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課件_第1頁
貨幣銀行學課件_第2頁
貨幣銀行學課件_第3頁
貨幣銀行學課件_第4頁
貨幣銀行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貨幣銀行學

第一章貨幣與貨幣制度第一節(jié)貨幣的定義與職能第二節(jié)貨幣形態(tài)及支付制度演變第三節(jié)貨幣制度的發(fā)展第四節(jié)人民幣制度第一節(jié)貨幣的定義與職能(一)貨幣的定義

(1)馬克思認為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是人與人之間生產關系的反映。這一定義囊括了貨幣起源、職能當中最本質的東西。

(2)西方經濟學家認為貨幣是為社會公眾普遍接受的、作為支付貨款與服務的手段。

(3)貨幣本質歸根到底是要揭示“貨幣是什么”,貨幣的本質可以表述為: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二)貨幣的職能價值尺度是指貨幣能夠發(fā)現和測量商品的價值。價格標準是指人為規(guī)定的單位貨幣名稱及所包含(或代表)的價值量流通手段指貨幣在商品交換中充當交換的媒介。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但不一定要足值的貨幣本體,可以是貨幣符號。(二)貨幣的職能支付手段貨幣作為交換價值的獨立存在而進行的單方面轉移時充當延期支付的標準。包括商品性支付和非商品性支付貯藏手段貨幣暫時退出流通領域被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代表而保存。必須是現實貨幣且具有穩(wěn)定的價值。貨幣形態(tài)的變化貝實物貨幣鑄幣稱量貨幣代用貨幣紙幣電子貨幣信用貨幣四川交子布幣刀幣銅貝鬼臉錢銅范貨幣的種類及演變第二節(jié)

貨幣形態(tài)的變化(一)實物貨幣實物貨幣是貨幣形式發(fā)展的第一階段,它又可分為非金屬實物貨幣和金屬實物貨幣兩個發(fā)展階段。(二)非實物貨幣非實物貨幣包括鑄幣、紙幣和超物貨幣(存款貨幣和電子貨幣)。第二節(jié)

貨幣形態(tài)的變化鑄幣是指有統一國家鑄造,具有一定重量和成色,鑄成一定的形狀并標有面值的金屬貨幣。紙幣紙幣附屬黃金階段即可兌現的銀行券不可兌現的銀行券階段紙幣完全獨立階段第二節(jié)

貨幣形態(tài)的變化存款貨幣在商業(yè)銀行的活期存款可以開支票進行結算。紙幣與支票均為信用貨幣,其特點:是價值符號;債務貨幣;具有強制性等。第二節(jié)

貨幣形態(tài)的變化(三)超物貨幣(電子貨幣)是以金融電子化網絡為基礎,以商用電子化機具和各類交易卡為媒介,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在銀行的計算機系統中,并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以電子信息傳送形式實現支付功能的非現金貨幣第三節(jié)貨幣制度的沿革(一)貨幣制度概述

貨幣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由法律形式所確定的有關貨幣流通的系列規(guī)定??煞譃榻饘儇泿胖贫群托庞秘泿胖贫?。

貨幣制度的內容

確定本位貨幣,規(guī)定制作本位幣和輔幣的材料;確定本位貨幣的名稱及貨幣單位和價格標準;規(guī)定本位幣和輔幣的鑄造和流通程序;規(guī)定銀行券的發(fā)行準備。本位幣與輔幣的區(qū)別:

本位幣: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貨幣,是一國法定的計價、結算貨幣。本位幣的幣材決定了貨幣制度的類型。本位幣的特征:A.足值,即其名義價值和實際價值是一致的;

B.自由鑄造,自由熔毀。

C.

無限法償,即不論每次支付的數額有多大,商品出售者和債權人都不得拒收,同時,本位幣具有最后的支付能力輔幣:是指本位幣單位以下的小額貨幣,供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輔幣的特征:A.不足值,即輔幣的面值高于其實際價值;B.有限法償,即國家法律規(guī)定每次支付時可在一定金額內用輔幣支付,如超過一定金額,對方可拒收。

C.不能自由鑄造與熔毀(因為輔幣不足值)(二)金屬貨幣制度

金屬貨幣制度是指以本身具有價值的貴金屬黃金和白銀作為貨幣,執(zhí)行貨幣職能的貨幣制度。包括銀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和金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又包括平行本位制和雙本位制兩種類型。金本位制按基本貨幣單位與黃金的聯系程度又可分為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二、金屬貨幣制度(一)銀本位制(二)金銀復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

2、雙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金本位制

1、金幣本位制

2、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3、金本位制的崩潰(二)金屬貨幣制度銀本位制是最早的貨幣制度之一,以白銀作為本位幣幣材的貨幣制度。金銀復本位制是以金鑄幣和銀鑄幣同時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兩種鑄幣均可以自由鑄造或融化;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均可以自由輸出入;輔幣與銀行券均能與之自由兌換。包括平行本位制和雙本位制。(二)金屬貨幣制度平行本位制是金銀兩種本位幣均按照所含金屬的實際價值流通,國家不規(guī)定兩種貨幣的交換比率,而由市場上金和銀的實際比價自由確定金幣與銀幣比價的貨幣制度。雙本位制度金幣與銀幣同時作為本位幣,但國家規(guī)定金幣與銀幣的比價?!傲訋膨屩鹆紟拧币?guī)律

在雙本位制下,當市場上金、銀的比價發(fā)生變化時,會引起金幣或銀幣的實際價值與名義價值背離。這時實際價值高于名義價值的貨幣(良幣)就會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于名義價值的貨幣(劣幣)則會充斥市場。即在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區(qū)同時流通兩種貨幣,則價值相對低的劣幣會把價值相對高的良幣排擠出流通?!傲訋膨屩鹆紟拧币?guī)律又稱“格雷欣法則”(GreshamLaw)。附:跛行本位制是指銀幣被限制鑄造,其價值取決于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銀幣與金幣的比率,銀幣實際上充當金幣的符號,起輔幣作用的一種金銀復本位制。金幣本位制

金幣本位制具有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和自由輸出入三個特征。在金幣本位制下,流通中貨幣量能自發(fā)地適應商品流通的需要,幣值較穩(wěn)定;在金幣本位制下,實際匯率波幅限于黃金輸送點之內,所以匯率基本上是穩(wěn)定的;此外,金幣本位制具有自發(fā)調節(jié)國際收支的機制。金本位制:

①概念:是指黃金作為本位幣,且基本貨幣單位與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黃金維護固定關系的貨幣制度。

②類型:

A.金幣本位制:是指以一定數量和成色的金幣作為本位幣,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成金幣的貨幣制度。

金本位制:

①概念:是指黃金作為本位幣,且基本貨幣單位與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黃金維護固定關系的貨幣制度。

②類型:

A.金幣本位制:是指以一定數量和成色的金幣作為本位幣,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成金幣的貨幣制度。

金幣本位制金幣本位制的作用:

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促進匯率的穩(wěn)定自動調節(jié)國際收支以逆差國為例:

逆差本幣匯率下跌到黃金輸出點黃金流出(該國貨幣供應量減少)物價下跌出口增加,進口減少扭轉逆差。順差國則相反。金塊本位制

又稱生金本位制。國內不流通金幣,黃金集中存儲于政府,由國家發(fā)行代表一定重量和成色黃金的紙幣來流通,而紙幣不能自由兌換黃金,只能按規(guī)定的含金量在一定數額以上、一定用途內兌換金塊。金匯兌本位制

又稱虛金本位制。國內不流通金幣,以國家發(fā)行的銀行券作為本位幣流通。銀行券不能直接在國內兌換黃金。中央銀行在另一個實行金幣本位制或金塊本位制國家存儲黃金和外匯,并規(guī)定本國貨幣與該國貨幣的兌換比率。金本位制的崩潰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fā)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各國政府紛紛宣布停止銀行券兌換黃金。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金本位制很快被摧毀了,代之以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由金本位制的發(fā)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這三種金本位制都是以黃金作為本位幣(或規(guī)定了本位幣的含金量),但是,本位幣與黃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疏散,最后,由于黃金的產量越來越不能滿足生產交換的需要,這一致命的缺陷導致金本位制的崩潰,代之以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

信用貨幣制度(一)信用貨幣制度概述信用貨幣制度又稱紙幣制度,紙幣是國家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具有無限法償能力。紙幣不能兌換黃金,它的發(fā)行不以金、銀為保證,而是依據經濟發(fā)展的客觀需要,通過信用程序進入流通的。信用貨幣制度

特點:流通中的貨幣是信用貨幣貨幣是通過信用程序發(fā)行貨幣流通管理成為經濟正常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信用貨幣制度

(二)區(qū)域性貨幣制度區(qū)域內的有關國家(地區(qū))通過協調形成一個貨幣區(qū),組建聯合中央銀行來統一發(fā)行與管理區(qū)域內單一貨幣。歐元是區(qū)域性貨幣制度的典型代表。人民幣制度

人民幣制度是信用貨幣制度的一種形式,其內容包括人民幣的單位、發(fā)行、流通、匯率以及保護人民幣的規(guī)定等

1.人民幣制度的形成

2.人民幣制度的內容35第一節(jié)信用一、什么是信用信用是指借貸行為,是以收回為條件的付出,或以歸還為義務的取得。二、信用的種類36商業(yè)信用商業(yè)信用,是作為賣主的企業(yè)以賒銷方式對作為買主的企業(yè)所提供的信用。

在商業(yè)信用中包括兩個同時發(fā)生的經濟行為:買賣和借貸:就買賣行為來說,在發(fā)生商業(yè)信用之際已經完結,就與通常的現款買賣一樣;而在此之后,它們之間只存在一定貨幣金額的債權債務關系。交易,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聯系形式;與交易相伴而生的商業(yè)信用,必然是基本的信用形式。37銀行信用是指銀行及其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存款、貸款等業(yè)務形式向社會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的信用。由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作為媒介的信用;借貸的對象,直接就是處于貨幣形態(tài)的資本。38國家信用國家信用是以國家政府作為債務人,以借貸的方式向國內外企事業(yè)單位、團體、居民個人籌集資金的一種信用形式。國家從國內以借入方式籌款是內債;從國外以借入方式籌款是外債。特點:安全性強、期限長、利息由納稅人承擔等。39消費信用現代的消費信用是與商品,特別是住房和耐用消費品的銷售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放在現代經濟背景上考察,消費信用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如果消費需求過高,生產擴張能力有限,則會加劇市場供求緊張,促成虛假繁榮?,F代經濟的發(fā)展,不能沒有消費信用。特點:非生產性、期限長、風險大等。40信用與經濟運行商業(yè)信用存在的必然性與必要性銀行信用不能取代其他信用形式市場經濟的實質是信用經濟41第二節(jié)、利息一、利息與資本收益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給貸款人使用貸款的代價,或者說,利息是債權人在放貸行為中,從債務人手中獲得的報酬。42利息所以能夠轉化為資本收益的一般形態(tài)。任何有收益的事物,無論它是否是一筆貸放出去的貨幣金額,甚至也無論它是否是一筆資本,都可以通過收益與利率的對比而倒過來算出它相當于多大的資本金額。這就是所謂“資本化”。在一般的貸放中,貸放的貨幣金額,即本金P,與利息收益B和利息率R之間有如下關系式:B=P×R。43(一)西方經濟學關于利息本質的理論1.威廉·配第認為:

利息是因暫時放棄貨幣的使用權而獲得的報酬。44(一)西方經濟學關于利息本質的理論2.亞當·斯密認為:

借款人借錢后,可以用于消費,也可以用于投資,因此,利息來源有二:一是借款用于投資時,利息來源于利潤;二是當借款用于消費時,利息來源于別的收入,例如地租等。45(一)西方經濟學關于利息本質的理論3.凱恩斯認為:

利息是在一定時期內放棄貨幣周轉靈活性的報酬。利息不是儲蓄本身或等待的報酬,而是對放棄貨幣靈活性的補償。結論:需要支付利息的原因在于資金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46(二)馬克思關于利息本質的理論馬克思認為利息來源于利潤,是對剩余價值的分割。借款人借入的貨幣作為資本,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與勞動者結合,就能創(chuàng)造出價值和剩余價值。剩余價值一分為二為企業(yè)主收入和利息,所以,利息來源于剩余價值,是由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是利潤的一部分。馬克思比其他經濟學家更為深刻地揭示了利息的本質。47二、利息的作用有利于籌集資金,促進經濟建設。有利于促進企業(yè)節(jié)約資金。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fā)展。有利于調節(jié)貨幣流通。有利于銀行本身企業(yè)化經營與金融事業(yè)的發(fā)展。

48利率的含義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標。是一定時期內利息的金額同本金的比率。第三節(jié)利率的種類49

一、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按照利率是否剔除了通貨膨脹率的影響,可將利率劃分為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所謂名義利率,是指市場現行的利率。實際利率,又稱真實利率,通常有兩種含義:根據價格水平的實際變化進行調整的利率稱為事后實際利率,而根據價格水平的預期變化進行調整的利率稱為事前實際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預期通貨膨脹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50二、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根據在借貸期內是否調整,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個借貸期內不作調整的利率。浮動利率是一種在借貸期內可定期或按規(guī)定調整的利率。根據借貸雙方的協定,由一方在規(guī)定的時間依據某種市場利率進行調整,一般調整期為半年。51四、基準利率與非基準利率基準利率是在整個金融市場和利率體系中處于關鍵地位,起決定性作用的利率。此種利率之所以稱之為基準,是因為它一變動,其他利率也都相應跟著變動?;鶞世视袃芍睾x:一是基準利率是銀行體系制定各種差別利率和加罰息利率的依據:二是基準利率是金融市場體系制定各種有價證券利率的依據。52基準利率在西方國家通常是中央銀行的再貼現利率;在中國目前則是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yè)銀行再貸款的利率。非基準利率在利率體系中均不處于關鍵地位,不起決定性作用。

53五、一般利率與優(yōu)惠利率根據是否帶有優(yōu)惠性質,利率可分為一般利率與優(yōu)惠利率。一般利率是不帶任何優(yōu)惠性質的利率。優(yōu)惠利率則是指國家通過金融機構或金融機構本身對認為需要重點扶植或照顧的企業(yè)、行業(yè)或部門所提供的低于一般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54六.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劃分依據:計算利率的時間長短年利率是以年為計息的時間單位計算的利息,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俗稱“分”;月利率是以月為單位計算利息,通常以千分比表示,俗稱“厘”;日利率也稱為“拆息”,是以日為單位計算的利息,俗稱“毫”,以萬分比表示。55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之間的換算關系為:對絕大多數國家而言,年利率除以12(月)為月利率,除以360(天)為日利率;月利率除以30(天)為日利率。只有英鎊等極少數英聯邦國家貨幣,年利率除以365(天)為日利率。習慣上,我國無論年利率、月利率還是日利率,都用“厘”作單位,但應明白不同利率中“厘”的比率是不同的。56七.單利和復利單利和復利是兩種不同的計息方法。單利是指以本金為基數計算利息,所產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計算下期利息。我國發(fā)行的國債和銀行存款大多采用單利法。57單利法計算公式如下:

I=P·r·nS=P+I=P·(1+r·n)其中,I

表示利息額,P

表示本金,

r

表示利率,n

表示期限,

S

表示本金與利息之和。

58例如,老王的存款帳戶上有100元,現在的年利為2.25%,按單利計算,第一年末帳戶上的錢應該是:

S1

=100×(1+0.0225)=102.25第二年末,帳戶上的錢應該是:

S2

=100×(1+2.25%×2)=104.50以次類推,第n年年末的存款帳戶總額為:

Sn

=100×(1+2.25%×n)59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更有意義的往往是復利。復利計算時,要將每一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計算下一期的利息。復利計算公式為:

S=P·(1+r)nI=S-P60若將上述實例按復利計算,第一年末,帳戶上的錢是:

S1=100×(1+2.25%)1=102.25第二年末,帳戶上的錢應該是:

S2=100×(1+2.25%)2=104.55以次類推,第n年年末的存款帳戶總額為:

Sn=100×(1+2.25%)n61(二)現值和終值由于利息是收益的一般形態(tài),因此,任何一筆貨幣資金無論是否打算用于投資,都可以根據利率計算出在未來的某一時點上的金額。這個金額就是前面說的本利和。也稱為“終值”。62舉例說明:假定年利率6%,10000元現金的終值為:S5

=10000Ⅹ(1+6%)5

=13382.256若知道終值為13382.256元,要計算P,則計算公式為:13382.256P=(1+6%)5=1000063這個逆運算的本金稱為“現值”。將終值換算為現值的過程稱為“貼現”。若貼現中采用的利率用r表示,則n年后一元錢的現值可用下式表示:1PV=(1+r)n64若n=10,r=6%,那么1元錢的現值為:按貼現率6%計算的話,10年后的一元錢相當于現在的0.56元,這就是1元的現值貼現系數。在財務管理中有專門的按各種利率計算的不同期限的1元現值貼現表,利用它可以計算出今后某個時點一筆資金的現值。1PV=(1+6%)10=0.558465第四節(jié)利率決定:理論及影響因素

利率決定理論主要研究決定利率的因素以及利率變動的原因。66利率決定理論對于利率的決定因素,在西方經濟文獻中分歧很大,其中影響最大且一直居于主導地位的是實物資本決定理論;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批判了這一理論,提出了利率由貨幣供求決定的理論;但隨后的可貸資金理論以及新古典綜合派理論堅持認為,傳統觀點在長期內是正確的,凱恩斯的利率理論僅適用于短期。67一、古典學派的儲蓄投資理論主要倡導者:龐巴維克、馬歇爾和費雪。也稱為“真實利率理論”(realinteresttheory),特點:利率由實物資本供求決定。具體而言,資本供給來源于儲蓄,資本需求來源于投資,因而,利率實際由儲蓄和投資決定,與貨幣無關。由于儲蓄和投資都是實物性的,由此決定的利率被稱為實物利率。由于實物利率是一種均衡利率,因而具有基本穩(wěn)定不變的特征。一種由可貸貨幣供求決定的利率,即貨幣利率,又稱貼現率或者市場利率,它圍繞實物利率上下波動。儲蓄是利率的遞增函數,投資是利率的遞減函數。68

在充分就業(yè)的狀態(tài)下儲蓄和投資的真實數量都為利率的函數,利率決定于儲蓄和投資的交互作用。如用S代表儲蓄,r代表利率,I代表投資,則儲蓄和投資與利率的關系可以用函數表示如下:

S=S(r);I=I(r)69r0rS,IISE利率與儲蓄的關系是正相關利率與投資的關系為負相關當S=I時,儲蓄者愿意借出的資金與投資者愿意借入的資金相等,利率達到均衡;當S>I時,促使利率下降;當S<I時,利率水平便會上升。70r0rS,IISE利率與儲蓄的關系是正相關利率與投資的關系為負相關

按照這一理論,只要利率是靈活變動的,就可自動調節(jié),使儲蓄與投資趨于一致。因此,經濟不會出現長期的供求失衡,它將自動趨于充分就業(yè)。71二、凱恩斯學派的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首先,凱恩斯認為利息不是等待或延期消費的報酬,而是放棄流動性的報酬。其次,根據上述的儲蓄投資曲線并不能得出均衡利率,因為它們與實際收入相關,因而不可能獨立地變動。利息不是儲蓄和等待的報酬,而是對暫時放棄流動性的一種補償。是在一定時期內放棄貨幣、犧牲流動性所得的報酬,而不是古典利率理論所講的利息是對節(jié)欲、等待或推遲消費的報酬。利率不是一種實物現象,而純粹是一種貨幣現象,由貨幣供求決定。72

由于利率是人們對流動性偏好——即不愿將貨幣貸放出去的程度的衡量,因此,利率是一種價格,是使公眾愿意以貨幣形式持有的財富量(貨幣需求)恰好等于現有貨幣存量(貨幣供給)的價格。貨幣影響利率,利率與實質因素、忍欲和生產力無關,利率是由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兩因素共同決定的。利率與貨幣供給成正比;與貨幣需求成反比。73如用Ms代表貨幣供給,r代表利率,則:Ms=Ms(r)貨幣需求由人們的流動性偏好決定。交易動機人們流動性偏好的動機謹慎動機投機動機與利率呈反比與利率沒有直接的關系,是收入的增函數74r0rMs,MdMdMsEMd.=貨幣需求L1=出于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而保有的貨幣的需求L2=投機動機對貨幣的需求Y=收入,則L1

為收入Y的增函數;L2

為利率r的減函數。貨幣總需求:

Md.=L1(Y)+L2(r)75利率就是由貨幣的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點所決定的。他還指出,當利率降至非常低的水平時,因利息收入太低,故幾乎每人都寧愿持有現金,加之人們都預期利率將上升,因而人們都會拋出有價證券而持有貨幣,使得流動性偏好幾乎變成是絕對的。這就是通常為后人所說的“流動性陷阱”情形。76三、新古典學派的可貸資金理論20世紀30年代提出主要代表:羅伯遜(劍橋學派)俄林(瑞典學派)認為:在利率決定的問題上,肯定投資與儲蓄的交互作用是對的,但同時也不應忽視貨幣的因素。在利率決定的問題上同時考慮貨幣因素和實質因素。77基本主張:利率為借貸資金的價格,借貸資金的價格決定于金融市場資金的供求關系,即決定于可借貸的資金供給和可借貸的資金需求??少J資金需求包括投資、凈窖藏等可貸資金供給包括儲蓄、反窖藏、中央銀行和商業(yè)銀行的貨幣供給與信用創(chuàng)造等。78r0r

Ls,LdLdLsE

Ls=可貸資金的供給

Ld=可貸資金的需求可貸資金供求曲線的交點E

所對應的利率r0就是均衡利率79IS-LM分析框架的利率理論

利率受制于投資函數、儲蓄函數、流動性偏好函數(即貨幣需求函數)和貨幣供給量等四大要素。IS曲線表示的就是使儲蓄(S)等于投資(I)的利率與收入之間的相互關系。LM曲線表示使貨幣需求等于貨幣供給的利率與收入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80IS曲線和LM曲線分別代表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IS曲線和LM曲線都不能單獨決定兩個市場全部均衡狀態(tài)下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只有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即同時滿足儲蓄等于投資、貨幣供應等于貨幣需求時,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才能確定。81五、利率的期限結構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不同期限債券利率之間的關系,它可以用債券的收益曲線(即利率曲線)來表示。利率的期限結構理論則是從不同期限利率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以及共同決定方面來分析利率的決定。債券的收益曲線是指把期限不同,但風險、流動性和稅收等因素都相同的債券的回報率連成的一條曲線。收益曲線通??梢詣澐譃檎找媲€、反收益曲線、平收益曲線和拱收益曲線等四種類型。82利率期限(1)利率期限(2)利率期限(3)(1)利率與期限無關;▼基本不存在(2)利率與期限呈正比▼最常見(3)利率與期限呈反比很少見83利率期限結構兩個現象:一是各種期限的利率往往是同向波動的;二是長期利率往往高于短期利率。西方經濟學三種主要理論解釋這兩種現象流動性偏好理論市場分割理論預期理論84(一)預期理論預期理論認為證券市場是統一的,不同證券之間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按照這種理論長期利率是該期間內短期利率的平均數。85

假定某一投資者有一筆兩年期的閑置資金,它可以有兩種投資選擇:現在購買一年期債券,到期后用本息再購買一年期的債券;也可以現在就購買兩年期債券。若一年期利率為Rt;則兩年期的利率為R2t,預計一年后的一年期利率為Rt+1。前一種投資的收益率為(1+Rt)(1+Rt+1)-1;后一種投資德育其收益率為:。由于投資者對期限沒有特殊偏好,所以,在均衡的情況下,這兩種投資的預期收益率應該相等:86由上式可以得到:不難看出,兩年期的債券利率等于當前的一年期利率和預期一年后一年期債券利率的平均數。預期理論的基本結論是:長期利率是短期利率的函數。87預期理論的政策涵義是:貨幣管理當局除非影響預期,否則它不能影響利率的期限結構。如果中央銀行響改變長期利率水平而不改變利率的期限結構,并且不影響短期利率水平,那么,中央銀行只需改變短期債券供給,而不需要改變長期債券供給。

88(二)市場分割理論市場分割理論假設各種期限證券之間毫無替代性,它們的市場是相互分割、彼此獨立的,因而,每種證券的利率都只是由各自市場的供求狀況決定的,彼此之間并無交叉影響。89市場分割理論認為市場分割的原因有:A,投資者可能對某種證券具有特殊偏好或投資習慣。B,投資者不能掌握足夠知識,只能對某些證券感興趣。C,不同借款人也只對某些證券感興趣,因為其資金的使用性質決定了他們只會對某些期限的證券感興趣。D,機構投資者的負債結構決定了他們在長期和短期證券之間的選擇。E,缺少易于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統一的債務工具。90市場分割理論的政策含義: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改變長期或短期證券的相對供給來改變利率的期限結構,但不能通過單方面改變短期證券的供給來影響長期利率。與預期理論的政策含義大不相同。91流動性偏好假說(TheLiquidityPreferenceHypothesis)又稱流動性報酬假說或流動性補償假說(TheLiquidityPremiumHypothesis),其基本命題是:長期利率應等于現期短期利率和預期未來短期利率的均值再加上一個流動性補償額。這種理論觀點基本上同意利率期限結構的預期假說,但否認關于市場參加者對持有長期債券和連續(xù)持有短期債券沒有任何主觀偏好的假設。92六、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利息率取決于平均利潤率。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是以剩余價值在不同資本家之間的分割作為起點的。馬克思揭示了,利息是借貸資本家從借人資本的資本家那里分割來的一部分剩余價值,剩余價值表現為利潤,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決于利潤總額,利息率取決于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率決定的利息率具有如下性質或特點:1.利息率與平均利潤率具有同向變化性。2.利息率的上、下限為:平均利潤率>利息率>0。3.利息率有相對穩(wěn)定性。

93第四節(jié)利率的作用與變動利率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利率的變動對儲蓄及投資的影響上,而影響程度的大小取決于儲蓄與投資的利率彈性。941.利率對投資的影響。凱恩斯認為利率對于投資的影響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與資本邊際效率的對比關系影響投資.2.利率對儲蓄的影響。凱恩斯認為利率的變動只是引起貨幣需求的變動,而不是影響儲蓄水平的變動。在消費傾向不變的情況下,直接制約儲蓄水平的是收入的大小而不是利率的高低。3.利率、投資與儲蓄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凱恩斯認為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消費傾向決定儲蓄量的選擇,利率的高低決定儲蓄形式的選擇,資本邊際效率與利率的對比決定投資。而利率不可能單獨起到自動調節(jié)儲蓄與投資達到均衡的作用。95利率的變動對經濟運行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幾條主要途徑實現的。一、利率—儲蓄—經濟運行一般來講,利息率越高,消費的機會成本就越大,而儲蓄所得的利息收入就越多。因此,居民就會推遲消費而增加儲蓄,從而一方面當期消費減少,另一方面使社會積累資金規(guī)模增大。由于消費減少,會減少社會總需求,從而減少社會總產出。而儲蓄的增加又會提高國民收入儲蓄率,從而增加社會總產出。利息率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究竟是促進經濟增長,還是抑制經濟增長?就要比較消費和儲蓄二者的乘數效應96二、利率—投資—經濟運行貨幣學派的經濟學家認為:97三、利率—國際收支—經濟運行引起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來自實物經濟方面和貨幣方面。若引起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來自貨幣方面,一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就可以通過調節(jié)利率來平衡國際收支,從而消除國際收支不平衡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當發(fā)生嚴重逆差時,可以把本國短期利率調到高于其他國家或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平,同時,降低長期利率,這樣一方面能防止本國資金流向利率較高的國家,鼓勵長期投資;另一方面還可以吸引外國的短期資本流入,從而減少或消除逆差。98四、利率—物價—經濟運行1、調節(jié)商品市場的需求與供給2、調節(jié)貨幣的供給與需求99七、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

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主要有:

利潤的平均水平借貸資金供求狀況經濟運行周期通脹率及通脹率預期國際經濟形勢國家經濟政策借貸風險100微觀因素:借貸期限、風險程度、擔保品、借款人的信用等級、放款方式以及社會經濟主體的預期行為等。第一節(jié)、現代金融體系概述

一、金融機構體系

(一)金融機構的演進路徑

在16世紀到17世紀中葉這段時間,早期銀行經營特點決定了銀行在經濟發(fā)展中處在適應性地位。

17世紀中葉以后至20世紀這段時間,中期金融機構對經濟發(fā)展的作用從“適應性”轉為“主動性”。

進入20世紀以來,貨幣制度的演進,金融創(chuàng)新的層出不窮,這些促使金融機構在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由“主導性”轉向“先導性”。

信用中介。即金融機構一方面以存款的形式廣泛動員和吸收社會閑散資金,接受信用,另一方面以貸款的方式將資金運用出去,提供信用,成為貸者與借者的集中。信用創(chuàng)造。是存款金融機構所具有的創(chuàng)造存款貨幣從而擴張市場信用的能力。(二)金融機構的功能支付中介。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貨幣兌換、貨幣結算、貨幣收付等技術性業(yè)務。資產轉換中介。金融機構充當資產轉換中介,一是實現了期限的轉換;二是實現了規(guī)模的轉換。信息中介。金融機構作為信息生產專家,為融資活動中的資金供求雙方提供信息中介服務。風險中介。金融機構提供風險中介服務,為投資者和融資者降低了投資和融資的風險。(三)金融機構的類型

根據金融機構的業(yè)務性質,將金融機構劃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銀行是經營貨幣和信用業(yè)務的金融機構,銀行的種類多樣。按銀行的職能分,有中央銀行、商業(yè)銀行、政策性銀行和專業(yè)銀行;按出資形式分,有獨資銀行、合資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按資本所有權分,有國家銀行、私營銀行和公私合營銀行;按區(qū)域分;有全國性銀行和地方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為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信用合作組織、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等。

根據金融機構主要資金來源,將金融機構劃分為存款型金融機構、契約型金融機構和投資型金融機構。存款型金融機構是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資金來源,主要通過發(fā)放貸款運用資金的金融機構。契約型金融機構是通過長期契約方式按期獲得資金,并將所獲得資金投入資本市場的金融機構。投資型金融機構是通過發(fā)行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籌資,并將資金用于貸款或購買證券的金融機構。二、金融市場體系(一)金融市場的構成金融市場是進行資金融通或資金借貸的場所。金融市場體系涉及不同方式的分類。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按交易層次分為發(fā)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按金融資產形式分為同業(yè)拆借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等。(二)金融市場的功能

金融市場的微觀經濟功能第一,創(chuàng)造和分配金融資產。第二,實現金融資產的流動性。第三,提供金融資產交易的便利。

金融市場的宏觀經濟功能

第一,聚斂功能。第二,配置功能。

第三,調控功能。

第四,反映功能。

三、金融調控與監(jiān)管體系金融調控是指國家通過制定貨幣政策,利用貨幣政策工具來影響現實的宏觀經濟運行,以實現一定時期的經濟目標的活動。金融調控體系通常由金融調控主體、金融調控實體和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規(guī)構成。金融監(jiān)管體系包括金融法律、法規(guī)體系和金融監(jiān)管機構體系。金融監(jiān)管指國家依據有關金融的法律、法規(guī),通過金融監(jiān)管機構以及金融自律機構監(jiān)管來達到保障、督促資金融通健康有序進行的目的。

第二節(jié)發(fā)達國家金融體系一、市場主導型的金融體系(一)美國的金融體系1、美國的金融機構體系美國的金融機構體系是以中央銀行——聯邦儲備體系為核心,以商業(yè)銀行為主體,以私人和政府專業(yè)性信貸機構與其他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為兩翼,再加上在美國的外國銀行機構,形成了一個龐大復雜的金融機構體系。(1)中央銀行體系(2)商業(yè)銀行

(3)專業(yè)銀行(4)非銀行金融機構2、美國的金融市場體系美國金融市場體系包括;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市場、股票與外匯期權市場,以及保險市場等。(1)貨幣市場(2)證券市場(3)外匯市場(4)商品與金融期貨市場3、美國的金融調控體系美國的金融調控體系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調控,以及一系列金融法律所構成。(二)英國的金融體系1.金融機構體系。英國的金融機構體系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的典型的資本主義金融機構體系。在該體系中,中央銀行處于主導地位,以商業(yè)銀行為基礎,并包括其他金融機構和大量云集英國的外國銀行。中央銀行商業(yè)銀行其他金融機構

2.金融市場體系。英國形成了發(fā)達、健全的金融市場體系。具體包括: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基金市場、外匯市場等。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基金市場3.金融調控體系。英國的金融調控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fā)揮調控作用。二、銀行主導型的金融體系(一)德國的金融體系1.金融機構體系。德國金融機構體系是由中央銀行占據中心環(huán)節(jié),同時包括商業(yè)銀行和專業(yè)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商業(yè)銀行的地位與作用遠超過專業(yè)銀行。中央銀行商業(yè)銀行專業(y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信用合作銀行2金融市場體系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3.金融調控體系(二)日本的金融體系1.金融機構體系。日本金融機構體系既吸收了歐美各國金融機構體系之長,又保留了本來原有體系的特點。2.金融市場體系。在日本的金融市場體系中,包括債券市場、股票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基金市場等。3.金融調控體系日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在金融調控體系中充當調控主體第三節(jié)我國的金融體系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我國目前的金融機構體系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以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yè)銀行為主體,同時包括一批以公有股為主的股份制商業(yè)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港澳地區(qū)和外國金融機構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和代理處等,多種金融機構并存、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一)中國人民銀行(二)政策性銀行1.國家開發(fā)銀行2.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3.中國進出口銀行(三)商業(yè)銀行1.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我國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是由國家專業(yè)銀行演變而來的,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我國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是由國家專業(yè)銀行演變而來的,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2.股份制商業(yè)銀行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1987年以來,我國陸續(xù)組建和成立了一批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包括交通銀行、深圳發(fā)展銀行、中信實業(yè)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投資銀行、招商銀行、廣東發(fā)展銀行、福建興業(yè)銀行、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以及中國民生銀行等。(四)非銀行金融機構

在我國的金融機構體系中,除銀行之外,還有許多信用機構,這些信用機構雖然不是銀行,但能以一定方式吸收社會資金并加以運用,從中獲取利潤。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有: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證券公司、信用社和郵政儲蓄機構等。1.中國人民保險集團2.太平洋保險公司3.信托投資機構4.證券機構5.信用合作社

6.郵政儲蓄機構(五)外資金融機構

外資金融機構指中外合資和外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二、我國的金融市場體系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新的金融體系的建立,我國的金融市場從無到有,在不斷探索中得以發(fā)展,目前,我國形成了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的金融市場體系。貨幣市場我國貨幣市場包括同業(yè)拆借市場,票據市場和回購協議市場。資本市場我國已形成了以債券和股票為主體的多種證券形式并存,包括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中心、法人股票交易網絡、市場中介機構和監(jiān)管機構在內的交易體系和監(jiān)管體系初步健全的全國性資本市場。外匯市場

1994年初,我國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實現了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的并軌,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三、我國的金融調控監(jiān)管體系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金融調控監(jiān)管體系也不斷完善。第一節(jié)金融市場概述一、資金融通與金融市場(一)資金融通: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由于經濟活動的性質和特點不盡相同,所以各經濟單位的貨幣收支狀況會各自不同。最終的收支狀況無外乎三種:收支相抵;收大于支——“支出盈余單位”;收不抵支——

“支出赤字單位”。第一節(jié)金融市場概述資金融通:指在支出盈余單位和支出赤字單位之間實現資金的有償轉移或余缺調劑。資金從盈余單位向赤字單位有償轉移的方式一般有兩種:直接融資:指赤字單位或資金需求者通過在金融市場上向盈余單位或資金供給者出售有價證券,直接向后者進行融資的方式。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是指赤字單位或資金需求者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間接獲得盈余單位或資金供應者多余資金的融資方式。第一節(jié)金融市場概述(二)金融市場的概念金融市場是指以金融工具為交易對象而形成的資金供求關系的總和。為便于理解,對這一概念需作以下說明:金融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商品市場。金融市場可以是無形的市場。金融市場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第一節(jié)金融市場概述二、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一)交易主體交易主體即是指市場交易活動的參加者。從性質來看,金融市場的交易主體可分為以下五類:居民個人工商企業(yè)政府機構金融機構中央銀行第一節(jié)金融市場概述(二)交易對象與交易工具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是單一的,只有貨幣資金一種。通過金融工具的買賣,資金供求雙方達到了資金交易的目的,金融工具實際上成為資金的載體,成為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工具。。(三)交易的組織形式金融市場的交易組織形式一般有兩種:一是交易所形式;二是柜臺交易形式或店頭交易形式。(四)交易價格在金融市場的交易中,由于利率即是資金商品的價格,所以“健全的價格機制”在這里實際上就是指健全的利率機制第一節(jié)金融市場概述三、金融市場的功能(一)聚斂功能指金融市場所具有的資金集合功能,即通過金融市場,可以將社會上分散的小額資金匯集成巨額的資金,從而可用于擴大社會再生產。(二)配置功能主要表現為對資源的合理配置。通過金融市場價格杠桿的作用,可以引導資金從低效率部門流向高效率部門,從而在全社會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效率。金融市場的配置功能還表現為對財富和風險的再分配。第一節(jié)金融市場概述(三)調節(jié)功能指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的調節(jié)作用。首先,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具有直接的調節(jié)作用。其次,金融市場還可為政府實施對宏觀經濟的間接調控提供條件。(四)反映功能指金融市場可以反映出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況。主要表現為:1)金融市場是反映微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指示2)金融市場是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窗口。第一節(jié)金融市場概述四、金融市場的分類(一)按標的物劃分: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二)按中介特征劃分:直接金融市場和間接金融市場(三)按金融工具發(fā)行和流通特征劃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四)按定價與成交方式劃分:公開市場和議價市場(五)按有無固定場所劃分: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六)按地域劃分: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一、貨幣市場的定義與基本功能貨幣市場是指融資期限在1年以內(包括1年)的資金交易市場,又稱為短期資金市場。貨幣市場的基本功能在于實現資金的流動性。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二、貨幣市場的特點(一)融資期限短(二)流動性強(三)風險性小組成:票據市場、同業(yè)拆借市場、國庫券市場、CD市場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三、貨幣市場的構成(一)同業(yè)拆借市場1.同業(yè)拆借市場的含義同業(yè)拆借市場是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進行短期性的、臨時性的資金調劑所形成的市場。*LiborChiborShibor2.主要市場特征:(1)參與者有限;(2)拆借期限短;(3)拆借利率市場化。2007年1月4日,SHIBOR開始正式運行。

Shibor是由信用等級較高的銀行組成報價團自主報出的人民幣同業(yè)拆出利率計算確定的算術平均利率,是單利、無擔保、批發(fā)性利率。目前,對社會公布的Shibor品種包括隔夜、1周、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及1年。

Shibor報價銀行是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或外匯市場做市商,在中國貨幣市場上人民幣交易相對活躍、信息披露比較充分的銀行。每個交易日根據各報價行的報價,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報價,對其余報價進行算術平均計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種的Shibor,并于11:30對外發(fā)布。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二)回購市場回購市場是指通過回購協議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市場。回購協議是指證券持有人在出售證券的同時,與證券購買商約定在一定期限后再按約定價格購回所售證券的協議。回購交易實際上是一種以有價證券(大多為國債)為抵押品的短期融資活動。特征:(1)參與者的廣泛性;(2)風險性;(3)短期性;(4)利率的市場性。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三)票據市場1.票據的含義商業(yè)票據(CommercialPaper)是指工商企業(yè)簽發(fā)的以取得短期資金融通的信用工具,包括交易性商業(yè)票據和融資性商業(yè)票據。交易性商業(yè)票據是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反映債權債務關系的設立、轉移和清償的一種信用工具,包括商業(yè)匯票和商業(yè)本票。融資性商業(yè)票據是由信用級別較高的大企業(yè)向市場公開發(fā)行的無抵押擔保的短期融資憑證。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2.票據市場的構成(1)票據承兌市場承兌是指商業(yè)匯票簽發(fā)后,經付款人在票面上簽字蓋章,承諾到期付款的一種票據行為。凡經過承兌的匯票統稱為“承兌匯票”。(2)票據貼現市場貼現是指商業(yè)票據(大多為承兌匯票)持票人為獲取流動性資金,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貼付一定利息后,將未到期的票據轉讓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票據行為。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貼現利息和貼現額的計算如下式所示:貼現利息=票據面額

貼現利率

票據剩余天數貼現額=票據面額-貼現利息例,某企業(yè)持面額為100000元、尚有30天到期的承兌匯票到銀行申請貼現,若銀行貼現利率為4%,則貼現額為:

100000-100000

4%

30/360

=99666.67(元)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3)商業(yè)票據市場該市場的參與者主要是工商企業(yè)和金融機構。商業(yè)票據的發(fā)行一般采用貼現方式,其發(fā)行價格可用公式表示為:發(fā)行價格=面額-貼現金額貼現金額=面額

貼現率

期限/360例,某公司擬發(fā)行票面金額為100000美元、年貼現率為6%、期限為60天的商業(yè)票據,則該商業(yè)票據的發(fā)行價格為:

100000

(1-6%

60/360)=99000(美元)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四)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1.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含義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NegotiableCertificateofDeposits)簡稱CDs,是一種由商業(yè)銀行發(fā)行的有固定面額、可轉讓流通的存款憑證。CDs有著不同于普通定期存款單的特點,主要表現為:(1)不記名。(2)可轉讓。(3)金額大且固定。(4)期限短。(5)利率較高。2.主要市場特征:(1)利率趨于浮動化。(2)收益與風險緊密相連。第二節(jié)貨幣市場(五)短期政府債券市場1.短期政府債券的含義短期政府債券是一國政府部門為滿足短期資金需求而發(fā)行的一種期限在1年以內的債務憑證。2.主要市場特征(1)貼現發(fā)行。(2)違約風險低。(3)流動性強。(4)面額較小。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一、資本市場的定義和特點(一)資本市場的定義和基本功能資本市場是指融資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長期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在于有效聚集儲蓄資金,并促進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從而滿足各部門對于中長期資本的需要。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二)資本市場的特點1.融資期限長2.流動性低3.風險性大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二、股票市場(一)股票的概念所謂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給予投資者以證明其向公司投資并擁有所有者權益的一種所有權憑證。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二)股票的種類

1.按股東權益劃分,股票可分為普通股股票和優(yōu)先股股票

2.按票面是否記載股東姓名,股票可分為記名股和無記名股。

3.按有無票面金額,股票可分為有面值股和無面值股。普通股1、經營決策權2、紅利未知3、剩余資產求償權4、風險大,收益大優(yōu)先股:1、無經營決策權2、紅利預定3、剩余資產求償優(yōu)先4、風險、收益穩(wěn)定累積優(yōu)先股、非累積優(yōu)先股參與優(yōu)先股、非參與優(yōu)先股普通股股票和優(yōu)先股股票從我國目前發(fā)行的股票來看,其分類有以下三種情形:(1)根據投資者身份的不同,將股票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和外資股。(2)根據發(fā)行和上市地區(qū)的不同,將股票分為A股、B股、H股、S股、L股等。(3)根據股本募集方式的不同,我國將股票分為公開股和內部股。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三)股票一級市場指公司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投資者出售新發(fā)行的股票。

1.發(fā)行方式:一般分為私募發(fā)行和公募發(fā)行兩類私募發(fā)行是指只向少數特定的投資者發(fā)行股票的方式。公募發(fā)行是指面向市場大量的非特定投資者公開發(fā)售股票的方式。

2.發(fā)行價格主要有三種:平價、溢價和折價平價發(fā)行是以股票面額作為發(fā)行價格來發(fā)售股票,亦稱“面值發(fā)行”。溢價發(fā)行是指以超過股票面額的價格發(fā)售股票。折價發(fā)行是以低于股票面額的價格發(fā)售股票。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3.銷售方式:直接銷售和間接銷售。直接銷售亦稱自銷,即由發(fā)行公司直接向投資者銷售股票,而無須通過發(fā)行中介機構。間接銷售是指發(fā)行公司通過股票發(fā)行中介機構來辦理股票銷售事務的方式。一般采用包銷和代銷兩種方法來代理銷售股票。包銷又可分為全額包銷和余額包銷。所謂全額包銷是指發(fā)行中介機構接受發(fā)行公司的全權委托,承擔將其發(fā)行的股票全部銷售出去的職責。所謂余額包銷是指發(fā)行中介機構接受發(fā)行公司的委托,代理發(fā)售股票但只承擔認購股票發(fā)售余額的職責。代銷是指發(fā)行中介機構只是代發(fā)行公司辦理股票發(fā)行事務,不承擔股票發(fā)售不出去的風險。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四)股票二級市場又稱股票交易市場或流通市場,是指由股票持有人買賣或轉讓已發(fā)行的股票所形成的市場。

1.股票二級市場的構成(1)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所是由證券管理部門批準的、為證券的集中交易提供固定場所和交易設施,并制定各項規(guī)則以形成公正合理的價格和有條不紊的秩序的正式組織。

(2)場外交易市場:場外交易市場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之外進行非上市股票的買賣所形成的市場,亦稱“柜臺交易市場”。(3)第三市場:由上市股票在場外進行交易所形成的市場。(4)第四市場:指股票交易者之間直接進行股票的買賣而無須以經紀人為中介的股票交易市場。交易所市場和場外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是指在交易所內集中進行證券的發(fā)行與流通。它是各國有價證券發(fā)行和流通的典型組織形式。會員制公司制交易特點:1、上市證券2、競價交易3、經紀制4、有交易單位規(guī)定5、有升跌幅度規(guī)定場外市場:是指不在交易所內進行的證券發(fā)行與流通。柜臺交易、電話交易、網上交易等形式。近年來,在電訊網絡技術的采用下,場外市場獲得了迅速的發(fā)展。柜臺市場、第三市場、第四市場等交易特點1、非經紀制2、議價交易3、任意證券4、無數量規(guī)定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2.股票的交易價格股票的交易價格是指股票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轉讓時的實際成交價格。從理論上來說,股票交易價格主要取決于預期股利收益和市場利率,用公式可表示為: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實際交易中股票交易價格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偏離理論價格。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因素主要有:(1)經濟因素;(2)政治因素;(3)市場因素。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3.股票價格指數股價指數是用來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總體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以某一日期為基期,以該日股價平均數作為基期平均價,然后將以后各期(亦稱報告期)的股價平均價與基期平均價進行比較,再乘以基期的指數值(一般設為100),就可得到各期的股票價格指數。用公式表示為: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目前世界各地股市多采用加權綜合法來計算股價指數。與算術平均法和綜合平均法不同的是,加權綜合法考慮了不同股票對股價總值的影響,即將股票的發(fā)行量或成交量作為權數來確定股價平均水平。常用的計算公式為:式中:PI——股價指數;

P1i——第i種股票的報告期價格;

P0i——第i種股票的基期價格;

Q1i——第i種股票報告期的發(fā)行量或成交量;

n——樣本股票的數量。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目前世界上影響比較大的股價指數有以下幾種:(1)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2)標準·普爾股價指數;(3)倫敦《金融時報》指數;(4)日經股價指數;(5)恒生指數。目前在我國內地影響較大的股價指數主要是上海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三、債券市場(一)債券的概念及其與股票的區(qū)別債券是籌資者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務憑證。債券與股票的區(qū)別:1.在期限上。2.在收益的穩(wěn)定性上。3.在求償等級上。4.在控制權上。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二)債券的種類1.按發(fā)行主體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2.按利率分為: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指數債券和零息債券3.按有無抵押品分為:信用債券和抵押債券。4.按內含選擇權分為:可贖回債券、償還基金債券、可轉換債券和附認股權債券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三)債券的信用等級債券的信用等級是由一些專業(yè)的信用評級機構根據對債券發(fā)行人的綜合考察,對其發(fā)行的債券所評定的一個質量級別,它表明債券發(fā)行人按期還本付息的能力。信用評級機構對債券的信用評級主要是根據債券發(fā)行人所提供的財務報表及其它一些相關資料,由此來判斷發(fā)行人還本付息的能力和信用度。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四)債券一級市場

1.債券的發(fā)行方式:直接發(fā)行和間接發(fā)行。

2.債券的發(fā)行價格:平價、折價和溢價。溢價發(fā)行:當票面利率高于債券發(fā)行時的市場收益率水平時。折價發(fā)行:當債券票面利率低于債券發(fā)行時的市場收益率水平時。平價發(fā)行:當債券票面利率與市場收益率基本相等時。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以單利計息為例,債券發(fā)行價格的確定可用公式表示為: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五)債券二級市場

1.債券的上市債券上市是指某種債券獲準在證券交易所內掛牌買賣的活動過程。關于債券上市的管理體制,目前世界上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許可制;二是注冊制。債券上市后發(fā)行人應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證券交易所的規(guī)定,及時披露有關信息;遇到重大事項必須向監(jiān)管部門和證券交易所及時報告。在債券上市期間,如果發(fā)行人出現違規(guī)行為,證券交易所有權停止該債券上市。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2.債券的交易價格債券交易價格是指債券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時的實際成交價格。從理論上來說,債券交易價格的形成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1)債券期值。(2)債券期限。(3)市場利率水平。(4)付息方式。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債券交易價格的理論計算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①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的交易價格,其理論公式可表示為:其中:P為債券交易價格;

F為債券期值(按復利計算);

i為市場利率;

n為債券待償期限。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例如,假設有一種面額為500元、期限為5年、票面利率為10%(年率)的債券,付息方式采用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某投資者在持有該債券3年后,欲將之出售。在市場利率為8%時,則該債券的理論交易價格為: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②按年付息債券的交易價格,其理論公式可表示為:其中:A為每次的付息額;

t為付息次數;其他符號含義同上。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③半年付息債券的交易價格,其理論公式可表示為: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④貼現債券的交易價格,其理論公式可表示為:其中:it為債券的貼現利率;其它符號含義同上。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三)投資基金市場

1.投資基金的概念投資基金是通過發(fā)行基金券(基金股份或收益憑證),將投資者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由專業(yè)人員來進行投資和管理,并將投資收益分配給基金持有者的一種投資制度。投資基金有兩層含義:(1)投資基金是一種投資制度。(2)投資基金發(fā)行的基金券是一種面向社會大眾的投資工具。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2.投資基金的種類(1)按組織形式劃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2)按基金運作方式劃分為:開放型基金和封閉型基金

2.投資基金的種類(1)按組織形式劃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公司型基金是投資者先通過出資形成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基金公司,基金投資者成為基金份額持有人,也是基金公司的股東,然后由基金公司將基金財產委托給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保管人保管基金財產的法律制度。契約型基金又稱為單位信托基金,是根據一定的信托契約原理組建的代理投資制度。委托者、受托者和收益人三方訂立契約,由經理機構(委托者)經營信托資產;銀行或信托公司(受托者)保管信托資產;投資人享有(收益人)投資收益。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目前均是契約型基金。

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jiān)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fā)行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jiān)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yè)規(guī)范。其特點有∶1)以眾多投資者為發(fā)行對象;(2)籌集潛力大;(3)投資者范圍大(不特定對象的投資者);(4)可申請在交易所上市。目前的公募基金是最透明、最規(guī)范的基金。公募基金對基金管理公司的資格有嚴格的規(guī)定,對基金資產的托管人也有嚴格的規(guī)定,要受到監(jiān)管部門的嚴格監(jiān)管。所以,公募基金的在一般人看來資產更安全,也容易接受。私募是相對于公募而言,是一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資金進行的一種集合投資。其方式基本有兩種,一是基于簽訂委托投資合同的契約型集合投資基金,二是基于共同出資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資基金。私募基金通過非公開方式募集資金。在募集對象上,只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圈子雖小門檻卻不低。和公募基金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政府監(jiān)管也相應比較寬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資更具隱蔽性,運作也更為靈活,相應獲得高收益回報的機會也更大。由于其非公開性,私募基金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中最為隱秘的一股資本力量。私募基金投資者可以與基金發(fā)起人協商并共同確定基金的投資方向及目標,具有協議性質。由基金發(fā)起人單方面確定有關事項,投資人被動接受。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3.投資基金的設立和發(fā)行設立投資基金首先需要發(fā)起人。發(fā)起人通常是法人,可以是單個法人,也可以是多個法人共同組成?;鹱C券的發(fā)行過程即投資者的申購過程。第三節(jié)資本市場4.投資基金的交易按照國際慣例,投資基金在發(fā)行結束一段時間后(通常為3~4個月),就可安排基金證券的交易事宜。封閉型基金的交易與股票、債券類似,投資者可以通過經紀商在交易所內進行轉讓交易;開放型基金的交易表現為投資者向基金管理公司認購基金證券,或基金管理公司向投資者贖回基金證券。第四節(jié)外匯市場一、外匯市場概述(一)外匯與匯率從靜態(tài)意義上來說,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和資產,具體包括:(1)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等;(2)外幣支付憑證,包括銀行存款憑證、商業(yè)匯票、銀行匯票、銀行支票、郵政儲蓄憑證等;(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4)其他外匯資產。匯率是指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貨幣的比率,簡言之,匯率即是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第四節(jié)外匯市場(二)外匯市場的含義外匯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外匯需求者與外匯供給者及外匯買賣中介機構所構成的外匯交易場所或網絡。外匯市場的組織形態(tài)有兩種:一是表現為交易所這種有固定場所的有形市場;二是表現為以電話、電報和電傳等現代通訊工具所構成的交易網絡。第四節(jié)外匯市場

二、外匯市場的構成(一)顧客市場所謂顧客市場是指由外匯銀行與顧客之間的外匯交易而形成的市場。又稱為“零售外匯市場”。(二)銀行同業(yè)市場銀行同業(yè)市場是指外匯銀行之間進行外匯交易而形成的市場。亦稱為“批發(fā)外匯市場”。(三)中央銀行與外匯銀行之間的交易市場主要是為了干預外匯市場,以保持本幣匯率的相對穩(wěn)定,維護外匯市場的正常運行。第四節(jié)外匯市場三、外匯交易方式(一)即期外匯交易又稱“現匯交易”,是指外匯買賣雙方成交后在兩個營業(yè)日內進行交割的一種交易方式。(二)遠期外匯交易又稱“期匯交易”,是指外匯買賣雙方成交后,按約定的匯率于未來特定日期進行實際交割的一種外匯交易。(三)掉期外匯交易指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金額的某種外匯,但買與賣的交割期限不同的一種外匯交易。掉期交易的主要功能在于避免匯率風險。第五節(jié)金融衍生市場一、金融衍生市場概述(一)金融衍生產品的含義及金融衍生市場的發(fā)展

1.金融衍生產品的含義金融衍生產品(FinancialDerivatives)是指價值派生于基礎金融資產(包括外匯、債券、股票和商品)價格及價格指數的一種金融合約。金融衍生產品具體表現為一些金融合約,如期貨合約、期權合約、互換協議、遠期利率協議等。

2.金融衍生市場的發(fā)展金融衍生市場是為了適應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需要而形成的、以金融衍生產品為交易對象的市場。金融衍生市場現已成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第五節(jié)金融衍生市場(二)金融衍生產品的特點1.價值取決于其標的資產的價格2.零和游戲3.高杠桿性和低交易成本第五節(jié)金融衍生市場二、金融遠期市場(一)金融遠期合約的定義金融遠期合約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特定時間按照預先達成的條件交換某種特定資產的合約。第五節(jié)金融衍生市場(二)金融遠期合約的種類

1.遠期利率協議(FRAs)交易雙方商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針對協議金額進行協定利率與市場利率差額支付的一種遠期合約。到合約結算日,如果市場利率(通常參照LIBOR)高于協定利率,則由合約賣方向買方支付結算差額;如果市場利率低于協定利率,則由合約買方向賣方支付結算差額。2.遠期外匯協議在遠期外匯協議中,外匯買賣雙方成交時,并不需要收付對應貨幣,而是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按照協議規(guī)定的匯率(即遠期匯率)和市場匯率進行差額結算。第五節(jié)金融衍生市場三、金融期貨市場金融期貨是指協議雙方同意在約定的未來某一日期按約定條件買賣一定標準數量的某種金融工具的標準化協議。(一)利率期貨指標的資產價格依賴于利率水平來確定的標準化合約(二)外匯期貨以可自由兌換貨幣為交易對象的金融期貨。在外匯期貨交易中,交易雙方可以先就成交匯率達成一致,然后在約定的期限內再按規(guī)定的匯率進行交割,或通過做一筆反向的外匯期貨交易來對沖原來的期貨合約。(三)股指期貨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進行股指期貨交易并不意味著買賣股票價格指數所包含的股票,而是要求在未來特定的日期按照合約規(guī)定的股價指數與市場上的即時股價指數進行差額結算。第五節(jié)金融衍生市場四、金融期權市場(一)金融期權的定義金融期權是一種賦予合約購買者在規(guī)定期限內按約定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資產的權利的合約。(二)金融期權的種類1.按權利內容劃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2.按執(zhí)行期權的時限劃分為: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3.按標的資產劃分為:利率期權、外匯期權、股票期權和股價指數期權197體制與業(yè)務第一節(jié)商業(yè)銀行的概念功能第二節(jié)商業(yè)銀行體制第三節(jié)商業(yè)銀行經營原則第四節(jié)商業(yè)銀行業(yè)務198第一節(jié)商業(yè)銀行概述

一、

商業(yè)銀行的定義及基本功能是指依照<商業(yè)銀行法>和<公司法>設立的吸收公眾存款、發(fā)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yè)務的企業(yè)法人(154頁).(一)商業(yè)銀行的產生和發(fā)展鑄幣兌換商:三大主要業(yè)務:兌換、保管、匯兌1、保管憑條演變?yōu)殂y行券2、100%的全額準備演變?yōu)椴糠譁蕚?、保管業(yè)務演變?yōu)榇婵顦I(yè)務199作為銀行體系中的主體,商業(yè)銀行所從事的活動處于貨幣信用領域。它以信用方式與工商企業(yè)及經濟生活方面發(fā)生廣泛的聯系,具有調節(jié)社會經濟生活的特殊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