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時作業(yè) 人民版必修3_第1頁
高中歷史 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時作業(yè) 人民版必修3_第2頁
高中歷史 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時作業(yè) 人民版必修3_第3頁
高中歷史 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時作業(yè) 人民版必修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時間:25分鐘滿分:5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李贄被稱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書》《續(xù)焚書》,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他認為這些著作將來一定會被焚毀,這主要是由于書中()A.對正統(tǒng)思想進行了大膽批判B.反對盲從孔子C.提出絕假純真的“童心說”D.認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解析:本題考查古代中國思想家——李贄的思想。B、C、D三項均為李贄的主要思想成果,都體現(xiàn)了他對正統(tǒng)思想的批判。但只是其思想的某一方面,只有A項能全面體現(xiàn)其思想的主要特點。答案:A2.下列提到的歷史現(xiàn)象或文學故事中,李贄應該持反對意見的是()A.木蘭從軍 B.梁祝化蝶C.“至圣”孔子 D.商鞅變法解析:李贄是明朝進步思想家,他指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經(jīng)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論,因此選C項。答案:C3.某思想家說:“圣人和凡人是一樣的,沒有什么了不起。每個人都是圣人,都可以做佛祖?!庇纱搜哉撆袛噙@位思想家應是()A.孔子 B.董仲舒C.李贄 D.黃宗羲解析:從材料中“圣人和凡人是一樣的”,其實就是貶低“圣人”的地位,封建社會一般均指孔子為圣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的是李贄。答案:C4.黃宗羲的“天下為主,君為客”與孟子“民貴君輕”思想的關系是()A.前者是對后者的否定 B.前者是對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對后者的批判繼承 D.兩者毫無關系解析:黃宗羲的“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是否定君主專制,而孟子的“民貴君輕”的思想是為當時的統(tǒng)治者更好地進行統(tǒng)治人民,所以前者并非對后者的簡單肯定,而是批判繼承的關系。答案:C5.濟寧是孔子和孟子的故鄉(xiāng),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隨著社會的變遷,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斷地充實和發(fā)展,下列各項能夠體現(xiàn)儒家思想與時俱進精神內(nèi)涵的是()①漢代董仲舒將“春秋大一統(tǒng)”融入儒家思想②宋代儒學家將儒學發(fā)展到理學階段③明清時期的儒學家將儒學神圣化④當今為建立和諧社會充分發(fā)掘儒家思想的深層內(nèi)涵A.①② B.①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明清時期的儒家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成為科舉考試的敲門磚,儒學在當時的神圣化,是違背歷史發(fā)展潮流的。答案:C6.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進步性在于()A.反對封建私有制 B.反對封建君主專制C.反對中央集權的制度 D.要求建立平等的社會解析:“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意思是說天下不是一家的天下,而是全體人民的。從這一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夫之把矛頭直指封建君主專制。答案:B7.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與宋明理學家在無私無畏、襟懷磊落等精神上一脈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異。其中,最大的差別是前者()A.認為儒家學者掌握“道” B.宣傳民主革命思想主張C.徹底抨擊宗教思想體系 D.猛烈批判君主專制統(tǒng)治解析: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最大的進步性是產(chǎn)生批判君主專制的早期民主思想,這也是他們與宋明理學的最大區(qū)別。答案:D8.清初學者唐甄曾說“為政之道,必先田市。農(nóng)不安田,賈不安市,其國必貧”。這一言論反映的經(jīng)濟思想是()A.重視商業(yè) B.重農(nóng)抑商C.農(nóng)商并重 D.工商皆本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材料內(nèi)容看,唐甄認為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必須重視發(fā)展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所以本題應該選擇C項。答案:C二、非選擇題(共18分)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后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此無他,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jīng)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材料2:所謂天子者,執(zhí)天下之大權者也。其執(zhí)大權奈何?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而權乃歸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權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盡天下一切之權而收之在上。而萬幾之廣,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櫻孜洹度罩洝凡牧?: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盜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興亡,弘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國祚之不長,為一姓言也,非公義也。秦之所以獲罪于萬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孫以長存,又豈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讀通鑒論》方且割萬有,專己私,侈身臂,矜總持,不縱以權,不強其輔,則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禍者,蕩然無所利賴?!醴蛑饵S書》材料4: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jīng)濟形態(tài)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不足,具有一種時代性的缺陷,黃宗羲、唐甄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只能……來修補封建專制制度?!獜堘纺辍⒎娇肆⒅骶帯吨袊幕耪摗氛埢卮穑?1)概括材料1中黃宗羲的主要觀點。他認為君主的主要職責是什么?(6分)(2)針對材料1存在的現(xiàn)象,顧炎武提出何種解決方法?理由是什么?(4分)(3)材料3中王夫之實際上是否定了當時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4分)(4)綜合材料1、2、3,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處。結(jié)合材料4,從政治、經(jīng)濟方面分析產(chǎn)生這種進步思想的原因,并對其作簡要評價。(4分)解析:本題考查明清進步思想家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批判。第(1)問從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問,針對君主專制的弊端,顧炎武主張分君權,材料信息能體現(xiàn)這一點;第(3)問從材料信息中提取答案;第(4)問,人的思想是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產(chǎn)物,同時對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又起反作用,依據(jù)此原理回答即可。答案:(1)觀點:抨擊君主專制。職責:應當是為天下萬民興利除害,使“天下為主,君為客”。(2)方法:分天子之權。理由:集權導致混亂;天下之大,靠君主一人難以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