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綜合測試++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綜合測試++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綜合測試++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綜合測試++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綜合測試++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綜合測試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荷葉韓開春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節(jié),順著黃山的皺褶一路前行,層林盡染,草黃楓紅,間雜粉墻黛瓦,古徽州果然氣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泓碧水,一條小道筆直穿過湖心,上面有座彎月般的石砌小橋,名叫畫橋。據(jù)說,當年李安在此拍攝《臥虎藏龍》,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從這座小橋上牽著他的白馬走過的。②但是,我的目光卻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殘荷吸引,腦海中瞬間浮現(xiàn)的竟是《紅樓夢》里林黛玉反對賈寶玉拔除破荷葉的理由:“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被秀遍g,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雙對著殘荷發(fā)癡的憂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長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機緣在湖邊的書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撐著一把油紙傘,順著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著石雕的窗欞,臥聽雨打殘荷,該是多么愜意的享受啊。③其實,我有許多親耳聆聽雨打殘荷的機會。我讀初中的時候,學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蓮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沒人去管它,任由滿塘的荷葉自生自滅。然而我終究只是個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樣冰雪聰明,所以聽雨打殘荷的次數(shù)雖然不少,卻從未聽出過什么詩意。④與枯萎破敗的殘荷相比,我更加喜歡夏日的新荷,光鮮潔凈,綠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賞心悅目,勃發(fā)著無窮的生機。中午或是傍晚,會有一些或紅或綠的蜻蜓、豆娘前來參觀,它們或許是被這荷塘滿目的綠迷住了,繞著圈不停地飛,遲遲不肯離去,飛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腳;身上穿著黑黃條紋套衫的小青蛙,也從水里冒出頭來,雙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躍上了荷葉的表面,隨之濺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匯聚到荷葉的中心,凝成一顆又圓又亮的大水珠,映著太陽的光輝,像是一顆耀眼的明珠,它們或許是把這一張荷葉當成了運動場,鼓著大腮幫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類;還有一些黑脊背的魚,在荷葉撐起的太陽傘下悠閑自在地游來游去,間或舉起大尾巴,在平靜的水面上使勁一擊,發(fā)出“潑剌剌”的一聲響,濺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頭扎進水底,再也不見了。⑤這樣的季節(jié),最快樂的自然還是孩子。從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綻開它美麗的笑臉時起,就會不斷有孩子順著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學著在水面上那群嬉戲的鴨子的樣子,把鼻子一捏,頭往下一低,便潛入水底,浮上來的時候,手里總會多出一截細嫩甜香的花香藕,臨了上岸,還不會忘記摘一片荷葉頂在頭頂。有時候也玩打水仗游戲,學著電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樣,頂著一片荷葉,手里端根樹枝,一只眼閉著,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時發(fā)出“叭”的一聲。⑥少年的記憶,除了玩耍,大多數(shù)還是和味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關(guān)于荷葉,也是如此。說到吃,必須提一下荷葉粥,這是我母親夏天常做的,把新鮮的荷葉洗凈,切成細絲,放點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來的粥青白相間,顏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撲鼻,有清熱解暑之功效。荷葉還可以包裝食物。我祖父有個習慣,趕集的時候帶上一張荷葉,或干或鮮,隨季節(jié)改變而有所不同,回來的時候,總會變戲法般從懷里掏出一只荷葉包來,里面包著的有時是幾片鹵豬頭肉,有時是兩根油條。他用筷子夾起肉丟進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夾雜著荷葉的清香。長大后讀明清小說,見到許多關(guān)于市井場景的描寫,我才知道,原來這用荷葉包熟食的舉動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創(chuàng)。(選自《2010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有刪改)1.下列對作品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第②段中,成年的“我”見到殘荷,被殘荷吸引,聯(lián)想到“雨打殘荷”的詩意美,對宏村產(chǎn)生了留戀之情。B.初中時的“我”,沒有林妹妹聰明,無法理解林黛玉寄人籬下,見到殘荷猶見自己,將一腔哀怨寄予殘荷之上的痛楚。C.第④段運用了擬人手法,寫蜻蜓和豆娘被荷塘滿目的綠迷住,遲遲不肯離去的情態(tài),襯托了荷塘的美麗。D.第⑥段先寫荷葉可以煮成色、香、味、功效俱佳的荷葉粥,再寫荷葉還可以用來包裹食物,別有風味。2.文章開頭描寫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3.文章與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沖的荷塘相比,描寫的景物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一籬秋色扁豆花周壽鴻①秋風起,豆花開。九月,是扁豆花的月令。②月色如水的夜晚,扁豆叢里秋蟲淺唱低吟。明代王伯稠詩云:“豆花初放晚涼凄,碧葉蔭中絡緯啼”,宋代翁森詩云:“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蓖粼髟凇妒扯癸嬎S閑筆》中,也有“暑盡天涼,月色如水,聽紡織娘在扁豆架上沙沙地振羽,至有情味”的描述。③扁豆是一種生性隨和的豆蔬。鄉(xiāng)下種扁豆,不擇地點,墻角、樹下、灌木叢邊,隨處可點幾顆,不用施肥澆水。村人護院,多以樹枝、秸稈編為籬笆,家家戶戶,種豆籬笆下。秋天到了,扁豆花、扁豆莢綴滿籬笆,蓬蓬勃勃,擠擠挨挨,把庭院遮掩得密匝匝的。也有一些人家,在菜園內(nèi)搭了豆棚,棚上豆莢累累,地上一畦綠韭青椒、紅番紫茄。開門推窗,秋實滿園,讓人有說不出的歡喜。④一籬秋色,數(shù)扁豆花最美。⑤整個夏天,扁豆牽藤繞蔓,攀墻爬架,或扶搖直上,或匍匐前行,一個勁兒擴張地盤,卻只長葉不開花。秋風為號,扁豆蔓兒仿佛突然醒了,矮棚浮綠,纖蔓縈紅,一開就是一連串。白扁豆開白花,紅扁豆開紫花,粉白如云,艷紫如霞,輕盈似蝶,一嘟嚕一嘟嚕,在風中發(fā)出盈盈的笑聲。⑥記憶中的老家,村路彎彎,巷陌纖纖,籬笆挨著籬笆,家家的籬笆爬滿了紅紅白白的扁豆花。走在村巷的路上,仿佛走在扁豆花的長廊,心里充滿了溫暖。如今,家家戶戶早已沒了籬笆,院墻建得越來越高,再也見不到這種畫面了。⑦汪曾祺說,“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⑧秋風秋雨中,扁豆花一掃秋天的寂寥,仍然搖曳生姿,顧盼多情。這個時節(jié)的雨有一個詩意的名稱:豆花雨。晚明詩人曹學佺的“疏籬豆花雨,遠水荻蘆煙”,讓扁豆花美得疏朗迷離;清代學者查學禮的“最憐秋滿疏籬外,帶雨斜開扁豆花”,讓扁豆花美得嫵媚多情,楚楚可憐。最有名的就是鄭板橋的那副對聯(lián)了——“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讓扁豆花美得平靜、親切、淡泊。當年流落到蘇北小鎮(zhèn)安豐、寄寓于大悲庵里的鄭板橋,隨遇而安,笑對秋風秋雨,寫美了田園風光。⑨中秋前后,扁豆藤蔓上一串串像寶塔似的花穗,紛紛落了,長出了一串串月牙狀的扁豆。扁豆生長很快,不久便掛滿了豆棚或籬笆。前面的花落了,結(jié)了豆莢,后面的花又開了,總有一串串寶塔似的花穗在風中搖曳。秋意漸濃,其他的花兒都謝了,它還在且落且開,不知疲倦似的,要不是霜凍來了,真不知道要開到什么時候。⑩寒霜時節(jié),藤蔓干枯了,花朵萎落了,風吹打著發(fā)黃的葉片,還有不少沒吃完的扁豆皺巴巴地耷拉在枝頭,好像在幽幽嘆息。秋盡了,冬天真的要來了。汪曾祺喜歡扁豆花的世俗與淡泊。在小說《釣魚的醫(yī)生》中,他寫王淡人的家:“進了過道,是一個小院子。院里種著雞冠、秋葵、鳳仙一類既不花錢,又不費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還有一畦瓢菜。這地方不吃瓢菜,也沒有人種。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從外地找了種子,特為種來和扁豆配對的。”濟世救人的王淡人醫(yī)生,喜歡鄭板橋的滿架秋風的淡泊。他有一幫窮朋友,經(jīng)常聚到一起品嘗他釣的魚,還有他種的扁豆、瓢菜。王淡人的原型是汪曾祺父親汪淡如,也包含了他自己的“人間送小溫”情懷。在老家,清炒扁豆角、扁豆燒芋頭、扁豆燒土豆,是鄉(xiāng)親們秋季的主打菜肴。來了客人,可以現(xiàn)摘扁豆,做“扁豆紅燒肉”。扁豆的清香,肉的肥腴,融合在一起,味道極美。這是待客的好菜。家常的做法,是紅燒醬燜。將扁豆撕去兩頭筋脈,下素油鍋煸炒。然后倒了醬油,蓋上鍋蓋,改文火燜至扁豆酥爛。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現(xiàn)采扁豆……單炒者油重為佳”,信然。扁豆莢粗糲多筋,以紅燒醬燜,重油相調(diào),適其味也。扁豆入詩,古今多有佳句。扁豆也是入畫的,有不少名家喜歡以之作小品。白石老人也愛畫扁豆,寥寥數(shù)筆,扁豆花紅紅白白,扁豆莢隨風搖曳,再加上只螞蚱,或者蟋蟀,或者小鳥,滿紙秋色喜人?!拔母铩逼陂g,汪曾祺處境窘迫,一家五口住在一個擁擠霉?jié)竦拇箅s院。他用破缸種了一架扁豆,扁豆藤瘋長,爬墻過壁,遮住了前屋人家的窗戶。秋天,扁豆長成了,他摘了幾斤送給人家。對方說,能不能送我一幅扁豆花的畫?汪曾祺連忙答應。后來,這幅扁豆花,一直掛在前屋人家的顯眼處。人生秋至,心里有扁豆花,生活中就更有溫暖。(摘編自《散文選刊》2018年第3期)4.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采用了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融入鄭板橋、汪曾祺、汪淡如等人的典型事例,可讀性強。B.“一籬秋色,數(shù)扁豆花最美”獨句成段,突出強調(diào)了扁豆花的美麗,抒發(fā)了作者對扁豆花的贊美之情,并引出下文。C.文中多處寫汪曾祺及其作品,巧妙地將汪曾祺在困境中表現(xiàn)出來的開朗平和的人生態(tài)度與扁豆花的品格融為一體。D.文章主要寫扁豆花的特點與品格,而寫高筑的院墻代替籬笆是表明城市化帶來的諸多不便,從而使主題多元化。5.文章第②段引用名人佳句,請簡要分析其作用。6.簡要分析標題“一籬秋色扁豆花”的妙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又見荷塘月色吳兆民今晚,我終于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荷花荷葉。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尋當年朱自清的足跡,也不能不說是非常愜意的事。荷塘邊隨風飄拂的楊柳,有好些一定目睹過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樣子就是對故人的懷念吧?;椟S的路燈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讓人覺得塘中漂動著簇簇水草。荷塘上雖然不見了荷花,但讓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為朱自清已將它牢牢根植于人們的頭腦里:我已從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窗桑@滿塘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的不是荷花嗎?那層層疊疊鋪展在那里的不是荷葉嗎?月光正像當時那樣流瀉在荷花荷葉上。微風在那里吹拂,依然將那清新的荷香彌散。我沿著塘邊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幾盞溫和的路燈緊貼荷塘小路亮著,倒映在水里的顯出一束束昏黃,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邊是一列高高的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樹,黑壓壓一路綿延。荷塘那邊,月亮透過擺動著的高大樹枝不時瞟我一眼。眼前的蓮橋把狹長的荷塘分成兩半,稀疏的殘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幾許凄涼。走過蓮橋,拐過小彎,我走進了近春園遺址深處,置身高高的白楊樹下。眼前一片開闊地平展著的,月光輕灑,充滿空靈,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葉。月光靜靜地往這里揮灑,近處的一切都給抹上了清靈靈的光彩,我也被其細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給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樣邈遠、透亮而圣潔,讓人的心胸霎時跟著坦蕩起來。七十五年前的那個夜晚,朱自清獨自來到這月下荷塘,一腔心緒凝結(jié)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這里傾瀉,一生操守在這里坦白!要清潔,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從;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個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樸樸素素的人,做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風血雨的歲月,有多少人經(jīng)受不住磨難變節(jié)了,經(jīng)受不住誘惑茍且了,經(jīng)受不住清貧頹廢了,而你沒有。為了民族,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嚴。你雖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卻在貧病交加之際寧可餓死也不領美援面粉,成了一個承載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和大義的人。這樣想著的時候,陣陣清寒和陰森不知從何方向我襲來,又想到這遺址就是八國聯(lián)軍焚燒圓明園而殃及近春園使之成為“荒島”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圍的清寒和陰森,只好回轉(zhuǎn)到有路燈的荷塘邊。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我在荷塘邊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綠色聚光在不停旋掃。畢竟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社會發(fā)展了,人還要不要操守?融入現(xiàn)代文明,民族還要不要氣節(jié)?現(xiàn)實中的許多人和事都作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是舊時代的知識分子,尚且堅守操節(jié),潔身自好,成為一代楷模。就是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凈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zhì)。作為領受現(xiàn)代文明熏陶的人,為什么就不能自我凈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融入現(xiàn)代文明的民族又豈能不固守氣節(jié)?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之為人”這一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回到“人之為人”的本性上來: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時時記得并不斷溫習七十五年前那份富有藝術(shù)魅力和人文情懷的深情告白,是回復我們?nèi)说谋拘缘囊粍┝妓?。荷塘上的清風在月光輝映下吹拂著我,不斷清理著我的思緒。我下意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nèi)心卻歷盡滄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雖然不見先人踽踽獨行的風采,卻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有改動)7.下列對這篇散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shù)囊豁検?

)A.文章從懷著渴望已久的心情來追尋朱自清先生的足跡寫起,緊接著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聯(lián)系史實,評價先生高潔傲岸的人格。B.第二段中,作者描寫了眼前所見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葉等,顯得空靈灑脫。C.文末“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nèi)心卻歷盡滄?!钡囊馑际钦f荷塘月色依舊,而“我”既深切懷念故人,又對在險惡環(huán)境里變節(jié)投降的文人深表遺憾。D.文章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的表達方式,既評價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結(jié)合現(xiàn)實,探求了發(fā)人深思的“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8.文章第五段采用第二人稱的手法來寫,有什么作用?9.第八段中,“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這句話中“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說“人之為人”是“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節(jié)選自《赤壁賦》)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節(jié)選自《后赤壁賦》)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B.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C.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D.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望,在古代,一個月中的某些日子有著待定的名稱,如農(nóng)歷每月的第一天叫晦,最后一天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B.木葉,中國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之一,最早出現(xiàn)在屈原《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中?!澳救~”中的“木”就是樹的意思,“木葉”即為樹葉,在古代詩歌中多特指落葉,有暗示之意??勺屓寺?lián)想到秋天的落葉,給人以落寞之感,營造出一種蕭索的氛圍。C.赤壁,關(guān)于與赤壁有關(guān)的赤壁之戰(zhàn)的地點,學界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在今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而蘇軾游覽的是黃州的赤鼻磯,并非赤壁大戰(zhàn)的地點。D.馮夷,也即河伯。河伯是古代神話中的黃河水神,原名馮夷,也作“冰夷”。12.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赤壁賦》中“客亦知夫水與月乎”在結(jié)構(gòu)上承上啟下,緊扣上文的“水”與“月”,以答客的方式,展開了富有哲理的議論。B.《赤壁賦》中蘇軾認為,無論宇宙還是人生,變與不變都是相對的,皆有短暫與永恒的兩面,人對天地萬物不必“羨其無窮”。C.《后赤壁賦》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動態(tài)美,與《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靜態(tài)美,展現(xiàn)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態(tài)。D.《后赤壁賦》道士化鶴的故事與“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關(guān),作者借此寄寓對超凡脫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2)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共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謁金門王安石春又老。南陌①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渾不掃。夢回情意悄。紅箋寄與添煩惱。細寫相思多少。醉后幾行書字小。淚痕都揾②了。【注】①南陌:城南的道路,行人聚集之處,也是離別之所。②溫(wèn):揩拭。1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首句點明時間在暮春,一個“又”字,寫出時光流逝之快,并暗含女主人公的深深嘆惋之情。B.又是梅小之時,回想起當年在城外“南陌”離別的情景,思念感慨之情油然而生。C.第四句將筆觸拉至夢境,“悄”字寫出沉浸回憶而渾然不覺,情意之深厚可見一斑。D.上片句句寫景,句句抒情,既有眼前實寫之景,也有虛寫之景,二者彼此呼應。15.簡要分析詞的下片是如何層層深入表達煩惱之情的。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共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在《赤壁賦》中用“,”兩句描繪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凈,這也正是作者悠然自得、怡然自樂的內(nèi)心寫照。(2)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嘆我們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短暫和個體渺小的語句是:“,”。(3)在《登泰山記》中,“,”兩句,從云霧障目和冰滑難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艱險,把風雪中登山的特點進一步明朗了。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17.下列選項對課文內(nèi)容表述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故都的秋》中為了表現(xiàn)“故都的秋”,作者重點抓住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景物進行細膩的描寫,寫出了“清”“靜”“悲涼”的特點。B.《我與地壇》中作者所謂的“宿命的味道”,就是指“我”與地壇有著相同的命運——“園子”荒廢,“我”殘廢。C.《荷塘月色》中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月色聯(lián)想到古人采蓮的盛況,繼而引起對故鄉(xiāng)的惦念,這無非是想把自己從“頗不寧靜”的心情中解脫出來,但現(xiàn)實又是無法超脫的。D.《登泰山記》的寫景角度靈活,做到了遠近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同時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動。18.下列句子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散播著熨貼而微苦的味道。B.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溏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C.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D.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無論什么季節(jié)的雨,我都喜歡。夏天的雨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有時一點預告也沒有,豆粒般的雨點就隨著撕裂天空的閃電打了下來??蛇@時雨也并不可怕,因為你渾身的毛孔都熱得張開了嘴,巴望著那清涼的甘露。經(jīng)過幾場夏雨的澆灌,一切都毫不掩飾地敞開了,花朵怒放著,雜草爭先恐后地瘋長著,蟬與蛙叫得更響了,遠處的蟬聲,①,一起奏起了夏天的交響曲。當田野染上一層金黃,各種各樣的果實搖著鈴鐺的時候,秋天來了。這時候,雨不大出門,田野上幾乎總是金黃的太陽。忽然,在一個夜晚,有誰敲響了窗玻璃,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卻閃著光;田野是靜的,但雨在傾訴著。頓時,你會產(chǎn)生一脈悠遠的情思。終于,人們在勞累了一個秋季后,②!這沉靜的秋雨與夏日的脾性完全不同,變得端莊而溫柔,它綿綿密密,籠罩在田野上,飄灑在小路上,送來自然的馨香,撫平人們紛亂的心緒。1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A.擬人

比喻

夸張 B.排比

夸張

借代C.擬人

比喻

借代 D.排比

擬人

反復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成:“忽然,在一個夜晚,秋雨打在了窗玻璃上,它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從語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五、作文(60分)22.大作文。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2018年1月,一篇新聞報道讓“冰花男孩”引發(fā)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氨泻ⅰ蓖醺M是云南貧困山區(qū)的一名留守兒童,他在寒冬的早晨長途步行去學校,致使頭上結(jié)滿冰花?!皾M頭冰花”的照片傳至網(wǎng)上,旋即觸動了網(wǎng)友柔軟的心,各方網(wǎng)友紛紛捐款,有關(guān)部門也迅速行動,愛心灑向小男孩及其周邊學生。時至今日,已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在當?shù)卣蜕鐣鹘绲膸椭?,王福滿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小男孩因為這一次網(wǎng)絡意外走紅,命運得到了轉(zhuǎn)變;而中國還有千千萬萬像“冰花男孩”一樣的貧困留守兒童。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700字。參考答案:1.B2.①為下文寫殘荷作鋪墊;②渲染典雅古樸的古徽州的氣氛;③點明季節(jié)時間等。3.描寫的時間不同:選文是陽光下的荷塘,朱文是月下荷塘;描寫的對象不同,選文是一幅夏日新荷圖,重點寫了蛙、魚等動態(tài)景物,更有人的活動;朱文描繪的是一幅月夜荷塘圖,主要是荷花、荷葉等靜態(tài)景物;營造的意境不同,選文意境明麗,充滿生機;朱文意境朦朧而靜謐;寄托的情感不同,選文情感是快樂、歡喜;朱文是淡淡的喜悅。。4.D5.①豐富文章內(nèi)涵,使文章更富于文化氣息。②通過引用名人佳句烘托了扁豆在歷代文學作品中自然隨性、富有生命活力的形象。③為下文贊美扁豆做鋪墊。④引用名人佳句,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6.①“扁豆花”表明了寫作對象,體現(xiàn)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②以“一籬秋色”襯托“扁豆花”的頑強生命力,揭示情感主旨。③標題富有詩意,也表明了“扁豆花”是貫穿文章的線索。7.A8.用第二人稱“你”來寫,有利于作者宣泄內(nèi)心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朱自清崇高氣節(jié)的贊美之情。9.①自覺固守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和大義,自我凈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②因為舊時代的人要面對這一命題,新時代的人也要面對這一命題。10.B11.A12.C13.(1)余音婉轉(zhuǎn)悠長,像細長的絲縷,綿延不斷。簫聲使深谷中的蛟龍聽了起舞,使獨坐孤舟的寡婦聽了落淚。(2)今天傍晚,我撒網(wǎng)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像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14.D15.(1)寫信遣懷,相思難以盡訴,徒增煩惱;(2)飲酒難消愁苦,醉后字跡又小,煩惱更是加深;(3)情難自已,淚灑紅箋,使得字跡模糊,煩惱之情達到極點。16.清風徐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