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_第1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_第2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_第3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_第4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射陽縣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

語文試卷

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人之生必然會追求巧,巧,即技巧、技能。老子所說的大巧,卻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憑借人工可以達到的,而大巧作為最高的巧,是對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絕對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老子以“拙”來表述。

老子為什么將笨拙的狀態(tài)作為最高、最完美的巧?這涉及到老子關于天工和人為關系的思想。老子認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稱之為“天巧”,自然而然,不勞人為。從人的技術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從天的角度看,它又蘊涵著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純全之美。在老子看來,一般意義上的技術之巧,其實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機心的巧。機心即偽飾,偽飾即不能自然而然。如果說它有什么巧的話,也是局部的巧、矯情的巧。這樣的巧是對自然狀態(tài)的破壞,也是對人和諧生命的破壞。

大巧若拙,強調的是素樸純全的美,自然天成,不強為,無機心,不造作,樸素而不追求浮華。放棄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也即放棄對“巧”的追求。拙,在老子看來,就是素樸。道家認為,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大巧若拙,突出了中國哲學與天為徒的思想。在老子的宇宙論思想中,賦予天(自然)作為創(chuàng)造性本體的特性,老子哲學中的天取代了原始宗教中的至上神地位,成為人的文化創(chuàng)造永恒的范本。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就是要回到天的角度來討論問題,從天的角度尋找智慧的根源、生生的根源。

大巧若拙,突出了道家哲學在其源頭就存在的“反智(此指知識,而不是智慧)主義”傾向。在老子看來,人企圖運用知識改變世界,是一種愚蠢的文化沖動。老子強調拙,是因機心流行、文明發(fā)展所帶來的虛偽性而提出的。他倡導一種自然而然的哲學。老子時代的繁縟虛華當然和現(xiàn)今無法相比,但相對而言,那個時代也有了很高的文明。文明所帶來的虛榮奢華席卷著這個時期,可以說是“欲望的時代”,重視人的欲望享受,將世界客體化、對象化、異己化。老子反思這樣的“流行文化”:這樣的所謂文明,是不是符合人的真性?老子提倡“為腹”,如王弼說:“為腹者以物養(yǎng)己,為目者以物役己”,就是融于世界中,與世界相悠游,不是靠機心去破壞這個世界,而是與世界同在,以“大是懵懂”的智慧滋養(yǎng)生命。

守拙更是一種人生境界。陶淵明不僅以其詩垂范后世,而且也以他的人格風標衣被百世,這并不在于他選擇了退隱,不為官,而在于他樹立了一種本然素樸的精神風范?!伴_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歸去的是他生命的園田。并不是農耕牧歌更適合他,而是自然率真的境界更適合他的生命棲居。

大巧若拙,明道若昧,見小若明,糊涂中有聰明,癡心中有智慧。

(摘編自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

材料二:

被命名為“小冰”的機器人寫的一部詩集出版上市了,微軟的設計者寄了些作品給我看,并告訴我“小冰”是用100個小時,“學習”了自1920年代以來519位中國現(xiàn)代詩人的所有作品,并進行了多達10000次迭代后完成的。

我的印象是,這部詩集提供了一本不好的詩的范例。冷酷、無心,修辭的空轉,東一句西一句隨意組合,意象缺乏內在邏輯,軟語浮詞,令人生厭的油腔滑調,原材料來自平庸之句。這個軟件對詩的理解是電視臺詩歌朗誦會的水平。這個軟件設計不出靈性,設計不了“詩成泣鬼神”。

機器人還有一點無法模仿,就是語感。機器人好像是一種翻譯,它失去了來自詩人生命的語感。就像電腦設計的漢字,與手寫的漢字不同,沒有書寫者個人的手感。語感是現(xiàn)代詩的最重要的東西。壞的詩都有某種機器人詩的風格,沒有靈性。保持靈性,是人最古老的事業(yè),孔子教導,“仁者人也”,仁就是一種靈性,一種超越性。本雅明所謂的“靈光消逝”,其實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最深刻的擔憂,人永遠害怕靈光消逝,被物奴役,重返物的黑暗。

小冰詩集只是一個語言游戲而已。我擔憂的只是此事后面的世界觀,一切都交給未來、技術。將最古老的詩祭也交給機器,你幾千年的祭有什么了不起?我100個小時就可以搞定。

在老中國的世界里,這些不是不會,而是不為,所謂非禮勿視,居敬,對天地神人懷著敬畏之心。我曾經在西安的博物館看到泰人制作的工具,類似游標卡尺的東西那時候就出現(xiàn)了,但后來消失了。中國文明不是落后,而是世界觀決定的有所為,有所不為。許多技術在遠古半途而廢,因為那時代的人們意識到無德的后果,德被重視,乃是先知對人的生存經驗的總結,沒有超越性的技術最終將令人失去人之道。德需要宗教式的居敬、敬畏、慎獨、自我節(jié)制。技術無德、不仁,技術是無限的,技術比德更有誘惑力,它滿足欲望,欲望也是無限的。

機器人開始在古老的詩國寫詩,機器人開始在古老的棋盤上下棋。其實不是什么好消息,“一種可怕的美已經誕生”(葉芝),最終人們將發(fā)現(xiàn),它并不美。

(摘編自于堅《一種可怕的美已經誕生》)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老子反對技術之巧,因為出自人的機心,是一種偽飾,破壞了自然狀態(tài)和生命和諧。

B.在老子看來,對“巧”的追求包含著對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是一種刻意的行為。

C.老子認為用知識改變世界是愚蠢的文化沖動,帶來虛華的文明,未必符合人的真性。

D.機器人“小冰”的詩集缺乏靈性,沒有語感,喪失神性,這預示了詩歌時代的終結。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巧若拙屬于道家思想,作為一個哲學命題,它主要思考天工和人為之間的關系。

B.守拙的哲學,是一種人生境界,促使人歸隱田園,返回性靈的恬淡和內心的體悟。

C.兩則材料都表述了排斥技術主義的思想,強調物質的巧并不能代替生命的體驗。

D.兩則材料都運用了舉例論證、引用論證的方法,語言鮮明,具有較強的論證力度。

3.結合材料一的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大巧若拙”觀點的一項是(3分)()

A.老子《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p>

B.莊子《天地》:“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p>

C.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沖淡》:“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p>

D.劉慈欣認為:“只要科學和技術在不斷發(fā)展,人類一定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述思路。(4分)

5.近年來,AI(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進入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從“小冰”出版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到首個華語科幻AI人機共創(chuàng)寫作實驗項目《共生紀》,再到ChatGPT模仿詩人寫詩……“人工智能”能否寫出比肩人類智慧的文學作品?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給女兒的信

董橋

綺綺:

①你信上說你那兒秋意漸濃,你早晚上課上圖書館都記得披毛衣,也記得多吃蔬菜水果,我很放心。其實,收到你的信就很放心了,何況你信上說你會好好照顧自己!明明知道你都那么大了,當然學會了順著我的心意說些教我放心的話,但是,你在信末順手寫了這兩三句話,我竟放心得不得了!前幾個月送你去上學的時候,我心里真舍不得,也真拿不定主意,可是又不能讓你知道,怕你更難過。那幾個晚上,我在旅館里跟你說的話,聽來是在安慰你,鼓勵你,其實也在安慰我自己,鼓勵我自己。

②那天跟你去看你的學校,我無端想到陳之藩先生《旅美小簡》里那篇《失根的蘭花》。你的學校跟他去的那家費城郊區(qū)的大學一樣,“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陰”,難怪他想起北平公園里的花花草草,“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它們的背景應該是來今雨軒,應該是諧趣園,應該是宮殿階臺,或亭閣柵欄”。我當時不是告訴你說,這個校園跟我在臺南的校園有點像嗎?可是你競說很像你在英國那家中學的校園,也像你在香港那家中學的校園。你看,人一懷舊,記憶就不老實了,眼睛就來騙人了。你爺爺當年久客南洋,也忘不了唐山的一山一水,他的《燕廬札記》里有這樣幾句話:“予寓之燕,兩麻不下百余;每當夕陽西下、炊煙四起時,頗有倦鳥思還之態(tài)。吾人離鄉(xiāng)背井,久客異方,對此倦鳥歸巢,能不感慨系之!……”你記得我們倫敦家里那幅小小的版畫吧?那是我偶然在大英博物館斜對面一家破店里看到的,刻的既然是幾只飛燕,刻工雖不很好,我還是買回家里掛,因為爺爺在世時喜歡燕子!你信不信:“懷鄉(xiāng)”是一種癖性,會一代一代傳下去。你說你在唐人街里買了一大堆中國罐頭雪菜和皮蛋在宿舍里弄宵夜吃,爺爺知道了一定又心疼又高興,“雖說她滿身是維多利亞衣櫥里的樟腦味道!”他會說。爺爺在這種事情上最不講理。他久客異方,嘴里雖懂得說“大抵心安即是家”,心事無奈跟陳之藩先生說的一樣:“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你說你喜歡弟弟給你的信上說的那句話:“想家你就哭吧,哭了會痛快的?!钡艿懿欢危苟c心理。想家、思鄉(xiāng)、愛國、懷舊是心理在作祟,未必是政治搞的鬼。二次大戰(zhàn)期間,英國政府到處貼海報,鼓勵壯丁從軍報國;海報上畫的是一些英國女人倚門揮別丈夫、情人,上面寫著:“英國婦女說:去吧!”不必搬出愛國論調,攻心一攻就破了!

③對了,不要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課堂上和教科書里;多抽空交朋友,多出去逛逛。老遠跑到外國去,不是為了拿一張文憑回來見我。學生活比拿文憑要難。要懂得過快快樂樂的生活,要會過各種不同的生活。不要擔心自己荒廢中文,至于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傳統(tǒng),看來你也染上了爺爺的癖性,不論到哪里都改不過來了。不信你等著看。這可不是什么狗屁哲學家放的狗屁。兩位牛津教授一邊散步一邊聊天,其中一位說:“鄰居有個小孩很希望見見拿破侖,我說:這可辦不到。他問我為什么,我說因為拿破侖是古人,而你不可能從一百三四十年前就活到現(xiàn)在還沒死。他不信;我說因為這是說不通的,正如我們不能說:你可以同時活在兩個地方或者說你可以回到古代去。小孩于是說:既然只是說不通和說得通的問題,我們換一換說法不就成了嗎?你說我該怎么回答這小孩?”另一位教授說:“讓他去試吧,試試回到古代去。試一試并不犯法。讓他試,看他試出個什么來?!蹦憧?,怎么說都沒用;自己試一試就知道了。每一代的中國人都在試著回到古代的中國去,勸也勸不來;雪菜和皮蛋就這樣傳到外國去了,還有爺爺的燕子;你放心。

④忘了告訴你:那天跟你在美國買到的那張藏書票已經鑲了鏡框掛在我書房里了:約翰遜博士真兇,把老書商打得直哆嗦,妙極了!這種玩意兒這里買不到,外國才有。糟糕!

爸爸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6.下列對作品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之藩先生《旅美小簡》里《失根的蘭花》中對學校的描述,和女兒在英國和香港讀書的學校,以及在臺南的校園風景布局皆處處相似。

B.“人一懷舊,記憶就不老實了,眼睛就來騙人了”,說明人對故土的感情越深,越容易將故土的回憶與眼前的現(xiàn)實重疊,以至于眼前處處都似故土。

C.文中講述二戰(zhàn)期間英國用“攻心”畫面的海報鼓勵壯丁從軍報國的故事,說明“想家、思鄉(xiāng)、愛國、懷舊是心理在作祟,未必是政治搞的鬼”。

D.鼓勵女兒留學期間,不要只會學習,要多結交朋友,多開闊視野,學會過快樂的生活和不同的生活,可見父親思想的開明。

7.下列對作品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中多處引用陳之藩《失根的蘭花》中的語句,表述了飄零異邦之人共有的悲涼惆悵之情。

B.爺爺喜愛燕子,寫作的文集名為《燕廬札記》,家中飛燕的版畫……可見“燕子”這一意象頗有象征意味。

C.文中寫兩位牛津教授散步聊天談到的小孩,看似“閑筆”,實則說明人思鄉(xiāng)念家、愛國懷舊之情難以改變,也無法用道理說清。

D.本文兼具學識的知性與詩意的感性,既有信手拈來的中西典故,又有對女兒心理的生動描繪,表現(xiàn)對女兒的牽掛之情。

8.文中多次提及“爺爺”,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這一人物形象。(6分)

9.結尾“糟糕”一詞包含怎樣的情感?請談談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二年春,關東諸將以朝廷幼沖,迫于董卓,幽州牧劉虞宗室賢俊,欲共立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舉兵而遠近莫不響應者,以義動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國之釁,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諸君北面,我自西向?!?/p>

初,荀淑有孫曰或,聞曹操有雄略,乃去紹從操,曰:“自天子蒙塵,將軍首唱義兵,今義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懷感舊之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操乃遣揚州中郎將曾洪將兵西迎天天子,董承等據險拒之,洪不得進。操引董昭并坐,問曰:“今當施何計?”昭曰:“將軍誅暴亂,五伯之功也。今留匡弼,事勢不便,惟有移駕幸許耳?!辈僭唬骸吧?!”遂遷都許。

詔書下袁紹,責以“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但擅相討伐”。紹上書深自陳訴,患其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說曹操宜徙都鄄城。操拒之。

初,郭嘉往見袁紹,紹甚敬禮之。居數十日,謂紹謀臣辛評、郭圖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機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yè)難矣吾將更舉而求主,子盍去乎?”二人曰:“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歸之,且今最強,去將何之?”嘉知其不寤,不復言,遂去之。操召見,與論天下事,喜曰:“使孤成大業(yè)者,必此人也?!?/p>

曹操以袁紹新破,欲以其間擊劉表。荀彧曰:“紹既新敗,宜乘其困遂定之;若紹收其余燼,乘虛以出人后,則公事去矣?!辈倌酥埂J?,董昭言于曹操曰:“自古以來,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蹦伺c列侯諸將議,以丞相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荀彧以為:“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不宜如此?!辈儆墒遣粣??;蛞约擦魤鄞?,飲藥而卒。

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而獨稱管仲之仁,豈非以其輔佐齊桓,大濟生民乎!荀彧佐魏武而興之,其功豈在管仲之后乎!而杜牧乃以為“彧之功魏武取兗州則比之高、光①,官渡不令還許則比之楚、漢,及事就功畢,乃欲邀名于漢代?!背家詾槭刮何錇榈郏瑒t或為佐命元功,彧不利此而利于殺身以邀名,豈人情乎!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第九卷》,有刪改)

①高、光:分別指漢高祖劉邦和漢光武帝劉秀。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機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yè)/難矣/吾將更舉而求主

B.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機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yè)/難矣/吾將更舉而求主

C.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機/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yè)/難矣/吾將更舉而求主

D.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機/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yè),難矣/吾將更舉而求主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北面,舊指臣子拜君王,卑幼見尊長,文中是讓大家向北方帝王劉虞稱臣。

B.盍,文言副詞,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則盍反其本矣”的“盍”同義。

C.孤,中國古代王侯的自稱。古代常用來表述此意的詞語還有“寡”“不殺”。

D.九錫,古代皇帝賜給諸侯大臣中有殊勛者的九種禮器,是最高禮遇的表示。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朝廷下詔責備袁紹,認為他未盡到臣子責任,為此袁紹深感壓力,于是上書進行辯解,提出遷都主張以表述懺悔之情,被曹操拒絕。

B.關東諸將欲立幽州牧劉虞為主,曹操卻在此時意識到道義的力量,這是他后來接受荀彧等人提出的“奉迎天子”主張的重要原因,

C.曹操主張在擊敗袁紹之后進攻劉表,但荀彧卻認為遠征劉表會給袁紹殘部喘息之機,因而主張在袁紹尚未擺脫困境時將其一掃而平。

D.董昭建議曹操進爵國公,荀彧卻認為曹操應當心存漢室,這才與匡扶朝廷、安定天下的初心不相違背,荀彧因此引起了曹操的不滿。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吾等所以舉兵而遠近莫不響應者,以義動故也。

(2)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

14.司馬光和杜牧對荀彧分別持什么樣的評價態(tài)度?請簡要說明理由。(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15~16題。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念奴嬌·秣陵吊古①

屈大均②

蕭條如此,更何須,苦憶江南佳麗?;卧粤?,只為春光能醉。玉笛風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秦淮波淺,忍含如許清淚。

任爾燕子無情,飛歸舊國,又怎忘興替?;⒕猃報茨堑镁茫稚n蒼王氣③。靈谷梅花,蔣山松樹,未識何年歲。石人④猶在,問君多少能記?

①秣陵:今南京。②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③王氣:古人迷信望氣之術,認為帝王所在之地有“王氣”。④石人:明皇陵前的石雕人像。

15.下列對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兩首詞均為懷古之作,《桂枝香·金陵懷古》開篇以“初肅”呈現(xiàn)“悲秋”氛圍,《念奴嬌·秣陵吊古》開篇直抒胸臆,以“蕭條如此”的感慨奠定全詞的情感基調。

B.《桂枝香·金陵懷古》中“彩舟”“云淡”色彩鮮明,“星河”“鷺起”虛實相生。這兩句不僅生動展現(xiàn)了整幅金陵秋景圖,而且進一步開拓了詞人和讀者的觀察視野。

C.《念奴嬌·秣陵吊古》中“玉笛風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點出了當政者沉迷于笙歌管弦的聲色享樂,最終失去了政權,飽含深沉的興亡之嘆。

D.《念奴嬌·秣陵吊古》中“虎踞龍蟠”,表明金陵地勢的險要,但認為地勢雖好,也未必能長治久安,不能恃之無恐。

16.兩首詞的下片均以抒情見長,情感豐富,請加以具體賞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可以說是王安石的行事準則,也是對歷史上所有改革家剛決精神的一種概括。

(2)《諫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一句告誡君王要虛心接納臣下的意見以防止被蒙蔽,“______________”一句告誡君王自身端正才能遠離小人。

(3)《紅樓夢》中,“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描寫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氣,《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表述了同樣的意思。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8.閱讀下面的文字,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木葉”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也就是“樹葉”,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說明的??墒菃栴}卻在于: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其實“樹”倒是常見的,可是為什么單單“樹葉”就不常見了呢?般的情況,大概遇見“樹葉”的時候就都簡稱之為“葉”,這當然可以說是由于詩人們文字洗練的緣故,可是這樣的解釋是并不解決問題的,因為一遇見“木葉”的時候,情況就顯然不同起來。詩人們似乎都不再考慮文字洗練的問題,而是盡量爭取通過“木葉”來寫出①的名句。例如:“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柳惲《搗衣詩》)“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保ㄉ騺缙凇豆乓狻罚┛梢娤淳毑⒉荒茏鳛椤叭~”字獨用的理由,那么“樹葉”為什么從來就②呢?至少從來就沒有產生過精彩的詩句。而事實又正是這樣的,自從屈原以驚人的天才發(fā)現(xiàn)了“木葉”的奧妙,此后的詩人們也就再不肯輕易把它放過,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詩歌的語言中,乃又不僅限于“木葉”一詞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詩中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边@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這里的“落木”無疑正是從屈原《九歌》中的“木葉”發(fā)展來的。古代詩人們在前人的創(chuàng)造中學習,又在自己的學習中創(chuàng)造,使得中國詩歌語言如此③,這不過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題。(9分)

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也許都可以在文學中找到解析。①?余華在《我在島此讀書》中談到:“閱讀讓我知道自己是誰,讓我知道我的內心還是很寬廣的,因為我可以接納各種各樣的我所沒有經歷過的經歷,我所沒有產生過的情感。前提是,這本書跟你相遇?!睘槭裁磹凵弦恢回??《文學館之夜》第二夜就談到了②。作家李洱說,人類養(yǎng)貓某種意義上是在“養(yǎng)”自己的童年;學者戴錦華說,愛貓是一種自我的投射,是一種一生都渴望獲得的被寵溺、被關愛、被贊美的狀態(tài),然后投射到寵物身上。為什么容易敏感?作家麥家在《文學的日常》里談到:“我不懂得享受生活,不懂得歡樂,我很討厭自己,討厭自己的神經都裸露在外。無論好的還是壞的,我都會記很久?!彼f是文學③,而敏感的心顯然更容易受到傷害……

作家向我們敞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并通過趣味性的表述,給了我們對生活新的關照和思考,引發(fā)了我們的共情,讓我們從文學出發(fā),映照開闊的世界與隱秘的內心。

19.下列各句中的引號與文中畫波浪線句中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

B.1972年,(我們)終于找到了這個熔點在156~157°C的無色晶體C15H22O5,將其命名為“青蒿素”。

C.我們的一生就在我們自己的“池子”里度過,以為我們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

D.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則其所受的影響更是顯然了。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8分)

周樸園(突然抬起頭來)我聽人說你現(xiàn)在做了一件很對不起自己的事情。

周萍(驚)什——什么?

周樸園(低聲走到萍的面前)你知道你現(xiàn)在做的事是對不起你的父親么?并且——(停)——對不起你的母親么?

周萍(失措)爸爸。

周樸園(仁慈地,拿著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長子,我不愿意當著人談這件事。(停,喘一口氣,嚴厲地)我聽說我在外邊的時候,你這兩年來在家里很不規(guī)矩。

周萍(更驚恐)爸,沒有的事,沒有,沒有。

周樸園一個人敢做一件事就要敢當一件事。(甲句)

周萍(失色)爸!

周樸園公司的人說你總是在跳舞窩里鬼混,尤其是這三個月,喝酒,賭錢,整夜地不回家。

周萍哦,(喘出一口氣)您說的是——

周樸園這些事是真的么?(半晌)說實話!

周萍真的,爸爸。(紅了臉)

(選自《雷雨》第一幕)

21.臺詞常有“言外之意”,也就是潛臺詞,請分析“哦,(喘出一口氣)您說的是一一”這句話的潛臺詞。(4分)

22.上面畫線的甲句,有的版本為:“一個人敢做,就要敢當。”(乙句)你認為哪句更好?請列出兩條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語言表述準確、簡明。(4分)

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其實我覺得一個數學工所面對的世界就像王爾德和安徒生的童話中的一樣……而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其實并不知道我們在做什么,付出了多少,從他們的角度,我們多多少少是很奇怪的人?!币元毩⑸矸莸巧蠑祵W頂刊的高校副研究員邭真,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回應道。對于她而言,孤獨如同一種養(yǎng)分:“獨自面對難題或挑戰(zhàn)時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有孤膽英雄的感覺?!?/p>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射陽縣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

語文試卷

參考解析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1.D(機器人“小冰”寫詩“預示了詩歌時代的終結”,文中無依據)

2.B(守拙的哲學,并非是“歸隱田園”,文中有“這并不在于他選擇了退隱,不為官,而在于他樹立了一種本然素樸的精神風范”,可見守拙更側重內心層面)

3.D(劉慈欣的觀點表述了對科學和技術進步的樂觀態(tài)度,和“大巧若拙”不一致)

4.首先提出老子“大巧若拙”并對其內涵分析,然后分析“大巧若拙”的美學意義、哲學思想及其源頭,最后闡釋“大巧若拙”的人生意義。(意思對即可)

5.“人工智能”不能寫出比肩人類智慧的文學作品。

①人工智能文學作品是技巧,有機心,造作不自然;好的文學作品自然天成,體現(xiàn)和諧生命和自然狀態(tài);②人工智能文學作品缺乏思想、情感、靈性和語感;好的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極強的個人思想與情感表述力;③技術無德、不仁,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往往缺乏敬畏和節(jié)制;好的文學作品能體現(xiàn)價值思考。

(結合材料觀點應答“不能”,只答觀點不得分,解說每點2分,答出任意2點得4分,意思對即可)

6.A(不是為了說明“校園風景布局處處相似”,而是引出后文“人一懷舊,記憶就不老實了,眼睛就來騙人了”:說明人對故土的感情越深,對故土的回憶也就越容易時時浮上腦海,以至于眼前處處都似故土。)

7.D(“對女兒心理的生動描繪”不正確)

8.①客居他鄉(xiāng)難忘故鄉(xiāng)的游子。爺爺曾久客南洋,卻難忘故鄉(xiāng)唐山,喜歡燕子,在作品《燕廬札記》中表述思鄉(xiāng)之情;嘴里雖說“大抵心安即是家”,心里卻和陳之藩先生說的一樣“不安心”;

②固守傳統(tǒng)慈愛孫女的長輩。雖不滿意孫女“滿身是維多利亞衣櫥里的樟腦味道”,但聽說孫女在唐人街里買中國罐頭雪菜和皮蛋在宿舍里弄宵夜吃,感到又心疼又高興。(每點3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9.①“糟糕”一詞是對說出“這種玩意兒這里買不到,外國才有”后的補充,他發(fā)覺這樣說會引起女兒的思鄉(xiāng)、想家、愛國之情;②“糟糕”一詞表現(xiàn)了父女兩人親密無間的感情,是父親無心誤語后的自責,體現(xiàn)了父親對女兒的理解、體貼。(每點3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10.D11.A12.A

13.(1)之所以我們起兵后而遠近之人都來響應,是我們用正義感召了天下的緣故。(2)雖然想要勉強勸說幾句,最終也必定不被您所諒解,所以只簡單的給您回信,

不再逐一替自己辯護

14.司馬光持肯定態(tài)度,杜牧持否定態(tài)度。司馬光認為荀或輔佐曹操興起,功勞可比肩管仲。杜牧認為荀彧因“邀名”之舉而犧牲性命,實在有違人情。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袁紹只想仿效周公禮賢下士,卻不懂得用人的方法。喜歡謀略,但又優(yōu)柔寡斷。要與他共同拯救天下的大難,建立霸王之業(yè),太困難了。我將另投明主。

“徒欲”作“效”的狀語,其間不能斷開;“周公之下士”是“效”的賓語,后面斷開,排除AC;“用人之機”作“不知”的賓語,其間不能分開,排除B。

故選D。

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和古代文化常識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大家向北方帝王劉虞稱臣”錯誤。文中“北面”指向北方迎立劉虞。

B.正確?!邦痢倍际恰昂尾弧?。句意:你們?yōu)楹尾浑x去呢?/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C.正確。D.正確。

故選A。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A.“提出遷都主張以表述懺悔之情”錯誤。原文“詔書下袁紹,責以‘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但擅相討伐’。紹上書深自陳訴,患其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說曹操宜徙都鄄城。操拒之”可知,袁紹上書,竭力為自己辯解,擔心有對于自己不利的措施,想把天子遷到離自己較近的地方,他派使者去游說曹操應當遷都到鄄城。曹操拒絕了這個建議。故選A。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的原因;“遠近”,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近之人;“者……也”,判斷句;“莫”,無定代詞,沒有人。

(2)略。

1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而獨稱管仲之仁,豈非以其輔佐齊桓,大濟生民乎!荀彧佐魏武而興之,其功豈在管仲之后乎!”可知,司馬光持肯定態(tài)度,認為荀彧輔佐曹操興起,功勞可比肩管仲。

由原文“而杜牧乃以為‘彧之功魏武取兗州則比之高、光,官渡不令還許則比之楚、漢,及事就功畢,乃欲邀名于漢代。’臣以為使魏武為帝,則或為佐命元功,彧不利此而利于殺身以邀名,豈人情乎!”可知,杜牧持否定態(tài)度,杜牧認為荀彧因“邀名”之舉而犧牲性命,實在有違人情。

參考譯文:

漢獻帝初平二年春季,關東諸將因為獻帝年齡幼小,被董卓控制,而幽州牧劉虞是宗室中最賢明的,準備擁立他為皇帝。曹操說:“我們這些人起兵之后遠近的人沒有誰不響應的原因,正是由于我們的行動是正義的。如今皇帝年弱,被奸臣控制,沒有像昌邑王劉賀那樣可以導致亡國的過失,一旦你們改立別人,天下誰能接受!你們向北邊迎立劉虞,我自己向西邊去尊奉皇帝。”

當初,荀淑的孫子荀彧,聽說曹操有雄才大略,于是離開袁紹跟隨曹操,說:“自從天子流離在外,將軍首先倡導興起義軍,如今忠義之士有存續(xù)國家正統(tǒng)的想法,黎民百姓有懷念舊王室的哀傷,真的應該借此時機,奉迎天子來順從民心,是最順應時勢的行動。”于是曹操派遣揚武中郎將曹洪帶兵向西到洛陽迎接獻帝,董承等把守險要之地阻攔曹洪,曹洪不能前進。曹操請董昭與自己并坐在一起,問他:“現(xiàn)在應當采取什么策略?”董昭說:“將軍討伐暴亂,是春秋五霸的功業(yè)。如今留下來輔佐天子,有許多不利的因素,只有請?zhí)熳右岂{許地這個辦法最好?!辈懿僬f:“很好!”于是遷都許縣。

獻帝下詔給袁紹,用“土地廣闊,兵馬眾多,卻只顧建立私黨,沒聽說有勤王救駕的軍隊出動,只是擅自互相討伐”來責備他。袁紹上書,竭力為自己辯解,擔心有對于自己不利的措施,因此想把天子遷到離自己較近的地方,他派使者去游說曹操應當遷都到鄄城。曹操拒絕了這個建議。

當初,郭嘉前往去見袁紹,袁紹很是禮遇尊敬他。過了十幾天,郭嘉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袁紹只想仿效周公禮賢下士,卻不懂得用人的方法。喜歡謀略,但又優(yōu)柔寡斷。要與他共同拯救天下的大難,建立霸王之業(yè),太困難了。我將另投明主,你們?yōu)楹尾浑x去呢?”二人說:“袁氏對天下有恩德,很多人來歸順他,況且,如今他的勢力最強,離開他將去哪里呢?”郭嘉知道他們不醒悟,沒再說什么,就離開了。曹操召見郭嘉,高高興地說:“使我成就大業(yè)的,一定就是此人!”

曹操認為袁紹才被擊敗,打算利用這個間隙去進攻劉表。荀彧說:“袁紹剛吃了一場敗仗,士卒離心,應該乘他尚未擺脫困境之機,立刻平定他;如果袁紹收拾殘部,乘虛從后面突襲,則您的事業(yè)將付諸流水?!辈懿俦阃V沽诉h征荊州的打算。十月,董昭對曹操說:“自古以來,人臣拯救國家的功勞,從來沒有您今天的功業(yè)這樣大;有您今天功業(yè)的人,沒有長久居于臣屬的情況?!庇谑呛土泻顚㈩I商量,認為丞相曹操應該進爵為國公,由皇帝賜給他表示特權的九錫,來表彰曹操的特殊功勛。荀彧認為:“曹公原來是為了拯救匡扶朝廷、安定天下而發(fā)起義兵的,不應當這樣?!辈懿僖虼撕懿桓吲d。荀彧因病留在壽春,喝藥后而死。

臣司馬光說:孔子談到“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