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3屆中考語文微專題沖刺文言文閱讀:分析文言文的表現(xiàn)手法問題(解析)文言文閱讀:分析文言文的表現(xiàn)手法問題
(共18題)
一、復(fù)合題(共18題)
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問題。
[甲]
陳康肅公善射,當(dāng)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
[乙]
南陽楊二相公精于拳術(shù),每至演武場傳授槍棒,觀者如堵①。一日,有賣蒜叟,咳嗽不絕聲②之。楊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磚墻,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墻,不能打人?!睏盍R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廣約眾人,寫立誓券,令楊養(yǎng)息三日。老人自縛于樹③于十步外,奮拳擊之。老人寂然無聲,但見楊雙膝跪地,已夾入老人腹中,堅不可出。哀求良久④之,已跌出一石橋外矣。老人徐徐負(fù)蒜而歸,卒不肯告人姓氏。
(選自袁枚《子不語卷十四》)
注:①堵:墻。②揶揄:出言嘲笑、諷刺。③取勢:擺好姿勢。④縱:放開。
(1)用斜線“/”給下面句子斷句。(限兩處)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i爾安敢輕吾射
ii惟手熟爾
iii咳嗽不絕聲
iv傲之曰
(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A.①陳康肅公善射②擇其善者而從之
B.B.①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C.C.①精于拳術(shù)②淫慢則不能勵精
D.D.①但見楊雙膝跪地②但當(dāng)涉獵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i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ii老人徐徐負(fù)蒜而歸,卒不肯告人姓氏。
(5)選文在刻畫賣油翁與賣蒜叟的形象時,既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來刻畫,又運用手法來間接刻畫。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i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ii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
iii其岸勢犬牙差互犬
犬牙:
iv月色入戶
戶:
v水中藻、荇交交橫
交橫: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ii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3)文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這句話用了的手法,寫出了的特點;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句話用了手法,寫出了的特點。
(4)試分析兩文所抒情感的異同。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徒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渙諸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p>
(選自《莊子》)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i怒而飛
怒:
ii志怪者也
志:
iii其正色邪
其:
iv河伯欣然自喜欣
欣然:
v嘗聞少仲尼之聞
嘗:
(2)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ii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3)文中描繪“鯤”的形象句子是“”,文中河伯認(rèn)為自己可笑的句子是“”。(用原文語句回答)
(4)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簡要概括莊子文章的寫作特色。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各題。
[一]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峰,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酈道元《三峽》)
[二]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清:回清倒影清流見底B.自:自非亭午夜分自康樂以來
C.絕:絕?多生怪柏哀轉(zhuǎn)久絕D.見:不見曦月清流見底
(2)把語段[一]和[二]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ii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3)根據(jù)課文理解填上空。
[一]文采用結(jié)構(gòu)行文,先后給人以山高、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二]文采用結(jié)構(gòu)行文,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chǎn)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兩文都是寫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發(fā)了之情。
(4)兩文都提到了“猿鳴”,各有什么作用?
讀《石壕吏》做題。
(1)怎樣理解“有吏夜捉人”這一行為?
(2)能夠表明老嫗已經(jīng)被官吏捉走的是哪幾句?
(3)老婦人說“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說明了老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4)簡要談一談《石壕吏》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的特點。
閱讀兩部分文字,完成下面題目。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記》)
以歲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積雨始霽①,溪上大聲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樅、槐、楓、栗、橡,時有鳴嶲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顧其侶。援⑤石而登,俯視溶云,鳥飛若墜。復(fù)西循崖可二里,連石若重樓,翼乎臨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⑥”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識,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樹,蔭數(shù)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書其上曰:“媚筆之泉”。泉漫石上為圓池,乃引墜溪內(nèi)。
左丈學(xué)沖于池側(cè)方平地為室,未就,要客九人飲于是。日暮半陰,山風(fēng)卒起,肅振巖壁,榛莽群泉、礬石交鳴。游者悚焉,遂還。是日姜塢先生與往,鼐從,使鼐為之記。
(節(jié)選自姚鼐《游媚筆泉記》)
①霽:天放晴。②漎:流水聲。③嶲(guī):鳥名,即子規(guī),又名杜鵑。③鬣(liè):馬頸上的長毛。⑤援:攀緣。⑥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1)請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只標(biāo)一處)
大石出潭中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i水尤清冽
ii乃記之而去
iii被而名之
iv要客九人飲于是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ii翼乎臨于溪右。
(4)閱讀文,概括其主要內(nèi)容。
(5)兩文中畫線的句子在寫作手法上有共同之處,請加以分析。
閱讀古文,回答問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上①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②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國家到達(dá)大治。③正:只。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i祗辱于奴隸人之手祗:
ii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iii策之不以其道道:
iv執(zhí)策而臨之臨:
v上令封德彝舉賢舉: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i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ii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下列對兩文內(nèi)容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的觀點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B.文的中心是“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C.兩文從正、反兩方面闡述統(tǒng)治者要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
D.兩文都在諷刺當(dāng)權(quán)者昏庸無能、不識人才。
(4)兩文反映的都是統(tǒng)治者對人才的態(tài)度,文采用了的寫法,借千里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統(tǒng)治者。而文中,唐太宗對人才的態(tài)度是。
文言文閱讀。
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i怒而飛怒:
ii志怪者也志:
iii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扶搖:
iv去以六月息者也息:
(2)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亦若是則已矣B.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
C.是謂大同D.則是無信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其翼若垂天之云。
ii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課文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大鯤變?yōu)榉鰮u直上九萬里的大鵬,從北海飛往南海的壯麗圖景。
B.想象浪漫,文筆奇幻。鯤變化為大鵬的情景符合科學(xué),也讓讀者感到合情合理。
C.課文想象鯤鵬的外形,接著寫鵬鳥的活動,進而以人之視天想象大鵬之視下,思路清晰。
D.課文中的大鵬具有碩大無比、志存高遠(yuǎn)、善借長風(fēng)的特點,寄托著深刻的寓意。
閱讀下列兩個語段,完成問題。
(一)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二)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唬喝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蛟唬嚎梢匀疽?,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①,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②,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龂龂③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fù)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溪雖莫利于世,而善鑒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予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而無所避之。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④,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詩》,紀(jì)于溪石上。
(節(jié)選自柳宗元《愚溪詩序》,有刪改)
①以愚觸罪:唐憲宗時,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政治集團革新政治失敗,被貶永州。愚,指此事。②愚公谷:在今山東省淄博市北。劉向《說苑政理》曾記載此谷名稱的由來:“齊桓公出獵,入山谷中,見一老翁,問曰:‘是為何谷?’對曰:‘愚公之谷?!腹珕柶涔?,曰:‘以臣名之?!雹埤嚕▂ín)龂然:爭辯的樣子。④混希夷:指與自然混同,物我不分。希夷:虛寂玄妙的境界。語出《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這是道家所指的一種形神俱忘,空虛無我的境界。
(1)下面各組詞語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處處志之尋向所志
B.漁人甚異之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C.乃大驚乃記之而去
D.皆出酒食不復(fù)出焉
(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3)有人說,語段(一)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句沒有寫人,卻處處寫人。請做簡要分析。
(4)語段(一)是陶淵明為《桃花源詩》作的序,語段(二)是柳宗元為《八愚詩》作的序,自序往往表明的旨趣,請分析兩個語段表述主題的方法有何不同。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杭人游湖,巳①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②,列俟③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④以關(guān)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fù)矶?。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
吾輩始艤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fù)整妝,湖復(fù)靧面⑥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怡人,清夢甚愜。
(節(jié)選自張岱《西湖七月半》)
①巳:巳時,約為上午九時至十一時。②燎:火把。③列俟:排著隊等候。④怖:恐嚇。⑤艤:同“移”,移動船使船停靠岸邊。⑥靧(huì)面:洗臉。⑦竹肉:指樂器和歌喉。
(1)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一狼得骨止(《狼》)
B.已出酉歸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C.怖以關(guān)門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記》)
D.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十二章》)
(2)文中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杯箸/安竹肉發(fā)。
B.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杯箸安/竹肉發(fā)
C.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杯箸/安竹肉發(fā)。
D.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的友來/杯箸安/竹肉發(fā)。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
(4)請賞析文中“月如鏡新磨,山復(fù)整妝,湖復(fù)靧面”的表述效果。
閱讀《小石潭記》,完成各題。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⑤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
②怡然不動。
③俶爾遠(yuǎn)逝。
④以其境過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i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ii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如其源。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和分析不當(dāng)?shù)囊豁検?/p>
A.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記,按“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順序,記錄了游覽的經(jīng)歷。
B.文章開篇以環(huán)珮相擊之音來寫水聲,表現(xiàn)出水聲的清脆,令人愉悅;同時也借水聲烘托出環(huán)境的幽靜。
C.第②段寫游魚,先總體寫魚的大體數(shù)量和“空游無所依”的狀態(tài),接著采用特寫鏡頭寫日光魚影,勾畫出一幅生動活潑的游魚圖。
D.善用正面和側(cè)面的描寫方法來寫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側(cè)面描寫的方法寫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4)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這不僅僅是自然環(huán)境的冷清所致,還有更為深層的原因。請結(jié)合選文和鏈接材料(同時期在永州寫給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層原因。
仆[1]悶即出游,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2]復(fù)不樂。何者?譬如囚拘圓土[3],一遇和景[4],伸展支體,亦以為適,然終不得出,豈復(fù)能久為舒暢哉?
(選自柳宗元《與李翰林建書》,有刪節(jié))
[1]仆:對自己的謙稱。[2]已:過一會兒。[3]譬如囚拘圓土;好像被囚禁在圓形圍墻之中。[4]和景:溫暖的日光。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尺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馬,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云,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民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亂。
(節(jié)選自《狼》)
(1)解釋文中加粗的詞。
i一狼得骨止
ii顧野有麥場
iii意暇甚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通過描寫,表現(xiàn)了屠戶的特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孫權(quán)勸學(xué)
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王僧寺夜讀(節(jié)選)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xué)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驙颗碡?zé)蹊①田者。父怒,撻②之,已而復(fù)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③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dá)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④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xué)遂為通儒。
①蹊(xī):踩踏,踐踏。②撻(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為什么。④恬:安靜,平靜。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耳:而已,罷了)
B.父怒,撻之,已而復(fù)如初(復(fù):又)
C.冕小兒,恬若不見(若:好像)
D.安陽韓性聞而異之(異:不同)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即更刮目相待半夜三更
B.執(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dá)旦枕戈待旦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屠懼,投以骨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學(xué)而時習(xí)之
(3)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ii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4)下列對選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孫權(quán)善勸,向呂蒙指出學(xué)習(xí)的必要性,并且現(xiàn)身說法,使呂蒙無可推辭。
B.文中魯肅與呂蒙的對話,既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孫權(quán)勸學(xué)的顯著效果,又進一步告訴人們讀書、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
C.文中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xué)不倦,并且達(dá)到癡迷的程度。這種學(xué)習(xí)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對猙獰兇惡的神像,也會改變神色,內(nèi)心驚惶。但他在這種情況下繼續(xù)發(fā)奮讀書。
拓展閱讀。
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①,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此事從侄虞惇(dūn)言。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②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于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①俟:等待。②遁逸:逃跑。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再就枕將寐
ii將嚙其喉
(2)下列“其”指代的內(nèi)容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則二狼伺其未覺
A.竟忘其為狼B.將嚙其喉C.乃殺而取其革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i主人晝寢廳事。
ii乃偽睡以俟。
(4)本文與我們所學(xué)的課文《狼》在寫法上有何相同之處?請至少概括出兩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陳康肅公善射,當(dāng)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
(《賣油翁》)
族兄中涵知①旌德縣②時,近城有虎暴,傷獵戶數(shù)人,不能捕。邑人請曰:“非③聘徽州唐打獵,不能除此患也?!蹦饲怖舫謳磐?。歸報唐氏選藝至精者二人,行且④至。至則一老翁,須發(fā)皓然,時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⑤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滿,半跪啟曰:“聞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賜食未晚也?!彼烀蹖?dǎo)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爾尚畏耶?”入谷將半,老翁顧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蓖幼骰[聲,果自林中出,徑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縱八九寸,橫半之,奮臂屹立?;渲粒瑐?cè)首讓之?;⒆皂斏宪S過,已血流仆地。視之,自頷下至尾閭,皆觸斧裂矣。乃厚贈遣之。老翁自言煉臂十年,煉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掃之不瞬⑥,其臂使壯夫攀之,懸身下縋不能動?!肚f子》曰:“習(xí)伏眾神,巧者不過習(xí)者之門?!?/p>
(選自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有刪改)
①中涵:即紀(jì)中涵,當(dāng)?shù)氐目h令。②旌德縣:今安徽東南之旌德縣。③非:不,不是。④且:將要。⑤姑:姑且,暫且。⑥瞬:眼珠轉(zhuǎn)動,眨眼。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無他,但手熟爾
ii爾安敢輕吾射
iii老翁顧童子曰
iv老翁手一短柄斧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i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
ii老翁哂曰:“我在,爾尚畏耶?”
(3)你從兩文中兩位老翁身上分別獲得怎樣的教益?
(4)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共同之處及其作用。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p>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xué)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乙]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i必敬必戒戒:
ii與民由之由:
iii貧賤不能移移:
iv勞其筋骨勞:
v衡于慮衡: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ii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3)[甲]文運用了的修辭手法,行文流暢,富有氣勢。孟子認(rèn)為大丈夫應(yīng)該具有。[乙]文中孟子論證“死于安樂”的句子是“,,”,與上文論證“生于憂患”形成(寫作手法)。
(4)讀了上面的文章,你得到了哪些啟示?用自己的話回答。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
(1)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是相同的?
A.自李唐來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quán)勸學(xué)》)
B.世人甚愛牡丹目似暝,意暇甚(《狼》)
C.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D.花之隱逸者也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
(2)本文賦予了蓮花豐富的象征意味。請結(jié)合文中一例加以分析說明。
(3)本文為何提到“晉陶淵明獨愛菊”這件事?請你從文章的寫法和立意兩個方面作簡要闡述。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yuǎn)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眮侈o謝之。及事訖,諸兒復(fù)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dāng)還?”伋謂別駕從事③,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④,須期乃入。
①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別駕從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野外的亭子。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i則是無信
ii下車引之
iii先期一日
iv須期乃入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i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p>
ii及事訖,諸兒復(fù)送至郭外。
(3)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但從選材角度看,文選取的是友人“無信”“無禮”的反面例子,文選取的是的正面例子;從表述方式看,文側(cè)重,文側(cè)重記敘。
解析
一、復(fù)合題(共18題)
1.
(1)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2)i輕視。
ii同“耳”,相當(dāng)于“罷了”。
iii停止。
iv傲氣,傲然。
(3)D
(4)i有個賣油老翁放下?lián)诱局?,斜著眼睛看他射箭?/p>
ii老人慢慢背著蒜走了,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訴大家他的名字。
(5)直接(正面);襯托(反襯)
(1)本題考查學(xué)生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類問題,然后根據(jù)句意進行分析,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聲。因此可斷句為:垂死之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2)i句意:你怎么敢輕視和射箭的技藝。輕:輕視。
ii句意:只不過手熟練一點罷了。爾:同“耳”,相當(dāng)于“罷了”。
iii句意:咳嗽不停。斷:停止。
iv句子:傲慢地對老人說。傲:傲氣,傲然。
(3)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A.不同,①句中的“善”是“擅長”的意思、優(yōu)點”的意思;
B不同,.①句中的“見”是“看見”的意思;
C不同,.①句中的“精”是“精通”的意思;
D.相同,兩個“但”都是“只。
故選:D。
(4)i重點詞:釋,放下;睨。句意: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dān)子,斜著眼看他。
ii重點詞:徐,慢。卒,最終,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訴大家他的名字。
(5)本題考查辨析人物描寫的方法。根據(jù)題干的提示及文章內(nèi)容可知,既直接描寫了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等。因此本題的兩空可分別填寫“直接”和“襯托”。
2.
(1)i向西
ii大約
iii像狗的牙齒
iv門
v交錯縱橫
(2)i因為那種環(huán)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于是記錄下了此地就離開。
ii張懷民也沒有睡覺,(結(jié)伴)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3)襯托(反襯);潭水之清澈;聯(lián)想;月色空明澄澈
(4)相同點:都是寓情于景,借景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孤獨與悲涼。
不同點:文雖有暫時的愉悅,但最后還是沉浸在苦悶、孤獨與悲涼心境之中。文除了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孤獨與悲涼之外,還含蓄地抒發(fā)了身處逆境的曠達(dá)和自我精神的堅守。
3.
(1)i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ii記載
iii表示選擇
iv高興的樣子
v曾經(jīng)
(2)i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jié)果。
ii向東邊看,看不見大海的盡頭。
(3)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4)①善于聯(lián)想,想象豐富,行文氣勢壯闊;②善于用寓言的形式說理,告誡人們生活的哲理。
4.
(1)D
(2)i即使騎飛奔的馬,駕著風(fēng),也沒有這么快。
ii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3)總分;總分總;對祖國奇山異水美景的喜愛與贊美
(4)[一]文寫猿鳴渲染了三峽秋天凄涼的氛圍,[二]文寫猿鳴烘托了人物喜悅之情。
(1)A.清波/清澈。B.如果/從。C.極高的/消失。D.都是“看見”之意。
(2)
(3)本題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三峽》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總寫三峽的形勢;第二部分(第2—4段),分寫三峽四季不同的景色,采用的是“總分”的結(jié)構(gòu)?!洞鹬x中書書》中“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為“總”;“高峰入云……沉鱗競躍”為“分”;“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又為“總”,采用了“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兩文都是寫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三峽》表述了熱愛祖國山水的思想感情。《答謝中書書》反映了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由此可以概括的思想感情。
(4)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寫法的能力。答題時,首先通過對描寫的分析,思考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猿鳴的作用?!度龒{》中猿鳴渲染了悲涼、凄婉的氣氛,表現(xiàn)孤獨蒼涼的意境,流露出悲哀、凄涼的感受;而《答謝中書書》中猿鳴渲染了歡快活潑、充滿生機的氣氛,由此烘托了的喜悅之情。
5.
(1)表現(xiàn)了官府“捉人”之事經(jīng)常發(fā)生,百姓白天躲藏起來,狠毒的官府只好趁百姓入睡時突然襲擊。表明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和官府征兵的無度。
(2)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3)老嫗善良、凄苦、機智、有膽略,強忍痛苦,保護家人。
(4)明寫老婦人一家的遭遇,暗寫官吏的兇橫殘暴。一明一暗,構(gòu)思巧妙。
6.
(1)大石/出潭中。
(2)i清涼
ii離開
iii命名
iv同“邀”,邀請
(3)i(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ii翅膀一樣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4)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環(huán)境的幽美和凄清,抒發(fā)了被貶之后的孤獨凄涼之情。
(5)兩文中畫線的句子都運用了側(cè)面描寫?!疤吨恤~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將魚在水中說成在空中,表現(xiàn)了潭水的清澈?!傍B飛若墜”,因人在高處看水中的倒影,所以鳥兒飛就如同從高處墜落一樣,表現(xiàn)出“援石而登”已到達(dá)很高的地方。
7.
(1)i只、僅
ii同“飼”,喂
iii正確的方法
iv面對
v推舉
(2)i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用馬鞭趕它,喂養(yǎng)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ii不是我不盡心去做,只是當(dāng)今沒有杰出的人才??!
(3)D
(4)托物寓意;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做法;不僅重視人才,而且主張用人要各取所長。
8.
(1)i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ii記載
iii旋風(fēng)
iv氣息,這里指風(fēng)
(2)D
(3)i它的翅膀就像懸掛在天空的云。
ii這只鳥,海動風(fēng)起時就將遷往南海。
(4)B
(2)ABC代詞“這”,D副詞“就是”
9.
(1)C
(2)這個人(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情一一詳細(xì)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感嘆起來。
(3)“阡陌交通”表明交錯的田間小路、井然有序的生活是勤勞、樸實的桃花源人耕耘的結(jié)果?!半u犬相聞”借雞犬之聲來表明桃花源人生活的富足、和睦。雖沒寫人,但處處能感受到人的蹤跡。
(4)語段(一):詩人把理想和情感寄托在虛構(gòu)的社會里。借虛構(gòu)的世外仙境,表現(xiàn)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的主題。
語段(二):詩人把思想和情感與現(xiàn)實社會中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借愚溪之景表述自己濟世之愿不能實現(xiàn)的憤懣和超脫現(xiàn)實的自慰。
(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志:名詞活用為動詞,“做標(biāo)志”/;
B.異:不同/感到……奇怪;
C.乃:于是,就/于是,就;
D.出:拿出/出來。
故選:C
(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重點詞語:具言,詳細(xì)地說。所聞,指漁人所知道的世事。聞,知道,聽說。嘆惋,感嘆,惋惜。句意:這個人(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情一一詳細(xì)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感嘆起來。
(3)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摆淠敖煌?,雞犬相聞”寫的是桃源人的生活情況,“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寫出秩序井然,“雞犬相聞”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到處可以聽到,這是一派和平安寧的氣象,寄托了(陶淵明)的思想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從兩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中歸納出相似內(nèi)容即可。語段(一)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時期,戰(zhàn)亂頻繁,人民流離失所,他對這一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極為不滿,對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虛構(gòu)了一個寧靜安樂、民風(fēng)淳樸的美好境界,表述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黑暗社會的否定、批判。以此來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然而在當(dāng)時黑暗的社會中這樣的理想的地方無處可尋是不存在的,含蓄表述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語段(二)通篇圍繞一個“愚”字,從“予以愚觸罪”,到“以愚辭歌愚溪”,表述了一個遭受沉重打擊的正直士大夫的孤憤之情。
10.
(1)C
(2)B
(3)燈籠火把像排列的星星,——簇?fù)碇x開了。
(4)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月光比作新磨的鏡子,又賦予山、湖以人的動作情態(tài),/形象生動地寫出月光的明亮、山的美麗、湖的明凈,/表述對西湖月色之美的沉醉之情。
(1)該題考察對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理解。方法有:1.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語境進行理解。2.利用常用的解答方法,如“結(jié)構(gòu)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等。3.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依據(jù)上下文的語意來推導(dǎo),再進行判斷。A止:前一句的止是“只”的意思,后一句是“停止”的意思。B歸:前一句是歸是“歸來”的意思。后一句的“歸”是“同道”的意思。C以:相同。D于:前一句的于是“在”的意思,后一句的“于”是“對”的意思。
(2)該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斷句要做到這幾個方面:1、充分把握文章大意,結(jié)合句子前后文,理解句子意思。2、斷句基本方法:名詞斷句法、動詞斷句法、虛詞斷句法、對話標(biāo)志斷句法、特殊句式斷句法、修辭斷句法等。3、利用技巧:如排除法,如果是選擇題,斷句的一個地方確定后,往往就能排除一到二個選項,這樣結(jié)合文章和句子意思,就很好做了。4、注意平時積累和練習(xí),一是多閱讀,培養(yǎng)文言文語感,二是多練習(xí),培養(yǎng)文言文斷句能力。這道題先利用名詞對偶法“聲氣”在文言文中常見,因斷在同一處,排除D?!绊嵱褋怼薄氨绨病薄爸袢獍l(fā)”形成排比的相同結(jié)構(gòu),斷兩處。所以正確解析是A。
(3)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此題要在準(zhǔn)確把握文意的基礎(chǔ)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guān)鍵性語句,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把它表述出來該題本身語言風(fēng)格就如大白話,很好翻譯。這里“列星”是排列的星星。其他直譯即可。
(4)該題考察對文言語言技巧的賞析??梢詮男揶o手法、語言形式和情感主旨等幾個方面入手。在這里,“月如鏡新磨”是用了比喻手法,“山復(fù)整妝”是用了擬人的手法。它們都好像有了人的生命力。很形象地展現(xiàn)出山水的特點。在情感上,不用說就是對西湖之美的熱愛沉醉。
譯文:
西湖到了七月半,沒有一樣可看的東西,只能看看那些看七月半的人。
杭州人游西湖的習(xí)慣,是巳時出城,酉時回城,錯開了月色最好的時光,如同避開仇人。這晚,常常貪求那欣賞月色的名聲,成群結(jié)隊地爭看出城,多給門軍賞些酒錢,轎夫舉著火把,排列在湖岸等著。人一上船,就催促船夫快些趕到斷橋去,好趕上那里最熱鬧的時候。因此,二更以前,西湖上的人聲、奏樂聲,如開水沸騰,如房屋撼動,如夢魘時的喊叫,又如喃喃的夢話,如聾人叫喊,又如啞人咿語,大船小船—齊靠岸,什么景致都看不見,只看見船篙擊打船篙,船幫碰著船幫,人肩并著肩,臉對著臉而已。
過一會兒,游興盡了,官府?dāng)[的賞月筵席散了,差役吆喝著開道,官轎離開了。轎夫呼叫船上的人,用城門要關(guān)來嚇唬那些游人,燈籠火把像一列列星光,人們一群群簇?fù)碇鵁艋\火把離開了。原在岸上的人也成群列隊地趕在關(guān)城門以前進城,湖上人漸漸稀少,不一會兒就走盡了。
這時候我們才攏船靠岸。斷橋上的石級才涼下來,我們在上面鋪上席子,招呼客人一同縱情飲酒。這時候月亮如同剛剛磨好的銅鏡,山也重新梳妝,湖也重新洗面,剛才那些慢慢飲酒、低聲唱曲的人出現(xiàn)了,那些在樹影下停船的人也出來了。我們和這些人打招呼,互致問候,拉著他們同坐一起,飲酒說笑。文雅有趣的朋友來了,有名的歌妓也到了,酒杯碗筷安放好了,樂聲、歌聲也開始傳出來。月色寒涼皎潔,東方將要發(fā)白的時候,客人才各自離開。我們讓船蕩到十里荷花之中,在船中酣睡。荷花香氣催我們?nèi)胨?,做了一個非常愉快的美夢。
11.
(1)大約;呆呆的樣子;忽然;凄清
(2)i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
ii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3)D
(4)①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②被貶之地荒遠(yuǎn)。③小石潭環(huán)境凄清。
(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①句意為: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桑捍蠹s。
②句意為: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佁然:呆呆的樣子。
③句意為:忽然間(又)向遠(yuǎn)處游去了。俶爾:忽然。
④句意為: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清:凄清。
(2)i本題主要考查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dá)、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字詞:澈,照;影,影子;布,映。
ii重點字詞:勢,地勢;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差互,參差不齊。
(3)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通讀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選項正誤。
ABC.正確;
D.有誤,“斗折蛇行”,就是采用正面描寫,用比喻的修辭表現(xiàn)溪水的曲折蜿蜒,不是側(cè)面描寫。
故選:D
(4)本題考查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文意,了解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抓住關(guān)鍵語句來分析原因即可。閱讀兩文,了解內(nèi)容,從“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以其境過清”等語句中可知,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被貶之地荒遠(yuǎn);小石潭周圍環(huán)境凄清。“仆悶即出游,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復(fù)不樂”“譬如囚拘圓土”表明雖然寄情山水,但觸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還是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12.
(1)i停止
ii看,視
iii神情,態(tài)度
(2)狼不敢上前,蹬眼朝著屠戶。
(3)動作;勇敢
(1)i常見用法:
①腳?!稘h書刑法志》:“當(dāng)斬左止者,答五百?!边@個意義后來寫作“趾”。
②停止?!恫旖瘛罚骸爸壑?,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p>
使……停止。《鴻門宴》:“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之)不內(nèi)。”
③住下?!队吸S山記》:“復(fù)從峽度棧以上,止文殊院?!?/p>
④留住。《荷篠丈人》:“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⑤阻止?!队薰粕健罚骸昂忧芹判Χ怪!?/p>
ii常見用法:
①回頭;回頭看。《之戰(zhàn)》:“不顧而唾”《荊軻刺秦王》:“荊軻顧笑武陽?!?/p>
②視;看?!缎新冯y》:“拔劍四顧心茫然?!?/p>
③看望;拜訪?!冻鰩煴怼罚骸跋鹊鄄灰猿急?,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p>
④顧念;關(guān)心?!对娊?jīng)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p>
⑤回還;返回?!肚袀鳌罚骸笆褂邶R,顧反,諫懷王日。”
⑥只是;不過。《荊軻刺秦王》:“吾毎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p>
⑦但;卻;反而?!读H藺相如列傳》:“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不敢加兵于趙奢。“《為學(xué)》:“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iii常見用法:
①心意;意圖?!读H藺相如列傳》:“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p>
②意義。《馬巴黎油畫記》:“則其意深長矣?!?/p>
③心情;神態(tài)。《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宦游人。”《狼》:“目似螟,意暇甚?!?/p>
④情趣?!蹲砦掏び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p>
⑤料想;估計?!而欓T宴》:“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薄洞倏棥?“當(dāng)其為里正,受撲責(zé)時,豈意其至此哉!”
⑥懷疑?!读凶诱摲?“人有亡鐵者,意其鄰人之子?!?/p>
(2)翻譯的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房屋抵押民間借貸借款協(xié)議文本3篇
- 2025年度平板車租賃運輸合同風(fēng)險評估與控制
- 個人租房合同標(biāo)準(zhǔn)版可打印
- 二零二五年度處理男子外遇妻子懷孕離婚撫養(yǎng)權(quán)糾紛調(diào)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家居項目報建代理與智能家居合同2篇
- 2025年度鐵礦石進出口關(guān)稅及稅費繳納合同規(guī)范
- 二零二五版礦產(chǎn)資源租賃居間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事業(yè)單位廉潔從業(yè)監(jiān)督員聘任合同
- 2025阿里巴巴智能物流機器人研發(fā)及銷售合同3篇
- 2025年度供應(yīng)鏈金融投資擔(dān)保協(xié)議
- 《大學(xué)生職業(yè)發(fā)展與就業(yè)指導(dǎo)》課程標(biāo)準(zhǔn)
- 第23課《出師表》課件(共56張)
- GB/T 3953-2024電工圓銅線
- 發(fā)電機停電故障應(yīng)急預(yù)案
- 接電的施工方案
- 常用藥物作用及副作用課件
- 幼兒阿拉伯?dāng)?shù)字描紅(0-100)打印版
- 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報告模板
- GB/T 12173-2008礦用一般型電氣設(shè)備
- 新媒體研究方法教學(xué)ppt課件(完整版)
- 2020新版?zhèn)€人征信報告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