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規(guī)范地方標準_第1頁
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規(guī)范地方標準_第2頁
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規(guī)范地方標準_第3頁
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規(guī)范地方標準_第4頁
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規(guī)范地方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DB36/TXXXX—2020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規(guī)范本標準規(guī)定了農貿市場的術語與定義、基本要求、人員管理、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設施設備管理、經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應急管理、運營評價和持續(xù)改進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江西省行政區(qū)域內的農貿市場經營管理。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T10001.1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GB/T10001.5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5部分:購物符號GB14930.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wèi)生規(guī)范GB/T17271城市公共廁所衛(wèi)生標準GB/T26366二氧化氯消毒劑衛(wèi)生標準GB/T26373乙醇消毒劑衛(wèi)生標準GB/T27770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類GB/T2777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蟲GB/T27772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蠅類GB/T27773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GB/T27775病媒生物綜合管理技術規(guī)范GB316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經營過程衛(wèi)生規(guī)范GB/T33659農貿市場計量管理與服務規(guī)范GB37487公共場所衛(wèi)生管理規(guī)范GB500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180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50395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GA654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3術語與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DB36/TXXXX—20203.1農貿市場marketsofagriculturalproducts以食用農產品現貨交易為主,為買賣雙方提供經常性的公開的固定的交易場地、配套設施和服務場所(含社區(qū)菜市場)。注:改寫GB/T21720-2008,定義3.1。3.2食用農產品edibleagriculturalproducts通過種植、養(yǎng)殖(屠宰)、采摘、捕撈等農業(yè)活動以及設施農業(yè)、生物工程、林下經濟等現代農業(yè)活動產生,未經加工或經簡單加工,供人食用的糧油、蔬菜(含食用菌)、果品、畜禽肉、禽蛋、水產品、茶葉、調料等產品及其加工品。3.3開辦方investor依法設立,為食用農產品等現貨零售(批發(fā))交易提供固定商位(包括攤位、店鋪、營業(yè)房等)、相應設施、物業(yè)服務、市場秩序、價格穩(wěn)定、風險防控和日常管理的法人單位或自然人。3.4經營戶businesshouseholds向開辦方承租場地,進行現貨交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3.5禽胴體poultrycarcass宰殺瀝血脫毛后,去除內臟,去除或不去除頭、掌、翅的禽類,俗稱“殺白”。3.6危害hazard農產品交易現場存在或潛在的對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不良影響的生物、化學或物理因素。3.7病媒生物vector通過生物或機械方式將病原生物從傳染源或環(huán)境向人類傳播的生物。主要包括節(jié)肢動物中的蚊、蠅、蜚蠊、蚤、蜱、虱、蠓、鼠類及其他野生動物等。3.8公眾安全風險publicsecurity因食品安全、傳染病、消防、安全防護和環(huán)境管控不當產生的危害對公眾安全造成不良影響的可能性和嚴重性。5DB36/TXXXX—20203.9無害化處理hazardlesstreatment將病死動物及不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畜禽體或起病變組織器官等經過處理達到對人畜無害要求的過程。4基本要求4.1農貿市場分類按照農貿市場的營業(yè)規(guī)模與服務范圍,宜劃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農貿市場三類:——大型農貿市場建筑面積在5000㎡以上,市場兼具部分批發(fā)功能;——中型農貿市場建筑面積為2000㎡~5000㎡;——小型農貿市場建筑面積2000㎡以下。4.2農貿市場布局4.2.1農貿市場選址應符合城鄉(xiāng)(鎮(zhèn))總體規(guī)劃、農貿市場專項布局規(guī)劃,以及GB50180等相關標準要求。4.2.2農貿市場應按照產品種類及GB31621相關要求,劃行歸市設置交易分區(qū)。分區(qū)標志清晰,并在顯眼處公示分區(qū)平面圖。4.2.3食品經營區(qū)域和非食品經營區(qū)域分開,生食區(qū)域與熟食區(qū)域分開,待加工食品區(qū)域與直接入口食品區(qū)域分開,直接入口食品區(qū)域距離活禽交易區(qū)、公共廁所、垃圾處理間的間隔應大于20m。4.2.4城區(qū)內的農貿市場不宜開展活禽經營交易活動,活禽交易區(qū)應與其他區(qū)域物理隔離,相關要求見附錄A。4.2.5水產品區(qū)域與其他食品區(qū)域間隔不應小于5m或設置有效隔離措施。4.2.6有條件的市場可以設置獨立的凈菜處理室,并配備排水措施、清洗水池、操作臺及垃圾收集設施等。4.3場容場貌4.3.1大型農貿市場出入口應不少于4個,中小型農貿市場不少于2個。主要出入口應直接面對通道,且寬度不小于4m,其他出入口寬度不小于2.5m。4.3.2地面、墻面、門窗、天花板等建筑圍護結構的設置應能避免有害生物侵入和棲息,吊頂應采用防火、防水、防霉材料,頂棚凈高宜不低于4.5m。4.3.3根據購物和經營需要合理設置通道,通道兩側均設攤位的,通道寬度不小于2.8m;通道只有一側設攤位的,通道寬度不小于2.2m。4.3.4應通透、明亮,環(huán)境照明應符合GB50034的要求。4.3.5室內場地應能隨時換氣通風、排除異味,可根據建筑面積大小安裝低噪音排風機,建筑面積1000㎡以下的,排風機功率不低于2000W,1000㎡以上每增加100㎡增加功率300W。4.3.6地面應按照排水、防滑、易清掃的要求,鋪設防滑地磚等材料,地面應按規(guī)定放坡,坡向排水溝,保證通道無積水。4.3.7主排水通道應采用沉井式暗渠(暗管)排水,排水溝深度不少于0.2m,寬度不少于0.25m。外露部分設格柵蓋板,格柵間縫隙不超過0.01m,出口處設防鼠隔離網。4.3.8不應亂搭、亂建和亂貼,各類產品標識統(tǒng)一規(guī)范,應懸掛在市場通道正上方顯眼位置。經認證的食品及轉基因食品應明確標示。6DB36/TXXXX—20204.3.9應配備消防設施,保證消防設施齊全、完好有效,消防安全管理應符合GA654的相關要求。5人員管理5.1開辦方5.1.1作為守法誠信經營和公眾安全風險防控的第一責任主體,應設置行政辦公、衛(wèi)生保潔、日常經營、物業(yè)服務、安全保衛(wèi)和食品安全等管理崗位,并配備相應的專兼職工作人員,各崗位職責如下:——行政辦公崗位:制度建設、人力資源、文化建設、臺賬資料、信息宣傳等;——衛(wèi)生保潔崗位:市場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和公廁管護等;——日常經營崗位:市場秩序巡查、調解糾紛、場容場貌管理和計量器具管理等;——物業(yè)服務崗位:維修養(yǎng)護市農貿市場設施、水電維修和管道疏通等;——安全保衛(wèi)崗位:市場日常安全、車輛停放和消防安全等?!称钒踩珝徫唬荷唐窓z測、商品準入管理等。其中至少須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1名,專職快速定性檢測人員1名,定期組織對市場主要產品和高風險項目進行入場檢測和抽樣檢測,確保產品質量安全。5.1.2應建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和公眾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發(fā)現風險,按規(guī)定處理和報告。5.1.3應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消費投訴、衛(wèi)生管理、記錄管理、安全管理、設施設備維修、消防安全管理等基本管理制度。5.1.4應定期核驗經營戶的合法經營憑證,與入場經營戶簽訂書面合同,約定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辦理入場登記手續(xù)。5.1.5應在市場入口等顯著位置設置宣傳欄和公示欄,向消費者公示與交易相關的基本事項和重大事項。公示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農貿市場經營戶的證照情況;——檢測人員及保潔人員信息;——產品的抽檢結果;——不合格商品下架退市情況;——誠信經營、市場公約等承諾書;——農貿市場投訴公示、經營戶違法違規(guī)記錄等。5.2經營戶5.2.1應具有與經營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相適應的銷售、貯存設施設備,并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等合法資質。5.2.2應按要求向開辦方如實提供入場登記信息,簽訂并遵守場地租賃和經營管理約定的協(xié)議。服從遵守農貿市場各項安全經營、管理規(guī)章制度。5.2.3應建立進銷貨、產品來源溯源、商品質量索證索票、不合格商品退市銷毀、計量器具檢定記錄等相關臺賬。5.2.4按8.1要求從正規(guī)渠道采購產品,做好查驗記錄。自行保管隨產品同行的檢疫檢驗合格及檢測證明、產品合格證、中國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管理專用標識、送貨單、確認單等憑證,隨時備查。5.2.5應針對消費者投訴反應出的質量問題和監(jiān)管人員檢查發(fā)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并采取預防性措施,防止問題重現。5.3從業(yè)人員7DB36/TXXXX—20205.3.1開辦方應建立相關從業(yè)人員數據庫,記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血型、健康狀況、學歷、職業(yè)證書等。5.3.2從事直接入口食用農產品銷售的經營人員,要持有效健康證上崗,必要時應進行臨時健康檢查。5.3.3開辦方應按GB14881要求,每天對從業(yè)人員上崗前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抽)查?;加邪l(fā)熱、腹瀉、咽部炎癥等病癥及皮膚有傷口或感染的從業(yè)人員,應主動向開辦方等報告,暫停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5.3.4手部有傷口的從業(yè)人員,使用的創(chuàng)可貼宜顏色鮮明,并及時更換。5.3.5患有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5.3.6負責熟食、清真、生鮮畜禽肉類銷售的從業(yè)人員應佩戴干凈口罩、手套和帽子,手部不得佩戴首飾,上崗前應對手部進行清潔、消毒。5.3.7從業(yè)人員應接受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定期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安全;——公共衛(wèi)生;——疫情防治;——生產安全;——消防安全;——環(huán)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安全防范;——急救常識。6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6.1農貿市場周邊6.1.1周邊應合理配置環(huán)衛(wèi)設施,設置結構密閉的垃圾臨時集中存放設施。6.1.2門面應整潔、干凈、美觀,市場名稱及各種標識規(guī)范、清晰。6.1.3臨街商戶應保持責任區(qū)清潔、保護責任區(qū)內綠化設施、維護責任區(qū)內市容觀瞻。6.2公共區(qū)域6.2.1公共區(qū)域場內垃圾應做到隨臟隨掃,日產日清,做到地面、墻根干凈、干凈、無垃圾堆存,無積水,無異味。6.2.2應每日對農貿市場排水溝進行清理,保證污水排放暢通,污水排放應符合GB8978的要求;每月疏通沖洗3次下水道(夏季3天一次)為宜。6.2.3營業(yè)前應將農貿市場各公共通道、各商位公共臺前瓷磚面上的污漬、公共廁所的衛(wèi)生清理完畢。6.2.4營業(yè)前應將各商位區(qū)域清理出來的垃圾裝入大垃圾桶(箱)并清運出農貿市場。6.2.5晚上收市后應用高壓水徹底沖洗、清掃公共區(qū)域一遍,保持農貿市場整潔明亮;6.3交易區(qū)域6.3.1垃圾桶(箱)與食品加工制作容器應有明顯的區(qū)分標識。垃圾桶(箱)能加蓋密封,桶(箱)內壁光滑,易于清潔,定期進行消毒處理。8DB36/TXXXX—20206.3.2經營戶在正式營業(yè)前應自行將清理的各類垃圾(菜葉、菜殼、鮮肉水產品邊角料外包裝廢棄物)等裝入各自商位的垃圾桶(箱)內或者有序堆放在一起,待保潔人員統(tǒng)一收集裝置大垃圾桶(箱)并清運出市場。6.3.3營業(yè)期間應保持營業(yè)商位產品擺放整齊有序,做到攤位內外無垃圾暴露,無雜物堆放,臺面無明顯污跡、腐葉等,臨近通道潔凈、無污物。6.3.4每日停止營業(yè)前,經營戶應配合保潔人員收集商位垃圾等工作,及時清理、清洗各自商位內外衛(wèi)生(包括:攤位臺面、攤位內地面、攤位內墻壁、攤位上方照明燈罩等)。6.3.5活禽交易區(qū)域的衛(wèi)生要求應符合附錄A。6.4公共廁所6.4.1應實行專人管理,衛(wèi)生應符合GB/T17271、GB37487要求,每天至少應全面沖洗1次,消毒1次。6.4.2應在出口附近設置洗手設施,應配備洗手液(皂)、消毒液,宜配備擦手紙、干手器等,從業(yè)人員專用洗手設施旁應有洗手方法標識。6.4.3公共廁所應配置防置防蠅、防鼠設施,并定期檢查保持功能完好。6.5病媒生物預防控制6.5.1農貿市場應建有衛(wèi)生工作間,統(tǒng)一管理和使用病媒生物預防控制使用藥物、器械,承擔農貿市場的防疫工作。6.5.2開辦方應按照GB/T27775要求,定期組織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將防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防治設施配置安裝到位,確保有效、安全使用。6.5.3開辦方應自行開展或外包委托開展除四害工作,每年4月至10月按每周1次,其余月份每月1至2次,應避免食用農產品的污染。6.5.4病媒生物預防控制使用藥物、器械應符合國家規(guī)定,禁止使用違禁、偽劣藥物和器械。6.5.5鼠、蚊、蠅、蟑螂密度應分別符合GB/T27770、GB/T27771、GB/T27772、GB/T27773的C級要求。進行消毒工作時應符合《消毒技術規(guī)范2002》相關要求。7設施設備管理7.1市場服務設施7.1.1應設立咨詢服務臺和消費糾紛調解室,在顯著位置設置投訴箱或意見簿,公布投訴電話。7.1.2應設立宣傳欄、公示欄、導購圖、廣播、商品區(qū)域指示牌及商位號牌。7.1.3應設置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及時公布食品、農產品供應、價格、檢測信息等公共服務信息。7.1.4應加強信息化設施建設,宜建立電子化交易追溯系統(tǒng),對上市食品、農產品實行全過程追溯管7.2監(jiān)控設施7.2.1應按照治安管理要求,配置防盜設施和視頻監(jiān)控設施,設置監(jiān)控室。7.2.2視頻安防監(jiān)控裝置應符合GB50395的要求,借鑒110指揮中心管理模式,實時查看市場運行和現場管理情況,實現管理“無死角、全覆蓋”。7.3計量設備7.3.1農貿市場出入口應專設檢定合格的公用電子公平秤,其管理應符合GB/T33659的要求。9DB36/TXXXX—20207.3.2農貿市場內宜配置、使用具有數據統(tǒng)計、智慧支付功能的電子秤。7.4冷藏保鮮設施7.4.1有條件的農貿市場可設置冷藏室、冷藏保鮮設施或25℃以下的商品整理間。7.4.2經營冷鮮肉、冷鮮禽應配備冷藏柜,溫度保持在0℃~4℃。7.4.3經營冰鮮水產品應配備冰臺。7.4.4經營冷凍冷藏食品應配備冷柜。7.4.5經營豆制品、半制成品應配備冷藏設施。7.4.6冷藏庫或冷凍庫外部具備便于監(jiān)測和控制的設備儀器,并定期校準、維護,確保準確有效。7.5包裝設備應根據交易需要配備相應的包裝、分揀和整理等輔助設備。7.6運輸設備7.6.1應根據交易需要配備相應的運輸工具和裝卸、搬運等輔助設備。7.6.2應根據鮮肉品、水產品、冷凍、冷藏食品交易規(guī)模配備冷鏈運輸車、冰箱、冷柜、冷藏展示柜等運輸貯藏設備。7.7標識系統(tǒng)農貿市場內外的標識設置系統(tǒng)應符合GB/T10001.1、GB/T10001.5的規(guī)定。8經營管理8.1產品準入管理8.1.1開辦方和經營戶應確保進場產品質量,禁止銷售如下產品:a)國家禁止的獸藥和劇毒、高毒農藥,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許可值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b)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c)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d)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e)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兩棲爬行類的動物肉品及水產品;f)不可食用肉;g)未按規(guī)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h)野生動物及其制品;i)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和包裝材料等食品相關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j)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k)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超過保質期的;l)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銷售的;m)標準虛假的食用農產品產地、生產者名稱、生產者地址,或標注偽造、冒用的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n)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食品安全標準與合同要求的。DB36/TXXXX—20208.1.2經營戶應按8.1.1要求進貨,并向供貨商索取產品的來源地證明、質量認證證書或商品檢驗檢測合格證,例如非疫區(qū)產地證明、肉類檢驗證明、肉類檢測報告、動物防疫合格證、政府定點屠宰加工企業(yè)證明等相關憑證。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經營戶,應索取野生動物馴養(yǎng)繁殖許可等相關憑證。8.1.3經營戶應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供貨憑證。食用農產品停止銷售后,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其他產品,如無規(guī)定,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實行統(tǒng)一配送銷售方式的,可由總部統(tǒng)一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8.1.4對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予以拒收,單獨隔離存放并處理。8.2劣品清理開辦方、經營戶應共同建立不合格商品退市機制,經營商品出現有毒、有害、過期、變質等質量衛(wèi)生問題時,應及時下架封存,并及時報相關部門處理。8.3貯存與加工8.3.1經營戶應符合按7.6要求配備產品貯存保鮮設施設備。8.3.2產品存放應與墻壁、地面,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適當距離。8.3.3經營戶應每天檢查庫存和陳列展售的產品,按8.2要求及時清理劣品。8.3.4應建立貯存產品的出入庫記錄,并保持每批產品的供貨憑證。記錄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產品名稱:——產地;——貯存日期;——生產者或者供貨者名稱、姓名、聯系方式等內容。8.3.5現制現售產品的容器包裝材料應符合衛(wèi)生要求。應在包裝上標注但不限于以下信息:——食品名稱、規(guī)格;——凈含量;——保質期;——貯存條件。8.4包裝與運輸8.4.1預包裝銷售食品的標簽,應符合GB7718的規(guī)定。8.4.2需包裝銷售的食用農產品應在包裝或附加標簽后方可銷售。保質期與貯藏條件有關的,應當予以標明;有分級標準或者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應當標明產品質量等級或者食品添加劑名稱。8.4.3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不包括鮮活畜禽和水產品)等認證的食用農產品應進行包裝后銷售,并標注相應標志和發(fā)證機構。8.4.4經營戶承諾自行運輸或者委托承運人運輸食品和食品農產品的,運輸設備應符合7.6的要求。承運人應按8.1.1要求確保食品安全。8.5產品銷售8.5.1蔬菜類8.5.1.1應按包裝菜、散裝菜分開陳列銷售,上柜銷售前應加工整理,宜凈菜或半凈菜上市。8.5.1.2需扎把的蔬菜應采用無毒繩線均勻、整齊捆扎。不得使用未經食品安全評價合格的粘膠帶捆綁蔬菜。8.5.1.3需保鮮的蔬菜應用保鮮膜包裝,保濕應使用清潔水,宜使用霧化器增濕。DB36/TXXXX—20208.5.1.4預包裝蔬菜擺放應保持新鮮,整齊美觀,方便銷售。8.5.2水果類8.5.2.1水果宜按品種規(guī)格裝箱擺放銷售,不壓箱、不堆垛、不混裝、整齊排列。8.5.2.2應根據水果特性做好銷售過程防護工作。8.5.2.3分切銷售的水果(如西瓜、哈密瓜等)應使用塑料盒或保鮮膜做好防護,并使用專用刀具。8.5.2.4接觸直接入口水果的塑料盒和保鮮膜應符合食品相關產品的材質標準要求。8.5.3畜禽肉類8.5.3.1經營戶應明示當日有效的肉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不得著地存放肉類產品,不得接觸有害有毒及有異味的物質,保持銷售場地及設備的清潔衛(wèi)生。8.5.3.2畜禽肉類擺放經營區(qū)域溫度應不高于25℃,環(huán)境干凈無異味,肉類經營商鋪應配備相應數量冷藏、冷凍設備和溫控設備,并定期檢查設備運行情況,記錄運行溫度并存檔。8.5.3.3畜禽肉類銷售中產生的不可食用肉應置于有明顯標識的容器內,并統(tǒng)一回收,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8.5.3.4冷鮮肉和冷凍肉應分別放入冷藏陳列柜和冷凍陳列柜中出售。不得接觸有毒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8.5.3.5冷凍分割畜肉(牛、羊、豬)、禽肉等凍結商品保存溫度應不高于18±3)℃,冷鮮肉商品保存溫度應保持在0℃~4℃。當天交易后剩余的鮮肉、分割肉應進行冷藏保存。8.5.3.6肉類商品不應與蛋類商品同庫儲存。鮮蛋常溫保存,長期存放應置于0℃~4℃條件下保存。8.5.3.7冷鮮禽宜實行“殺白”上市,經營生禽肉類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8.5.3.8銷售場地及設施設備應保持清潔衛(wèi)生,當天銷售結束后應對場地進行清洗,并應每周進行一次消毒,刀具、砧板、絞肉機、容器應每天清洗消毒。8.5.4水產品類8.5.4.1活魚類產品統(tǒng)一盛裝在魚缸內銷售,蓄養(yǎng)用水和制冰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8.5.4.2冰鮮水產品柜臺應在多孔不銹鋼上鋪設散冰保鮮,并配置保鮮冷柜。8.5.4.3水發(fā)水產品和需要清水暫養(yǎng)的貝類應放在專門的容器中陳列銷售,銷售溫度宜在20℃以下。不得將違禁化學品使用于水發(fā)水產品。8.5.4.4鮮活水產品銷售應飼養(yǎng)在固定的水池(缸)中,需充氧類的水產品,應將充氧管進行統(tǒng)一放置,直接通向每個容器。所使用的低噪音增氧機應安裝牢固,應使用防水電器開關和插座。8.5.4.5實施水產品宰殺加工服務的,應統(tǒng)一收集處理廢棄物。宰殺加工兇猛水產品銷售時應有安全保護措施。8.5.5豆制品類8.5.5.1豆制品宜用保鮮柜展示,分類陳列、擺放整齊,內設冰箱、消毒燈、滅蠅燈、空調等設施,并設置預進消毒間。8.5.5.2豆制品銷售前應做好設施設備及周圍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未銷售完的放入冷藏柜儲藏。8.5.6熟食鹵品類8.5.6.1熟食鹵味經營應設專間,應配備消毒設備、專用盛器(具)、冷藏與空調等設施。熟食鹵味品應在25℃以下銷售。8.5.6.2生、熟食品應分開放置,統(tǒng)一盛裝在不銹鋼盤中經營,并按照規(guī)定做好食品標簽。DB36/TXXXX—20208.5.6.3熟食鹵味宜當天生產當天銷售。8.5.6.4熟食經營應實行收銀窗口和銷售窗口分離制度。8.5.7醬腌菜類8.5.7.1直接入口的醬腌菜應當加蓋銷售,并配備有防蠅、防鼠、防塵等措施,確保無鼠、蠅、蟑螂等侵害。8.5.7.2不得用手直接接觸醬腌菜類食品。8.5.7.3不得在醬腌菜類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8.5.8清真食品類8.5.8.1應符合請真類食品供應的專攤、專人、專庫、專車要求。8.5.8.2清真食品專柜應有顯著標識、標牌。8.5.8.3清真類食品進貨應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民族政策規(guī)定。8.5.9糧油及其制品類8.5.9.1糧油及其制品經營宜設專柜或專間。專柜(間)應配備防蠅、防鼠等設施,確保無鼠、蠅、蟑螂等侵害。8.5.9.2面類的擺放應保持干燥,大米的放置應與墻面、地面保持適當的距離(距墻面0.1m、距地面0.15m)。食用油應防止光線的過度照射。8.5.10其他產品8.5.10.1其他銷售產品包括但不限于:——散裝加工食品;——分裝產品;——預包裝食品;——現炒現賣食品。8.5.10.2產品在市場經營應符合本標準7.1~7.5的要求。9食品安全管理9.1檢測設備管理9.1.1農貿市場應設立快速檢測室,配備食品安全的快速檢測設備和相關輔助設備。9.1.2具有水產品批發(fā)交易的農貿市場應配備檢測甲醛、雙氧水、二氧化硫和獸藥殘留的快速檢測設備及試劑。9.1.3具有畜禽產品批發(fā)交易的農貿市場應配備檢測肉內注水含量和獸藥殘留的檢測設備及及試劑。9.1.4具有批發(fā)功能的農貿市場應配備政府規(guī)定檢測項目所需的檢測項目。9.2食品安全檢測9.2.1農貿市場應每天自行或委托第三方進行蔬菜中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等食品安全檢測,檢測批次按規(guī)定執(zhí)行,至少不低于10批次,應覆蓋入場的主要食用農產品品種,檢測樣品隨機抽取。9.2.2檢測應盡量在市場集中交易時段前完成,宜在早晨8點前結束。DB36/TXXXX—20209.2.3檢測結果應登記歸檔,按要求上傳至相關部門,并在當日及時向消費者公示。條件具備的市場可對檢測過程同步錄像,并向消費者循環(huán)播放。記錄信息應包括:產品品種、名稱、數量、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檢測人員姓名、檢測結果、檢測設備產品型號等信息。9.2.4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用農產品,應要求經營戶立即停止銷售。對確證不合格的食品,應根據經營戶與農貿市場開辦方簽訂的協(xié)議,對同批次該類所有商品進行下架銷毀,處理過程、結果應記錄和公示,并報告相關部門。9.2.5鼓勵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者向消費者提供所購食品免費檢測服務。9.3溯源管理9.3.1開辦方應督促經營戶落實索證索票制度,明確專人每天向生肉、禽類、豆制品等行業(yè)的經營戶查驗或收取進貨票據、檢驗檢疫證明等溯源憑證。有條件的應通過信息化系統(tǒng)向消費者公示。9.3.2對其它非強制性查驗或收取溯源憑證的行業(yè),開辦方應督促經營戶嚴格執(zhí)行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進貨時認真查驗食品的安全性。9.3.3開辦方應督促經營戶建立進貨臺賬,認真記錄商品品種、進貨日期、供貨商及聯系方式、規(guī)格、數量等信息。9.3.4消費者要求提供購貨憑證的,經營戶應當予以提供。9.4行為管理9.4.1相關從業(yè)人員應保持個人衛(wèi)生,銷售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口罩等。9.4.2食品經營場所應保持環(huán)境整潔,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質及其它可能造成污染的物質。9.4.3應具有與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設施。9.4.4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時,應當使用無毒無害、干凈清潔的容器、售貨工具、包裝材料。提倡使用可降解的環(huán)保型包裝材料。9.4.5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符合GB14930.1、GB/T26366、GB/T26373等相關標準要求。10應急管理10.1基本要求10.1.1開辦方應根據實際情況制訂食品安全、公共衛(wèi)生、動物疫情、其他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10.1.2開辦方應定期安排相應的模擬演練。10.2突發(fā)食品安全事故應立即停止交易活動,將召回和處理情況向所在地縣級市場監(jiān)管部門報告,并記錄相關情況。10.3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動物疫情事故10.3.1開辦方應在發(fā)現風險時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報告,啟動應急預案,關閉、封鎖疫區(qū),配合政府做好應急響應和防控工作,并按要求對相關設施設備進行消殺。10.3.2國家公告的傳染性疾病傳播時期和重大動物疫情時期,農貿市場應按GB37487要求進行管理。10.4其他突發(fā)事件DB36/TXXXX—202010.4.1突發(fā)停電時,應及時了解停電緣由、停電時長,啟用備用供電設施。待恢復正常供電后,應對畜禽肉品質量進行檢查,對腐敗變質肉品進行無害化處理。10.4.2突發(fā)火災時,應立即撥打119,啟動消防應急預案,查明失火原因,采取行動控制火情。10.4.3突發(fā)洪澇災害時,應安排專人值班,及時了解和掌握洪澇災害的最新動態(tài),與政府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對被污染、腐敗變質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10.4.4發(fā)生人員受傷和急性發(fā)病時,應立即撥打120,啟動應急預案,在現場施救,尋求專業(yè)的醫(yī)療救護。10.4.5突發(fā)斗毆和打、砸、搶等治安事件時,應立即撥打110,啟動應急預案,勸離和疏散人員。11運營評價與持續(xù)改進11.1運營評價11.1.1開辦方應每年組織一次農貿市場運營內審自評活動,或委托第三方開展運營評價。11.1.2相關責任方應對運營評價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整改,采取預防措施。對短期內難以實施整改的,應制訂整改計劃。11.1.3運營評價情況應形成記錄和報告。11.2持續(xù)改進11.2.1應對市場運營管理進行持續(xù)改進。11.2.2應每年制定改進計劃,并對改進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評估。11.2.3改進措施應形成記錄。DB36/TXXXX—2020(規(guī)范性附錄)農貿市場活禽交易區(qū)域設置與管理要求A.1基本要求A.1.1中大型農貿市場,可設置活禽交易區(qū)。A.1.2活禽交易區(qū)應設置在農貿市場的相對獨立區(qū)域,并與市場其它交易區(qū)物理隔離,不與市場共用出入門,或設置獨立的出入門。A.1.3活禽交易區(qū)應設置獨立的抽風、廢氣處理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衛(wèi)生、沖洗、排水、排污等設施,廢水經三級化糞池初步處理后納入市場污水排放系統(tǒng)。A.1.4活禽交易區(qū)應設有廢棄物暫存或處理設施,廢棄物應及時清除并進行消毒處理。A.1.5活禽交易區(qū)應符合動物防疫條件,人員和活禽進出通道應分離,并分別設置活禽進出門車輛消毒設施及人員進出鞋底消毒設施。A.2布局要求A.2.1農貿市場活禽交易區(qū)域設數個銷售單元,每個銷售單元建筑面積不少20m2。A.2.2旱禽、水禽應在不同的銷售單元分開銷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與家禽家畜產品在不同的銷售單元分開銷售。A.2.3活禽銷售單元設相對隔離的顧客等待區(qū)、活禽存放區(qū)、宰殺加工區(qū),顧客等待區(qū)?;钋荽娣艆^(qū)間實施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