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部分地區(qū)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解析)文言文閱讀
2023年5月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中考模擬語文試卷
五、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曾公①諱鞏,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人。是時宋興八十徐年,異材間出。歐陽文忠公赫然特起,為學者宗師。公稍后出,遂與文忠公齊名。其所為文,落紙輒為人傳去,不旬月而周天下。
其材雖不大施,而所治常出人上。為司法,論決重輕,能盡法意。又設方略,明賞購,急追捕,且開人自告②,故盜發(fā)輒得。有葛友者,屢剽民家,以名捕不獲。一日自出告其黨。公與袍帶酒食,假以騎從,輦③所購金帛隨之,夸徇四境。盜聞多出自首。友智力兼人,公外示彰顯,實欲攜貳④其徒,使之不能復合也。至是,州郡肅清,民外戶不閉,道不拾遺。
公為人除大患者既如此,至于振理頹壞,紀綱具修,所至皆然也,襄州繼有大獄,速系充滿,有執(zhí)以為死罪者,公至,閱囚牘,法當勿論,即日縱去,并釋者百馀人。
公性謹嚴,正己守廉。于門生故吏,以幣交者,一無所受。公挺立無所附,遠跡權責,由是愛公者少。賴天子明圣,察公賢,諭之曰:“以卿才學,宜為眾所忌也?!彼炝艄煛9喔屑^勵,有所自效。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在職百馀日,不幸屬疾,以至不起。始公之進,天下相慶,以為得人,謂且大用。及聞公歿,皆嘆息相吊,以謂公之志卒不大施于世,其命也夫!
(選自曾策《曾舍人鞏行狀》,有刪減)
①曾公:指曾鞏,北宋官員、文學家、史學家。②開人自告:鼓勵主動向官府投案。③輦:古代指車,此處做動詞,車載。④攜貳:離間
11.下列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異材間出間:間或、斷斷續(xù)續(xù)
B.明賞購購:懸賞征求
C.夸徇四境徇:巡行
D.法當勿論論:議論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
B.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
C.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
D.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鞏治理有方,成果超越常人。他采用離間計,有力地打擊了盜賊團伙,使得州郡清平無事。
B.曾鞏完備法規(guī),整治頹廢敗壞的風氣。他到任襄州,披閱刑獄案卷,依據(jù)法律條文來準確判案。
C.曾鞏持身守正、無所攀附,因此天下欣賞他的人很少,所幸天子十分圣明,慧眼識才,將他留在京師。
D.曾鞏能力出眾,才華橫溢,聽聞他去世,世人都感嘆惋惜他的才志最終不能在世間大加施展。
14.請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其所為文,落紙輒為人傳去,不旬月而周天下。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5月調(diào)考九年級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魏源,字文淵,建昌縣人。永樂四年進士,除.監(jiān)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黃子威誣,奏減浙東瀕海漁課。巡按陜西,西安大疫,療活.甚眾。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從之。兩遭喪,俱起復。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轉(zhuǎn)徙。帝以源廉正有為,命為左布政使,俾馳驛之任。
英宗即位,進尚書。正統(tǒng)二年命整飭大同、宣府諸邊,許便宜行事。源遣都督僉事李謙守獨石。按行天城、朔州諸險要,令將吏分守。設威遠衛(wèi),增修開平、龍門城,從獨石抵宣府,增置墩堠①。免屯軍租一年,儲火器為邊備,諸依權貴避役者悉括歸伍。尋以宣、大軍務久弛,請召還巡撫僉都御史盧睿,而薦兵部侍郎于謙為鎮(zhèn)守參贊。于是言官以臨邊擅易置大臣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勞,置不問。
歲旱,錄上疑獄,且請推行于天下,報.可。旋坐.決獄不當,與侍郎何文淵俱下獄。累月,釋還職。源在刑部久,議獄多平恕。陜西僉事計資言,武臣雜犯等罪,予半俸,謫極邊。源以所言深刻,奏寢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②。八年致仕,卒。
(節(jié)選自《明史·列傳第四十八》)
①墩堠:瞭望敵情的堡壘。②朝朔望:在初一和十五這兩日上朝。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除監(jiān)察御史除:授予官職。B.療活甚眾活:救活。
C.且請推行于天下,報報:上報。D.旋坐決獄不當坐:因……犯罪。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A.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B.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C.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D.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源勤政愛民,辨明松江知府黃子威被誣陷的事,上奏減免浙東沿海一帶漁民的賦稅。
B.魏源被派去整治大同、宣府等邊務,皇帝準許他根據(jù)情況自行決斷處理事情。
C.魏源治邊時,請求換掉不稱職的官員,卻被諫官以臨邊擅自更換設置大臣為罪名彈劾。
D.魏源在刑部任職時,他認為計資的建議過于苛刻,奏請停止,得到皇帝認可。
14.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帝以源廉正有為,命為左布政使,俾馳驛之任。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qū)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測試語文模擬試卷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沛公西入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shù),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張良曰:“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將皆爭走爭:爭相,爭先恐后B.以此沛公得具知具:具有,具備
C.皆秦所以亡也所以:……的原因D.且忠言逆耳利于行逆:抵觸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A.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B.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C.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D.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沛公帶兵進入咸陽城,眾將領爭先恐后去瓜分財寶,唯有蕭何不同。
B.樊噲直接勸諫沛公,貪戀奢麗之物使得秦朝覆滅,希望他以此為鑒,沛公不聽。
C.張良以秦朝滅亡的教訓告訴沛公不可助桀為虐,要善于采納逆耳忠言。
D.沛公最終聽信了張良的建議,命令軍隊從咸陽撤出,返還到霸上駐軍。
14.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中考5月調(diào)考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辛亥,皇帝①即阼,謁高廟。右丞相平徙為左丞相,太尉勃為右丞相,大將軍灌嬰為太尉。諸呂②所奪齊楚故地,皆復與之。
五月,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當刑,詔逮獄徙系長安。太倉公無男,有女五人。太倉公將行會逮,罵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緩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緹縈自傷泣,乃隨其父至長安,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妾愿沒入為官婢,贖父刑罪,使得自新?!睍嗵熳?,天子憐悲其意,乃下詔曰:“蓋聞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僇③,而民不犯。何則?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歟?吾甚自愧。故夫馴道不純而愚民陷焉。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憐之。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遂除肉刑。
①皇帝:指孝文帝劉恒。②諸呂:指呂后的一些親信。③僇(lù):侮辱,羞辱。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右丞相平徙為左丞相徙:調(diào)職B.詔逮獄徙系長安系:關聯(lián)
C.有緩急非有益也緩急:緊要關頭D.今人有過過:過失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A.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B.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C.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D.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孝文帝將從前諸呂所侵占的齊、楚等國的故地,都歸還給了各國。
B.緹縈為父請求,希望能讓父親被收入官府為奴,有機會改正過錯。
C.孝文帝認為只需讓罪犯感到恥辱,就足夠讓所有吏民引以為戒了。
D.緹縈的孝心和膽識得到了孝文帝的憐憫,最終廢除了殘酷的肉刑。
14.請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中考模擬測驗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嘗學于曾子,事魯君。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馀人,而東出衛(wèi)郭門。與其母訣,嚙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wèi)。遂事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是棄衛(wèi)也?!濒斁芍?,謝吳起。
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于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蔽暮钜詤瞧鹕朴帽?、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事魯君事:侍奉B.魯欲將吳起將:率領
C.則諸侯圖魯圖:謀取D.謝吳起謝:辭退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A.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B.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C.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D.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吳起為了打消魯君的疑慮,不僅殺了自己的妻子,還主動攻打齊國并大敗對方。
B.魯國有人詆毀吳起,說他曾殺了三十多個譏笑他的人并且發(fā)誓不做卿相不回國。
C.魏文侯因吳起有軍事才能,予以重用。吳起投靠魏文侯后攻打秦國,立下戰(zhàn)功。
D.吳起帶兵,與士卒同甘共苦,曾親自為士卒吸吮毒瘡中的膿液,深得士卒之心。
14.請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中考模擬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第11-14題。(15分)
陳敬瑄惡顧彥朗與王建相親,恐其合兵圖己,謀于田令孜,令孜曰:“建,吾子也,不為楊興元所容,故作賊耳。今折簡召之,可致麾下。”乃遣使以書召之,建大喜,詣梓州見彥朗曰:“十軍阿父見召,當往省之。因見陳太師,求一大州,若得之,私恩足矣!”乃留其家于梓州,率麾精兵二千,與從子宗歲、假子宗瑤、宗弼、宗侃、宗弁俱西。
建至鹿頭關,西川參謀李義謂敬瑄曰:“王建,虎也,奈何延之入室!彼安肯為公下乎!”敬瑄悔,亟遣人止之,且增修守備。建怒,破關而進,敗漢州刺史張頊于綿竹,遂拔漢州,進軍學射山,又敗西川將句惟立于蠶北,又拔德陽。敬瑄遣使讓之,對曰:“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碧锪钭蔚菢俏恐I之,建與諸將于清遠橋上髡發(fā)羅拜,曰:“今既無歸,且辭阿父作賊矣!”顧彥朗以其弟彥暉為漢州刺史,發(fā)兵助建,急攻成都,三日不克而退,還屯漢州。敬瑄告難于朝,詔遣中使和解之,又令李茂貞以書諭之,皆不從。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七十三》,有刪改)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詣梓州見彥朗詣:拜訪B.當往省之?。禾酵?/p>
C.敬瑄遣使讓之讓:責備D.田令孜登樓慰諭之諭:勸說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A.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B.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C.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D.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敬瑄擔心顧彥朗與王建會合謀算計自己,便和田令孜商量解決辦法。
B.王建收到田令孜寫的信后,便去投陳敬瑄門下,還得到了一個大州。
C.王建發(fā)現(xiàn)陳敬瑄阻止他西進,先后攻克了鹿頭關、漢州、德陽等地。
D.顧彥朗幫助王建進攻成都,三天沒有攻打下來,撤軍回到漢州駐扎。
14.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王建,虎也,奈何延之入室!彼安肯為公下乎!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中考五月模擬語文試題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三國魏明帝景初二年,召司馬懿于長安詣京師,使將兵往遼東討公孫淵。帝曰:“四千里征伐,度淵以何計得策?”懿曰:“棄城預走,上計也;據(jù)遼水以拒大軍,其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曰:“三者何出?”懿曰:“唯明君能量彼我,預有所棄,此非淵所及也?!彼爝M兵。淵遣將帥步騎數(shù)萬屯遼隧,圍塹二十余里。諸將欲擊之,懿曰:“此欲老吾兵,攻之正墮其計。彼大眾在此,巢穴空虛。直抵襄平,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乃多張旗幟,欲出其南,賊盡銳赴之。懿潛濟以出其北棄賊直趨襄平賊將戰(zhàn)敗懿圍襄平。諸將請攻之,懿不聽。陳珪曰:“昔攻上庸,旬日之半破堅城,斬孟達。今日遠來,而更安緩,愚竊惑之?!避苍唬骸斑_眾少而食支一年,吾將士四倍于達而糧不淹月,以一月較一年,安可不速?以四擊一,正令失半而克,猶當為之。是以不計死傷,而計糧也。今賊眾我寡,賊饑我飽,而雨水乃爾,攻具不設,促之何為?今賊糧垂盡,而圍落未合,掠其牛馬,抄其樵采,此故驅(qū)之走也。夫兵者詭道,善因事變。賊憑恃其眾,故雖饑困,不肯束手,當示無能以安之。若求小利而驚之,非計也?!奔榷觎V,造攻具攻之,矢石如雨,糧盡窘急,人相食,乃使其將王建、柳甫乞降請解圍,當君臣面縛,懿不許,皆斬之。淵突圍而走,懿復追及梁水上殺之,遼地悉平。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度淵以何計得策度:推測
B.此欲老吾兵老:疲憊
C.攻具不設設:完備
D.當示無能以安之安:安寧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懿潛濟以出其北棄賊直趨襄平賊將戰(zhàn)敗懿圍襄平。
A.懿潛濟以出/其北棄賊/直趨襄平/賊將戰(zhàn)敗懿/圍襄平。
B.懿潛濟以出其北/棄賊/直趨襄平/賊將戰(zhàn)敗/懿圍襄平。
C.懿潛濟/以出其北棄/賊直趨襄平/賊將戰(zhàn)敗懿/圍襄平。
D.懿潛濟/以出其北/棄賊直趨/襄平賊將戰(zhàn)敗/懿圍襄平。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明帝向司馬懿請教戰(zhàn)事時,司馬懿認為公孫淵不會使用上策良計。
B.陳珪與司馬懿的想法不同,他想要立即進攻,緩解將士遠征的疲憊。
C.上庸之戰(zhàn)敵軍人少糧多,魏軍人多糧少,速戰(zhàn)速決是魏軍最佳計策。
D.公孫淵在彈盡糧絕時向魏君請降解圍,司馬懿不同意,斬殺了使臣。
14.請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棄城預走,上計也;據(jù)遼水以拒大軍,其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
文言文閱讀
2023年5月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中考模擬語文試卷
五、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曾公①諱鞏,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人。是時宋興八十徐年,異材間出。歐陽文忠公赫然特起,為學者宗師。公稍后出,遂與文忠公齊名。其所為文,落紙輒為人傳去,不旬月而周天下。
其材雖不大施,而所治常出人上。為司法,論決重輕,能盡法意。又設方略,明賞購,急追捕,且開人自告②,故盜發(fā)輒得。有葛友者,屢剽民家,以名捕不獲。一日自出告其黨。公與袍帶酒食,假以騎從,輦③所購金帛隨之,夸徇四境。盜聞多出自首。友智力兼人,公外示彰顯,實欲攜貳④其徒,使之不能復合也。至是,州郡肅清,民外戶不閉,道不拾遺。
公為人除大患者既如此,至于振理頹壞,紀綱具修,所至皆然也,襄州繼有大獄,速系充滿,有執(zhí)以為死罪者,公至,閱囚牘,法當勿論,即日縱去,并釋者百馀人。
公性謹嚴,正己守廉。于門生故吏,以幣交者,一無所受。公挺立無所附,遠跡權責,由是愛公者少。賴天子明圣,察公賢,諭之曰:“以卿才學,宜為眾所忌也?!彼炝艄煛9喔屑^勵,有所自效。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在職百馀日,不幸屬疾,以至不起。始公之進,天下相慶,以為得人,謂且大用。及聞公歿,皆嘆息相吊,以謂公之志卒不大施于世,其命也夫!
(選自曾策《曾舍人鞏行狀》,有刪減)
①曾公:指曾鞏,北宋官員、文學家、史學家。②開人自告:鼓勵主動向官府投案。③輦:古代指車,此處做動詞,車載。④攜貳:離間
11.下列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異材間出間:間或、斷斷續(xù)續(xù)
B.明賞購購:懸賞征求
C.夸徇四境徇:巡行
D.法當勿論論:議論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
B.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
C.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
D.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鞏治理有方,成果超越常人。他采用離間計,有力地打擊了盜賊團伙,使得州郡清平無事。
B.曾鞏完備法規(guī),整治頹廢敗壞的風氣。他到任襄州,披閱刑獄案卷,依據(jù)法律條文來準確判案。
C.曾鞏持身守正、無所攀附,因此天下欣賞他的人很少,所幸天子十分圣明,慧眼識才,將他留在京師。
D.曾鞏能力出眾,才華橫溢,聽聞他去世,世人都感嘆惋惜他的才志最終不能在世間大加施展。
14.請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其所為文,落紙輒為人傳去,不旬月而周天下。
11.D12.B13.C
14.曾鞏(公)寫的文章,剛剛寫成就被人傳誦開去,不超過一個月天下全都知道了。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D.有誤。句意:按照法律應當不追究的。論:追究,判定。
故選D。
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
本句句意:多次在便殿奉詔陳述意見,說的都是從大局出發(fā),務求開闊皇上胸懷,皇上沒有不欣然接納的,(且)打算委以重任。
“數(shù)對便殿”,陳述多次在便殿奉詔陳述意見;“所言皆大體”,陳述“數(shù)對便殿”的內(nèi)容;“務開廣上意”,陳述“數(shù)對便殿”的目的;“上未嘗不從容領納”,陳述“數(shù)對便殿”的效果;“期以大任”,陳述“數(shù)對便殿”的結(jié)果。
故斷句:數(shù)對便殿/所言皆大體/務開廣上意/上未嘗不從容領納/期以大任。
故選B。
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正確理解。
C.“因此天下欣賞他的人很少”,理解有誤。根據(jù)原文第④段“公挺立無所附,遠跡權責,由是愛公者少。賴天子明圣,察公賢”可知,欣賞他的人很少的是權貴;
故選C。
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子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注意重點詞的解釋:其,代詞,他,指曾公。所為文,寫的文章。輒,就。為人傳去,被人傳誦開去。不旬月,不超過一個月。旬,滿;整整。周,遍及。
點睛】參考譯文:
曾公名鞏,字子固,是建昌軍南豐人。當時宋朝興起八十余年,有特殊才能的人間或出現(xiàn)。歐陽文忠公聲名鵲起,成為求學者尊崇的楷模。曾公緊隨文忠公之后,于是與文忠公齊名。曾公寫的文章,剛剛寫成,就被人傳誦開去,不超過一個月天下全都知道了。
曾公的才能雖然沒有完全施展,治理的成果卻常超過其他人。掌管司法,判決罪行輕重,都能完全體現(xiàn)法律的意旨。又制定策略,明確懸賞征求的方案,急速追查搜捕,而且鼓勵主動向官府投案,所以案件(剛一)發(fā)生就能破案。有個叫葛友的,多次劫掠百姓,(官府)通緝卻緝捕不到。一天,自己投案告發(fā)了同黨。曾鞏給他衣袍和酒食,給他馬和隨從,(還)用車載著所購買的金帛跟隨他,(讓他)在轄區(qū)內(nèi)四處巡行夸耀。別的盜賊聽說后,大多主動投案。葛友的才智和勇力超過一般人,曾鞏(替其獎賞)置于明顯之處,實際是想離間他的同伙,讓他們無法再勾結(jié)在一起。至此,州郡清平無事,家家戶戶(晚上)不用關大門,財物遺失在路上沒人會據(jù)為己有。
曾公為百姓除去大患是這樣,至于整治頹廢敗壞的風氣,(讓)法制完備,所到之處都是如此。襄州連續(xù)有重大的案件,拘囚填滿牢房,有被逮捕判死罪的,曾公到任,披閱刑獄案卷,按照法律應當不追究的,當日放走,一起被釋放的有百余人。
曾公慎重嚴肅,清廉自守。門生和過去的屬吏用錢財和他交往的,一概不接受。曾公持身正直、無所攀附,遠離權貴,因此欣賞曾公的人很少。所幸天子明達,了解曾公賢明,對曾公說:“以你的才學,應該被眾人忌妒。”于是將曾公留在京師。曾公也心存感激,奮發(fā)振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多次在便殿奉詔陳述意見,說的都是從大局出發(fā),務求開闊皇上胸懷,皇上沒有不欣然接納的,(且)打算委以重任。在任百余天,不幸生病,以至于一病不起。曾公剛剛升任時,天下共同慶賀,認為(國家)得到德才兼?zhèn)涞娜?,定會委以重任。等到聽聞曾公去世,大家都感嘆惋惜,認為曾公的才志最終不能在世間大加施展,這是命?。?/p>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5月調(diào)考九年級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魏源,字文淵,建昌縣人。永樂四年進士,除.監(jiān)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黃子威誣,奏減浙東瀕海漁課。巡按陜西,西安大疫,療活.甚眾。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從之。兩遭喪,俱起復。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轉(zhuǎn)徙。帝以源廉正有為,命為左布政使,俾馳驛之任。
英宗即位,進尚書。正統(tǒng)二年命整飭大同、宣府諸邊,許便宜行事。源遣都督僉事李謙守獨石。按行天城、朔州諸險要,令將吏分守。設威遠衛(wèi),增修開平、龍門城,從獨石抵宣府,增置墩堠①。免屯軍租一年,儲火器為邊備,諸依權貴避役者悉括歸伍。尋以宣、大軍務久弛,請召還巡撫僉都御史盧睿,而薦兵部侍郎于謙為鎮(zhèn)守參贊。于是言官以臨邊擅易置大臣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勞,置不問。
歲旱,錄上疑獄,且請推行于天下,報.可。旋坐.決獄不當,與侍郎何文淵俱下獄。累月,釋還職。源在刑部久,議獄多平恕。陜西僉事計資言,武臣雜犯等罪,予半俸,謫極邊。源以所言深刻,奏寢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②。八年致仕,卒。
(節(jié)選自《明史·列傳第四十八》)
①墩堠:瞭望敵情的堡壘。②朝朔望:在初一和十五這兩日上朝。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除監(jiān)察御史除:授予官職。B.療活甚眾活:救活。
C.且請推行于天下,報報:上報。D.旋坐決獄不當坐:因……犯罪。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A.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B.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C.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D.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源勤政愛民,辨明松江知府黃子威被誣陷的事,上奏減免浙東沿海一帶漁民的賦稅。
B.魏源被派去整治大同、宣府等邊務,皇帝準許他根據(jù)情況自行決斷處理事情。
C.魏源治邊時,請求換掉不稱職的官員,卻被諫官以臨邊擅自更換設置大臣為罪名彈劾。
D.魏源在刑部任職時,他認為計資的建議過于苛刻,奏請停止,得到皇帝認可。
14.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帝以源廉正有為,命為左布政使,俾馳驛之任。
參考譯文:
魏源,字文淵,建昌縣人。永樂四年考中進士,授職監(jiān)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黃子威被誣陷的事,上奏減免浙東沿海一帶漁民的課稅。魏源巡視考察陜西,西安發(fā)生大瘟疫,治療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說:“各官府糧倉儲存的糧食有1090多萬石,足以維持10年?,F(xiàn)如今百姓因發(fā)生瘟疫而妨害了農(nóng)事,我請求(讓他們)交納鈔券代替兩稅的一半?!被实勐爮牧怂恼埱蟆K麅纱卧庥龈改竼适?,都在守喪期間被重新任用。宣德五年,黃河以南地區(qū)因干旱發(fā)生饑荒,百姓大多輾轉(zhuǎn)遷徙。皇帝認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為,任命他為左布政使,讓他乘驛馬快速赴任。
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書。正統(tǒng)二年,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邊鎮(zhèn),準許他根據(jù)情況自行決斷處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僉事李謙守衛(wèi)獨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將吏分區(qū)守衛(wèi)。設置威遠衛(wèi),增加修筑開平和龍門城,從獨石到宣府,增設瞭望敵情的堡壘。免除屯軍租稅一年,儲存火器作為邊防裝備,那些依附權貴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編到軍隊中。不久,因為宣府、大同的軍務長久松懈,請求朝廷召回巡撫僉都御史盧睿,推薦兵部侍郎于謙為鎮(zhèn)守參贊。這時,諫官把身臨邊關擅自更換設置大臣作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彈劾他?;实壅J為魏源有功勞,放置不予追究。
有一年發(fā)生旱災,魏源審核上奏疑難案件,并且請求推行到全國,朝廷批復同意。不久因斷案不當獲罪,跟侍郎何文淵一起被關進監(jiān)獄。過了幾個月,魏源被釋放并官復原職。魏源在刑部時間長,斷案大多平和寬緩。陜西僉事計資說,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專類罪名,給予俸祿減半(的懲罰),并貶黜到最邊遠的地方。魏源認為他所說的過于苛刻,上奏停止這一做法。六年,因為腳病,朝廷特命他只須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八年,退休回家,去世。
(1)本題考查詞語解釋。
ABD.正確。
C.有誤,報,回復,批復。
故選:C。
(2)本題考查句子斷句。
句意:上奏說:“各官府糧倉儲存的糧食有1090多萬石,足以維持10年。現(xiàn)如今百姓因發(fā)生瘟疫而妨害了農(nóng)事,我請求(讓他們)交納鈔券代替兩稅的一半?!惫士蓴酁椋鹤嘌?諸府倉粟積一千九十余萬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農(nóng)/請輸鈔代兩稅之半。
故選:B。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
ABC.正確。
D.有誤,“得到皇帝認可”無依據(jù)。
故選:D。
(4)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重點詞:以,認為;俾,讓;馳,騎快馬跑。之,到。句意:皇帝認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為,任命(他)擔任左布政使,讓(他)乘驛馬快速到(河南)赴任。
解析:
(1)C
(2)B
(3)D
(4)皇帝認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為,任命(他)擔任左布政使,讓(他)乘驛馬快速到(河南)赴任。
文言文翻譯方法:
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xiàn)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shù)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詞。
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xiàn)代漢語沒有相當?shù)脑~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xiàn)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shù)脑~,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于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
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xiàn)代漢語語法格式,調(diào)整語序。凡是與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結(jié)構(gòu)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diào)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于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
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xiàn)代漢語中意義相當?shù)脑~去替換。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qū)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測試語文模擬試卷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沛公西入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shù),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張良曰:“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將皆爭走爭:爭相,爭先恐后B.以此沛公得具知具:具有,具備
C.皆秦所以亡也所以:……的原因D.且忠言逆耳利于行逆:抵觸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A.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B.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C.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D.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沛公帶兵進入咸陽城,眾將領爭先恐后去瓜分財寶,唯有蕭何不同。
B.樊噲直接勸諫沛公,貪戀奢麗之物使得秦朝覆滅,希望他以此為鑒,沛公不聽。
C.張良以秦朝滅亡的教訓告訴沛公不可助桀為虐,要善于采納逆耳忠言。
D.沛公最終聽信了張良的建議,命令軍隊從咸陽撤出,返還到霸上駐軍。
14.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
11.B(具:詳細,全面。)
12.A
13.D(從咸陽撤出,返還到霸上駐軍是樊噲的建議而不是張良的。)
14.譯:您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做一個富翁啊這些奢侈華麗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滅的東西。您要他們有什么用呀(“欲”“為”“皆”“所以”各1分,句意準確通順2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劉邦領兵向西進入咸陽,眾將領都爭先恐后地奔往秦朝貯藏金帛財物的府庫,瓜分財寶。唯獨蕭何率先入宮,取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圖冊、文書、戶籍簿等檔案收藏起來,劉邦借此全面了解了天下的山川要塞、戶口的多少及財力物力強弱的分布。劉邦看到秦王朝的宮室、帷帳、名種狗馬、貴重寶器和宮女數(shù)以千計,便想留下來在皇宮中居住。樊噲勸諫說:“您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做一個富翁啊這些奢侈華麗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滅的東西。您要他們有什么用呀望您盡快返回霸上,不要滯留在宮里!”劉邦不聽。張良說:“秦朝因為不實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夠來到這里。而為天下人鏟除殘余的秦軍,應如同喪服在身,把撫慰人民作為根本?,F(xiàn)在剛剛進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樂,這即是人們所說的‘助桀為虐’了。況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望您能聽取樊噲的勸告!”劉邦于是率軍返回霸上。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中考5月調(diào)考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辛亥,皇帝①即阼,謁高廟。右丞相平徙為左丞相,太尉勃為右丞相,大將軍灌嬰為太尉。諸呂②所奪齊楚故地,皆復與之。
五月,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當刑,詔逮獄徙系長安。太倉公無男,有女五人。太倉公將行會逮,罵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緩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緹縈自傷泣,乃隨其父至長安,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妾愿沒入為官婢,贖父刑罪,使得自新。”書奏天子,天子憐悲其意,乃下詔曰:“蓋聞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僇③,而民不犯。何則?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歟?吾甚自愧。故夫馴道不純而愚民陷焉。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憐之。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遂除肉刑。
①皇帝:指孝文帝劉恒。②諸呂:指呂后的一些親信。③僇(lù):侮辱,羞辱。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右丞相平徙為左丞相徙:調(diào)職B.詔逮獄徙系長安系:關聯(lián)
C.有緩急非有益也緩急:緊要關頭D.今人有過過:過失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A.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B.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C.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D.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孝文帝將從前諸呂所侵占的齊、楚等國的故地,都歸還給了各國。
B.緹縈為父請求,希望能讓父親被收入官府為奴,有機會改正過錯。
C.孝文帝認為只需讓罪犯感到恥辱,就足夠讓所有吏民引以為戒了。
D.緹縈的孝心和膽識得到了孝文帝的憐憫,最終廢除了殘酷的肉刑。
14.請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
11.B(系:拘囚)(3分)
12.C(3分)
13.B(緹縈希望自己被收入官府做奴隸,贖父親的刑罪,使父親能有機會改過自新。)
14.共6分,“或”“行”“道”“毋”各1分,整體句意正確2分。
有的人(即使)他們想改正行為(品行、德行)、做好的事情,也都沒有辦法實現(xiàn)了(沒有一點辦法了或無路可走了)。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中考模擬測驗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嘗學于曾子,事魯君。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馀人,而東出衛(wèi)郭門。與其母訣,嚙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wèi)。遂事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是棄衛(wèi)也?!濒斁芍x吳起。
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庇谑且詾閷?,擊秦,拔五城。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蔽暮钜詤瞧鹕朴帽⒘奖M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事魯君事:侍奉B.魯欲將吳起將:率領
C.則諸侯圖魯圖:謀取D.謝吳起謝:辭退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A.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B.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C.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D.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吳起為了打消魯君的疑慮,不僅殺了自己的妻子,還主動攻打齊國并大敗對方。
B.魯國有人詆毀吳起,說他曾殺了三十多個譏笑他的人并且發(fā)誓不做卿相不回國。
C.魏文侯因吳起有軍事才能,予以重用。吳起投靠魏文侯后攻打秦國,立下戰(zhàn)功。
D.吳起帶兵,與士卒同甘共苦,曾親自為士卒吸吮毒瘡中的膿液,深得士卒之心。
14.請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11.B(將:任命……做主將。)(3分)
12.C(3分)
13.A(吳起攻打齊國是在打消了魯君的顧慮以后,被魯君任命為主將抵擋齊人的進攻,并非為了打消顧慮而為之。)(3分)
14.共6分,“居”“頃之”“終”“歸”“薄”“絕”各1分。
過了不久,他母親死了,吳起最終也沒有回去奔喪。曾子看不起他,和他斷絕了師徒關系。
文言文參考譯文
吳起是衛(wèi)國人,善于用兵。曾經(jīng)向曾子求學,侍奉魯國國君。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主將,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吳起在這時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魯君最終任命他做了主將。他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這時魯國有人詆毀吳起:“吳起為人,是猜疑殘忍的。他年少的時候,家里積蓄足有千金,在外邊求官沒有結(jié)果,最終把家產(chǎn)也蕩盡了,同鄉(xiāng)鄰里的人笑話他,他就殺掉三十多個譏笑自己的人,然后從衛(wèi)國的東門逃跑了。他和母親訣別時,咬著自己的胳膊發(fā)誓說:‘我吳起不做卿相,絕不再回衛(wèi)國。’于是就拜曾子為師。過了不久,他母親死了,吳起最終也沒有回去奔喪。曾子看不起他,并和他斷絕了師徒關系。吳起就到魯國去,學習兵法來侍奉魯君。魯君懷疑他,吳起就殺掉妻子用來謀求主將的職位。魯國雖然是個小國,現(xiàn)在卻有了戰(zhàn)勝國的名聲,那么諸侯各國就要來謀算魯國了。況且魯國和衛(wèi)國是兄弟國家,魯君要是重用吳起,就等于拋棄了衛(wèi)國。”魯君對此心有疑慮,就辭退了吳起。
這時,吳起聽說魏國文侯賢明,想去侍奉他。文侯問李克說:“吳起這個人怎么樣啊”李克回答說:“吳起貪戀成名而愛好女色。然而要說到帶兵打仗,就是司馬穰苴也超不過他?!庇谑俏何暮罹桶阉蚊鼮橹鲗ⅲゴ蚯貒?,奪取了五座城池。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扎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就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膿液,怎么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zhàn)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里。如今吳將軍又為我的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么時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蔽何暮钜驗閰瞧鹕朴谟帽蛘?,廉潔不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將士的歡心,就任命他為西河太守,來抵抗秦國和韓國。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中考模擬語文試卷
五.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第11-14題。(15分)
陳敬瑄惡顧彥朗與王建相親,恐其合兵圖己,謀于田令孜,令孜曰:“建,吾子也,不為楊興元所容,故作賊耳。今折簡召之,可致麾下?!蹦饲彩挂詴僦ù笙?,詣梓州見彥朗曰:“十軍阿父見召,當往省之。因見陳太師,求一大州,若得之,私恩足矣!”乃留其家于梓州,率麾精兵二千,與從子宗歲、假子宗瑤、宗弼、宗侃、宗弁俱西。
建至鹿頭關,西川參謀李義謂敬瑄曰:“王建,虎也,奈何延之入室!彼安肯為公下乎!”敬瑄悔,亟遣人止之,且增修守備。建怒,破關而進,敗漢州刺史張頊于綿竹,遂拔漢州,進軍學射山,又敗西川將句惟立于蠶北,又拔德陽。敬瑄遣使讓之,對曰:“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碧锪钭蔚菢俏恐I之,建與諸將于清遠橋上髡發(fā)羅拜,曰:“今既無歸,且辭阿父作賊矣!”顧彥朗以其弟彥暉為漢州刺史,發(fā)兵助建,急攻成都,三日不克而退,還屯漢州。敬瑄告難于朝,詔遣中使和解之,又令李茂貞以書諭之,皆不從。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七十三》,有刪改)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詣梓州見彥朗詣:拜訪B.當往省之?。禾酵?/p>
C.敬瑄遣使讓之讓:責備D.田令孜登樓慰諭之諭:勸說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A.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B.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C.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D.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13.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敬瑄擔心顧彥朗與王建會合謀算計自己,便和田令孜商量解決辦法。
B.王建收到田令孜寫的信后,便去投陳敬瑄門下,還得到了一個大州。
C.王建發(fā)現(xiàn)陳敬瑄阻止他西進,先后攻克了鹿頭關、漢州、德陽等地。
D.顧彥朗幫助王建進攻成都,三天沒有攻打下來,撤軍回到漢州駐扎。
14.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王建,虎也,奈何延之入室!彼安肯為公下乎!
11.A(詣:到)
12.C(十軍阿父召我來,乃門而拒之,重為顧公所疑,進退無歸矣。)
13.B(原文說的是“因見陳太師,求一大州,若得之,私恩足矣”,指向陳敬瑄要一個大州,如果得到了便滿足了自己的愿望)
14.王建這個人,是一頭猛虎,怎么能引他入室呢他哪里會甘心情愿地在你的手下!
(“……,……也”判斷句式1分,“奈何”怎么能1分,“延”引進1分,“安”哪里、怎么1分,“下”位居下位的人、手下1分,語氣、句意1分)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中考五月模擬語文試題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1-14題。(15分)
三國魏明帝景初二年,召司馬懿于長安詣京師,使將兵往遼東討公孫淵。帝曰:“四千里征伐,度淵以何計得策?”懿曰:“棄城預走,上計也;據(jù)遼水以拒大軍,其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曰:“三者何出?”懿曰:“唯明君能量彼我,預有所棄,此非淵所及也?!彼爝M兵。淵遣將帥步騎數(shù)萬屯遼隧,圍塹二十余里。諸將欲擊之,懿曰:“此欲老吾兵,攻之正墮其計。彼大眾在此,巢穴空虛。直抵襄平,出其不意,破之必矣?!蹦硕鄰埰鞄?,欲出其南,賊盡銳赴之。懿潛濟以出其北棄賊直趨襄平賊將戰(zhàn)敗懿圍襄平。諸將請攻之,懿不聽。陳珪曰:“昔攻上庸,旬日之半破堅城,斬孟達。今日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小企業(yè)聘用人員勞動合同書
- 購銷合同紙箱購銷合同
- 股份制企業(yè)合同樣本集
- 汽車修理廠場地租賃合同
- 健身器材租賃合同
- Unit 4 Sharing Using Language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二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四冊
-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生活中的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藥事管理法規(gu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城市學院《作物生物信息學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中僑職業(yè)技術大學《獸醫(yī)流行病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英語試題
- 2025-2030年中國青海省旅游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發(fā)展趨向研判報告
- 人力資源部門2023年度招聘效果分析
-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1章 單元綜合測試卷(北師版 2025年春)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下冊課件 Unit1第1課時Startup
- 2025廣東珠海高新區(qū)科技產(chǎn)業(yè)局招聘專員1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數(shù)學-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質(zhì)量監(jiān)測(二)試卷和答案(泉州二模)
- 員工行為守則及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 3學會反思 第一課時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2024年國土個人工作總結(jié)樣本(3篇)
- 無人機法律法規(guī)與安全飛行 第2版民用航空人員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