,雖然抓不到魚,卻沒有什么后患;假使用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又盡心盡力地去干,結(jié)果必然有災(zāi)禍?!保R宣王)說:“(這是什么道理)可以讓我聽聽嗎?”(孟子)說:“(如果)鄒國和楚國打仗,那您認為誰會勝利呢?”(齊宣王)說:“楚國會勝利。”(孟子)說:“那么小國本來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少的國家本來不可以與人多的國家為敵,弱國本來不可以與強國為敵。天下的土地,縱橫各一千多里的地方有九塊,齊國的土地總算起來,也只有九分之一。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這與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么不同呢?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如果)您現(xiàn)在發(fā)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當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來做官,種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來耕作,做生意的都想(把貨物)儲存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人都想跑來向您申訴。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您呢?”齊宣王說:“我昏亂糊涂,不能達到這一步。希望先生您幫助我(實現(xiàn))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導(dǎo)我。我雖然不明事理,請(讓我)試著這么做做看?!保献樱┱f:“沒有可以長久維持生活的產(chǎn)業(yè)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就會)不遵守禮義法度,無所不為。等到(他們)犯了罪,隨后接著就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愛的君主掌權(quán),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老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一定使他們上能贍養(yǎng)父母,下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能豐衣足食,荒年也不至于餓死;然后驅(qū)使他們向善,所以老百姓很容易地跟著君主走。如今,規(guī)定人民的產(chǎn)業(yè),上不能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怕不足,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就要回到根本上來:(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那么)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的衣服了;畜養(yǎng)一些雞、狗、豬,不要失去(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了農(nóng)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慎重辦理學校教育,反復(fù)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老年人穿絲織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這樣如果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B7.D8.B9.(1)重視學校教育,把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反復(fù)叮嚀(他們),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們就不會在道路上背負和頭頂東西了。(2)把沒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間隙(的骨節(jié)),對于游走的刀刃來說,是很寬綽并且有余地的。(3)特意派遣將領(lǐng)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窘馕觥?.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B.制,規(guī)定、安置。句意:開明的君主安置民眾的產(chǎn)業(yè)。故選B。7.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①“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這樣民眾可以很輕松的跟從。②“之”代詞,這些;句意:雞豬狗這些牲畜。③④“而”連詞,表示順承關(guān)系。句意:這樣之后便對他們施以刑罰。/然后使他們向善。①②兩個“之”字不同,③④兩個“而”字相同。故選D。8.本題考查對文言文有關(guān)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這二者的關(guān)系是在施‘教’的基礎(chǔ)上有‘養(yǎng)’”理解錯誤,原文“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知,應(yīng)為在“養(yǎng)”的基礎(chǔ)上有“教”。故選B。9.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謹”,謹慎,這里指認真從事,是形容詞作動詞;“庠、序”,都是學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教”,教化;“申”,反復(fù)陳述;“孝”,尊敬父母;“悌”,敬愛兄長;“頒白”,頭發(fā)花白,頒,同“斑”;“負”,背著東西;“戴”,頂著東西;“不負戴于道路”,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不于道路負戴矣”。(2)“以”,把;“間”,間隙;“恢恢乎”,寬綽的樣子;“于”,介詞,對于。(3)“故”,特意;“出入”,進來,是偏義復(fù)詞;“非?!?,意外的變故;“……者,……也”,判斷句。參考譯文:(孟子)說:“沒有固定的資產(chǎn)而有一定的道德水準,只有士人才能做到。一般的民眾,只要沒有固定的資產(chǎn),便沒有一定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一旦他們沒有固定的道德標準,便會放蕩無恥,無惡不作。等到他們因自己的行為獲罪,便對他們施以刑罰,這是坑害人民。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理的呢?因為這個緣故,開明的君主安置民眾的產(chǎn)業(yè),必然使他們對上可以贍養(yǎng)父母,對下可以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收的年份終年豐衣足食,災(zāi)荒的年份免于死亡。然后使他們向善,這樣民眾可以很輕松的跟從?,F(xiàn)在呢,安置民眾的產(chǎn)業(yè),使他們向上不足以贍養(yǎng)父母,向下不足以撫養(yǎng)妻子兒女;豐收的年份終年艱苦,災(zāi)荒之年避免不了死亡。這種情況下,人民避死求生還來不及,哪有閑暇去顧及禮義廉恥呢!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從根本上著手呢:五畝的宅院,種上桑樹,年滿五十的人可以穿上帛衣。雞豬狗之類的牲畜,不要錯過它們生長繁殖的時機,七十歲以上的人可以有肉吃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錯過莊稼播種生長的季節(jié),八口之家可以避免饑餓。重視學校教育,教給人民忠孝禮法,頭發(fā)斑白的老者便不用再奔波勞苦。老年人穿帛衣,有肉吃,一般百姓不用受凍挨餓,能做到這些還不能稱霸的,是沒有的!”課外閱讀10.CFG11.B12.C13.(1)現(xiàn)在君王您愛護老年人恩惠無所不及,這是治國的根本啊。(2)人家將要扔掉這魚,現(xiàn)在先生將要祭拜他,為什么呢?14.①物質(zhì)上:制民之產(chǎn),種植養(yǎng)殖勿失其時,使百姓不饑不寒。②精神上:驅(qū)民向善,以庠序之教、孝悌之義教化百姓?!窘馕觥?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對待)饑餓的人就給他吃的東西,(對待)寒冷的人就給他衣服穿;撫養(yǎng)他,培育他?!梆囌邉t食之”“寒者則衣之”結(jié)構(gòu)一致,各自斷開,應(yīng)在C、F處斷開;“將”“養(yǎng)”意思相近,“育”“長”意思相近,且“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結(jié)構(gòu)一致,因此應(yīng)斷成“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G處斷句。故在CFG處斷句。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講道義;取道。句意:我不講道義。/取道芷陽,從小路走。B.錯誤。連詞,表并列或遞進;連詞,表轉(zhuǎn)折。句意:看見年老的人背負柴草面帶饑色。/(靛青是)從藍草當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深。C.正確。D.正確。故選B。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錯,曲解原意,原文是孔子認為打漁人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的財物腐爛的人,是圣人。故選C。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愛”,愛護;“逮”,及;“本”,根本。(2)“棄”,扔掉;“吾子”,對對方的敬稱,先生或您;“何也”,為什么呢?1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可知,物質(zhì)上:制民之產(chǎn),種植養(yǎng)殖勿失其時,使百姓不饑不寒;②由“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可知,精神上:驅(qū)民向善,以庠序之教、孝悌之義教化百姓。參考譯文:材料一圣人對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對待嬰兒一樣。(對待)饑餓的人就給他吃的東西,(對待)寒冷的人就給他衣服穿;撫養(yǎng)他,培育他,總擔心他不能長大成人。齊桓公北伐山戎氏,他的軍隊取道(經(jīng)過)燕國,燕國國君走出國境迎接桓公?;腹珕柟苤伲骸爸T侯之間迎接一定要出國境嗎?”管仲說:“不是天子就不出國境迎接?!被腹f:“這樣的話是燕國君主畏懼我而有失禮儀了。我不講道義,致使燕國國君有失禮儀。”于是將燕國國君所到之地割讓給燕國。諸侯聽到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賀。齊景公在壽宮游玩,看見年老的人背負柴草面帶饑色。景公很同情他,嘆息說:“叫官吏奉養(yǎng)他?!标套诱f:“我聽說,喜歡賢能之人而哀憐無能之人,是保住國家的根本啊?,F(xiàn)在君王您愛護老年人恩惠無所不及,這是治國的根本啊?!本肮犃嗣鎺采匦α?。晏子說:“圣明的君王見到圣賢之人就喜歡圣賢之人,見到無才能之人就哀憐無才能之人;我現(xiàn)在請求把那些年老羸弱無人供養(yǎng)的人,那些沒有家室的鰥男寡女,按照等級供給他們生活用品?!本肮f:“好吧?!庇谑牵昀喜∪醯娜擞辛斯B(yǎng),鰥男寡女有了家室。孔子到楚國去,有個打漁的人誠懇地向孔子獻魚,孔子不接受。獻魚的人說:“天氣炎熱,遠離魚市,賣魚又無人購買,原想扔掉它,不如獻給先生。”孔子拜了兩拜接受了,讓弟子打掃塵穢,將要祭拜魚,弟子說:“人家將要扔掉這魚,現(xiàn)在先生將要祭拜他,為什么呢?”孔子說:“我聽說,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的財物腐爛的人,是圣人,現(xiàn)在接受圣人的賞賜,能不祭拜嗎?”材料二沒有可以長久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chǎn)卻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讀書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百姓,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就會不遵守禮儀法度,無所不為。等到犯了罪,然后接著就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愛的人在位,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一定使他們向上能贍養(yǎng)父母,向下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能夠溫飽,荒年也不至于餓死;然后驅(qū)使他們向善,所以百姓很容易跟著國君走。如今,規(guī)定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上不足以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怕不足,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的衣服了;畜養(yǎng)雞、小豬、狗、大豬等,不錯過(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耽誤農(nóng)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慎重辦理學校教育,反復(fù)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老年人能穿絲帛、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稱王,還從沒出現(xiàn)過這樣的事情。15.C16.B17.B18.(1)天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人都想向大王(或“到大王這里”)奔走求告。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你呢?(2)慎重辦理學校教育,反復(fù)用善事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這樣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19.百姓豐衣足食;國君施行仁政;社會秩序井然?!窘馕觥?5.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好年成也還是一年到頭受苦,壞年成還避免不了餓死。這(就使百姓)連維持生命都怕來不及,哪有空閑去講求禮義呢?“終身苦”是偏正結(jié)構(gòu),“終身”修飾“苦”,“苦”后斷開;且“兇年”與“樂歲”相對,“兇年”前應(yīng)斷開,排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