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張可久散曲二首》-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課件_第1頁
高中語文《張可久散曲二首》-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課件_第2頁
高中語文《張可久散曲二首》-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課件_第3頁
高中語文《張可久散曲二首》-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課件_第4頁
高中語文《張可久散曲二首》-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可久散曲二首

張可久(約1280一約1348),名可久,號小山。一生坎坷,四十歲前為功名奔波,后曾為紹興路吏。七十多歲尚迫于生計,為昆山幕僚。張可久為元代創(chuàng)作散曲最多的作家(小令853,套數(shù)9),朱權《太和正音譜》盛贊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有不食煙火之氣,真可謂不羈之才”。李開先《喬夢符小令序》:“元之張(可久)、喬(吉),其猶唐之李、杜乎!”

在元代曲家中,“只有小山才全面地將傳統(tǒng)詩詞的藝術精神輸入散曲,這是本期曲家傳統(tǒng)文人意識復蘇最深刻的表現(xiàn),是小山散曲‘雅化’的實質所在,對中國散曲的發(fā)展趨向,尤其是對清代散曲,影響極大。……在小山曲中,我們經常可體會到一種與前期曲家所不同的戀舊心理和清雅的文士情趣”。(李昌集《中國古代散曲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1可編輯ppt【中呂·紅繡鞋】天臺瀑布寺

全曲可分兩層:前五句為一層,突出天臺山和天臺山飛瀑之險,從而為第二層(“比人心山未險”)的議論作好鋪墊。第一層:寫山與瀑布之“險”。山峰如一排排寒光閃閃的利劍;瀑布由于高寒而凝結成冰,也像寒光閃閃的冰簾掛在懸崖上;除了自然景物之寒險外,山間動物之悲哀(猿之哀鳴,鳥之啼血)又染上無窮的陰森凄涼。這樣還沒寫足,連山風也從陰森森的山洞里呼嘯而出,使天臺山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滲透著凄冷的情調,使人望之心驚,聽之膽怯,感之凄寒。真可謂天臺山無處不險寒。第二層:寫人心之險。這層就一句:“比人心山未險”,并且以之煞尾,頗出人意外。不過,上下觀照,讀者恍然大悟,原來前面所寫的天臺山之“險”全在于托出這一句。也因為有了這一句,才使全曲另辟新境,使其藝術境界大大超出一般的寫景之作,成為格高意深之杰作。2可編輯ppt這是一首借山勢之險惡寫人心更險惡的嘆世之作,從中可見作者對元代世道危艱、人心險惡的社會現(xiàn)實的慨嘆與憤懣。(主旨)

奇特的藝術構思——

作者立意奇特,構思奇妙:名為寫“寺”,筆墨并非在“寺”;看似寫“山”意又不在“山”。當險惡的天臺山染盡恐怖氣氛時,筆鋒一轉,“比人心山未險”一句推出戛然而止飛,看似突兀,實則意味無窮。其發(fā)人深思并痛恨人心險惡的力度,實有四兩撥千斤之功效。從中見出作者對元代世道危艱、人心險惡的社會現(xiàn)實的慨嘆與憤滿。

奇妙景物描寫——

前兩句分明寫實,寫雪劍‘‘峰攢”,寫冰簾“懸崖”,突顯這兩種實景之險惡。繼之三句,對前兩種實景作進一步的渲染烘托。猿之哀,鳥之啼,風之吼,三種聲音之出現(xiàn),使“險惡”的天臺山染上更為驚心恐怖的氛圍。通過這奇妙并層層深化的景物描寫,釀造一種一觸即發(fā)的“險惡”勢態(tài),第二層寫人心更加險惡便顯得意味無窮。

3可編輯ppt【正宮·醉太平】無題

“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人人都嫌棄討厭命運不順,個個都因此而見錢眼開。開篇直截了當指出“貪財”的社會弊端,揭露世風敗壞的現(xiàn)實?!八Лh(huán)人面糊盆,才沾粘便滾”:清白無瑕者接觸這“黑染缸”,一下子就被沾染變壞,行為與惡習混而為一。這兩句具體說明病態(tài)社會的惡劣后果?!拔恼潞耸㈠X囤”三句意謂:讀書寫文章成了升官發(fā)財?shù)氖侄危哟e朋的門庭變成坑人的陷阱,清正廉潔的人遭到貶斥打擊,被人看作無知的糊涂蛋。這里以三種丑惡現(xiàn)象作具體的例子進行諷刺。“葫蘆提倒穩(wěn)”:裝著糊里糊涂,反而安全穩(wěn)妥。這句看似消極,實為憤世嫉俗的反語。

這是元曲中感嘆世風敗壞、諷刺丑惡世俗的名作,對道德淪喪、賢愚顛倒的人情世態(tài)作了辛辣的諷刺。(主旨)

4可編輯ppt感嘆世風敗壞。作者以大眾化口氣,從“見錢眼開”、這一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下筆,繼而說到清白者如何在這一染缸中變壞,讀書人如何在這一染缸中糊涂,直至當官的從這里上去以后門庭大變——門庭成為坑害人的迷魂陣??傊谧髡哐壑?,為了錢財而活著,一切美好的都在顛倒。這種社會眼光,在元代當時無疑是相當深刻的。本曲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比喻和“鼎足對”。小山散曲取材廣泛,舉凡寫景抒懷、男女戀情、嘆世歸隱、酬唱贈答等文人生活的各方面,幾乎都有涉及,其中不乏憤世嫉俗的悲嘆帳恨之作。如【正宮·醉太平】《無題》:“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對道德淪喪、賢愚顛倒的人情世態(tài)作了辛辣的諷刺。然而像這類表現(xiàn)其入世情懷的筆鋒尖利之作,在小山散曲中并不多見,最能代表其清而且麗、竽而不艷創(chuàng)作風格的,是大量的寫景之作。5可編輯ppt金字經·春晚

張可久惜花人何處,落紅春又殘。倚遍危樓二闌,彈,淚痕羅袖斑。江南岸,夕陽山外山。這支小令,寫春歸引起的悲傷,細膩真摯,又暗藏了對遠方情人的思念,寥寥數(shù)語,傳情傳神。6可編輯ppt閱讀下列兩首元曲,回答問題。

[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張可久(其一)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①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其二)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②。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注】①金谷名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以行樂。②將軍空老玉門關:指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7可編輯ppt你認為這兩首元曲哪一首的結尾更好?請簡述理由。參考:如果認為以“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作結好,則從情景交融的間接抒情含蓄特點論,可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例。如果認為以“一聲長嘆”作結好,則從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飽滿、愛憎分明角度論,可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例。

8可編輯ppt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蟾宮曲·九日①張可久對青山強整烏紗②,歸雁橫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厥滋煅?,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

注:①九日:農歷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xiāng)習俗。②對青山強整烏紗:意為自己勉強登高。烏紗泛指帽子。③歸雁橫秋:應為“橫秋歸雁”的倒裝句式。④金杯錯落:酒桌上觥籌交錯。9可編輯ppt

這是元曲作家張可久寫的一首被后人稱為“清而且麗”的散曲。張可久終生仕途失意,故終日沉湎詩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間。

1、你認為這首曲中揭示主題的是哪一句?

2、“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點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

3、“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的描寫是否與主題有關?

10可編輯ppt

3、“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憶從前歌舞升平的歡樂景象。用從前歡樂的稍縱即逝襯托現(xiàn)實中人老發(fā)白的凄涼,告戒游子不要留戀他鄉(xiāng),而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